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習題(第一章:導論)一、是非題(對者打3,錯者打5,并說明理由1經濟學家強調效率,主要是因為相對于需要,資源是稀缺的。 正確:該命題正確地體現了經濟學這門學科的涵義。2經濟政策是指用以達到經濟目標的方法。 正確:該命題正確地說明了經濟政策的涵義。3宏觀經濟學解釋了為什么政府能夠,并且應該采取措施來影響類似通貨膨脹和失業這樣一些社會經濟問題。 正確:該命題正確地解釋了宏觀經濟學這門經濟學分支學科的涵義。4我們學習宏觀經濟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弄清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理解各項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依據。 正確:該命題正確地說明了本課程的教學目的之一5我們學習宏觀經濟學的目的之一
2、,是為了能夠全面、準確地分析宏觀經濟形勢。 正確:該命題正確地說明了本課程的教學目的之一。6我們學習宏觀經濟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能夠全面、準確地分析企業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更好地進行企業經營決策。 正確:該命題正確地說明了本課程的教學目的之一二、選擇題(在正確答案下劃橫線,并說明理由) 1如把宏觀經濟分析中的基本經濟變量總量指標分為流量、存量、存量差三類,那么,國內生產總值、新增貨幣發行量、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總人口、貨幣供應量,這些經濟變量中: A國內生產總值、新增貨幣發行量和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屬于流量 B總人口、貨幣供應量屬于存量 C貨幣供應量屬于存量差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B:A錯誤,因為,新
3、增貨幣發行量為存量差指標;C錯誤,因為,貨幣供應量為存量 2從哲學范疇上說,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涉及: A經濟基礎 B上層建筑 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C(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我國的經濟改革,既涉及上層建筑的內容,又涉及經濟基礎的內容 3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應用于經濟系統分析,其研究的系統對象: A分別是一國的國民經濟和個別的企業或消費者 B都可以是一國的國民經濟,只不過研究角度和分析方法不同 C都可以是一國的國民經濟,研究角度和分析方法也沒什么區別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B(都可以是一國的國民經濟,只不過研究角度和分析方法不同):本質上講,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區別,在于前者為
4、“個量分析法”,后者為“總量分析法”。它們都可以應用于研究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微觀問題,也都可以應用于研究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宏觀問題習題(第二章:核算體系、第三章:經濟統計)一、是非題(對者打3,錯者打5,并說明理由)1我國計算GDP時已將農民的大宗自給性農產品消費計入。正確:屬于數額大、且有明確市場價格的自產自用的典型產品,要計入GDP(估值)。2在我國,采掘業屬于第二產業。正確:該命題符合我國關于三次產業劃分的有關規定(與國外不一樣,直接作用于自然物,中國是用機器的為第二產業)3依新核算體系,我國的南極長城科研站不是我國的常住單位。錯誤:我國的南極長城科研站是我國的常住單位(經濟領土和具有經濟利
5、益中心的單位和個人)4臨時來華工作半年的美籍華人張元宏先生,受友人之邀,利用業余時間,每周三個晚上,當了三個月的外語家教。依新核算體系的規定,張的家教收入應計入我國的GDP。錯誤:應該是不計入GDP,因為,不符合一年以上的條件5在SNA體系中,投資率與消費率之和一定等于一。錯誤:因為,只有出口凈額為0時,投資率與消費率之和才等于16在我國,用拉氏物價指數表示物價水平的變動。錯誤:我國的統計規定,用派氏物價指數表示物價水平的變動7某公司每個工作日均向員工提供免費工作午餐,依新核算體系,這種工作午餐的費用應計入GDP。正確:所謂免費工作午餐的“費用”,在GDP的收入法中,屬于勞動者報酬;在GDP的
