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世紀世紀70年代初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將自由資年代初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將自由資本主義推向了壟斷資本主義本主義推向了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時代,帝國主義時代,世界近代史也進入到第三階段。世界近代史也進入到第三階段。 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第二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廣泛用于生產,極大地推動了生產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廣泛用于生產,極大地推動了生產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產量超過了以往任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產量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以科技為先導,以壟斷組織為形式,是資何時期;以科技為先導,以壟斷組織為形式,是資本主義經濟模式成型的表現;這一階段資本主義社本
2、主義經濟模式成型的表現;這一階段資本主義社會在全世界范圍內確立后,進入了成熟穩定和繁榮時會在全世界范圍內確立后,進入了成熟穩定和繁榮時期,期,19世紀末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了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階段。 資本主義各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中,各資本主義各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中,各個大國之間矛盾激化,錯綜復雜,形成同盟國、協個大國之間矛盾激化,錯綜復雜,形成同盟國、協約國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國際局勢日趨緊張,最終約國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國際局勢日趨緊張,最終爆發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大戰中,爆發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大戰中,列寧領導
3、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建立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工人運動自巴黎公社失敗后又具有工人運動自巴黎公社失敗后又具有新的特點,即以有組織的合法斗爭、議會斗爭、經濟新的特點,即以有組織的合法斗爭、議會斗爭、經濟斗爭為主,以罷工為主要斗爭形式,各國工人政黨和斗爭為主,以罷工為主要斗爭形式,各國工人政黨和社會主義團體紛紛建立。由于一些國家的工人政黨社會主義團體紛紛建立。由于一些國家的工人政黨在合法的議會斗爭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導致了第二國在合法的議會斗爭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導致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泛濫,以列寧為首的俄國布爾什
4、維克黨對際修正主義泛濫,以列寧為首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對修正主義者展開斗爭。修正主義者展開斗爭。 這一階段,資本主義世界的殖民體系最這一階段,資本主義世界的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了;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也由商品輸出為主終形成了;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也由商品輸出為主變為以資本輸出為主;亞、非、拉美的民族民主運變為以資本輸出為主;亞、非、拉美的民族民主運動再次掀起了新高潮,亞洲進入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動再次掀起了新高潮,亞洲進入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被列寧稱為階級民主革命時期,被列寧稱為“亞洲的覺醒亞洲的覺醒”。2.重大成果和影響重大成果和影響領域領域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影響影響電力的電力的廣泛應廣泛
5、應用用德國人德國人 制成制成發電機;發電機;19世世紀紀70年代,實際可用年代,實際可用的的 問問世世;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問世問世人類社會人類社會進入進入 時代時代內燃機內燃機和新交和新交通工具通工具的創制的創制和使用和使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油為燃料的的 誕生誕生,90年代年代柴油機創制成功柴油機創制成功推動推動 開采開采業和化學工業業和化學工業產生產生西門子西門子發電機發電機電氣電氣內燃機內燃機石油石油領域領域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影響影響電訊事業電訊事業的發展的發展19世紀世紀70年代年代 發明發明電話,電話,90年代
6、馬可尼年代馬可尼試驗試驗 成成功功世界各地的經濟、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進一步加強化學工業化學工業的建立的建立19世紀世紀80年代從煤炭中提取化年代從煤炭中提取化學產品;學產品;1867年年, 發明發明了炸藥;塑料、人造纖維投入了炸藥;塑料、人造纖維投入生產和使用生產和使用極大地改變了人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們的生活貝爾貝爾無線電報無線電報諾貝爾諾貝爾3.特點特點(1)自然科學的新發展同自然科學的新發展同 緊密結合,科學在推動生緊密結合,科學在推動生 產力發展方面發揮更重要作用。產力發展方面發揮更重要作用。(2)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規模更廣泛,
