2022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25詩詞五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1頁
2022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25詩詞五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2頁
2022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25詩詞五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3頁
2022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25詩詞五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4頁
2022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25詩詞五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 * MERGEFORMAT 825 詩詞五首教學目標:1了解詩人的相關文學常識和詩歌的寫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2通過朗讀、想象、聯想,掌握古詩的主要內容,理解詩意,把握感情。3品味詩歌語言,了解詩的藝術特色。體會詩的語言美,意境美。4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教學重難點:1通過朗讀、想象、聯想,掌握古詩的主要內容,理解詩意,把握感情。2品味詩歌語言,了解詩的藝術特色。體會詩的語言美,意境美。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方法:朗讀法、資料助讀法、研讀品味法拓展演練法教學過程展示:一、新課導入央視詩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

2、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今天,就讓我們品讀詩詞,讓詩詞五首滋養我們的心靈。二、走進課文第一課時飲酒春望一、品讀飲酒(一)資料助讀(展示課前預習)1.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名潛,字元亮,也稱“靖節先生”,又自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隱士,不滿于官場的黑暗,“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田園。主要作品有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歸園田居飲酒。2.寫作背景:陶淵明二十九歲時任江州祭酒,不久歸隱。四十一歲再出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3、。飲酒組詩共二十首,是陶淵明辭官歸隱田園后,飲酒即興所創作的一組五言古詩。他共寫飲酒詩20首,這里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二)初讀先聽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聽出重音、聽出節奏,然后全班自由朗讀,感受詩歌韻律之美。指名朗讀詩歌全文,全班評議朗讀節奏。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對照注釋,讀通詩歌大意。聯系作者生平,說一說本詩流露出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這首詩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哲理,表達了作者從自然景

4、物中尋找到樂趣;表達了詩人厭倦官場腐敗,從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真意,獲得恬靜心境的思想感情。(三)品讀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為何“而無車馬喧”呢?【明確】這里的“車馬喧”并非指平時老百姓來來往往干活的車馬發出的喧鬧聲,而應指“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而無車馬喧”意指作者疏遠了奔逐于俗世的車馬客,看淡了權力、地位、財富、榮譽之類了。賞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明確】語言簡潔,明白如話,但意境清新、純真。“菊花”是詩人高潔、不與世俗相爭的品質的象征,“悠然”更是傳神地表達了詩人那種閑適、恬淡的心境。“見”是無意中看見,它把詩人的視線無意中與南山相對接的情狀,不動聲色而又極其傳神地表現出來。

5、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兩句的詩意? “真意”怎么理解?【明確】這兩句顯然是全詩的總結:在這當中,可以領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說出采,卻又不知該怎么說了。實際是說,此種真諦用抽象概括的邏輯語言是不足以體現的。“真意”指詩人從自然與人的和諧中所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反映了詩人厭棄官場、追求安閑自由的田園生活的愿望。結合詩作說說陶淵明是一個怎樣的人?【明確】陶淵明棄官歸隱,潔身自好,追求恬靜的田園生活,完善獨立的人格,渴望自由,總的特點是“淡泊”“獨善其身”。三、品讀春望(一)資料助讀(展示課前預習)1.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于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

6、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春望等。2.春望這是杜甫“安史之亂”期間在長安所作的,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州(現在陜西富縣)前往靈武(現在屬寧夏)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后困居長安,該詩作于次年三月,全篇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一貫心系天下,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二)初讀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試著讀出節奏。2.指名試讀,全班評議,劃分朗讀節奏。參考如下: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3.齊讀全詩,思考:本詩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7、?【明確】詩人目睹破碎衰敗的祖國,黯然神傷,抒發了國破家亡、憂國思親的沉痛悲苦之情。品讀1.詩歌的首聯寫了哪幾個形象?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點?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明確】寫了國都、山河、城、草木四種形象。這是一幅淪陷中長安城的破敗景象: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使人滿目凄然。2.春望緊扣一個“望”字,感情細膩感人。【明確】“望”的內容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望”中所想的句子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請你從形式和內容上對這兩句詩作簡要評析。【明確】用對偶的手法寫出了安史之亂的戰火連綿不斷,詩人跟家人難通音信,此

