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名人趣事_第1頁
物理名人趣事_第2頁
物理名人趣事_第3頁
物理名人趣事_第4頁
物理名人趣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理名人趣事1.牛頓他年幼時,曾一面牽牛上山,一面看書,到 家后才發覺手里只有一根繩;看書時定時煮雞蛋 結果將表和雞蛋一齊煮在鍋里;有一次,他請朋 友到家中吃飯,自己卻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地工 作,再三催促仍不出來,當朋友把一只雞吃完, 留下一堆骨頭在盤中走了以后,牛頓才想起這 事,可他看到盤中的骨頭后又恍然大悟地說:我還以為沒有吃飯,原來我早已吃過了牛頓不僅對于力學,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貢 獻。在數學方面,他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創立了 微積分學;在光學方面,進行了太陽光的色散實 驗,證明了白光是由單色光復合而成的研究了顏 色的理論,還發明了反射望遠鏡。2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小時候,老師讓同

2、學們做工藝品, 大家做的都很好,只有愛因斯坦拿出的是個很丑 陋的小板凳。老師和同學們嘲笑他,說世界上還 有比這更丑陋的板凳嗎?愛因斯坦說有, 他真拿 出兩個更丑陋的。他說雖然前一個板凳很丑陋, 但是比后來兩個要好的多。愛因斯坦除在光電效應、相對論等方面作出 舉世皆知的杰出貢獻外,他關于布朗運動的研究 成果,由于對大量無序因子的規律性把握,成為 當今最熱門的金融數學的基礎;他提出的激光受 激輻射的概念,在幾十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廣泛的 應用;他與玻爾進行的論戰中提出的 epr佯謬, 至今仍是理論物理學和科學哲學界不斷探討的話 題3 .阿基米德關于阿基米德,流傳著這樣一段有趣的故 事。相傳敘拉古赫農王

3、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 的王冠,做好后,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假, 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 到 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 又不能破 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 們面面相覷。后來,國王請阿基米德來檢驗。最初,阿基 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領。一天,他去澡堂 洗澡,當他坐進澡盆里時,看到水往外溢,同時 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測定固 體在水中排水量的辦法,來確定金冠的比重。他 興奮地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跑了出去,大 聲喊著 尤里卡!尤里卡! ”。(fureka ,意思是 我 知道了 ”他經過了進一步的實驗以后來到王宮,他把 王冠和同等重

4、量的純金放在盛滿水的兩個盆里, 比較兩盆溢出來的水,發現放王冠的盆里溢出來 的水比另一盆多。這就說明王冠的體積比相同重 量的純金的體積大,所以證明了王冠里摻進了其 他金屬。他是物理學家、數學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 學的奠基人。4 .錢學森在錢學森提出回過后,美國人大為生氣,并對 他嚴加看守,甚至施加刑罰.美國人曾經給錢學森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使 他一人前往荒無人煙的小島,用各種各樣的刑罰 折磨他,據說半年就少了 50斤.可是錢學森回國 的決心從未動搖,美國人放出話,只要錢學森愿意 留在美國,不回中國,就馬上給予他最優良的設施 比原來更好,更美的生活,給他更大的榮譽.錢學 森沒有放棄.依然意決回國.

5、錢學森(1911.12.11-)應用力學、航天技術 和系統工程科學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 州市。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36年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1938年獲加州 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曾任中國力 學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F任國 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研究員。早年在應用力學 和火箭、導彈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的工 作。獨立研究以及和馮.卡門合作研究提出的許 多理論,為應用力學、航空工程和火箭導彈技術 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貒箝L期擔任火箭、導彈 和衛星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創建和發展我國 的導彈、航

6、天事業作出了杰出貢獻。在工程控制 論、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 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 創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獲中國 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 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 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 獎章。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 程院院士。5 .麥克斯韋麥克斯韋從小就有很強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愛思考,好提問。據說還在他兩歲多的時候,有 一次爸爸領他上街,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旁,他 就問:爸爸,那馬車為什么不走呢? ”父親說: 它在休息。”麥克斯韋又問:它為什么要休息 呢? ”父親

7、隨口說了一句: 大概是累了 吧?“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 還有一次,姨媽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 他一 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么是紅的? ”姨不知道怎 么回答,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 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 題反而更多了。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象 死 甲蟲為什么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會生電 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 數。上中學以后,課本上的數學知識麥克斯韋差 不多都會了,因此父親經常給他開 小灶”,讓他 帶一些難題到學校里去做。每當同學們歡蹦亂跳 地玩的時候,麥克斯韋卻進入了數學的樂園,他 常常一個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或者獨自坐

8、在樹 蔭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著數學難題。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 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 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 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6 .法拉第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薩里郡紐因頓 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 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欲,擠出一切 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容 都從頭讀一遍。讀后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 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 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 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