7、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規模更廣泛, 發展更迅速。發展更迅速。(3)有些國家如日本兩次工業革命有些國家如日本兩次工業革命 進行。進行。(4)主要發生在基礎工業和重工業領域。主要發生在基礎工業和重工業領域。工業生產工業生產交叉交叉 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幾個國家同時展開,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幾個國家同時展開,出現“春色滿園春色滿園”的的景象的原因有哪些?景象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提示:(1)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2)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改革,使資本主義發展進入了一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改革,使資本主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新的歷史時期。(3)資本主義國家
8、對外擴張的加強,商品市場的進一步擴大,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擴張的加強,商品市場的進一步擴大,要求各國進行新的工業革命。要求各國進行新的工業革命。(4)第二次工業革命涉及的范圍廣、領域多、技術新,所以第二次工業革命涉及的范圍廣、領域多、技術新,所以在不同國家同時展開。在不同國家同時展開。二、壟斷組織形成二、壟斷組織形成1.原因:原因: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生產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生產 趨勢加強,推動企業間競爭加劇,促進趨勢加強,推動企業間競爭加劇,促進 和資本的集中,和資本的集中, 便產生了便產生了 。社會化社會化生產生產壟斷壟斷托拉斯托拉斯2.形式:形式:在競爭中壯大起來
9、的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之間,就在競爭中壯大起來的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之間,就 產量、產品價格和市場范圍達成協議,形成壟斷組織。代產量、產品價格和市場范圍達成協議,形成壟斷組織。代 表:流通領域有卡特爾、辛迪加,生產領域有表:流通領域有卡特爾、辛迪加,生產領域有 等。等。3.影響影響(1)一定程度上適應了一定程度上適應了 發展的需要,促進了生產發展。發展的需要,促進了生產發展。(2)壟斷資本家干涉國家政治、經濟生活;資本主義國家成壟斷資本家干涉國家政治、經濟生活;資本主義國家成 為為 利益的代表者。利益的代表者。(3)壟斷組織要求從壟斷組織要求從 上瓜分世界、促使資本主義國家加上瓜分世界、促使資本主
10、義國家加 緊對外侵略擴張。緊對外侵略擴張。(4)19世紀末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德、英、法、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德、英、法、 日、俄等相繼進入日、俄等相繼進入 階段。階段。生產力生產力壟斷組織壟斷組織經濟經濟帝國主義帝國主義 (1)出現的時期不同。前者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后者是出現的時期不同。前者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后者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2)生產手段不同。前者主要靠機器生產,后者主要是依靠科生產手段不同。前者主要靠機器生產,后者主要是依靠科技提高生產效率。技提高生產效率。(3)規模不同。前者相對于手工工場規模較大,工人集中;而規模不
11、同。前者相對于手工工場規模較大,工人集中;而后者是大企業兼并小企業或強強聯合,規模空前擴大。后者是大企業兼并小企業或強強聯合,規模空前擴大。工廠制度與壟斷組織的區別工廠制度與壟斷組織的區別(4)影響不同。前者的出現推動了機器普及和推廣,使資本主影響不同。前者的出現推動了機器普及和推廣,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后者的產生,是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后者的產生,是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的重要標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帝國主義階段的重要標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1.美國美國(1)條件:條件: 優
12、越,資源豐富;西部開發提供了豐富優越,資源豐富;西部開發提供了豐富 的原料和更為廣大的的原料和更為廣大的 ;歐亞移民帶來充足的;歐亞移民帶來充足的 、先進技術和經驗;政治相對穩定,大量歐洲資本、先進技術和經驗;政治相對穩定,大量歐洲資本 涌入。涌入。(2)表現:表現:19世紀末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產量躍居世界世紀初,工業產量躍居世界 , 美國成為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家。美國成為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家。(3)特征:托拉斯是美國最盛行的壟斷組織形式,所以美國特征:托拉斯是美國最盛行的壟斷組織形式,所以美國 被稱為被稱為“ ”。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國內市場國內市場 勞動力勞動力第一位第一位托拉斯帝
