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育苗技術_第1頁
容器育苗技術_第2頁
容器育苗技術_第3頁
容器育苗技術_第4頁
容器育苗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容器育苗技術行業標準LY/T100001991主題內容和適用范圍1.1 主題內容本標準規定了一般容器苗的容器選擇、基質配制、容器苗培育方法及出固規格等。1.2 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裸根苗造林不易成活的地區和樹種的容器育苗,也適用于珍稀樹種和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容器育苗。在溫室、大棚內培育容器以及果樹、園林綠化樹種的容器苗可參照本標準。2引用標準GB6000主要造林樹種苗木GB6001育苗技術規程GB7908林木種子3、育苗容器3.1 容器種類及技術要求3.1.1 育苗容器應具備的條件有利于苗木生長,制作材料來源廣,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保水性能好,澆水、搬運不易破碎等。3.1.2 塑料

2、薄膜容器3.1.2.1 一般用厚度為0.02-0.06mm的無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3.1.2.2 塑料薄膜容器分有底(袋)和無底(筒)兩種。有底容器中、下部需打6-12個直徑為0.4-0.6cm的小孔,小孔間距為2-3cm,也可再剪去兩邊底角。3.1.3 泥質容器3.1.3.1 營養專用腐熟有機肥,火燒土、園圃土,并添加適量無機肥料配制成營養土,經拌漿成床、切磚、打孔而成長方形營養磚塊。3. 1.3.2營養缽用具有一定粘持性的土壤為主要原料,加適量磷肥及沙土壓制而成。4. 1.4蜂窩狀容器以紙或塑料薄膜為原料制成,將單個容器交錯排列,側面用水溶性膠粘劑粘合而成,可折b,用時展開成蜂窩狀,無

3、底。在育苗過程中,容器間的膠粘劑溶解,可使之分開。5. 1.5硬塑料杯用硬質塑料制成六角形、方形或圓錐形,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圓錐形容器內壁有34條棱狀突起。6. 1.6其他容器因地制宜使用竹簍、竹筒、泥炭以及木片、牛皮紙、樹皮、陶土等制作的容器。3.2容器規格3.2.1 育苗容器大小取決于育苗地區、樹種、育苗期限、苗木規格、運輸條件以及造林地立地條件等。在保證造林成效的前提下,盡量采用小規格容器,西北干旱地區、西南干熱河谷和立地條件惡劣的、雜草繁茂的造林地適當加大容器規格。常用容器規格見附錄A(參考件)。3.2.2 容器大小的表示方法3.2.2.1 塑料薄膜容器為圓筒狀,以裝填基質后容器的直

4、徑和高度來表示,如:5cmx12cm表示在裝填基質后,容器的直徑為5cm,高為12cm。3.2.2.2 營養磚為長方體,以長X寬X高表示其大小。如:7cmX7cmX12cm表示磚的橫斷面為7cmx7cm的正方形,磚高為12cm。3.2.2.3 營養缽為圓臺體,用上底直徑、下底直徑和高三個數字來表示其大小。如:3cmX5cmx7cm表示上底直徑為3cm,下底直徑為5cm,高為7cm。3.2.2.4 蜂窩狀六角形容器以外接圓直徑和高度來表示,如:4cmX12cm表示六角形外接圓直徑為4cm,高為12cm。4育苗基質4.1 基質成分及配制要求4.1.1 容器育苗用的基質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應具備下

5、列條件:a.來源廣,成本較低,具有一定的肥力;b.理化性狀良好,保濕、通氣、透水;c.重量輕,不帶病原菌、蟲卵和雜草種子。4.1.2 根據培育的樹種配制基質,配制基質的材料有黃心土(生黃土)、火燒土、腐殖質土泥炭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培育少量珍稀樹種時,在基質中摻以適量蛭石、珍珠巖等。4.1.3 配制基質用的土壤應選擇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不得選用菜園地及其他污染嚴重的土壤。制作營養磚要用結構良好、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壤土。制營養缽時在黃心土中添加適量沙土或泥炭。4.1.4 基質中的肥料4.1.4.1 基質必須添加適量基肥。用量按樹種、培育期限、容器大小及基質肥沃度等確定,闊葉樹多施有機肥,針

