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ppt課件_第1頁
急性膽囊炎ppt課件_第2頁
急性膽囊炎ppt課件_第3頁
急性膽囊炎ppt課件_第4頁
急性膽囊炎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急 性 膽 囊 炎1病因及發病機制CONTENT概 述癥狀體征檢查及診斷01020304治 療05概 述3概 述結石胰液反流細菌創傷急性膽囊炎 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疾病,是由于膽囊管阻塞和細菌侵襲而引起的膽囊炎癥; 約95%的患者合并膽囊結石,稱為結石性膽囊炎; 有5%的患者未合并膽囊結石,稱為非結石性膽囊炎。 在我國,位居急腹癥疾患的第2位,僅次于急性闌尾炎,較急性腸梗阻和潰瘍病穿孔為多見。4病因及發病機制5病 因n 細菌感染n 膽囊內壓力過高n 導致膽囊壁黏膜受壓損傷n 膽汁內卵磷脂n 產生化學刺激性炎癥6發病機制 當膽囊管或膽囊頸因結石突然嵌頓或其他原因而梗阻時,由于膽囊是一盲囊,引起膽汁滯

2、留或濃縮,濃縮的膽鹽刺激和損傷膽囊,引起急性化學性膽囊炎; 膽汁滯留和(或)結石嵌頓可使磷脂酶A從損傷膽囊的黏膜上皮釋放出來,使膽汁中的卵磷脂水解成溶血卵磷脂,從而改變細胞的生物膜結構而導致急性膽囊炎。 在炎癥的膽囊壁內含有高濃度的前列腺素,這也是引起急性膽囊炎的一種介質。如果膽囊管梗阻不及時松解,那么膽囊腔內壓力不斷增高,膽囊壁因血液和淋巴回流受阻而充血水腫引起缺血,缺血的膽囊壁容易繼發細菌感染,從而加重急性膽囊炎的進程,終致并發膽囊壞疽或穿孔。71.屬于最輕的一型。其特征是膽囊輕度增大;膽汁較黏稠,鏡下可見白細胞浸潤,但細菌培養常為陰性。2.膽囊明顯增大,囊壁充血肥厚極為顯著,漿膜層血管擴

3、張,整個膽囊內充滿膿液。膽汁的細菌培養多為陽性。鏡下可見大量單核細胞浸潤,膽紅素鈣沉淀,膽固醇結晶。3.膽囊脹大過甚,囊壁血運受阻,引起囊壁的缺血壞疽;膽囊內的結石可嵌頓在膽囊頸部,引起囊壁的壓迫壞死。單純性膽囊炎壞疽性膽囊炎化膿性膽囊炎分 型8癥狀體征9癥 狀癥狀n 右上腹痛(首發,向右肩背部放散,呈持續性,陣發性加劇)01020304n 惡 心n 嘔 吐n 發 熱(體溫通常在38.038.5之間,高熱和寒戰并不多見。)10體 征壓痛肌緊張右季肋部叩擊痛黃 疸腫 塊腹 脹15%30%的患者右上腹可捫及腫塊,系由發炎和腫大的膽囊與鄰近網膜粘連所引起。20%25%患者出現黃疸,但多為輕度或隱性黃

4、疸,即血清總膽紅素在3485.5mol/L。黃疸系因伴膽總管結石、炎癥、Oddi(奧狄)括約肌痙攣,引致肝細胞損害所致。如檢查者站在患者右側,用左手大拇指置于膽囊區,其余各指放在肋骨上,讓患者做深呼吸使肝臟下移,則因拇指觸及膽囊而使疼痛加劇,患者有突然屏息呼吸之現象n墨菲氏征少數患者有腹部脹氣,嚴重者還可出現腸麻痹。11檢查及診斷12檢 查1、白細胞總數10109/L核左移。2、腹部X線檢查:膽囊區可見陽性結石。3、B超檢查示膽囊增大,壁厚3.5mm,內有強光團伴聲影。4、靜脈膽道造影膽囊不顯影。5、CT或MR顯示膽囊結石。13診 斷01020304n 誘 因:多以食用油膩食物為誘因n 突發右