6、支出法中,屬于消費支出(集體購買,個人消費);而在GDP的生產法中,它不是中間投入。8雖然持有股票對于個人來說可以認為是財富,但從宏觀經濟整體的角度來看,卻不是財富。正確:個人持股是其金融資產,但并不因其的持有而使上市公司的實質資產增加二、選擇題(在正確答案下劃橫線,并說明理由)1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之和是: AGNP BGDP CNNP DNDP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B(GDP):命題B是GDP定義的合理推論 2社會商品零售物價總指數的統計范圍是: A(實物)消費品 B(實物)消費品及服務 C(實物)消費品及非固定資產農用生產資料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C(實物)消費品及非固定資產農用生產資料)
7、:命題C符合社會商品零售物價指數(RPI)的統計規定 3下列說法中哪項不是GDP的特征: A用實物量測度 B測度最終產品 C對應于給定時期 D不計入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產品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A(用實物量測度):因為,命題B、C、D都是GDP的特征,而A則不是 4依收入法,下列哪一細項不計入GDP: A員工報酬 B股息 C公司轉移支付 D業主收入 E租金F以上各項都應計入選C(公司轉移支付):依GDP的收入法,A、B、D、E均是其構成,而C則不是 5依支出法,下列哪一細項應計入GDP: A果茶廠購買山楂 B老張購買股票 C老王為自制自用的果醬購買山楂 D老李購買國庫券E以上各項都不應計入選C(老王
8、為自制自用的果醬購買山渣):A、B、D均不是最終產品的交易,而C則是 三、問答題1依純理論,NDP才是全部新增價值。為什么核算體系不是將NDP,而是將GDP作為核心指標?答:可從以下三條理由予以說明: (1)折舊在實際操作中無統一的折算標準,反映在國民經濟核算,不易計算和比較。 (2)盡管,折舊在理論上體現生產裝備的“磨損”式消耗,屬于轉移價值,是為了“重置”原裝備而提取的“補償”資金,但表現在財務上,其不是(企業)的資金流出,不同于伴隨具體交易的中間投入。 (3)實踐中,提取的折舊基金,往往用于技術進步式的設備更新,而很少用于維持原技術水平的重置原裝備。 因此,在總供求平衡中,將折舊既視為原
9、始收入的一部分(含于總供給),即投資資金來源的一部分,又視為投資支出的一部分(含于總需求),更為合適。相應地,在核算體系中,不是將NDP,而是將GDP作為核心指標。同時,在總供求平衡中,以GDP作為計算口徑 21993年版本的SNA體系提出要以GNI取代GNP,并設立了新的指標GDI,理由是什么?答:可分兩個層次說明: (1)由于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核算主體相同,所以冠之于“生產總值”,將其中一項稱為“國內”,而將另一項稱為“國民”,這在邏輯上是不合適的。兩者之間的差別不在于覆蓋范圍,而在于一個核算的是生產,另一個核算的是收入(所有常住單位的原始收入之和)。兩者都有
10、同等資格被稱為“國內”或“國民”。為使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更具有嚴謹性,SNA體系1993年版本,決定把國民生產總值(GNP)改名為國民總收入(GNI),亦即,以GNI取代GNP。 (2)由于國民總收入(GNI)尚不是完整的“收入”概念,完整的收入概念,尚須在GNI的基礎上,加上一個調整項(來自于國外的轉移支付凈額)。因此,在1993年版本的SNA體系中,新設立了完整收入概念的總量指標國民可支配總收入(GDI) 31993年7月,某鄉鎮負責人就該鄉鎮的鄉鎮工業,認為在當年起碼有60%的增長率。他是這樣說的:“第一,原材料比去年已提價26% ,我們的產品也要提價;第二,現有企業的產量增加20% 。這
11、一、二兩項,即可有50%的增長率。第三,今年新投產兩個廠子。綜合上述三項,所以起碼會有60%的增長率。”請你評述這段話的有關概念。(假設產品均已有銷售合同。)答:有三點錯誤: (1)工業的增長率,理應指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鄉鎮工業也是如此),而這段話說的是工業總產值(即工業總產出)。 (2)計算增長率時應扣除價格變動因素,而這段話說的是當年價,沒有扣除價格上漲因素。 (3)對于當年新投產的兩個廠子,不符合統計的具體操作中“一年以上”的條件,因而不應計入。四、計算題1利用教學資料(第2章)中的我國1992年投入產出簡表,并設該年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凈額為2.5億美元,來自國外的轉移支付凈額為12.
