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的人民幣匯率波動看人民幣國際化_第1頁
從當前的人民幣匯率波動看人民幣國際化_第2頁
從當前的人民幣匯率波動看人民幣國際化_第3頁
從當前的人民幣匯率波動看人民幣國際化_第4頁
從當前的人民幣匯率波動看人民幣國際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從當前的人民幣匯率波動看人民幣國際化摘要:人民幣國際化近年來一直是國家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重點問題,隨著人民幣國際貨幣地位的日益提高,人民幣在亞洲區域發揮的國際貨幣作用越來越明顯。2005年匯率改革之后,人民幣持續升值,至2013年12月31日,人民幣升值幅度達35%;2014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個基點,貶值幅度達0.91%。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窄幅震蕩擴大為寬幅。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人民幣的國際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關鍵字:人民幣匯率;波動;人民幣國際化1

2、、 緒論 當前,人民幣匯率繼續貶值。許多外國學者認為,由于中國經濟形勢的惡化,市場已經預期人民幣貶值。這是人民幣貶值預期導致人民幣實際貶值的問題。這種觀點并非完全錯誤,但它是中國從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模糊理論。第一,中國沒有外國直接投資和其他長期資本退出的現象。其次,在未來數少的交易中,人民幣匯率已經回到了小幅升值的路徑。在此期間,市場對中國的經濟前景和政府的政策預期不會改變??偟膩砜矗嗣駧艊H化趨勢是必然的,也是中國金融市場走向世界平臺的需要。(1) 貨幣國際化含義 關于貨幣國際化的認識,貨幣國際化內涵的界定,說法眾多。狹義而言,貨幣國際化是貨幣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從適用區域或利用原有區域擴展到

3、周邊國家、國際和地區和全球,最終演變為國際區域貨幣和全球貨幣的動態過程。從廣義上看,貨幣國際化不僅包括功能性貨幣國際化,也包括貨幣作為資本信用和投資功能的狀態,即資金作為資本從適用區域或使用區域擴展到周邊國家、國際和區域和全球動態過程中獲取利潤。本文對貨幣國際化的研究是指狹義的貨幣。(二)貨幣國際化的影響 一國貨幣國際化后,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包括對本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影響等等。 1、對本國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個國家的貨幣國際化將直接影響到許多國家的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定價貨幣期權有兩個標準在國際貿易中通常使用相對穩定的國際貨幣計價的國際貿易在初級產品和資產的項目

4、應該選擇使用美元作為國際貨幣。 2、對貨幣政策的影響Monetary internationalization will also affect a countrys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effect. If a countrys currency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the monetary policy of its host country will be faced with a major change in policy constrain

5、ts. The US dollar as the worlds key currency not only face the Triffin Dilemma, but also weakened the dollar ability to perform independent monetary policy. For example, when the United States to tighten monetary policy to adjust the overheated economy, the rise in the dollar interest rates led to c

6、apital inflows, the domestic overheating of the economy and can not be well adjusted,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On the one hand,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will reduce the independence of monetary policy,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also increase the risk of the countrys

7、 economy by foreign asset holders. 貨幣國際化也將影響一國貨幣政策的實施及其實施效果。如果一國的貨幣已經成為一種國際貨幣,其所在國的貨幣政策將面臨政策約束的重大變化。美元作為世界主要貨幣,不僅面臨“特里芬難題”,但也削弱了美元的能力來執行獨立的貨幣政策。例如,當美國收緊貨幣政策調整過熱的經濟,美元利率上升導致資本流入,國內經濟過熱,不能很好地調整,實施貨幣政策的效果。一方面,貨幣國際化會降低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外國資產持有者對本國經濟的風險。3、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影響 由于國際資金的擴張,貸款,投資和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將通過金融機構的發行人的貨幣,

8、金融部門的收入將增加。為貨幣國際化的福利效應,國際貨幣發行國可以通過發行本國貨幣來資助國際收支逆差。(3) 人民幣國際化概念 根據上述貨幣國際化的一般性分析表明,中國的人民幣作為貨幣,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進入國際貨幣領域行使國際貨幣的功能和國際貨幣過程和狀態的演變。以上的貨幣國際化程度和一般標準,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一般標準。這是我們研究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的出發點和基礎的一般理論。(4) 人民幣匯率波動人民幣匯率在近期出現大幅波動的原因,從表面上看主要原因無非是三種:一是中國經濟真的放緩,中國市場可以提供賺錢的機會,減少套利機會,導致一些國內和國際的資本外流;二是作為世界最重要的計價貨幣的美

