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鑒賞公開課教案(共4頁)_第1頁
高考詩歌鑒賞公開課教案(共4頁)_第2頁
高考詩歌鑒賞公開課教案(共4頁)_第3頁
高考詩歌鑒賞公開課教案(共4頁)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挖掘隱含信息,巧解詩歌鑒賞題教學設計古詩詞鑒賞是歷年高考的必考內容,是檢測考生古典文學審美和鑒賞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高考考綱對詩歌鑒賞的要求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分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準確解讀詩歌鑒賞題中的詩歌,是正確解題的關鍵。教學過程中的反饋信息表明學生對詩歌理解的障礙較大,解題過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綜合分析之后筆者得出五點原因:對詩歌特點認識不足,因而對內容的把握不準;鑒賞思路不清晰,缺乏整體閱讀的習慣;綜合分析能力不夠,不善于從字里行間深挖隱性信息,答題時習慣跟著感覺走;答題規范意識不夠強,答題技巧

2、欠缺,答案要點不全,缺乏應有的概括和提煉。鑒賞方面的知識建構不夠牢固,缺乏相關鑒賞術語的積累和運用,常常以感代析。因此,筆者嘗試在教學中以宏觀把握全詩為前提,從微觀入手,挖掘標題、作者、背景、意象、詩歌本身、題干等的隱含信息,對以上內容作多側面,多角度的分析、歸納、綜合,盡可能在解題時做到 “瞻前顧后”,這樣,利于考生較準確地把握詩歌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從而提高學生準確、規范地解答主觀題的能力。教學過程: 一 教學導入:試題回放:1、PPT顯示診斷考試詩歌鑒賞題所選詩歌以及第2題。浣 溪 沙 朱敦儒(宋) 雨濕清明香火殘,碧溪橋外燕泥寒。曰長獨自倚闌干。 脫籜修篁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

3、江南春好與誰看。 注朱敦儒(1081-1159 ),洛陽人,“南渡以詞得名”,此詞作于流落江南之時。 籜tu ,竹筍的殼皮。(2) 古人認為,“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情”和“景”的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詞。(4分) 2、PPT展示掃描的兩份試卷上的學生答案,請同學們對答案進行現場點評。學生現場答案示例:清明時節雨水濕潤了慘淡的香火,碧溪橋外的燕泥透著寒意。詞人以哀景襯哀情,表達出自己慘遭流放的凄苦無助之情。對比正確答案:以樂景襯悲情,用江南清明之美景來襯托作者故國(北宋)滅亡之悲情。錯因分析:對注釋的關注度不夠,影響答題的準確性(如“南渡”、“流落”);對作品中關鍵字的體悟不夠深入,造成理解

4、有誤(如“春好”指向樂景);忽視題干隱含信息,造成要點不全(例如缺失藝術表現手法)等等。總而言之,不重視鑒賞題本身的隱含信息,造成了丟分失分。二、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挖掘隱含信息,巧解詩歌鑒賞題。1、挖掘隱含信息第一步:析詩題明確詩歌題目的作用:直接反映詩歌的主要內容,揭示作者的情感和情趣;由詩歌題目判斷詩歌的題材,總體把握情感傾向。鏈接高考:PPT逐次顯示各地高考詩歌鑒賞題所選詩歌的題目,要求學生根據題目推測詩歌大致的內容和情感。如:【江蘇卷】春日憶李白【福建卷】,關注“憶”,明確翹首遙望的思念之情;【安徽卷】最愛東山晴后雪,關注“愛”,明確詩人對東山雪景的喜愛之情;晚泊岳陽【遼寧卷】關注“

5、泊”,明確作者的思鄉之情。 春日秦國懷古【全國新課標卷】,關注“懷古”,明確懷古之情。2、挖掘隱含信息第二步:析注釋明確詩歌注釋的作用:解釋生僻詞語,幫助理解語句,疏通詩意;介紹背景,暗示作者的創作動機、本詩的思想內容。鏈接高考:PPT顯示【浙江卷】人月圓詩歌鑒賞題。要求學生在無注釋和有注釋兩種情境中認知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人 月 圓 (金)吳激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注北宋亡后,吳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會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分析:關注注釋,就不難發現“被迫仕金”這一背景透