12、5億美元,年平均匯率100¥560 。中國1992年投入產出簡表單位:億元 中 間 使 用 最 終 使 用 產 出 農 工 建 貨 商 非 總消費 總投資 總 運 業 物 居 社 固 庫 凈 其 筑 郵 飲 質 民 會 定 存 出 產 投 入 電 食 部 消 消 資 增 口 他 業 業 業 業 業 門 費 費 產 加 出 農 業 1265 2925 19 0 207 42 4220 3 217 152 76 41 9085 中 工 業 1423 18699 2933 669 1527 2333 5468 245 2711 951 121 132 37212 間 建 筑 業 1 17 36 3
13、57 118 0 0 4970 0 0 1 5203 投 貨運郵電業 97 601 146 22 613 233 103 3 37 3 120 15 1987 入 商業飲食業 196 2778 447 96 255 395 1193 602 362 219 228 34 6349 非物質部門 250 1567 83 73 781 913 1476 3278 20 0 162 25 8628 增 固定資產折舊 204 1844 122 280 211 876 加 勞動者報酬 4930 2770 991 298 919 2144 值 生產稅凈額 233 2423 142 96 89 291 營業盈
14、余 486 3588 284 450 1690 1283 總 投 入 9085 37212 5203 1987 6349 8628 試求SNA指標:總產出;GDP;NDP;一、二、三產業的比例;GNI(GNP);NNI(NNP);GDI;NDI;投資率;消費率;固定資產投資率;凈出口率;國民總儲蓄;國民凈儲蓄。(注:國民總儲蓄、國民凈儲蓄的概念,在第三章講述。)總產出=9085+37212+5203+1987+6349+8628=68464億元 第一產業增加值=204+4930+233+486=5853億元 第二產業增加值=(1844+2770+2423+3588)+(122+991+142+
15、284)=12164億元 第三產業增加值=(280+298+96+450)+(211+919+89+1690)+(876+2144+291+1283) =8627億元 GDP=5853+12164+8627=26644億元 折舊=204+1844+122+280+211+876=3537億元 NDP=GDP折舊=266443537=23107億元 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為: NNI(NNP)=GNI折舊=266583537=23121億元 NDI=GDI折舊=267283537=23191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217+2711+4970+37+362+20=8317億元 庫存增加=152+951
16、+03+219+0=1319億元 總投資=8317+1319=9636億元 居民消費=4220+5468+0+103+1193+1476=12460億元 社會消費=3+245+0+3+602+3278=4131億元 總消費=12460+4131=16591億元 國民總儲蓄=GDI總消費=2672816591=10137億元 國民凈儲蓄=國民總儲蓄折舊=101373537=6600億元 2下表給出了19902002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指數數據(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指數按可比價格計算),據此推算各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數據,填入表中空白處。 年份 國內生產總值 絕對數 (億元) 國內生產總
17、值 指數(1978年100) 國內生產總值 平減指數(1990年100) 1990 18547.9 281.7 100 1991 21617.8 307.6 1992 26638.1 351.4 1993 34634.4 398.8 1994 46759.4 449.3 1995 58478.1 496.5 1996 67884.6 544.1 1997 74462.6 592.2 1998 78345.2 638.5 1999 82067.5 684.1 2000 89468.1 738.8 2001 97314.8 794.2 2002 104790.6 857.4 注:國內生產總值(絕對
