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316井鉆井技術總結_第1頁
陜316井鉆井技術總結_第2頁
陜316井鉆井技術總結_第3頁
陜316井鉆井技術總結_第4頁
陜316井鉆井技術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陜430井鉆井技術總結一、 概述陜430井位于陜西省吳起縣吳起鎮走馬臺村,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構造,是口預探井, 該井設計井深4100.00米,井型:直井,目的層:盒8、山1、馬家溝組。該井于2010年10月15日8:00搬遷,10月26日18:00一開,11月6日2:00二開,12月27日9:30完鉆,完鉆井深4070.00米,鉆井周期28.35天,建井周期47.42天,井身質量合格,固井質量合格,鉆機月速:3092.03米/臺月,鉆機月1.13臺月,平均機械鉆速7.34米/小時,本井最大井斜2.00度,位于3425米。實際井身結構:346.0mmbit503.00m+273.1mm表套50

2、2.83m241.3mmbit4070.00m+139.7mm氣套3499.13二、 施工難點1、 表層黃土層井漏;2、 上部志丹統地層易斜,限制機械鉆速;3、 延安組、直羅組地層容易掉快,形成大肚子井段,容易形成砂橋,導致阻卡鉆;4、 中部中生界泥巖易掉快,井壁不穩,泵壓上升快5、 下部石炭系地層煤層多,夾層泥巖在鉆時慢6、 馬家溝底部地層白云巖硬脆,可鉆性差 陜430井地層分界和煤層劃分地 層設 計 分 層實際界系統組底界深度厚度底界深度厚度mmmm新生界第四系807580.0 71.0 白堊系志丹統820740780.0 700.0 侏羅系中統安定組935115890.0 110.0 直

3、羅組11702351120.0 230.0 下統延安0279.0 富縣組1495351429.030.0 三疊系上統延長組256510702490.01061.0 中統紙坊組29003352828.0338.0 下統和尚溝組30451452984.0156.0 劉家溝組33252803297.0313.0 古生界二疊系上統石千峰組36353103563.0 266.0 中統石盒子組3905270-3563.0 下統山西組3980750.0 太原組3990100.0 石炭系上統本溪組4000100.0 奧陶系下統馬家溝組41001000.0 三、 主要技術措施1、 防漏

4、堵漏措施本井先用444.5mm鉆頭鉆進59米,井下正常,換成一開346mm鉆頭,用110的3個凡爾,鉆進到61.2米,放空0.8米,井口失返。再次換成打導管的鉆具組合,用110的2個凡爾,擴眼鉆到68米。下426mm導管到井深66米。后即一開鉆進過程中出現7次明顯井漏(井口失返),經過多次堵漏,采取小排量用110的3個凡爾鉆進503米完鉆。一開共計漏失泥漿360m,消耗泥漿藥品66.4t,累計損失時間112.92小時。使用泥漿藥品比較多。通過這口井表層堵漏施工,總結出黃土層井漏預防和處理方法。具體見陜北黃土層井漏預防及處理。2、 鉆頭選型使用本井共使用鉆頭7只,其中牙輪4只,PDC鉆頭3只。使

5、用情況統計見下表:尺寸型號廠家使用井段進尺純鉆時間機械鉆速起出新度%346SKH517G江鉆050350352.759.54牙輪軸承良好,外徑344mm241.3HT2565萊州503-64714413.0011.08復合片完好,外徑241.3mm241.3HJT517G江漢647-123458754.1710.84牙輪軸承良好,外徑241mm241.3HT2565萊州1234-2278104483.5012.50復合片破損15塊,外徑241mm241.3HJT517G江漢2278-250522761.003.72牙輪軸承良好,外徑241mm241.3HT2565萊州2505-26751704

