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盧氏一高分校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能力提升考試高二語文試卷(一)命題人:胡炯 考試時間:150分鐘 試卷滿分:150分第卷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斷橋”考唐代詩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中有“斷橋荒蘚合,空院落花深”的詩句,這被視為今日西湖十景之“斷橋”的最早文獻記錄。斷橋在南宋咸淳年間因隸屬寶祐坊而改稱寶祐橋。因“斷橋”不斷,當時也出現了用諧音“段橋”解釋為“段家橋”的說法,如周密武林舊事卷五“斷橋”下就說“又名段家橋”。但因為在“斷橋”不斷的問題上沒能達成共識,所以后來人們圍繞“斷橋”的名義問題聚訟紛紜。翻閱典籍,除西湖斷橋之外,詩文中說到“不斷之斷橋
2、”的還有幾例。如金趙秉文暮歸詩云:“行過斷橋沙路黑,忽從電影得前村。”明邵經邦斷橋詩云:“聞道橋名斷,從來金勒(金飾的帶嚼子的馬籠頭,這里借指騎馬者)過。”清顧于觀南樓四詠詩云:“門前空有斷橋在,十日人無款竹扉。”可見“不斷之斷橋”在古代是比較常見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獨有。然而橋既不斷,為什么稱為“斷橋”呢?據考證,這里的“斷橋”實即“籪橋”,而“籪橋”則是與捕魚蟹之“籪”相伴的一種橋,它主要是用來協助捕魚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會進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淺灘中繁殖后代,漁人便利用螃蟹的這種生活習性加以捕捉。他們把用蘆蒿、竹竿等編連起來的“籪”插在江河之中,擋住螃蟹向下游行進的路,然后螃蟹必沿
3、“籪”爬上來,以求越過下行,而漁人就在“籪”側的橋上捕捉它們(當然也有劃船前往捕蟹或收籠的)。這種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帶尤為常見,陸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處處起魚梁”(“椴”亦可作“籪”)之語。清潘衍桐兩浙輶軒續錄載海鹽才女李壬由武源至梅里詩云:“沿塘兩岸遍桑麻,畫舫朝移日又斜。望見籪橋心便喜,急收帆腳到儂家。”這里的“籪橋”就是指與放置魚籪、蟹籪有關的橋,這種說法在部分地區至今還有。但因放置魚籪或蟹籪過多對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響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來,這種捕魚蟹的方法,隨著人工養殖業的興起而逐漸被淘汰。杭州西湖為錢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錢塘江與西湖的水域連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
4、流,攜帶的泥沙逐漸形成了“白堤”。流經孤山的兩股水流在寶石山東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為一道天然“魚梁”。漁人在“白堤”東端設籪來捕魚蟹,而且依籪設橋,以方便捕捉魚蟹和到孤山的交通,這樣的橋叫做“籪橋”,也在情理之中。張祜的詩句中寫作“斷橋”,因為那時“籪”字或許還沒有產生,或許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別是自吳越王錢镠筑垾海塘以來,錢塘江的魚蟹經西湖而洄游的現象消失,漁人也就逐漸不再用籪捕捉魚蟹了。隨著杭州都城文化的發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斷橋”已失去設籪捕捉魚蟹功能的本義,但“斷橋”之名卻由于文人作品的稱頌和民間口耳相傳而得以沿用。 1. 下列選項中關于“籪橋”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
5、是()A“籪橋”是與漁人用蘆蒿、竹竿等編連起來捕魚蟹的“籪”相伴的一種橋。B“籪橋”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漁人用籪捕捉魚蟹。C“白堤”東端的“籪橋”即今日西湖斷橋,原是為方便漁人捕捉魚蟹而設。D“籪橋”在張祜的詩中寫作“斷橋”的原因是那時“籪”字可能還沒有產生,也可能很少有人使用。2. 下列不屬于用“籪”捕捉魚蟹的方法逐漸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項是()A古代官府對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魚籪或蟹籪有所限制。B近代以來,人工養殖業的興起。C五代以后,錢塘江的魚蟹經西湖而洄游的現象消失了。D杭州都城文化的發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唐代詩人張祜的題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見到的記載