9、元,面對穩步擴大人民幣的空間,是基于現有的金融框架,構建一個“包圍圈”;第三是由于我國金融開放的相關配套措施不足,國際金融資本為狙擊中國金融脆弱性,并從中獲利。但從根本上看,近期匯率波動性是中國集中表現的復雜金融管理能力的缺乏。2、 人民幣國際化綜述 對人民幣國際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到兩個方面,早期主要討論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人民幣國際化趨勢明顯以后則主要討論人民幣國際化的具體路徑。(一)關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劉愛文(2005)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的五點必要性:第一,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助于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和金錢話語權;其次,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助于避免貨幣錯配的風險和期限

10、錯配;第三,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助于從鑄幣稅收入增加;第四,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利于中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第五,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利于增強我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 鄭木清(1995)的研究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幣已經大量流通,作為一種支付手段的貿易和旅游服務,已開始向周邊的人民幣。隨著貿易和投資的加強和與周邊國家的金融聯系,人民幣將進一步促進周邊,進而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姜波克(1999)的研究認為:人民幣國際化要從新的戰略高度來評價。并分析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包括給中國帶來鑄幣稅,與我國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等的影響。 趙海寬(2003)從世界貨幣的產生、發

11、展和現狀分析:人民幣作為世界貨幣的發展必須具備條件,而且人民幣要成為世界貨幣,而且可能產生的積極作用,分析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可能出現負效應。在此基礎上,對條件成熟采取一種支持的態度,采取相應措施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凌星光(2003)從購買力平價支撐的人民幣升值壓力判定人民幣己經成為亞洲強勢貨幣甚至準國際儲備貨幣。任志剛(2004)研究認為:如果中國內地繼續全力推行改革開放,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幣可能會有機會成為儲備貨幣。由于美國存在長期的低儲蓄率,龐大的經常帳戶赤字,如果這些失衡情況不能得到改善,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職能可能會減低。隨著亞洲區經貿日益融合,人民幣將成為國際交易的主要結算貨幣。

12、(二)關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具體路徑或步驟溫小鄭(2001)人民幣國際化一文中則主要分析了人民幣自由兌換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認為有步驟,分階段地促進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構架起人民幣與世界主要貨幣普遍、廣泛且穩定的關系,以實現國內金融與國際金融的對接。西安交通大學胡智、文啟湘(2002)的研究認為: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了。雖然仍有大量的限制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化,如中國的經濟輸出等,但它應該是及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在人民幣國際化模式下,我們要選擇一個經濟弱、組合性強的組合模式,縮短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李華明(2003)認為:針對人民幣國際化問題,央行應采取審慎的強勢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13、以提高人民幣的國際競爭力為切入點,奠定人民幣國際化的堅實基礎。周小川(2005)認為:由于習慣的結果,一些國家和地區在與中國的貿易中,仍在使用美元結算,但人民幣結算的使用也逐漸增多,國家應鼓勵這種現象。在雙邊貿易中使用人民幣,促進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流通,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步。吳念魯(2005)認為: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目標是逐步實現人民幣可兌換。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程度的提高,人民幣對國際貨幣體系的影響也會日益增大,因此可將人民幣國際化放在國際貨幣體系的環境中進行研究。巴曙松(2005)認為:貨幣的可兌換性與貨幣國際化有著重要的聯系。在人民幣實現完全的自由兌換的過程中,人民幣的境

14、外流通實際上聯結了人民幣的國際化以及資本項目開放的不同階段。并分析了邊貿易成為當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突破口的原因及具體措施。尹亞紅(2010)認為:近年來,隨著內地與香港經貿關系的發展,香港銀行個人人民幣業務啟動和增強人民幣的升值預期,香港地區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替代袁弘港幣人民幣現象。為了更有利于兩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從理論和實踐上看,在建設最優貨幣區是實現人民幣對人民幣的整合,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3) 人民幣國際化基本內涵的總結 貨幣國際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貨幣國際化后,跨越國境執行國際貨幣的部分或全部職能國際貨幣職能的擴展也是貨幣空間擴大的進程。貨幣國際化也是動態和靜態的統一。動態指貨幣

15、國際化的過程,靜態則指貨幣國際化的最終結果。結合上述分析的國際化的貨幣,這意味著我們賦予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功能,在國際范圍內逐步擴展,特別是人民幣國際化是為了促進邊境貿易和海外旅行,首先在周邊國家和地區,流通,逐步與國際貨幣的功能,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中的自然國際化和國際統一的政策。3、 國外匯率變動和貨幣國際化的經驗 (一)美元匯率變動和貨幣國際化 美元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國際貨幣,在國際市場上占據著主要地位,美國的經濟實力是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堅實基礎。美元的國際化進程非常典型,這一進程可以概括為市場自然演進為主、政府推動為輔,兩次世界大戰為美元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機,布雷頓森林體系將美元