13、國主義托拉斯帝國主義2.德國德國(1)條件:國家條件:國家 的完成,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法的完成,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法 國的賠款提供了必需的資金;國的賠款提供了必需的資金; 和洛林的礦藏補和洛林的礦藏補 充了重要的資源;后起資本主義國家易于采用新技術和充了重要的資源;后起資本主義國家易于采用新技術和 新設備。新設備。(2)表現:工業生產速度僅次于表現:工業生產速度僅次于 ,居世界第二位。,居世界第二位。(3)特征:普魯士的軍國主義精神和壟斷階級的擴張欲望相特征:普魯士的軍國主義精神和壟斷階級的擴張欲望相 結合,被稱為結合,被稱為“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統一統一美國美國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14、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3.英國英國(1)原因:殖民大帝國過分依賴原因:殖民大帝國過分依賴 ,資金輸往國外;老,資金輸往國外;老 牌資本主義國家不積極采用新科技成果。牌資本主義國家不積極采用新科技成果。(2)表現:表現: 居世界第一位,失去在世界工業中的壟居世界第一位,失去在世界工業中的壟 斷地位,經濟發展速度落后于美德。斷地位,經濟發展速度落后于美德。(3)特征:殖民地對英國的興衰具有極大的意義,被稱為特征:殖民地對英國的興衰具有極大的意義,被稱為 “ ”。殖民地殖民地資本輸出資本輸出殖民帝國主義殖民帝國主義4.法國法國(1)原因:農業生產技術發展滯后,原因:農業生產技術發展滯后, 狹小;小企業
15、狹小;小企業 的大量存在,新技術、新裝備推廣困難;大量的割地和的大量存在,新技術、新裝備推廣困難;大量的割地和 賠款,大量資本投入賠款,大量資本投入 和國外。和國外。(2)表現:工業生產遠遠落在美德后面,到表現:工業生產遠遠落在美德后面,到19世紀末降至世界世紀末降至世界 第四位。第四位。(3)特征:法國是歐洲的高利貸者,被稱為特征:法國是歐洲的高利貸者,被稱為“ ”。國內市場國內市場信貸領域信貸領域高利貸帝國主義高利貸帝國主義5.俄國俄國(1)原因:原因: 年改革的完成,為工業革命提供了一定的資年改革的完成,為工業革命提供了一定的資 金、勞動力和市場;俄國封建勢力強大;俄國工業發展金、勞動力
16、和市場;俄國封建勢力強大;俄國工業發展 依賴于外國資本。依賴于外國資本。(2)表現: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帝國主義表現: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帝國主義 國家。國家。(3)特征:封建勢力強大,沙皇政府又熱衷于對外擴張,被特征:封建勢力強大,沙皇政府又熱衷于對外擴張,被 稱為稱為“ ”。1861軍事封建帝國主義軍事封建帝國主義6.日本日本(1)原因:促進經濟發展的因素:原因:促進經濟發展的因素: 為經濟發展創造為經濟發展創造 了條件;了條件; 的勝利,推動了經濟發展;日本政的勝利,推動了經濟發展;日本政 府對工業的保護和扶植;兩次工業革命的交叉進行。不利府對工業的保護和扶植;兩
17、次工業革命的交叉進行。不利 因素: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國內市場狹小,資源不足,因素: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國內市場狹小,資源不足, 農業落后。農業落后。(2)表現:表現:1885年工業革命出現高潮,年工業革命出現高潮,20世紀初工業革命世紀初工業革命 完成。完成。明治維新明治維新甲午中日戰爭甲午中日戰爭(3)特征:明治維新保留了大量特征:明治維新保留了大量 ,又極力發展,又極力發展 ,被稱為,被稱為“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4)對外擴張:制定以征服中國為中心的對外擴張:制定以征服中國為中心的“ ”;1876 年迫使朝鮮簽訂了年迫使朝鮮簽訂了 ;甲午中日戰爭中加緊;甲午中
18、日戰爭中加緊 控制朝鮮;日俄戰爭中把朝鮮實際變為殖民地;控制朝鮮;日俄戰爭中把朝鮮實際變為殖民地;1910年年 簽訂簽訂日韓合并條約日韓合并條約,正式吞并,正式吞并 。封建殘余封建殘余軍國軍國 主義主義大陸政策大陸政策江華條約江華條約朝鮮朝鮮四、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四、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1.背景:背景:隨著帝國主義階段的到來,列強爭奪隨著帝國主義階段的到來,列強爭奪 和和 的要求日趨激烈。的要求日趨激烈。2.概況:概況:亞洲和非洲絕大多數地區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亞洲和非洲絕大多數地區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拉丁美洲實際成為英美的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實際成為英美的半殖民地。3.影響
19、:影響: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標志著資本主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標志著資本主 義義 最終確立。最終確立。殖民地殖民地 勢力范圍勢力范圍世界體系世界體系 (1)有利于世界經濟的增長和世界貿易總額的提高。有利于世界經濟的增長和世界貿易總額的提高。(2)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有的封閉性,使世界的橫向聯系加強,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有的封閉性,使世界的橫向聯系加強,整個世界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這是人類歷史上整個世界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進步。的一大進步。評價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評價資本主義世界體系(3)使先進的生產方式向落后地區逐漸擴展,并激發了這些使先進的生產方式向
