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共5頁)_第1頁
琵琶行(教案)(共5頁)_第2頁
琵琶行(教案)(共5頁)_第3頁
琵琶行(教案)(共5頁)_第4頁
琵琶行(教案)(共5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琵琶行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一、導入解題1、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雅士,一個山野樵夫,是音樂,讓他們共享高山流水情;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是音樂,讓他們再次演繹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皹氛弑居诼?聲者發于情,”是音樂將一些素不相識的人聯系在了一起。為什么音樂會讓素不相識的人產生共鳴呢?今天我們進入白居易的琵琶行。2、簡介作者: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3、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長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

2、統,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睍r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3、文體知識: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稱“歌行體”。三者的名稱雖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別。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二、整體感知1、聽錄音,正音。湓浦(pén)      錚(zhng)   倡女(chng) 賈人(g)憫

3、然(mn) 憔悴(qiáo cuù) 徙(x)    謫(zhé)     潯陽(xún) 荻花(dí) 管弦(xián)    聲聲思(sì) 六么(yo)   嘈(cáo)  舫(fng)鈿頭(diàn)     斂容(lin)   蝦?。╤á má)教坊(fng) 綃(xio)鈿(diàn) 篦(bì) 闌干(l

4、án) 唧(j)嘲哳(zho zh) 嘔?。╱ y)2、解讀小序。小序有什么作用?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概況,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小序已經簡明清楚地敘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寫成了詩,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3、試用七言形式概括各段內容。江頭送客聞琵琶    江上聆聽琵琶曲歌女傾訴身世苦    同病相憐傷遷謫重聞琵琶青衫濕補充:我們也可以用四個數字串聯全詩內容:一段精妙絕倫的音樂描寫;兩個主要人物(琵

5、琶女、白居易);在江邊的三次聞曲;琵琶女與白居易經歷的四種相同之處。3、課文誦讀:齊讀和男女同學分段輪流朗讀結合。三、品味鑒賞鑒賞要點:誰解風物意?誰解琵琶聲?誰解青衫淚?(一)“潯陽江邊聞琵琶” 誰解風物情?1、賞析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寫。齊讀第一段,再討論分析:本段中的景物描寫突出了什么特點?有何作用?“楓葉荻花秋瑟瑟”:敘述秋夜江邊送客時的環境,秋夜江邊,楓葉、荻花,色調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情感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令人頓覺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皠e時茫茫江浸月”: 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

6、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哀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出現準備好氛圍。2、找出寫琵琶女獨守空船時的環境,分析其作用?!叭斫谑乜沾?,繞船月明江水寒”:琵琶女身旁無物,唯有明月、江水繞船,孤單冷寂之意,不言自明,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涼的心情。3、找出描寫詩人生活環境的句子,試賞析這些語句,看能讀出詩人怎樣的情感。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寫江州的生活環境,住宅雜草叢生,禽獸哀鳴,更苦的是沒有朋友知音。詩人的失意寂寞,孤苦無聊,也通過這些景色描寫來反映,其遭際與琵琶女何其相似!4、總之,一枝一葉

7、總關情。詩歌中的風物成了溢滿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個詩境恍若沉浸在潯陽江頭那一派憂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二)“江上聆聽琵琶曲”誰解琵琶聲?1、找出文中三次描寫聽琵琶聲的句段。2、第一次演奏: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方法和作用:側面烘托音樂的美。3、第三次演奏: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重聞琵琶青衫濕。方法和作用:側面烘托音樂的感人。4、重點鑒賞第二次彈奏。齊讀第二段,分析琵琶女的彈奏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并體會作者高超的音樂描寫方法。琵琶女彈奏的幾個階段及其特點。第一階段:調弦。詩句: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

8、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特點:傾訴悲情。第二階段:第一樂曲。詩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特點:急切愉快。第三階段:第二樂曲。詩句: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特點:幽愁暗恨。第四階段:第三樂曲。詩句: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特點:激越奔涌,高亢雄壯。曲終階段: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特點:短促急迫,戛然而止。余音繞梁階段: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側面烘托。繪制音樂旋律變化圖。其中重點是三個階段:第一樂段:“大弦嘈

9、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盤?!保ㄇ宕鄨A潤)第二樂段:“間關鶯語花底滑凝絕不通聲暫歇?!保ㄍ褶D低沉)第三樂段:“銀瓶乍破水漿迸四弦一聲如裂帛?!保ぴ叫蹓眩┟鑼懸魳返姆椒?。疊詞:弦弦、聲聲、續續、嘈嘈、切切。擬聲詞和聯綿詞:間關(疊韻)、幽咽(雙聲)。 大量的比喻:比喻句音樂特點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小弦切切如私語幽細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間關鶯語花底滑宛轉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入微銀瓶乍破水漿迸激越雄壯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   一連串精妙的比喻,寫出音樂的變化,用這些具體的現實生活中聽到過的聲音和形象比擬描繪樂聲,把抽象無形的音

10、樂刻劃成有形可感的實體。讀者不僅仿佛聽到了那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揚,或低回鳴咽的應接不暇的樂音,而且仔細欣賞起來,還可以聽出這一聲和那一聲又有明顯的音色、音調上的區別,熱鬧而不紊亂,復雜而有層次。曲中含情,用感情演奏-描摹音樂:琵琶女,以情演曲;白居易,以情繪聲。思考:音樂能夠傳遞出人的心聲,人生如歌,那么,我們是否能從琵琶曲調的起伏變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的軌跡呢?清脆圓潤:沉浸在往昔回憶中的幸福與快樂;沉吟冷澀:置身于現實生活的窘迫與凄涼;高亢激越:傳達出女子憤怒的抗爭與吶喊。配樂朗讀。(三)“江中聽訴身世苦”誰解青衫淚?1、齊讀第三段。指名用第三人稱的口吻敘述琵琶女的身世及其原因

