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最新財務分析報告模板財務分析報告是企業依據會計報表、財務分析表及經營 活動和財務活動所提供的豐富、重要的信息及其內在聯系, 運用一定的科學分析方法,對企業的經營特征,利潤實現及 其分配情況,資金增減變動和周轉利用情況,稅金繳納情況,存貨、固定資產等主要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毀損等變動 情況及對本期或下期財務狀況將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做由 客觀、全面、系統的分析和評價,并進行必要的科學預測而 形成的書面報告。下面是最新財務分析報告模板,希望大家 喜歡!前言本部分報告從財務指標角度分析討論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競爭力。本報告所提全國性商業銀行包括:由中國工商銀行、中 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2、、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等五家銀 行組成的大型商業銀行(以下分別簡稱為工行、農行、中行、 建行和交行,統稱簡稱為“大型銀行”),以及由招商銀行、 中信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 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恒豐 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等十二家銀行組成的中型及小型 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以下分別簡稱為招商、中信、浦發、民 生、光大、興業、華夏、廣發、深發、恒豐、浙商、渤海,統稱簡稱為“中小銀行”)。全國性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 2015年12月31日,全國性商業銀行的資產合計占到銀行業 總資產的64、84%負債合計占到銀行業總負債的64、
3、96%稅后利潤合計占到銀行業總稅后利潤的72、4%;從業人員占到銀行業全部從業人員的 60%圖1、圖2和圖3分別按總資產、總負債和稅后利潤列 示了 2015年至2015年銀行業市場份額的年際變化情況。總 體而言,五家大型銀行的市場份額呈持續下降趨勢,而中小 銀行的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2015 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急劇動蕩逐步緩解,世界經濟緩慢復蘇,但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復蘇進程艱難曲折。我國果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 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進一步鞏固,國民經濟內生動力進一 步增強,進入平穩較快增長通道。以全國性商業銀行為代表 的銀行業積極應對嚴峻挑戰,整體發展良好。截至2
4、015年底,全國性商業銀行資產總額61、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17、45%;負債總額58、12萬億元,比上年 增長16、57%所有者權益 36、7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33、 26%;存款、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9、8%F口 19、7%資本充足率全部達標,資產質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 流動性管理水平均有較大提升。以下分資本狀況、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流動性水平四 個方面對全國性商業銀行2015年度財務狀況予以分析。各項財務數據除另有注明外,均取自監管部門及各銀行的定期 報告、新聞稿件等公開披露的信息,其中部分銀行因無法獲 取足夠的資料,在個別項目的分析中只好加以省略。資本狀況由于上一年9
5、、59萬億元的天量新增信貸,加之監管部 門一再提高資本充足率標準,要求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的資 本充足率下限分別為11咐口 10%主要商業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7% 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資本狀況面臨 嚴峻考驗。為達到監管要求,我國銀行業進行了有史以來最 大規模的融資,其中16家上市銀行中的14家募集資金超過 3400億元,有效地補充了資本金。圖4列示20152015年我國銀行業資本充足率達標情 況。圖中可見,我國銀行業的資本實力和充足水平顯著提升。 特別是近兩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信貸投放大幅增 加、資本質量要求明顯提高的情況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 保持了 2015年底的水平。
