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學 全冊精品PPT課件 (2022新版)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第四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第一節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第一節 鈉及其化合物第一節 鐵及其化合物第一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第二節 離子反應第二節 氯及其化合物第二節 金屬材料第二節 元素周期律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第三節 物質的量整理與提升第三節 化學鍵整理與提升整理與提升實驗活動2 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整理與提升實驗活動1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活動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 目 錄(每一課都提供精美可編輯的課件!)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創造性的科學。
2、人教版2019高一化學 緒言化學的昨天和今天什么是化學?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其應用的基礎自然科學。化學是研究物質變化的科學。美國科學家布里斯羅化學的今天和明天: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創造性的科學。化學的發展歷史 在古代文明時期,化學并不是一門科學,只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人們積累了大量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實用知識和技能。李時珍本草綱目宋應星天工開物拉瓦錫 氧化學說道爾頓 原子學說阿伏加德羅分子學說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波義耳 元素概念 從1661年波義耳提出元素概念,到1869年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化學逐漸成為自然科學領域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化學的發展歷史我
3、們學習化學有什么用呢?房屋主體結構(水泥和鋼)墻板(木制品)塑料制品(有機聚合物)黑板(有機涂料和鐵板)桌椅(木制品、鐵、漆)涂料(碳酸鈣和漆)注:所標出的成分均為主要成分大理石(碳酸鈣)注:所標出的成分均為主要成分食醋(醋酸和水)洗潔精(直鏈烷基苯磺酸鈉)食鹽(氯化鈉)料酒(酒精和水)醬油(氨基酸、糖、食鹽)食用油(不飽和脂肪酸)煙霧(水蒸氣和氮碳氧化物)宇宙飛船外殼(鈦合金)燃料和氧化劑(據情況而定)注:所標出的成分均為主要成分直徑6 mm的尼龍繩能吊起質量為2 t的汽車用隔水透氣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鳥籠 美國B-2隱形轟炸機表面為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性能各異的化學材料有機發光材料
4、制造的柔性屏 鈦合金制造的 人造骨骼 使用了多種材料的航天服性能各異的化學材料我國的化學成就 20世紀以來,經過幾代化學家的不懈努力,我國的化學基礎研究和化學工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43年侯德榜發明聯合制堿法1965年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科 20世紀以來,經過幾代化學家的不懈努力,我國的化學基礎研究和化學工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世紀80年代,人工合成核糖核酸我國建成的煤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我國的化學成就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 化學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創造性的科學。化學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以后的茍且詩和遠方 高中化學有哪些特點呢 將宏觀與微觀聯系起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是化學研
5、究的基本方法。從宏觀到微觀,再由微觀到宏觀,注重宏觀與微觀、定性與定量、描述與推理的結合。沙丘沙粒二氧化硅硅原子和氧原子通過共價鍵相連接化學基本觀念宏微結合高中化學學科五大核心素養1.元素觀。 2.微粒觀。3.構性觀。 4.作用力。5.轉化觀。 6.分類觀。7.守恒觀。 8.定量觀。9.動態平衡思想。 10.能量最低原理。高中化學學科十大基本觀念高中化學知識的構成實驗理論物質變化理論物質結構理論化學反應類型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原子結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化學鍵和分子結構 當前,我國所面臨的和化學有關的挑戰:健康問題、環境問題、能源問題、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問題,還有農業和食品問題,
6、都需要通過化學來解決,總的來說,化學在合成新物質、開發新能源、新材料、保護環境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貢獻,化學可以使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 化學不等于污染,而是解決污染的手段!化學不是問題,化學是解決問題的化學,讓生活更美好!高中化學教材體系高中化學 必修模塊 化學1,化學2選修模塊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 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學習金字塔成為“化學學霸”之路2、預習。閱讀課本,完成學評基礎知識填空3、實事求是。獨立完成作業,絕對不抄襲練習、作業1、過去都是浮云。全新的狀態學好化學,相信你我的力量。4、認真聽課、筆記重點記錄。5、溝通。看法、想法、建議、問題都交流。6、及時復習歸
7、納。善用思維導圖幫助你找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獲得從化學視角認識物質世界的基本能力;理解社會可持續發展賦予化學的使命;培養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形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愿高中化學課程與你共同開啟一段探索物質世界的新旅程!高中化學學習的意義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第一節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1.1.3 分散系及其分類學業要求核心素養對接1.知道分散系的概念,能說出分散系的分類。2.認識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3.能舉例說明膠體的典型特征。4.能根據膠體的性質解釋生活中與之有關的現象。1.通過學習膠體的概念,建立起物質的聚集狀態與物質性質的關系。2.通過學習膠體的性質和應用,建立物質的聚集狀態與物質
