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級東區高一周末誠信測試歷史試題(3.18)編制 張華 審核 郭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2小題,每小題2.5分,共80分。)1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騎,雕鞍銀鐙,裝飾煥爛,從以童騎,騁以康莊,此最為僭越。伏請切令禁斷。”以下對當時商人地位的判斷,錯誤的是( )A.經濟地位優越 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會的鄙視 D.實際上沒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2陸游在雜賦中寫道:“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詩中“草市”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A.城市布局的變化 B.私營手工業繁榮C.交通條件的改善 D.商品經濟的發展3.“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
2、主,計日受值。有他故,則喚無主之匠代之,曰喚代。無主者黎明立橋以待。”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絲織業中( )A.官營手工業規模擴大 B.產生了雇傭勞動關系C.私營手工業規模擴大 D.工匠與機戶關系緊密4據史料記載,從商朝開始,平民一日吃兩餐,分別在早上79時和下午1519時。然而到了宋朝,開封市民入夜后會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習俗。推動這種變化的直接因素是()A農業的發展,糧食產量的增加 B理學的形成,滿足市民的欲望C坊市制突破,城市經濟的繁榮
3、; D對外交流頻繁,受西方的影響5唐朝時廣東地區“嶺南之田,所種惟稻”,到明清時,出現了“惟知貪財重利,將土地多種龍眼、甘蔗、煙葉之屬,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現象,這一變化說明當時()A農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4、160; B農作物產品逐步商品化C小農經濟開始逐漸解體 D政府放棄重農抑商政策6 “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自南宋開始流傳。至明清時期,“三日不見贛糧船,市上就要鬧糧荒。”導致明清時期蘇杭地區市場上出現嚴重“糧荒”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人口的持續增加
5、0; B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發展C京杭大運河運輸功能的喪失 D太平天國運動對農業的破壞7南宋杭州富陽縣“重于糞桑,輕于壅田”,稱“備田不耕,
6、一枝桑必爭護”。糧食生產“僅支半歲,半歲所食,悉仰商販”。由此可知()A南宋杭州不適于農業生產 B土地集中導致缺糧問題C當地的市場意識相對濃厚
7、160; D工商業阻礙種植業發展8(明代)農民越來越深地卷入市場網絡之中。種植較廣的經濟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樹,江南和華北都形成了大面積植棉區,蠶桑業則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福建、廣東等地則利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大力發展甘蔗、荔枝、龍眼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材料說明()A明朝農產品商業化程度提高 B明朝農業經營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C明朝農業以專門化生產為主
8、 D明朝農作物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9中國古代有交易必須在“市”里進行和“日中為市”的嚴格限制,這種限制被打破始于()A漢朝 B唐朝
9、0; C宋朝 D明朝10唐詩中記載當時的長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宋詞這樣描寫當時的汴州:“九陌六街平,萬物充盈。青樓弦管酒如澠。”這一變化反映了()A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
10、0; B城市經濟功能的加強C經濟中心的不斷南移
11、160; D重農抑商政策的弱化11唐代多有嚴禁各級官員從事工商業的規定,而宋代則多有皇室成員利用權力之便從事商業的記載。這說明()A唐代工商業秩序管理規范 B宋代工商業者社會地位提高C唐代注重保護民間工商業 &
12、#160; D宋代的工商業政策較為寬松12 “商朝人以善于經商著稱,因此后世將從事商業活動的人稱為商人”。對“商人”產生的原因,解讀正確的是()A社會分工擴大,商朝時商業活動出現B商國重商抑農,它國重農抑商C“工商食官”使工商業空前繁榮 D商亡后,臣民四處遷徙,依靠買賣為生13宋代大城市設有金銀鋪和兌房專門買賣金銀和兌換貨幣,
13、都城出現了專向客商出租鋪席宅舍等現象,這反映()A開始出現商業服務機構 B經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勵經商
14、60; D城市商業功能增強14唐代貴族官僚經商屢禁不止,寺院僧侶也從事商業活動。京師富寺,往往有邸店多處,所入厚利已構成寺院主要財源。這表明當時()A寺院經濟普遍發達
15、160; B商人社會地位提高C社會主流思潮劇變
16、160; D商業活動異常活躍15唐宋之際,城市商業、手工業者職業分工更加細化,從事服務業、娛樂業的社會群體逐漸擴大,游手、閑漢、乞丐等無業人員活動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這表明當時的城市()A經濟功能明顯增強
17、160;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C居民貧富分化加劇 D人口增多規模擴大16據學者研究,中國在唐宋兩朝,大城市人口占到總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卻只有69%。影響這一變化的重要因素是()A市鎮經濟的發展
18、60; B封建經濟日益衰落C商業環境的惡化
19、0; D政府實行專賣制度17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瑪竇從嶺南北上京師時看到客商往來情形:“旅客騎馬或乘轎越嶺,商貨用馱獸或挑天運送,他們好像是不計其數,隊伍每天不絕于途,黃金就這樣被送來了。”這表明當時()A嶺南貨幣經濟發達
20、0; B商稅成為政府財政倚重C長途販運貿易興盛
21、160; D嶺南地區商幫普遍興起18.在印度尼西亞的三寶垅市有一副贊頌鄭和的對聯:“繼張班立功異域,開哥麥探險先河。”這一對聯中“麥”及其船隊的貢獻是( )A.抵達非洲的最南端 B.發現了美洲新大陸C.最早到達印度沿海 D.首次完成環球航行19.馬克思認為:“新航路的開辟,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 )A.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 B.商路和貿易中心發生轉移C.西歐各國海外市場的擴大 D.勞役地租被貨幣地租取代20 “由于新航路的開辟,東西兩