6、葉樹適當增加磷鉀肥。4.1.4.2 有機肥應就地取材,要既能提供必要的營養又能起調節基質物理性狀的作用。常用的有河塘淤泥、廄肥、土雜肥、堆肥、餅肥、魚粉、骨粉等。有機肥要堆謳發酵,充分腐熟,粉碎過;篩后才能使用。無機肥以復合肥、過磷酸鈣或鈣鎂磷等為主。4.2 基質的消毒及酸度調節4.2.1 為預防苗木發生病蟲害,基質要嚴格進行消毒,方法見附錄C(參考件)。4.2.2 配制基質時必須將酸度調整到育苗樹種的適宜范圍。4.3 菌根接種4.3.1 用容器培育松苗時應接種菌根,在基質消毒后用菌根土或菌種接種。4.3.2 菌根土應取自同種松林內根系周圍表土,或從同一樹種前荏苗床上取土。菌根土可混拌于基質中

7、或用作播種后的覆土材料。4.3.3 用菌種接種應在種子發芽后一個月,可結合芽苗移栽時進行。5容器苗培育5.1 育苗地條件5.1.1 本著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的原則,選在距造林地近,運輸方便,有水源或澆灌條件、便于管理的地方。5.1.2 育苗地要平坦,排水良好,不能在種過蕃茄、薯類等的菜地育苗。山地育苗要選在通風良好、陽光較充足的半陰坡或半陽坡,不能選在低洼積水,易被水沖、沙埋的地段和風口處。5.2 整地作床5.2.1 育苗地要清除雜草、石塊,平整土地,做到土碎、地面平,營養磚育苗在作床前充分耕耙圃地,使之熟化。5.2.2 在平整的固地上,劃分苗床與步道,苗床一般寬11.2m,床長依地

8、形而定,步道寬40cm0根據育苗地水濕狀況不同,苗床分為高床、平床、低床三種。氣候濕潤,雨量較多的地區或灌溉條件較好的育苗地,可以采用高床,即將容器擺放在與步道相平的床面上;干旱地區或灌溉條件差的育苗地,采用低床或平床,即在低于步道的床面上擺放容器,擺好后容器上緣與步道平(平床)或低于步道(低床)。5.2.3 育苗地周圍要挖排水溝,做到內水不積,外水不淹。5.3 裝填基質和擺放容器5.3.1 基質要在裝填前濕潤,含水量1015%。基質必須裝實,裝填無底薄膜容器時,更要注意把底部壓實,使提袋時不漏土,基質裝至離容器上緣O.5lcm處。5.3.2 將裝好基質的容器整齊擺放到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

9、致,苗床周圍用土培好,容器間空隙用細土填實。5.4 播種5.4.1 容器育苗要選用良種或種子品質達到GB7908規定的二級以上種子。5.4.2 種子消毒和催芽5.4.2.1 播種前種子要經過精選、檢驗,再消毒和催芽。5.4.2.2 種子消毒和催芽方法參照GB6001附錄B、附錄C。5.4.3 播種期和播種量5.4.3.1 容器育苗的播種期要根據育苗樹種的特性、當地氣候條件、育苗方式、培育期限、造林季節等因素確定,春季播種的地區要適當早播,西南干熱河谷、華南宜秋冬播種。5.4.3.2 播種量根據樹種特性和種子質量、催芽程度而定。部分主要造林樹種播種量如下:a.濕地松、火炬松每個容器播12粒;b.