6、截至 2015年底,我國商業銀行整 體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 12、2%比年初提高0、8個百分點, 比2015年提高15、18個百分點;加權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 10、1%比年初上升 0、9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達標商業 銀行從2015年的8家增加到2015年底的全部281家,達標銀行的資產占商業銀行總資產的比重從0、6%E升到100%商業銀行杠桿率在全球標準中處于安全區間。圖5列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 情況。圖中可見,歷經年內多種形式的補充資本金的努力, 全部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都已達標。其中,浙 商銀行通過老股東及其關聯企業的近兩倍增資擴股大幅補 充資本,資本充足率
7、達到15、44%為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最高者;建行、中行、交行和工行則通過“A 股可轉債+H股配 售”或“A+H股配售”的模式,在年內均成功地補充了資本, 資本充足率均在12%上;農行于2015年7月成功在滬港兩 地上市,資本充足率由上一年的10、07%至11、59%,達到監管要求。與大行相比,中小銀行盡管也紛紛補充資本, 但由于業務擴張速度較快,業務發展模式單一,加之受貨幣 政策的影響較大,其資本狀況往往捉襟見肘,其中深發 (10、 19%)、民生(10、44%)、浦發(10、59%)、華夏(10、6%用的 資本充足率相對較低。圖6列示2015年底全國性商業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的 情況。圖中可見,
8、除華夏銀行 (6、84%)沒有達標外,全國性 商業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均在7%勺新達標線之上。其中,浙商最高,為13、28%;大型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均在9%以上,其中建行、中行、工行更是超過或接近 10%;中小銀行中, 除華夏外,深發展相對較低,為 7、1%剛剛達到及格線。2015年底,銀監會批復華夏銀行定向增發方案,計劃非公開發行18、59億股,融資208億元,預計可滿足該行未來三 年的核心資本需求。按照2015年銀監會資本充足率新規要求,從 2015年起 商業銀行核心一級、一級和總資本充足率將分別不得低于 5% 6% 8%考慮到超額資本計提2、5噴口系統重要性銀行需計提1%未來系統重要性銀
9、行的上述三項資本充足率底線 將分別至8、5% 9、5噴口 11、5%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 核心一級、一級和總資本充足率為7、5% 8、5咐口 10、5%全國性商業銀行資本補充的形勢依然嚴峻。資產質量2015 年,各全國性商業銀行一方面科學化解歷史積累風 險,另一方面積極有效地控制新增風險,資產質量延續了持 續提高的趨勢。截至 2015年底,我國商業銀行按貸款五級 分類的不良貸款余額 4336億元,比年初減少 732億元,不 良貸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5個百分點。全國性商業 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比2015年底減少618億元和下降0、44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資產結構與資產質量均有所改善,
10、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提高。以下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和貸款集中度三個角度分 析全國性商業銀行 2015年資產質量情況。2015 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總體情況2015 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3837、75億元,較上年下降618億元,降幅大于上一年的 10、42% 為13、 87%;其中,次級、可疑及損失類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1407億元、1830億元和584億元,分別較上年下降了20、64%13、23%F口 1、88% 其中損失類繼 2015年反彈增長16%W, 2015年由現回落。圖7列示2015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的變化情況。圖中可見,20152015年間,除2
