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基礎_第1頁
第二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基礎_第2頁
第二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基礎_第3頁
第二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基礎_第4頁
第二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基礎第二章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基礎 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 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 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第四節鋼筋混凝土受壓構件第四節鋼筋混凝土受壓構件 第五節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第五節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 第六節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第六節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 第七節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基本知識第七節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基本知識 第八節多高層建筑結構第八節多高層建筑結構返回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 一、荷載分類一、荷載分類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建筑結構荷載規范(50009-201250009-2012)

2、(以下簡稱荷載規范)(以下簡稱荷載規范)將結構上的荷載按時間的變異分為下列三類:將結構上的荷載按時間的變異分為下列三類:()永久荷載。指在結構使用期間,其值不隨時間變化,或其變化()永久荷載。指在結構使用期間,其值不隨時間變化,或其變化與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計,或其變化是單調的并能趨于限值的荷載,與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計,或其變化是單調的并能趨于限值的荷載,如結構自重、土壓力、預應力等,又稱恒荷載。如結構自重、土壓力、預應力等,又稱恒荷載。()可變荷載。指在結構使用期間,其值隨時間變化,且其變化與()可變荷載。指在結構使用期間,其值隨時間變化,且其變化與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不計的荷載,如樓面活荷

3、載、風荷載、雪荷載、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不計的荷載,如樓面活荷載、風荷載、雪荷載、吊車荷載、屋面活荷載和積灰荷載等,又稱活荷載。吊車荷載、屋面活荷載和積灰荷載等,又稱活荷載。()偶然荷載。指在結構使用年限內不一定出現,而一旦出現,其()偶然荷載。指在結構使用年限內不一定出現,而一旦出現,其量值很大且持續時間很短的荷載,如地震力、爆炸力、撞擊力等。量值很大且持續時間很短的荷載,如地震力、爆炸力、撞擊力等。下一頁返回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 二、荷載取值二、荷載取值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荷載規范所規定的荷載標準值是設計基準期內最大荷載統計分布荷載規范所規定的荷載標準值是設計基準期內最大

4、荷載統計分布的特征值,即要求荷載標準值應具有的特征值,即要求荷載標準值應具有95%95%的保證率。的保證率。()永久荷載標準值。對于結構自重,其值變化不大,可按結構構()永久荷載標準值。對于結構自重,其值變化不大,可按結構構件的設計尺寸與材料單位體積的自重計算確定。對于自重變異較大的件的設計尺寸與材料單位體積的自重計算確定。對于自重變異較大的材料和構件,如松散的保溫材料,自重的標準值應根據對結構的不利材料和構件,如松散的保溫材料,自重的標準值應根據對結構的不利或有利狀態,分別取上限值或下限值。常用材料和構件單位體積的自或有利狀態,分別取上限值或下限值。常用材料和構件單位體積的自重可按荷載規范附

5、錄采用。重可按荷載規范附錄采用。表表2-12-1列出了部分常用材料和構件列出了部分常用材料和構件自重。自重。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可變荷載標準值。常用的可變荷載有樓面活荷載、屋面活荷載、()可變荷載標準值。常用的可變荷載有樓面活荷載、屋面活荷載、屋面積灰荷載、施工和檢修荷載及欄桿荷載、吊車荷載、雪荷載、風屋面積灰荷載、施工和檢修荷載及欄桿荷載、吊車荷載、雪荷載、風荷載等。荷載等。表表2-22-2列出了部分民用建筑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列出了部分民用建筑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可變荷載組合值可變荷載組合值結構上同時作用多種荷載時,各種可變荷載同時達到預計的最

6、大值的結構上同時作用多種荷載時,各種可變荷載同時達到預計的最大值的概率是很小的,為了使結構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可變荷載作用時的情概率是很小的,為了使結構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可變荷載作用時的情況與僅有一種可變荷載時具有大致相同的可靠指標,引入了組合系數。況與僅有一種可變荷載時具有大致相同的可靠指標,引入了組合系數。可變荷載組合值等于荷載組合系數可變荷載組合值等于荷載組合系數 乘以可變荷載的標準值。乘以可變荷載的標準值。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C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可變荷載頻遇值可變荷載頻遇值對可變荷載,在設計基準期內,其超越的總時間為規定的較小比率或對可變荷載,在設計基準期內,其超越的

7、總時間為規定的較小比率或超越頻率為規定頻率的荷載值。可變荷載的頻遇值主要用于當一個極超越頻率為規定頻率的荷載值。可變荷載的頻遇值主要用于當一個極限狀態被超越時將產生局部損害、較大變形的情況。可變荷載的頻遇限狀態被超越時將產生局部損害、較大變形的情況。可變荷載的頻遇值等于頻遇系數值等于頻遇系數 乘以可變荷載的標準值。乘以可變荷載的標準值。可變荷載準永久值可變荷載準永久值對可變荷載,在設計基準期內,作用在結構上的可變荷載達到或超過對可變荷載,在設計基準期內,作用在結構上的可變荷載達到或超過某一荷載值的持續時間較長,其超越的總時間約為設計基準期一半的某一荷載值的持續時間較長,其超越的總時間約為設計基