5、上腹持續性劇烈疼痛伴陣發性加重,可向右肩胛部放射,常有惡心、嘔吐、發熱。n 右上腹有壓痛、肌緊張,墨菲征陽性,少數可見黃疸;膽囊區可有輕度壓痛的叩擊痛。n B型超聲檢查,膽囊增大,囊壁增厚,可能可看到結石的影像。 14鑒別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心電圖:特征性改變為新出現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動態演變;血清生物標志物的動態變化,可作出正確診斷。01020304急性胰腺炎: 有劇烈而持續的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輕度發熱、上腹部壓痛但無腹肌緊張,同時有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顯著升高。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病。發病前可有發熱、全身不適等前驅癥狀。

6、患側皮膚開始有燒灼感、疼痛,局部張力增加。繼之皮膚陸續出現不規則紅斑,成簇的皰疹,呈粟粒大小透明水皰,周圍有紅暈, 710天結痂脫落,多數24周愈合。急性闌尾炎:為持續伴陣發性加劇的右下腹痛、惡心、嘔吐,多數病人白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右下腹闌尾區(麥氏點)壓痛,則是該病重要體征。15治 療16治 療 急性膽囊炎的治療,目前認為須個體化,不能強求一律。大多數病例,經內科治療后情況可改善,也可予以中西醫結合治療。一般除壞疽性膽囊炎或穿孔之外,不考慮緊急手術,需手術亦應術前作好充分準備,糾正水電解質失衡。內科治療外科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17內科治療(1) 臥床休息、禁食。(2) 胃腸減壓、減少

7、膽汁和胰液分泌。(3) 解痙止痛:常用的藥物有阿托品、山莨菪堿(654-2)或丁溴東莨菪堿(解痙靈),肌注或小壺內靜脈滴入。(4)靜脈補液,提供足夠熱量,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5)抗生素:應選擇適當的抗生素,種類和劑量根據病情、年齡等因素而定。 一般多首選針對革蘭陰性桿菌及厭氧菌的抗生素。常用者有氨芐西林、慶大霉素、阿米卡星、舒他西林(舒安西林)等;對厭氧菌,一般用甲硝唑,也可用克林霉素。此外尚可選用頭孢菌素類。18外科治療下列情況可視為手術治療的指征:(1)初發的急性膽囊炎,應先在嚴密觀察下進行內科治療,2436h后如病人體溫繼續升高,脈率不斷增快,局部體征無明顯改善,白細胞計數繼續上升,

8、宜立即手術。(2)曾經用非手術療法“治愈”后又有反復發作的病例。這一療法兼有緊急手術和延遲手術的優點。(3)患者來院時已發病多天,或局部體征嚴重,如膽囊明顯腫大,腹壁廣泛強直,反跳痛明顯,膽囊有壞疽、穿孔等并發癥跡象者,也須考慮即行手術治療。19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醫認為急性膽囊炎系肝氣郁結、脾失健運,濕熱蘊結所致,一般是實熱之證,治宜疏肝利膽,化濕清熱,可用小柴胡湯加減、大柴胡湯加減或大承氣湯加龍膽瀉肝湯加減。 隨癥加減金錢草、海金沙、車前子,或魚腥草、馬齒莧、蒲公英等。 嘔逆加生姜、陳皮;腹痛去黃芩,加芍藥;發黃疸加茵陳。20中西醫結合治療 小柴胡湯,是一種方劑,屬中藥類,源自傷寒雜病論。其

9、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組成:柴胡(30g);黃芩(18g);人參(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棗擘,(12枚)。 主治:1)少陽病證。邪在半表半里,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2)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或瘧疾,黃疸等內傷雜病而見以上少陽病證者。21中西醫結合治療 大柴胡湯,中醫方劑名。為表里雙解劑,具有和解少陽,內瀉熱結之功效。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臨床常用

10、于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少陽陽明合病者。 組成: 柴胡(15克) 黃芩(9克) 芍藥(9克) 半夏洗(9克) 生姜 切(15克) 枳實(9克) 大棗 擘(4枚) 大黃(6克) 主治: 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少陽陽明合病者。22中西醫結合治療 大承氣湯,為瀉下劑,具有峻下熱結之功效。 組成: 大黃(12克) 厚樸(24克) 枳實(12克) 芒硝(6克) 主治: 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熱結旁流證,下利清谷,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實;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 本方臨床常用于治療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急性膽囊炎、呼吸窘迫綜合癥、擠壓綜合征、急性闌尾炎等。 23中西醫結合治療 龍膽瀉肝湯,清熱劑,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 組成:龍膽草(6克) 黃芩(9克) 山梔子(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8克) 生地黃(20克) 柴胡(10克) 生甘草(6克) 主治: 肝膽實火上擾,癥見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