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水文學第一章 緒論工程水文學:水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為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運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據的一門科學。工程水文學基本內容:水文資料收集、整理、刊布;水文分析與計算推求設計值;水文預報預報預見期內發生的預報預見期內發生的水文現象。水資源:狹義上:水資源是指人類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直接使用的淡水。廣義的:水資源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各種水和水中的物質,在社會生活中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都可稱為水資源。簡言之,水資源是一種參與自然界水分循環,可恢復的動態資源。在確定水資源定義時,要包括三個方面:可恢復的動態資源,參與自然界水分循環,地球水圈中可以利用并且利用的具有資源價值的水
2、。水資源的復雜性表現為:水的類型繁多,具有運動性;用途廣泛;量與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變;開發利用受經濟技術條件、社會條件和環境條件的制約。水資源的特點:水利和水害的兩重性;綜合利用;水資源的再生性;水流的隨機可變性;水利資源的地區性和整體性;某些意義的不可取代性。我國水資源的特點:總量不算少,但人均水量低;地區上分布極不均勻;與耕地、人口的分布不相匹配;年內、年際變化大。這些對我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不利的。水文研究的基本方法:成因分析法;數理統計法;地理綜合法。第二章 徑流及徑流形成過程徑流:降水形成的,沿著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庫、洼地等流動的水流。徑流形成過程:在流域中,從降水到達
3、地面至水流匯集于流域出口斷面的物理過程。降雨過程損失凈雨過程匯流流量過程(前3為產流過程,后2為匯流過程)產流過程 :降雨扣除損失成為凈雨的過程。 凈雨:降雨扣除損失后的雨量稱為凈雨,凈雨和它形成的徑流在數量上是相等的。但二者的過程卻完全不同,凈雨是徑流的來源,而徑流則是凈雨匯流的結果;凈雨在降雨結束時就停止了,而徑流卻要延長很長時間。匯流階段:凈雨通過坡地、河網匯集到流域出口斷面的過程,可細分為坡地匯流和河網匯流。坡地匯流:坡面漫流+表層流徑流+坡地地下匯流河網匯流:從支流到干流,從上游到下游,到流域出口斷面的過程;第三章 水文信息采集與處理水文測站:在流域內一定地點(或斷面)按統一標準對所
4、需要的水文要素作系統觀測,以獲取信息并進行處理為即時觀測信息,這些指定的地點稱為水文測站。觀測項目: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發、水溫、冰凌、水質、地下水位等。分類:按測驗項目,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水質站;按測站性質和作用,基本站、專業站、實驗站。水文站網:單個測站觀測到的水文要素其信息只代表了站址處的水文情況,而流域上的水文情況則須在流域內的一些適當地點布站觀測,這些測站在地理上的分布網稱為水文站網。廣義的站網是指測站及其管理機構所組成的信息采集與處理體系。 布站原則:通過所設站網采集到的水文信息經過整理分析后,達到可以內插領域內任何地點水文要素的特征值的目的。規劃的任務:就是研究測站在
