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復習語文詞語(包括熟語)_第1頁
高三復習語文詞語(包括熟語)_第2頁
高三復習語文詞語(包括熟語)_第3頁
高三復習語文詞語(包括熟語)_第4頁
高三復習語文詞語(包括熟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圓學子夢想 鑄金字品牌溫馨提示: 此題庫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合適的觀看比例,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考點3 詞語(包括熟語)選擇題1.(2012·新課標全國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頭發卷曲,身材苗條,好似芝蘭玉樹,在黃皮膚黑眼睛的國度里,很容易被人認出。B.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滿情緒,他們設立了“旅客投訴中心”,此舉說明他們不光有良好的服務意識,還有聞過則喜的雅量。C.一名慣偷在車站行竊后正要逃跑,兩位守候多時的反扒隊員突然攔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將他摁倒,結果人贓俱獲。D.舊的夢想總是

2、被新的夢想代替,很少有人能從一而終地記住自己做過的華麗縹緲的夢,因為現實需要人們不斷調整夢想。【解析】選B。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芝蘭玉樹:比喻優秀子弟或對別人子弟的美稱。不合語境。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不合語境。D.從一而終:本指婦女從屬于一個丈夫而終其身,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望文生義。2. (2012·遼寧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凌南區雖地域狹窄,物產匱乏,但由于大力開發綠色農業,方寸之地,拓出了發展的大空間。B.集訓期間,我們在深圳要住三個夜晚。在這幾天里,我們可以忙里偷閑,理一理凌亂的思緒。C.走進來一位短小精悍、濃眉闊

3、臉的人,身著青色短衫,步履穩健。大家都把目光轉向了他。D.出色的莊稼漢,干練的機械師,槍法如神的士兵,妙筆生花的作家,他們都值得我們敬佩。【解析】選A。本題考查正確運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A項“方寸之地”原指很小的地方,現在用來指人的心,不再用來指很小的地方。句子中用來指很小的地方,屬于使用對象錯誤。B項“忙里偷閑”指在忙碌中抽出一點空閑時間。句中運用正確。C項“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強干。也形容文章、戲劇等篇幅不長而有力。句中運用正確。D項“妙筆生花”比喻杰出的寫作才能,用來修飾作家,運用正確。3. (2012·山東卷)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春天的

4、腳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漸漸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壯觀。人與人之間要想減少誤會,化解矛盾,和諧相處,那么加強彼此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天還沒亮,位于城郊的農貿批發市場就起來,人們又開始了一天的勞作。A.溶化溝通喧嘩B.溶化勾通喧鬧C.融化勾通喧嘩D.融化溝通喧鬧【解題指南】正確解答本題,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辨詞。要從“語素”等角度區分清楚詞語間的區別,這是選擇的首要條件。如本題中“溝”“勾”兩字。2.析境。要讀出語境中顯性或隱性的信息,進而為選詞做出必要的準備。3.選詞。在理解語境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詞語。【解析】選D。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詞語解釋語言環境選擇答案融化:指(冰

5、、雪等)變成水據句中的關鍵信息“春天”,冰雪因溫度升高而變成水融化溶化:指(固體)溶解。如砂糖放在熱水中就會溶化溝通:本指開溝以使兩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兩方能通連;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見據句中的關鍵信息“減少誤會”“化解矛盾”等,可知語境側重于人與人的交流溝通勾通:暗中串通,勾結,貶義詞喧鬧:喧嘩熱鬧,喧嘩吵鬧據句中的關鍵信息“批發市場”“起來”“勞作”,可知語境側重“熱鬧、吵鬧”喧鬧喧嘩:聲音大而雜亂,也指喧嚷4.(2012·山東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在這次演講比賽中,來自基層單位的選手個個表現出色,他們口若懸河,巧舌如簧,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B.陶淵明早

