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學期經典誦讀教案_第1頁
六年級上學期經典誦讀教案_第2頁
六年級上學期經典誦讀教案_第3頁
六年級上學期經典誦讀教案_第4頁
六年級上學期經典誦讀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備 課 筆 記(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學 校: 合 興 小 學 年 級: 六 年 級 科 目: 經 典 誦 讀 教 師: 胡 萍 2017年9月1日六年級經典誦讀教學計劃(20162018學年第一學期)一、指導思想: 根據六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以學校指導計劃為基礎,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二、誦讀目標:1、通過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為指導。2、開設經典詩文誦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3、開啟少年兒童的潛能,特別是右腦、潛意識的巨大記憶力和創造力;開

2、發學生的智慧,使識字、閱讀、記憶、觀察、思維、判斷、想象、決策、創造、靈感等多方面潛力得到更為科學的開發和培育。4、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意志。三、保證誦讀時間:利用每天的第一節課前、大課間活動和每周的經典誦讀課。組織學生誦讀,并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充分利用每周誦讀課進行指導,讓學生熟讀成誦,幫助學生理解體會部分重點詞句的意思,培養誦讀的能力。四、教學措施:1、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與熱情。2、定期在班內開展誦讀大賽活動,并予以獎勵。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展示經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4、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形成評價體系,使經

3、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5、參加學校的經典誦讀比賽,精心準備,力爭取得好成績。6、采取積極的評價方式。五、教學進度安排表:周次時間教 學 內 容教時備 注一9月14日水調歌頭1二9月21日如夢令1三9月28日滿江紅1四10月5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1國慶節五10月12日清平樂村居1六10月19日9漁家傲1七10月26日蘇幕遮1八11月2日念奴嬌赤壁懷古1九11月9日山坡羊潼關懷古1十11月16日臨江仙1十一11月23日相見歡1十二12月7日浣溪沙1十三12月14日破陣子1十四12月21日醉花陰1十五12月28日聲聲慢1十六1月4日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1十七1月11日虞美人1十八1月18日西江月

4、1十九1月25日復習二十元月9日元月13日期末期 末檢測水調歌頭教學目標:1、能正確熟練地朗誦詞的內容。2、能大致理解詞的意思,通過有感情有節奏的誦讀呈現詞的意境。教學重點、難點:通過理解詞和作者能富有感情地朗誦。教學準備:1、學生預習水調歌頭2、制作范文朗誦的視頻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聯系舊知導入:1、看月亮夜色圖,吟誦與月亮有關的詩詞?2、讀句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說說意思,簡介蘇軾。3、齊讀課題水調歌頭。二、明確誦讀要求: 學生討論誦讀名作的要求,師概括三點:1、字正腔圓2、有頓、有韻 3、讀透文義三、按要求分步練習誦讀:1、練習讀得字正腔圓,指名讀,齊讀。2、聽視頻范

5、讀,領悟“有頓、有韻”的誦讀技巧。3、古人云:詩中有畫。讀詞中的句子讓你仿佛看到什么?生描述句子中的畫面。四吟唱水調歌頭1.聽王菲的明月幾時有2.跟唱。如夢令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能夠背誦。2、在誦讀品味過程中,理解領悟詞的內容和意境。3、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教學重點:多重誦讀,初步感悟“如夢令”這種詞牌的格律特點。教學難點:有感情的吟誦詞并能吟出韻味。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搜集幾首如夢令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余秋雨曾經說過,古建筑是歐洲文明史的見證。古詩文則是中華文化留在人們心中的一座永久的豐碑。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清照的

6、詞如夢令。2、簡介作者情況以及詞和詞牌名。二、自學質疑,理解詞意1、自由朗讀如夢令,反復讀。2、指名讀,教師及時正音。3、師生合作朗讀,教師注意指導學生把握好詞的節奏。4、認真讀課文,這首詞有哪些字詞你理解不了的,請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5、互動探究:先小組交流不理解的意思,再班級交流。6、互動探究: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這首詞的意思。7、學生嘗試著說一說這首詞的大概意思。三、多重誦讀,感悟意境教師示范 擂臺競賽 四、誦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一)瑯瑯書聲 多重誦讀感知詞之味道1、讀正確,讀流利。2、讀出停頓和節奏。3、齊讀。(二)想象畫面 品味詞句體味詞之意境1、想象畫面(1)畫面1:溪亭