5、地區上分布的科學性、合理性、最優化等問題。 水文測站應布設:基線、水準點和基本水尺斷面、流速儀測流斷面、浮標測流斷面及比降斷面。手機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徑:駐測、巡測、間測、水文調查和自動測報系統。水位:指河流、湖泊、水庫及海洋等水體自由水面相對于某一基面的高程,稱為水位,單位m。我國統一采用青島附近黃海海平面為標準基面。水位觀測的作用:直接為水利、水運、防洪、治澇提供資料;可用水位推求其他水文數據。 水位觀測的基面類型:絕對基面、假定基面、測站基面、凍結基面。觀測水文的設備和方法:水尺人工觀測(直立式、傾斜式、矮樁式與懸錘式)自記水位計水尺優缺點:優點,構造簡單、經濟、使用方便;缺點:觀測條件差
6、,工作量大。自記水位計優缺點:優點,節省人力,自記水位計能將水位變化的連續過程自動記錄下來,不遺漏任何突然的變化和轉折,有的還能將所觀測的數據以數字或圖像的形式遠傳室內,使水位觀測工作趨于自動化和遠傳化;缺點,結構比較復雜,造價、管理費用也比較高。水文調查:為彌補水文基本站網定位觀測之不足或為某個特定目的,采用勘測、調查、考證等方式收集某些水文要素等有關資料的工作,稱之為水位調查 。洪水調查內容:洪水痕跡、發生時間、災情測量、洪水痕跡的高程,河槽、斷面情況,推算洪水總量、洪峰流量、洪水過程線及重現期,調查報告。洪水調查方法:河道踏勘; 深入調查確定洪水痕跡;洪水調查的測量。延長精度:高水外延部
7、分不超過當年實測流量所占水位變幅的30,低水外延部分不超過10。 第四章 流域產匯流計算產流計算:降雨扣除截留、填洼、下滲、蒸發等損失之后,剩下的部分稱為凈雨,它在數量上等于它所形成的徑流深。在我國常稱凈雨量為產流量,降雨轉化為凈雨的過程為產流過程,關于凈雨的計算稱之為產流計算。匯流計算:凈雨沿著地面和地下匯入河網,然后經河網匯流形成流域出口的徑流過程,關于流域匯流過程的計算稱之為匯流計算。 流域蓄水量:在流域降雨能夠影響的土層內土壤含蓄的吸著水、薄膜水和懸著毛管水,不包括重力水,是土壤能夠保持而不在重力作用下流走的水分。日期PtEw.tEtRp.tWt流域蓄水量W的計算步驟!5.1409.8
8、1.55018.93求第、列?Wm=120mm,Kw,t=1.0,計算公式為:Wt為一日開始時蓄水量(mm)5月14日開始時18.93mm,是由前面計算得到的,為已知量1.55=18.93/120*9.8 17.38=18.93-1.551.32=17.38/120*9.1 16.06=17.38-1.321.19=16.06/120*8.9 17.80=16.06-1.19+31.22=17.80/120*8.2 20.65=17.80-1.22+4.21.33=20.65/120*7.7 29.11=20.65-1.33+10.31509.11.32017.381638.91.190.07
9、16.06174.28.21.220.1317.801810.37.71.330.5120.651915.17.21.751.1029.112007.42.55041.362163.23.61.1611.1538.812256.83.22.3926.7389.70t P (mm) K Pa(mm) 前期影響雨量Pa的計算說明!計算說明 6.25 60.3 0.944 6月25日26日總雨量很大, 6月27日Pa達Wm Ka =1- Em / Wm推求7月2日3日的P和雨前Pa值6.26 78.8 0.944 6.27 14.7 0.944 100 6.28 0.944 100 Pa=0.944
10、(10014.7)=108.3 取100 6.29 0.944 94.4 Pa=0.944100=94.4 6.30 0.944 89.1 Pa=0.94494.5=89.1 7.1 0.932 84.1 Pa=0.94489.1=84.1 7.2 20.2 0.932 78.4 Pa=0.93284.1=78.4 7.3 21.9 0.932 P=20.221.9=42.1mm Pa=78.4mm 7.4 2.2 0.932 某流域一次降雨過程,已求得各時段的產流量如下表,并求得地下徑流量為38.1mm,試推求穩定下滲率?解:設 fc= 2.0mm/h ,得 RG= 47.1mm ,不等于3