9、食、 如饑似渴地學習。他后來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 就是在工作之余,從這些書里開始找到我的哲 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特別有幫助,一是大 英百科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 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 的科學基礎。”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 學方面的研究,并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 發現。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后, 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 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并開始了艱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發現 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 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 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 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

10、于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 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 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 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 術的基礎。7 .伽利略有一次,他站在比薩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著 天花板,一動也不動。他在干什么呢?原來,他 用右手按左手的脈搏,看著天花板上來回搖擺的 燈。他發現,這燈的擺動雖然是越來越弱,以至 每一次擺動的距離漸漸縮短,但是,每一次搖擺 需要的時間卻是一樣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個 適當長度的擺錘,測量了脈搏的速度和均勻度。 從這里,他找到了擺的規律。鐘就是根據他發現 的這個規律制造出來的赫茲(1857-1894),德國物理學家,生于漢堡。

11、早 在少年時代就被光學和力學實驗所吸引。十九歲 入德累斯頓工學院學工程,由于對自然科學的愛 好,次年轉入柏林大學,在物理學教授亥姆霍茲 指導下學習。1885年任卡爾魯厄大學物理學教 授。1889年,接替克勞修斯擔任波恩大學物理 學教授,直到逝世。8赫茲赫茲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用實驗證實了 電磁波的存在。赫茲在柏林大學隨赫爾姆霍茲學物理時,受 赫爾姆霍茲之鼓勵研究麥克斯韋電磁理論, 當時 德國物理界深信韋伯的電力與磁力可瞬時傳送 的理論。因此赫茲就決定以實驗來證實韋伯與麥 克斯韋理論誰的正確。依照麥克斯韋理論,電擾 動能輻射電磁波。赫茲根據電容器經由電火花隙 會產生振蕩原理,設計了一套電磁波發生

12、器,赫 茲將一感應線圈的兩端接于產生器二銅棒上。當感應線圈的電流突然中斷時,其感應高電壓使電 火花隙之間產生火花。瞬間后,電荷便經由電火 花隙在鋅板間振蕩,頻率高達數百萬周。由麥克 斯韋理論,此火花應產生電磁波,于是赫茲設計 了 一簡單的檢波器來探測此電磁波。 他將一小段 導線彎成圓形,線的兩端點間留有小電火花隙。 因電磁波應在此小線圈上產生感應電壓, 而使電 火花隙產生火花。所以他坐在一暗室內,檢波器 距振蕩器10米遠,結果他發現檢波器的電火花 隙間確有小火花產生。赫茲在暗室遠端的墻壁上 覆有可反射電波的鋅板,入射波與反射波重迭應 產生駐波,他也以檢波器在距振蕩器不同距離處 偵測加以證實。赫

13、茲先求出振蕩器的頻率,又以 檢波器量得駐波的波長,二者乘積即電磁波的傳 播速度。正如麥克斯韋預測的一樣。電磁波傳播 的速度等于光速。1888年,赫茲的實驗成功了, 而麥克斯韋理論也因此獲得了無上的光彩。 赫茲 在實驗時曾指出,電磁波可以被反射、折射和如 同可見光、熱波一樣的被偏振。由他的振蕩器所 發出的電磁波是平面偏振波,其電場平行于振蕩 器的導線,而磁場垂直于電場,且兩者均垂直傳 播方向。1889年在一次著名的演說中,赫茲明 確的指出,光是一種電磁現象。第一次以電磁波 傳遞訊息是1896年意大利的馬可尼開始的。1901年,馬可尼又成功的將訊號送到大西洋彼 岸的美國。20世紀無線電通訊更有了異

14、常驚人 的發展。赫茲實驗不僅證實麥克斯韋的電磁理 論,更為無線電、電視和雷達的發展找到了途徑。1887年11月5日,赫茲在寄給亥姆霍茲一 篇題為論在絕緣體中電過程引起的感應現象 的論文中,總結了這個重要發現。接著,赫茲還 通過實驗確認了電磁波是橫波,具有與光類似的 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實驗了兩列 電磁波的干涉,同時證實了在直線傳播時,電磁 波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從而全面驗證了麥克 斯韋的電磁理論的正確性。并且進一步完善了麥 克斯韋方程組,使它更加優美、對稱,得出了麥 克斯韋方程組的現代形式。止匕外,赫茲又做了一 系列實驗。他研究了紫外光對火花放電的影響, 發現了光電效應,即在光的

15、照射下物體會釋放出 電子的現象。這一發現,后來成了愛因斯坦建立 光量子理論的基礎。1888年1月,赫茲將這些成果總結在論 動電效應的傳播速度一文中。赫茲實驗公布后, 轟動了全世界的科學界。由法拉第開創,麥克斯 韋總結的電磁理論,至此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1888年,成了近代科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赫茲的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證實了麥 克斯韋發現的真理,更重要的是開創了無線電電 子技術的新紀元。赫茲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很大貢獻,正當人們 對他寄以更大期望時,他卻于 1894年元旦因血 中毒逝世,年僅36歲。為了紀念他的功績,人 們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各種波動頻率的單位,簡稱 赫”。9 .庫侖庫侖(C

