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清末民初的文化與教育》教案_第1頁
(參考)《清末民初的文化與教育》教案_第2頁
(參考)《清末民初的文化與教育》教案_第3頁
(參考)《清末民初的文化與教育》教案_第4頁
(參考)《清末民初的文化與教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清末民初的文化與教育教案大連第五十二中學 宮 波一、課程標準以科舉制度的廢除和京師大學堂的開辦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發端的主要史實。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為例,了解大眾傳播媒體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了解京師大學堂的創辦、科舉制度的廢除,說出中國近代教育發端的基本情況。 知道<申報>和商務印書館,了解它們的特色和意義。過程與方法 收集有關清末明初新式學堂和現代學校的基本情況比較,說說自己的看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清末民初文化與教育事業的情況,了解中國近代教育與傳媒事業正在跟隨世界潮流前進和發展,認識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眾傳播媒體的積極影響,從中感受

2、創辦者的開拓創業和獻身精神。重點:京師大學堂的開辦、科舉制的廢除難點:科舉制的廢除三、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四、教學過程復習新文化運動的口號、代表人物及作品、意義。新文化運動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運動。中國傳統的教育與文化事業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位于世界領先地位,為什么到了近代卻漸漸落后了中國的教育開始步入近代化的標志是什么? 新授:清朝末年,西學的廣泛影響以及當時社會上存在的教會學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國人看到了中國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國剛剛起步的近代工業也迫切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才;同時,清王朝為了安定人心,決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段。同學們還記得維新派在“戊戌變法

3、”中有關教育的內容是什么嗎?學生回憶“戊戌變法” 的內容,指出京師大學堂是在戊戌變法期間由光緒帝正式下令批準設立的。一、京師大學堂的開辦1、京師大學堂創辦的背景:戊戌變法期間2、京師大學堂創辦的曲折歷程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學,全國的最高學府,也是當時全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構。1896年,第一次正式提出設立“京師大學”,1898年初,隨著維新變法運動的日益發展,康有為再次提出建立京師大學堂,光緒帝準許,但總理衙門遲遲不動,直到戊戌變法期間,軍機大臣和總理衙門才起草了一份京師大學堂章程,1898年7月,光緒帝正式下令,批準設立。戊戌變法失敗以后,維新派的改革措施幾乎全被廢除,只有京師大學堂保留了下來。京

4、師大學堂的章程主要是梁啟超起草,體例仿照日本的學規,共分八章五十四節。辦學原則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西并用,觀其會通。”大學堂的課程分為兩類:一是普通學科,二是專門學科。(教材50頁小字)大學堂創辦的目的:廣育人才,講求時務。1900年帝國主義武裝侵占北京,被迫停辦。1902年復校。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3、京師大學堂的歷史地位: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的綜合性大學,是當時全國最高、設施最全的學府和最高的教育機構,其辦學思想和辦學原則對中國近代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戊戌變法失敗以后,維新派的改革措施幾乎全被廢除,只有京師大學堂保留了下來。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3、影響。大家能否

5、結合現在的教育課程,運用類比的方法總結它的影響。并舉例論證它所倡導的辦學思想和辦學原則對中國近代教育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二、近代教育改革背景:在時代潮流的影響下,迫于社會的壓力,清政府進行了以制定新學制、開辦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制度為標志的教育改革。內容:1、新學制的制定:原因:清朝末年,西學的廣泛影響以及當時社會上存在的教會學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國人看到了中國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國剛剛起步的近代工業也迫切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才;清王朝為了安定人心,決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新的改革。主要內容:1904年,清政府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中國近代第一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的學制,并在全國施行。該章程對國家

6、的教學體制和新式學堂作了比較全面、明確的規定。影響:促進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各地逐漸建立起各級新式學堂,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問題:新學制與今天的學制有何異同?在當時產生怎樣的影響?2、各級新學堂的開辦:新學堂的學習科目十分豐富。(51頁小字)現在我們學校設置的課程,哪些是清末新式學堂課程中有的,哪些是沒有的。說說自己對新學堂的看法。3、科舉制度的廢除: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更關系到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的昌盛。科舉制度的發展過程:隋朝: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唐朝: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宋朝: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明朝: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清代:古代科舉制度的滅

7、亡 科舉制度的特點:賢能治國,為我所用;標準客觀,競爭公平;立法保護,穩定延續。科舉制度的作用:統一了價值,延續了文化;推動了教育,培養了人才;穩定了政治,推動了發展。科舉制度的弊端:唐宋時代,限制還沒有那么多。明清兩朝規定,科舉考試的文體為八股文,這種死板僵化的文體,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更為嚴重。科舉制度最致命的弱點,是清朝中后期它選拔出來的人才不能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導致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脫離,內容單一,文體要求走向極端等。想一想:為什么說廢除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為什么到了近代科舉制卻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小組討論。科舉制度的評價:科舉制度是中國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持續達1300年

