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通信知識點整理_第1頁
船舶通信知識點整理_第2頁
船舶通信知識點整理_第3頁
船舶通信知識點整理_第4頁
船舶通信知識點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5船舶通信整理就題型如下:一、 判斷題(每題1 分,5 題,共5 分)二、 選擇題(每題1 分,5 題,共5 分)三、 名詞解釋(每題4 分,5 題,共20 分)四、 填空題(每空1 分,6 題,共10 分)五、 簡答題(每題8 分,5 題,共40 分)六、 綜合題(每題15 分,2 題,共30 分)1. 通信系統P1通信系統是指用電信號(或光信號)傳輸信息的系統,也稱電信系統2. 業務網P6負責向用戶提供各種通信業務,如基本話音、數據、多媒體、租用線、VPN等,采用不同交換技術的交換節點設備通過傳送網互聯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類型的業務網。3. 傳送網P6傳送網是隨著光傳輸技術的發展,在傳統傳

2、輸系統的基礎上引入管理和交換智能后形成的。傳送網獨立于具體業務網,負責按需為交換節點/業務節點之間的互連分配電路,在這些節點之間提供信息的透明傳輸通道,它還包含相應的管理功能,如電路調度、網絡性能監視、故障切換等。構成傳送網的主要技術要素有:傳輸介質、復用體制、傳送網節點技術等,其中傳送網節點主要有分插復用設備(ADM)和交叉連接設備(DXC)兩種類型,它們是構成傳送網的核心要素。傳送網節點與業務網的交換節點相似之處在于:傳送網節點也具有交換功能。不同之處在于:業務網交換節點的基本交換單位本質上是面向終端業務的,粒度很小,例如一個時隙、一個虛連接;而傳送網節點的基本交換單位本質上是面向一個中繼

3、方向的,因此粒度很大,例如SDH中基本的交換單位是一個虛容器(最小是2 Mb/s),而在光傳送網中基本的交換單位則是一個波長(目前骨干網上至少是2.5 Gb/s)。另一個不同之處在于:業務網交換節點的連接是在信令系統的控制下建立和釋放的,而光傳送網節點之間的連接則主要是通過管理層面來指配建立或釋放的,每一個連接需要長期化維持和相對固定。目前主要的傳送網有SDH/SONET和光傳送網(OTN)兩種類型。4. 支撐網P7負責提供業務網正常運行所必需的信令、同步、業務管理、網絡管理、運行管理等功能,以提供用戶滿意的服務質量。支撐網包含三部分:(1) 同步網 (2) 信令網 (3) 管理網。5. 長途

4、網由各城市的長途交換中心、長市中繼線和局間長途電路組成,用來疏通各個不同本地網之間的長途話務。6. 分組交換P13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是以分組為單位進行傳輸和交換的,它是一種存儲-轉發交換方式,即將到達交換機的分組先送到存儲器暫時存儲和處理,等到相應的輸出電路有空閑時再送出。分組交換方式主要用于計算極簡的數據通信業務,它的出現晚于電路交換。采用分組交換而不是電路交換來實現數據通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 數據業務有很強的突發性,采用電路交換方式,信道利用率太低。 (2) 電路交換只支持固定速率的數據傳輸,要求收發嚴格同步,不是贏數據通信中終端間一部、可變速率的通信要求

5、。(3)話音傳輸對時延敏感、對差錯不敏感,而數據對一定的時延可以忍受,但關鍵數據細微的錯誤都可能造成災難性后果。(4)分組交換是針對數據通信而設計的,每個分組由用戶信息部分和控制部分組成,控制部分包含差錯控制信息,可以用于對差錯的檢測和校正;以“存儲轉發”方式工作。根據網絡處理分組方式的不同,分組交換分為數據包和虛電路。7. 網絡分層(課后習題)P16網絡分層原因:1可以降低網絡設計的復雜度.2方便異構網絡設備間的互連互通。3增強了網絡的可升級性。4促進了競爭和設備制造商的分工。第N層協議實體通常由兩部分組成:相鄰層間的接口和第N層通信協議。 對等層之間的通信過程如下圖所示:通信時,

