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輸血護理知識培訓_第1頁
臨床輸血護理知識培訓_第2頁
臨床輸血護理知識培訓_第3頁
臨床輸血護理知識培訓_第4頁
臨床輸血護理知識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輸輸 血血 科科李小洲李小洲2013-7-25 在在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細則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細則中要求輸血中要求輸血護理人員必修掌握的流程:護理人員必修掌握的流程: 采集血液標本及送檢的流程采集血液標本及送檢的流程取血和輸血的核對流程取血和輸血的核對流程1. 輸血全過程的血液管理流程:包括輸血的輸血全過程的血液管理流程:包括輸血的規(guī)范操作;規(guī)范操作; 輸血過程的觀察記錄;不同輸血過程的觀察記錄;不同成分血的輸注要求和輸注順序;輸血不良成分血的輸注要求和輸注順序;輸血不良反應的處理,輸血后血袋及輸血不良反應反應的處理,輸血后血袋及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的處理。回報單的處理。 受血者血樣采集與送檢受血者血

2、樣采集與送檢 確定輸血后,醫(yī)護人員應持輸血申請單當面核對確定輸血后,醫(yī)護人員應持輸血申請單當面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床號、血型和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床號、血型和診斷,采集血樣。診斷,采集血樣。 由醫(yī)護人員或專門人員將受血者血樣與輸血申請由醫(yī)護人員或專門人員將受血者血樣與輸血申請單送交輸血科,雙方進行逐項核對單送交輸血科,雙方進行逐項核對。采集護士資質:必須接受過血標本采集的培訓,采集護士資質:必須接受過血標本采集的培訓,考試合格。考試合格。血標本的要求:血標本的要求:a) 常規(guī)輸血用輸血專用的試管(常規(guī)輸血用輸血專用的試管(EDTAK2 5ml),血量不少于),血量不少于

3、3ml;b) 疑難交叉配血血標本要求送檢疑難交叉配血血標本要求送檢2管,一管抗凝(管,一管抗凝(EDTAK2),另一管不抗),另一管不抗凝,血量均不少于凝,血量均不少于3ml。c) 新生兒溶血病檢測必須有新生兒及其父母親的血樣本(至少有母親和新生新生兒溶血病檢測必須有新生兒及其父母親的血樣本(至少有母親和新生兒),兒),EDTAK2 抗凝各至少抗凝各至少3ml。d)交叉配血血樣本采集時,對于首次輸血的患者,若申請單上無拒絕輸血)交叉配血血樣本采集時,對于首次輸血的患者,若申請單上無拒絕輸血前傳染病檢查,需抽取輸血前傳染病檢查標本。對于患者第二次及以上輸血,前傳染病檢查,需抽取輸血前傳染病檢查標

4、本。對于患者第二次及以上輸血,輸注血小板或血漿時可不抽取血標本。受血者配血試驗的血標本必須是輸血輸注血小板或血漿時可不抽取血標本。受血者配血試驗的血標本必須是輸血前前3天之內的。天之內的。血標本采集前的核對血標本采集前的核對a) 血標本采集前應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血標本采集前應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b)采集血標本時,采血護士必須認真核對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采集血標本時,采血護士必須認真核對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應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識不清,通過詢問患者的親屬確認患應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識不清,通過詢問患者的親屬確認患者身份。絕對禁止通過床頭卡來核實患者

5、身份。者身份。絕對禁止通過床頭卡來核實患者身份。血標本的采集血標本的采集 a)血標本由輸血患者所在科室采集,不得由別的科室代)血標本由輸血患者所在科室采集,不得由別的科室代為采集。住院患者采集血標本后又轉科或轉床,此時需要為采集。住院患者采集血標本后又轉科或轉床,此時需要輸血應重新采集血標本。輸血應重新采集血標本。 b)只有當)只有當臨床輸血申請單臨床輸血申請單與患者腕帶的資料完全一與患者腕帶的資料完全一致時方可采集血標本,二者有矛盾時不得采集血標本,不致時方可采集血標本,二者有矛盾時不得采集血標本,不得使用來源不明或者無人對其來源負責的血標本進行交叉得使用來源不明或者無人對其來源負責的血標本

6、進行交叉配血。配血。 c) 采集血樣本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和正確穿刺。采集血樣本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和正確穿刺。 d) 一位采血人員不能同時采集兩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一位采血人員不能同時采集兩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樣本。血的血樣本。 e) 采集血樣是不可從輸液端采集;當患者用肝素或右旋糖采集血樣是不可從輸液端采集;當患者用肝素或右旋糖酐等影響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藥物,應注明。酐等影響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藥物,應注明。血樣本的標識血樣本的標識a) 采血后,采血人員在床邊將標有患者姓名、住院號、采集時間的標采血后,采血人員在床邊將標有患者姓名、住院號、采集時間的標簽貼在采血試管上并與患者腕帶資料仔細核

