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技術指引_第1頁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技術指引_第2頁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技術指引_第3頁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技術指引_第4頁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技術指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13.100C70AQ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行業標準AQ/TXXXXXXXXX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技術指南Guidelinesforoccupationaldiseasehazardriskassessmentofchemicalhazards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征求意見稿)(本稿完成日期:2015年10月28日)XXXXXX-XX實施XXXXXX-XX發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AQ/TXXXXyXXXX前言II1范圍12規范性引用文件13 術語和定義14 總則25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方法36化學毒物急性中毒事故定量風險評價方法97化學致癌物職業暴露定量

2、風險評價方法13附錄A(規范性附錄)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程序17附錄B(規范性附錄)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框架基本內容18附錄C(規范性附錄)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方法的評價程序19附錄D(資料性附錄)常見化學毒物嗅閾20附錄E(資料性附錄)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方法示例22附錄F(規范性附錄)化學毒物急性中毒事故定量風險評價程序24附錄G(資料性附錄)中毒傷害范圍的確定準則一一毒性評彳淚f標25附錄H(資料性附錄)泄漏物的相態、設備管道及泄漏孔徑等選擇依據27附錄I(資料性附錄)常用擴散模型29附錄J(資料性附錄)常見化學毒物急性中毒致死概率參數36附錄K(資料性附錄)概率

3、變量Y與中毒死亡概率P之間的換算關系38附錄L(資料性附錄)急性中毒事故致死的個人可接受風險標準39附錄M(資料性附錄)泄漏事故擴散模擬示例40附錄N(資料性附錄)化學毒物泄漏事故急性中毒定量風險計算示例45附錄O(規范性附錄)化學致癌物職業暴露定量風險評價程序47附錄P(資料性附錄)苯職業暴露導致白血病的超額個人風險計算示例48參考文獻49AQ/TXXXXyXXXX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的附錄A、W錄B、附錄C、W錄F、附錄8規范性附錄,附錄D>W錄E、附錄GW錄H、附錄I、附錄J、附錄K、W錄L、附錄MW錄N、附錄以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監

4、督管理總局首次提出。本標準由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防塵防毒分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天津渤海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勞動衛生研究所、南開大學、天津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黃德寅、劉茂、張倩、李敏嫣、刁立成、吳梅香、姚冰、趙健、劉忠河、張建強。本標準為首次發布。IIAQ/TXXXXyXXXX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技術指南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的目的、總則、內容、程序和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涉及化學毒物的生產、使用、貯運等的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不包括核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包括預評價、控制

5、效果評價及現狀評價。本標準不適用于對臨近區域公眾健康影響或對環境影響的風險評價;不適用于對化學毒物過度敏感的勞動者。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8664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GBZ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159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T160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GBZ188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AQ/T3046-2013化工企業定量風險評價導則3術

6、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化學毒物chemicaltoxicant在一定條件下,較小劑量就能夠對生物體產生損害作用或使生物體出現異常反應的外源化學物。3.2健康風險healthrisk發生不良健康影響的可能性及其后果。3.3職業病危害occupationalhazard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3.4AQ/TXXXXyXXXX風險評價riskassessment通過對毒理學研究、環境監測、生物監測、健康監護和職業流行病學調查獲得的研究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定性和定量地評價職業性化學毒物的潛在健康危害及程度,對其進行職業健康風險管理,制訂控制風險的對策措施的方法

7、和過程。3.5風險辨識hazardidentification對化學毒物引起不良健康反應的潛力進行定性評價的過程。3.6暴露評價exposureassessment確定人體通過不同的途徑接觸外源化學物的量及接觸條件得出總接觸量的過程。3.7齊U量-反應評價dose-responseassessment確定化學毒物的劑量與暴露群體當中某種效應的發生率之間關系的過程。3.8風險表征riskcharacterization獲得暴露人群的發生特定反應的概率,即該人群由于接觸某種化學毒物可能導致某種健康后果的風險的過程。3.9風險管理riskmanagement基于風險評價的結果,通過風險辨識、分析、評

8、價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全過程。3.10超額風險extrarisk經背景發生率修正的某不良效應的風險,即在未發生該不良效應的人群中,化學毒物一定暴露條件下導致的不良效應發生率。3.11吸入單位風險inhalationunitrisk經呼吸途徑終身暴露于某致癌物空氣中濃度為10m3或1f/mL時導致腫瘤發生的超額風險。4總則AQ/TXXXXyXXXX4.1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的目的化學毒物的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應能達到如下目標: 辨識暴露于每種化學毒物存在的健康危害; 評價勞動者職業暴露于化學毒物的程度; 分析暴露于化學毒物的勞動者發生職業病及其他健康影響的可能性;

9、區分涉及暴露危害的不同化學毒物的風險等級,確定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風險類別;預測急性職業性化學中毒事故及職業腫瘤發生的可能性,提出合理可行的應急管理與防控措施對策,為科學有效實施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管理提供技術依據,預防控制工作場所化學毒物的職業病危害。4.2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基本程序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基本程序應包危害因素辨識、暴露評價、劑量-反應評價、風險表征和風險管理五個階段。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的程序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其框架基本內容應符合附錄B的規定。4.3 適用范圍4.3.1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涉及化學毒物的生產、使用、貯運等用人單位均應進行化學毒物