6、露出的情感主旨,再加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這一寫作緣由,詩人亡國之隱痛,天涯淪落之感,深沉的歷史興亡之嘆已盡然流露。 從對比中明確:鑒賞詩歌要因人論詩,因時論詩,這就需要我們在鑒賞時必須對詩人及創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有時考題會給我們提供有關這方面的注釋,注釋一方面解釋詩歌當中難以理解的詞語,另一方面也向考生傳遞詩歌當中隱含的內容和信息,對這些注釋必須重視 3、挖掘隱含信息第三步:析題干明確詩歌鑒賞題題干的作用:指明了答題要求和思考方向。鏈接高考:PPT顯示【福建卷】曉至湖上和【全國卷】軍城早秋的問題設置,請學生解說題干的要求和答題的方向及范圍。提醒學生注意要點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業

7、回放,學生點評:PPT顯示上次作業征人怨、詩歌鑒賞題的學生答案,請學生現場給分并點評,闡述給分理由。征人怨 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提問: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分析:題干中的“句句”就明確了答案的范圍,需從每句入手分析出“怨情”。明確:復習中,很多同學習題答案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盲目性或不夠明確的地方,這正是因為大家忽視題干的指向性。題干不管是給出限制性條件,還是連續設問,都具有很強甚至很鮮明的指示性,其語義層次或設問先后,都明確地規定著組織答案的步驟和形式。學生在應考時可以利用題干的這一特點,來幫助自己

8、理清思路,找準切入點。三、小試身手:1、學生完成學案上送人歸京師、楚江懷古兩首詩歌的兩道鑒賞小題。 2、教師現場投影3份學生答案,大家共同打分點評,最后幻燈顯示參考答案,指導學生對比自己的答案,分析總結癥結所在的同時也感受自己點滴的進步。四、鑒賞小結:如何挖掘詩歌鑒賞題的隱含信息?1.從題目認識對象 2.從注釋破解難點 3.從題干明確方向。此外,還可從抓意象,抓關鍵詞句,如抒情句、議論句、典故等方面即宏觀又微觀地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同時借助參考答案不斷積累鑒賞術語、規范答題模式,從而在深刻體悟詩性光輝和人文精神的基礎上抓住詩歌鑒賞題的分數。五、布置作業:1、根據本課所學修改上次學案作業;2、完

9、成學案詩歌鑒賞專題復習一作業。教學反思:由于時代距離、文化底蘊、文言功底、鑒賞方法和經驗等原因,古詩鑒賞對中學生而言有著比現代文鑒賞多得多的障礙和難度,,很多考生表現出對高考詩歌鑒賞試題的畏懼。其實詩歌鑒賞題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能準確把握好詩歌文本中的一些隱含信息,就能完整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和藝術風格,就能較準確地評價作者的觀點,就能輕松快速地解答詩歌試題.。經過一輪,學生對主觀題的命題形式有了基本了解,但真正讀懂的思想內容,把相關的表達技巧與具體的詩句聯系分析,準確、規范地解答主觀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本節課的設計嘗試在宏觀把握全詩的前提下,從微觀入手,挖掘標題、作者、背景、意象、詩歌本身、題干等的隱含信息,對以上內容作多側面,多角度的分析、歸納、綜合,指導學生在解題時盡可能做到 “瞻前顧后”,牢牢抓住命題者提供的情境與暗示;同時設計評改題,采用他評和自評的方法,把握考生容易遺漏的答題要點,學生準確、規范地解答主觀題的能力。并結合學到的方法來重新審視并補救做過的作業,明確答題的思路和方向,強化得分意識。教學實踐中,我欣喜地看到同學們在分析點評他人答案時的認真與積極,對比自己答案和參考答案時的急切,在看到掃描卷上不夠工整的字跡時的會心的笑聲。這些形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更活躍了他們的思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