11、8.1mm 。再假設 fc= 1.6 mm/h , RG= 38.6 mm ,與 38.1 mm 相差很小。最后fc= 1.6 mm/h 。時 段 t(已知)Pt-Et(已知)Rt(已知) Rt Pt-E(已知Fc (mm) =fc*tRG(mm) fc=2.0 fc=1.6 fc=2.0 fc=1.6 1 6 14.5 7.6 0.524 6.3 5.0 6.3 5.0 2 4 4.6 3.7 0.804 6.4 5.1 3.7 3.7 3 6 44.4 44.4 1.000 12.0 9.6 12.0 9.6 4 6 46.5 46.5 1.000 12.0 9.6 12.0 9.6 5
12、6 14.8 14.8 1.000 12.0 9.6 12.0 9.6 6 1 1.1 1.1 1.000 2.0 1.6 1.1 1.1 118.1 2*1.6*47.1 38.6 時段序號時段長度ti(h)(Pi-Ei)(mm)Ri(mm)(3)/(4)(5)*(2) 被fc=2.3mm/h劃分地面地下凈雨(mm)tifcRg,iRs,i(1)(2)(3)(4)(5)(6)(7)(8)(9)1514.59.60.6623.311.57.62.0214.63.70.8050.812.31.91.83344.444.4136.96.937.54146.546.5112.32.344.25214
13、.814.8124.64.610.2=119=10.116200004.600741.11.1149.21.10860.40.41613.80.40合 計126.3120.524.895.7初損:產流以前的總損失水量。即從降雨開始到出現超滲產流,歷時t0 內全部降雨量 ,包括初期下滲、植物截留、填洼等。 后損:流域產流以后下滲的水量,以平均下滲率表示。 初損的確定:對于較小流域,因匯流時間短,出口斷面的起漲點大體可作為產流開始時刻,因此,起漲點前的累積雨量可作為初損I0近似值 ; 對于較大流域,需考慮流域內各雨量站至流域出口斷面回流時間不同的問題。已知某流域設計標準為百年一遇的24h暴雨過程如
14、下表,設計暴雨初損為30mm,后期平均下滲能力為2.0mm/h。試求該流域設計24h設計地面凈雨過程?時段(6h)1234合計雨量(mm)206010510195初損(mm)2010(初損用去1h)30后損(mm)10(后損用去5h)12(后損用去6h)10(后損用去6h)32地面凈雨(mm)4093133已知某流域某次實測降雨徑流資料如下表(該流域面積等于100km2),試分析該場暴雨洪水的凈雨過程?時間實測流量Q(m3/s)流域面雨量(mm)地面徑流Qs(m3/s)日時80206(起漲時刻)1015(初損為20+10-15)0122350131860計算過程為:R=103*6*3600/1
15、00*0.001(m)=22.25(m)注:R為下式中的P5090403062010121001810(合計103)流域匯流時間:流域上最遠點的凈雨流到出口的歷時。濕潤地區某流域流域面積F5290km2,由多次退水過程分析得Kg =228h。1985年4月該流域發生一場洪水,起漲流量50m3/s ,計算時段=6h。通過產流計算求得該次暴雨產生的地下凈雨過程 Rg如下表。試計算該次洪水地下徑流的出流過程?解:將F5290km2, Kg=228h,t=6h代入; 得該流域地下徑流的演算式為: 取第一時段起始流量50m3/s ,逐時段連續演算,結果見下表:某流域一次雨洪的地下徑流過程計算月.日.時地
16、下凈雨Rg,i(mm)6.366Rg,i(m3/s)0.974Qg,i(m3/s)Qg=Qg,i(1)(2)(3)(4)(5)4.16.143.3504.16.208.121(6.366*3.3)49(0.974*50)70(21+49)4.17.28.152(6.366*8.1)68(0.974*70)120(52+68)4.17.83.252(6.366*8.1)117(0.974*120)169(52+117)4.17.1420(6.366*3.2)164(0.974*169)184(20+164)4.17.20179(0.974*184)179(0+179)4.18.2174(0.97