8、準期一半的荷載值。可變荷載的準永久值等于準永久值系數荷載值。可變荷載的準永久值等于準永久值系數 乘以可變荷載的乘以可變荷載的標準值。標準值。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q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 三、鋼筋設計指標三、鋼筋設計指標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采用的是熱軋鋼筋,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采用的是熱軋鋼筋,分為300300級、級、335335級、級、400400級和級和400400級。級。鋼筋強度具有變異性,同一標準而不同時生產的鋼筋之間的強度也不鋼筋強度具有變異性,同一標準而不同時生產的鋼筋之間的強度也不會完全相同。為了保證鋼材的質量,在結構設計時,需要確定材料強會完全相同。為了保證鋼材的

9、質量,在結構設計時,需要確定材料強度的基本代表值,即材料強度標準值。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度的基本代表值,即材料強度標準值。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50010-201050010-2010)(以下簡稱混凝土規范)規定,鋼筋的強度標準)(以下簡稱混凝土規范)規定,鋼筋的強度標準值應具有不小于值應具有不小于95%95%的保證率。鋼筋強度標準值除以材料分項系數的保證率。鋼筋強度標準值除以材料分項系數(其值取(其值取1.11.1)即為鋼筋強度設計值。)即為鋼筋強度設計值。普通鋼筋強度標準值普通鋼筋強度標準值 、強度設計值、強度設計值 及彈性模量及彈性模量E E見見表表2-32-3。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ykf)

10、(yyff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第一節荷載和材料強度 四、混凝土設計指標四、混凝土設計指標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確定。混凝土規范規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確定。混凝土規范規定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有定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有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45、5050、5555、6060、6565、7070、7575、8080共共1414級。混凝土強度標級。混凝土強度標準值除以混凝土材料分項系數(其值取準值除以混凝土材料分項系數(其值取1.41.4)即為混凝土強度設計值。)即為混凝土強度設計值。混凝土規范規定,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

11、低于混凝土規范規定,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2020;采用強度等級;采用強度等級400400及以上的鋼筋時,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及以上的鋼筋時,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低于2525;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4040且不應且不應低于低于3030;承受重復荷載的鋼筋混凝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承受重復荷載的鋼筋混凝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于3030。混凝土強度標準值、強度設計值見混凝土強度標準值、強度設計值見表表2-42-4。上一頁返回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 一、結構的功能要求一、結構的功能要

12、求要保證結構能夠在規定的年限內安全使用,需要結構在各種作用下具要保證結構能夠在規定的年限內安全使用,需要結構在各種作用下具備以下三項功能:備以下三項功能:()安全性。結構在施工和正常使用時,能承受可能出現的各種作()安全性。結構在施工和正常使用時,能承受可能出現的各種作用而不發生破壞,以及在設計規定的偶然事件發生時及發生后,仍能用而不發生破壞,以及在設計規定的偶然事件發生時及發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體穩定性。它需要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來保證。保持必需的整體穩定性。它需要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來保證。()適用性。結構在正常使用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不發生過()適用性。結構在正常使用時具有

13、良好的工作性能,如不發生過大的變形或過寬的裂縫等。它需要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來保證。大的變形或過寬的裂縫等。它需要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來保證。()耐久性。結構在正常維護下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即不致因為()耐久性。結構在正常維護下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即不致因為結構材料的風化、腐蝕和老化等影響使用年限。它需要進行耐久性設結構材料的風化、腐蝕和老化等影響使用年限。它需要進行耐久性設計來保證。計來保證。下一頁返回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總稱為結構的可靠性,也就是結構在規定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總稱為結構的可靠性,也就是結構在規定的時間(設計基準期

14、或設計使用年限)內、在規定的條件(正常設計、時間(設計基準期或設計使用年限)內、在規定的條件(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下,完成預定功能(安全性、適用性、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下,完成預定功能(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的能力。而結構可靠度則是指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耐久性)的能力。而結構可靠度則是指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即結構可靠度是結構可靠性的概率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即結構可靠度是結構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度量。設計基準期是指現行規范所采用的設計基準期限,統一為設計基準期是指現行規范所采用的設計基準期限,統一為5050年。年。設計使用

15、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要進行大修即可按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要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其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50068-200150068-2001)(以下簡稱統一標準),將設計使用年限分為四個)(以下簡稱統一標準),將設計使用年限分為四個類別,見類別,見表表2-52-5。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 二、結構的極限狀態二、結構的極限狀態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就不能滿足設計規定的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就不能滿足設計規定

16、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狀態稱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極限狀態實質上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狀態稱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極限狀態實質上是區分結構可靠與失效的界限。是區分結構可靠與失效的界限。極限狀態分為兩類,即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極限狀態分為兩類,即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所謂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是指對應于結構或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所謂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是指對應于結構或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達到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它是安全性功能的界限,一旦超過這一達到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它是安全性功能的界限,一旦超過這一極限狀態,就可能造成結構的整體倒塌或