11、015年較上年有小幅增加外,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呈現整體下 降的趨勢,由2015年的21045億元下降至2015年的3837、 75億元,降幅達81、76%圖8列示全國性商業銀行 20152015年不良貸款率的 變化情況。圖中可見,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 1、16%,較上年下降0、44個百分點,延續了自 2015年以 來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的下降趨勢;其中次級類 0、42% 可疑類0、55%,損失類0、18%,均保持了自 2015年 以來一直向下的變動趨勢。2015 年各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圖9、圖10、分別列示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 款率與不良貸款余額的
12、情況,及其與 2015年的對比情況。 2015年,各行不良貸款率除農行略高(2、03%)外,土U在2%以下。其中五家大型銀行不良率在1、0832、03皴間,中小型銀行在0、11%A 1、58%間,均在上年基礎上繼續下降。不良貸款率最低的是渤海銀行和浙商銀行,分別為0、11噴口 0、2%除去這兩家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低的銀行有興 業(0、42%)、深發(0、58%心口民生(0、69%),上述銀行繼續 保持著較低的不良率水平。相對而言,大型銀行的不良貸款 率均在1%以上,高于除華夏銀行(1、18%)外的其他中小銀行。與2015年相比,大部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 其中農行、廣發和光大的不良貸款
13、率下降較多,分別下降了 0、88、0、82和0、5個百分點;恒豐和渤海的不良貸款率有 所上升,分別上升了 0、24和0、0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與各行資產規模相應。在五家大型銀行中,農行不良貸款余額的絕對值最高,為 1004億元;交行最 低,為250億元。在中小銀行中,除渤海、浙商和恒豐因規 模相對較小及成立時間較晚的因素而不良貸款余額較低外, 深發展不良額23、67億元,興業不良額 36、16億元,相對 而言最低;中信相對較高,為 85、33億元。與2015年各行的不良貸款額相比,大型銀行中,農行 下降最多,接近 200億元;中小銀行中,光大和廣發分別下 降了 22、92億元和17、42億
14、元,下降幅度最大。恒豐、招 商和渤海的不良貸款額較上年有所增加,分別增加了3、87億元、3、25億元和0、3億元。2015 年全國性商業銀行風險抵補能力撥備覆蓋率是商業銀行貸款減值準備余額與不良貸款 余額的比值,是評價商業銀行風險抵補能力的重要指標。撥 備覆蓋率多寡有度,總以能適應各行風險程度并符合監管要 求為宜,不能過低導致撥備金不足,利潤虛增;也不能過高導致撥備金多余,利潤虛降。近十年來,全國性商業銀行的風險抵補能力不斷提高, 損失撥備缺口從 2002年底的1、34萬億元下降到2015年的 0、63萬億元,再到2015年實現零撥備缺口 ;撥備覆蓋率從 2002年底的6、7漁高到2015年底
15、的24、8% 2015年底達 到 217、7%截至2015年底,全國性商業銀行資產減值準備金余額 為6982億元,比年初增加184億元;整體撥備覆蓋率水平首 次超過200%,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提高。其中,大型銀行整 體撥備覆蓋率達到 206、8%比年初上升 61、9個百分點; 中小銀行整體撥備覆蓋率達到277、6%比年初上升 75、6個百分點。圖11列示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及其與 2015年的對比情況。圖中可見,大型銀行中,工行、建行的 撥備覆蓋率最高,分別達到228騎口 221%,均超過200%;農行 相對最低,為168%略高于150%勺達標及格線,在全部全 國性商業銀行中也是
16、最低的。同 2015年相比,工行的撥備覆蓋率提高最多,提高了 68個百分點;交行和建行則相對較 低,分別提高35和38個百分點。中小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全部超過200%渤海銀行2015年提取貸款損失準備 5、6億元,累計提取14億元,撥備提 取率為1、51%撥備覆蓋率達1398、05%與浙商銀行(718、 68%)占據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的頭兩名。在規模相對較大的 中小銀行中,光大、興業、招商和浦發的撥備覆蓋率均超過 300%其中光大在2015年8月完成IPO并上市后,其撥備 覆蓋率大幅提升了 119個百分點,是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提升 幅度最大的。2015 年10月,銀監會要求銀行將之前的銀信理財合作
17、 業務中,所有表外資產在兩年內全部轉入表內,并按 150% 的撥備覆蓋率計提撥備。初步估算,商業銀行將為此多計提 1400億元。止匕外,2015年銀監會提由總體撥備率的要求, 即撥備與全部貸款余額的比值,標準定在2、5%據測算,如果要在規定時間內達標,預計銀行業仍需增提0、2%- 0、3%勺撥備。整體而言,全國性商業銀行的風險抵補能力面臨 新的考驗。全國性商業銀行貸款集中度情況貸款集中度是考察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宏 觀經濟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貸款集中度問題尤其值得關 注。監管標準要求最大單一客戶貸款不得超過銀行凈資產的10%前十大客戶貸款總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 2015年底各全國