8、用途的關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分散劑分散質2、分散系及其分類分散系:分散質: 分散系中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質。分散劑: 把一種(或幾種)物質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種(或幾種)物質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中容納被分散的微粒在其中的物質。分散質分散在分散劑里形成分散系1.分析指出下列分散系各自的分散質、分散劑;比較分散質、分散劑的存在狀態(填寫下表)。分散系分散質分散劑煙_霧_碘酒_食鹽水_有色玻璃_微小塵埃(固)空氣(氣)微小液滴(液)空氣(氣)碘(固)酒精(液)食鹽(固)水(液)金屬氧化物(固)玻璃(固)九種分散系(分類)氣態液態固態固態液態氣態分散質分散劑分散系及其分類分散質狀態實 例氣液固氣
9、液固氣液固空氣云、霧煙灰塵泡沫、鹽酸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糖水、油漆泡沫塑料珍珠(包藏著水的碳酸鈣)有色玻璃、合金常見的一些分散系76分散劑狀態氣液固幾種分散系的比較:分散系實例分散質分散劑特征懸濁液乳濁液溶液水水水土壤粒子油酒精分子渾濁,靜置沉淀渾濁,靜置分層澄清 透明 均一 穩定泥水油水酒精溶液 山東煙臺 山東蓬萊烏魯木齊海市蜃樓是一種光學現象。春夏、夏秋之間,萬里無云,海水水面的氣層與空中的氣層密度便發生較大差異,光線通過密度不同的氣層便會發生折射或全反射,就形成了海市蜃樓。 (2)分散劑是液體時 【思考與交流】1、回憶物質的分類方法,然后畫出分散系的樹狀分類圖?2、它們的分散質粒子大小不同
10、性質有何區別?按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分:可分為3種 : A、溶液(d1nm) B、膠體(1nmd100nm)C、濁液(d100nm) 注:1nm10-9m d為粒子直徑(2)膠體:氣溶膠液溶膠固溶膠分散劑為氣體(如:煙、云、霧)分散劑為固體(如:有色玻璃、寶石)分散劑為液體(如:牛奶、豆漿)注意:制備Fe(OH)3膠體時1、必須使用飽和FeCl3,濃度過低不利于Fe(OH)3膠體形成。2、向沸水中加入飽和FeCl3溶液,并不是直接加熱飽和FeCl3溶液,否則Fe(OH)3濃度過大會產生沉淀。3、必須使用蒸餾水,使用純度不高的水,會使膠體產生聚沉。4、加入FeCl3后,不可長時間加熱,否則Fe(OH
11、)3膠體會產生聚沉 有些液態膠體也是透明的,用肉眼是很難與溶液相區別。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夠區別溶液和膠體的呢?思考:過濾后的現象Fe(OH)3膠體泥水光束照射時的現象原因分析Fe(OH)3膠體CuSO4溶液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無光現象產生溶液中粒子的直徑小于1nm,散射極其微弱濾紙上無濾渣,濾液顏色不變,(無現象)由渾濁變澄清膠體的直徑在1-100nm之間,能使光波發生散射結論1、膠體有丁達爾效應,溶液沒有,可以此區分溶液及膠體。 說明膠體分散質粒子比溶液分散質粒子大,結論2、膠體能透過濾紙,而懸濁液無法通過濾紙, 說明膠體粒子比懸濁液粒子小。三、膠體的性質:1、丁達爾效應:光束通過膠體,形成一
12、條光亮的通路。 利用丁達爾效應是區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 丁達爾效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2、介穩性 膠體的穩定性介于溶液和濁液之間,在一定條件能穩定存在。分散劑分散質關于膠體的知識拓展布朗運動:是指花粉懸浮在水中進行的無秩序、不停的運動。膠體也作布朗運動。布朗運動(動力學性質) 普遍存在的現象布朗運動溶劑分子不均勻地撞擊膠體粒子,使其發生不斷改變方向、改變速率的布朗運動。膠體微粒作布朗運動是膠體穩定的原因之一。膠體粒子能作布朗運動的原因( )水分子對膠體粒子的撞擊 膠體粒有吸附能力 膠體粒子帶電 膠體粒質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 B、 C、 D、練習:c原因:3.電泳 外加電場作用下
13、,膠體粒子在分散劑里向電極(陰極或陽極)做定向移動的現象。注:電泳現象是物理變化。電極分散劑膠體(電學性質)電泳:膠粒細小而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選擇性地吸附膠體中的某種離子帶有一定的電荷。在直流電場中,膠體微粒會向帶相反電荷的電極定向移動。Fe(OH)3膠體向陰極移動帶正電荷3.電泳現象粒子膠體微粒帶同種電荷,當膠粒帶正電荷時向陰極運動,當膠粒帶負電荷時向陽極運動。膠體的膠粒有的帶電,有電泳現象;有的不帶電,沒有電泳現象。應用:靜電除塵;電泳電鍍,利用電泳將油漆、乳膠、橡膠等粒子均勻地沉積在鍍件上。膠粒帶電,但整個膠體分散系是呈電中性的。原因:膠粒帶同種電荷,相互間產生排斥作用,不易結合成更大
14、的沉淀微粒,這是膠體具有穩定性的主要因素。帶正電荷膠粒帶負電荷膠粒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AgI金屬硫化物(如Sb2S3)非金屬硫化物(如As2S3)非金屬氧化物(如SiO2泥沙)硅酸鹽(土壤和水泥)AgI重要膠粒帶電的一般規律:總結原因一: 同種膠粒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拆(主要原因)原因二: 布朗運動膠體穩性的原因是什么?4.聚沉膠體的介穩性被破壞,膠體粒子聚集成為較大的顆粒(懸浮粒子)而以沉淀形式從分散劑中析出。中和膠體粒子的電性是使膠體聚沉的方法。 明礬凈水,用石膏或鹽鹵點制豆腐分散劑膠體帶電粒子膠體發生聚沉作用一般情況下都生成沉淀,但有些膠體聚沉后,膠體粒子和分散劑凝聚在一起,成為不流動的
15、凍狀物,這類物質叫凝膠。例如,日常食用的豆腐就是以鹽鹵(主要成分是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為聚沉劑,使豆漿里的蛋白質和水等物質一起聚沉而制成的一種凝膠。明礬帶不同電荷的膠體微粒相互吸引發生電性中和,從而在膠粒碰撞時發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膠。加熱溫度升高,膠粒的吸附能力減弱,減少了膠粒所吸引的陰離子或陽離子數量,膠粒所帶的電荷數減少,膠粒間的斥力作用減弱,使得膠粒在碰撞時容易結合成大顆粒,形成沉淀或凝膠。實例:淀粉溶液加熱后凝聚成了漿糊凝膠,蛋清加熱后凝聚成了白色膠狀物(同時發生變性)。使膠體聚沉的方法1、加熱。增大膠體的運動。使膠粒聚集成大顆粒而沉淀。2、加入電解質。中
16、和膠粒所具有的電荷。3、加入電荷相反的膠體。中和膠體電荷滲析:由于膠體直徑較大,不能透過半透膜,而離子可以透過,這樣可以將膠體凈化。半透膜分散劑膠體離子微判斷(1)NaCl溶液、水、泥漿、淀粉溶液都屬于膠體。()(2)FeCl3溶液呈電中性,Fe(OH)3膠體帶電,通電時可以定向移動。()(3)可以利用丁達爾效應區分膠體和溶液。()(4)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的粒子稱為膠體。()(5)膠體都是均勻透明的液體。()(6)膠體一般比較穩定,不易產生沉淀。()(7)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在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之間的分散系是膠體。()(8)根據是否產生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與濁液。()答案(1