7、日暮 畫面2:藕花深處 畫面3:一灘鷗鷺(2)學生美讀詞句。(3)齊讀整首詞。(4)配樂朗讀。2品語言醉、興 (1)讀讀這首詞,把這首詞讀“瘦 ”。(2)讀后交流。(三)熟讀成誦 過目不忘 我樂背1、自由背。 2、指名背。 3、集體背。五、對照比讀,腹滿詩書拓展讀(一)出示3首如夢令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如夢令(江上綠楊芳草)(吳 潛)如夢令(枝上蝶紛蜂鬧)(吳 潛)1、讀通順。學生自由讀一讀這三首詞2、朗讀比較,初步了解“如夢令”這種詞牌的格律特點。3、了解如夢令詞牌的來源。4齊讀三首如夢令。六、課堂小結。滿江紅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誦讀,并能夠背誦。2、對照譯文初步理解詞的大概意

8、思,體會岳飛的英雄氣概,感受詞中的愛國主義思想。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有感情地吟誦并熟讀會背。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收集一些有關愛國的詩句。教學過程:一、播放歌曲滿江紅,導入新課 曾經有一位申明大義的母親,曾經有一位赤膽忠心的兒子;母親對兒子一生的愿望濃縮成四個字“精忠報國”,兒子對母親唯一的承諾會聚成四個字“精忠報國”;母親的名字無人知曉,兒子的名字無人不曉。大家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響當當的“岳飛”,今天就讓我們去走近他,了解他,親身感受他的偉大情懷。二、介紹作者以及相關背景 為了能更好地了解這首詞,首先讓我們走近作者,了解岳飛,了

9、解他的寫作背景。誰來談一談對岳飛的了解?教師出示課件,作簡單介紹:三、反復吟誦,品讀宋詞的語言美1、聽配樂范讀方明朗誦的滿江紅,學生小聲跟讀。2、教師提示以下字的讀音:發(fà)冠(un) 猶(yóu) 虜(l) 闕(què)3、劃分朗讀節奏。4、學生模仿范讀有感情地大聲跟讀,注意節奏和重音。 5、學生聽配樂朗讀,教師相機點拔,進一步感受詞的語言美。四、理解詩句,賞析詩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 同學們能在自主學習中解決問題,你們是最棒的。下面咱們結合注釋,結合具體情境,一起來賞析這首詞。五、有感情地誦讀滿江紅,通過誦讀表達感情1、學生自由誦讀。2、配樂誦讀。3、指名

10、誦讀,盡量做到“岳飛再世”,把感情推向高潮。六、再次欣賞歌曲滿江紅,感受作者的愛國情懷。七、小結 今天我們讀岳飛,讀他的傲然脊梁,民族正氣,讀歷史的巍然豐碑。本詞充滿了對敵人的痛恨,對祖國的熱愛,表達了作者的豪情壯志。我們要學習岳飛從小立志。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立志報國,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板書設計:滿 殺敵報國(悲憤) 上闕 精江 建功立業(悲傷) 忠紅 深仇大恨(國恥) 下闕 報重整乾坤(追求) 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目標:1、了解這首詞,正確朗讀詞,背誦本詞。2、品析一些名句,理解詞的主要內容,體會詞的意境。3、通過詞的誦讀和品析,感悟詞人的情懷。一、導入,激情激趣。 蘇

11、東坡的詞豪放,有鐵板銅琶之稱,辛棄疾的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這種豪邁風格的形成,首先決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愛國熱情和廣闊的社會內容。本節課我們就學習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體會他的愛國情和豪邁風格。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山東歷城人。其詞題材廣泛,風格以豪放為主,與蘇軾接近,世稱“蘇辛”。辛詞充滿了誓復中原的愛國思想感情著有稼軒詞,又名稼軒長短句。 三、朗讀、疏通字詞,讀通讀順。1、小黑板出示詞學生自由讀,并用筆記下不認識的字。2、學習生字:覓、榭、陌、戈、嘉、胥、堪、貍、廉頗。3、同桌互讀,要求會斷句,能讀通順。

