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一模生物分析報告_第1頁
廣州市一模生物分析報告_第2頁
廣州市一模生物分析報告_第3頁
廣州市一模生物分析報告_第4頁
廣州市一模生物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生物學科分析報告一、命題指導思想2013年廣州市綜合測試(一)生物學科試題以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考試大綱及其說明為依據,參考近年廣東高考理綜試題,以主干知識為載體,以比較新的情景為依托,考察學生的能力。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時,注重科學素養的考查,注重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以及能力立意的命題要求。期望通過本測試診斷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檢測出學生存在的薄弱環節,提高后階段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本份試卷的試題來源:(1)改編題:改編歷年的高考

2、題或模擬考試題或教材習題等。(2)原創題:從大學教材、生物期刊等途徑獲取信息,選取切合中學生物學教與學內容和考試大綱要求的新情境,落筆作答的落點在考綱范圍內或題干提示的信息內。題目的編制主要圍繞以下幾點展開:盡量避免各類參考書和測試卷中存在的原型題目,也盡量避免依靠單純記憶就可回答的設問。選擇題主要考查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的簡單應用,非選擇題以主干知識為依托,既體現核心知識的設問,又在能力要求上體現層次性,形成一定的能力梯度。題目背景貼近生活實際,同時緊扣教材,充分考慮中學教學實際。堅持以主干知識為載體,考查能力,思維見長,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理解、實證及邏輯推理能力。體現學科特點,如27題。關

3、注生物科學與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分布考點,恰當設計難度。考點基本上覆蓋了主干知識,強調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引領師生在備考過程重視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控制文字量,在作答要求上,強調學生要會應用概念、術語、原理規范答題。關于選修部分的考查,參考近年年廣東高考理科綜合卷生物部分的試題特點,延續以相對分散的方式考查選修的內容。關注與必修有密切聯系的內容,著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關鍵技術及主要流程。本卷的整體難度控制在0.550.65之間,與預測相符,全卷區分度與信度都比較高(見下表):科目人數難度難度難度區分度區分度區分度信度信度信度1卷2卷全卷1卷2卷全卷1卷2卷全卷理綜299370.

4、760.560.640.420.440.430.80.860.91物理299310.760.50.620.440.50.470.550.580.74化學299290.810.610.690.460.470.470.630.640.78生物299280.70.570.610.50.440.460.520.750.8總體上看,本卷難度比較適中,題目具有一定的新穎性;主干知識考查全面、突出,同時覆蓋面比較廣;各個專題內容分布比例、全卷的閱讀文字量都基本符合高考大綱要求;全卷具有較好的區分度,符合近年廣東理綜生物學科高考試題的特點,能夠起到檢查教與學、指導教與學的作用,較好地體現了命題的初衷。二、考查

5、內容分布表1:2013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考點細目表模塊知識內容題號(小題號或選項)(分數)總分必修1分子與細胞細胞的分子組成及細胞的結構1(A)(B)(C),26(1)(3)9細胞的代謝2(C),6(A),25,26(4)14細胞的增殖、分化1(D),2(D)2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癌變6(B),26(2)5必修2遺傳與進化遺傳的細胞基礎遺傳的分子基礎2(A),6(C)2遺傳的基本規律27(3)10生物的變異4(A)(B)(C)(D),27(2)6人類遺傳病與優生生物的進化必修3生物與環境植物激素的調節動物生命活動調節28(2)4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免疫調節3,4種群和群落28(1

6、)6生態系統2(B),28(3)5生態環境保護28(4)2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基因工程6(D),29(2),4克隆技術胚胎工程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論理問題生態工程選修129(2)4表2:2013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實驗能力要求與分布實驗能力題號分值教材實驗5,27(1)(3)8探究實驗24,29(1)(2)15表3:2013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能力要求分布考綱能力要求題號分值理解能力1/3/6/27(2)(3)/29(2)31實驗與探究能力5/24/27(1)(3)/29(1)(2)23獲取信息的能力2/25/2626綜合運用能力4/28 20三、試卷分析(一)