20、落后地區逐漸擴展,并激發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民族意識,客觀上促進了亞、非、拉美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民族意識,客觀上促進了亞、非、拉美一些地區社會經濟政治體制的變革。地區社會經濟政治體制的變革。(4)這一體系是建立在對亞、非、拉美地區的掠奪和奴役之這一體系是建立在對亞、非、拉美地區的掠奪和奴役之上的,給亞、非、拉美廣大地區帶來深重災難,是極不公上的,給亞、非、拉美廣大地區帶來深重災難,是極不公正的。正的。五、第一次世界大戰五、第一次世界大戰1.背景背景(1)產生矛盾的根源: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產生矛盾的根源: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2)矛盾表現:法德、俄奧、英德三對矛盾中,矛盾表現:法德
21、、俄奧、英德三對矛盾中, 是是 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見下圖見下圖) 英德矛盾英德矛盾(3)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三國同盟的形成:三國同盟的形成:1879年年 結盟,對付俄國;結盟,對付俄國; 1882年由于意大利同法國爭奪突尼斯失敗,德奧意三年由于意大利同法國爭奪突尼斯失敗,德奧意三 國結成同盟,國結成同盟, 是三國同盟的核心。是三國同盟的核心。 三國協約的形成:三國協約的形成:1892年年 締結軍事協定,歐洲締結軍事協定,歐洲 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隨著英德矛盾的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隨著英德矛盾的 發展,英國分別于發展,英國分別于1904年和年和190
22、7年簽訂英法和英俄協年簽訂英法和英俄協 約,英法俄三國協約建立。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約,英法俄三國協約建立。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4)導火線:導火線:1914年年6月月28日日 事件。事件。德奧德奧德國德國法俄法俄薩拉熱窩薩拉熱窩2.概況概況(1)爆發:爆發:1914年年7月,奧匈帝國向月,奧匈帝國向 宣戰。宣戰。(2)戰場:主要在戰場:主要在 戰場上進行戰場上進行 東線:東線: 軍隊同奧匈、德國軍隊對抗。軍隊同奧匈、德國軍隊對抗。 西線:英、法、比軍隊同西線:英、法、比軍隊同 對抗。對抗。(3)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塞爾維亞塞爾維亞歐洲歐洲俄國俄國德軍德軍階段階段時間時間戰事戰事結果結
23、果第一第一階段階段1914年年 等戰役等戰役德軍德軍 的計劃的計劃破產破產第二第二階段階段19151916年年西線的凡爾登戰役、西線的凡爾登戰役、 戰役和東線戰役和東線俄軍的夏季攻勢;俄軍的夏季攻勢; 海戰海戰大戰的戰略主動權大戰的戰略主動權轉移到轉移到一方一方第三第三階段階段19171918年年美、中等參戰,美、中等參戰, 退出戰爭,德國退出戰爭,德國投降投降一戰以一戰以 的失的失敗而告終敗而告終馬恩河馬恩河速決戰速決戰索姆河索姆河協約國協約國日德蘭日德蘭同盟國同盟國俄國俄國3.性質: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性質: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4.影響影響(1)大戰歷時大戰歷時4年多,三十多個國家年多
24、,三十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卷入戰爭,對億人口被卷入戰爭,對 造成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損害。造成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損害。(2)大戰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力量,摧垮了俄大戰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力量,摧垮了俄 羅斯、德意志、羅斯、德意志、 等帝國,削弱了美國、法國、意大等帝國,削弱了美國、法國、意大 利三國。封建的利三國。封建的 帝國解體。帝國解體。(3)戰爭后期,俄國取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戰后初戰爭后期,俄國取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戰后初 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 的的 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出現了高漲的新
25、局面。 人類人類奧匈奧匈奧斯曼奧斯曼民族解放運動民族解放運動為什么說一戰是帝國主義戰爭?為什么說一戰是帝國主義戰爭?提示:提示:(1)從戰爭起因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各帝國主義從戰爭起因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各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必然結果,是帝國主義國家為重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必然結果,是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世界而發動的。新瓜分世界而發動的。(2)從戰爭目的分析:各帝國主義國家提出的戰爭目標和瓜從戰爭目的分析:各帝國主義國家提出的戰爭目標和瓜分領土的要求,顯示了戰爭的性質,如德國要求奪取英法等分領土的要求,顯示了戰爭的性質,如德國要求奪取英法等國的殖民地,而英國則是為了打敗德
26、國,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國的殖民地,而英國則是為了打敗德國,保持世界霸主地位。(3)從戰爭結果分析:巴黎和會的召開,就是戰勝國對戰敗從戰爭結果分析:巴黎和會的召開,就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宰割和掠奪。國的宰割和掠奪。 類別類別項目項目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新興工業新興工業棉紡織業、機器制造業、棉紡織業、機器制造業、交通運輸業交通運輸業電力工業、鋼鐵工業、電力工業、鋼鐵工業、化學工業化學工業生產力生產力大機器生產出現,人類大機器生產出現,人類進入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時代”人類進入人類進入“電氣時代電氣時代”社會關系社會關系近代兩大對立階級形成;近代兩大對立階級形成;英國