17、4*179)174(0+174)4.18.8169(0.974*174)169(0+169)單位線:在給定的流域上,單位時段內均勻降落單位深度的地面凈雨,在流域出口斷面形成的地面徑流過程線,稱為單位線。 倍比假定:同一流域上有2場凈雨,歷時相同,但凈雨深不同,在出口形成的地面徑流過程完全相似,即總歷時相同,相應流量成比例,等于凈雨深之比。疊加假定:若流域上有一次降雨,凈雨由幾個單位時段的凈雨(假設為Rs1、Rs2)組成,該降雨在出口形成的地面徑流過程等于它們各自在出口形成的過程相疊加。單位線分析計算表時間(t=12h)地面徑流量凈雨h(mm)凈雨15.7mm產生的徑流量(m3/s)凈雨5.9m
18、m產生的徑流量(m3/s)單位線縱標q(m3/s)修正后單位線縱標單位線時段數9.24.900009.24.2112015.7120(76*1.57)0767619.25.92755.9230(146*1.57)45(76*0.59)14614629.25.21737651(415*1.57)86(146*0.59)41541539.26.91065821(523*1.57)244(415*0.59)52352349.26.21840532(339*1.57)308(523*0.59)33934559.27.9575376(240*1.57)199(339*0.59)24024169.27.2
19、1389248(158*1.57)141(240*0.59) 1581577將時段6h的單位線轉換為時段3h的單位線時段(t=6h)原6h單位線q(t,t)S(t)S(t-3)S(t)-S(t-3)3h單位線q(T,t)000001850185370(185*2)1430430185245490(245*2)76543033567026301060(430+630)7652951280106022044034001460(430+630+400)12801803601600146014028042701730(1460+270)160013026018301730100200518019101
20、8308016019801910701406118202819804896207020284284770209820702856212020982244840213821201836214721389189162154214771421542154001002154215421542154S曲線:設想流域上有一場凈雨強度為10mm/t持續不斷的降雨,在出口形成的地面徑流過程線第五章 水文預報水文預報的作用:水文預報可充分利用水資源,最大限度發揮水利工程的效益;在防洪斗爭中,水文預報能事先提供洪水的發生和發展,為防汛抗險提供情報;通過水文預報,實現水利工程的優化調度,更好地處理防洪和興利的矛盾。
21、預見期:預報發布與預報要素出現的時間間距。洪水波的展開:洪水波在傳播過程中,波長不斷加大,波高不斷減小。洪水波的扭曲:洪水波在傳播過程中,波峰向它的起點逼近,波前長度減小。練習題:某河段馬斯京根法流量演算的參數t=18h、k =18h、x=0.15,已知上游站入流過程和下游站起始的流量如下表,試列表計算下游站出流過程? 時間Q上,2Co*Q上,1C1*Q上,1C2*Q下,1Q下,21850505036808054150150721301309010010010880801266060對于水位的預報:許可誤差的上限為1.0m,下限為0.1;(上限為最大變幅許可誤差,下限為變幅為0的許可誤差)。對
22、于流量預報:算出的許可誤差小于測驗誤差時,以測驗誤差為下限。洪峰出現的許可誤差上限:預報根據時間至實測洪峰出現時間間距的30;下限:3小時為下限。第七章 水文統計矩法估計:優點是X和Cv估計較準,缺點是Cs誤差較大。三點法估計:優點是非常簡單,缺點是難以得到三個點的精確位置,系統誤差。 權函數法估計:優點是估計Cs較準,缺點是只能估計Cs,不能估計 和Cv。概率權重矩法:優點:計算簡便,客觀,估計量具有較好的統計特性;重現期:是指某隨機變量的取值在長時期內平均多少年出現一次,又稱多少年一遇。頻率P與重現期T的關系:當為了防洪研究暴雨洪水問題時,一般設計頻率P50,則:T=1/P當考慮水庫興利調