18、性商業銀行的這兩項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圖12和圖13分別列示對比全國性商業銀行2015年及2015年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及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情 況。在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方面,全國性商業銀行2015年大部分比2015年有所下降。其中浙商、建行和中行均相 對較低,低于3%;渤海、廣發相對較高,分別為 8、01噴口 7、 95%同2015年相比,交行的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由2、75%升到4、6%恒豐由4、39漁升到5、56%,上升幅度 相對較大;作為2015年唯一在此項上未達標的全國性商業銀 行,廣發2015年下降2、26個百分點,同深發(下降2、55 個百分點)都是下降幅度相對較大的銀行。在最
19、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方面,除工行、交行和華夏略 有上升外,其余全國性商業銀行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規模 因素,大型銀行前十大客戶的貸款比例比中小銀行相對分 散,其中,建行、農行不足20%是這一比例最低的銀行 ;在中小銀行中,浙商、招商、浦發相對較低,均不足25%同2015年相比,渤海、浙商、廣發和深發下降幅度較大。在2015年未達標的兩家銀行中,廣發 2015年前十大客戶貸 款比例大幅下降了 14、72個百分點至41、71%跨入達標銀 行行列;渤海下降18、83個百分點至53、45%雖幅度最大, 但仍為2015年在此指標上唯一未達標的銀行。盈利能力2015 年,我國貨幣政策由寬松轉為穩健,人民幣基
20、準利率在兩度加息后逐步提高,利差逐步回升,加之市場流動性 收緊,銀行議價能力增強,同時銀行生息資產規模增加,對 利潤增加發揮正面作用,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進一步 提升。2015 年,全國性商業銀行實現稅后利潤6830、89億元,同比增長34%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分別為1、03%口 17、5%從結構看,凈利息收入、投資收益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 入是收入構成的3個主要部分。以下先從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收益率 三個角度評價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整體水平, 然后再分別從影響銀行利潤的三個最主要部分一一凈利息 收入、中間業務收入和支由管理水平一一出發,具體評述全 國性商業銀
21、行的盈利能力。總體情況凈利潤增長率圖14列示2015年各全國性商業銀行凈利潤的增長情況。2015年,各行凈利潤平均增長 57、2%工行、建行、 中行、農行和交行等五家大型銀行共實現凈利潤5447億元,平均增幅為31、8%;其中工行以1660、25億元位居第一,建行以1350、31億元列第二。中小銀行共實現凈利潤1383、93億元,平均增幅為67、79%;其中招商和中信分別錄得 257、 69億元和217、79億元的凈利潤,位列中小銀行的頭兩名。大型銀行中,得益于縣域業務從潛在競爭優勢轉為現實 優勢,2015年內上市的農行以46%勺凈利潤增長率排名第一。 據統計,截至2015年末,農行縣域地區實
22、現稅前利潤345、27億元,較2015年增長64、8%其余四家大型銀行的凈利 潤增長率基本持平在 30%-線,保持了持續穩定的增長態勢。中小銀行中,渤海、恒豐和浙商因利潤基數較小,增幅 相對最大;其他銀行中,廣發業績增長令人矚目,當年累計 實現凈利潤61、8億元,超過前兩年的利潤總和,增幅達83% 此外,光大、華夏、中信的凈利潤增幅也相對較大,分別為67% 59騎口 52%與此對照,深發2015年凈利潤增幅為 25%, 是全國性銀行中最低的,其中部分原因應與其在2015年大幅提高撥備水平有關。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本文采用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收益率很好地反映了各行的
