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作用_第1頁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作用_第2頁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作用_第3頁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作用_第4頁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作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作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方面的技術、資源、方法、人力資源和語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具有形象、生動、直觀、信息容量大、視聽效果好、交互能力強和操作方便等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研究心理學表明: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識的興趣,人們在滿懷興趣的狀態下所學的一切,常常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信息技術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這樣一種交

2、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愿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例如:在識字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我教“晴”字時,采用了卡通變字法。先操縱鼠標出現一幅陰天時野外青山綠水、花紅柳綠的春景圖,并出現“青”字,然后再按鼠標,一輪紅日出現在空中,頓時,陰云散了,山野一片光亮,花開了,樹綠了,鳥兒叫了。學生見了此景,情不自禁地,異口同聲地叫道:“天晴了!好美啊!” 我相機操縱鼠標將紅日移至“青”的左邊,變成“日”字,告訴小朋友,這就是天晴的“晴”。這樣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晴”,也明白了字義,組起詞,說起句子來滔滔不絕。觀潮是篇閱讀課文,課

3、文內容淺顯易懂,層次分明,是篇很好的朗讀教材。在教學中,我不是枯燥地講解朗讀技巧,而是借助“錢塘江大潮”的視頻,用實景形象刺激學生的語言表達,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接著我讓學生當小導游,給錢塘江大潮配上解說詞,學生都有一種自我表現的欲望,他們爭先恐后地做小導游。由于有了感性認識,又有生動、形象的畫面作提示,學生對語言的把握都比較準確。他們能讀出潮來之時的氣勢,體會到潮來之時的壯觀。這節課,學生學得生動、愉快,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二、有利于獲取大量的語文知識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做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個是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即人類獲取信息主要通過哪些途徑。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

4、實:人類獲取的信息 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所獲得的信息量,比單一的聽老師講解要強得多。我們知道,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是要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向更大的范圍拓展,向更深的內容挖掘,這時候就會遇到許多陌生的概念或者文本,這些陌生的東西已經有了前人的解讀,我們不必閉門造車,可以完全拿過來加以消化。眾所周知,信息和知識是密切相關的,獲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互聯網的大量信息讓學生目不暇接、興趣盎然,他們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從網上可以獲得無窮知識

5、。比如一首古詩的解讀或者一位作者的生平,甚至可以與專家對話、與名師交流。我們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從網上查詢資料、探尋方法、擴展視野、深化學習,也是最捷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信息技術走進作文課堂后,課堂便活躍起來,學生在找到寫作材料的同時,又了解到課堂以外的“大千世界”,“人物寫真”,“風土人情”,“人與自然”,“各地覽勝”,“名山大川”等,把課堂教學延伸到現實生活甚至更遠的時代或地方。如:“熊貓”是人們普遍喜歡的動物,可由于生存環境決定它們只能生存在祖國的西南地區,不冷不熱,箭竹叢生的地方,這便是我們無緣與熊貓相見的原因。然而,通過信息技術,學生不但見到了熊貓,而且還了解到關于熊貓的許多特點

6、。如熊貓的生性孤僻,活動范圍小,喜歡在樹上活動。繁殖、發育慢,以箭竹為食,有人的靈性,是殘存的古動物,更主要是直接觀察了熊貓的活動形象。再如“孔子”,“哥白尼”古今中外著名人士,學生對他們的詳情了解甚少,可是信息技術滿足了學生的欲望,讓他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語文知識。三、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我們在講解課文時,為了對學生進行一些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常常在黑板上或幻燈片上寫出一些習題,讓學生練習,然后生說師板書答案,為此耽誤了一些講解課文的時間。采用多媒體設計習題就解決這一難題,因為多媒體可靈活地將習題、答案儲藏在課件中,只須操縱鼠標或展視儀便可將習題、答案公布于眾,節省不少時間,從而

7、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此外在閱讀教學中,還可以采用長文短講的方法,我在教學開國大典時就采用了這種方法:抓住入場大典閱兵游行這一教學主線,為了突出重點段的學習,我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的優勢,提前下載了大典的盛況視頻,在講大典過程中,給學生播放當時的原始資料片,毛主席那濃重的鄉音和大典的熱烈氣氛感染了學生,使學生置身于開國大典的興奮之中,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四、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曾幾何時,我們為自己無力的語言而暗自責問,為自己失意的模仿而黯然失色,為自己愚鈍的思維而縮手縮腳,現在你大可不必如此了,利用信息技術化靜為動形象生動的特點,可以很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為課堂教學排疑解難。如:在

8、教學撈鐵牛時,教學的重難點是: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根據水的浮力的原理把沉在河底的八只大鐵牛撈起來的,體會懷丙和尚想象的依據。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制作了教學課件。一是圖文聲像并用,再現課文內容。二是將事物之間的聯系制成動畫課件,通過點擊課件得到提示和幫助。如點擊“鏟黃沙”課件,便會出現船身上浮的場景,并可以清楚地看見船身上系著的繩子就會繃緊,此時劃船,鐵牛就被拔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時借助課件,自主學習,較快較好地把握課文重點,理解難點,進而進行了語言、思維訓練。再如,在比較平翹舌的聲母z和zh的發音時,我設計了讓“zh”的h閃動,并提醒學生拼讀時注意翹舌,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j、q、x和

9、u相拼的規則,除了借助兒歌幫助記憶外,還設計成動畫戴了一頂帽子,帽子有兩點,看到j、q、x走過來,他就脫帽敬禮,學生看了覺得十分有趣,在笑聲中,他們就牢牢地記住了這一規則。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信息社會所需新型人才必須具備的重要的能力素質。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有特定的教學環境的支持,而多媒體的超文本的特征和因特網上大量的信息正好為這種能力素養的培養提供了最理想的環境。所以,特別適合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這樣就為學生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們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多設計一些開放的,需要學生主動去探究、收集、整理、獲取信息,并綜合運用這些信息進行創新的“研究性學習”的作業。例如:要學生制作電腦小報,在出版的過程中,學生要尋找大量資料,要進行篩選、排版、打字等,整個過程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選擇信息、審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等能力。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海底世界等課文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