6、1.754.07復合片破損16塊,外徑241mm241.3HJT517G江漢2675-278210752.752.033個牙輪軸壞,1#輪起出轉盤后掉,3個牙輪中心突出部分掉了241.3HJT537G江漢2782-295517375.922.28牙輪軸承良好;3個牙輪內排齒磨損3/8, 2#輪外排斷1個小牙齒;3#輪內排斷掉2個大牙齒241.3MD9541HG大港2955-3542587209.502.80復合片中心破損2塊,其他復合片磨損0.5/8,外徑241mm241.3HT2565+萊州3542-387533389.253.73一開采用上海江鉆牙輪鉆頭,使用情況良好;二開第一趟鉆采用PD

7、C鉆頭,因井斜控制不住鉆到647米,換成牙輪203螺桿鐘擺鉆具組合,鉆到1234米井斜控制好后,起鉆換成HT2565鉆進到2278米,地層到延長組底部,最后30米含有沙礫巖,機械鉆速明顯變慢,起鉆準備換另1個HT2565,這只鉆頭下到底后因沉砂卡鉆,處理完后起出換成HJT517G加197螺桿,鉆穿延長組,進入紙坊組中上部,鉆速變慢,扭矩幅度大,鉆到2505米起鉆;換成HT2565鉆至2675米,因扭矩變大鉆速變慢,起鉆更換成HJT517G加197螺桿,鉆到2782米,因泵壓出現異常,扭矩變大,鉆速變慢,最后2米有輕微的跳鉆顯現,起鉆檢查鉆具,鉆頭起出后,1#輪在地面掉下來,3個牙輪的中心突出部

8、分被磨掉,牙齒95%被磨掉;下入HJT537GK鉆穿過紙坊組進入和尚溝組中部,因鉆速變慢起鉆;換成大港產的MD9541HG,該只鉆頭性能穩定,但平均機械鉆速不高,和刀翼攻擊傾度有關(比較直),鉆到3452米,鉆速明顯變慢,扭矩變大,起鉆檢查中心有2個主復合片破損;換成萊州HT2565(主復合片16mm),該只鉆頭最后20米開始扭矩明顯變大,鉆速變慢,鉆到3875米起鉆,起出檢查5個刀翼底部有明顯磨痕,主復合片磨破損掉,底部完好,外徑241mm;換成HJ517G,該鉆頭主要鉆石炭系地層,適應性較好。通過本井施工總結出吳起區塊鉆頭使用經驗:尺寸型號廠家數量地層備注346SKH517G江鉆1第四系-

9、志丹統241.3HJT517G江漢1志丹統-延安組糾、防斜,穿直羅砂礫層241.3HT2565萊州1延安組-延長組中下部延長底部含有礫241.3HJT517G江漢2延長組中下部-紙坊組上部穿沙礫巖241.3HT2565萊州1紙坊組中部241.3HJT517G江漢1紙坊組中下部-和尚溝組241.3HT2565+萊州2和尚溝組-山西組頂部241.3HJT517G/HJT537GK江漢3山西組中部-馬家溝頂部241.3HJ617G江漢2馬家溝組建議以井隊為單位,推廣PDC鉆頭(胎體較好,地層適應性強)多口井修復后重復使用,針對沒有修復價值的PDC鉆頭,送到修復廠將復合片取出后放到待修復的鉆頭上重復使

10、用,節約鉆頭成本;大力開展區塊鉆頭使用調研工作,認真分析總結鉆頭使用情況;針對不同的鉆機類型,鉆具組合,地層巖性總結制定科學合理的鉆井參數,對典型的鉆頭失效特征進行總結;堅持每只鉆頭使用到新度80%左右,可以有效預防鉆具事故。3、 鉆具組合及鉆具管理一開采用塔式鉆具組合:346bit+203DC*2+631*410+177.8DC*15,本井因表層井漏,限制排量導致螺桿不能使用,機械鉆速不高,且井斜較大,503米/2度。二開第一趟鉆采用PDC常規塔式鉆具組合:241.3bit+203DC+203減震器+203DC+410*631+177.8DC*9,未能有效的控制井斜;鉆到647米井斜達到3.