8、時的一封家信顯得極其珍貴,可以勝過萬金,表達了詩人眷念家人的深切感情。尤其是“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的急迫心情,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產生共鳴。4.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明確】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5. 體會本詩是如何做到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明確】詩人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以含蓄的語言,借景抒情,使本詩的思想性與藝術性達到完美統一。首聯寫“望”中所見,

9、“國破”的頹壁殘垣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比強烈,明為寫景,實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頷聯觸景生情,用見花“濺淚”和聞鳥啼“驚心”襯托,十分鮮明地表達了詩人憂傷痛苦的心情。四、課堂小結飲酒這首詩寫作者隱退后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情。春望全詩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希望大家能受到詩人的感染,與國家同命運,共呼吸。五、課堂板書無車馬喧飲酒心遠地偏寧靜恬淡采菊悠然閑適自在日夕飛鳥首聯:“望”中所見春望 頷聯:感時恨別 憂國思家頸聯: 思親深情 尾聯:憂國傷時、念家悲己六、布置作業背誦默寫兩首詩歌。第二課時一、新課導入由檢查上節課的兩首詩的背誦默寫導入新課。這節課,

10、我們一起品讀兩外三首詩詞雁門太守行赤壁漁家傲二、走進課文(一)賞讀雁門太守行1.資料助讀(展示課前預習)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宣陽)人,唐代詩人,后世稱李昌谷,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雁門太守行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叛亂此起彼伏,發生過重大的戰爭,從有關史料記載推測,本詩可能寫的是平定藩鎮叛亂的戰爭。2.初讀把握韻律請同學朗讀,注意朗讀節奏;后全班點評;教師范讀,生自由朗讀。參考朗讀節奏: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

11、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3.賞讀體悟情感(1)現在人們常用“黑云壓城城欲摧”這句話形容局勢的危急。詩歌前兩句渲染了怎樣的氣氛?【明確】“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以比喻和夸張手法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次句寫城內守軍披堅執銳、嚴陣以待的情形,以與城外的敵軍相對比。忽然,風云變幻,一縷日光從云縫里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這里借日光來顯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2)用你的語言描

12、繪“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這一畫面?時值深秋,萬木搖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聲嗚嗚咽咽地鳴響起來。敵軍依仗人多勢眾,鼓噪而前,步步緊逼。守軍并不因勢孤力弱而怯陣,在號角聲的鼓舞下,他們士氣高昂,奮力反擊。戰斗從白晝持續到黃昏。鏖戰從白天進行到夜晚,晚霞映照著戰場,那大塊大塊的胭脂般鮮紅的血跡,透過夜霧凝結在大地上呈現出一片紫色。(3)本詩描繪了一場邊關戰爭,表現了守邊將士什么精神?明確:表現了守邊將士誓死報國、英勇赴戰(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精神。(4)詩中大量運用表示色彩的詞語有什么作用?明確:一般來說,寫悲壯慘死的戰斗場面不宜使用表示濃艷色彩的詞語,但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

13、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和紫色,它們和黑色、霜白色等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詩人如同一個高明的畫家,特別善于著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是勾勒輪廓。李賀寫詩,很少運用白描手法,總是借助想象給事物涂上各種各樣新奇濃重的色彩。在這首詩中用壓城的黑云比喻敵軍氣焰囂張,借向日之甲光顯示守城將士雄姿英發,兩相對照,色彩鮮明,愛憎分明。這首詩,用濃艷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的戰斗場面,而這種色彩斑斕的奇異畫面又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變幻的戰爭風云,從而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意境。(二)賞讀赤壁1.資料助讀(展示課前預習)杜牧:唐代文學家,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他與詩人李商隱