27、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確立最終確立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產生壟斷組織;資本主產生壟斷組織;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類別類別項目項目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國際格局國際格局先進的西方和落后的東先進的西方和落后的東方的格局方的格局東西方的經濟取系更加密東西方的經濟取系更加密切,但東西方的差距進一切,但東西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步拉大對中國對中國的影響的影響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工業產生代工業產生(洋務企業和洋務企業和
28、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出現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出現);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科技科技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民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中國人族資本主義發展;中國人民救亡圖存運動高漲民救亡圖存運動高漲(維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和辛亥革命)1.與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與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一枝獨秀一枝獨秀”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 幾乎是幾乎是“遍地開花遍地開花”,這主要是由于,這主要是由于 () A.自然科學取得突破性進展自然科學取得突破性進展
29、B.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 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D.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解析:解析:A、D兩項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兩項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B項是第項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C項項“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使使各國經濟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各國經濟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答案:答案:C 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列強國家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列強國家之間的矛盾錯綜
30、復雜,世界戰爭不斷發生,這些矛盾和戰爭的根源就在于資本主世界戰爭不斷發生,這些矛盾和戰爭的根源就在于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1.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主要是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主要是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 工農業發展速度和水平不一樣,在一定時期內經濟實力工農業發展速度和水平不一樣,在一定時期內經濟實力 對比發生變化。對比發生變化。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 處于處于“世界工廠世界工廠”的地位,按工業實力排隊是英、法、美、的地位,按工業實力排隊是英、法、美、 德,而到德,而到19世紀末,美德經濟迅速發展,超過
31、了英法。世紀末,美德經濟迅速發展,超過了英法。2.資本主義政治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資本主義政治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資本主義階段的方式不一樣,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資本主義階段的方式不一樣,特 征不同。英、法、美三國屬于同一種類型,它們是通過征不同。英、法、美三國屬于同一種類型,它們是通過 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資產階級革命更為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資產階級革命更為 徹底地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因此三國都最終確徹底地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因此三國都最終確 立了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俄、日、德三國屬立了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民