7、數據分析表1:分數段統計分數段全體全體人數比例>=905771.93%80-90456015.24%70-80661422.10%60-70593619.83%50-60448514.99%40-50341111.40%30-4022617.55%20-3014694.91%10-205261.76%<10890.30%表2:各小題答題統計單選(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A%B%C%D%留空%13.361.4783.960.840.42.188.3683.965.380.1222.681.8867.030.670.610.74.6327.567.030

8、.1533.451.3886.260.860.4186.263.347.173.030.1943.421.485.620.860.254.6485.625.554.030.1652.331.9758.330.580.2658.3311.7719.5710.020.2863.251.5681.160.810.375.581.164.318.870.15雙選(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零分率難度區分度AC%AD%BC%BD%CD%留空%242.662.941.652.90.440.719.441.63.118.18.70.23253.912.7260.830.60.650.73

9、2.85.36.260.86.20.43非選擇題(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小題號最高分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26-1143.081.2661.510.770.4426-1242.311.4132.540.580.4826-185.392.1924.460.670.4626-3121.550.8477.280.770.3926-3263.021.759.350.50.426-384.572.098.430.570.427-1120.870.7925.520.430.4727-1221.170.9858.50.590.427-1343.051.463.280.760.4827-185.0

10、92.2113.220.640.4627-3-2163.022.0620.220.50.4427-3-2221.460.8670.980.730.6327-3-284.482.4517.970.560.4928-1161.671.010.10.280.1128-1242.261.5533.820.570.6428-1103.932.010.060.390.3228-3142.920.9829.870.730.3128-3221.240.9560.170.620.4228-364.161.5220.940.690.3529-1142.511.2624.760.630.4229-1232.011.

11、1243.380.670.5829-174.521.9614.390.650.4929-2-2141.621.4213.020.40.6329-2-2252.471.68.280.490.4829-2-294.092.572.780.450.55(二)試題分析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36分) (47中 梁麗華 從六 詹金鎮 真光中學 謝虎成 廣州市第六中學 王坤)一、單項選擇題(共6個小題,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關于生物膜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核細胞無核膜及細胞器膜因而不具生物膜 B細胞膜功能的復雜程度取決于磷脂的種類和數量C內質網膜為多種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

12、點 D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膜隨著絲點的分裂而消失正確答案:C【考點分析】考查知識點水平要求考綱要求答案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了解C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了解細胞的有絲分裂理解【數據】(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A%B%C%D%留空%13.361.4783.960.840.42.188.3683.965.380.12【學生錯選原因】此題屬容易題,答案C明顯正確,錯選學生較少。少數學生不理解有絲分裂過程,不明白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膜消失的時間而錯選D。【解題思路】本題可用直選法。教材第49頁有“廣闊的膜面積為多種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敘述,據此可以直接選C。2眼蟲屬于原生動

13、物(其眼點能感光),如右圖所示。對其分析恰當的是 A眼蟲的細胞質中不含RNA B眼蟲具有趨光性,因其眼點能感受化學信息 C眼蟲鞭毛擺動所需的ATP來自葉綠體 D眼蟲的伸縮泡有助于提高物質運輸的效率正確答案:D【考點分析】考查知識點水平要求考綱要求答案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理解D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理解多種多樣的細胞了解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理解【數據】(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A%B%C%D%留空%22.681.8867.030.670.610.74.6327.567.030.15【學生錯選原因】此題屬中難偏易題。由于對眼蟲不熟悉,不理解葉綠體的功能和光合作用的原理

14、,又缺乏知識遷移能力,抽樣中27.5%的學生錯選C;由于把“光”這種物理信息錯誤的理解為“化學信息”,或者只看到“眼點”,完全忽視了后面的信息類型,約4%的學生錯選B。【解題思路】此題可用排除法。只要是細胞生物,細胞質中必含RNA,排除A;“光”屬于物理信息排除B;葉綠體光反應所產生的ATP用于暗反應,而眼蟲鞭毛擺動所需的ATP來自呼吸作用排除C;類比推理:眼蟲的伸縮泡相當于植物細胞的液泡,有助于提高物質運輸的效率,正確選項D。3人食用被諾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會導致嘔吐與腹瀉,而NV極易變異,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A胃酸能殺死部分NV屬于特異性免疫BNV極易變異,人類很難研究相應的疫苗C人體有