6、年曾經幾度出仕,后來因為不滿當時黑暗腐敗的政治而走上歸隱之路,過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園生活。C.抗洪救災形勢嚴峻,各級領導都堅守崗位,沒有擅離職守、久假不歸現象,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D.五四時期,革命青年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奔走呼號,奮不顧身,表現出高尚的愛國情操和不屈的斗爭精神。【解析】選D。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詞語解釋語言環境判斷巧舌如簧:舌頭靈巧得就像樂器里的簧片一樣,形容能說會道,善于狡辯,多用作貶義語境中意在表達選手令人驚奇的口才,沒有貶低的意思褒貶不當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語境中是說陶淵明田園式的生活,與“引起嫌疑”無關望文生義久假不歸:長期借

7、去,不歸還語境是說官員沒有長期請假不回來的現象不合語境奔走呼號:一邊奔跑,一邊喊叫,形容為辦成某事而到處宣傳,以爭取同情和支持語境中“救亡圖存”等詞語凸顯困境符合語境5.(2012·廣東卷)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最近400年的突飛猛進,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涇渭分明,不再神秘。人們不再敬畏自然,憑借手中的科學技術,肆意改變環境。人們漸生狂妄,爭相掠奪自然、破壞自然,把一個本不算大的地球折騰個底朝天。人類在發展中墮落,在違背自然中自掘墳墓。忤逆自然的人類將無法在大自然里頤養天年。A.涇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頤養天年【解析】

8、選A。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A項“涇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可改為“一清二楚”。B項“肆意”意思為不顧一切由著自己的性子去做。用于此處,符合句意。C項“忤逆”,指不孝順(父母)。D項“頤養天年”,指保養年壽,安享晚年。語段對人類的描述使用“墮落”“墳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語意的連貫性,使用合理。6.(2012·江蘇卷)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筆名滿天下而原名湮沒無聞者,事實上等于。人家給咱們介紹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紹茅盾來得響亮;介紹一位謝婉瑩女士,不如介紹冰心來得。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認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時候,仍不失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9、的好漢。千秋萬歲后,非但真假難辨,而且。A.改名換姓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貫耳 弄巧成拙C.改名換姓如雷貫耳 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解題指南】快速選擇成語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速讀全段,了解大體內容。如本題首先要通讀該語段,對語段意思有一個大致的理解。(2)找到相關的成語,同時分析意義是否難解,若難解則要推斷其義。本題考查的幾個成語都比較常見。(3)從語段整體上看該成語是否符合“褒貶”“語體”等方面的問題。比如這里“弄巧成拙”就是貶義詞。(4)細讀成語前后文字,看是否存在“重復”“矛盾”“不搭配”“不合常理”等方面的問題。如“大名鼎鼎”用在這兒就不合適。【解析

10、】選C。本題考查成語使用能力。第一空根據“筆名滿天下而原名湮沒無聞”應填“改名換姓”,“移花接木”含有“使用手段,暗中更換人或事物”之意,與前文語境不符;第二空根據沈雁冰之例中“來得響亮”一語,選填“如雷貫耳”最為恰當;第三空由“真假難辨”和上文講到的趨勢,應填“弄假成真”。7.(2012·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今年一季度我國旅游接待總人數同比增長12.7%,總收入同比增長19.9%,增長數據令人側目,顯示出我國旅游業良好的發展勢頭。B.4月以來的多輪強降水使鄱陽湖水體面積由668平方公里擴至2 370平方公里,以致極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動物的生

11、存環境。C.國際田聯專家認為,男子110米欄項目仍是劉翔和羅伯斯的天下,劉翔的競技狀態與日俱增,而羅伯斯則稍欠穩定且實力有所下滑。D.電視評論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創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備思想的創造性,才能將觀點轉化為鞭辟入里、發人深省的評說。【解析】選D。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選項具體分析結論A側目:不敢從正面看,斜著眼睛看,形容畏懼而又憤恨。貶義詞。不合語境。錯誤B以致:連詞,用在下半句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與后文“改善環境”的語境不合。錯誤C與日俱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與“競技狀態”不能搭配。錯誤D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徹說明問題,深中