6、在源端,信息自上而下傳遞,并逐層打包,經物理介質傳輸。在目的端,消息則逐層向上傳遞,每一層執行響應的協議處理,并將消息逐層解包。課后習題:郵件系統第一層:物理層,信件傳遞過程中的硬件設施,例如郵政車輛之類第二層:鏈路層,信件傳遞過程中確認收發雙發的。第三層:網絡層,在信件的地址確定好了以后,選擇傳遞線路的一個過程。第四層:傳輸層,類似信件傳遞中收信局,會檢查信件有無差錯,然后送到信件的地址去。第五層:會話層,郵遞人員將信件送到用戶手上的一個過程。第六層:表示層,用戶收到信件以后,會決定這封信是給誰看的。第七層:應用層,收信人啟閱信件。8. 路由選擇P27 P113路由選擇也稱選路,是指一個交換

7、中心呼叫另一個交換中心時在多個可能的路由中選擇一個最優的。對一次呼叫而言,直到選到了可以到達目標局的路由,路由選擇才算結束。靈活的路由選擇技術可以幫助網絡繞開發生故障或擁塞的節點,以提供更可靠的服務質量。路由選擇一般原則路由選擇原則:1要確保信息傳輸質量和信令信息的可靠傳輸;2有明確的規律性,確保路由選擇中不會出現死循環;3一個呼叫連接中串接的段數應應盡量少;4不應使網絡設計或交換設備過于復雜;5能在低等級網絡中疏通的話務量,精力不在高等級交換中心疏通。傳輸介質P33傳輸介質分為有線介質和無線介質兩大類,都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輸。有線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介質:無線電、微波、紅外線9.

8、 頻分時分波分復用 P37以及看作業本10. PDHSDH P40PDH:是傳輸鏈路的主要方式,PDH主要面向點到點的傳輸,缺乏靈活性,其復用結構十分復雜,是一種異步復用方式,多個PCM的一次群信號可逐步復用為二次群、三次群,最高可達五次群信號。PDH主要缺點:(1) 標準不統一,存在三種標準,且互不兼容; (2) 面向點到點的傳輸,組網的靈活性不夠;(3) 低階支路信號上、下電路復雜,需要逐次復用、解復用;(4)幀結構中缺乏足夠的冗余信息用于傳輸網的監視、維護和管理。SDH傳送網是一種已同步時分復用和光纖技術為核心的傳送網結構。它由分插復用、交叉連接、信號再生放大等網元設備組成,具有容量大、

9、對承載信號語義透明以及在通道層上實現保護和路由的功能。SDH主要有如下優點:標準統一的光接口;采用同步復用和靈活的復用映射結構;強大的網管功能。最大的4個區別: 1.PDH(準同步光傳輸設備)屬于,點對點傳輸,PDH生產廠商沒有統一的協議標準,所以不同廠家的PDH不能互通。SDH屬于同步光傳輸設備,先制定標準,后生產設備,所以即使不同的SDH廠商光路可以互通。SDH兼容性強,還可以兼容PDH, 2.PDH容量小,一般不超過34M,而且不能進行網絡管理,SDH容量大,目前我見過最大的就是64G的,有強大的網絡管理功能。 3.PDH的數據業務單一,只能傳輸低速數據。S

10、DH可以接入豐富的數據業務,速率高,如寬帶,ATM等業務。 4.SDH組網方式靈活,如鏈型,樹型,環型等。安全,目前SDH基本擁有自愈保護功能:通道保護或者復用段保護。 SDH技術與PDH技術相比,有如下明顯優點:    1、 統一的比特率,統一的接口標準,為不同廠家設備間的互聯提供了可能。2、網絡管理能力大大加強。  3、提出了自愈網的新概念。用SDH設備組成的帶有自愈保護能力的環網形式,可以在傳輸媒體主信號被切斷時,自動通過自愈網恢復正常通信。  4、采用字節復接技術,使網絡中上下支路信號變