11、5度,被迫起鉆更換成牙輪加螺桿鐘擺鉆具組合;241.3bit+203螺桿+203DC+410*631+238扶正器+177.8DC*12,該趟組合有效控制井斜。后續采用PDC加減震器塔式鉆具組合:241.3bit+203DC+203減震器+410*631+177.8DC*15;視地層和鉆頭情況采用常規塔式組合或者帶減震器、螺桿。本井馬家溝組采用常規鉆具組合,鉆頭斷齒比較多,使用壽命短,主要原因該層白云巖致密硬脆,導致鉆頭牙齒非正常磨損(跳鉆崩斷牙齒),建議以后在該層鉆進中,鉆具組合把減震器帶上。本井使用螺桿次,減震器次詳細統計見鉆具表。這兩中工具的使用有效的減緩鉆具疲勞,減少鉆具事故。這種鉆具

12、組合使用要點,實時記錄觀察好施工參數,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停鉆分析排查原因,必要時起鉆檢查鉆具,一般鉆頭和螺桿實際使用時間為廠家推薦使用時間的90-95%為宜。鉆具管理方面,把好鉆具入井前的檢查關,定期倒換鉆具特別是中和點附近的鉆具,加強鉆具探傷管理,施工中觀察好各項參數變化情況,如果鉆具有刺裂現象要及時起鉆檢查等。本井探傷3次,其中檢查出壞鉆鋌2根;鉆進中發現鉆桿刺2次,壞2根。4、 施工參數開次鉆具組合鉆壓(kN)轉速rpm)排量(l/s)泵壓(MPa)一開牙輪常規塔式組合80-14067182-3二開PDC常規塔式組合80-10070-6534-306-21二開螺桿+牙輪塔式組合10

13、0-1605034-3210-18二開牙輪常規塔式組合160-21070-6034-3010-215、 鉆井液技術開次井深類型泥漿性能比重粘度失水初/終切PH一開471.5聚合水基1.051.133438二開2622聚合水基1.031.053844二開2964聚磺水基1.081.1045504.552129.5二開3500三磺水基1.81.1445684.55.83/149.5一開采用小循環聚合物泥漿,控制好粘度、坂土含量,中途根據井況用稠漿攜砂,完鉆后用充分循環好泥漿,短起下14柱,再循環一周,打好封閉液起鉆。一開下套管順利。二開前期采用地面大循環,中途視井下情況用稠漿攜砂。鉆到2260米,

14、地層劉家溝組,滲漏速度加快,泵壓異常上升,有掉塊現象,同時接單根有阻卡,采取及時轉小循環措施,在泥漿中加入3噸隨鉆堵漏劑和2噸單封堵漏劑,轉小循環后井況逐漸恢復正常,泵壓得到有效控制。為了保護油氣層,鉆到3160米后轉為聚磺泥漿,前期一聚多磺少,維護泥漿性能,進入石盒子中下部,以聚少磺多為主;石碳系山西組至本溪組煤層多,鉆進中根據鉆時、井下摩阻等情況,采取進一退二方法鉆進,泥漿中及時補充防塌潤滑劑,循環時候盡量避開煤層;鉆到山西組中下部時出現掉塊現象,掉快物質為劉家溝、石千峰組、石盒子組泥巖,主要原因調整泥漿性能時密度不均勻,最低1.12g/cm3,通過調整比重在1.15 g/cm3控制失水,提高粘度和切力有效的解決了掉塊問題。6、 完井措施完鉆后循環兩周,打26方封閉液后起鉆。兩趟常規電測和井壁取芯均順利完成。電測完后,換成牙輪鉆頭,用原鉆具組合下鉆通井,下鉆過程中對有阻顯示的地方,根據遇阻井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如果遇阻超過5噸的,接方鉆桿劃眼通過遇阻井段,小于5噸的則通過上下活動鉆具的方式把井眼拉通暢,下到底后循環一周,短起下7柱,井眼通暢后,再循環到井內砂子返完后,打25方封閉液,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