14、并稱“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擅長長篇五言古詩和七律。赤壁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赤壁,地名,東漢獻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敗曹操處,現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長江南岸。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初讀把握韻律(1)聽老師范讀,聽準字音和節奏,注意語氣語調和情感基調。(2)參考朗讀節奏劃分。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3)生自由練讀;同位間朗讀評價。(4)指兩名同學朗讀,全班評價,師

15、適時點撥。3.賞讀體悟情感(1)首聯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一支“折戟”讓詩人想到了什么?【明確】記敘。由這支小小的“折戟”,詩人想到了東漢末年那個分裂動亂的時代,想到那一次大戰中的主要人物。這兩句借一件古物來寫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慨嘆,寫興感之由。(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有何深意?【明確】議論。詩人并不從正面寫赤壁之戰的過程及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說其事,并以兩位美人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二喬”的命運在這里形象地代表了東吳的命運,由此體現了詩人的非凡見識,也表明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曲折地反映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

16、氣。(3)“二喬”在詩歌中指代什么?這樣寫有什么意義?【明確】“二喬”形象地代表東吳的命運。詩人假設東吳敗亡,不寫山河破碎,生靈涂炭,而寫二喬入魏供使,不僅以小見大地說明戰爭之利害,而且極其耐人尋味。雖是史論,卻賦予具體形象,可見詩人創作之高明。(4)這首詩是詠史詩,借古諷今是這首詩的一個亮點,請同學們說說這首詩的這一寫法。【明確】聯系詩的寫作背景。赤壁之戰中周瑜是一位青年才俊一代英雄豪杰,他成功最關鍵的是孫權的賞識和信任,加上天時地利人和。而杜牧出生于詩書之家,他的祖父杜佑不僅官至宰相,可是他生活在一個無可作為的生活環境中,缺賞識機遇,空有絕世才華和軍事才能,空有一腔救國救民的抱負而無法施展

17、,一生卻總是郁郁不得志。詩人借“折戟”這件古物引出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感嘆,抒發了英雄無用武之地(懷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詩人認為: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為。小結:這首詠史吊古詩,似是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點染用功。賞讀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1.資料助讀(展示課前預習)(1)李清照(1084約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宋代女詞人。其詩文并美,尤長于詞,其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藝術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創新。語

18、言清麗雅潔,明白如話,富有生活氣息,人稱“易安體”。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輯有李清照集箋注。在詞的創作史上,李清照是繼柳永、秦觀、周邦彥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她的詞清新婉轉、幽怨凄惻,極富抒情性。但這首漁家傲卻表現出非常不同的風格,它氣勢磅礴,音調鏗鏘,是李清照詞中最別具一格的杰作。(2)漁家傲此詞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據金石錄后序記載,公元1130年春間,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歷盡風濤之險,此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3)詞,又稱長短句,隋唐興起,宋代進入全盛,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

19、,稱“詞牌”。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2.初讀把握韻律(1)反復誦讀,把握節奏和韻律。【參考朗讀停頓】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指四名同學比賽讀,全班評議提升,齊讀。3.賞讀體悟情感(1)作者在夢中看到了什么?請根據自己的理解對相關詩句進行賞析。【明確】學生1:看到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寫天、云、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準確地嵌入了幾個

20、動詞:“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舞”兩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刮起了大風,無數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學生2:看到了天帝: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詞人經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眾的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

21、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來,一直飄泊無依,如今天帝這么關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溫暖啊!這次竟然得到訴說的機會了。這就引出了詞的下片,由她訴說自己的困難和心愿。學生3:還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問:“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意思是說,我告訴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遠,現在已到了黃昏,還沒有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長嗟日暮”,出自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一個“嗟”字,生動地表現出她那徬徨憂慮的神態。下句,“謾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這一句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