6、西湖斷橋的最早文獻。B西湖十景之“斷橋”在南宋時又稱寶祐橋,還曾因“斷”“段”諧音而被稱作“段家橋”。C第三段列舉了趙秉文等人的詩,說明除西湖斷橋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斷之斷橋”。D第四段引用海鹽才女李壬的詩,說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帶用魚籪或蟹籪捕魚蟹的方法很常見。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2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題。書劍俠事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濟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婦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宮妝,髻上加氈笠,錦衣弓鞋,結束為急裝。腰劍,騎黑衛(驢的別稱),極神駿,婦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駛。試問:“何人?”停騎漫應曰:“不知何許人。”“將往何處?”又漫應曰:“去
7、處去。”頃刻東逝,疾若飛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躡其蹤跡,疑劍俠也。”從侄鹓因述萊陽王生言:順治初,其縣役某,解官銀數千兩赴濟南,以木夾函之。晚將宿逆旅,主人辭焉,且言鎮西北里許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導之往。方入旅店時,門外有男子著紅帩頭,狀貌甚獰。至尼庵,入門,有廨三間,東向;北為觀音大士殿;殿側有小門,扃焉。叩門久之,有老嫗出應。告以故,嫗云:“但宿西廨,無妨。”持朱封鐍山門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寢,明燈燭、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風驟作,山門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顧,倏聞呼門聲甚厲,眾急持械謀拒之。廨門已啟,視之,即紅帩頭人也。徒手握束香擲地,眾皆撲。比天曉,始蘇,銀已亡矣。急往
8、市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時游市上,無敢誰何者,唯投尼庵客,輒無恙,今當往訴耳。然尼異人,吾須自往求之。”至則嫗出問故。曰:“非為夜失官銀事耶?”曰:“然。”入白。頃之,尼出,命嫗挾蒲團趺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來作此狡獪,罪合死。吾當為一決!”顧嫗入,牽一黑衛出,取劍背之,跨衛向南山徑去。其行如飛,倏忽不見。市人集觀者數百人。移時,尼徒步手人頭驅衛返,驢背負木夾函數千金,殊無所苦。入門呼役曰:“來,視汝木夾函官封如故乎?”驗之,良是。擲人頭地上,曰:“視此賊不錯殺卻否?”眾聚觀,果紅帩頭人也。羅拜謝去。比東歸,再往訪之,庵已空無人矣。尼高髻盛妝,衣錦綺,行纏,羅襪,年十八九好
9、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挾嫗俱來,不知何許人。嘗有惡少夜入其室,腰斬擲垣外,自是無敢犯者。 (選自清·王士禎池北偶談,有刪改)注結束:裝束,打扮。急裝:為便于行動,衣服裝束得很緊。朱封:用紅筆書寫的封條。鐍(jué):鎖鑰,此處作動詞用。山門:寺廟門。蒲團:草墊子。趺(f)坐:盤腿而坐。行纏:綁腿布,古代男女都用。4. 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可三十余 可:可以 B停騎漫應曰 漫:隨意C比天曉,始蘇 比:等到 D年十八九好女子也 好:美麗5.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以康熙戊辰往濟南 明燈燭、手弓刀以待曙 B
10、. 吾須自往求之 比東歸,再往訪之 C. 持朱封鐍山門而入 山門砉然而辟 D. 非為夜失官銀事耶 吾當為一決6.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用來表現女主人公武功高強的一組是( )但宿西廨,無妨 非為夜失官銀事耶? 吾當為一決 其行如飛,倏忽不見 殊無所苦 腰斬擲垣外 A B C D7.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首尾兩段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女主人公的外貌特征,塑造了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飄逸不群的劍俠形象。B縣役護送官銀去濟南府,在尼姑庵投宿時被賊人發覺,進而被迷倒擄去官銀,以此引出“尼”的俠舉義行。C整理寫劍俠,卻不直接以“尼”為描寫對象,而是通過旁人耳聞目睹
11、來展開,從而使劍俠更富有傳奇色彩。D文章首段倒敘起筆,設下疑問,中間兩段借他人之口娓娓道來,盡顯其俠義,尾段回應開頭,解除懸疑。8.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題3分)(1)此人時游市上,無敢誰何者,唯投尼庵客,輒無恙。(2)頃之,尼出,命嫗挾蒲團趺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3)比東歸,再往訪之,庵已空無人矣。(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910題。蝶戀花·月下醉書雨巖石浪辛棄疾九畹芳菲蘭佩好。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寶琴泠泠千古調,朱絲弦斷知音少。冉冉年華吾自老。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累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注畹:古代稱30畝為一畹。湘累:指屈原。