10、云杉、冷杉、樟子松、落葉松每個容器播36粒;c.側柏、油松、黑松每個容器播34粒;d.杉木、檸檬枝、相思樹每個容器播23粒;e.其他枝樹每個容器播10粒。5.4.4容器內的基質要在播種前充分濕潤,將種子均勻地播在容器中央,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播后及時覆土。覆土厚度為種子厚度的13倍,微粒種子以不見種子為度。覆土覆蓋后,隨即澆水。覆土后至出苗要保持基質濕潤。低溫干旱地區,宜用塑料薄膜覆蓋床面。鳥獸危害嚴重地區要采取防護措施。5.5 移植5.5.1 芽苗移植5.5,1.1將經過消毒催芽的種子均勻撒播于沙床上,待芽苗出土后移植到容器中。針葉樹應在種殼將脫落、側根形成前進行。5.5.1.2移植前將培育

11、芽苗的沙床澆透水,輕拔芽苗放入盛清水的盆內,芽苗要移植于容器中央,移植深度掌握在根頸以上0.51.0cm,每個容器移芽苗12株,晴天移植應在早、晚進行。移植后隨即澆透水,一周內要堅持每天早、晚澆水,必要時還應適當遮蔭。5.5.2 幼苗移植5.5.2.1 在生長季節,將裸根幼苗移植到容器內。相思樹、枝樹在苗高38cm時,木麻黃等闊葉樹種在苗高810cm時移植,應選無病蟲害、有頂芽的小苗,在早、晚或陰雨天移植。5.5.2.2 移植一年生裸根苗在早春或晚秋休眠期進行,選苗干粗壯、根系發達、頂芽飽滿、無多頭、無病蟲害、色澤正常、木質化程度好的壯苗,移植前要進行修剪、分級。5.5.2.3 移植時用手輕輕

12、提苗,使根系舒展,填滿土充分壓實,使根土密接,防止栽植過深、窩根或露根,每個容器內移苗一株,移植后隨即澆透水。5.6 苗期管理5.6.1 追月巴5.6.1.1 容器苗追肥時間、次數、肥料種類和施肥量根據樹種和基質肥力而定。針葉樹出現初生葉,闊葉樹出現真葉,進入速生期前開始追肥。根據苗木各個發育時期的要求,不斷調整氮、磷、鉀的比例和施用量,速生期以氮肥為主,生長后期停止使用氮肥,適當增加磷、鉀肥,促使苗木木質化。5.6.1.2 追肥結合澆水進行,用按一定比例的氮、磷、鉀混合肥料,配成1:2001:300濃度的水溶液施用,前期濃度不能過大,嚴禁干施化肥,根外追氮肥濃度為O.10.2%。5.6.1.

13、33追肥宜在傍晚進行,嚴禁在午間高溫時施肥,追肥后要及時用清水沖洗幼苗葉面。5.6.2 澆水5.6.2.1 澆水要適時適量,播種或移植后隨即澆透水,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長初期要多次適量勤澆,保持培養基質濕潤;速生期應量多次少,在基質達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澆水;生長后期要控制澆水。5.6.2.2 容器苗在出圃前一般要停止澆水,以減少重量,便于搬運,但干旱地區在出圃前要澆水。5.6.2.3 北方封凍前要澆一次透水,以防生理干旱。5.6.3 病蟲害防治本著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發生病蟲害要及時防治,必要時應拔除病株,藥劑防治要正確選用農藥種類、劑型、濃度、用量和施用方法,充分發揮藥效而不產生藥害。

14、防治病蟲害一般常用的藥劑和施用方法,參照GB6001附5.6.4 問苗種殼脫落,幼苗出齊一星期后,問除過多的幼苗。側柏、枝樹、相思樹每一容器內保留1株;油松、黑松、樟子松、落葉松、云杉等每一容器內可保留13株,對缺株容器及時補苗,問苗和補苗后要隨即澆水。5.6.5 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做到容器內、床面和步道上無雜草,人工除草在基質濕潤時連根拔除,要防止松動苗根。用化學藥劑除草,參照GB6001附錄D。5.6.6 其他管理措施5.6.6.1 有風沙害的地區應設風障。在干旱寒冷地區,不耐霜凍的容器苗要有防寒措施。5.6.6.2 育苗期發現容器內基質下沉,須及時填滿,以防根系外露及積水