7、對。采血人員在簽貼在采血試管上并與患者腕帶資料仔細核對。采血人員在臨床輸臨床輸血申請單血申請單上簽名并注明采血時間。上簽名并注明采血時間。b)血樣標識必須正確完整,與申請單一致。不要在采血前貼上標識。)血樣標識必須正確完整,與申請單一致。不要在采血前貼上標識。受血者血樣本的運送受血者血樣本的運送a)貼有標簽的血標本連同貼有標簽的血標本連同臨床輸血申請單臨床輸血申請單經核對后由醫(yī)護人員或經核對后由醫(yī)護人員或進過培訓的專門人員送輸血科,雙方仔細核對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進過培訓的專門人員送輸血科,雙方仔細核對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及試管與輸血申請單的號碼是否一致等,并名、性別、年

8、齡、病案號及試管與輸血申請單的號碼是否一致等,并在在輸血科配、發(fā)血操作流程登記輸血科配、發(fā)血操作流程登記簽名確認,不合格者填寫簽名確認,不合格者填寫不合不合格標本登記表格標本登記表。嚴禁患者家屬送血標本。嚴禁患者家屬送血標本。b)緊急送檢血樣本應符合輸血科緊急檢測項目的相關要求,并在申)緊急送檢血樣本應符合輸血科緊急檢測項目的相關要求,并在申請單上注明請單上注明“緊急緊急”字樣。字樣。 取血核對取血核對配血合格后,由醫(yī)護人員或專門人員到輸血科取配血合格后,由醫(yī)護人員或專門人員到輸血科取血。血。 取血和發(fā)血的雙方必須共同核對患者姓名、性取血和發(fā)血的雙方必須共同核對患者姓名、性別、病案號、床號、血

9、型、血液有效期及別、病案號、床號、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試配血試驗結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觀等,準確無誤時,雙驗結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觀等,準確無誤時,雙方共同簽字后方可取走。方共同簽字后方可取走。 輸血核對輸血核對輸血前,輸血時由兩名醫(yī)護人員進行三查八對輸血前,輸血時由兩名醫(yī)護人員進行三查八對三查:三查: 查血的有效期查血的有效期 查血的質量查血的質量 查輸血裝置是否完好查輸血裝置是否完好八對:八對: 1.受血者姓名受血者姓名 2.床號床號 3.住院號住院號 4.血型血型 5配血試驗結配血試驗結果果 6.獻血者編號獻血者編號 7.血液的種類血液的種類 8.血液的劑量血液的劑量 輸血時一般采用輸血時

10、一般采用18-24G針頭或套管針,先用生理針頭或套管針,先用生理鹽水確保血管通暢然后再次核對患者姓名、血型,鹽水確保血管通暢然后再次核對患者姓名、血型,無誤后,方可連接輸血袋開始輸血。輸血前后用無誤后,方可連接輸血袋開始輸血。輸血前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用不同供血者的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后,用生理鹽水沖洗輸血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后,用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再接下一袋血繼續(xù)輸注。管,再接下一袋血繼續(xù)輸注。 輸血開始后,床旁觀察輸血開始后,床旁觀察5分鐘,分鐘,15分鐘再次觀察,分鐘再次觀察,按醫(yī)囑調節(jié)滴數(shù)。記錄輸血開始、輸血按醫(yī)囑調節(jié)滴數(shù)。記錄輸

11、血開始、輸血15分鐘、分鐘、輸血完畢和輸血后輸血完畢和輸血后4h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患者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體溫、脈搏、呼吸速率、血壓、體的一般情況、體溫、脈搏、呼吸速率、血壓、體液平衡情況液平衡情況 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jù)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jù)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并嚴格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并嚴格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時處理。時處理。 輸血完畢,醫(yī)護人員應逐項填寫患者輸血反應回報單,并輸血完畢,醫(yī)護人員應逐項填寫患者輸血反應回報單,并返回輸血科保存。返回輸血科保存。 輸血完畢后,醫(yī)護人員將輸血

12、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輸血完畢后,醫(y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并將血袋送回輸血科至少保存貼在病歷中,并將血袋送回輸血科至少保存1天。天。 輸血后將血袋保存于輸血后將血袋保存于28冰箱冰箱24小時,以備出現(xiàn)意外小時,以備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核查用。情況時核查用。 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決不允許將血液長時間放在室溫下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決不允許將血液長時間放在室溫下或置于無溫度監(jiān)控的冰箱中。除手術室、急診室、監(jiān)護室或置于無溫度監(jiān)控的冰箱中。除手術室、急診室、監(jiān)護室外原則上逐袋領取,現(xiàn)輸現(xiàn)拿(病房有冷鏈箱保存例外)外原則上逐袋領取,現(xiàn)輸現(xiàn)拿(病房有冷鏈箱保存例外)輸用前將血袋內的血液

