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滬教版語文下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家庭專項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文言文閱讀。手不釋卷(材料一)成語解釋: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顧炎武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他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留意,則于鞍上默誦諸經注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注釋凡先生之游:凡是
2、先生外出游歷。先生:對比自己年長的人的尊稱。指顧炎武。自隨:跟隨自己。厄塞:險要關口。曲折:詳細情況。即:靠近,引申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發:打開。對勘:核對校正。徑行:任意而行。無足:不值得。諸經注疏:各種經典著作的注解疏證。熟:認真仔細。(材料四)對聯:手不釋卷識三昧,汗牛充棟滿書齋。典故: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聽了孫權的話,手不釋卷,最后做了吳國的主將,屢建奇功。1閱讀材料一、二、三,思考:顧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2閱讀材料三,思考:顧炎武好學不倦表現在哪些地方?請用自己的話簡單回答。_3簡單寫一寫你讀了這四則材料后的啟發或收獲。_4根據材料
3、一、四,寫一句話用上“手不釋卷”。_2. 課內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釋下面句子中帶點的字。(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詣:_ 乃:_(2)孔指以示兒曰。 示:_ 曰:_(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 聞:_2仔細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對話意思:_(2)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_3. 古文閱讀。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
4、兒出。為設果,果有揚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楊氏之子選自_。2.請給畫線的字選擇正確的意思。(1)孔君平詣其父 ( ) A.拜見 B.到(2)甚聰惠 ( ) A.好處 B.同“慧”,智慧(3)兒應聲答曰 ( ) A.叫做
5、160;B.說3.仔細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 請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對話的意思。_(2)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_4. 重點段落品析。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
6、似海,來日方長。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A.排比 B.比喻 C.擬人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 )的結構方式。用橫線畫出中心句。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舉了這些事物,想告訴我們什么?_5. 課外閱讀。精衛填海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注釋:發鳩(ji)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舊說在山西境內。柘(zhè)木:柘樹。文首:頭上有花紋。其鳴自詨:它的叫聲像是在呼喚自己的名字。少女:小女兒
7、。1解釋下列的詞語。(1)白喙:_(2)以堙于東海:_2翻譯句子。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_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表現了女娃怎樣的精神?_4讀了這個神話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_6. 閱讀加油站。十一月四曰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1. 解釋詞語。(1)不自哀:_(2)尚:_(3)戍:_(4)夜闌:_2.詩歌前兩句運用了什么寫法?說明了什么?_3.“夜闌臥聽風吹雨”一句一語雙關,應怎樣理解?_4.“鐵馬冰河”進入了詩人的夢境,這說明了什么?_7. 課文閱讀。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
8、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聯系上下文填空。(1)_為_設果。(2)孔指_以示兒曰2判斷下面說法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1)“君”與“夫子”都是對人的尊稱。(_)(2)句中的“家禽”和現在的“家禽”意思一樣。(_)(3)本文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_)3文章的第一句話點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在文中起到了_的作用。4孔君平由“_”而聯想到小兒姓“_”,就和小兒開了一個玩笑,說明孔君平非常幽默。5想一想,小兒的回答巧妙在哪兒?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孔雀是一種美麗的鳥,他巧妙地稱贊了孔君平的高尚人格B.他用對
9、方的方法來反駁對方,既表現了他的質樸,也表現了他語言的幽默C.他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用“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正話反說的方式,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8. 文言文閱讀。狐假虎威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1虎求百魯而食之()A.設法得到 B.懇求,乞助C.需要 D.尋找2天帝使我長百獸()A.替,讓