17、)(2)(3)(4)(5)(6)(7)(8)微訓練1.膠體、濁液與溶液的本質區別在于()A.分散系是否有丁達爾現象B.分散質粒子是否帶電荷C.分散系是否穩定D.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D解析三種分散系的根本區別在于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分散系溶液膠體濁液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分散質粒子外觀穩定性能否通過濾紙是否具有丁達爾現象能否發生電泳能否透過半透膜1nm1nm100nm100nm單個分子或離子分子集合體或有機高分子許多分子集合體均一、透明多數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穩定介穩性不穩定能能不能無有無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能小結:化學課堂歡迎你其他內容 且聽下回分解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第二節 離子反應 指導思想與
18、理論依據物質化學變化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微粒觀P15 電離與離子反應課程標準認識酸、堿、鹽等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發生電離。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課標核心素養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宏觀辨識 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 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 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課時建議第1課時:電解質的電離第2課時:離子反應第3課時:離子反應習題課離子來源(種類、數量)離子的相互作用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第1課時:電解質的電離電解質溶于水發生了什么變化?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否導電對化合物分類怎么表示電離過程? 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
19、電離電解質電離方程式酸堿鹽 Enjoy yourself every!, jinsking查到資料,這主要是因為人皮膚中汗液有鹽分(主要成分是NaCl),這樣濕手就成了導電體,此時去摸開關是十分危險的。NaCl固體溶于水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呢?用電安全規范中要求:不要用濕手去接觸電源開關、插座或其他電器設備。證據推理對比 Enjoy yourself every!, jinskingNaCl固體不導電蒸餾水不導電NaCl溶液導電實驗2:熔融的NaCl也能導電嗎?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小燈泡發亮熔融的NaCl能導電證據推理電解質概念建構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電
20、解質例如:酸、堿、鹽、水、金屬氧化物強化分類觀 心中有典型電解質飲料我們常吃的水果中,也富含電解質。生活中的化學電解質導電自由移動的離子自由移動的、帶電荷的粒子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電離: 電解質溶于水或受熱熔化時,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NaCl = Na+ + Cl-電離方程式寫法: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H2OCl-Na+H2OH2OH2OH2OH2ONaCl = Na+ + Cl-HClH2OHClH2OCl-H+HCl = H+ + Cl-HCl(aq)氯化鈉、蔗糖、酸在水中的行為 1.電離的條件是什么? 2.電離需不需要通電? 3.電離的結果是什么?水溶液或熔融狀態,
21、具備其一即可電離不需要通電微觀:產生能自由移動的離子宏觀: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能導電水NaCl晶體NaCl溶液溶解?不導電導電電離酸、堿、鹽是電解質個別 一般用微粒觀動態觀看溶液微粒來源數量關系物質的觀點微觀的角度電離方程式微粒觀水合b離子的圖示不科學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斯萬特奧古斯特阿累尼烏斯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請寫出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 HCl、 H2SO4、 HNO3; Ba(OH)2 、 NaOH; NaCl、 K2SO4 NH4Cl 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堿電離時能生成金屬陽離子(包括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試
22、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酸、堿、鹽的本質 HCl = H+ +Cl-H2SO4 =2H+ +SO42- HNO3 = H+ +NO3- Ba(OH)2 =Ba2+ + 2OH- NaOH = Na+ + OH- NaCl = Na+ + Cl- K2SO4 =2K+ + SO42- NH4Cl = NH4+ + Cl-電解質電離離子電離方程式寫法:(物理變化)NaCl = Na+ + Cl-和銨根離子提綱挈領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解質在熔融狀態下都能導電B.電解質在電流的作用下才可發生電離C.存在自由電子是電解質溶液導電的原因D.鹽一般都是電解質D熔融或溶于水就電離離子學以致用熔融或
23、溶于水學以致用2、下列物質屬于電解質的是A. NH3 B. Cu C. 硝酸溶液 D. NaCl答案:D第2課時:離子反應課例賞析132教學目標任務1任務2任務3概念建構概念深化分享交流提出問題引入建立離子反應的概念形成微粒觀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133環節一:實驗引入教學過程NaOH溶液先滴加酚酞 再滴加某種溶液猜想加入的溶液?HClH2SO4HNO3134環節一:實驗引入教學過程NaOH溶液先滴加酚酞 再滴加某種溶液 巧合,還是必然? 物質異,現象同環節二:概念建構教學過程【任務1】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 學生活動:(1)分析NaOH溶液存在
24、的微粒。(2)分析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并繪制微粒示意圖。(3)分析酸和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微粒如何變化?并畫出微粒變化的示意圖。(4)用離子符號表示反應的過程。136環節二:概念建構建構離子反應的概念形成微粒觀的思維模型初步書寫離子方程式137環節三:概念深化教學過程學生活動:(1)繪制硫酸和Ba(OH)2溶液的微觀粒子,并畫出混合后微粒的變化。(2)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任務2】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的實質環節三:概念深化教學過程【思考與交流】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硫酸過程中混合溶液的電導率的變化情況。學生活動:(1)繪制滴定過程電導率變化圖像;(2)解釋實驗圖