16、harlse Augustindecoulomb,1736 一 1806),法國工程師、物理學家.1785年庫侖 用自己發明的扭秤建立了靜電學中著名的庫侖 定律.庫侖定律標志著電磁學從定性研究進入定 量研究階段,是電磁學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1736年6月14日,庫侖生于法國昂古萊姆.他早年就讀于美西也爾工程學校, 從小就受 到了良好的教育. 1773年庫侖向法蘭西科學院 提交了論文最大、最小原理在某些與建筑有關 的靜力學問題中的應用,該文在3年后的1776 年由科學院刊出,被為是古典土力學的基礎,他 因此也被稱為 土力學之始祖” .177行法國科學 院懸賞,征求改良航海指南針中的磁針的方 法

17、.他提出用細頭發絲或絲線懸掛磁針代替支架 軸對磁針的支持,這樣可以減小摩擦力的影 響.他又發現線扭轉時的扭力和針轉過的角度成 比例關系,可利用這種裝置算出靜電力或磁力的 大小.這導致他發明了扭秤,扭秤能以極高的精 度測出非常小的力.庫侖在1785年到1789年之 間,通過精密的實驗對電荷間的作用力作了一系 列的研究,連續在皇家科學院備忘錄中發表了很 多相關的文章.1782年,他當選為法國科學院 院士. 1785年他建立了庫侖定律.同年,他在 給法國科學院的電力定律的論文中詳細地介 紹了他的實驗裝置、測試經過和實驗結果.1806 年8月那日,庫倫在巴黎逝世.10 .李政道李政道,1957年與楊振

18、寧一起,因發現弱作 用中宇稱不守恒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此后他 在多個研究領域有著更多的建樹,至今仍是哥倫 比亞大學在科學研究上最活躍的教授之一1926年n月25日,李政道生于上海.1943 年他考人遷至貴州的浙江大學物理系, 師從束星 北、王送昌等教授.1945年他轉學到西南聯合 大學就讀二年級,師從吳大猷、葉企孫等教 授.1946年加歲的李政道(當時他只有大二的 學歷)到美國留學,被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錄取, 師從費米教授.3年后便以有特殊見解和成就” 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辨,被譽為 神童博士 ” .195 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后,他從事流體力學的湍流、 統計物理的相變以及凝聚態物理的極化子的研

19、究.1953年他任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主要 從事粒子物理和場論領域的研究.1956年李政 道與楊振寧一起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 中的宇稱守恒.李政道與楊振寧于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親 密而富有成果的合作,兩人共合作發表了 32篇 論文,1962年兩人關系破裂.李政道在1986年 撰寫的破缺的宇稱一文中,對于李楊關系有 生動的比喻. "個陰暗有霧的日子,有兩個小 孩在沙灘上玩耍,其中一個說:喂,你看到那閃爍的光了嗎?'另一個回答說:看到了,讓我 們走近一點看.兩個孩子十分好奇,他們肩并 肩向著光跑去.有的時候一個在前面,有的時候 另一個在前面.像競賽一樣,他們竭盡全力,

20、跑 得越來越快.他們的努力和速度使他們兩個非常 激動,忘掉了一切.第一個到達門口的孩子說:找到了!'他把門打開.另一個沖了進去,他被 里面異常的美麗弄得眼花繚亂,大聲地說:多么奇妙!多么燦爛!結果,他們發現了黃色帝 國的寶庫.他們的這項功績使他們獲得了重獎, 深受人們的羨慕.他們名揚四海.多少年過去, 他們老了,變得愛好爭吵,記憶模糊,生活單 調.其中一個決定要用金子鐫刻自己的墓志銘: 這里長眠著的是那個首先發現寶藏的人.另一 個隨后說道:用是,是我打開的門.”,楊振寧 也表示李政道是白己最成功的合作者, 與李政道 的決裂是他今生最大的遺憾.11 .盧瑟福盧瑟福(1871 1937),

21、英國物理學家.這位 23歲時就獲得了三個學位(文學學士、文學碩 士、理學學士)的優秀科學家,他的。粒子散射 實驗無可辯駁地論證了原子的核模型,科學界對 原子結構的研究從此蒸蒸日上,他被人們尊稱為 原子物理學之父”.盧瑟福的另一項重大貢獻是 實現了人工核反應.1871年8月3日,盧瑟福生于新西蘭納爾 遜的一個手工業工人家庭盜 1895年在新西蘭大 學畢業后,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的獎學金,進人卡 文迪許實驗室,成為湯姆孫的研究生.1898年 他擔任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物理學教授,1907 年返回英國任曼徹斯特大學物理系主任.1908 年因為他在物理上的杰出貢獻與化學有著密切 聯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