12、要害。符合語境。正確8. (2012·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A.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溫總理對于一些地方房價還沒有回到合理價位,調控不能放松的表態,讓市場對樓市調控政策放松的預期落了空。B.要解決愈演愈烈的醫患矛盾,既需要運用法律武器制止違法行為,更需要從根本上釜底抽薪,進一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C.中國古典詩歌所用的許多物象,本是無情無知的,但經過歷代詩人反復繼承、運用和發展,積淀了豐厚的象征意蘊,成為傳統的審美意象。D.毒膠囊事件是繼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驚世駭俗的丑聞,它再次給有關部門敲響了警鐘:藥品安全大如天,萬萬不可掉以輕心。【解題指南】正確運用

13、詞語,必須了解所給詞語的詞義、詞性、輕重程度、適用對象、范圍大小、感情色彩等。高考詞語類試題命題時,往往從六個方面設置考點:一是望文生義,二是用錯對象,三是褒貶誤用,四是自相矛盾,五是搭配不當,六是用詞重復。【解析】選C。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A項,“對于”使用不當,應該用“對”。表示人與人之間或人與事物之間的對待關系時,只能用“對”,不能用“對于”。B項,“從根本上”和“釜底抽薪”語意重復,“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D項,“驚世駭俗”指因言行異于尋常而使人震驚,不用于事情,此處應用“駭人聽聞”。9.(2012·天津卷)下列各句橫線處應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1)比

14、起秋天的楓林來,夏天的楓林沒有那么撩人的紅韻,但那生機盎然的綠,著的卻是一股青春的朝氣。(2)自得其樂的游戲,使動物緊張的自然競爭生活得到某種和補償,使它們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3)我們相隔的不是幾小時的車程,而是一整塊大陸,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也隔不斷彼此的思念。A.萌動 調劑 地久天長B.涌動 調節 地久天長C.萌動 調節 山長水遠D.涌動 調劑 山長水遠【解析】選D。萌動:(植物)開始發芽;(事物)開始發動。涌動:比喻人或事物像水一樣冒出流動。第(1)句中,修飾“青春的朝氣”應選用“涌動”。調節:從數量上或程度上調整,使適合要求。調劑:把多和少、忙和閑等加

15、以適當的調整。第(2)句中與“緊張的自然競爭生活”搭配,應選用“調劑”,同時也與“和補償”搭配。山長水遠:比喻道路遙遠艱險。地久天長:時間長,日子久。第(3)句與“隔不斷”搭配,應選“山長水遠”。10.(2012·江西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汶川縣某領導在災后重建工作總結會上,如數家珍般介紹了當地連年發生的較大地震災害的情況。B.那位著名學者去年在北京大學所作的關于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演講,觀點鮮明,切中時弊,真可謂不刊之論啊!C.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婚喪嫁娶,對普通人家來說都不是小事,對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響了。D.滾滾長江水,滔滔黃河浪,翻卷起中國歷史上多

16、少為爭奪權力而相互殺戮、茹毛飲血的殘酷故事。【解析】選B。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如數家珍,指如同數自己家里的珍寶一樣,言下之意,所述對象必須不是“自己家里的東西”。對象錯誤。B.不刊之論,比喻不可磨滅或不能改動的言論。褒義,符合語境。C.不同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多指文藝作品。對象用錯。D.茹毛飲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獸就連毛帶血生吃。比喻處在未開化狀態。不合語境。11.(2012·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說到底,世上風景閑流水,端的還是要人慢下來。中國這如許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個中,且將它地揮灑出來。這江城街

17、頭巷尾、湖畔公園里數不勝數的茶館、茶鋪,一個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地起來,到茶館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個悠閑!A.趣味 痛痛快快 當是 遛B.滋味淋漓盡致 便是 踱C.意味興致勃勃 自是 逛D.韻味盡情盡興 恰是 晃【解題指南】做本道題,要注意近義詞的區分角度。一、看與前后詞語是否搭配。有些實詞在句中做謂語或賓語,辨析選擇時,就要看該詞與句中前后詞語是否搭配。本題中第二組四個詞語中與“揮灑”搭配最恰當的是淋漓盡致。二、從詞語輕重程度區分。實詞語義有輕重差別,以搭配不同的語境,如果能準確把握詞義的輕重程度,結合具體語境,就比較容易選擇。三、分別給兩個詞語中不同的字組詞。有的選擇項中兩個詞語只有一個