12、4、指名讀,找出不理解的詞語。5、齊讀詞。(要求能讀出氣勢)。四、抓點釋疑,讀清讀懂1、這首詞中寫了哪些歷史人物?請你在詞中用“”畫出來。2、賞讀詞。上闋: (1)上闋寫了哪兩個人,這兩個人的共同點是什么? (2)詞人寫這兩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懷? (3)小結: 上闋:歌頌追慕英雄及其功勛業績,感嘆“時無英雄”。這一段借孫權和劉裕兩個歷史上英雄人物事跡隱約諷刺南宋政權的無能,表達自己抗敵救國的熱情。 (4)齊讀上闋詞。下闋: (1)指名讀下闋詞。(2)體會用典故的目的。(3)小結: 下闋:借劉義隆,廉頗的故事,抒發對南宋王朝的憤懣,以及自己抗金救國,恢復中原的熱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實現的苦悶。

13、(4)指名讀,要求讀出詞人苦悶心情。3、歸納全詩: 這首詞表現了作者對英雄業績的向往,有著抗金救國、恢復失地的抱負以及不能實現的苦悶;也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屈辱求和、茍且偏安的卑劣行徑的諷刺和不滿,以及對韓侘胄的警告。 4、品味鑒賞: 5、齊讀詞,理解詞的意思。6、師說出詞意,生齊讀出原句。五、綜合操練,讀熟讀美。1、生跟隨錄音讀詞,體會詞人的情感。2、師配樂誦讀,生輕聲跟讀。3、配樂齊讀詞。4、同桌互讀,互背。5、指名背后齊背。清平樂村居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詞。2、借助朗讀、想象、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朗讀,感悟詞中田園生

14、活的意境。教學過程:一、揭題、導入:1、同學們,我們有好多同學都來自農村,農村生活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2、農村生活有著許許多多的優點,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物質條件比現在差得多,那時候沒有現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沒有車輛,交通落后,農村成了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當時社會動蕩,連年戰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目睹著這一切,他渴望見到農村平靜、安寧、幸福的生活。后來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于是寫了清貧樂村居。二、初讀詞,學習字詞。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2、同桌互讀課文。(注意正音)3、集體交流檢查,指名同學讀詞、點評。4、男女生賽讀,齊讀。5

15、、再讀詞,有什么疑惑的地方?6、交流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三、再讀全詞,回味意境1、想一想,這對白發翁媼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又有勤勞可愛的兒子,心情怎么樣?2、作者偶爾看到了白發翁媼的生活環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3、那對白發夫妻陶醉了。作者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了。4、師生配樂朗讀。四、品讀全詞,體會意境。1、教師引導過渡,出示“清貧樂 村居”分解圖。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場面從讀中體悟“醉”。3、集體交流下闋詞。(體會與指導讀書相結合)4、齊讀全詞。五、朗讀成頌,領會詞情。1、請同學再看看圖,再讀讀詞,你感覺到詞中、畫中哪幾處最有情趣呢?2、指名學生說,并講為什么。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

16、表現出來嗎?3、老師也感覺到“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一句最有情趣,兩位老人會聊些什么呢?小組內討論,請同學上臺表演。4、指名學生表演。六、再現詩境,啟發吟唱。1、師出示圖片指名生說出是哪句詞。2、齊讀出示的詞。3、視頻出示配樂吟唱詞,生體會詞人的情感。3、生根據配樂學著吟唱詞。4、指名吟唱。5、一起吟唱詞。6、學生再次朗讀詞。七、小結。漁家傲教學目標:1、正確朗讀詩詞,積累文言字詞,背誦這首詞。 2、理解詩詞的主要內容,體會詩詞的意境和哲理。 3、走近詞人的內心世界,體會他當時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國情思。教學重點、難點;正確朗讀詞,體會詞作所表現的征人遠征邊塞、遠離家鄉的痛苦。教學過程:

17、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1、志士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請大家回顧曾經學過的有關詩歌背誦其中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新的邊塞詩; 范仲淹的漁家傲(板書課題)感受一下詞人的愛國情懷。二、初讀詞,疏通正音,讀通讀順,談體會(一)誦讀(節奏 情感 意境) 1、聽錄音范讀。 2、學生自由讀。(看看注釋 處理好字音 節奏 感情)3、找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4、學習生字:傲、雁、嶂、勒、羌、寐、悠 5、理解詞語:異、孤城、濁酒、羌管、寐6、指名學生讀詞。 7、集體朗讀詞。(帶著感情讀出氣勢)(二)談體會 要求:學生根據對詞的朗讀,來談談對本詞的初步體會。三、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18、 1、作者介紹 2、寫作背景介紹 四、再讀,理解詞的內容 1、朗讀詞的上闋,說說詞中上闋描寫了什么?(詞的上闋寫秋景。) 2、朗讀詞的下闋,說說詞的下闋有寫了什么?3、詞的上闋寫了哪些秋景,下闋又抒發了什么感情呢?我們下節課再研究。五、抓點釋疑,讀清讀懂1、過渡:這首詞中描寫了哪些秋景,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懷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研讀詞,真正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2、讀詞品句,走進詞人。六、理解詞的意思、生根據詞試著用自己的話理解詞的大意。2、師投影出示詞的意思。3、師從中抽取任意句詞的意思,指名學生說出具體詞。4、生齊讀詞的意思。七、綜合操練,讀熟讀美1、播放名家的誦讀視頻,學生在欣賞中誦

19、讀,感受宋詞的風格。2、開設擂臺競讀,讓學生能體現到成功的喜悅。3、配樂背詞。4、指名背詞。蘇幕遮教學目標:1、正確朗讀詩詞,積累文言字詞,背誦這首詞。 2、誦讀感知,理解詞意,領會詩詞含蓄的情感。教學重點難點: 誦讀感知,理解詞意,領會詩詞含蓄的情感。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指名背誦漁家傲2、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范仲淹的詞蘇幕遮。(板書課題)二、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 1052 ),字希文,江蘇吳縣人,北宋名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少年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曾推行“慶歷新政”。 他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20、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三、聽錄音,學習生字,理解詞語。1、播放錄音。2、生找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3、學習生字和理解詞語。4、指名學生讀詞。5、集體朗讀詞。(帶著感情讀出氣勢)四、再讀詞,理解詞的內容。1、師朗讀詞的上闋,生齊讀詞的下闋。思考:詞的上闋寫了什么?下闋又寫了什么?2、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五、抓點釋疑,讀清讀懂詞。1、這首詞中描寫了哪些景色,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懷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研讀詞,真正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2、讀詞品句,走進詞人。3、再次品讀全詞,賞析作者是如何來傳情達意的?4、齊讀下闋詞。5、用自己的話來理解全詞。6、齊讀詞的意思。六、綜合操練,

21、讀熟讀美1、師配樂誦讀全詞。2、生配樂誦讀全詞。3、同桌之間互讀,互背詞。4、組與組之間比賽背誦詞。5、選出每組的冠軍,班級賽背。6、齊背誦全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目標:1、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初步掌握古詩文朗讀、背誦的基本方法。2、了解蘇軾的豪放詞風,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感情,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過程:一、自然導入,激情激趣1、簡介蘇軾。2、播放名家的誦讀視頻,生聽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疏通正音,讀順讀通1、生默讀詩詞,圈劃生字,查字典,讀準字音。2、師對難讀的部分進行有針對性指導,正確讀出作品的節奏。三、抓點釋疑,讀清讀懂1、理清詩詞層次。2、理解詩詞大意。3、體會作品

22、情感:豪邁奔放四、引導想象,領略了赤壁景象的雄奇壯美。五、組織練習,不斷提高。1、在讀中賞,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我們已初步感受了蘇軾的豪放詞風,那么,你最喜歡詞中的哪一句?為什么?2、指名誦讀,組織評價。3、配樂誦讀。六、全班齊讀,結束本課。1、全班齊讀。2、師總結。 山坡羊潼關懷古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能夠背誦。2、推敲品味詩歌的語言,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情景,感悟作者的情感。3、反復吟詠誦讀,學習詩歌誦讀的要領、技巧教學重點:多重誦讀,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學難點:有感情的吟誦詞并能吟出韻味。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1、齊誦天凈沙秋思。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散曲,張養浩的山坡羊