25、像變化趨勢和拐點意義;(3)解釋預測結果和實驗事實差異的原因環節三:概念深化教學過程理解離子反應的實質環節三:概念深化教學過程【任務3】分析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的實質,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學生活動:(1)分析鹽酸滴加到碳酸鈣中時微粒的變化。(2)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環節三:概念深化教學過程【任務3】分析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的實質,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任務2】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的實質【任務1】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 總結離子反應的條件環節三:概念深化教學過程【思考與交流】判斷鎂和鹽酸反應是否屬于離子反應,若是請寫出離子方程式。完善離子反應的概念環節四:分享交流教
26、學過程學習效果評價設計觀測角度從宏觀到微觀課堂活動評價環節【任務1】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鹽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任務2】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的實質【思考與交流】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硫酸過程中混合溶液的電導率的變化情況。從定性到定量【任務3】分析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的實質,寫出離子方程式【思考與交流】判斷鎂和鹽酸反應是否屬于離子反應,若是請寫出離子方程式思維模型145教學反思構建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的能力之橋自主書寫離子方程式梳理知識結構 物質變化變化原因表示方法微觀反應規律宏觀現象 離子方程式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重要任務:解決學生從微觀粒子視角分析電解質在溶液中的行為(定性定
27、量)考查方式:書寫、辨析1. 直接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方法。(微粒觀的理解到位)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步驟2.離子方程的書寫步驟:寫、拆、刪、查(適合程度一般的學生)(1)分析溶液中存在微粒(離子)及其比例關系;(2)確定發生反應的微粒、產物及其數量關系;(3)寫出離子方程式并配平;(4)檢查Na+Na+Na+Na+Na+Cl-Cl-Cl-Cl-Cl-Ag+NO3-NO4-NO3-NO3-NO3-Ag+Ag+Ag+Ag+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AgAgAgAgAg+ClCl-ClClClNO3-Na+NO3-NO3-NO3-NO3-Na+Na+Na+Na+觀察思考該反應的
28、實質是什么?BaCl2 + CuSO4 = BaSO4 + CuCl2 試一試用微觀示意圖表示這個反應分析好簡單的電解質溶液體系 第3課時 離子反應習題課 挖掘【思考與討論】、【練習與應用】的價值 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 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還可以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H+OH_=H2O離子方程式的意義電解質的概念離子共存問題離子方程式正誤的判斷電離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離子反應的分析離子反應的應用物質的制備與純化(轉化)(1)氯堿工業生產燒堿和氯氣: (2)海水提溴、海水提鎂(3)粗鹽提純: (4)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離子反應的應用謝謝!請多批評指正!鹽類能否電離
29、和其溶解性無關!記憶:(正)鹽類溶解性口訣鉀、鈉、銨硝全能溶,鹽酸鹽不溶是銀汞,碳酸鹽多數水不溶;硫酸鹽難溶有鉛鋇,磷酸鹽多數不溶水。 可拆物質(易溶易電離)強酸: HCl、H2SO4、HNO3強堿:NaOH、KOH、Ba(OH)2可溶性的鹽:鉀、鈉、銨鹽;硝酸鹽等。物質易溶易電離,離子形式來表示。物質溶解性規律:1.所有的Na+、K+、NH4+、NO3-形成的鹽都易溶于水2.OH- :Ba2+易溶,Ca2+微溶,其余不溶3.Cl-(Br-、I-) :AgX不溶,其余都溶4.SO42- : BaSO4不溶、CaSO4、Ag2SO4微溶,其余都溶5.CO32- : MgCO3微溶,其余不溶。教學
30、策略實施以觀念建構為本的化學教學任務思考:濕手更易觸電,為什么?請設計實驗驗證你的假設電離的概念建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自由移動的離子不能自由移動或結合成分子結合結果或表現難溶物H2O(難電離物)氣體(易揮發物)原因結果Vc泡騰片物 質溶液濁液膠體純凈物混合物單質化合物金屬、非金屬組成性質酸堿鹽氧化物物質分類實驗探究一:猜猜下列哪些燈泡會發亮?電源NaCl溶液蔗糖溶液酒精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NaCl固體證據推理電解質概念建構胃酸過多硬水軟化泡沫滅火器利于吸收海水提鎂污水處理再回首:對物質分類的再認識物質純凈物混合物單質溶液濁液膠體化合物化合物氧化物酸堿鹽組成和性質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
31、能否導電電 解 質非電解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方法:強化分類觀 心中有典型化合物水溶液中導電熔融狀態下導電非電解質電 解 質圖解化學 物以類聚 NaCl HCl NaOH CH4 稀H2SO4 Cu 酒精 H2 蔗糖 SO2電解質:非電解質: 牛刀小試判斷時注意: 化合物 自身導電,而不是反應的生成物分類對比的思想學以致用3、下列物質屬于非電解質的是A. KOH B. N2 C. 金剛石 D.干冰答案:D微專題1離子反應的三大熱點題型一、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的“五個角度”(1)看離子反應是否符合客觀事實,不可主觀臆造產物及反應。如鐵與稀硫酸的反應不能寫成2Fe6H=
32、2Fe33H2,應寫成Fe2H=Fe2H2。(2)看各物質的化學式拆寫是否正確。如石灰石與稀鹽酸的反應不能寫成 2H=H2OCO2,應寫成CaCO32H=Ca2H2OCO2。注意:微溶物在生成物中當成沉淀,不拆寫,若為反應物且為澄清溶液則拆成離子,如Ca(OH)2。(3)看是否漏寫參加反應的離子。如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的反應,離子方程式不能寫成 ,應寫成Cu2 Ba22OH=Cu(OH)2BaSO4。(4)看原子和電荷是否守恒。如Cu與AgNO3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能寫成CuAg=Cu2Ag,而應寫成Cu2Ag=Cu22Ag。(5)看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配比是否正確。如稀硫酸與Ba(OH)2