17、嚴重破壞。極限狀態,就可能造成結構的整體倒塌或嚴重破壞。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當結構或構件出現下列狀態之一時,應認為超過了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當結構或構件出現下列狀態之一時,應認為超過了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作為剛體失去平衡(如傾覆等);()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作為剛體失去平衡(如傾覆等);()結構構件或連接因超過材料強度而破壞(包括疲勞破壞),或()結構構件或連接因超過材料強度而破壞(包括疲勞破壞),或因過度變形而不適于繼續承載;因過度變形而不適于繼續承載;()結構轉變為機動體系;()結構轉變為機動體系;()結構或構件喪失穩定

18、(如壓屈等);()結構或構件喪失穩定(如壓屈等);()地基喪失承載力而破壞(如失穩等)。()地基喪失承載力而破壞(如失穩等)。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所謂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是指對應于結構或構件達到正常使用的某項所謂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是指對應于結構或構件達到正常使用的某項規定限值。超過這種極限狀態,結構或構件會失去適用性,但通常不規定限值。超過這種極限狀態,結構或構件會失去適用性,但通常不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會帶來人身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因此,在結構可靠性的保證程度上會帶來人身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因此,在結構可靠性的保證程度上可以比承載能力

19、極限狀態稍低一下。可以比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稍低一下。當結構或構件出現下列狀態之一時,應認為超過了正常極限狀態:當結構或構件出現下列狀態之一時,應認為超過了正常極限狀態:()影響正常使用或外觀的變形;()影響正常使用或外觀的變形;()影響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損壞(包括裂縫);()影響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損壞(包括裂縫);()影響正常使用的振動;()影響正常使用的振動;()影響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狀態。()影響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狀態。過大的變形和過寬的裂縫,不僅影響結構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能,也過大的變形和過寬的裂縫,不僅影響結構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能,也會造成人們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通常對結構構件

20、先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會造成人們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通常對結構構件先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進行承載能力計算,然后根據使用要求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進行變態進行承載能力計算,然后根據使用要求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進行變形、裂縫寬度或抗裂等驗算。形、裂縫寬度或抗裂等驗算。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 三、極限狀態方程三、極限狀態方程 作用效應作用效應作用效應作用效應S S是指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的內力和變形,如軸力、彎矩、是指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的內力和變形,如軸力、彎矩、剪力、扭矩、撓度、裂縫等,又稱為荷載效應。作用效應剪力、扭矩、撓度、裂縫等,又稱為荷載效應。作用效應S S

21、和荷載和荷載Q Q可可近似表示為線性關系,即近似表示為線性關系,即S=CQ S=CQ (2-12-1)式中式中CC作用效應系數。作用效應系數。如跨中承受集中荷載如跨中承受集中荷載p p的簡支梁,其跨中彎矩的簡支梁,其跨中彎矩 ,支座力,支座力 , ,其中其中p p為荷載,為荷載,M M、V V為作用效應,為作用效應, 和和 分別是彎矩、剪力相對應的分別是彎矩、剪力相對應的作用效應系數。作用效應系數。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plM41pV214121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 結構抗力結構抗力結構抗力結構抗力R R是指結構或構件承受作用效應的能力,如結構構件的承載是指結構或構件承

22、受作用效應的能力,如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剛度和抗裂度等。它是結構或構件的材料性能、幾何參數、計算力、剛度和抗裂度等。它是結構或構件的材料性能、幾何參數、計算模式的函數。模式的函數。 極限狀態方程表達式極限狀態方程表達式結構的極限狀態可用極限狀態方程來表示,即結構的極限狀態可用極限狀態方程來表示,即Z ZR RS Sg g(R R,S S) (2-22-2)通過該方程可以判別結構所處的狀態:通過該方程可以判別結構所處的狀態:當當Z Z時,結構處于可靠狀態;時,結構處于可靠狀態;當當Z Z時,結構處于失效狀態;時,結構處于失效狀態;當當Z Z時,結構處于極限狀態。時,結構處于極限狀態。上一頁 下一頁

23、返回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結構所處的狀態也可用結構所處的狀態也可用圖圖2-12-1表示。在極限狀態設計時,應符合下列表示。在極限狀態設計時,應符合下列要求:要求:Z ZR RS Sg g(R R,S S) (2-32-3) 四、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四、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應考慮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必要時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應考慮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必要時尚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偶然組合,采用下列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尚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偶然組合,采用下列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 (2-42-4)式中式中 結構重要性系數(在持久設計狀況

24、和短暫設計狀況下,對結構重要性系數(在持久設計狀況和短暫設計狀況下,對安全等級為一級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安全等級為一級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1.11.1;對安全等級為二級的結;對安全等級為二級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構構件,不應小于1.01.0;對安全等級為三級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對安全等級為三級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0.90.9,地震設計狀況下應取地震設計狀況下應取1.01.0););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ddRS00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S S-荷載組合的效應設計值;荷載組合的效應設計值;R R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對于基本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對