18、數)和國內生產總值指數,數據引自中國統計年鑒(2003),第55、58頁,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年9月。答:以t=0,1,12,分別表示1990年,1991年,2002年;用,表示國內生產總值絕對數(即當年價計算的名義,已知);用,表示以1978年為基期(“1978=100”)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已知);用,表示以1990年為基期(“1990=100”)的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待求)。 由題意數據知,以1990年價格表示的1978年的GDP為 ,于是,以1990年價格表示的t年的GDP: 由上式,可求得19912002年各年,以1990年為基期(“1990=100”)的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
19、依次分別為:(21617.8/307/(18547.9/281.7) 106.7,115.1,131.9,158.1,178.9,189.5, 191.0,186.4,182.2,183.9,186.1,185.63設某國有下列統計資料:凈投資125,出口45,進口30,政府給個人的轉移支付100,生產稅75,政府消費200,公司所得稅50,個人所得稅40,社會保險金150,個人消費500,公司未分配利潤100,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凈額5(已折為該國貨幣),來自國外的轉移支付凈額3(已折為該國貨幣)。 據此計算:該國的GDP、GNI(GNP)、GDI、個人及企事業單位可支配收入(Y)、個人及企事
20、業單位儲蓄、政府儲蓄、國民總儲蓄。 (注:(a)社會保險金類似于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一部分。實際上,財政預算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其中的規范復式分項預算,除了經常性收支賬戶和建設性收支賬戶,還要建立社會保障賬戶,社會保險金是該賬戶的收入項。復式預算概念,在第四章講述。(b)個人及企事業單位可支配收入、個人及企事業單位儲蓄、政府儲蓄、國民總儲蓄的概念,在第三章講述。)答:本題只能用支出法求GDP。此外,社會保險金相當于稅收(它是政府社會保障支出的資金來源)。 習題(第四章:總供求平衡)一、是非題(對者打3,錯者打5,并說明理由)1理論上,乘數原理起作用的關鍵因素是有確定的邊際消費傾向值。錯誤:理論上,
21、乘數原理起作用的關鍵因素是存在閑置生產能力。2儲蓄要求所生產的產品有一部分沒被消費掉。正確:被消費掉的只是消費品;此外還有投資品,儲蓄則與投資相對應。3生產只能在某一時點上度量,而資產只能在某一時期上度量。錯誤:生產是對應于時期的流量,而資產則是對應于時點的存量。4住房是消費者的耐用品,因此,個人購買商品房在總需求中被計入居民消費。錯誤:住房是投資品,個人購買住房即個人投資,在總需求中被計入總投資。5如果總需求和總供給平衡,那么總投資和總儲蓄必相等。正確:總需求等于總供給,與總投資等于總儲蓄,是完全等價的6乘數效應只適用于自主投資的變動,而不適用于自主消費的變動。錯誤:自主消費對經濟同樣具有乘
22、數效應7凱恩斯主義的核心內容是指出市場作用的局限性。正確:正是指出了市場作用的局限性,才會有體現政府調控經濟的宏觀經濟學8對總供求狀況平衡與否的準確分析是制定正確的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基礎。正確:因為在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平衡關系中,核心的平衡關系是總供求平衡關系9乘數原理與加速原理不可能同時起作用。錯誤:在不斷增長的經濟中,乘數原理與加速原理可以同時起作用二、選擇題(在正確答案下劃橫線,并說明理由)1總需求(通常指一年)是: A全社會對所有產品的需求 B全社會對所有產品的需求加上進口需求 C全社會對所有最終產品的需求 D所有家庭,以及政府對最終產品的需求總和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C(全社會對所有最
23、終產品的需求):在選項中,只有C符合總需求的嚴謹定義 2總供給(通常指一年)是: A全社會所能生產的最終產品的最大產出 B全社會所有商品的庫存(包括商業庫存和在生產企業的庫存)之和 C所有生產者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最終產品的產出之和 D所有家庭,以及政府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貨幣支出總額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C(所有生產者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最終產品的產出之和):在選項中,只有C符合總供給的嚴謹定義。 3庫存產品增加屬于: A總需求 B總供給C總供求之外選A(總需求):因為,庫存增加屬于總投資,而總投資屬于總需求 4當存在緊縮缺口時,政府應采取: A緊縮政策 B擴張政策C很難說是緊縮政策還是擴張政策選B