12、冤屈而死,叫“累li”屈原是投湖南汩羅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稱他為湘累。9. 詞中上闋中的意象表明了詞人怎樣的境遇?(4分) 10. 該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試結合下闋詞句進行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1.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_,四十而不惑,_, _,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2)子曰:“君子坦蕩蕩, 。” (論語·述而)(3)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蘇軾定風波)(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 。(王勃滕王閣序)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翻漿
13、畢淑敏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輛地方上運送舊輪胎的貨車,顛簸了一天,夜幕降臨才進入離家百來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漿。突然在無邊的沉寂當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擋了銀色的車燈。“你找死嗎?你!你個兔崽子!”司機破口大罵。我這才看清是個青年,穿著一件黃色舊大衣,拎著一個系著鬃繩的袋子。“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車,我得回家。”“不搭!你沒長眼睛嗎?司機樓里已經有人了,哪有你的地方!”司機憤憤地說。“我沒想坐司機樓子,我蹲大廂板就行。”司機還是說:“不帶!這樣的天,你蹲大廂板,會生生凍死!”說著,踩了油門,準備閃過他往前開。那個人抱住車燈說:“就在那兒我母親病了我到場部好不容易借到點小米我母親想吃”“
14、讓他上車吧!”我有些同情地說。他立即抱著口袋往車廂上爬,“謝謝謝謝”最后一個“謝”字已是從輪胎縫隙里發出來的。夜風在車窗外凄厲地嗚叫。司機說:“我有一個同事,是個很棒的師傅。一天,他的車突然消失了,很長時間沒有蹤影。后來才知道,原來是有個青年化裝成一個可憐的人,攔了他的車,上車以后把他殺死,甩在沙漠上,自己把車開跑了。直到案發我們才知道真相。從此我們司機絕不敢搭不認識的人特別是年輕人上車。你是我的老鄉,說了話我才破例的。”我心里一沉,找到司機身后小窗的一個小洞,屏住氣向里窺探。朦朧的月色中,那個青年如一團骯臟的霧,抱著頭,龜縮在起伏的輪胎里。每一次顛簸,他都像被遺棄的籃球,被橡膠輪胎擊打得嘭嘭
15、作響。“他好像有點冷,別的就看不出什么了。”我說。“再仔細瞅瞅。我好像覺得他要干什么。”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兩個大輪胎之間,手腳麻利地搬動著我的提包。那里裝著我帶給父母的禮物。“哎呀,他偷我東西呢!”司機很冷靜地說:“怎么樣?我說得不錯吧。”“然后會怎么樣呢?”我帶著哭音說。“你也別難過。我有個法子試一試。”只見他狠踩油門,車就像被橫刺了一刀的烈馬,瘋狂地彈射出去。我順著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凍僵了,弓著腰抱著頭,石像般凝立著,企圖憑借冰冷的橡膠御寒。我的提包雖已被挪了地方,但依舊完整。我把所見同司機講了,他笑了,說:“這就對了,他偷了東西,原本是要跳車了,現在車速這么快,他不敢動了。”
16、路面變得更加難走,車速減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緊張地盯著那個小洞。青年也覺察到了車速的變化,不失時機地站起身,重新搬動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地幾乎大叫,就在這時,司機趁著車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搖晃的頻率,車身劇烈傾斜,車窗幾乎吻到路旁的沙礫。再看青年,撲倒在地,像一團被人踐踏的草,虛弱但仍不失張牙舞爪的姿勢,貪婪地守護著我的提包他的獵物。司機繼續做著“高難”動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條疲倦的狗,無助地躺在了輪胎中央。道路毫無先兆地平滑起來,翻漿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司機說:“扶好你的腦袋。”我一時沒明白過來,但司機兇狠的眼神啟發了我。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采取最緊急的自救措施:雙腿緊緊
17、抵地,雙腕死撐面前的鐵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個青年,在這突如其來的急剎車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怎么樣?最低他也是個腦震蕩。看他還有沒有勁偷別人的東西?”司機躊躇滿志地說。我想到賊娃子一舉傷了元氣,一時半會兒可能不會再打我提包的主意了,心里安寧了許多。只見那個青年艱難地在輪胎縫里爬,不時還用手抹一下臉,把一種我看不清顏色的液體彈開他把我的提包緊緊地抱在懷里,往手上哈著氣,擺弄著拉鎖上的提梁。這時,他扎在口袋上的繩子已經解開,就等著把我提包里的東西搬進去呢“師傅,他他還在偷,就要把我的東西拿走了”我驚恐萬狀地說。“是嗎?”師傅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顯出隱隱的笑意。“到了。”司機干巴巴地說。我