23、83;潼關懷古,題目是什么?二、簡介作者及背景1、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人,元代散曲作家。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被征為陜西行臺中丞,前往賑救,見饑民困苦萬狀,為之痛哭。因賑災事,積勞而卒。2、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歷二年(1328)在就任陜西行臺中丞的途經潼關時所作。三、疏通正音,讀通讀順1、出示詩詞,教師范讀。2、指名讀,糾正讀音,讀出節奏。3、自由誦讀,讀通讀順。四、抓點釋疑,讀清讀懂1、出示注釋,指名學生,老師補充。山河表里 躊躇 宮闕 苦2、借助注釋,理解意思。五、反復誦讀,讀出韻味1、聽教師范讀。2、自由朗讀,反復讀,直到讀清爽了、讀順口了為止。3、指

24、名讀,齊讀。六、朗讀體驗,感悟情感1、請大家自由的朗讀課文,仔細體會張養浩的情感。2、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對百姓的同情,對統治者的憤怒)3、那就帶著這樣的情感去讀文章,同時看能不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4、元曲本來是用來唱的,山坡羊屬于中呂唱調。雖然我們現在不會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朗讀,通過自己的聲音表達出這種效果。聽錄音。七、有感情地誦讀,通過誦讀表達感情1、學生自由誦讀。2、配樂誦讀。3、指名誦讀,集體誦讀。八、拓展誦讀,加深感悟1、出示歷朝詩人反映百姓苦難的詩句,一起讀一讀,感受詩人的情懷。 2、再次誦讀山坡羊·潼關懷古臨江仙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點,

25、學習詞人輕巧、活潑、清新的語言。2、對詞中精警名句進行鑒賞;感受春天的可愛,珍惜春天,別讓春光輕易流逝3、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愛與熱愛,對美好事物執著追求的感情教學過程:一、導入;1、背誦名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自然引出它的作者。2、作者簡介:二、初識文本:1、要求學生:對照注釋,初識文本。2、教師范讀文本。3、學生自由誦讀,初步記憶。三、賞析文本:1、教師概說:本詞是晏幾道的代表作,內容是小山詞中最常見的題材,對過去歡樂生活的追憶,并寓有“微痛纖悲”的身世之感。2、學生自主結合,共同討論,初步解說本詞。為轉入師生共同賞析做準備。3、師問:上片起首兩句寫什

26、么內容?4、如何理解“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5、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6、理解:“兩重心字”7、“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的意思是什么?四、學生課堂上誦讀并背誦文本。相見歡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背誦這首詞,了解有關“詞”的知識。2、通過反復誦讀理解作者的情感,通過品茶和品詞兩條線來體會李煜的創作思想。3、體會詞的意境美。教學重難點1、把握作品內容及情感的基礎上熟讀成誦。2、通過品茶和品詞兩條線來體會李煜的創作思想。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在中國歷史上也有這樣一位君主被稱為是詞中之帝,天才的詞人,那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然而他在政治上卻是一位昏君,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李煜的生活及相見歡(板書)二、

27、整體感知1、聽課文配樂范讀(播放幻燈片)2、學生自由讀文(品味詩的情感)3、小組競賽讀文4、齊讀。三、合作探究,體會情感。1、了解完生平及背景之后,學生齊讀。請學生們再次體會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故國之思、亡國之痛板書)2、那么作者是如何抒發這種故國之思、亡國之痛的呢?(1)同學們齊讀上闋思考:詞人在上闋都寫了哪些內容?師明確:寫了月亮、梧桐、深院、清秋。(2)詞人不寫離愁,而寫了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呢?(學生小組探究,組長歸納內容要點,匯報交流成果。)3、指名讀下闋。4、下闋的美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學生合作探究)師明確:本句好在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離愁具體化,點出詞人的“愁”和別人