23、節研究枯水問題時,設計頻率P50,則:T=1/(1-P)統計參數對頻率曲線的影響:均值X:當皮爾遜型頻率曲的兩個參數Cv和Cs不變時,由于均值的不同,可以使頻率曲線發生很大的變化,增大X,頻率曲線的位置就會升高,坡度會變陡。 變差系數Cv:X固定隨著Cv的增大,頻率曲線的增大,曲線偏離程度也隨之顯得越來越陡。 Cs固定,CV變大,使頻率曲線順時針旋。 偏態系數Cs:正偏情況下,Cs愈大,均值對應的頻率愈小,頻率曲線的中部愈向左偏,且上段愈陡,下段愈平緩。X、Cv固定,Cs變大,使頻率曲線上端變陡,中間曲率變大,下端趨于水平,Cs2Cs1優化適線法:在一定的適線準則下,求解與經驗點據擬合最優的頻
24、率曲線的統計參數的方法。相關分析在水文計算中的應用:可以用來延長和插補短系列、水文預報等。第八章 設計年徑流計算徑流:在河槽里運動的水流叫做河川徑流,簡稱徑流。徑流量:在一定時段內,通過河流某一斷面的累積水量稱為徑流量。年徑流:一個年度內在河槽里流動的水流叫做年徑流。水文年:是以水文現象的循環周期作為一年,即從每年的汛期開始到第二年的枯水期結束為一年(對于春汛河流,應以春汛開始作為水文年的起點)。水利年:是以水庫的蓄泄循環周期作為一年,即從水庫蓄水開始到第二年水庫供水結束為一年。年徑流的影響因素:氣候因素,P-R-E=W式中,P、E屬于氣候因素。R隨P增大而增大,隨E增大而減少,E又與氣溫、濕
25、度有關,氣候因素是影響徑流的主要因子,屬急變因素;下墊面因素,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植被、流域大小等;人類活動因素,人類在流域上進行的各種活動,包括興建水利工程、大面積灌溉、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方式等。直接影響:引水工程如南水北調,修建水庫,間接影響:植樹造林,都市化。設計保證率P:水資源利用工程的設計標準,反映了水資源的利用程度,即工程規劃設計的既定目標不被破壞的年數占運用年數的百分比。(破壞率q, p = 1-q)年徑流系列的“三性”審查: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可靠性:水位、流量測驗有無差錯水位流量關系曲線繪制及高、低水延長是否恰當上、下游水量是否平衡。一致性:資料是否來自同一氣
26、候、下墊面條件和同一測站。人類活動的影響最顯著。否則進行還原計算。、方法:a. 降雨徑流相關法b. 水量平衡法。代表性:樣本的經驗分布Fn(x)與總體分布F(x)接近程度。越接近,代表性越好。一般樣本系列越長,代表性越好。代表性高低判斷方法:長短序列對比法。設計年徑流量及年內分配的計算步驟:根據審查分析后的長期實測徑流量資料,按工程要求確定計算時段,對各時段徑流量進行頻率計算,求出指定頻率的各種時段的設計流量值;在實測徑流資料中,按一定的原則選取各種代表年。對灌溉工程只選枯水年為代表年;對水電工程一般選豐水、平水、枯水三個代表年;求設計時段徑流量與代表年的時段徑流量的比值,對代表年的徑流過程按
27、此比值進行縮放,即得設計的年徑流過程線。 代表年的選擇:流量相近原則:選擇與設計年徑流量大小相近的年;對工程不利的原則:比如汛期流量大、供水期徑流較小的年份;根據不同年份選擇豐、平、枯(如p=20%、50%、80%或p=25%、50%、75%)三種代表年。 設計年徑流年內分配的計算有同倍比法和同頻率法同倍比法優缺點優點:簡單易行,計算出來的年徑流過程仍保持原代表年的徑流分配形式。 缺點:多個時段和全年的徑流量不能同時滿足設計頻率,即求出的設計年徑流過程,只是計算時段(年或某一時段)的徑流量符合設計頻率的要求。同頻率法:所求的設計年內分配的各個時段徑流量都能符合設計頻率。缺乏實測徑流資料時設計年
28、徑流量及其年內分配的計算有等值線圖法、水文比擬法和經驗公式法。第九章 由流量資料推求設計洪水洪水:由于流域內降雨或溶雪,大量徑流匯入河道,導致流量激增,水位上漲,這種水文現象,稱為洪水。洪水過程線:洪水流量隨時間的變化過程。洪峰流量:洪水過程中的最大瞬時流量Q m。洪水總量:一次洪水的總水量。設計洪水: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時,為了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和防護區的安全,必須按照某種標準的洪水進行設計,這種作為水工建筑物設計依據的洪水稱為設計洪水(符合設計標準的洪水)。風險率:工程在使用年限內,遭遇超標準洪水的概率。設計洪水三要素:設計洪峰流量、設計洪水總量和設計洪水過程線。洪水資料的“三性”審查:
29、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資料可靠性的審查與改正,實測洪水資料和歷史洪水資料;資料一致性的審查與還原;資料代表性的審查與插補延長選樣:就是在現有的洪水記錄中選取若干個洪峰流量或某一歷時的洪量組成樣本,作為頻率計算的依據。選樣的原則:洪水資料選樣,應滿足頻率計算關于獨立、隨機選樣的要求。 選樣的方法:采用年最大值法選樣從資料中逐年選取一個最大流量和固定時段的最大洪水總量,組成洪峰流量和洪量系列。獨立選樣:是指在選取年最大值時不考慮洪峰或其他時段洪量發生的時間和位置,洪峰和各時段洪量的年最大值可以來自不同次洪水。簡而言之,就是只關心最大洪水流量。特大洪水:比系列中一般洪水大得多,并且通過洪水調查可以
30、確定其量值大小及其重現期的洪水稱為特大洪水。模比系數K23。特大洪水處理:特大洪水加入系列后成為不連序系列,即由大到小排位序號不連續,其中一部分屬于漏缺項位,其經驗頻率和統計參數計算與連續系列不同。這樣,就要研究有特大洪水時的頻率計算方法,稱為特大洪水處理。特大洪水重現期的確定:從發生年代至今為最大,N=設計年份 - 發生年份 + 1; 從調查考證的最遠年份至今為最大,N=設計年份 - 調查考證期最遠年份 + 1。連序系列:針對n年實測洪水系列沒有加入歷史特大洪水值,在頻率計算時,各項數值直接按大小順序統一排位,各項之間沒有空位,序數n是連序的,稱為連序系列。連序系列其經驗頻率計算公式為: P
31、m=m/(n+1)*100%不連序系列:系列中加有特大洪水值,特大洪水值的重現期(N)必然大于實測系列年數n,而在N-n年內各年的洪水數值無法查得,它們之間存在一些空位,由大到小是不連序的。不連續系列計算特大洪水與一般洪水經驗頻率的方法:獨立樣本法和統一樣本法。獨立樣本法:把包括歷史洪水的長系列(N年)和實測的短系列(n年)看作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的兩個獨立樣本,各項洪峰值可在各自所在系列中排位。 PM=M/(N+1)*100%統一樣本法:將實測一般洪水系列與特大值系列共同組成一個不連序系列作為代表總體的樣本,不連序系列的各項可在調查期限N年內統一排位。特大洪水的經驗頻率為: PM=M/(N+1
32、)其中有l次發生在實測期,實測期一般洪水的經驗頻率為: 某站1930-1972年的43年中,有實測洪水資料33年。其中1949年為最大,應從系列中抽出作為特大值處理。另外,通過洪水調查與文獻考證,了解到自1903年以來的70年間,為首的三次大洪水,其大小排位依次為1921、1949、1903年 。經分析考證能判斷在這70年間不會遺漏掉比1903年更大的洪水。洪峰流量系列如圖9-2-6。試分析確定各項洪水的經驗頻率?某水庫壩址處有1960-1992年實測洪水資料,其中最大的兩年洪峰流量為1480m3/s、1250m3/s。此外,洪水資料如下: (1)經實地洪水調查,1935年曾發生過流量為510
33、0m3/s的大洪水,1896年曾發生過流量為4800m3/s的大洪水,依次為近150年以來的兩次最大的洪水。(2)經文獻考證,1802年曾發生過流量為6500m3/s的大洪水,為近200年以來的最大一次洪水,且1802年至1960年間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2000m3/s以下 。使用獨立樣本和統一樣本法推求上述各項洪水的經驗頻率? 選擇典型洪水的原則: 峰高量大,接近設計條件下的稀遇洪水;代表性(季節、地區組成、洪峰次數、峰量關系);對過程不利(峰型集中、主峰靠后、與下游洪水遭遇)。同倍比放大法:把典型洪水過程線的縱高都按同一比例系數放大, 即為設計洪水過程線。特點:用同一放大倍比放大典型過程