15、多種抗NV的抗體,可能是因為NV表面存在多種抗原蛋白D特異性的效應T細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細胞裂解正確答案:A【考點分析】考查知識點水平要求考綱要求答案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理解A【數據】(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A%B%C%D%留空%33.451.3886.260.860.4186.263.347.173.030.19【學生錯選原因】此題是容易題,很少學生選錯。【解題思路】此題可用直選法。胃酸能殺死部分細菌和病毒不是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所以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應選A、B、C、D三選項的敘述明顯合理。4有關育種的說法,正確的是A多倍體育種過程都要使用秋

16、水仙素 B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可定向培育優良品種C用于大田生產的優良品種都是純合子 D雜交育種與單倍體育種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組正確答案:B【考點分析】考查知識點水平要求考綱要求答案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了解B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應用基因工程的應用應用【數據】(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A%B%C%D%留空%43.421.485.620.860.254.6485.625.554.030.16【學生錯選原因】本題屬容易題。純合子能夠穩定遺傳,所以優良品種的純合子很適應大田種植,由于思維比較僵化,約5.55%的學生錯選C。【解題思路】人工誘導多倍體可以使用秋水仙素,也可以低

17、溫誘導;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而單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本題可以先排除A、D兩個選項。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可定向改變生物的性狀,培育優良品種,B選項正確。優良品種的純合子很適應大田種植,所以C選項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并非用于大田生產的優良品種都是純合子,實踐中我們常常利用雜種優勢,所以C錯誤。5下列對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A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能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B斐林試劑能與蔗糖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C加入無水乙醇越多,葉綠體色素提取液的綠色越深D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可用健那綠染色正確答案:A【考點分析】考查知識點水平要求考綱要求答案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模仿實驗與探究能力A

18、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質獨立操作葉綠體色素的提取與分離獨立操作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獨立操作【數據】(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A%B%C%D%留空%52.331.9758.330.580.2658.3311.7719.5710.020.28【學生錯選原因】此題屬中等難度題。錯選最多的是C選項,約占抽查學生的18.57%。這部分學生認為加入無水乙醇越多,所能提取的葉綠體色素總量越多,而沒有考慮濃度的問題。少數學生將染色染色體和線粒體的試劑混淆而錯選D。【解題思路】通常我們做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時用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作實驗材料,我們是利用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液

19、泡天然的紫色以便于觀察。但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也有成熟的大液胞,另外即使細胞含有無色素的大液泡,只要調節亮度,也能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所以A答案正確。蔗糖不是還原性糖,所以不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B錯誤;加入無水乙醇增多,所能提取色素總量不一定增多,但色素的濃度卻會降低很多,顏色變淺,C錯誤;健那綠是用來染色線粒體的活性染料,D錯誤。6下列關于“轉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轉化成光能、電能等B細胞內多個基因發生突變,細胞就轉化成癌細胞C在含適量DNA酶和S型菌DNA的培養基中,R型菌不能轉化為S型菌D目的基因導人受體細胞,并在細胞內維持穩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轉化正確答

20、案:B【考點分析】考查知識點水平要求考綱要求答案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理解B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和防治理解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與技術理解【數據】(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A%B%C%D%留空%63.251.5681.160.810.375.581.164.318.870.15【學生錯選原因】本題屬容易題。D選項涉及選修三,學生對于基因工程中的“轉化”本來就沒有理解,加之對這部分知識遺忘率較高,所以誤選D的約占抽樣的8.87%。極少數同學錯選A。【解題思路】此題跨度大,涉及多個不同概念的理解,但難度不大,也可以用直選法。A、C選項明顯正確,D選