18、們到一個兵站了,也是離那個賊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兒是根本不通車的,至少還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司機打亮了駕駛室里的大燈,說:“現在不會出什么事了。”那個青年挽著他的口袋,像個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狽地踩著轱轆跌下來,跪坐在地上。不過才個把時辰的車程,他臉上除了原有的土黃之外,還平添了青光,額上還有蜿蜒的血跡。“學學啦學學”他的舌頭凍僵了,把“謝”說成“學”。我們微笑地看著他,不停地點頭。他說:”學學你們把車開得這樣快,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在趕路,怕我的母親喝不上小米粥,現在到天亮前,我趕得到家了學學”他抹一把下頜,擦掉的不知是眼淚、鼻涕還是血。司機一字一頓地說:“甭哆唆了。拿好你的東西,回家吧
19、!”他點點頭,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我們。看著他蹣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聲:“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東西少了沒有。”我很嚴正地對他說。司機贊許地沖我眨眨眼睛。青年迷惑地面對我們,脖子柔軟地耷拉下來,不堪重負的樣子。我爬上大廂板,動作是從未有過的敏捷。我看到了我的提包,像一個胖胖的嬰兒,安適地躺在黝黑的輪胎之中。我不放心地摸索著它,每一環拉鎖都像小獸的牙齒般細密結實。突然觸到鬃毛樣的粗糙,我意識到這正是搭車人袋子上那截失蹤的鬃繩。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廂的木條上,像焊住一般結實。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凍得皺縮起來。 (選自中國微型小說選刊) 12. 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
20、兩項是( )( )(5分)A這篇小說敘述了一個陌生的年輕人為了生病的母親能吃上小米粥,連夜奔波在荒寂寒冷的沙漠戈壁,雖然有幸搭上了一輛運送舊輪胎的貨車,卻遭到了“我”與司機的誤解的故事。B“夜風在車窗外凄厲地嗚叫”這句環境描寫暗示青年即將像之前的搭車人一樣干壞事,營造了一種恐怖的氛圍,推動了后文的情節發展。C小說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那個要搭車的“青年”,而他的形象卻是通過“我”和司機兩個人物表現出來的。因此全文主要采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D從全文看,我對搭車青年的情感經歷了憐憫、痛恨、感動這樣的變化,在這種變化中完成了情節,完善了人物形象,與讀者形成共鳴。E整理細寫“我”與司機對那個青年的猜疑,其
21、作用在于襯托,旨在形成反差,更加凸顯那個青年的美好德行與善良人性。13. 小說以“翻漿”為題有什么妙處?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6分) 14. 本文在情節構思方面的主要藝術特色有哪些?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6分) 15. 這篇小說揭示了什么樣的社會問題?結合文本,了解現實,你有怎樣的思考? (8分) 第卷 表達題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16.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你們對此人不了解,但我們對他的底細一目了然。 B下鄉前兩天,黨委又組織我們學習黨的有關文件,使大家明確黨的農業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C辛棄疾的詞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氣勢來抒情言志,風格豪放雄渾,在南
22、宋詞壇中占有重 要地位。 D大多數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稱為“隱君子”的陶潛,卻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實踐家。17.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測量結果顯示,水城威尼斯的歷史老城區正在緩慢地持續下降,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氣候變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B步入天目湖山水園景區,游客們在世外桃源般的鄉村田園,領略完全不同的江南鄉土風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天下第一村”華西村328米高的“空中新農村”大樓豪華程度令人驚嘆,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1972年中美兩國領導人共同商定的上海公報,為40年后、甚至未來的中美關系定下了擴大共識、承認分歧、加強合作的準則。18.