33、溶液的反應不能寫成HOH Ba2=BaSO4H2O,應寫成2H2OH Ba2=BaSO42H2O。1.判斷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誤。稀硫酸滴在銅片上:Cu2H=Cu2H2()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 Ba2=BaSO4()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氧化鐵與稀鹽酸混合:Fe2O36H=2Fe33H2O()氫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OHH=H2O()鎂和硝酸銀溶液反應:MgAg=Mg2Ag()1234跟蹤訓練解析Cu的活潑性小于H的活潑性,Cu不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H2,故錯誤;稀H2SO4和Ba(OH)2溶液混合,除 和Ba2反應外,還有H和OH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H
34、Ba22OH=BaSO42H2O,故錯誤;反應生成的H2CO3不穩定,分解成CO2和水,故錯誤;Fe2O3為金屬氧化物,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為離子,故正確;Cu(OH)2在離子反應中不能拆分為離子,應為Cu(OH)22H=Cu22H2O,故錯誤;電荷不守恒,應為Mg2Ag=2AgMg2,故錯誤。1234解析MgCl2為可溶性電解質,應拆分為離子,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Mg2H=Mg2H2,故A錯誤;Na2CO3為可溶性強電解質,應拆分為離子,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 2H=H2OCO2,故C錯誤;Mg(OH)2為難溶物,不可拆成離子形式,故D錯誤。2.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金屬鎂與稀鹽酸
35、反應:Mg2H2Cl=MgCl2H2B.氯化鋇溶液與硫酸反應:Ba2 =BaSO4C.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Na2CO32H=2NaH2OCO2D.氫氧化鎂與硫酸溶液反應:OHH=H2O12343.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二氧化碳與足量澄清石灰水反應:CO22OH= H2OB.將稀硫酸滴在銅片上:Cu2H=Cu2H2C.碳酸氫鈉溶液與稀H2SO4反應: 2H=H2OCO2D.氯化鎂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Mg22OH=Mg(OH)21234解析A項中碳酸鈣不能寫成離子形式,應為CO2Ca22OH=CaCO3H2O;B項中的反應不符合實際;C項中碳酸氫根不能拆分,應為:4.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
36、確的是A.Ba(OH)2和H2SO4兩溶液混合:Ba2OHH =BaSO4 H2OB.氫氧化銅加到鹽酸中:OHH=H2OC.鋅和硝酸銀溶液反應:ZnAg=AgZn2D.FeCl3和NaOH溶液反應:Fe33OH=Fe(OH)3解析A項,應寫為Ba22OH2H =BaSO42H2O;B項,應寫為Cu(OH)22H=Cu22H2O;C項,離子方程式中前后電荷不守恒,應寫為Zn2Ag=2AgZn2。123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五看”方法指導(1)看是否符合客觀事實。(2)看拆分是否正確。(3)看是否符合原子守恒和電荷守恒。(4)看是否漏寫離子反應。(5)看是否符合題設條件。二、溶液中離子大量共存的判
37、斷1.溶液中離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原理離子共存即溶液中的離子之間不能發生反應。判斷溶液中的離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實上是看離子之間能否發生反應,若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若不能發生反應,則能大量共存。2.“三看”突破溶液中離子能否大量共存問題(1)看要求是“能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還是“可能大量共存”。(2)看條件題干是否有隱含條件:“無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離子,例如:Cu2(藍色)、Fe3(棕黃色)、Fe2(淺綠色)、 (紫紅色);酸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與H反應的離子;堿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與OH反應的離子。(3)看反應能否生成難溶物或微溶物。如Mg2與OH,Ca2
38、與 都不能大量共存;能否生成水。如在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共存,在堿性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能否生成揮發性物質。如H與 等不能大量共存。解析含Cu2的溶液呈藍色,A錯誤;Ag與Cl、OH均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 、Cl、Na、Ca2在溶液中不反應,且均為無色,可以大量共存,C正確;在溶液中OH與Mg2結合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5.(2019太原期末)在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B.Ag、Cl、OH、NaC.D.5678跟蹤訓練9解析A項中的OH與H不能大量共存;B項中的Ca2與 不能大量共存;C項中的H與 不能大量共存。6.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
39、大量共存的是A. B.C. D.56789解析A項中有紫紅色的 ;B項中Mg2與OH不能共存;C項中H與 不能共存。7.對四組無色透明溶液進行離子檢驗,四位同學各鑒定一組,他們的實驗報告的結論如下,其中可能正確的是A. B.C. D.56789解析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為堿性溶液,鐵離子不能共存;高錳酸根離子為有色離子;與鋅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為酸性溶液,H與 不能共存。8.在下列條件的溶液中,各組離子一定能夠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B.無色透明溶液中:C.可與鋅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中:D.使pH試紙變藍的溶液中:567899.(2019福建福清高一期末)某溶液中加入鐵粉能產生氫氣,在