21、項也是教材中的原話,只是記憶問題。細胞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細胞就可能轉化成癌細胞,并不是任何基因發生突變都會轉化成癌細胞,B選項明顯錯誤,答案選B。24據表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組別3的淀粉溶液2mL一2mL一2mL一3的蔗糖溶液一2mL一2mL一2mL2的-淀粉酶溶液1 mL1 mL1 mL1 mL1 mL1 mL反應溫度0060'60'100100碘液2滴2滴2滴2滴2滴2滴注:表中“一”表示沒有添加。A-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無關變量B兩組實驗可用于驗證酶的專一性C三組實驗可說明溫度能影響酶活性D設計上述實驗目的是:驗證酶的專一性和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正確答案:A

22、D【考點分析】考查知識點水平要求考綱要求答案探索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獨立操作實驗與探究能力AD【數據】(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零分率難度區分度AC%AD%BC%BD%CD%留空%242.662.941.652.940.440.719.4141.63.0918.088.740.23【學生錯選原因】此題屬難題。學生在分析對照實驗時,往往過于關注單一變量原則和等量原則,從而忽視無關變量要適宜,也會忽視實驗材料要合適。例如錯選B的考生沒有意識到反應溫度過低(無關變量不適宜);錯選C的考生沒有意識到底物不會被分解(實驗試劑不合適)。實驗目的決定了自變量和因變量的設置,自變量的設置情況

23、能反映出實驗目的,因此,從自變量的設置情況可推出實驗目的。老師在講評試卷時,可引導學生查找本實驗在步驟設計方面還存在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選用兩組實驗來驗證酶的專一性時,對反應結果的檢測可改用斐林試劑來檢測。【解題思路】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不同和底物不同,因此,-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無關變量,故A正確。兩組實驗由于反應溫度過低(無關變量不適宜);因此不能用于驗證酶的專一性,故B錯誤。三組實驗的底物是蔗糖,不會被分解,因此不能說明溫度能影響酶活性,故C錯誤。自變量的設置情況能反映出實驗目的,由自變量的設置情況可推出實驗目的。由底物改變而酶的種類和用量不變可知實驗目的之一是驗證酶的專一性;由的自變

24、量是溫度不同可知另一個實驗目的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25在CO2濃度為0.03和適宜的恒定溫度條件下,測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圖,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光照強度為1千勒克司時,植物甲開始進行光合作用B當光照強度為3千勒克司時植物乙的總光合速率是20mg100cm2葉·小時C若在c點時突然停止CO2的供應,短時間內植物甲的葉綠體中C3 的含量會增加Dd點時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環境因素是CO2的濃度正確答案:BD【考點分析】考查知識點水平要求考綱要求答案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理解BD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應用【數據】(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

25、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零分率難度區分度AC%AD%BC%BD%CD%留空%253.912.7260.8130.640.650.732.85.336.1960.816.20.43【學生錯選原因】此題為中等難度題。此題為中等難度題。少數學生不理解真光合作用和凈光合作用而誤選A,部分學生對光合作用反應機理不理解,分析能力不強而錯選C(占抽樣樣本12%)。【解題思路】首先要理解真光合作用和凈光合作用速率,弄清兩者間的關系。圖所示測出的為凈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凈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光照開始時植物甲就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了,光照強度為1千勒克司時,植物甲真光合作用速率為50mg100cm2葉·

26、;小時了,所以A錯誤;當光照強度為3千勒克司時植物乙的總光合速率等于它的呼吸作用速率,為20mg100cm2葉·小時,B正確;若在c點時突然停止CO2的供應,短時間內植物甲的葉綠體中C3 因來源停止而含量減少,C錯誤;d點是植物乙的光飽和點,繼續增加光照強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大,限制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環境因素是CO2的濃度,D正確。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第26題(原創題)分析(廣雅中學馮潔蓮 第六中學盧鎮岳 執信中學劉立翔)26(16分)細胞內受損的線粒體釋放的信號蛋白,會引發細胞非正常死亡。下圖表示細胞通過“自噬作用”及時清除受損線粒體及其釋放的信號蛋白的過程,請據圖回答:(1)吞噬泡的

