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道之行也教案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并默寫全文。 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3聯系實際,探求未知,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德育目標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2、教學難點 1聯系桃花源記,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與文中“大同”社會相比,有無相似之處? 2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的社會理想實現了嗎?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個世紀以前的中學生差不多能背誦如流,今天的中學生也應如此,必須讀得爛熟,才能較好領悟我們先人所追求的這個理想社會的實質,并感知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證至少讀10遍,課堂上時時有瑯瑯書聲,營造濃濃的學習氛圍。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關于文意的理解,可讓學生自主閱讀,討論交流完成。對于與桃花源記的比較閱讀,教師可稍作點撥引導。學生討論,生生互動;教師點撥,師生互
3、動,這樣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3探究創新法。設置一些開放性的題目供學生思考探究,鼓勵他們敢于異想天開,并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學習。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體思路,指導學生誦讀;探究性思維訓練,促進學生內化課文內容,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桃花源記中那個美、樂、奇的世界大家還記得吧,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沒有權、利的紛爭,沒有名譽的搏斗,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和睦相處、各盡其責,在這樣的社會里生活是快樂的,陶淵明桃花源
4、記一個人人幸福快樂,個個相處融洽的理想社會。在秦漢以前我國的先哲們就已經對這樣的時代進行了論述,先哲們把這樣理想社會命名為大同。今天我們就走進禮記中的大同社會。二、朗讀課文,粗知文意 1教師播放朗讀磁帶或教師范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難,小組自行解答。 教師提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 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音) 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指老而無妻的人。音) 男有分(職分,文中指職業、職守) 貨惡其棄于地也(厭惡、憎恨)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用作動詞,以為親,以為子,分別譯為“奉養”“撫養”)
5、外戶而不閉(用作動詞,從外面合上。用門閂插門) 是故謀閉而不興(杜絕)3理清文章整體思路,具體指導朗讀。 (1)提問:全文文字,共5句話,根據文意,可以分為幾層? 學生明確: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概述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總結全文。 (2)教師分層指導朗讀。 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天下”三句當用分列語氣讀。 第二層:本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應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的“人”“使老有所終
6、”中的“使”,這些字后均當作一頓。最后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后亦當作一頓。讀至“不必為己”,要作稍長停頓,收住這一層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結的語氣讀。“是謂大同”是全文結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3)教師范讀或選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范讀,其余學生循聲低和。 (4)全班齊讀課文。 三、討論下列問題,形成背誦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1提問:“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請找出相關語句,并作講解。 選一位學生回答,明確:“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為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于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
7、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系,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斗。 學生齊讀第1句,速背。 2提問: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 學生明確:課文第二層有三句話,大概是從三個方面吧。 教師點撥:這三句話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1)滿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合適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特別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2)滿足發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
8、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3)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著并快樂著,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快樂。 學生齊讀第二層,按照行文思路,嘗試背誦。 3提問: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現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實社會的影子?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文章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
9、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折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蕩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 學生齊讀第三層,嘗試背誦。 四、探究性思維訓練 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會的理想實現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然后選小組長為本組代言人,闡述本組看法,全班交流。 這是三道開放性的題目。第一題,要啟發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
10、“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快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第二題要求學生聯系歷史知識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師不要隨意評判,應以表揚鼓勵為主。第三題重在激發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想和想像,營造一種暢游理想未來的熱烈氣氛。五、課堂小結 “大道之行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里,人們生活著并快樂著。盡管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為現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就是這個夢,牽系著
11、古圣先賢,牽系著時人,讓我們齊心協力,為這個美好的夢的實現而加倍努力吧! 六、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完成下列練習: (1)解釋加粗的詞。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男有分,女有歸 (2)翻譯下列句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3、寫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來社會。或者以“我在公元3000年”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遺 1談談儒家的政治理想 對儒學來講,理想人的培養和和諧家庭的建立畢竟只是為達到最終目的治國平天下鋪平了道路,要使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現,根
12、本上還需要現實政治的努力。天下統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級有序;尊賢禮士,君仁臣義;君民同樂,輕斂薄賦:這既是儒學家們憧憬、瞻望的理想社會的格局,也是他們終身倡導,甚至“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現實政見和主張。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張,嚴格地說,只是一種管理社會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會,便是一個安定、和諧與統一的治平之世。從孔子的天下歸仁、近悅遠來、“四海之內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樂、百姓“親睦”,到荀子的上下協調、“群居和一”“四海之內若一家”等等無不構畫出一幅社會穩定和諧的美妙藍圖。 先秦儒家這種從仁學的基點出發建構而成的美好社會的圖景,到了秦漢之際,便自然地發展為“大
13、同”理想。“大同之世”顯然是對原始社會的帶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達了儒家對這種理想社會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為公”這一公有制社會的本質特點,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愛互助的人際關系,為后來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極有價值的思想資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時,從社會現實出發,又肯定“大道既隱”,“天下為公”已被“天下為家”所代替。出現了財產私有,“貨力為己”的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教度,人們“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官爵、財產世世代代相沿襲,形成君臣、父子、夫婦的等級關系,于是,便有必要“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維護宗法等級秩序,區分尊卑上下貴賤的禮義制度,就
14、這樣應運而生了。儒家把這種需要用禮義制度、道德規范來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社會稱之為“小康”社會,并認為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這實際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導的禮義之治的歷史必然性,亦表達了儒家的較低一層次的社會理想。 然而,不僅“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個烏托邦,就是“天下為家”的“小康”社會,以仁義為法則來協調一切人與人的關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學說的遭遇就早已證明了這一點。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罰,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養生息,減輕受剝削壓迫的程度,從而對發展經濟和實現社會的穩定和諧產生積極的影響,表現出較多的人民性和歷史遠見。但另一方面,這種善良的愿望和主張卻
15、不符合統治者急功近利的現實需要,擴大疆域,稱霸諸侯,一統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為有力的,現實的手段。 于是,我們便可以看到,儒家這種以仁學為基礎的政治理論和社會理想,其本身的內容和特點就決定了它在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特殊的歷史命運。 (東方理性之河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12版,余式厚主編) 2關于禮記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為別于戴德的大戴禮,故稱小戴禮。全書包括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除有關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如流傳很廣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禮記檀弓篇。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說和當時文物制度的參考書。禮記的語言也簡潔生動,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大道之行也逐句翻譯 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大道實現的時候,天下都是公有的,高尚能干的人被選拔出來,社會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所以人們都不只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不只以自己的兒子為兒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深入理解注冊會計師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考試技能強化與試題答案
- 項目管理的決策實施技巧試題及答案
- 批發磚石材料的合同協議
- 高效學習注冊會計師脈絡試題及答案
- 深入了解金融市場的構成與2025年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資格證考試的知識縱覽試題及答案
- 注會現場模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投資合規管理試題及答案
- 暖氣片購買與銷售合同協議書模板
- 3.1 貫徹新發展理念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二經濟與社會
- 設備的運行動態管理制度(4篇)
- 抖店仲裁申請書模板
- 借款利率協議
- 雞球蟲課件(共32張課件)《動物疫病防治》
- 八年級下 地理 商務星球版《海洋利用與保護》名師課件
- 第七章 堅持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國家安全教育大學生讀本教案
- 《民法典》醫療損害責任篇培訓課件
- 國企數字化轉型解讀及賦能zzw
- 血液透析前中后護理
- 《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22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