22、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沒有了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這一評價()A未揭示新航路開辟帶來的災難,是對西方殖民行為的開脫B認為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奪的基礎之上的C用辯證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開辟的影響D較為客觀的分析了新航路開辟的歷史作用21下表是16世紀末歐洲部分主要國家的物價與16世紀初相比的上漲倍數。由此可以推斷() 國家 西班牙 英國 荷蘭 法國 倍數 42 3 26 22 A殖民掠奪影響國內市場
23、; B商業革命引發價格革命C經濟實力決定物價水平 D殖民戰爭導致價格動蕩22 “現代金融市場起源于西
24、方。以粗略的線條勾勒,那就是從以佛羅倫薩等獨立城市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發展到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荷蘭金融,然后發展到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國金融,最后到達以紐約華爾街為中心的美國金融。”下列關于各時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關系表述正確的是()A新航路開辟北意大利金融 B三次英荷戰爭荷蘭金融C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金融 D第二次
25、世界大戰美國金融23觀察下圖。下列對作者在書名中所用“海上囚徒”的解釋,合理的是() A這種貿易中的奴隸都是各國的犯人 B海上航行時不服從者被囚禁在船艙C奴隸貿易是解決非洲犯罪的主要措施D貿易中被販賣的黑人缺乏基本人權24 1663年英國頒布主要產物法令,其中規定:凡在歐洲各地出產或制造的物品,都必須先輸送到英國,再用英國船從英國海港啟程,才可以轉運到美洲殖民地。此規定的主要目的在于()A加強與歐洲各國的聯系
26、; B打破西班牙貿易壟斷C獲取壟斷性的貿易利潤 D遏制荷蘭商業的發展25據估計,400年間,從非洲運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萬人,死于獵奴戰爭和販運途中的黑人,約為此數的5
27、倍,整個奴隸貿易使非洲喪失的人口中,60%是運往美洲而損失和犧牲的。這從 一個側面反映出()A工業革命導致歐洲勞動力短缺 B世界市場形成過程的野蠻特征C非洲人具有體力勞動的先天優勢 D黑奴貿易使洲際人口失去了平衡26 “隨著一股股黃金熱的到來,英國殖民者考慮建立海外殖民地,并在殖民地上生產在國內無法生產的東西。”英國的這一歷史活動事實上()A以掠奪黃金作為其根本
28、目的 B加快了世界市場的形成C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平衡發展 D說明英國工業水平先進27 “不應該得出結論,殖民擴張對于世界,甚至對于諸從屬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災難。其歷史作用在于將工業革命推進到其邏輯上必然的結局使工業資本主義
29、能以世界性的規模起作用。這導致了對世界物力、人力資源的遠為廣泛、協調和有效的利用。”對材料中關于殖民擴張的觀點認識正確的是()A否定殖民擴張給殖民地帶來災難 B殖民擴張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C殖民擴張是工業革命的巨大動力 D殖民擴張具有建設性和破壞性28李榮忠在吉他與流行音樂潮中指出:黑人是非常擅長歌舞的,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廣場上,拿著從非洲帶來的皮鼓、五弦琴(即班卓琴),敲著、奏著、唱著,用故鄉的音樂懷念
30、失散了的親人,用強烈、刺激性的音響發泄胸中的激憤,在狂歡中求得暫時的超脫。該種音樂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美國存在種族歧視現象 B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
31、 D罪惡的黑奴貿易的推動29 1674年“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更名為紐約市(City of New York),下面漫畫(圖3、圖4)反映了更名后兩個國家關系,這兩國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與西班牙
32、0; B荷蘭與英國C英國與法國
33、0; D美國與法國30近代以來,亞非拉美許多地區形成了單一經濟,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東南亞的橡膠和錫、南部非洲的黃金和銅、中美洲的熱帶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歷史根源是()A新航路的開辟促進全球商品流通 B三角貿易推動區域資源優勢互補C亞非拉美國家注重發展民族經濟 D歐美
34、列強大力推行殖民主義政策31下圖是北美洲海地島14931570年人口變化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環境惡化水災泛濫 B大批土著被賣為奴C殖民者掠奪和屠殺
35、0; D工業污染損害健康32世界體系霸權周期是不斷更替的,霸權國家也是不斷更迭的,而世界體系結構本身也一直處在不斷變動之中。在歷史上,世界體系曾存在三個中心。它們是()A17世紀的荷蘭、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B17世紀的西班牙、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C17世紀的法國、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D17世紀的西班牙、19世紀的荷蘭、20世紀的英國二材料題:33人類歷史是一部各國、各民族由孤立、分散的歷史發展成為彼此交融聯系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公元前139年,偉大的漢武帝派官員張騫去尋找、聯絡數十年前為匈奴所破的大月氏。漢武帝接連派出好幾支遠征大軍去討伐匈奴,最后迫使匈奴各部落或者歸順,或者逃往沙漠地區。這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關鍵指標設計的考點試題及答案
- 玻璃制品安全生產與應急預案考核試卷
-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中的綜合評價考核試卷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心理準備試題及答案
- 磷肥工藝優化與節能減排考核試卷
- 2025年【金屬非金屬礦山支柱】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機械加工中的智能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油田投球機安裝施工方案
- 復述上面已經提到的主題以下是新的個主題名稱考核試卷
- 園藝師參與科研項目的必要性試題及答案
- 《調相機運行規程》
- 施工現場一級動火作業審批表
- 污水管網巡查及養護投標方案(技術標)
- 腫瘤患者延續護理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課件
- 數字圖像處理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
- 中水回用機房設備安裝
- (新版)制絲操作工(二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上(單選題匯總)
- 手術室實踐指南術中輸血操作護理課件
- 食品投訴處理培訓課件
- 郵政快遞員工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