27、吞噬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 的特點。圖中自噬體由 層磷脂分子構成(不考慮自噬體內的線粒體)。 (2)受損線粒體的功能逐漸退化,會直接影響有氧呼吸的第 階段。細胞及時清除受損的線粒體及信號蛋白的意義是 。 (3)研究發現人體細胞溶酶體內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細胞質基質中的H+進入溶酶體的運輸方式是 。(4)圖中水解酶的合成場所是 。自噬體內的物質被水解后,其產物的去向是 ,由此推測,當細胞養分不足時,細胞“自噬作用”會 (增強減弱不變)。【答案】26(16分,每空2分)(1)流動性 4 (2) 二、三 避免細胞非正常死亡(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相對穩定)(3)主動運輸 (4)核糖體 排出細

28、胞外或被細胞利用 增強【命題亮點】1本題的背景知識來自科技雜志,情景新穎,以命題情景知識為切入點考查細胞呼吸、跨膜運輸、細胞器的功能、細胞膜的特性等核心知識。能充分調用學生對課本相關內容的知識儲備。2本題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相關的生物學知識的基礎上,能從提供的情景中分析得到相關解題要點,利用獲取的相關信息解答問題。3本題能力方面著重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并把已有知識靈活應用于新情景中的能力,綜合性強,難度適中。設問上注意梯度性,讓學生容易入手作答。【試題分析】1考查的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小題知識內容要求能力要求112 細胞的結構生物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II理解能力1-(1)(3)215

29、 細胞的代謝16 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細胞呼吸細胞凋亡(的意義)IIII理解能力1-(1)(3)314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II理解能力1-(1)獲取信息的能力3-(1)412 細胞的結構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II理解能力1-(1)(3)獲取信息的能力3-(1)理解能力1(1)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3)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獲取信息的能力3(1)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2與教材知識

30、的聯系小題與教材知識的聯系1人教版必修一分子與細胞P682人教版必修一分子與細胞P94、P1243人教版必修一分子與細胞P71、人教版必修三穩態與環境P54人教版必修一分子與細胞P463.解題思路本題是以細胞的“自噬作用”為背景材料,考查對細胞的結構和代謝等相關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具體包括對生物膜、線粒體、溶酶體、核糖體等結構以及自噬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動這些相關內容的考測,其中較好地滲透了理解、分析、推理和運用等能力的考測。小題號解題思路(1)要清楚區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生物膜的功能特點是選擇透過性,不要張冠李戴;通過認真分析觀察圖解,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自噬體由兩層膜結構、

31、即四層磷脂分子層構成。(2)要掌握有氧呼吸各個階段與線粒體的關系;要能充分領會總題干開頭出現的“細胞內受損的線粒體釋放的信號蛋白,會引發細胞非正常死亡”的含義,要充分依題回答,則準確回答“細胞及時清除受損的線粒體及信號蛋白的意義”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3)根據溶酶體內的pH在5.0左右,而細胞外液的pH是弱減性或近中性,顯然,溶酶體內的H+更多,濃度更高,所以細胞質基質中的H+進入溶酶體的運輸方式是逆著濃度梯度運輸的“主動運輸”。(4)水解酶的合成場所也就是蛋白質的合成場所,即核糖體;經溶酶體水解的物質去向是有用物質可被細胞再利用,廢物則被排出細胞外,結合第三空前后表述的含義,顯然水解產物的去

32、向更多應考慮被細胞再利用,從而很自然得出“細胞會通過增強自噬作用來解決養分不足的問題。【考試數據】全樣統計(人數:17795 人) 題號小題號最高分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26-1143.081.2661.510.770.4426-1242.311.4132.540.580.4826-185.392.1924.460.670.4626-3121.550.8477.280.770.3926-3263.021.759.350.50.426-384.572.098.430.570.4【學生存在的問題及答題誤區】小題考生存在的問題及答題誤區(1)不能清楚地區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點,有約10%