11、得十分簡單。11. 信令系統P54信令系統是指為完成特定的信令方式所使用的通信設備的全體。信令是終端和交換機之間以及交換機和交換機之間傳遞的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可以指導終端、交換系統、傳輸系統協同運行,在指定的終端間建立和拆除臨時的通信通道,并維護網絡本身正常運行。12. 信令方式P56信令在傳送過程中所要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是信令方式。它包含信令的編碼方式、信令在多鏈路上的傳送方式及控制方式。13. 七號信令網P64七號信令網是電信網的三大支撐網之一,是電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綜合業務、智能業務以及其他各種新業務的必備條件,其運行質量直接影響到電信網及其各種業務的運行穩定性和實際效益。NO

12、.7信令網由信令點(SP)、信令轉接點(STP)和鏈接信令點及信令轉接點間的信令鏈路(SL)組成。14. 電話通信網 P96電話通信網是用來進行交互型話音通信的、開放電話業務的公眾網,簡稱電話網。它是一種普及率最高,業務量最大,覆蓋面積最廣的網絡,可兼容其它許多種非話業務網,是電信網的基本形式和基礎,包括本地電話網、長途電話網和國際電話網。15. 光傳送網(OTN)P48以及作業題光傳送網(OTN)是一種以DWDM與光通道技術為核心的新型傳送網結構,它由光分插復用、光交叉連接、光放大等網元設備組成,具有超大容量、一對承載信號語義透明及在光層面上實現保護和路由的功能。它是面向NGN的下一代新型傳

13、送網結構。OTN優點:(1)DWDM技術可以不斷提高現有光纖的復用度,在最大限度利用現有設施的基礎上,滿足用戶對帶寬持續增長的需求;(2)DWDM技術獨立于具體的業務,同一根光纖的不同波長上接口速率和數據格式相互獨立,可以在一個OTN(光傳送網)上支持多種業務。OTN(光傳送網)可以保持與現有SDH網絡的兼容性;(3)SDH系統只能管理一根光纖中的單波長傳輸,而OTN(光傳送網)系統既能管理單波長,也能管理每根光纖中的所有波長;(4)隨著光纖的容量越來越大,采用基于光層的故障恢復比電層更快、更經濟。光信道層負責為來自電復用段層的各種類型的客戶信息選擇路由、分配波長,為靈活的網絡選路安排光信道連

14、接,處理光信道開銷,提供光信道層的檢測、管理功能,它還支持端到端的光信道(以波長為基本交換單元)連接,在網絡發生故障時,執行重選路由或進行保護切換。17. 最終路由當一個交換中心呼叫另一個交換中心,選擇低呼損路由連接時不再溢出,由這些無溢出的低呼損電路群組成的路由,即為最終路由。18. 動態無極選路P116在路由選擇時,首先選擇直達路由,若直達路由全忙,再按順序選擇表中的迂回路由。當第一條阻塞時,溢出到第二條路由,再次阻塞時,溢出到第三條路由,以此類推,直到選到一條可用的路由。19. 智能網P127是在原有電信網絡的基礎上,為快速提供新業務而設置的獨立于業務的附加網絡結構。 20.

15、光纖接入網P299是指采用光纖傳輸技術的接入網。用光纖作為主要的傳輸媒質,實現接入網的信息傳送功能。一般指本地交換機與用戶之間采用光纖或部分采用光纖通信的接入系統。通過光線路終端(OLT)與業務節點相連,通過光網絡單元(ONU)與用戶連接。光纖接入網包括遠端設備光網絡單元和局端設備光線路終端,它們通過傳輸設備相連。21. 無線接入網是指部分或全部采用無線電波這一傳輸媒質連接用戶與交換中心的一種接入技術。在通信網中,無線接入系統的定位:是本地通信網的一部分,是本地有線通信網的延伸、補充和臨時應急系統。22. ATM P15 P225異步傳送模式,其主要設計目標是在一個網絡平臺上用分組交換技術來實

16、現話音、數據、圖像等業務的綜合傳送交換。采用快速分組交換和統計復用技術。1固定長分組策略。節點緩沖區的管理策略簡單了, 定長分組也便于用硬件實現高速信元交換。2繼承了傳統分組交換的統計復用和虛電路技術,同時向網絡提交詳細的服務質量要求說明。3網絡只對信元中的控制字段進行必要的差錯處理。4引入ATM適配層,即AAL層,與特定類型業務相關的功能,以此來支持區分服務的能力。23. 支撐網24. 單模光纖纖芯直徑非常小,通常為4-10微米,在任何時候只允許光信號以一種模式通過纖芯。25. 信令路由指兩個信令點間傳送信令消息的路徑26. 本地電話網簡稱本地網,是指在同一長途編號區范圍內的所有終