28、的“愁”不一樣,多得多,濃得多、深得多、長得多、重得多、哭得多過渡語:請同學們再次舉杯,細細的品味這杯茶,深吸一口氣,聞一聞、說一說你的感受(香醇、味苦)很好,正如詞人所言“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只有自己身臨其境,方能體會到人生百態。5、小結:品茶、品詩、品人生,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能夠正確的品味人生,啟迪自己。下面讓我們再一次走進相見歡,一起背誦這首詞。下課!四、作業布置 背誦默寫相見歡。浣溪沙教學目標:1、通過想象畫面感受詞的意境。2、體會詞中蘊含的人生感悟。3、背誦全詞。教學過程:一、導入1、“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江水的東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華只有一次一

29、樣,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曾使古今無數人為之悲嘆。那么,蘇軾又是以怎樣的精神狀態來面對生活中的變故呢?2、讓學生說說自己接觸過的蘇軾的作品和自己對蘇軾的了解。二、蘇軾及背景介紹,教師范讀全詞:1、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先自由發言,后教師總結:蘇軾又叫蘇東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學家。他性格直率開朗,而政治道路不順。他寫這首詩的時候便是因“譏諷朝廷”被貶官至黃州。2、教師問:“這樣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們心里會怎樣?”3、教師由此發問:“然而蘇軾是用何種心態去面對這種艱難處境的呢?”三、全體學生在樂曲聲中初讀全詞。四、學生聽曲賞畫。 學生口頭交流所看到的畫面。五、整體感知全文:1、學生自由朗讀全詞

30、,并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討論幫助。然后請學生發言,大家共同補充完善。2、再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詞的內容。六、引出蘇軾的心境1、教師提問:“大家覺得蘇軾在游清泉寺時心情是怎樣的?”對學生各種不完全的回答,教師隨機引導。2、教師提問:“一個人在什么樣的心情下,筆下的景物才會如此清淡幽靜?”3、教師緊跟著問:“蘇軾面對挫折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這體現了他什么樣的人生態度?”引出“曠達樂觀。”4、教師再設置疑點:“那么蘇軾會不會就此放棄世俗的一切,不再執著于自己的理想了呢?”七、精讀下片,突破重點。1、學生自由暢談對下片的理解或所首啟發。2、教師結語:“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對青春

31、活力的召喚,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它指引我們積極樂觀,奮發向上,對人生充滿信心。尤其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勇往直前。我們還應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同學們,你們說對嗎?”八、全詞小結:全詞情景理交融,充分體現了蘇軾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給我們以生活的啟示。九、布置作業:1、背默全詞。2、積累蘊含人生哲理的詩詞句五條。3、浣溪沙這首詞體現了詞人對生活抱著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沒有因為仕途受挫而消極沉淪。這種情緒撞擊著我們的胸膛,引發我們產生一些感想,請把你的感想寫出來吧。板書:情寧靜自適景清淡幽靜 情景理交融理曠達樂觀破陣子教學目標:1、通過誦讀,體味課文的意境。2、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32、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大家每天拿著語文書,你可曾注意到封面上的那幅畫?那畫中人是誰?他在干什么?他又在想什么?我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來解開這個疑問,大家把書翻到241頁。2、詞的常識。二、教學過程:1、首先,先聽一下錄音,大家在書上注音;然后我請幾位同學試著為我們朗讀一下。2、(23位學生朗讀)大家讀得很好,我們再看書,我請同學逐詞逐句地講解這首詞的含義。3、我們梳理了整首詞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現“壯”的地方?4、這是陸游在68歲的時候寫的詩,他在年老時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還希望為國出力,甚至在夢里都在為了國家的統一而戰斗。對照這首詩,我們來看破陣子中的最后一句的含義。5、理解了作

33、者的感情后,我請大家帶感情地朗誦作為本課的結尾。三、小結。醉花陰教學目標1、了解李清照其人及其前期詩風2、梳理詞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清新精美的詞作特色。一、導入 宋詞單元,四位詞人,兩種風格。婉約:柳永、李清照;豪放:蘇軾、辛棄疾。二、作者介紹三、誦讀體會1、學生齊讀,解決基本字音、斷句問題2、老師(女)范讀,情境引導,體會詞人情感3、錄音(男)范讀,加強情感體會。4、再次學生齊讀,回味詞作。四、品析詞作(一)說重陽1、請在詞作中找出,本詞創作于哪一天?明確:重陽節(回歸原文:佳節又重陽)2、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說一說你對重陽節的了解。(二)品詞作1、重陽節所有的人都在高高興興與家人團