23、 以下各項分別描寫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分類正確的一組是 ( )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無奈人心復有憶,今暝將渠俱不眠。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胡鷹掣旋北風回,草盡平原使馬開。臂上角弓如卻月,當場意氣射生來。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里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A. 春 夏 秋 冬 B. 春 夏 秋 冬 C. 春 夏 秋 冬 D. 春 夏 秋 冬19. 下面是唐人描寫思念之情的詩句,參照這些
24、詩句的說法,造個由比喻構成的排比句。 (6分)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思君如孤燈,一夜一心死。 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 思君如百草,撩亂逐春生。 20. 簡要說明漫畫的內容,并寫出它的寓意。(5分)漫畫內容: 漫畫寓意: 五、寫作(60分)盧氏一高分校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能力提升考試高二語文試卷(一)參考答案選擇題答題欄如下:選項1234567161718答案CDDABCBDAC答案詳解:1. C. 原文最后一段中說“漁人在“白堤”東端設籪來捕魚蟹,而且依籪設橋,以方便捕捉魚蟹和到孤山的交通”,主要功能應該有兩種。2. D. “杭州
25、都城文化的發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與用“籪”捕捉魚蟹的方法逐漸被淘汰沒有關系。注意原文第四段中“但因放置魚籪或蟹籪過多對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響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來,這種捕魚蟹的方法,隨著人工養殖業的興起而逐漸被淘汰。”和第五段“五代以后,特別是自吳越王錢穆筑垾海塘以來,錢塘江的魚蟹經西湖而洄游的現象消失,漁人也就逐漸不再用籪捕捉魚蟹了”幾個句子。3. D. 注意原文第四段在引用海鹽才女李壬的詩后,后面的解釋說明,“這里的“籪橋”就是指與放置魚籪、蟹籪有關的橋,這種說法在部分地區至今還有”,說明引用海鹽才女李壬的詩是為了說明部分地區至今還有“籪橋”就是指與放置魚籪、蟹籪有關的橋的
26、說法。4. A. 大約,表約數,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其他三個詞語的意思在初高中課本中都曾出現過,“漫”見杜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漫卷詩書喜欲狂”句,“比”見陳涉世家中“比至陳”句,“好”見西門豹治鄴“是女子不好”句。5. B. 兩個“之”都為代詞,譯為“她”,指“尼”。A項,前者介詞,譯為“在”;后者連詞,表目的,譯為“來”。C項,前者連詞,表順承,譯為“才”;后者連詞,表修飾。D項,前者連詞,譯為“因為”;后來介詞,譯為“替”。6. C. 用“無妨”來側面烘托“尼”武功之高強;側面表現“尼”體物入微,早有所料,非“武功高強”;表現“尼”態度堅決,但不足以見其武功高強;用動作之敏捷來
27、側面烘托其武藝高強;臉上無絲毫倦怠,側面烘托“尼”武藝之高;正面描寫。7. B “在尼姑庵投宿時被賊人發覺”有誤,由“方入旅店時,門外有男子著紅峭頭”一句可知,是在“逆旅”的門口被賊人發覺的。8. 見譯文。 9. 以“蘭佩芳菲,蛾眉空好,寶琴弦斷”這三個意象來表明雖有高尚品質和過人的才干,卻備受南宋朝廷當權的主和派嫉妒和排擠,長期不被重用,無用武之地,而且知音寥寥,無人理解自己的悲劇性境遇。 10. 全詞抒發了詞人自感虛度年華、政治失意、理想難以實現而又知音難覓的痛楚之情。 “冉冉”句感慨年華已逝,虛度此生。“水滿”“何處”二句,用汀洲水漲、芳草難覓喻示理想難以實現的可悲處境。 結尾二句,再次