25、于基本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 S 應在下列組合中取最不利應在下列組合中取最不利值確定:值確定:()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即()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即 (2-52-5)式中式中 第第j j個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見個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見表表2-62-6; 第第i i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見表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見表2-62-6,其中,其中 為主導可變荷為主導可變荷載載Q Q的分項系數;的分項系數; - -第第i i個可變荷載考慮設計使用年限的調整系數,其中個可變荷載考慮設計使用年限的調整系數,其中 為主導為主導可變荷載可變荷載Q Q考慮設計使用年限的調整系數;考慮設計使用年限的

26、調整系數;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mjnikQciLQkQLQkGGdiiijjSSSS12111GjQiLi1Q1L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S Sj j第第j j個永久荷載標準值個永久荷載標準值G Gj j計算的荷載效應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S Si i第第i i個可變荷載標準值個可變荷載標準值Q Qi i計算的荷載效應值,其中計算的荷載效應值,其中S S1 1為諸為諸可變荷載效應中起控制作用者;可變荷載效應中起控制作用者; 第第i i個可變荷載個可變荷載Q Qi i的組合值系數;的組合值系數;mm參與組合的永久荷載數;參與組合的永久荷載數;nn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數。參與組

27、合的可變荷載數。()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即()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即 (2-6) (2-6)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cimjnikQcLQkGGdiiiijjSSS11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注:()基本組合中的效應設計值僅適用于荷載與荷載效應為線性注:()基本組合中的效應設計值僅適用于荷載與荷載效應為線性的情況;的情況;()當對()當對S S無法明顯判斷時,應依次以各可變荷載效應作為無法明顯判斷時,應依次以各可變荷載效應作為S S,并選取其中最不利的荷載組合的效應設計值。,并選取其中最不利的荷載組合的效應設計值。對于偶然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應按有關規定進行

28、確定。對于偶然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應按有關規定進行確定。 五、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五、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應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采用荷載的標準組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應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采用荷載的標準組合、頻遇組合或準永久組合,并應按下列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合、頻遇組合或準永久組合,并應按下列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S SC C (2-72-7)式中式中CC結構或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規定限值,如變形、裂縫、結構或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規定限值,如變形、裂縫、振幅、加速度、應力等的限值。振幅、加速度、應力等的限值。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

29、第二節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的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的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S S應按下列公式計算:應按下列公式計算:()標準組合。()標準組合。 (2-8) (2-8)()頻遇組合。()頻遇組合。 (2-9) (2-9)()準永久組合。()準永久組合。 (2-10) (2-10)上一頁返回mjnikQckQkGdiijSSSS121mjnikQqkQfkGdiijSSSS1211mjnikQqkGdiijSSS11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一、概述一、概述受彎構件是指截面上通常有彎矩和剪力共同作用而軸力可以忽略不計受彎構件是指截面上通常有彎矩和

30、剪力共同作用而軸力可以忽略不計的構件。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是結構構件中用的構件。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是結構構件中用量最大、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構件,如梁和板是典型的受彎構件。常量最大、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構件,如梁和板是典型的受彎構件。常用梁的截面形式有矩形、用梁的截面形式有矩形、 形、工字形等,常用板的截面形式有矩形、工字形等,常用板的截面形式有矩形板、空心板和槽形板等。形板、空心板和槽形板等。受彎構件在荷載等因素的作用下,可能發生兩種主要的破壞:一種是受彎構件在荷載等因素的作用下,可能發生兩種主要的破壞:一種是沿彎矩最大的截面破壞沿彎矩最大的截面破壞圖圖2-

31、22-2(),此時的破壞截面與構件的(),此時的破壞截面與構件的軸線垂直,稱為沿正截面破壞;另一種是沿剪力最大或彎矩和剪力都軸線垂直,稱為沿正截面破壞;另一種是沿剪力最大或彎矩和剪力都較大的截面破壞圖較大的截面破壞圖2-22-2(),此時的破壞截面與構件軸線斜交,(),此時的破壞截面與構件軸線斜交,稱為沿斜截面破壞。稱為沿斜截面破壞。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二、受彎構件的一般構造要求二、受彎構件的一般構造要求 梁的構造梁的構造梁中的鋼筋有縱向受力鋼筋、箍筋、彎起鋼筋和架立鋼筋等,如梁中的鋼筋有縱向受力鋼筋、箍筋、彎起鋼筋和架立鋼筋等,如圖圖2-2-3 3所示

32、。所示。縱向受力鋼筋的作用是承受由彎矩在梁內產生的拉力或壓力。僅在截縱向受力鋼筋的作用是承受由彎矩在梁內產生的拉力或壓力。僅在截面受拉區配有縱向受力鋼筋的截面稱為單筋矩形截面。不但在截面受面受拉區配有縱向受力鋼筋的截面稱為單筋矩形截面。不但在截面受拉區,而且在截面受壓區同時配有縱向受力鋼筋的矩形截面稱為雙筋拉區,而且在截面受壓區同時配有縱向受力鋼筋的矩形截面稱為雙筋矩形截面。縱向受力鋼筋宜用矩形截面。縱向受力鋼筋宜用335335級或級或400400級,常用直徑級,常用直徑為。伸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鋼筋不應少于根。梁高不為。伸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鋼筋不應少于根。梁高不小于小于300300時,鋼筋直徑不應