40、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提示:金屬與HNO3反應不產生H2)A. B.C. D.56789解析溶液中加入鐵粉能產生氫氣,說明溶液中含有大量H,且不含 ,由此進行分析判斷即可。四種離子與H互相不反應,能共存,A符合題意;由金屬與HNO3反應不產生H2可知,溶液中不能含有 ,B不符合題意;Ca2與 會發生反應生成難溶物CaCO3,且 與H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題意;OH與Cu2反應生成難溶物Cu(OH)2,且OH與H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題意。56789三、常見離子的檢驗與推斷1.依據離子反應所表現出的某“唯一性”的特征性質及現象。2.離子推斷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肯定性原則:據現
41、象推斷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離子。(2)互斥性原則:如溶液中含有Ba2,則不存在大量的 (3)進出性原則:要注意所加試劑引入什么離子,是否造成干擾。(4)守恒原則(電中性原則):陽離子和陰離子同時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負電荷總量相等。10.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分析某礦石的主要成分,粉碎后將其溶于過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過濾后用所得濾液進行如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取少量濾液向其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無白色沉淀,說明礦石中一 定不含Ca2B.取少量濾液向其中滴加過量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礦石中含 有C.取少量濾液,向其中滴加適量NaO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礦石中 一定含有Mg2D.取
42、少量濾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淀,說明礦石 中一定含有Cl跟蹤訓練1011121314解析因鹽酸過量,加入的少量Na2CO3溶液應先和H反應,即使有Ca2存在,也不會產生白色沉淀,A項錯誤;加入過量BaCl2溶液能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含有 ,B項正確;加入NaOH溶液產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Mg(OH)2,Al(OH)3、Zn(OH)2也是白色沉淀,C項錯誤;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原礦石中含有Cl,因為在礦石溶解時,加入了過量的稀鹽酸,引入了Cl,D項錯誤。101112131411.(2019重慶南開中學期中)某無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 中的
43、幾種,且每種離子的濃度均相等。依次進行下列實驗,每步所加試劑均過量,觀察到的現象如下:步驟操作現象(1)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2)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3)將(2)中所得沉淀過濾,向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該實驗無法確定是否含有B.肯定含有的離子是C.可能含有的離子是D.肯定不含的離子有1011121314解析因溶液是無色的,則溶液中不含Cu2;(1)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顯酸性,含有H,不含(2)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為BaSO4,說明溶液中
44、含有(3)將(2)中所得沉淀過濾,向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為AgCl,因(2)中引入了Cl,故無法說明溶液中是否含有Cl;由于每種離子的濃度均相等,且溶液呈電中性,則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一定不含Cl;結合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a、101112131412.A、B、C、D四種可溶性鹽,它們的陽離子分別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種,陰離子分別是 中的某一種。若把四種鹽分別溶解于四支試管中,只有C的溶液呈藍色。若向的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鹽酸,B溶液有沉淀產生,D溶液有無色無味氣體逸出。根據中的實驗事實,可推斷它們的化學式分別是A 、B 、C 、D 。
45、BaCl2AgNO3CuSO4Na2CO31011121314解析解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物質之間的相互反應情況,即離子的性質和離子之間的反應關系。同時,要注意利用離子的特征顏色及離子間反應的特征現象等。需要“瞻前顧后”,且思維要嚴謹。根據離子共存的知識知Ag只能與 只能與Na共存,繼而可推出如下組合:由(1)中實驗現象,結合上面的組合可知C為硫酸銅;由(2)中實驗現象,結合上面的組合可知B為硝酸銀,D為碳酸鈉,最后確定A為氯化鋇。101112131413.有一包白色固體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以下實驗:將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蕩,
46、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溶液呈無色;向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體完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取少量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產生;另取中過濾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根據上述實驗事實,回答下列問題:(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 ,可能含有的物質是 (均填化學式)。Ba(NO3)2、Na2CO3CuSO4NaCl1011121314(2)寫出、步變化的離子方程式: ; 。BaCO32H=Ba2CO2H2O101112131414.(2019黃山市屯溪一中期中)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反應類型,回答下列問題:(1)在發生離子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中,