11、。要點:琵琶女兩個階段的不同遭遇:早年色藝超群、紅極一時的歌妓生涯;年長色衰后的寂寞處境。生活道路發生轉折的三個原因:弟走從軍,阿姨身死,年長色衰。這一段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用年輕貌美襯年長色衰;用門庭若市襯獨守空房;用昔日歡笑襯后來的辛酸;用夜夢往事襯孤寂傷感的情懷。江中聽訴身世苦前半部:色藝超群,紅極一時,歡樂奢華    對比、反襯  后半部:年長色衰、委身賈人,孤苦寂寞琵琶女人生遭遇與樂曲的暗合:年輕時春風得意的愉悅琵琶聲的清脆圓潤;年老色衰時孤獨寂寞冷的抑郁琵琶聲的婉轉低沉;回憶往昔時落差巨大的憤激琵琶聲的激越雄壯。作者塑

12、造了琵琶女這樣一個封建社會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婦女的典型形象,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訴。2、思考:為什么詩人會同一個從未謀面的下等的歌妓產生共鳴呢?指名朗讀第四段,劃出文中相關的句子并進行概括。原因: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擁兵割據的藩鎮吳元濟有勾結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長安城頓時一片混亂。白居易當時任東宮贊善大夫,是個陪侍太子的閑職,不能過問朝政,但他壓抑不住自己的憤怒,上書請求緝捕兇手,終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為江州司馬。五年后,憲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調回長安。3、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么共同的命運、遭遇?琵琶女 

13、;                  詩人京城女     -身份  - 京城官色藝雙全   -昔日  - 才權并重獨守空船   -今日  -謫居臥病受侮辱的藝人形象         受排擠的知識分子形

14、象同是天涯淪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經歷的四點相同之處:來歷相同(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白居易:我自去年辭帝京);才華相同(琵琶女:名屬教坊第一部,白居易:歌詠佳句盡為白公所占);遭遇相同(兩人都是由備受賞識淪落到如今的凄涼境地);情感相通 (同病相憐,同聲相應)。他們是同憶京城,天涯人對天涯人;同嘆年華付流水,苦情人對苦情人;同感處境悲涼,斷腸人對斷腸人;同滴辛酸淚,流淚人對流淚人;同泄音樂情,知音人對知音人;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對寂寞人4、討論分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句的內涵: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發了自己謫居江洲后的郁悶的心情,隱含當時社會變

15、亂,政治衰落給人們造成的痛苦,意義深刻?!疤煅臏S落”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寫出了人們對苦難生活的共同的情感體驗,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鳴。由于詩句簡明準確,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四、總結拓展1、詩歌的兩條線索:全詩以人物為線索,共有明暗兩條: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為線索,一是以詩人的感受為線索。然后兩線交織,匯合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主題上。琵琶女的身世是一條明線,詩人的感受是一條暗線。明線從具體形象上反映主題,暗線則從事物本質上揭示主題。一個反映民間的變化,一個反映朝政的變化。全詩結構嚴謹,敘事和抒情同時進行,不僅推動了全詩敘事情節的發展,而且不斷暗示了詩歌的主題,深化了詩歌的內容。

16、2、歸納概括詩歌的主題:抒發了被貶謫的悲苦心情,控訴了封建社會對人才的不公與扼殺。3、黑格爾說:“不愛音樂不配做人,雖然愛音樂,也只能稱半個人。只有對音樂傾倒的人,才可完全稱作人?!遍喿x下面這首描寫琴聲的詩歌,就其內容情感和表現手法寫一段200字以上的賞析性文字。聽穎師彈琴  韓 愈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要點:全詩可分為兩大段。前十句為第一大段,描寫穎師所彈奏的優

17、美琴聲。開始的時候,琴聲顯得輕柔細碎,音調纏綿宛轉,好象一對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似的,他們在切切私語,卿卿我我地談著、笑著、傾訴著,對琴聲十分的描寫形象、生動,使人不僅聽到了“昵昵爾汝”之聲,而且也仿佛看到了一對青年男女親昵的情狀,把人們引入到琴聲的意境中去??墒钦斎藗兟牭贸錾竦臅r候,音調陡然一變:“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眲x那間,琴聲變得激昂高亢,好象勇士們慷慨赴敵,雄赳赳、氣昂昂地開進了戰場,氣勢磅礴,威武雄壯,這又把人們帶進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境界中去。一會兒,卻又是:“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達隨飛揚”,聲音又轉成了舒緩、悠揚,好象那白云悠然于碧空,也象那柳絮隨風顛狂、飄蕩,使人也為之神游四

18、方。正當人們悠游四方的時候,卻又“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這時琴聲變成了百鳥喧鬧,猛然間似乎有一只高貴的鳳凰引頸長鳴,鳴聲諧和、清亮。繼而,琴聲又變高了,而且越彈越高,“躋攀分寸不可上”,如同一個登山的健兒,在懸崖峭壁上一層一層地往陡險的高峰攀登,在接近最高峰頂的時候,已是“畏途巉巖不可攀”,再上一分一寸都不可能了。情景真是驚心動魄。正在這萬分緊張的時候,忽然,又音調低伏,“失勢一落千丈強”,好象那個在高峰上艱難攀登的健兒,一失手,直落下萬丈深淵? 這一大段,通過生動貼切的比喻,描寫了穎師彈奏的琴聲變幻莫測,把琴聲的陰陽剛柔、高低起伏、騰挪轉折,充分地以形象化的語言摹擬出來,使人完全沉醉在豐富優美的琴聲中。 后八句為第二大段,寫聽琴的感受。這一大段是說:自己雖然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