33、小于時,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010;梁高小于;梁高小于300300時,鋼時,鋼筋直徑不應小于。為保證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和便于澆筑筋直徑不應小于。為保證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和便于澆筑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混凝土,梁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于混凝土,梁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于3030和和1.5d1.5d(d d為為鋼筋的最大直徑);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于鋼筋的最大直徑);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于2525 和和d d。當下部鋼筋多于層時,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當下部鋼筋多于層時,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

34、下面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如面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如圖圖2-42-4所示。所示。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和彎矩在梁內引起的主拉應力,同時還可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和彎矩在梁內引起的主拉應力,同時還可固定縱向受力鋼筋并和其他鋼筋綁扎在一起形成鋼筋骨架。箍筋應通固定縱向受力鋼筋并和其他鋼筋綁扎在一起形成鋼筋骨架。箍筋應通過計算確定。如按計算不需要時,仍按構造要求配置箍筋。箍筋的最過計算確定。如按計算不需要時,仍按構造要求配置箍筋。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有關,當小直徑與梁高有關,當h800h800 時,不宜小于;當時,不宜小于;當h h800800 時,不宜小于。箍筋的形式有封閉式和開口式兩種,一時,不宜

35、小于。箍筋的形式有封閉式和開口式兩種,一般采用封閉式。箍筋的肢數有單肢、雙肢和四肢等,如般采用封閉式。箍筋的肢數有單肢、雙肢和四肢等,如圖圖2-52-5所示。所示。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架立鋼筋設置在梁受壓區的角部,與縱向受力鋼筋平行。其作用是固架立鋼筋設置在梁受壓區的角部,與縱向受力鋼筋平行。其作用是固定箍筋的正確位置,與縱向鋼筋構成鋼筋骨架并承受由于溫度變化、定箍筋的正確位置,與縱向鋼筋構成鋼筋骨架并承受由于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拉應力,以防止發生裂縫。雙筋截面梁中由于配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拉應力,以防止發生裂縫。雙筋截面梁中由于配有受壓鋼筋

36、,可不再配置架立鋼筋。架立鋼筋一般需要配置根,其有受壓鋼筋,可不再配置架立鋼筋。架立鋼筋一般需要配置根,其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當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當l l 時,直徑不宜小于時,直徑不宜小于8 8;當;當l l 時,不宜小于;當時,不宜小于;當l l 時,不宜小于時,不宜小于1212。彎起鋼筋在跨中承受正彎矩產生的拉力,在靠近支座的位置承受彎矩彎起鋼筋在跨中承受正彎矩產生的拉力,在靠近支座的位置承受彎矩和剪力共同產生的主拉應力,彎起后的水平段可用于承受支座端的負和剪力共同產生的主拉應力,彎起后的水平段可用于承受支座端的負彎矩。當采用彎起鋼筋時,彎起角宜取彎矩。當采用彎起鋼筋時,彎起角宜取454

37、5或或6060。梁底層鋼筋中的。梁底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梁的腹板高度梁的腹板高度h h450450 時,在梁的兩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時,在梁的兩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其作用是承受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在梁側面引起的拉應力,鋼筋。其作用是承受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在梁側面引起的拉應力,防止產生裂縫。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防止產生裂縫。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立鋼筋)的間距

38、不宜大于200200,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腹板截面面積,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腹板截面面積(bhbh)的)的0.10.1,且間距不宜大于,且間距不宜大于200200。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用拉筋連接,拉筋直徑可與箍筋直徑相同,其間距常為箍筋間距的兩用拉筋連接,拉筋直徑可與箍筋直徑相同,其間距常為箍筋間距的兩倍,如倍,如圖圖2-62-6所示。所示。 板的構造板的構造板中配有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宜采用板中配有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宜采用300300級、級、335335級和級和400400級的鋼筋。級的鋼筋。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受力鋼筋沿板的跨度

39、方向在受拉區設置,承受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拉力。受力鋼筋沿板的跨度方向在受拉區設置,承受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拉力。受力鋼筋按計算配置,直徑一般為受力鋼筋按計算配置,直徑一般為1212,其間距一般在,其間距一般在7070200200 之間,當板厚之間,當板厚h150h150 時不宜大于時不宜大于200200;當板厚;當板厚h h150150 時不宜大于板厚的時不宜大于板厚的1.51.5倍,且不宜大于倍,且不宜大于250250。分布鋼筋布置在受力鋼筋的內側,與受力鋼筋垂直相交處用細鐵絲綁分布鋼筋布置在受力鋼筋的內側,與受力鋼筋垂直相交處用細鐵絲綁扎或焊接,其作用是將板面荷載均勻傳遞給受力鋼筋,在施工中固定

40、扎或焊接,其作用是將板面荷載均勻傳遞給受力鋼筋,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鋼筋位置,同時抵抗溫度和收縮應力。分布鋼筋按構造設置,單受力鋼筋位置,同時抵抗溫度和收縮應力。分布鋼筋按構造設置,單位寬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單位寬度上的受力鋼筋的位寬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單位寬度上的受力鋼筋的1515,且配筋率不,且配筋率不宜小于宜小于0.150.15; 分布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分布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6 6, 間距不宜大于間距不宜大于250250。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了防止鋼筋銹蝕和保證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受力鋼筋的表面必須為了防止鋼筋銹蝕