23、盈利能力和水平。通常,決 定這兩個指標的因素包括凈利潤與資產平均余額。止匕外,信 貸資產質量、中間業務收入、利息及經營支由水平,以及稅 收等因素對其也有一定的影響。根據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 風險監管核心指標的要求,凈資產收益率不應低于11%, 總資產收益率不應低于 0、6%圖15中可見,除渤海銀行(8、84%)未達標外,其余全國性商業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均超過了監管標準。2015年,主要受益于資產規模的擴張和存貸利差的回升,全國性商業 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得到較大提升。大型銀行中,工行、建 行和農行的凈資產收益率均接近23%,相對較高;中小銀行中,興業、浦發和深發的凈資產收益率相對較高,分別為24、
24、64% 23、27騎口 23、22%同2015年相比,中信與華夏的凈資產收益率增幅最大, 分別提升了 6、53和5、21個百分點;深發、浦發、民生和 浙商有所下降,分別下降了 3、37、2、59、1、90和0、95 個百分點。雖然較上年提升了3、82個百分點,渤海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僅為 8、84%,仍沒有達到監管要求,是全國性 商業銀行中唯一的一家沒有在此項指標上達標的銀行。圖16中可見,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總資產收益 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總共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中,工行、建行的總資產收益率達到最高的1、32%興業(1、16%)、招商(1、15%)、中行(1、14%心口中信(1、1
25、3)也已基本達到 或接近已達到國際領先銀行的水平。2015年,共有華夏、廣發、恒豐和渤海四家銀行沒有達到監管要求;2015年廣發和恒豐的總資產收益率均提升至0、8流右,而渤海、華夏的總資產收益率盡管較上年有所提高,但仍處于監管要求之下,分別為0、41麻口 0、58%利息收入水平存貸款息差收入是我國銀行業最主要的盈利來源。利息收入水平是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體現,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的凈利息收入水平有較大增加。本文從利息收入比、凈利差與凈利息收益率三個角度討 論全國性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水平。利息收入比利息收入比是凈利息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圖17列示對比全國性商業銀行 2015年與2015年的利
26、息收入比。圖 中可見,大多數全國性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比在80減上。其中,中行因傳統的國際業務較強,其利息收入比延續了往 年較低的水平,為70%;工行、招行因其中間業務較為發達, 利息收入比也不到 80%,屬較低水平。華夏、浦發的利息收 入占到其營業收入的 90%以上,是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最高的。同2015年相比,全國性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比整體呈下降趨勢。17家銀行中有8家的利息收入比有所降低, 且降 低的幅度略大于增加的幅度,體現由銀行業在擺脫傳統的以 利差收入為主的業務模式的過程中,利息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的趨勢。大型銀行中,建行、交行利息收入比下降,分別下降了 2、09和0、7個百分點;其余3
27、家則略有上升。中小銀 行中,渤海、恒豐、興業下降較多,分別下降10、04、9、27和2、2個百分點;民生和光大分別上升了 7、19和4、82 個百分點,上升幅度相對較大。凈利差與凈利息收益率考察商業銀行利息收入能力的重要指標是凈利差和凈 利息收益率。凈利差按日均生息資產收益率與日均計息負債 付息率的差額計算,凈利息收益率是凈利息收入與平均升息 資產總額的比率,考察單位生息資產所創造的利息收入,兩 者各有側重。但整體而言,凈利息收益率的變化趨勢和原因 同凈利差相似,可以相互參照。2015 年,央行兩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 率,由于占存款比重近一半的活期存款利率維持不變,使得 銀行的實際
28、存貸利差得以擴大;加之市場上流動性收緊,人民幣存貸款增量減少,商業銀行議價能力增強,使得全年商 業銀行的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均有所提高。圖18與圖19分別列示了部分披露相關信息的全國性商 業銀行20152015年底的凈利息收益率與凈利差。圖中可 見,在經歷2015年的下挫后,除渤海銀行外,全國性商業 銀行的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均有所反彈,且差距不大。其 中,民生的凈利息收益率與凈利差最高,分別為2、94麻口 2、82%較上年分別提升了 0、35和0、33個百分點。中行、 渤海的凈利息收益率略低,分別為2、07噴口 2、08%;渤海、光大的凈利差相對較低,分別為1、98%f口 2、08%中間業務