13、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輸用前將血袋內的血液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尤其是開始輸血的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尤其是開始輸血的15分鐘內要慢,分鐘內要慢,以以2ml/min為宜,然后再根據(jù)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為宜,然后再根據(jù)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1 一般情況,成人輸血速度為一般情況,成人輸血速度為510ml/min,或,或510ml/(kgh)。)。2 老年體弱、嬰幼兒及心肺功能障礙者,輸注速度宜慢至老年體弱、嬰幼兒及心肺功能障礙者,輸注速度宜慢至1ml/(kgh)。)。3 急性大出血患者需要快速輸血時,成人輸血速度可達急性大出血患者需要快速輸血時,成人輸血速度可達50

14、100ml/min,或,或50ml/(kgh),兒童),兒童15ml/(kgh)。)。連續(xù)進行血液成分輸注時,輸血器應至少每連續(xù)進行血液成分輸注時,輸血器應至少每12 小時小時更換一次(室內溫度過高,適當增加更換頻率),更換一次(室內溫度過高,適當增加更換頻率),一般認為連續(xù)輸注一般認為連續(xù)輸注10單位(單位(1單位紅細胞單位紅細胞200ml全全血制備而成)的血液應更換輸血器。血制備而成)的血液應更換輸血器。不同成分血輸注的時間限制(血液一旦離開正確的不同成分血輸注的時間限制(血液一旦離開正確的貯存條件就有發(fā)生細菌繁殖或喪失功能的危險)貯存條件就有發(fā)生細菌繁殖或喪失功能的危險) a) 全血或紅

15、細胞,要求在離開全血或紅細胞,要求在離開26的貯存溫度的貯存溫度后后30分鐘內開始輸注,一袋血要求分鐘內開始輸注,一袋血要求4小時內輸注小時內輸注完畢(如室溫溫度過高,則應適當縮短時間)。完畢(如室溫溫度過高,則應適當縮短時間)。一袋血一袋血4小時內未輸注完畢應廢棄。小時內未輸注完畢應廢棄。 b) 機采血小板收到后盡快輸注,要求以患者可以機采血小板收到后盡快輸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輸入,一般為耐受的最快速度輸入,一般為80100滴滴/分,每分,每袋血小板應在袋血小板應在20分鐘內輸注完畢。分鐘內輸注完畢。 c) 新鮮冰凍血漿及冷沉淀融化后應盡快輸注,要新鮮冰凍血漿及冷沉淀融化后應盡快

16、輸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較快速度輸入。對成年患者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較快速度輸入。對成年患者來說,來說,200ml新鮮冰凍血漿應在新鮮冰凍血漿應在20分鐘內輸完,分鐘內輸完,一個單位的冷沉淀應在一個單位的冷沉淀應在10分鐘內輸完。分鐘內輸完。血液加溫問題血液加溫問題 一般輸血不需加溫。如輸血一般輸血不需加溫。如輸血量較大,可加溫輸血的肢體以消除靜脈痙量較大,可加溫輸血的肢體以消除靜脈痙攣,一般情況下也不必加溫。若有特殊情攣,一般情況下也不必加溫。若有特殊情況,如:成人輸血速度大于況,如:成人輸血速度大于 50ml/kgh,新生兒溶血病需要換血,患者體內有強冷新生兒溶血病需要換血,患者體內有強冷

17、凝集素,則可遵醫(yī)囑給血液加溫。加溫血凝集素,則可遵醫(yī)囑給血液加溫。加溫血液應在專用血液加溫器中進行,還要有專液應在專用血液加溫器中進行,還要有專人負責操作并嚴密觀察。不得在裝有熱水人負責操作并嚴密觀察。不得在裝有熱水的容器中對血液進行加溫。如果加溫的血的容器中對血液進行加溫。如果加溫的血液未用則應報廢。液未用則應報廢。 輸血中的幾個問題輸血中的幾個問題 同時輸多品種的血液時同時輸多品種的血液時 怎么辦?怎么辦? 同時需輸多品種的血液時,應首先輸同時需輸多品種的血液時,應首先輸入成分血(尤其是濃縮血小板),其入成分血(尤其是濃縮血小板),其次為新鮮血,最后是庫存時間長的血。次為新鮮血,最后是庫存時間長的血。 什么藥物可以加入血液內一起輸注?什么藥物可以加入血液內一起輸注?沒有。切忌把任何藥物直接加入血液內一同切忌把任何藥物直接加入血液內一同注射。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用注射。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用生理鹽水生理鹽水 輸血時出現(xiàn)異常情況應輸血時出現(xiàn)異常情況應 如何處理?如何處理?減慢或停止輸血,以靜脈注射生理鹽減慢或停止輸血,以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水維持靜脈通路;立即通知值班醫(yī)生和輸血科值班人員,立即通知值班醫(yī)生和輸血科值班人員,及時治療和搶救。及時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