10、0;B.出使 C.派,差遣 D.用3天帝使我長百獸()A.管理,治理 B.生長,發育 C.增加 D.排行第一4獸見之皆走()A.失去原樣 B.跑,奔跑 C.通過 D.走路,步行5“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6百魯看見老虎和狐貍皆走的原因是_。7這篇寓言故事諷刺的是_的人。9.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1解釋加點詞語的
11、意思。欲:履:度:遂:2下列對“至之市,而忘操之”這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到了集市,忘記了操練B.到了集市,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C.到了集市,把尺碼丟在集市了D.到了集市,才發現尺碼3下列對“何不試之以足”這句話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A.這是鄭人自言自語,說為何不試試鞋呢?B.這是鄭人自言自語,說為何不拿腳試試呢?C.這是別人對鄭人說為何不拿腳試試呢?4從“寧信度,無自信也”中可以看出鄭人_。10. 閱讀理解。武松見了,叫聲:“呵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那條梢棒在手里,閃在青石邊。那個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里(躥 攛)將下來。
12、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跨 胯)一掀,掀將起來。武松只一閃,閃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霹 辟)(歷 靂),震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卻又閃在一邊。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1把文中括號里正確的字用“”標出來。2用“_”畫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這句話把_比作_,說明了_。3老虎進攻的招式是_、_
13、、_,武松應對的方式是_、_、_。4武松在面對老虎的進攻時,連續三“閃”避其鋒芒,從這個“閃”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_5武松不直接正面同老虎進行搏斗的原因是( )A.老虎太兇猛了。 B.武松害怕了。C.武松是在避其鋒芒,耗盡老虎的力氣,挫傷老虎的銳氣,再尋找時機打虎。6從文中可以看出武松是個怎樣的人?_11. 文言文閱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還,顧反,為女殺彘(豬)。”妻適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14、,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顧反,為女殺彘 反:同“返”C.妻適市反 適:往 D.特與嬰兒戲耳 特:特別2請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這個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譯文:_3試概括這則寓言的寓意或簡要說說它給你的啟示。答:_12. 課外欣賞。范氏之亡也,言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呂氏春秋·自知(注釋)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
15、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合打敗后逃在齊國。亡,逃亡。鐘:古代的打擊樂器。負:用背馱東西。錘:槌子或棒子。況(huàng)然:形容鐘聲。遽(jù):立刻。惡:害怕。悖:荒謬。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1)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 走:_則:_ (2)遽掩其耳 遽_其:_ (3)惡人聞之 惡_之:_2翻譯句子。(1)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_(2)惡人聞之,可也;恐己自聞之,悖矣。_3“惡己自聞之,悖矣。”這位盜鐘者到底“悖”在哪里?_4請你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_5成語“掩耳盜鈴”就出自這里。
16、請你寫出“掩”字開頭的兩個成語。_13. 閱讀理解。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見一猿坐樹梢,弋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鳴數聲,乃拔箭墮地而死。射者折矢棄弓,誓不復射。(墨客揮犀·三)注釋弋人:射鳥的人。即下文的“射者”。1解釋加點的詞語:付子已 (_)2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的畫線句。射者折矢棄弓,誓不復射。_3用自己的話回答,射者為什么“誓不復射”?_4讀了這則故事,你有什么體會? _14. 小古文閱讀。鋸竿入城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者,莫之及也。(注釋)魯:魯國。執:手拿著。老父:對老年男子的尊稱。圣人:才智超人的人。但:只是。愚:愚蠢。1理解詞句的意思。(1)“初豎執之”中“初”的含義是_。(2)寫出畫波浪線的句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風景園林規劃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環境土壤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宮頸腫瘤的病理學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檔發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汽車購車貸款合同范本
- 鄭州商學院《高分子科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超聲基礎原理知識
- 樓盤房屋銷售方案范本
- 2025標準中介房屋租賃合同(版)
- 2025至2031年中國后腳踏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物聯網通信技術課件
- HR用工風險課件
- 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原理與工藝第3版田麗課后參考答案
- 護理給藥制度課件
- 輥涂型卷煙接嘴膠動態流變性能對其上機適用性的影響
- 攪拌站安全生產檢查與隱患排查表格清單
- 智能化巖土工程監測
- 保潔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JGJ103-2008 塑料門窗工程技術規程
- 野獸派油畫欣賞課件
- 淺論文淺談跆拳道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