28、訴說在人世難尋知音的苦惱,于是只得在大醉之后喚起屈原同唱失意之歌。 11. 略 12. B C (“這句環境描寫暗示青年即將像之前的搭車人一樣干壞事”理解不正確) (“全文主要采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結論不正確) 13. “翻漿”本指春天積雪融化,道路出現泥濘、破裂和冒漿等現象,車輛難行。暗示情節。翻漿的道路使行車顛簸,后文青年綁包等情節都與翻漿的道路有關。突出主題。“翻漿”指“我”在弄清事情的真相后,內心深處亦如翻漿一般的震動,并為自己的狹隘和冷酷感到愧疚與不安。 14. 前后的鋪墊照應。路面翻漿的交待;“拎著一個系著鬃繩的袋子” 與后文“突然觸到鬃毛樣的粗糙,我意識到這正是搭車人袋子上那截失
29、蹤的鬃繩”的照應,起到解開懸念的作用。 懸念迭出,情節跌宕。青年的突然出現,引發人們的猜忌,他在車廂里又有一系列動作讓人以為他要偷東西。 結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猜忌中開始情節,在傷害中發展情節,在震撼中解開懸念。 在高潮中結尾。以“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凍得皺縮起來”一句戛然而止,給人深深的震動與反思。(答出任意三點給6分) 15. 一個平凡而困苦的年輕人,揣著一顆孝順而善良的心,在困境中向人求助,卻遭受了別人的猜疑、誤解以至懲罰。(2分)揭示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誠信缺失、陌生人之間難以相互信任乃至冷漠的社會問題。(2分) 可從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和如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的角度辯證分析。(
30、結合文本,比如文中的司機和“我”犯了經驗主義錯誤,對事情的判斷有一定的盲目性,社會缺少和諧與誠信)(4分) 16. D A項“一目了然”是“一眼就可看清楚”,應改為“了如指掌”B項“胸有成竹”是“做事之前已經有了通盤的考慮”,從句意看,應該改為“心中有數”C項“翻云覆雨”是“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與句意不合 17. A (B項搭配不當,“領略”和“民居建筑”不能搭配;C項句式雜糅,可改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或: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D項語序不當,“承認分歧”和“擴大共識”位置應該互換) 18. C 對雪高駢是由高駢所寫 ,作品原文:“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
31、盡人間惡路歧。”詩人希望白雪能消除人世間一切罪惡,使艱難險阻都變成光潔的坦途。作品譯文:雪花飄入庭戶,窗外的青竹漸漸變成玉液瓊枝。如果登上高樓欣賞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嶇難走的道路都將被大雪蓋盡。所屬季節:冬季。 作品秋夜望單飛雁。筆下的雁多具失群、單棲、無歸的遭遇。庾信將自己在北地獨特的心靈體會,運用于對雁的描寫,使其作品中的雁已不再具有雁的自然特征,而是多在非常態下生存,充滿了哀怨和凄清(“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這正是庾信如離群孤雁般心境的寫照。這種失群處驚之鳥的意象,正與庾信經歷喪亂,東奔西走,后又淪為亡國之臣的處境相通,也隱喻了其始終難以釋懷的沉痛的故國之思,是其對痛苦人生真
32、實體驗的反映。 秋雁南飛,即將過冬,卻失散雁群,所屬季節:深秋。作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軾謫居杭州期間創作的一組七言絕句。本篇為第一首,且最出名。詩句解釋:烏云上涌,就如打翻的墨汁,還未來得及把山給遮住。白雨就如同跳動的白色珍珠,飛濺入了船。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和白色的雨點,此時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就像天空一樣廣闊無邊。本篇寫夏雨迅猛之勢,所屬季節:盛夏。作品閑居初夏午睡起是南宋楊萬里所作,初夏時節,閑居無事,此時奔競之心盡消,與自然貼近,與兒童貼近,情緒得到交流,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作品譯文:梅子味道很酸,吃過之后,余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初長,