10、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應依據風險等級的評價結果對建設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并實施風險分級管理。對于確定為高風險的職業病危害嚴重建設項目,應根據職業病危害特點進行化學毒物急性中毒事故定量風險評價或化學致癌物職業暴露定量風險評價。4.3.2 化學毒物急性中毒事故定量風險評價可能發生急性化學性中毒事故的高風險用人單位,應進行化學毒物急性中毒事故定量風險評價。依據定量風險評價分析發生急性中毒事故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為現場搶救、應急疏散、呼吸防護等應急管理輔助決策提供依據。4.3.3 化學致癌物職業暴露定量風險評價可能因接觸某些明確致癌物發生職業腫瘤的高風險用人單位,應對化學毒物的致癌風險進行職業暴露

11、定量風險評價。通過分析致癌風險,為預防控制職業腫瘤的工程防護及風險管理輔助決策提供依據。5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方法5.1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的步驟5.1.1 風險分級步驟如下:a)搜集生產工藝、防護措施、化學毒物性質、職業暴露情況等相關資料;b) 評價暴露或暴露的可能性,確定暴露等級;c) 識別化學毒物危害,確定危害等級;d)綜合化學毒物暴露等級和危害等級,確定風險等級;e)根據不同水平的風險等級,決定相應風險的防控措施優先級,以采取有效的防護控制措施。5.1.2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方法的評價步驟應符合附錄C的要求。AQ/TXXXXyXXXX5.2 化學毒物職業病危害風險

12、分級方法5.2.1 風險辨識5.2.1.1 應搜集生產工藝、防護措施等相關資料,對工藝過程、勞動者操作環境和操作程序等進行全面調查,包括生產工藝控制指標、工藝裝備技術參數、產品包裝、運輸及貯存方式、原輔料的規格及使用量、衛生工程技術防護措施、職業衛生管理措施和操作規程、應急救援預案、健康監護策略、職業衛生培訓等情況。5.2.1.2 應搜集化學毒物性質相關資料,辨識物質理化特性,包括蒸氣壓、空氣動力學直徑、氣味、腐蝕性等。綜合考慮化學毒物固有的毒性、急性毒性、刺激性、腐蝕性及致癌、致突變和致畸等特性。5.2.1.3 應搜集勞動者暴露因素相關資料,應包括勞動者暴露因素調查內容包括勞動者操作方式、暴

13、露濃度、暴露時間、接觸頻率、防護措施、暴露量、暴露途徑等暴露因素。5.2.2 化學毒物暴露等級(ExposureRating,ER)評估5.2.2.1 暴露等級劃分暴露等級(ER)分類依據公式(1)用暴露指數(EI)確定:1/nER=(EIiMEI2MKMEIn)式中:er暴露等級;EI暴露指數(按表1的規定根據可獲取的暴露因素確定暴露指數EI。);n使用的暴露因素個數。暴露因素包括蒸氣壓力或空氣動力學直徑、OT/OEL、E/OEL、M/NOAEL或m/loael、職業危害控制措施、每周使用量、每周累計暴露時間等。注1:。壯氣體嗅閾(mg/*)。注2:E為每周工作時間暴露量,應按5.2.2.4

14、的規定計算E/OEL注3:M為類比監測或實際監測暴露量,NOAE西化學毒物未觀察到有害作用水平,LOAEL為可觀察到最低有害作用水平。表1暴露因素和指數劃分恭路因素暴露指數(EI)12345烝氣壓力或仝氣動力學直徑<0.1mmHg0.11mmHg>110mmHg>10100mmHg>100mmHg粗糙的塊狀或濕材料粗糙和干燥的粒狀材料干燥和小顆粒>100”干燥的和10到100的材料干燥的和小于10的材料OT/OEL<0.10.10.5>0.51>12>2e/oel<0.10.10.5>0.51>12>2m/noael

15、或m/loael<0.10.10.5>0.51>12>2職業危害控制措施適當的控制和定期的維護等適當的控制和不定期的維護適當的控制,沒有維護控制不當無控制措施完善的應急救援體系并定期演練較完善的應急救援預案不定期演練不完善的應急救援預案不定期演練簡單的應急救援預案,不進行演練無應急救援預案完善的職業衛生管職業衛生管理體系職業衛生管理不定職業衛生管理未建未建立職業衛生管AQ/TXXXXyXXXX表1暴露因素和指數劃分(續)恭路因素暴露指數(EI)12345理體系并定期監督有缺陷期監督立監督理體系健康監護策略完善個別項目不規范不定期不規范有時健康監護無健康監督每周使用量幾乎

16、可以忽略的使用量(1kg或L)小用量(1<10kg或L)中等用量(10100kg或L),使用者接受過培訓大用量(1001000kg或L),使用者接受過培訓大用量(1000kg或L),使用者未接受過培訓每周累計暴露時間<8h816h>1624小h>2432h>3240h5.2.2.2 蒸氣壓當有害化學毒物是液體及氣態化學品,可利用安托因方程計算得到蒸氣壓,見公式(2)。lgP=AB/(T+C)(2)式中:P氣壓(bar),1bar=100000Pa;T熱力學溫度(K);A、B和C特征參數,稱為安托因常數。物質的安托因常數在物性手冊中可以查到,也可在Knovel網站查詢獲得。化學毒物的蒸氣壓也可通過NOAA網站查詢得到。5.2.2.3 嗅閾(OT-Odourthreshold)通過與職業接觸限值(OEL:PC-STEL/MAC)比較,確定其達到了何種暴露程度,常見化學毒物的嗅閾參見附錄D。5.2.2.4 暴露劑量與健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