32、主制度。俄、日、德三國屬 于另一種類型。它們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戰爭,于另一種類型。它們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戰爭, 從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從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其政治上專制主義色彩和軍國主義傾向相當濃厚。其政治上專制主義色彩和軍國主義傾向相當濃厚。(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占有的殖民地多寡不同。由于各國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占有的殖民地多寡不同。由于各國政 治、經濟、軍事力量發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它們所侵占治、經濟、軍事力量發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它們所侵占 的殖民地多少不同,其中英法是老牌殖民國家,占有的的殖民地多少不同,其中英法是老牌
33、殖民國家,占有的 殖民地最多,尤其是英國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權。德日等殖民地最多,尤其是英國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權。德日等 國是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占有的殖民地較少。國是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占有的殖民地較少。2.美國崛起、中歐出現第二帝國、遠東日本帝國的興起,英、美國崛起、中歐出現第二帝國、遠東日本帝國的興起,英、 法、德三個海外帝國的擴張和南非黃金的大量涌出,使世法、德三個海外帝國的擴張和南非黃金的大量涌出,使世 界進入了戰亂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界進入了戰亂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加深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加深 B.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加
34、劇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加劇 C.奧匈帝國皇儲被刺奧匈帝國皇儲被刺 D.兩大對立軍事集團的形成兩大對立軍事集團的形成解析:解析:可以逐項分析排除。可以逐項分析排除。A項是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項是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矛盾,不符合題目要求,矛盾,不符合題目要求,C項是一戰的導火線,項是一戰的導火線,D項是具項是具體原因。體原因。B項指出了資本主義國家矛盾的根源,也是一項指出了資本主義國家矛盾的根源,也是一戰的根源。戰的根源。答案:答案:B一個考點一個考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多多個個角角度度1第二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生產的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生產的影響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就第二
35、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就3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世界市場形成中的作用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世界市場形成中的作用角度一第二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生產的影響角度一第二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生產的影響示例示例(2009寧夏高考寧夏高考)下表所反映的下表所反映的19世紀后期美國鋼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發展變化的主要特征是鐵業發展變化的主要特征是 ()年份年份18701900企業總數企業總數(個個)808669工人總數工人總數(人人)78 000272 000產量產量(噸噸)3 200 00029 500 000投資額投資額(美元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A.行業竟爭激烈行業竟爭激烈 B.生產和資本走向
36、集中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C.企業規模保持穩定企業規模保持穩定 D.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美國鋼鐵業統計表美國鋼鐵業統計表解題指導解題指導企業總數越來越少,投資額越來越多,說明企業總數越來越少,投資額越來越多,說明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工人人數增加,產量也增加,并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工人人數增加,產量也增加,并不能說明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排除不能說明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排除D,A和和C在圖表里反在圖表里反映不出來。映不出來。答案提示答案提示B角度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就角度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就1.2009年年8月月19日,世界車展在大連開展,在這次車展上,日,世界車展在大連開展
37、,在這次車展上, 醇氫動力、混合雙動力等新能源汽車成為亮點。汽車誕醇氫動力、混合雙動力等新能源汽車成為亮點。汽車誕 生的年代、最早的動力和能源是生的年代、最早的動力和能源是 () A.20世界初電力和電能源世界初電力和電能源 B.19世紀未電力和石油世紀未電力和石油 C.19世紀未內燃機動力和石油世紀未內燃機動力和石油 D.20世紀初內燃機動力和電能源世紀初內燃機動力和電能源解析:解析:汽車誕生于汽車誕生于19世紀未,動力為內燃機,燃料為石世紀未,動力為內燃機,燃料為石油,因此答案為油,因此答案為C。答案:答案:C角度三綜合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世界市場形成中的作用角度三綜合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在