33、而綠陰映襯到紗窗上。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后起來,情緒無聊,閑著無事觀看兒童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本篇寫初夏時節閑居生活,所屬季節:初夏。明朝人李攀龍的觀獵,作品淺解:高高的空中,一只獵鷹矯健地盤旋,呼嘯的北風似乎也被它牽引著旋轉。昔日長長的青草早已經枯萎凋盡,蒼茫的草原顯得更加遼闊無邊。駿馬如疾風一樣在草原上奔馳,野獸驚慌地四下逃竄。狩獵的壯士英姿勃勃,意氣風發,只見他將一張大弓拉得形如滿月,利箭帶著風聲飛去,那奔跑的野獸霎時倒在馬下。詩人把狩獵的場面寫得活靈活現。這首詩是一首風格雄健、意境開闊的好詩。所屬季節:冬季。作品早梅唐代張謂所作,簡析: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
34、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所屬季節當為:冬末春初。 19. 參考答案:(1) 思君之情就像河中的流水,滾滾滔滔,無窮無已;思君之意就像路邊的青草,蓬蓬勃勃,越遠越青;思君之心就像夜晚的孤燈,熒熒之火,一夜一死。 (2) 思君的情懷如同涓涓的流水,綿延幽長,永無窮盡;思君的情懷如同叢叢的雜草,撩亂如麻,滋生不絕;思君的情懷如同煢煢的燈燭,熬油煎芯,淚落千行。 (3)對你的思念像流動的河水一樣,潺潺的永不止息;對你的思念像燃燒的蠟燭一樣,煎熬者卻無悔意;對你的思念像叢生的野草一樣,蓬亂又恣肆蔓延。 (4) 思念如涓涓的流水,等待你旋開苦盡甘
35、來的閥門;思念如熒熒的夜燭,期盼你捧接垂泣到明的紅淚;思念如寂寂百草,渴望你普降催醒新葉的雨露。文言文參考譯文:新城縣令崔懋,在康熙戊辰年前往濟南府。到章邱(即章丘)西面的新店的時候,遇見一個婦人,(她)大約三十多歲,頭上挽著高髻,如宮中的打扮,高髻上戴著氈笠,身穿華美的帶有彩色花紋的服裝,腳著纏足女子所穿的鞋子,衣服裝束得很緊。她腰佩寶劍,騎著一頭黑色驢子,驢子非常有精神。這個婦人神采四射,前行的速度非常快。(崔懋)試著搭話道:“(你是)哪里人啊?”婦人停下來,隨意地應道:“不知什么地方的人。”又問:“將要到什么地方去?”婦人又隨意應道:“去該去的地方。”隨即向東馳去,很快不見了蹤影,快若飛鷹。崔懋說:“可惜我匆匆忙忙要趕赴濟南府,沒有時間去追趕她,這個婦人好像是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利水電工程考試期間的查漏補缺試題及答案
- 水利水電工程行業動態追蹤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試題及答案概覽
- 關于中央經濟政策的中級經濟師試題及答案
- 真理主題班會課件
- 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試題及答案
- 加強日常消毒和環境衛生工作計劃
- 愛情測試題及答案
- 美術教育觀念的革新與反思計劃
- 行政管理經濟法試題及答案的深入探討
- 臨床尿動力學檢查實施演示文稿
- 新舊物業公司交接管理流程
- YS/T 394-2007鉭精礦
- GB/T 17193-1997電氣安裝用超重荷型剛性鋼導管
- ETF融資融券的應用策略課件
- 東芝空調用戶使用手冊
- 全國卷高考標準語文答題卡作文紙3欄800字版
- DB32T 4284-2022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程技術規程
- 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申請表樣表
- 110kV變電站高壓試驗報告完整版
- TSG Z7001-2004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核準規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