41、和保證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受力鋼筋的表面必須有足夠的混凝土保護層。結構構件中鋼筋外邊緣至構件表面的距離稱有足夠的混凝土保護層。結構構件中鋼筋外邊緣至構件表面的距離稱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d d,且應符合且應符合表表2-72-7的規定。的規定。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三、受彎承載力計算三、受彎承載力計算 受彎構件正截面破壞形態受彎構件正截面破壞形態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當截面尺寸和材料強度確定后,鋼筋用量的變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當截面尺寸和材料強度確定后,鋼筋用

42、量的變化,將影響構件的受力性能和破壞形態。梁內縱向受力鋼筋的含量用化,將影響構件的受力性能和破壞形態。梁內縱向受力鋼筋的含量用配筋率配筋率表示,即表示,即 (2-11) (2-11)式中式中A A縱向受拉鋼筋截面面積;縱向受拉鋼筋截面面積;bb梁的截面寬度;梁的截面寬度;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0bhAs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h h梁的有效高度(應為從受壓混凝土邊緣至受拉鋼筋截面重心的距梁的有效高度(應為從受壓混凝土邊緣至受拉鋼筋截面重心的距離,設計時可按近似值取用:在室內正常環境下,對于梁,當受拉鋼離,設計時可按近似值取用:在室內正常環境下,對于梁,當受拉鋼筋排一排時,筋

43、排一排時,h hh h3535,當受拉鋼筋排兩排時,當受拉鋼筋排兩排時,h hh h6060;對于板,;對于板,h hh h2020)。)。根據配筋率根據配筋率的不同,可將梁的破壞形式分為少筋破壞、超筋梁、超的不同,可將梁的破壞形式分為少筋破壞、超筋梁、超筋破壞三種類型。筋破壞三種類型。()當構件的配筋率低于某一定值時,構件不但承載能力很低,而()當構件的配筋率低于某一定值時,構件不但承載能力很低,而且只要其一開裂,裂縫就急速開展,裂縫截面處的拉力全部由鋼筋承且只要其一開裂,裂縫就急速開展,裂縫截面處的拉力全部由鋼筋承受,鋼筋由于突然增大的應力而屈服,構件立即發生破壞受,鋼筋由于突然增大的應力

44、而屈服,構件立即發生破壞圖圖2-72-7()。這種破壞稱為少筋破壞。()。這種破壞稱為少筋破壞。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當構件的配筋率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時,構件的破壞首先是由()當構件的配筋率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時,構件的破壞首先是由于受拉區縱向受力鋼筋屈服,然后受壓區混凝土被壓碎,鋼筋和混凝于受拉區縱向受力鋼筋屈服,然后受壓區混凝土被壓碎,鋼筋和混凝土的強度都得到充分利用。這種破壞稱為適筋破壞。適筋破壞在構件土的強度都得到充分利用。這種破壞稱為適筋破壞。適筋破壞在構件破壞前有明顯的塑性變形和裂縫預兆,破壞不是突然發生的,呈塑性破壞前有明顯的塑性變形

45、和裂縫預兆,破壞不是突然發生的,呈塑性性質圖性質圖2-72-7()。()。()當構件的配筋率超過某一定值時,構件的破壞特征又發生質的()當構件的配筋率超過某一定值時,構件的破壞特征又發生質的變化。構件的破壞是由于受壓區的混凝土被壓碎而引起的,受拉區縱變化。構件的破壞是由于受壓區的混凝土被壓碎而引起的,受拉區縱向受力鋼筋不屈服,這種破壞稱為超筋破壞。超筋破壞在破壞前雖然向受力鋼筋不屈服,這種破壞稱為超筋破壞。超筋破壞在破壞前雖然也有一定的變形和裂縫預兆,但不像適筋破壞那樣明顯,而且當混凝也有一定的變形和裂縫預兆,但不像適筋破壞那樣明顯,而且當混凝土壓碎時,土壓碎時, 破壞突然發生,破壞突然發生,

46、 鋼筋的強度得不到充分利用,鋼筋的強度得不到充分利用, 破壞帶破壞帶有脆性性質圖有脆性性質圖2-72-7()。()。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基本公式及其適用條件。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基本公式及其適用條件。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是以適筋梁破壞瞬間的受力狀態為依據的。為了便于計算,不計算,是以適筋梁破壞瞬間的受力狀態為依據的。為了便于計算,不考慮受拉區混凝土參與工作,拉力完全由鋼筋承擔。同時,受壓區混考慮受拉區混凝土參與工作,拉力完全由鋼筋承擔。同