33、的考生回答結構特點是“選擇透過性;不能充分分析觀察圖解,有效地提取圖解信息,從而籠統地得出自噬體由2層磷脂分子1層膜構成。(2)許多學生不能區分機體內環境和細胞內環境,機體內環境是指細胞外液,本題涉及的只是要維持細胞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此外,很多考生不能充分的依題回答,沒有充分領會總題干開頭出現的“細胞內受損的線粒體釋放的信號蛋白,會引發細胞非正常死亡”的含義,所以在回答“細胞及時清除受損的線粒體及信號蛋白的意義”時,答了很多與此沒有關系的表述,如:促進了細胞呼吸,有利于細胞器的更新等細胞內的具體的生命活動內容,偏離了題目的要求。如下圖:(3)許多學生不能區分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不能有效區分題目

34、中的提出的“人體細胞溶酶體內的pH在5.0左右”與“H+由細胞質基質進入溶酶體的運輸方式的關系”。接近有1/4以上的學生答不出主動運輸;有些學生的表述也不規范,寫成了“自動運輸”等。(4)對于水解酶的合成場所,很多學生答了加工的場所如內質網、高爾基體,有些同學答了儲存和發揮作用的場所如溶酶體、自噬體,在新情景分析酶(主要是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有不少學生不知如何應對。至于自噬體內的物質被水解后,其產物的去向是也是五花八門,有些學生答了參與細胞的一些具體的生命活動,顯然不如被細胞重新利用全面;有些答成是為其它組織細胞提供物質或被吞噬細胞吞噬或強調由細胞外液排出體外,他們沒有弄請發生自噬作用后的細胞

35、結構和功能依然是完整的、正常的,其它細胞或體外等與本題所問沒有太直接關系。還有學生書寫不規范,甚至寫錯別字,如“排出”寫成“排除”【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后階段備考建議】本題反映了在生物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本題中的自噬作用和細胞的自溶作用區分不清,前者只是清理細胞內的病變破損的細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細胞還保持正常活性和完整性,而后者是令細胞解體死亡,通常發生在細胞凋亡過程中。如果把本題理解成細胞自溶現象,則就會出現很多與細胞外有關個錯誤回答,如機體內環境、細胞外液與外界環境、其它組織細胞吸收養分、吞噬細胞吞噬活動等錯誤。生物膜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點不能有效區分。酶(蛋白酶)的合成場所不明確,一定要清

36、楚蛋白質(多肽)合成的主體是發生在核糖體中的多肽鏈的合成,其余場所只是加工或儲存。主動運輸、協助擴散及自由擴散的區分;等等。本題同時也反映了許多學生有效提取題目信息及依題回答的能力和意識還有待加強。結合本題,建議在今后的教學備考中,應努力在下述的幾個方面做好工作:要扎扎實實地掌握好基礎知識,如本題中的線粒體與有氧呼吸過程的關系,溶酶體的作用及水解產物的去向等。做好基礎題,拿足基礎分,是所有層次的學校和學生都要努力做好的。要提升有效提取題目關鍵信息的能力,要不斷強化依題回答的意識。如本題中的“圖中自噬體由多少層磷脂分子構成”、“細胞及時清除受損的線粒體及信號蛋白的意義是什么”、“本題中自噬作用的

37、正確理解”等,都是正確解題的關鍵。要善于從系統整體去分析題目,要加強邏輯分析思維能力的培養。如本題中的“人體細胞溶酶體內的pH在5.0左右”與“H+由細胞質基質進入溶酶體的運輸方式”有什么關系”, “細胞養分不足時”與“自噬體內的物質被水解后的產物去向”有什么關系,將這些問題綜合思考,理請聯系,一些復雜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從而有效解決許多學生只會局部地、孤立地看問題的不足。對于沒有把握的試題或回答,可以適當考慮命題者的意圖。如本題的第一句話“細胞內受損的線粒體釋放的信號蛋白,會引發細胞非正常死亡”,往往就是本題命制的核心所在;又如在回答“溶酶體水解的物質去向時”,不僅要考慮去的地點場所,還要