24、(擴張政策):因為,如果實行緊縮政策,將更擴大緊縮缺口 5一般說來,如果總需求和總供給都增加,且總供給增加更多,那么: A生產水平和價格水平都上升 B生產水平和價格水平都下降 C生產水平下降,價格水平上升 D生產水平上升,價格水平下降 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選D(生產水平上升,價格水平下降):在選項中,只有D符合供求關系特征。三、計算題 1設有下列簡單凱恩斯模型: 試求:均衡時的生產水平、消費、投資與稅收。答:本題為簡單凱恩斯模型計算題。 2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九五”計劃目標:2000年實現人均GNP比1980年翻兩番。已知,1995年GNP為57494.9億元,比1994年增長9% ,為19
25、80年的421.64% 。假設1980年人口10億,2000年人口13億,c=0.65,從1996年起每年投資均比1995年增加4000億元。忽略國際要素收入,忽略題中未提及的其他因素,試匡算2000年的GNP(以1995年價格),并評述結果合理與否。答:(1)由題意條件,可以計算,2000年比1995年增加的Y為: 于是,匡算得到的2000年的Y為: (2)還可以計算,2000年計劃的Y為: 從而,可有評述:匡算的數據小于計劃的數據,不符合我們已經知道的實際情況,是不合理的。原因是題意設置的條件有問題。從1996年起每年投資均比1995年增加4000億元,亦即19962000年每年的投資額相
26、等,這不符合國民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實際上,每年的投資額均比上年有超過10%的增長。習題(第五章:公共財政)一、是非題(對者打3,錯者打5,并說明理由)12000年后,我國的財政收入含債務收入,財政支出不含債務本金支出。錯誤:2000年后,我國的財政收入不含債務收入,財政支出含債務利息支出2未達到充分就業,且其他條件不變,如果政府購買和稅收增加同一數量,則國民經濟生產水平保持不變。錯誤:如題條件,由平衡預算乘數概念,可得,國民經濟生產水平將增加3稅收和政府的轉移支付都會影響消費。正確:政府稅收的變動將使消費反向變動;政府轉移支付的變動將使消費正向變動4政府征收所得稅,比例稅率比累進稅率對收入再
27、分配更起作用。錯誤:征收所得稅,累進稅率比比例稅率對收入再分配更起作用5累進所得稅和社會保險金都是緩解經濟波動的“自動穩定器”。正確:因為,累進所得稅和社會保險金都具有一定的“自動穩定”經濟的作用二、選擇題(在正確答案下劃橫線,并說明理由) 1從1994年起,我國財政的經常性收支: A不許出現赤字 B出現赤字由發行國債解決 C出現赤字可向中央銀行借款D若出現赤字,可以或者發行國債,或者向中央銀行借款選A(不許出現赤字):這是由復式預算的本意所作出的規定。 2政府支出乘數: A等于投資乘數 B等于投資乘數的倒數 C比投資乘數小1 D等于政府轉移支付乘數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A(等于投資乘數):因為
28、,政府支出乘數與投資乘數的表達式完全一樣 3政府稅收乘數和政府轉移支付乘數的區別是: A政府稅收乘數總比政府轉移支付乘數小1 B前者為負,后者為正 C兩者互為倒數 D前者為正,后者為負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B(前者為負,后者為正):政府稅收乘數與政府轉移支付乘數的絕對值相同,但方向相反,政府稅收乘數為負,而政府轉移支付乘數為正 4假如經濟正經歷著通貨膨脹,可由下列哪一方法部分地或全部地消除 A增加政府購買 B減少個人所得稅 C以同樣的數量減少政府經常性支出和稅收 D增加同樣數量的政府經常性支出和稅收E以上各項方法均無效選C(以同樣的數量減少政府購買和稅收):在經濟正經歷著通貨膨脹的情況下,A、B
29、、D三者只會加劇通貨膨脹,而C則可使經濟降溫三、計算題 1已知: 試求:均衡時的生產水平()、個人及企事業單位可支配收入()、消費()、投資()、稅收()、進口()。答:對于四部門簡單凱恩斯模型,有 將題意各參數代入式,得 2依上題條件,試求:投資乘數、政府支出乘數、政府稅收乘數、政府轉移支付乘數,以及平衡預算乘數。答: 習題(第六章:貨幣銀行)一、是非題(對者打3,錯者打5,并說明理由)1中央銀行以穩定本國貨幣的幣值為首要目標。正確:這由中央銀行承擔的職能所決定2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是指貨幣存量。正確:來源于統計慣例3實行公開市場業務,如果銀根過松,央行應當賣出公債。正確:央行賣出公債時,