15、致病。5.6.6.3 為防止苗根穿透容器向土層伸展,可挪動容器進行重新排列或截斷伸出容器外的根系,促使容器苗在容器內形成根團。6容器苗出圃6.1 出固規格6.1.1 容器苗出固規格根據樹種、培育期限及造林立地條件等確定。部分主要造林樹種容器苗出固規格見下表。樹種苗齡合格苗(>cm)合格苗適用地區苗高地徑百分率(>%)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1-0180.385閩、贛、皖浙、湘、鄂、川、黔馬尾松Pinusmassoniana0.5-010-90閩、贛、皖浙、蘇、湘、鄂、川、黔1-0160.395油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0.5-

16、05-90遼、京、津、冀、晉、內蒙、魯、陜、甘1-070.2851.5-0120.3851-0.5120.380遼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1.5-0120.385遼、京、冀、內蒙2-0100.280陜、甘1-0.5120.380遼濕地松Pinuselliottii0.5-015-90粵、桂、瓊、閩1-0200.490閩、贛、皖、浙、蘇、湘、鄂、川、黔火炬松Pinustaeda0.5-015-90粵、桂、瓊、閩1-0200.490閩、贛、皖、浙、蘇、湘、鄂、川、黔加勒比松Pinuscaribaea0.5-016-90粵、桂、瓊黑松Pinusthunbergii

17、0.5-05-90遼、魯1-070.2851.5-0150.3851-0.5120.380落葉松Pinusthunbergii1-0100.290遼、京、冀、晉、內蒙、魯2-0250.380陜、甘側柏Platycladusorientalis0.5-010-90遼、京、晉、冀、津、內蒙、魯、陜、甘1-0150.3901.5-0250.490京、津、冀、晉、內蒙、魯、魯、陜、甘1-0.5250.485遼、魯柏木Cupressusspp1-0180.290川、滇、黔枝樹Eucalyptusspp0.5-010-90粵、桂、瓊、閩1-0500.690川、滇干熱河谷相思樹Acaciaspp.0.5-0

18、15-90粵、桂、瓊、閩1-0300.490川、滇干熱河谷木麻黃Casuarinaeuisetif-olia0.5-060-90粵、桂、瓊、閩南黑荊樹Acaciamearnsii0.5-020-90粵、桂、閩注:苗齡白單位按GB6001中1.4條的規定。6.1.2 出圃苗除符合表中規定外,還必須根系發達,已形成良好根團,容器不破碎,苗木長勢好,苗干直,色澤正常,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休眠期出固的針葉樹苗應有頂芽,充分木質化。6.1.3 符合表中規定和6.1.2條要求的苗木為合格苗,合格苗可以出固造林。6.1.4 容器苗的產量以有苗的容器為單位進行統計,不以容器內的苗木株數計算。如一個容器內有多

19、株苗,也都計為1株。6.2 苗木檢驗容器苗出圃必須進行才金驗,檢驗方法按GB6000第四、五章規定執行。6.3 起苗運苗6.3.1 起苗應與造林時間相銜接,做到隨起、隨運、隨栽植。、6.3.2 起苗時要注意保持容器內根團完整,防止容器破碎。切斷穿出容器的根系,不能硬拔,嚴禁用手提苗莖。6.3.3 苗木在搬運過程中,輕拿輕放,運輸損耗率不得超過2%0每批苗木要附標簽,標簽格式按GB6000第六章規定。7建立容器育苗技術管理檔案技術管理檔案的內容包括:容器育苗技術、苗期管理、各項作業的用工量和物料消耗等。容器育苗技術管理檔案見附錄D(參考件)。附錄A常用容器規格及其適用范圍(參考件)容器種類規格c