17、端、傳輸、交換設備的集合,用來疏通本長途編號區范圍內任何兩個用戶間的電話呼叫。27. PON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無源光網絡,指ODN不含有任何電子器件及電子電源,ODN全部由光分路器等無源器件組成,不需要貴重的有源電子設備。 28. AONAON Active Optical Network 有源光網絡,指光配線網ODN含有有源器件的光網絡,該技術主要用于長途骨干傳送網。29. 軟交換(將呼叫控制功能從媒體網關(傳輸層)中分離出來,通過軟件實現基本呼叫控制功能。)是NGN網絡的核心技術,為下一代網絡(NGN)具有實時性要求的業務提供呼叫控制和連接控制功能。軟

18、交換技術獨立于傳送網絡,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資源分配、協議處理、路由、認證、計費等主要功能,同時可以向用戶提供現有電路交換機所能提供的所有業務,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編程能力。30. 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下一代網絡,是以軟交換為核心,能夠提供話音、視頻、數據等多媒體綜合業務,采用開放、標準體系結構,能夠提供豐富業務的下一代網絡。31. 信令是終端和交換機之間以及交換機和交換機之間傳遞的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可以指導終端、交換系統、傳輸系統協同運行,在指定的終端間建立和拆除臨時的通信通道,并維護網絡本身正常運行。32. 通信網由一定數量的節點(包括終端節點、交換

19、節點)和連接這些節點的傳輸系統有機的組織在一起的,按約定的信令或協議完成任意用戶間信息交換的通信體系。33. 多模光纖纖芯直徑較大,通常為50微米獲85微米,允許多個光傳導模式同時通過的光纖。34.同步是指信號之間在頻率或相位上保持某種嚴格的特定關系,也就是它們相對應的有效瞬間以同一個平均速率出現。35. 移動通信是指通信的一方或雙方可以在移動中進行的通信過程,也就是至少有一方具有可移動性。36. 無級信令網不含STP,是未引入信令轉接點的信令網。在無級網中的信令點間都采用直連方式,所有的信令均處于同一等級。37. 無級長途網P106無極網是指網中所有交換中心不分等級,完全平等,各長途交換機利

20、用計算機控制可以在整個網絡中靈活選擇最經濟、最空閑的通路,即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中的空閑電路疏通業務。而且,在完成同樣的接續時,可選擇的路由及選擇的順序隨時間或網中負荷的變化而變動。可以看出,無級網的優越性在于靈活性和自適應性,大大地提高了接通率。38.移動業務交換中心P143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是蜂窩通信網絡的核心.MSC負責本服務區內所有用戶的移動業務的實現, MSC有如下作用:信息交換功能:為用戶提供終端業務、承載業務、補充業務的接續。集中控制管理功能:無線資源的管理,移動用戶的位置登記、越區切換等。通過關口MSC與公用電話網相連。39.大區制/小區制P143移動通信的信號傳播

21、依靠的是無線電波的傳播,移動通信網的結構與其無線覆蓋方式是相適應的,其覆蓋方式可分為大區制和小區制。1、大區制定義:是指由一個基站(發射功率為50100W)覆蓋整個服務區,該基站負責服務區內所有移動臺的通信與控制。大區制的覆蓋半徑一般為3050km.特點:采用單基站制,沒有重復使用頻率的問題,技術問題并不復雜。采用大區制方式時,只需根據所覆蓋的范圍,確定天線的高度,發射功率的大小,并根據業務量大小,確定服務等級及應用的信道數。基站的天線需要架設得非常高,發射機的發射功率也要很高。即使這樣做,也只可保證移動臺能收到基站的信號,而無法保證基站能收到移動臺的信號。大區制通信網的覆蓋范圍有限適用于小容