30、可以減少基礎貨幣供應量4其他因素不變,市場利率提高,會使債券價格下降。正確:(其他因素不變,)市場利率與證券價格呈反向變動二、選擇題(在正確答案下劃橫線,并說明理由) 1如果利率下降,貨幣需求將: A不變 B上升 C下降D受影響,但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選B(上升):市場利率與貨幣的投機需求呈反向變動,利率下降,則貨幣的投機需求上升,從而使總的貨幣需求上升 2貨幣主義者一般認為“最好的”經濟指示器是: A價格水平 B利率水平 C經濟增長率 D貨幣供給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D(貨幣供給):貨幣主義者認為,政府只需采用單一規則的貨幣增長機制,而無須采用其他措施,即,他們認為,“最好的”經濟指示器是貨幣供
31、給狀況 3如果人們預期利率會上升,他們將: A出售證券并持有貨幣 B購買證券并減少貨幣持有量 C預期證券價格保持不變 D預期證券價格上升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A(出售證券并持有貨幣):如果人們預期利率會上升,則相應地將預期證券價格會下降,D、C不可能,B也不可能,A則是正常的反映 4一般說來,外匯儲備增加會使基礎貨幣量: A增加 B減少 C不變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A(增加):由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知,外匯儲備增加,即中央銀行的總資產增加,平衡地對應,中央銀行的總負債增加,一般說來,會使基礎貨幣量增加。三、計算題 1假設某國有下列數據: 流通中的紙幣和鑄幣 150 商業銀行的活期(支票)存款 200
32、 商業銀行擁有的紙幣和鑄幣 20 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 1200 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80 中央銀行持有的政府債券 230 中央銀行擁有的外匯資產 30 試求:(1)狹義貨幣M。 (2)基礎貨幣。 (3)中央銀行的資產。 答:由題意條件 (1)狹義貨幣=+商業銀行的活期(支票)存款=150+200=350 (2)基礎貨幣=+商業銀行擁有的紙幣和鑄幣+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150+20+80=250 (3)中央銀行的資產=中央銀行持有的政府債券+中央銀行擁有的外匯資產 =230+30=2602假設某國的法定準備金率為20%,其商業銀行系統中的每家銀行均自愿保存5%的超額準備金。若其中某
33、家商業銀行接受了100萬元存款,不考慮準備金外的其他漏出,問由此創造的銀行貨幣是多少?存款乘數(即放大倍數)是多少?答:由題意條件 存款乘數 因此,由100萬元原始存款創造的銀行貨幣為400萬元(其中300萬元為派生存款)。 習題(第七章:對外經濟)一、是非題(對者打3,錯者打5,并說明理由)1外匯儲備增加表示出口一定大于進口。錯誤:因為,資本與金融項目對外匯儲備也有影響。2實踐表明,決定貨幣投放量的主要因素是外匯儲備增加。錯誤:實際上,決定貨幣投放量的主要因素是國民經濟規模3重慶市汽車合資項目的外方直接投資將全部計入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外匯收入中。正確: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外方直接投資是外匯
34、收入的子項4在我國,如果匯率提高,意味著原有外債的數額增加。正確:我國采用直接標價法,匯率提高表示本幣貶值,而在本幣貶值的情況下,還原有數額的外債,勢必將增加代價 5我國出口總額的統計,包括外商在華獨資企業向其母國的產品返銷。 正確:外商在華獨資企業也是中國的常住單位6進口對應的貨幣流是支出給國外部門,因此它對經濟的影響類似于投資支出。錯誤:進口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與(國內)投資支出的方向相反二、選擇題(在正確答案下劃橫線,并說明理由) 1我國新稅法規定,關稅屬于: A中央稅 B地方稅C中央與地方共享稅選A(中央稅):中央與地方的分稅制,其規則與事權劃分相適應,而關稅屬于中央事權范圍 2一般說來,
35、外匯相對于本幣升值時,將會引起國內物價水平: A上升 B下降 C上升或下降D不變選A(上升):一般說來,外匯相對于本幣升值,將會通過進口環節直接或間接引起國內物價水平上升。若進口消費品或投資品,直接引起國內物價水平上升;若進口原材料,則由于生產成本上升,間接引起國內物價水平上升 3一般說來,受國內投資增加的影響,在一定時期內,將: A減少進口 B增加出口而進口保持不變 C改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狀況 D惡化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狀況 E使進口、出口均增加,但進口的增加少于出口的增加F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D(惡化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狀況):由總儲蓄等于總投資公式 可知,一般說來,若增加,會使(國際收支經常