34、。按峰放大,典型洪水的洪峰為QmD,設計洪峰為Qmp,采用放大系數 按量放大,典型洪水的總量為WTD,設計洪水總量為WTP,放大系數同頻率放大法:在放大典型過程線時,若按洪峰和不同歷時的洪量分別采用不同的倍比,使放大后的過程線的洪峰及各種歷時的洪量分別等于設計洪峰和設計洪量。放大后的過程線,其洪峰流量和各種歷時的洪水總量都符合同一設計頻率,稱為“峰、量同頻率放大”,簡稱“同頻率放大”。特點:放大后的過程線,其洪峰流量和各時段的洪量都符合同一設計頻率。計算設計洪峰及各歷時設計洪量: Qmp、 W1P、W3P、W7P、W15P;選擇典型洪水,計算: QmD、 W1D、 W3D、 W7D、 W15D
35、。 洪峰的放大倍比: 最大1天洪量的放大倍比: 放大步驟: 峰 短歷時洪量長歷時洪量 最大3天洪量中除最大1天以外,其余兩天的放大倍比:最大7天洪量中除最大3天以外,其余四天的放大倍比:已知某水庫設計和典型洪峰、洪量資料,采用同頻率法推求p1設計洪水過程線?解:推求各時段放大倍比 :k03530 / 16202.18; k142600 / 202902.10;k31(7240042600 )/(3125020290)2.72;k73(11760072400)/(5762031250)1.71;第十章 由暴雨資料推求設計洪水按照暴雨洪水的形成過程,推求設計洪水的三步驟: (基本假定:洪水與暴雨同
36、頻率) 推求設計暴雨: 用頻率分析法求不同歷時指定頻率的設計雨量及暴雨過程。 推求設計凈雨:設計暴雨扣除損失就是設計凈雨。 推求設計洪水:應用單位線法等對設計凈雨進行匯流計算,即得流域出口斷面的設計洪水過程。 暴雨選樣設計暴雨設計凈雨設計洪水 直接法推求設計暴雨量:當設計流域雨量站較多、分布較均勻、各站又有長期的同期資料、能求出比較可靠的流域平均雨量(面雨量)時,可直接選取每年指定統計時段的最大面暴雨量,進行頻率計算求得設計面暴雨量。間接法推求設計暴雨量:當設計流域內雨量站稀少,或觀測系列甚短,或同期觀測資料很少,無法直接求得設計面暴雨量時,用間接方法。先求流域中心附近代表站的設計點暴雨量,然后通過暴雨點面關系,求相應設計面暴雨量。 暴雨資料的“三性”審查: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暴雨資料的訂正:X241.12 X1,日自記儀X24人工觀測X1日某流域有3個雨量站,分布均勻,可按算術平均法計算面雨量。面雨量及年最大1、3、7日面雨量選取結果見下表。Cs與Cv的比值:一般地區為3.5左右;在Cv0.6的地區,約為3.0; Cv0.45的地區,約為4.0時間(月日)點雨量面平均雨量最大1、3、7日雨量A站B站C站6.305.30.21.87月4日為年最大1日,雨量為129.9mm;8月2224日為年最大3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低空經濟產業園公司成立可行性分析
- 58同城合作協議
- 優化產品線管理的實施方案計劃
- 提升財務透明度增強信任度計劃
- 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計劃
- 指標體系構建在工作計劃的重要性
- 清晰安全職責分配流程計劃
- 網絡編輯師自我評估工具試題及答案
- 理解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律試題及答案
- 建立品牌評估體系的意義計劃
- 2023年鄰水國有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工程項目資料檔案檢查表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復習課件
- 一年級奧數排隊問題(公開課)課件
- 檢驗科生物安全培訓全面版課件
- 器官移植PPT教學課件
- 邏輯哲學論-英文版
- 背夾球-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
- 工程倫理學教學課件
- 電站項目、燃機基礎施工方案
- EPC模式下設計階段可施工性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