47、一定存在 (填序號)。單質氧化物電解質鹽化合物解析離子反應是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發生的條件是化合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必須電離出能反應的離子,則必須是電解質發生電離,所以正確答案為電解質和化合物。1011121314(2)將兩種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種無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離子中的某些離子:K、Mg2、Fe3、Ba2、 ,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藍色。.取少許溶液滴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產生。.另取少許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取少許原溶液滴入少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根據以上現象判斷,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_;肯定
48、存在的離子是 。Ba2、OH、Cl1011121314解析無色溶液,則溶液中不含Fe3;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呈藍色,說明溶液含OH,不含Mg2;滴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產生,則 排除;另取溶液,先滴加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存在Cl;再取少許原溶液滴入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有Ba2;已確定存在的離子為Ba2、Cl、OH,未確定的離子有K,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1011121314寫出實驗和中可能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 。HOH=H2OClAg=AgCl解析實驗:溶液有OH和Cl,加入稀硝酸與硝酸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HOH=H2O,Cl Ag=AgCl;實
49、驗:溶液中含有Ba2和OH,與H2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Ba2 2H2OH=BaSO42H2O。1011121314如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相等,確定溶液中 (填“有”或“無”)K,判斷依據是_。解析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Ba2、OH、Cl;設各離子數目均為N,根據電荷守恒規律:2N1N1N,滿足電荷守恒,溶液呈電中性,所以確定溶液中無鉀離子。無溶液中一定有Ba2、Cl、OH,濃度相等時電荷守恒,所以無K1011121314悲 歡離 合陰 晴圓 缺人 月氧化還原反應Zn + Ag2O = ZnO + 2Ag得到氧,發生氧化反應失去氧,發生還原反應 有得氧、失氧的化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實驗內
50、容反應原理實驗現象鋅與稀硫酸 Zn+H2SO4=ZnSO4+H2鐵與氯化銅溶液 Fe+CuCl2=FeCl2+Cu【實驗探究】2. 及時記錄實驗現象3. 實驗結束后請將反應物取出, 并整理實驗儀器和藥品1. 各小組確定發言人【注意事項】【實驗裝置圖】實驗內容反應原理共同現象鋅與稀 硫酸 Zn+H2SO4=ZnSO4+H2鐵與氯化銅溶液 Fe+CuCl2=FeCl2+Cu【記錄分析】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 這些化學反應發生時有電子轉移鋅與氧化銀Zn + Ag2O = ZnO + 2Ag電流計指針偏轉電流計指針偏轉電流計指針偏轉點燃 2Na + Cl2 = 2NaCl溫馨提示:1.生成物NaCl中含
51、有哪些微粒?2.這些微粒是怎樣形成的?0+10-1實驗內容反應原理指針是否偏轉鋅與稀硫酸 Zn+H2SO4=ZnSO4+H2鐵與氯化銅溶液 Fe+CuCl2=FeCl2+Cu【類比概括】偏轉偏轉鋅與氧化銀Zn + Ag2O = ZnO + 2Ag偏轉0 +1 +2 00 +2 +2 00 +1 +2 0 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是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電子轉移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點燃 2Na + Cl2 = 2NaCl0+10-1NaNa+失1e-ClCl-得1e-e-Zn + Ag2O = ZnO + 2Ag得到氧,發生氧化反應失去氧,發生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元素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
52、反應0+1+20【概括整合】失電子元素化合價升高氧化反應得電子元素化合價降低還原反應C + 2CuO = 2Cu + CO2 高溫 判斷下列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若是,請說出哪種物質發生了氧化反應,哪種物質發生了還原反應2Fe + 3Cl2 = 2FeCl3點燃H2O+ CaO = Ca(OH)2CaCO3 = CaO + CO2高溫2HgO = 2Hg + O2 Zn + H2SO4 = ZnSO4 + H2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NaCl +AgNO3= NaNO3 + AgCl【遷移應用】 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可表示為:化合反應分解反
53、應OR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升失氧化降得還 實質就在得失間 氧化還原存一體 對立統一是必然 思考題: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 原反應。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肯定是一種元素被氧化,另一種元素被還原。【思維拓展】謝謝觀看,歡迎指導!謝謝觀看,歡迎指導!微專題3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及計算一、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1.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則(1)得失電子守恒:氧化劑和還原劑得失電子總數相等,化合價升高總數化合價降低總數。(2)質量守恒: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3)電荷守恒:離子反應前后,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相等。
54、2.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驟(1)標價態: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標出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元素的化合價。(2)列變化:標出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的變化。(3)求總數:依據電子得失守恒,使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總數相等。(4)配化學計量數:用觀察法配平其他物質的化學計量數。C4HNO3(濃)4NO2CO22H2O(5)查守恒:檢查電荷是否守恒,原子個數是否守恒,配平后,把單線改成等號,標注反應條件。1.配平下列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1)正向配平類_HCl(濃)_MnO2 _Cl2_MnCl2_H2O_KMnO4_FeSO4_H2SO4=_K2SO4_MnSO4_Fe2(SO4)3_H2O(