36、項目赤字)增加。實際上,對于發展中國家,國內投資增加,將導致進口投資品增加 4泰銖貶值將會在一定時期內: A擴大泰國的出口并減少其進口 B減少泰國的出口和進口 C增加泰國的出口和進口 D減少泰國的出口并增加其進口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A(擴大泰國的出口并減少其進口):B、C、D均不會發生,A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且符合事實 5貨幣對外貶值將會在一定時期內: A促進出口,限制進口,并減少外資流入 B減少出口,限制進口,并鼓勵外資流入 C促進出口,限制進口,并鼓勵外資流入 D促進出口和進口,并鼓勵外資流入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選C(促進出口,限制進口,并鼓勵外資流入):A、B、D均可能不會發生,C才是唯一
37、正確的答案三、計算題 1已知: 試求:均衡時的生產水平、消費、投資、進口、凈出口水平。答:對于四部門簡單凱恩斯模型,有 (本題中,R=0) 將題意各參數代入式,得 (本題中,R=0) 2依上題條件,試求:投資乘數、政府支出乘數、政府稅收乘數、平衡預算乘數,以及對外貿易乘數。 習題(第八章:總體經濟均衡理論模型)一、是非題(對者打3,錯者打5,并說明理由)1充分就業表示所有勞動力都有工作。錯誤:因為,可能存在自愿失業的情況2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錯誤:因為,持續的物價上漲才是通貨膨脹3物價下降就是通貨收縮。錯誤:因為,持續的物價下降才是通貨收縮4發行公債一定導致通貨膨脹。錯誤:實踐表明,發行公債不一定導致通貨膨脹5市場利率下降,IS曲線將右移。錯誤:在此情況下,IS曲線無變化6在今天,相信存在某種趨勢能使經濟在充分就業情況下持續運行的經濟學家已經很少。正確:因為,平衡是相對的,而不平衡是絕對的7在LM曲線的中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無效的。錯誤:在此情況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有效果8一般說來,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會導致經濟的擴張。正確:此為擴張性貨幣政策的本意9減少貨幣供給將使經濟沿LM曲線上移。錯誤:此時,整個LM曲線將左移二、選擇題(在正確答案下劃橫線,并說明理由) 1若貨幣供給減少,LM曲線將: A右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數字屏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支喉消炎散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搖頭聚光燈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班助培訓內容
- 橋梁冬季施工安全教育
- 度獨家代理合同書:獨家經營權授權
- 2024珠海藝術職業學院中職部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企業數據共享與保密合同
- 《人工智能技術基礎》課件-第六章 知識圖譜
-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中考物理一模試卷(無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驅蚊用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10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
- 商業秘密保護:內外勾結型侵犯行為的司法認定分析
- 2025年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專題
- 2025年電子設備裝接工崗位職業技能資格證考試題(附答案)
- 2025年河南航空港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社會招聘4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熔融鹽儲熱系統技術
- 2025年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一套
- 2024年全國高考新課標Ⅱ卷數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