47、時,受壓區混凝土的實際應力分布圖形等效為矩形應力圖(凝土的實際應力分布圖形等效為矩形應力圖(圖圖2-82-8),等效的原則),等效的原則為受壓區混凝土壓應力合力的大小不變;受壓區混凝土壓應力合力的為受壓區混凝土壓應力合力的大小不變;受壓區混凝土壓應力合力的作用點不變。作用點不變。根據靜力平衡條件,同時從滿足承載力極限狀態出發,應滿足根據靜力平衡條件,同時從滿足承載力極限狀態出發,應滿足MMMM,可得出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公式:可得出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公式: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2-12 (2-12)

48、(2-132-13) (2-142-14)式中式中系數,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系數,當混凝土強度等級5050時取時取1.01.0,當混凝土等級為,當混凝土等級為8080時取時取0.940.94,其間按線性內插法取用;,其間按線性內插法取用;f f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bb截面寬度;截面寬度;xx混凝土受壓區高度;混凝土受壓區高度;f f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A A縱向受拉鋼筋截面面積;縱向受拉鋼筋截面面積;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0XsycAfbxf1,0M)2(01xhbxfMMcu)2(0 xhAfMMsyu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

49、構件MM作用在截面上的彎矩設計值;作用在截面上的彎矩設計值;M M受彎承載力設計值。受彎承載力設計值。為保證受彎構件為適筋破壞,上述基本公式必須滿足下列適用條件:為保證受彎構件為適筋破壞,上述基本公式必須滿足下列適用條件:)為防止超筋破壞,應滿足:)為防止超筋破壞,應滿足: (2-15) (2-15) (2-16) (2-16) (2-17) (2-17))為了防止少筋破壞,應滿足:)為了防止少筋破壞,應滿足: (2-18) (2-18) (2-19) (2-19)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bhx00hxxbbmaxminbhAsmin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式中式中界限相對受

50、壓區高度,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界限相對受壓區高度,當混凝土強度等級5050時,時,300300級鋼筋級鋼筋0.5760.576,335335級鋼筋級鋼筋0.5500.550,400400、400400級鋼筋級鋼筋0.5180.518; 最大配筋率,最大配筋率, ; 受彎構件最小配筋率,受彎構件最小配筋率, ,其中,其中f f為混為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凝土的抗拉強度設計值。()截面設計計算步驟。已知彎矩設計值()截面設計計算步驟。已知彎矩設計值M M(或荷載),確定混凝(或荷載),確定混凝土強度等級和鋼筋級別、構件截面尺寸,求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土強度等級和鋼筋級別、構件截面尺寸,求縱向受力鋼筋

51、截面面積A A。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ycbff1maxmaxmin%)20.0,45.0max(minytff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具體步驟如下:具體步驟如下:)確定截面有效高度)確定截面有效高度h h。)計算混凝土受壓區高度)計算混凝土受壓區高度x x,并判斷是否屬超筋梁。,并判斷是否屬超筋梁。由式(由式(2-132-13)得)得 (2-20) (2-20)若若xxh h,則不屬于超筋梁;,則不屬于超筋梁;若若x xh h,為超筋梁,應采取提高抗彎承載力的措施后重新計算,為超筋梁,應采取提高抗彎承載力的措施后重新計算,直到滿足要求為止。采取的措施一般為提高混凝土強度等

52、級或加大截直到滿足要求為止。采取的措施一般為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或加大截面高度,或采用雙筋截面。面高度,或采用雙筋截面。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bfmhhxc12002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求)求A A。由式(由式(2-122-12)得)得 (2-21) (2-21))根據)根據表表2-82-8或或表表2-92-9選配鋼筋。選配鋼筋。)驗算最小配筋率。)驗算最小配筋率。若若 ,則不屬于少筋梁;,則不屬于少筋梁;若若 ,為少筋梁,應按最小配筋率配筋,即取,為少筋梁,應按最小配筋率配筋,即取 。()截面復核計算步驟。已知截面尺寸、材料強度等級及()截面復核計算步驟。已知截面尺寸

53、、材料強度等級及A A,計算,計算截面的受彎承載力截面的受彎承載力M M;或已知彎矩設計值;或已知彎矩設計值M M,驗算截面是否安全。,驗算截面是否安全。具體步驟如下:具體步驟如下: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ycsfbxfA1bhAsminbhAsminbhAsmin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驗算最小配筋率。若不滿足)驗算最小配筋率。若不滿足 ,則說明會發生少筋破壞,則說明會發生少筋破壞,應重新設計。若滿足,則進行下一步。應重新設計。若滿足,則進行下一步。)求)求x x。由式(由式(2-122-12)得)得 (2-222-22)求)求M M。若若xxh h,則,則 (2-23)

54、(2-23)或或 (2-24)(2-24)若若x xh h,令,令x xh h,則,則 (2-25)(2-25))驗算截面是否安全。若)驗算截面是否安全。若M MMM,則安全,否則不安全。,則安全,否則不安全。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bhAsminbfAfxcsy1)21(01xhbxfMcu)21(0 xhAfMsyu)5.01(201bbcubhfM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四、受剪承載力計算四、受剪承載力計算 影響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影響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剪跨比和跨高比。對于承受集中荷載作用的梁而言,剪跨比是()剪跨比和跨高比。對于承受集中荷載作用的梁而言