18、字不同,那么我們可以“去同存異”,把不同的字分別組詞加以區分,這樣就會比較容易區分開這兩個詞語。如本題第一組詞語中“趣味”的“趣”可以組成“興趣”,再把它放到情境中去,很明顯不恰當。四、看詞語在句中所受的某種限制。多數虛詞在句中或多或少受某種限制,這要結合詞語本身和具體語境加以分析辨別,只有這樣才能選擇準確答案。五、分析句子的語意關系。把握整個句子,認真分析其語意間的關系,準確判斷句子之間是否存在如轉折、遞進、并列、選擇等幾種關系,把握了這些,便可快速準確選擇。【解析】選B。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強調客觀對象;“滋味”,味道,比喻某種感

19、受,強調主觀體驗;“意味”,含蓄的意思,情調、情趣、趣味;“韻味”,含蓄的意味或情趣風味。根據語境,側重于主觀體驗,故應選“滋味”。“痛痛快快”,舒暢,盡興,爽快;“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說話詳盡透徹,也指暴露得很徹底;“興致勃勃”,形容興頭很足;“盡情盡興”,情感、興趣得到盡量滿足。由“揮灑”可知,語境強調的是盡興、舒暢、透徹,故應選“淋漓盡致”。“當是”,側重應當;“便是”側重在某種條件或情況下自然怎么樣;“自是”側重自然是;“恰是”側重恰恰、正好。根據語境,該處強調自然怎么樣,故應選“便是”。“遛”,慢慢走,散步;“踱”慢步行走;“逛”散步,閑游;“晃”側重搖動擺動。可以說,四個詞都有慢

20、步走的意思,根據語境,該語段文學意味濃厚,意境優美,再聯系后面的“悠閑”,故應選“踱”。12.(2012·大綱版全國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該產品的試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產后將不孚眾望,公司一定會憑借產品的優異品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驕人業績。B.某市兩家報社相繼推出的立體報紙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追捧,更多的立體報紙呼之欲出,可能會成為當地報業的一種發展趨勢。C.中國古典家具曾經非常受消費者青睞,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市場上卻沒了蹤影,而在全球崇古風氣盛行的今天,它又漸入佳境了。D.這位專家的回答讓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實在沒想到這個困擾我兩年的問題他卻理

21、解得那么透徹,解釋得那么輕松。【解析】選D。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選項具體分析結論A“不孚眾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與語境中的“效果非常好”矛盾望文生義B“呼之欲出”指人像畫得逼真,似乎叫他一聲他就會從畫里走出來,泛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語境中的“立體報紙”非人像,亦非文學作品用錯對象C“漸入佳境”指狀況漸好或興趣逐漸濃厚。根據語境,“漸入佳境”的應該是“它的銷售”搭配不當D“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符合語境13.(2012·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A.在施工過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員傷亡嚴重,救援隊伍很快趕到現場,克服困難

22、搶救危重人員,并對輕傷者進行了處理。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舉辦講座,幾十位科幻創作愛好者聆聽了他的報告,會后我有幸向他垂詢了有關科幻創作的問題。C.一項對大學畢業生發展狀況的調查表明,無論他們在校成績多么優秀,走上工作崗位后都將面臨各種挑戰,需要用勤奮、智慧與堅韌去應對。D.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經常有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會聚在這里,他們各具民族風格與藝術特色的優美歌聲在大廳內交相輝映,久久回蕩。【解析】選C。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選項具體分析結論A如期而至:如期,按期,按時;按預定時間進行。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到來。“安全事故”不能事先約定望文生義B垂詢:敬詞,稱別人對自己的詢問。可改為“咨詢”謙敬失當C無論:不論,不管;不要說,不用說。用在此處與“都”表示條件關系,使用恰當使用恰當D交相輝映:各種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不能用來指民族風格與優美歌聲用錯對象14.(2012·重慶卷)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曾見過母親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無論是面料的花色還是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