55、2)逆向配平類_S_KOH _K2S_K2SO3_H2O_Cl2_NaOH _NaCl_NaClO3_H2O跟蹤訓練41112210812583621336513(3)缺項配平類一般缺的為酸(H)、堿(OH)、水_ _H2O2_=_Mn2_O2_H2O_Fe3_SO2_H2O=_Fe2_ _256H258211224H配平的基本方法方法指導(1)全變從左邊配:氧化劑、還原劑中某元素化合價全變的,一般從左邊反應物著手配平。(2)自變從右邊配:自身氧化還原反應(包括分解、歧化)一般從右邊著手配平。(3)缺項配平法:先將得失電子數配平,再觀察兩邊電荷。若反應物這邊缺正電荷,一般加H,生成物一邊加水;
56、若反應物這邊缺負電荷,一般加OH,生成物一邊加水,然后進行兩邊電荷數配平。(4)當方程式中有多個缺項時,應根據化合價的變化找準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二、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1.計算依據(1)氧化劑獲得電子總數等于還原劑失去電子總數,即得失電子守恒。(2)氧化劑中元素降價總數等于還原劑中元素升價總數,即化合價升降守恒。2.計算方法(1)找出氧化劑、還原劑及對應的還原產物、氧化產物。(2)標準確變價元素的化合價。(3)找準每個氧化劑、還原劑中變價的原子個數。(4)列出等式并計算:N(氧化劑)變價原子個數|化合價變化值|N(還原劑)變價原子個數|化合價變化值|。解析從方程式的系數可看出,
57、參與反應的NH3有8個,其中有2個NH3被氧化生成N2,6個未被氧化生成NH4Cl。2.在反應3Cl28NH3=6NH4ClN2中,被氧化的NH3與未被氧化的NH3質量比為A.38 B.14 C.34 D.132345跟蹤訓練673.在氧化還原反應: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硫原子數比是A.12 B.21 C.11 D.322345674.一定條件下硝酸銨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5NH4NO3 2HNO34N29H2O,在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數之比為A.53 B.54 C.11 D.35234567解析對于氧化還原反應,遵循電子守恒。設元素R在 中的化
58、合價為x。根據得失電子守恒有(7x)10(1)2,所以x5。5.在一定條件下,2FH2O,從而可知在 中,元素R的化合價是A.4 B.5 C.6 D.72345676.當溶液中 離子數之比為13時,正好完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X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A.7 B.2 C.3 D.4解析 設X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n,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列式得:12|6n|31|4(6)|,得n3。2345677.Cl2在70 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時發生兩個自身氧化還原反應,完全反應后,測得溶液中NaClO與NaClO3的個數之比為41,則溶液中NaCl與NaClO的個數之比為A.11 B.51 C.94 D.11
59、2解析據題意可知,Cl2與NaOH溶液反應,Cl2得電子被還原生成NaCl,失電子被氧化生成NaClO和NaClO3,假設溶液中NaClO個數為4,則NaClO3個數為1,設生成的NaCl個數為x,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得:x1|0(1)|41|0(1)|11|0(5)|,所以x9。234567本章知識體系構建與核心素養提升知識體系構建核心素養提升內容索引 知識體系構建一、物質的分類及轉化二、兩類重要的化學反應返回核心素養提升通過本章的學習,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知道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能歸納物質及其變化的共性和特征。能從多角度對化學反應進行分類,能從宏觀和微觀結合上收集證據,并
60、能依據證據認識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能準確的利用符號表征物質及其變化,即正確書寫電離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等。建立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規律的認知模型,并能利用模型解決實際問題。例1(2019全國卷,10)離子交換法凈化水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經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后,水中陽離子的總數不變B.水中的 通過陰離子樹脂后被除去C.通過凈化處理后,水的導電性降低D.陰離子樹脂填充段存在反應HOH=H2O典例剖析解析離子交換樹脂凈化水的原理是:當含有Na、Ca2、Mg2等陽離子及 等陰離子的原水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時,水中的陽離子被樹脂所吸附,而樹脂上可交換的陽離子H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甲方活動需求采購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精密鐵球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石膏抽真空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皮制籃球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流感應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
- 2025至2030年中國珍珠貝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水性丙烯酸改性環氧樹脂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樹脂固化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枕頭搖椅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山東省危廢處理名錄
- JJG 915-2008 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高清現行)
- 電子營業執照下載確認書
- 5T橋式起重機小車運行機構設計畢業設計
- 結構試驗動載試驗
- 質量管理的五大工具和七大方法
- 魚鰾是怎樣控制魚沉浮的
- YY0316 醫療器械 風險管理 培訓
- 地熱資源勘查實施方案
- 速凝劑技術規格書
- GB 1886.333-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磷酸二氫鈣(高清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