55、,剪跨比是影響其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剪跨比用影響其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剪跨比用表示,是量綱為表示,是量綱為的參數。剪跨比等于該截面的彎矩值與截面的剪力值和有效高度乘的參數。剪跨比等于該截面的彎矩值與截面的剪力值和有效高度乘積之比,即積之比,即 (2-26) (2-26)也可用剪跨長度也可用剪跨長度a a(圖圖2-92-9)與截面有效高度)與截面有效高度h h之比表示,即之比表示,即 (2-27) (2-27)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0VhM0ha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對于承受均布荷載作用的梁而言,構件跨度與截面高度之比(簡稱跨對于承受均布荷載作用的梁而言

56、,構件跨度與截面高度之比(簡稱跨高比)高比)l lh h是影響受剪承載力的主要因素。隨著剪跨比或跨高比的是影響受剪承載力的主要因素。隨著剪跨比或跨高比的增大,受剪承載力降低。增大,受剪承載力降低。()腹筋的數量。箍筋和彎起鋼筋可以有效地提高斜截面的承載力。()腹筋的數量。箍筋和彎起鋼筋可以有效地提高斜截面的承載力。因此,腹筋的數量增多,斜截面的承載力將增大。因此,腹筋的數量增多,斜截面的承載力將增大。()混凝土強度。斜裂縫出現后,裂縫間的混凝土在剪應力和壓應()混凝土強度。斜裂縫出現后,裂縫間的混凝土在剪應力和壓應力的作用下處于應力狀態,在拉應力和壓應力的共同作用下破壞;梁力的作用下處于應力狀

57、態,在拉應力和壓應力的共同作用下破壞;梁的受剪承載力隨混凝土抗拉強度的受剪承載力隨混凝土抗拉強度f f的提高而提高,大致呈線性關系。的提高而提高,大致呈線性關系。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縱筋配筋率。在其他條件相同時,縱向鋼筋配筋率越大,斜截()縱筋配筋率。在其他條件相同時,縱向鋼筋配筋率越大,斜截面承載力也越大。這是因為,縱筋配筋率越大,則破壞時的剪壓區高面承載力也越大。這是因為,縱筋配筋率越大,則破壞時的剪壓區高度越大,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同時,縱筋可以抑制斜裂縫度越大,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同時,縱筋可以抑制斜裂縫的開展,增大斜裂

58、面間的集料咬合作用;縱筋本身的橫截面也能承受的開展,增大斜裂面間的集料咬合作用;縱筋本身的橫截面也能承受少量剪力(銷栓力)。少量剪力(銷栓力)。 斜截面破壞的主要形態斜截面破壞的主要形態大量試驗結果表明,在不同的彎矩和剪力組合下,隨混凝土的強度、大量試驗結果表明,在不同的彎矩和剪力組合下,隨混凝土的強度、腹筋和縱筋用量及剪跨比的不同,可能有以下三種破壞形式:腹筋和縱筋用量及剪跨比的不同,可能有以下三種破壞形式:()斜拉破壞。梁內箍筋數量配置過少且剪跨比較大()斜拉破壞。梁內箍筋數量配置過少且剪跨比較大()時,)時,將發生斜拉破壞圖將發生斜拉破壞圖2-92-9()。斜裂縫一旦開展,便迅速向集中(

59、)。斜裂縫一旦開展,便迅速向集中荷載作用點延伸,并很快形成臨界斜裂縫,梁隨即破壞。整個破壞過荷載作用點延伸,并很快形成臨界斜裂縫,梁隨即破壞。整個破壞過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程急速而突然,破壞荷載與出現斜裂縫時的荷載相當接近,破壞前梁程急速而突然,破壞荷載與出現斜裂縫時的荷載相當接近,破壞前梁的變形很小,并且往往只有一條斜裂縫,這種破壞具有明顯的脆性。的變形很小,并且往往只有一條斜裂縫,這種破壞具有明顯的脆性。()剪壓破壞。梁內箍筋數量適當且剪跨比適中()剪壓破壞。梁內箍筋數量適當且剪跨比適中()時,)時,將發生剪壓破壞圖將發生剪壓破壞圖2-92-9

60、()。其特征是隨著荷載的增加,在剪()。其特征是隨著荷載的增加,在剪彎區首先出現一批與截面下邊緣垂直的裂縫;荷載加載到一定階段時,彎區首先出現一批與截面下邊緣垂直的裂縫;荷載加載到一定階段時,斜裂縫中的一條發展成臨界斜裂縫;臨界斜裂縫向荷載作用點緩慢發斜裂縫中的一條發展成臨界斜裂縫;臨界斜裂縫向荷載作用點緩慢發展,直至減壓使混凝土被壓碎而破壞。這種破壞有一定的預兆,破壞展,直至減壓使混凝土被壓碎而破壞。這種破壞有一定的預兆,破壞荷載較出現斜裂縫時的荷載高。荷載較出現斜裂縫時的荷載高。上一頁 下一頁返回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第三節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壓破壞。梁內箍筋數量配置過多或剪跨比較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