22、11年他完成著名 的。粒子散射實驗,提出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該 實驗被評為最美麗的十大實驗”之一 1919年他 發現了質子,接替退休的湯姆孫,擔任卡文迪許 實驗室主任,1925年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主 席,1931年受封為納爾遜男爵.1937年10月 19日,盧瑟福因病在劍橋逝世,與牛頓和法拉 第并排安葬,享年66歲.讀書和思考一直伴隨著盧瑟福一生. 有一天 深夜,盧瑟??吹綄嶒炇伊林鵁?,就推門進去, 看見一個學生在那里,問道:這么晚了,你還在干什么? ”學生回答說: 我在工作.”當他得 知該學生從早到晚都在工作時,很不滿意地反 問:那你什么時間思考問題呢?"當人們說起盧瑟福的成就時,

23、一定還會提到 他 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和助手中有多人獲得 了諾貝爾獎.蘇聯物理學家、1978年諾貝爾物 理學獎獲得者卡皮查,曾在盧瑟福領導下工作了 14年.卡皮查在實驗室的墻上雕了一條大鱷魚, 因為他非常敬重盧瑟福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精 神,在英國 鱷魚”一詞,就含有這種意思,在背 后卡皮查經常把盧瑟福叫做鱷魚”.12 .倫琴倫琴(WilhemConradRontgen,1845 1923),德國實驗物理學家.倫琴的重要貢獻是 發現了 X射線,1845年3月27日,倫琴生于德國尼普 鎮.1865年倫琴進入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機械 工程系,1869年從蘇黎世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 位,并擔任了物理學

24、教授孔脫的助手.隨后的 19年間,倫琴在一些不同的大學工作,逐步地 贏得了優秀科學家的聲譽.1888年他被任命為 沃茲堡大學物理所物理學教授兼所長.1895年 他發現了 X射線.19。年他任慕尼黑大學物 理學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1923年2月10日, 倫琴在慕尼黑逝世.1895年12月倫琴寫出了他的第一篇關于 X 射線的論文,發表后立即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 趣.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有數以百計的科學家開 始研究X射線,在一年之內與之有關的論文大 約就有1000篇! X射線發現的第4天,美國醫 生就用它找出了病人腿上的子彈.于是,企業家 蜂擁而至,出高價購買X射線技術.50萬、10。萬出價越來越高.

25、哪怕是100。萬,”倫琴淡淡地一笑答道,我的發現屬于全人類.但愿這一發現能被全世界科學家所利用.這樣,就會 更好地服務于人類 ”倫琴最終沒有申請專利 權.他知道,如果這項技術被一家大公司獨占, 窮人就出不起錢去照X光照片.13 .卡文迪許卡文迪許(HenryCavendish,1731 1810), 英國的化學家、物理學家.在物理學上他最主要 的成就是通過自己設計的扭秤實驗驗證了牛頓 的萬有引力定律,確定了引力常量和地球的平均 密度.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后, 他測出了 引力常量,并計算出了地球的質量,被譽為第一 個稱量地球的人.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許生于法國尼 斯.1742年至1

26、748年他在倫敦附近的??思{學 校讀書.1749年至1753年期間在劍橋彼得豪斯 學院求學.在倫敦定居后,卡文迪許在他父親的 實驗室中當助手,做了大量的電學、化學研究工 作.他的實驗研究持續達5。年之久.176。年 卡文迪許被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成員,1803年又 被選為法國研究院的18名外籍會員之一 1810年3月10日,卡文迪許在倫敦逝世.1811年,年卡文迪許逝世后,他的侄子 齊治把卡文迪許遺留下的20捆實驗筆記完好地 放進了書櫥里,誰也沒有去動它.誰知手稿在書 櫥里一放竟是70年,一直到了 1871年,麥克斯 韋應聘擔任劍橋大學教授并負責籌建卡文迪許 實驗室時,這些充滿了智慧和心血的筆記才獲得 了重返人間的機會.麥克斯韋仔細閱讀了前輩在 10。年前的手稿,不由大驚失色,連聲嘆服說: 爺文迪許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他幾乎預料到電學上所有的偉大事實.這些事實后來通過庫侖和法國哲學家的著作而聞名 于世."卡文迪許不好交際,不善言談,對慕名來訪 的客人常常一言不發陪坐在旁.他這個人的孤僻 特質可以說到了 病態”的程度,甚至連和管家之 間都要以書信方式交流,這或許對他的科學研究 卻是非常有利的.他終生未婚,過著近似奇特的 隱居生活.14 .開普勒開普勒(J。hanne。Kepler,1571 1630), 德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開普勒的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