22、量的網絡,一般用在用戶較少的專用通信網中。2、小區制定義:小區制是指將整個服務區劃分為若干小區,在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負責本小區內移動臺的通信與控制。小區制的覆蓋半徑一般為210km.特點:小區制移動通信系統是多基站系統,需采用頻率復用技術。在相隔一定距離的小區進行頻率再用,可以提高系統的頻率利用率和系統容量。基站的發射功率一般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減少信道干擾。需要設置移動業務交換中心,負責小區間移動用戶的通信連接及移動網與有線網的連接,保證移動臺在整個服務區內,無論在哪個小區都能夠正常進行通信。網絡結構復雜,投資巨大盡管如此,為了獲得系統的大容量,在大容量公用移動通信網中仍采用小區制結構

23、。40多址方式P1451、多址方式定義當把多個用戶接入一個公共的傳輸介質實現相互間通信時,需要給每個用戶的信號賦以不同的特征,以區分不同的用戶,這種技術稱為多址技術。2、多址方式分類目前,移動通信系統中常用的是FDMA、TDMA、CDMA以及它們的組合。頻分多址(FDMA):頻分多址以頻率來區分信道。特點:使用簡單,信號連續傳輸,滿足模擬話音通信,技術成熟。缺點:多頻道信號互調干擾嚴重,頻率利用率低,容量小。時分多址(TDMA):在一個無線頻道上,按時間分割為若干個時隙,每個信道占用一個時隙,在規定的時隙內收發信號。時分多址只傳數字信息,信息需經壓縮和緩沖存儲的過程,在實際使用時常 FDMA/

24、TDMA復分使用。碼分多址(CDMA):采用擴頻通信技術,每個用戶具有特定的地址碼(相當于擴頻中的PN碼),利用地址碼相互之間的正交性(或準正交性)完成信道分離的任務。CDMA在頻率、時間、空間上重疊。優點:系統容量大,抗干擾、抗多徑能力高。空分多址(SDMA):這種技術是利用空間分割構成不同的信道。舉例來說,在一顆衛星上使用多個天線,各個天線的波束射向地球表面的不同區域包分多址(PDMA)在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無線傳輸技術將采用CDMA技術。41.BSS P150基站系統(BSS)負責在一定區域內與移動臺之間的無線通信。一個BSS包括一個基站控制器(BSC: Base Statio

25、n Controller)和一個或多個基站收發臺(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兩部分組成。1) 基站收發臺(BTS)BTS是BSS的無線部分,受控于基站控制器BSC,它完成BSC與無線信道之間的轉換,實現BTS與MS之間通過空中接口的無線傳輸及相關的控制功能。2) 基站控制器(BSC)BSC是BSS的控制部分,處于基站收發臺BTS和移動交換中心MSC之間。一個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幾個基站收發臺,主要功能是進行無線信道管理、實施呼叫和通信鏈路的建立和拆除,并為本控制區內移動臺越區切換進行控制等。42.NSS P151網絡子系統組成:移動交換中心(MSC) ,操作維護

26、中心(OMC) ,歸屬位置寄存器(HLR) ,訪問位置寄存器(VLR),鑒權認證中心(AUC),設備標志寄存器(EIR)作用:包含GSM系統的交換功能和用于用戶數據與移動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數據庫 功能,它對GSM移動用戶之間通信和GSM移動用戶與其他通信網用戶之間通信起 著管理作用。NSS由一系列功能實體構成,各功能實體之間和NSS與BSS之間都通過No.7信令系統互相通信。43.越區切換P159越區切換是指當通話中的移動臺從一個小區進入另一個小區時,網絡能夠把移動臺從原小區所用的信道切換到新小區的某一信道,而保證用戶的通話不中斷越區切換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情況:1)同一MSC內的基站之間的

27、切換,稱為MSC內部切換(Intra-MSC)。這又分為同一BSC控制區內不同小區之間(Intra-BSS)的切換和不同BSC控制區內(Inter-BSS)小區之間的切換。2)不同MSC的基站之間的切換,稱為MSC間切換(Inter-MSC)。 越區切換是由網絡發起,移動臺輔助完成的。44.CDMA 系統P160CDMA系統,即采用CAMA技術的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CDMA關鍵技術 同步技術捕獲與跟蹤 Rake接收 功率控制 軟切換45.Rake 接收機P163一種能分離多徑信號并有效合并多徑信號能量的最終接收機。RAKE接收機發射機發出的擴頻信號,在傳