34、聚、慶祝節日。我們的詞人在這一天又是何種心情呢?詞作中哪個字指明了這種心情?2、請同學們緊扣“愁”字,結合詞作說說自己的體會。五、總結六、作業:背誦詞作聲聲慢教學目標1、了解作家個人的生活遭遇與創作的密切關系;2、了解詞作中各種意象的特定屬性;3、體會詞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別樣“愁”情。教學重點1、結合詞人生平及詞作背景理解作品;2、通過比較鑒賞體會詞人“一般愁字別樣情”教學過程:一、導入(課前播放flash:古詞新唱一剪梅,引出詞人李清照)1、同學們好,剛剛我們欣賞的這首歌曲好聽嗎?你們會唱嗎?知道是誰寫的嗎?2、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李清照,走進這位演繹了一部傳頌千古的愛情經典,有著太多太多的愛

35、恨情愁的曠世才女的內心世界!二、新授1、請一位同學簡單介紹一下他所認識的李清照。2誦讀全詞(1)第一遍:學生自讀全詞,注意讀準字音,正確停頓,初次了解詞的大意。(2)第二遍:學生齊讀,注意整體效果,再次熟悉詞義,并把握其中的情感。(3)第三遍:老師出示“誦讀提示”,并范讀詞文,學生可以小聲跟讀。(4)學生再次齊讀全詞,讀出情感,把握節奏、語速、語調。三、整體感知,重點品味1、直接抒情的句子。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2、間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學生找出詞中主要意象,教師機動處理,也可詳析一二,余者由學生自行分析,當作業處理)3、結句分析。4、小結。四、寫愁名句集

36、錦李清照堪稱寫愁高手!我們知道,愁是抽象的東西,難以摹擬,可是許多文人卻能把愁寫得真實可感,請看(出示幻燈片):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2、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橫塘路 )3、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4、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5、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休問離愁輕重,向個馬兒上駝也駝不動。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7、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五、課外拓展練習1、比較聲聲慢醉花陰的不同愁情;2、法國詩人克洛岱將李清照的

37、聲聲慢(尋尋覓覓)作了改寫,標題也換成了絕望。試比較這兩首詩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詞”的知識,在反復誦讀中讀出詞長短錯落而又和諧的韻律美;2、在反復誦讀中,讀出該詞所表達的情感。教學重點:在反復誦讀中讀出詞的韻律美,品味作者融情于景之妙。教學難點:讀出該詞所表達的情感。教學過程:一、課前活動激趣話離別1、欣賞李叔同的送別2、生談感受。二、導入新課 讓我們來看看古人在送別朋友時的感受吧!出示渭城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孟浩然之廣陵你們知道宋代的什么與唐詩一樣有名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由南宋詞人王觀寫的一首詞。 1、板書課題 齊讀

38、課題 2、讀著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發現嗎?3、理解課題。你能讀懂題目的意思嗎?生反饋。師相機解釋:浙東:浙江的東南部,鮑浩然的家就在那里。4、再讀課題,這首詞會寫些什么?三、初讀詞,正確流利。1、指名讀。(字正腔圓)2、指名讀。生評價。注意讀出節奏,斷句,押韻,誦讀的形式。四、再讀詞,對照注釋自學理解大意。 請你們再讀詩詞,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找出詞中描寫的景物,用筆圈出來。生自由交流。五、精讀,品悟詞情。 這樣美得畫面使你想到哪些寫景的成語?作者又是用什么手法給我們展現了這幅美麗的山水圖的?六、全文總結,拓展延伸。 指著黑板說:詞的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這樣的寫作手法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送別詩詞最重要的寫作手法。 自古送別詩詞都充滿著離別之苦,而送人送的如此歡歡喜喜的,我想恐怕只有王觀了吧。1、推薦借景抒情的送別詩詞。2、生自由談談對借景抒情一類詩詞的理解。3、鼓勵學生課外展開誦讀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