38、世界市場形成中的作用2.“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互動的整體化趨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互動的整體化趨 勢,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勢,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為論證該觀點,你將選擇的證,為論證該觀點,你將選擇的證 據是據是 ()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強了國際交流,孕育著世界性市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強了國際交流,孕育著世界性市場的形成形成電力推動下的交通運輸,密切了世界各地經濟的聯系電力推動下的交通運輸,密切了世界各地經濟的聯系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的新殖民主義加速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的新殖民主義加速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進程電信工具的創新加速了各地商業信息的交流電信工具的創新加
39、速了各地商業信息的交流A. B.C. D.解析:解析:本題采取排除法。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本題采取排除法。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因此的表述不正確,故答案為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因此的表述不正確,故答案為C。答案:答案:C 1.(2009全國卷全國卷)在在20世紀,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大英世紀,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大英 帝國、大日本帝國等帝國漸次消失。這反映出帝國、大日本帝國等帝國漸次消失。這反映出 () A.資本主義擴張的方式發生變化資本主義擴張的方式發生變化 B.第三世界興起第三世界興起 C.經濟實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視經濟實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視 D.民主政體在世界
40、范圍內確立民主政體在世界范圍內確立 解析:解析:20世紀,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在一戰中瓦解,大世紀,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在一戰中瓦解,大英帝國與大日本帝國在二戰中衰落,說明武力擴張的方式英帝國與大日本帝國在二戰中衰落,說明武力擴張的方式不適應各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各國紛紛把重心轉移到發展不適應各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各國紛紛把重心轉移到發展經濟上。經濟上。 答案:答案:A2.(2009重慶高考重慶高考)下列關于下列關于19世紀末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 發展出現新變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發展出現新變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資本主義國際壟斷集團形成資本主義國際壟斷集團形成 B.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C.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確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確立 D.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趨勢加強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趨勢加強解析:解析: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本題為逆向選擇題。19世紀中后期世紀中后期(第一次工業革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命后),資本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組織生命周期與戰略選擇考核試卷
- 電機制造中的電機運行監測技術考核試卷
- 棉麻企業人力資源激勵制度與績效管理體系優化實踐考核試卷
- 十年后的家鄉初一語文作文
- 前方初二語文作文
- 描寫風景的初二語文作文大全
- 皮革制品的環保標準與國際認證考核試卷
- 電路分析與儀器設計考核試卷
- 電視機制造業的企業文化塑造與傳承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質量管理規范與標準考核試卷
- 脫碳塔CO2脫氣塔設計計算
- 2022年四川省阿壩州中考物理真題及答案
- 香港匯豐銀行大廈結構選型
- 房屋硬裝裝修合同范本
- 2023年東莞市人民醫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招生(放射科)考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2022年甘肅省張掖市輔警協警筆試筆試模擬考試(含答案)
- 勾頭作業施工方案
- 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創傷性網胃炎
- LY/T 1556-2000公益林與商品林分類技術指標
- GB/T 3522-1983優質碳素結構鋼冷軋鋼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