8、,在很長的時間里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對中國傳統社會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但發展到后來,隨著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科舉制度也走到了盡頭。三、申報多媒體展示今天各種各樣的商業性的報紙。問題:報紙在你的生活中的意義是什么?你喜歡看那些報紙?報紙中的那些欄目?你知道今天商業性報紙的鼻祖是什么嗎?學生:暢所欲言1、報紙在中國的發展:報紙是以刊載新聞為主的面向公眾、定期、連續發行的出版物。是把個人同國家、世界了解起來的紐帶和社會輿論工具。各種政治力量和社會集團都依據各自的意志運用報紙來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報紙出現于17世紀的歐洲,周刊為報道或新聞報(德國),日報為萊比錫新聞(德國)。在我

9、國出版的第一個中文日報,是于1858年在香港創辦的中外新報。19世紀70年代,中國人自辦的報紙出版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日報是在1925年五卅運動中誕生的熱血日報。2、申報的創辦:1872年 上海 (英國商人美查) 20世紀初,產權和管理權由中國人收回。3、申報的特色:緊密結合生活、商業性質的報紙,內容豐富,新聞量很大并注重真實性,很快發展為全國著名的大報。4、申報的影響:是中國新聞史上形態最完備的近代報紙,對后世報業的發展和壯大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中國大眾傳播媒體的先驅。四、商務印書館:1、創辦:我國近現代出版事業中歷史最長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于上海,初以印刷為主,后兼營出版。190

10、2年開始編纂學校用書和翻譯出版外國書籍。并逐步出版學術著作和影印善本古籍。1932年被日軍炸毀,抗日戰爭時期總館遷至重慶,1954年,總館遷至北京。商務印書館是一家大型綜合出版機構,特別是在教科書、工具書、譯書、科技書和重印古籍等方面尤為突出。190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我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套成功的教科書最新教科書,對我國近代教育事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新中國成立后,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辭源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等大量工具書,成為語言文字工具書方面的主要出版機構之一。另外,商務印書館在保護與整理我國古籍資料方面也有突出貢獻。今天,該館仍以出版中外語文辭書、讀物和翻譯出版外國學術名著等為主。2、商務

11、印書館的特色以編印新式教科書、工具書、翻譯介紹西方的學術著作為主,出版范圍上注重科教類。談一談:通過學習申報、商務印書館這兩方面知識,請發表一下自己的學習感言。可以圍繞貢獻談其中的精神對自己的激勵等。五、課堂小結京師大學堂等新式學堂的建立和科舉制度的廢除,標志中國的教育開始步入近代化,申報和商務印書館給中國社會的文化事業帶來了新鮮的、豐富的內容,它們是中國近代傳媒的先行者,在傳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六、課堂練習 搶 答1、中國近代第一個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國實行的學制是( )A義務教育法 B“明定國是”詔書 C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奏定學堂章程2、我國近代第一份商業性報紙( )A新青年B中外紀

12、聞C申報D時務報3、對北京大學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校史可追溯到1898年 B 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C它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 D是戊戌變法的發源地4、晚清下列教育改革措施中對中國社會影響最大的是( )A設立京師大學堂 B頒布奏定學堂章程 C廢除科舉考試 D 建立各級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5、下列書籍和刊物,光緒帝不可能看到的是( )A海國圖志 B天演論 C 申報 D 新青年6、1998年是北京大學的百年誕辰,這所大學的前身是百日維新時創辦的( )A京師大學堂 B 兩江師范 C商務印書館 D 北洋水師學堂學科綜合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歷代明君圣主都重視教育,即使是在社會動亂的時代,我國的教育事業

13、也有所創新。請你談談春秋時期、清末民初我國教育的發展情況。春秋時期,教育事業得到很大發展,私學興起,特別是大教育家孔子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思想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清末民初,廢科舉,興學堂,派遣留學生,逐漸同近代教育接軌。活動探究1998年5月4日,來自國內外各方面代表共8000多人。濟濟一堂,在首都北京的人民大會堂,慶祝北京大學百年華誕。江澤民總書記為北大百年校慶題詞:“發揚北京大學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為振興中華而做出更大貢獻。”(1) 北京大學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創建的?它的創辦有何歷史意義?背景:1898年戊戌變法。意義: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 舉例說明北京大學是一所具有愛國、進步傳統的學校。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都發源于北京大學。(3)北京大學近幾年又有什么新的發展變化?經過近半個世紀建設、改革,北京大學已成為一所擁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教育科學、醫藥科學和新型工程科學的多學科的新型綜合性大學。情景探究:假如20世紀初你正在京師大學堂讀書,你是否參加將要舉行的科舉考試?說明理由。我將選擇參加科舉考試,因為只有通過科舉才能當官,光宗耀祖。我將首先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因為全國的讀書人大多參加這一考試,而錄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