29、收入水平本文中,中間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作為中間人參與的金融 服務,其收入反映為利潤表上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判 別中間業務的重要標準是商業銀行利用自己的人才、網點和 系統等資源提供收費服務,其自身并不作為交易主體參與業 務并承擔風險。相對于資產負債業務,中間業務風險小、收益相對穩定、 不占用或少占用資本,反映了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中服務收入 多元化水平。中間業務凈收入及其增幅中間業務凈收入是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減去支生后的凈 額,反映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絕對水平。圖20列示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凈收入及其 增幅。圖中可見,中間業務與銀行規模呈明顯正相關:大銀 行網點多、客戶多,服務資源相對豐富
30、,中間業務收入發達; 反之,中小規模的銀行網點少,客戶少,服務受到規模的限 制,中間業務收入相對較少。大型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絕對 值均遠大于中小銀行,工行、建行最多,分別為 728、40億 元和661、30億元。中小銀行中,招商以 113、3億元遙遙 領先,民生排名第二,中間業務凈收入82、89億元。恒豐、浙商和渤海銀行因規模較小,中間業務凈收入均在5億元以下,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處于較低水平。止匕外,華夏、深發和廣發同其他中小銀行相比,其中間業務凈收入的絕對值相 對偏低。從增幅上看,2015年中間業務凈收入提高最大的全國性 商業銀行是恒豐、浙商和渤海,但因其基數較小,不具可比 性。除此之外,各
31、家銀行的增幅多在30%-40%之間,浦發、民生分別增長83、47% 77、72%是增幅最大的銀行。中間業務占比中間業務凈收入占營業收入之比(以下簡稱“中間業務占比”)是衡量中間業務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占比整體上穩中有升o圖21列示對比了 2015年與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中 間業務占比情況。總體而言,大型銀行占比較高,其中建行、 工行、中行均超過或接近 20%是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最高的。 中小銀行中,招商、民生的中間業務占比較高,分別為15、87%F口 15、13%同2015年中間業務占比情況相對照,大部 分銀行變動均在1個百分點之內,相對穩定。民生、建行和
32、 浦發分別較2015年提升了 4、05、2、31和2、13個百分點, 提升幅度最大。成本控制水平成本收入比是銀監會風險監管核心指標中的風險抵補 類指標之一,該指標通過對比商業銀行營業費用與營業收入 的相對變化來衡量其成本支由管理水平,在數值上等于營業費用與營業收入之比。 按照監管要求,該指標不應高于45% 圖22對比列示2015年和2015年全國性商業銀行成本 收入比情況。圖中可見,2015年除渤海銀行依然超標外,全 國性商業銀行的成本收入比均成功控制在45%勺及格線下。大型銀行成本收入比整體上相對較低,工行最低,為30、61%;最高的農行,其成本收入比不過38、59%中小銀行間的差距較大,恒
33、豐、興業、浦發和中信的成本收入比在30必右,相對較低;而華夏、浙江、廣發和深發的成本收入比均在40%以上,距離達標線僅一步之遙,不可掉以輕心。同2015年相比,全部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成本收入 比均在下降。其中,恒豐和民生的成本收入比下降最多,分 別下降了 12、06和9、35個百分點;廣發下降了 7、69個百 分點至48、95%,順利達標。比較而言,深發、建行和華夏 的下降不足2%降幅相對較小。流動性分析2015 年,我國貨幣政策由寬松轉為穩健,人民銀行通過開展公開市場操作,進一步加大了流動性回收力度;先后6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各0、5個百分點,累計上調 3個百分點;先后兩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 貸款基準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累計上調 0、 5個百分點。受宏觀政策影響,2015年商業銀行流動性偏緊。截至2015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流動性比例 43、7%同比 下降2、1個百分點。存貸款比例 69、4%比年初下降0、1 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超額備付金率 3、2%比年初下降0、6 個百分點。流動性風險指標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狀況及其波動性, 主要包括貸存比、流動性比率、核心負債比例和流動性缺口 率,按照本幣和外幣分別計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