20、m適用范圍苗齡樹種地區塑料薄膜容器0.5-0松樹粵、桂、瓊及閩南0.5-0校樹、相思樹粵、桂、瓊及閩南0.5-0木麻黃粵、桂、瓊及閩南1-0柏木川、滇、黔1-0闊葉樹川、滇、黔、湘、鄂、贛、皖、閩、浙、蘇、魯、豫、晉、冀、京、津、內蒙2-0油松、樟子松陜、甘0.5-01-0油松、黑松、側柏、落葉松遼、京、津、冀、晉、內蒙、魯、豫1-0濕地松、火炬松閩、贛、皖、浙、蘇、湘、鄂、川、滇、黔1-0.51.5-0黑松、油松、樟子松、側柏遼、京、津、冀、晉、內蒙、魯、陜、甘、寧1-0針葉樹陜、甘、寧、青、新1-0闊葉樹陜、甘、寧、青、新營養磚0.5-0校樹粵、桂、瓊及閩南0.5-0相思樹、濕地松粵、桂、

21、瓊及閩南營養缽0.5-0油松、側柏京、津、冀注:苗齡白單位按GB6001中1.4條的規定。1.1.2 出圃苗除符合表中規定外,還必須根系發達,已形成良好根團,容器不破碎,苗木長勢好,苗干直,色澤正常,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休眠期出固的針葉樹苗應有頂芽,充分木質化。1.1.3 符合表中規定和6.1.2條要求的苗木為合格苗,合格苗可以出固造林。1.1.4 容器苗的產量以有苗的容器為單位進行統計,不以容器內的苗木株數計算。如一個容器內有多株苗,也都計為1株。6.2 苗木檢驗容器苗出圃必須進行才金驗,檢驗方法按GB6000第四、五章規定執行6.3 起苗運苗6.3.1 起苗應與造林時間相銜接,做到隨起、

22、隨運、隨栽植。、6.3.2 起苗時要注意保持容器內根團完整,防止容器破碎。切斷穿出容器的根系,不能硬拔,嚴禁用手提苗莖。6.3.3 苗木在搬運過程中,輕拿輕放,運輸損耗率不得超過2%0每批苗木要附標簽,標簽格式按GB6000第六章規定。7建立容器育苗技術管理檔案技術管理檔案的內容包括:容器育苗技術、苗期管理、各項作業的用工量和物料消耗等。容器育苗技術管理檔案見附錄D(參考件)附錄A常用容器規格及其適用范圍(參考件)容器種類規格cm適用范圍苗齡樹種地區塑料薄膜容器0.5-0松樹粵、桂、瓊及閩南0.5-0校樹、相思樹粵、桂、瓊及閩南0.5-0木麻黃粵、桂、瓊及閩南1-0柏木川、滇、黔1-0闊葉樹川、滇、黔、湘、鄂、贛、皖、閩、浙、蘇、魯、豫、晉、冀、京、津、內蒙2-0油松、樟子松陜、甘0.5-01-0油松、黑松、側柏、落葉松遼、京、津、冀、晉、內蒙、魯、豫1-0濕地松、火炬松閩、贛、皖、浙、蘇、湘、鄂、川、滇、黔1-0.51.5-0黑松、油松、樟子松、側柏遼、京、津、冀、晉、內蒙、魯、陜、甘、寧1-0針葉樹陜、甘、寧、青、新1-0闊葉樹陜、甘、寧、青、新營養磚0.5-0校樹粵、桂、瓊及閩南0.5-0相思樹、濕地松粵、桂、瓊及閩南營養缽0.5-0油松、側柏京、津、冀注:蜂窩狀容器工廠生產白單筒規格,紙筒直徑為4.8、5.6、6.3、6.5、7.2、8.2cm,高度為7、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