28、輸過程中受到不同建筑物、山崗等各種障礙物的反射和折射,到達接收機時每個波束具有不同的延遲,形成多徑信號。如果不同路徑信號的延遲超過一個偽碼的碼片的時延,則在接收端可將不同的波束區別開來。將這些不同波束分別經過不同的延遲線,對齊以及合并在一起,則可達到變害為利,把原來是干擾的信號變成有用信號組合在一起。這就是RAKE接收機的基本原理。RAKE接收技術移動通信信道是一種多徑衰落信道,RAKE接收技術就是分別接收每一路的信號進行解調,然后疊加輸出達到增強接收效果的目的,這里多徑信號不僅不是一個不利因素,而且在CDMA系統變成一個可供利用的有利因素。46.功率控制P163功率控制技術是CDMA系統的核

29、心技術。CDMA系統是一個自擾系統,所有移動用戶都占用相同帶寬和頻率,“遠近效用”問題特別突出。CDMA功率控制的目的就是克服“遠近效用”,使系統既能維護高質量通信,又不對其他用戶產生干擾。功率控制分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可分為僅由移動臺參與的開環功率控制和移動臺、基站同時參與的閉環功率控制。(l)反向開環功率控制。它是移動臺根據在小區中接受功率的變化,調節移動臺發射功率以達到所有移動臺發出的信號在基站時都有相同的功率。它主要是為了補償陰影、拐彎等效應,所以它有一個很大的動態范圍,根據IS-95標準,它至少應該達到正負32dB的動態范圍。(2)反向閉環功率控制。閉環功率控

30、制的設計目標是使基站對移動臺的開環功率估計迅速做出糾正,以使移動臺保持最理想的發射功率。(3)前向功率控制。在前向功率控制中,基站根據測量結果調整每個移動臺的發射功率,其目的是對路徑衰落小的移動臺分派較小的前向鏈路功率,而對那些遠離基站的和誤碼率高的移動臺分派較大的前向鏈路功率。47.軟切換P164軟切換是CDMA系統中特有的。在軟切換過程中,移動臺與原基站和新基站都保持著通信鏈路,可同時與兩個(或多個)基站通信。在軟切換中,不需要進行頻率的轉換,而只有導致信道PN序列偏移的轉換。軟切換在兩個基站覆蓋區的交界處起到了業務信道的分集作用,這樣可大大減少由于切換造成的通話中斷,因此提高了通信質量。

31、軟切換還可避免小區邊界處的“乒乓效應”(在兩個小區間來回切換)48.位置登記P165位置登記又稱為注冊,是移動臺向基站報告自己的位置、狀態、身份等特性的過程。通過登記,當要建立一個移動臺的呼叫時,基站能有效地尋呼移動臺并發起呼叫。CDMA系統中可以支持多種注冊。49.智能天線技術P175智能天線技術是3G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智能天線包括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對來自移動臺發射的多徑電波方向進行入射角(DOA)估計,并進行空間濾波,抑制其他移動臺的干擾;二是對基站發送信號進行波束成型,使基站發送信號能夠沿著移動臺電波的到達方向發送回移動臺,從而降低發射功率,減少對其他移動臺的干擾。智能天線技術

32、用于TDD方式的CDMA系統是比較合適的,能夠起到在較大程度上抑制多用戶干擾,從而提高系統容量的作用。其困難在于由于存在多徑效應,每個天線均需一個Rake接收機,從而使基帶處理單元復雜度明顯提高。50.多用戶檢測技術P175多用戶檢測技術就是把所有用戶都當成有用信號而不是干擾信號來處理,消除多用戶之間的相互干擾,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改善系統容量。二寫出下列縮寫詞匯的英文全稱及中文名(每題4分,5題,共10分)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 異步傳送模式:

33、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國際電信聯盟:ITU(in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有源光網絡: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 無源光網絡: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地址解析協議: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基站:BS(base station)域名系統:DNS(domain name system) 頻分雙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頻分多路復用:FDM(frenquency divisio