38、考慮去了之后所發生的作用或功能,如細胞內溶酶體水解的物質,如果是有用物質會繼續留在細胞內,被細胞重新利用。命題者當然不希望考生只作出“部分物質會繼續留在細胞內就完了”這么低層次的回答。第27題(原創題)分析(禺山高級中學王聯新 省實石樂義 鐵一中學黃濤 47中梁麗華 )27(16分)人類脆性X綜合征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遺傳病,該病是由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的FMRl基因中特定的CGGGCC序列重復而導致的。基因中CGGGCC重復次數與表現型的關系如下表所示。類型基因中的重復次數(n)表現型男性女性正常基因<50不患病不患病前突變基因50200不患病不患病全突變基因>200患病雜合子:50

39、患病;50正常純合子:100,患病(1)調查該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時所用的計算公式是:脆性X綜合征的發病率= 。(2)導致出現脆性X綜合征的變異類型是 。(3)女性將其前突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時,大多擴展成全突變基因,而男性將其前突變基因傳遞給女兒時,不會擴展成全突變基因。下圖是甲病(某單基因遺傳病)和脆性X綜合征的遺傳家系圖。請回答:甲病的遺傳方式是 。3號和4號若再生一個孩子,該孩子患甲病的幾率是 。7與一個不含前突變基因和全突變基因的女性婚配,其后代患脆性X綜合征的幾率是 ,患者的性別是 。該家系中肯定攜帶前突變基因的個體是 。 若要從12個體獲取全突變基因來研究(CGGGCC)重復次數,不

40、能選取其成熟紅細胞,理由是 。【答案】27.答案 (16分,每空2分)(1)脆性X綜合征患病人數/被調查人數×100% (2)基因突變 (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3/4 25% 女性 2(2和6)人體的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不存在該基因)【命題亮點】人類脆性X綜合征是當前在遺傳疾病方面研究比較熱門研究課題之一,以該知識做背景可以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試題背景信息新穎、突破常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FMR1基因中特定的CGG/GCC序列在由母親傳遞給后代的過程中會出現重復;另一方面是試題中所涉及的任何一種雜合子都有一半的機會患病。為了適合高中學生的理解,對原材料進行了合理取舍,保

41、留了材料的精髓,在命題時結合了課程標準、考綱和學生的能力,最后形成了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全面考查考生的遺傳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情況。試題注重科學素養的考查,注重知識運用與分析及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的考查;試題強調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時代性和實踐性。具體來說此題以背景信息脆性X綜合征為切入點考查人類遺傳病的調查、生物的變異來源、遺傳家系圖的分析及概率計算、DNA粗提取實驗等知識。試題將教材實驗與教材內容結合,既有模塊內對考點的縱向深入考查,又有跨模塊的對考點網絡的橫向考查;能力方面著重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分析問題、邏輯推理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命題的

42、亮點還表現在以表格的形式來表達題意;列表說明正常基因、前基因、全突變基因中堿基的變化及其性狀的表現異同。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示深刻的題意,使得信息較為內隱,增強對學生差異的鑒定;另外本題設問注意梯度,讓學生容易入手作答。【試題分析】1考查的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小題知識內容要求能力要求(1)5-2 遺傳與進化(3)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實驗與探究能力2(2)2-4 生物的變異(2)基因突變的特征和原因獲取信息的能力3-(1)理解能力1-(1)(3)2-5 人類遺傳病(1)人類遺傳病的類型理解能力1-(3)2-3遺傳的基本規律(2)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4)伴性遺傳獲取信息的能力3-(1)理解能

43、力1-(3)理解能力1-(1)實驗與探究能力2(1)1-2 細胞的結構6-1 基因工程(5)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DNA的粗提取與鑒定2. 理解能力 2.1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2.2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3實驗與探究能力 3.1能夠獨立完成表二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3.2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3.3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