16、的國際地位制度化,并通過國際聯系強化美元本位、鞏固美元的國際地位。 美元國際化是以市場為基礎的自然演化,通過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秩序在二戰后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加強。我們可以從美國經濟系統本身和美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進行分析。首先,從美國自身的經濟體系,在美國經濟發展追求的自由經濟理念,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是做的最少的,政府只是充當“守夜人”的角色,對美元和美元的國際化進程,只有通過新的國際貨幣秩序重建的美國政府,在美元和盡可能保持信心,從而間接促進了美元的國際化,而不是直接干預美元的國際化進程。二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是決定其貨幣成為國際貨幣的基本條件,從美國經濟的地位,美元已經成為

17、國際貨幣的自然演變過程。從這個角度看,美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最主要的國際貨幣也是美國經濟的世界霸主地位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體現,這也是一個自然演進的過程。另外,從國際貿易發展看,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為其他國家提供廣闊的進口市場,并通過對外貿易的多元化和主要的地區與國家發展廣泛而密切的聯系,進一步鞏固了美元在世界市場上的國際貨幣地位。同時,美國擁有最為成熟的金融市場,充分實現貨幣自由兌換和資本自由流動,在金融市場廣度和深度方面不斷發展。以上諸多因素共同自然而然促進了美元的國際化。 (二)日元匯率變動和貨幣國際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日本的國際經濟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構成了日元國際化的基

18、礎和國際背景。從世紀中期到第二十世紀初,日元的國際化正處于初級階段。在本世紀初,日本的泡沫經濟在這一階段結束,日元進入快速國際化階段。日本泡沫經濟爆發后,日元國際化進程也出現逆轉。隨著第二十世紀日本泡沫經濟的崩潰,日本經濟進入了一個經濟衰退時期。由于日本經濟的衰退,導致日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地位的下降,日元國際化進程一直是一個重大的影響,日元國際化進程出現逆轉。日元國際化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政府推動、政府刻意干預的色彩較濃,這也是長期以來日本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時所形成的各種制度、理念和慣性思維在日元國際化中的體現。日元的國際化是在升值中進行的,其升值時間之長、幅度之大在國際貨幣史上是罕見的。 (三)

19、德國馬克匯率變動和貨幣國際化德國的國際化是一個自由兌換、區域化、逐步實現國際化的過程。德國的標志可以成為國際貨幣,而德國的國際貿易迅速增長是密切相關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的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從1950到2005,其出口額增長了183倍,進口增長了108倍。隨著德國貿易規模的擴大,其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上升。在60年代末,德國經歷了快速的經濟增長,國際和國內的雙重貨幣升值壓力面前的問題。在內部和外部平衡目標沖突的情況下,德國首選國內的目標,通過大量的資本賬戶赤字的標記,以緩解升值壓力,但也緩解了國內通脹。據統計,從1980到1972,在輸出的相當于681億美元。標志的大規模輸出增加了

20、其在國際上的使用,這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德國馬克的國際化啟端于貨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使用,得益于區域貨幣聯動機制的制度設計,德國馬克穩健的走勢加上德國央行的公信力,馬克在區域貿易投資中被廣泛采用,繼而推廣到區域外貿易中,并被廣泛接受為國際儲備貨幣。(4) 歐元匯率變動和貨幣國際化歐元的產生是國際金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在所有的貨幣和國際貨幣都是基于一種自然經濟的基礎上的。從貨幣國際化的角度看,無論是歐元的第一個哲學理念還是歐元和歐元的實際流通過程,歐元從一開始就如同一種國際貨幣,歐元的國際化體現了一種人性化的設計和政府推動的模式,也有更堅實的歐洲經濟和金融一體化的實際需求,促進了

21、人工設計和政府的發展。在最初的幾年里,歐元開始流通,其曲折性很突出。在歐元啟動初期,歐元有一定程度的高估;起初歐元匯率是1.17美元兌1歐元,最高1.19歐元/美元。這主要是由于歐元區早期國際環境相對良好的啟動導致歐元走高,這也導致了歐元風險隨著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歐元區自身在實體經濟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的變化而進入了艱難的磨合期。最后,歐元對各種不利影響,匯率保持更穩定的水平。在歐元區作為一個區域性的國際貨幣的情況下,歐元是非常成功的。歐元作為一種值得信任的貨幣,也是經濟規模僅次于美國的貨幣區,歐元區的經濟一體化程度也在進一步得到提高。四、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變動分析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對國際重