34、n multiplexing) 幀中繼:FR(frame relay)時分雙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 時分多路復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文件傳輸協議: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hypertext makeup language)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智能網:IN(intelligent network)英特網協議:IP(interworking protocol) 本地交換局:LE(local exchang

35、e)媒體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最大傳送單元:MTU(maximum transfer unit)普通電話業務:POTS(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點到點協議: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分組交換機:PS(packet switching) 路由信息協議: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服務訪問點:SAP(service access point) 信令信息字段:SIF(signaling information filed)會話啟動協議:SIP(session

36、initiation protocol) 信令點:SP(signaling point)交換虛連接:SVC(switched virtual connection)流量工程:TE(traffic engineering) 生存時間:TTL(time to live) 電話用戶部分:TUP(telephone user part)未定比特率:UBR(unspecified bit rate) 用戶數據包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uniform resource loc

37、ator)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ess 頻分多址接入TDMA Time 時CDMA Code 碼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業務控制節點PDH P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準同步數字系列SDH Synchronous 同步數字系列 TMN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nent Network 電信管理網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

38、otocol 簡單網管協議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光傳送網IAB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 internet結構委員會CATV Cable TV 有線電視WDM Wavelength 波GPS Globe Positioning System 三簡答題1. 下列場所不得設置交接箱:(關于位置選擇)#高壓走廊和電磁干擾嚴重的地方。#高溫,腐蝕嚴重和易燃易爆工廠,倉庫附近及其他嚴重影響交接箱安全的地方。#易于淹沒的洼地及其他不適宜安裝交接箱的地方。2. 交接箱的最佳位置選擇:(1)在交接區內,交接箱設置在總的電纜芯線對公里耗銅最少,

39、基本建設費用最少的地方。(2)交接箱的設置,往往還受城市規劃,環境,地勢,地形等條件的約制,因此,規范中將交接區內線路網中心略偏電話局一側作為交接箱最佳位置選定的原則之一。四綜合題1. 基本建設程序的內容 Ppt3 18三個時期:立項、實施、驗收投產。八個階段:提出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編制計劃任務書、編制設計文件、設備采購、施工招標或施工委托、施工、交工驗收(初驗、終驗)投產運營。2. 通信網規劃的基本任務 ppt3根據市場、政策、發展目標,制定網絡發展方向、速度和重大比例關系研究、探尋通信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參與研究與制定:通信業務、技術、體制、經濟政策提出規劃期內有關的重大建設項目

40、和技術經濟指標分析全面提高通信網能力。3. 規劃舉例 Ppt3 78-884. 通信網絡建設項目周期5. 通信線路工程設計光纜交接箱的設置?PPT4 40(1)光纜交接箱應盡量設置在安全、隱蔽、施工維護方便、易于進出線、不易受外界損傷及自然災害影響,同時又符合城市規劃和不妨礙城市交通、不影響市容觀瞻的地方。除此之外,光纜交接箱內的光纖接頭對防塵、防潮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光纜交接箱也應盡量設置在有良好防塵、防潮的地方。在高壓走廊,高溫、腐蝕嚴重、易燃易爆的工廠和倉庫附近,易受淹沒的低洼地等場所不宜設置光纜交接箱。光纜交接箱最好設置在靠近主干光纜路由、進出線方便的地方,并考慮長遠的維護便利。 (2

41、)光纜交接箱的箱體容量應考慮遠期需求,即采用大容量、模塊化結構,其配線單元可按滿足近期業務進行配置,箱體容量選擇需考慮中遠期靈活方便地上下光纖,這樣將來業務發展時可采用增加模塊的方式擴容。 交接箱(間)的位置選擇1.工程設計應盡量選擇電話交接間,并使交接箱或交接架裝在室內,這樣好處甚多: 交接箱(架)裝在室內,不但可以避免人為損壞,而且為維護管理創造了條件。室內可以安裝交接架,節約交接箱的箱體費用。 交接區內電話增加,主干電纜不能及時擴建,交接間內可以安裝復用設備或集線器,以緩解缺線矛盾。 交接間為發展用戶光纜取代銅線主干電纜,安裝光/電復用設備創造了條件。2.交接間使用面積一般要求612m2