44、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運用觀察、實驗與調查、假說演繹、建立模型與系統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4獲取信息的能力 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5與教材知識的聯系小題號與教材知識的聯系(1)人教版必修2遺傳與進化(2)人教版必修2遺傳與進化人教版必修2遺傳與進化、人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6.解題思路 小題號解題思路(1)規范表述相關公式(2)結合題干信息“該病是由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的FMR1基因中特定的CGG/GCC序列重復而導致的”,從而得出是堿基對的增添發生的變異,屬于基因突變。(3)由遺傳系譜圖“有中生無,及9為患病個體

45、”推出甲病的遺傳方式,并確定I3、I4個體的基因型,再利用遺傳圖解進行計算。根據題干表格信息推出該病的實質為復等位基因的遺傳,并確定7的基因型為X全突變Y,“一個不含前突變基因和全突變基因的女性”基因型為X正常X正常,寫出遺傳圖解X全突變Y × X正常X正常 X全突變X正常 X正常 Y 50%患病 不患病 推出患病幾率為25% 從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特點找出與DNA(基因)的關系進行答題。【考試數據】(統計人數 29929人)題號小題號最高分平均分標準差滿分率難度區分度27-1120.870.7925.520.430.4727-1221.170.9858.50.590.427-134

46、3.051.463.280.760.4827-185.092.2113.220.640.4627-3-2163.022.0620.220.50.4427-3-2221.460.8670.980.730.6327-3-284.482.4517.970.560.49【學生存在的問題及答題誤區】小題考生存在的問題及答題誤區(1)常見錯誤展示:考生混淆了基因頻率和發病率的計算方法,錯寫成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未明確題干“公式”的含義,用文字進行描述。表述極不規范,用“總人數”代表“被調查人數”,沒有×100%。不理解公式的意義,寫出其它錯誤的答案,甚至認為可以只計算男性患病或女性患病幾率。(2

47、)很多學生沒有理解變異類型指什么,寫出了一些具體表現。還有部分同學沒有正確區分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尤其是前兩項,導致胡亂答題反應考生欠缺從圖中或文字提示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答題不準確、不規范。(3)小題:此小題得分率較高。多數學生出現的問題是專用名詞使用不規范。也有同學未能準確判斷遺傳類型,導致幾率計算也發生錯誤。第小題:學生未能準確理解題干信息,未分析出屬于復等位基因遺傳,未理解表格中雜合子50%患病;50%正常的含義導致第1空失誤率較高,抽樣難度為0.4,第3空未明確問題中“肯定攜帶前突變基因”的指向,只回答了6,或胡亂寫幾個上去,還有的同學表述不規范,回答成“2、6”,抽樣

48、難度為0.45.第2空則回答較好。常見錯誤:第小題:此題學生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對人的成熟紅細胞描述不準確,表述不規范,無主語,因果關系描述錯誤。典型錯誤:【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后階段備考建議】(1)像本題這樣情境相對新穎的題型可以命成難度適中且區分度較高的題目,因此在高考卷中出現的機會較大。但這種題型也是部分學生害怕的題型,因為題干材料新穎,多數情況下需要學生準確把握題意,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審題能力。因此,在后階段的備考中,老師可對重點核心知識涉及的能力要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展,組編一些情境較新穎題目加強訓練,特別是一些新情境下的變式訓練,督促學生注意審題,依題作答,提高學生的判斷推理分析能力,同時

49、強調此類題型的特點“起點高,落點低”,盡可能回歸課本內容,加強學生的自信心。(2)要關注教材,關注考點條目的理解。讓學生熟悉教材,夯實基礎,能力還是源于基礎的。按考綱知識內容表的條目讓學生細讀教材,明確題目考查的考點指向。加強概念教學,加強相近知識的比較和分析,如可遺傳的變異與不可遺傳的變異;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等。挖掘教材中的素材設置問題,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3)對各種類型的遺傳病及其遺傳方式進行歸納、整合,訓練學生掌握識圖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驟,加強圖、表、文之間的轉換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獲取有效信息、綜合歸納和邏輯推理能力。(4)在尖子生的培養過程中,可以在主干知識深挖的基礎上,適當加強對一些較為繁瑣的遺傳題訓練。(5)注意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