22、要貨幣國際化及匯率變動影響的實證研究,人民幣的國際化和匯率變動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應注意幣值的穩定 作為一種國際貨幣,其貨幣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貨幣,如果其貨幣價值的變化,很容易帶來不確定性,很難成為國際貨幣。日元的教訓告訴我們,貨幣國際化進程中貨幣的不穩定是國際貨幣國際化失敗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日元匯率是被迫的。比如,歷史上日元大幅貶值主要源于兩次石油危機爆發以及美國經濟政策的調整,及東南亞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日元的過度升值大致是美國為了調整本國的國際收支赤字而逼迫日元升值等因素。但是不管是日自愿還是被迫,日元匯率的異常波動確實嚴重影響了日本

23、經濟的發展,也影響了日元國際化進程。由于日元匯率高頻次、大幅度的波動,不可避免帶來了外匯風險。為了防范外匯風險,很多日本企業在海外經營的過程中都建立了以美元為核心的集中式外匯風險管理體制。這一體制不僅奪走了日元國際化的機會,而且對美元的規模經濟擴展、提高其慣性效應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在人民幣國際化路徑選擇上,應加強區域貨幣合作,推動人民幣區域化日元國際化的進程來看,20世紀80年代,日元國際化的有利條件較多,但當時日本政治地位較低,經濟對外依賴性較強,日元國際化的基礎脆弱,政府推進戰略失當(早期以拓展日元的國際化功能為目標),卻背離了周邊化、區域化的發展路徑。使得日元國際化無法得到亞洲

24、國家和地區的信任和支持,導致日元在該地區沒有成為主導貨幣。歐元國際化的經驗為人民幣提供了一種有益的范式參考,通過建立區內的關鍵貨幣和區域合作的方式來推進貨幣的國際化進程。中國應借鑒歐洲的經驗,堅持多邊和雙邊合作的原則和發展,采取區域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當前東亞國家和地區的積極性,主動尋求地區貨幣合作的機會,積極參與和推動東亞貨幣合作的進程。積極推進“東亞共識”,推動東亞貨幣合作制度化。從人民幣執行功能的國際貨幣,人民幣首先應該成為一個地區周圍的計價貨幣和結算貨幣,然后由外商投資企業加強資本輸出,促進投資資金的功能。最后,積極開拓國內金融市場,逐步放開資本項目的財務控制,推動人民幣發揮儲備貨幣功

25、能。 (三)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應該結合國內金融體系的發展狀況日元國際化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除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這個基礎條件外,貨幣國際化還與該國資本賬戶的自由進程有密切聯系,但更重要的是該國的金融體系完善程度,并且還不完全取決于一個國家單方面的努力。日本是由于國內金融體系的健全性遠遠不能適應國際化的要求而采取的國際化的政策是不現實的,最終導致金融泡沫和經濟衰退的結果。 中國在資本賬戶開放的進程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必須吸取日元國際化的教訓,一是要謹慎選擇人民幣國際化方向,二是要選擇合適的步驟,確定每個階段可行的目標,應盡量避免空泛和不切合當前實際的設想和目標,盡量減少人民幣國際化的代價。三是金融

26、體系強健之前,不合時宜的貨幣國際化將令一國付出較大的代價。5、 總結 本文通過對美元、日元和德國馬克匯率變動和國際化進程的分析,總結了各自的特點,也總結了成為國際貨幣應該具備的條件,要成為國際貨幣需要貨幣發行國具備堅實的經濟實力,具有發達的金融市場等經濟因素。具體到人民幣的匯率變動和在國際化進程中,中國也應該采取相應措施保持幣值的穩定在戰略和路徑的選擇上,應該吸取日本的教訓,吸收美元和德國馬克國際化的經驗,通過建立區內的關鍵貨幣和區域合作的方式來推進貨幣的國際化進程。參考文獻:1鄭木清.論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2):29-35.2鄒有超.人民幣國際化J. 環球

27、市場信息導報, 2015(43):11-11.3易綱.大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市場化J.全球化,2015(2):29-31.4易綱,范敏.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因素及走勢分析J.經濟研究,1997(10): 26-35.5張魏.人民幣匯率與國際化發展淺析J.時代經貿,2013(20):78-78.6于中琴.試論中國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必要條件J.當代經濟研究,2002(10):70-72.7李瑤.非國際貨幣、貨幣國際化與資本項目可兌換J.金融研究, 2003(8):104-111.8高潔.人民幣國際化基于人民幣周邊流通狀況分析D.廈門大學, 2007.9孫立,王東東.人民幣國際化的約束條件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 2005(8):27-30.10劉力臻.人民幣國際化探索M. 人民出版社, 2006.11徐奇淵.人民幣國際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