42、 。交接間一般選擇在建筑物的底層或二樓,便于地下電纜的引進。3.在新建住宅小區應預先規劃好電話交接間位置,面積要求提供建房單位在建設中安排。已建好住宅小區交接箱應選擇在公共建筑設施內安裝,有條件也可搭建。總之永久性住宅小區盡量選用交接間,把通信設備安裝在室內。為便于維護管理提高通信質量創造條件。6. 光纜線路配線法的選擇?PPT4 20 通信線路工程設計PPT 61-89(看PPT)光纜線路配線法的選擇:(1)基本原則是:首先建設主干光纜網,確定主干網絡的網絡結構,然后根據具體區域的實際情況發展配線網。只要有業務需求,有可發展的用戶,就可建設配線網絡,使其就近接入主干網。在選擇用戶光纜配線法時

43、應考慮主干光纜的長期穩定性、配線光纜的靈活性,以及整體網絡的可靠性和經濟性。(2)環型無遞減交接配線法無論在通融性還是可靠性方面都是較好的,在經濟條件允許時應優先選擇。這種網絡結構主要針對大中城市業務量發展較快、種類繁多、用戶密集,可組成含多個局(所)的環型結構。 (3)在用戶分散和需求穩定的區域,可考慮采用星樹型遞減直接配線法。 7. 交接區劃分的原則PPT4 39(1)與電纜是一樣的,即光纜交接區應依附城市規劃,以城市的河流、湖泊、公園、綠化帶、主要街道及其他妨礙光纜線路穿行的大型障礙物為界,并結合城市中現有通信管道的實際情況進行劃分。光纜交接區一旦劃定,應相對長期穩定,不宜頻繁地調整,避

44、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2)現在和將來的一段時期內,用戶電纜和用戶光纜將長期共存,兩個網為重疊網。在劃分光纜交接區時,應根據現有電纜交接箱的分布情況,盡量做到一個光纜交接箱分管幾個電纜交接箱用戶。 8. 如何規劃光纜網絡?PPT4 24(1)由于接入網線路系統的一次性投資很大,在綜合建設成本中占有較高的比重,服務年限較長(一般在2030年)且線路系統一旦敷設完畢則很難進行大規模變動,因此在接入網的建設中應進行認真細致的規劃工作,以建設一個結構合理、靈活安全、能充分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光纜物理網絡。(2)一個理想的光纜物理網絡必須滿足整體結構的長期穩定性和區域部分結構的靈活性這兩個特點,以適應新業

45、務和技術的飛速發展。 9. 光節點的設置?PPT4 45(1)一個光交接箱的覆蓋半徑是500800m,即在此半徑范圍內,可設置48個光節點,因此小區節點服務范圍相應為200m左右。在郊區或特殊情況下,此范圍可適當增大。(2)光節點位置的選擇要符合主干分支少、覆蓋面廣、具有較佳路由走向的原則。考慮到室外型設備在室外不易找到適當的安裝位置(主要是市政建設部門對城市街道規劃有一定的要求和規范),以及設備的密封防塵、設備機柜內的冷凝等問題,為減少故障率和降低維護成本,光節點應盡量考慮設在室內。(3)用戶光纜網為適應環型組網的要求和用戶通信系統的安全,光纖進出小區或大樓的方式可采用雙向進出或型進出。10

46、. 通信工程建設流程有哪些? PPT4 6211. 工程設計的原則?PPT4 70-711工程設計必須貫徹執行國家基本建設方針和通信技術經濟政策。合理利用資源,重視環境保護;2工程設計必須保證通信質量,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能夠滿足施工、運營和使用的要求;3設計中應進行多方案比較,兼顧近期與遠期通信發展需求,合理利用已有的網絡設施和裝備,以保證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降低工程造價和維護費用;4設計中所采用的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未經試驗和鑒定合格的產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5工程設計必須執行科技進步的方針,廣泛采用適合我國國情的國內外成熟的先進技術。6此外還應考慮到系統容量、業務流量、投資額度、經濟效益發展;具有保證系統正常工作的其他配套設施和結構合理,施工、安裝、維護方便等相關因素,以滿足對系統建設的總體要求。12. 線路設計工作的具體任務?PPT4 88-891.選擇合理的通信線路路由,并根據路由選擇情況組織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