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學習負擔的國際比較_第1頁
中小學生學習負擔的國際比較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中小學生學習負擔的國際比較楊秀治 劉寶存中小學生負擔過重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頑癥,雖然中央和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三 令五申要減輕中小學生學習負擔,但收效其微,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社會各界對中小學生學 習負擔狀況缺乏清晰的認識。本文擬從校日制度、周課進數、課程難度、家庭作業、心理負擔 等方面,對中小學生學習負擔進行比較,以期對我國社會各界正確認識我國中小學生學習負擔 有所幫助。一、校日制度比較校日制度反映了某個國家或地區學生在校學習天數。一年有52 個周,但由于各國在學制、學期、寒暑假和節假日制度上的不同,各國中小學學生在校學習天數有很大的差異。198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

2、教育局對世界各地70 個國家的中小學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有 41 個國家的教學天數為 180 200 天, 19 個國家超過 200 天, 10 個國家少于 180 天, 其中最少的是中非共和國,只有 150 天。 從世界各國下政府規定的中小學教學天數來看,我國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由于片面追求升 學率的影響,初中高年級和高中階段的教學天數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天數,學生實際在校學習 天數應為世界上最多的國家之一。二、周課時數比較 周課時數是衡量學生學習時間長短的又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反映學生學習負擔的一個重要指 標。根據國家教委 1995 年 4 月頒布的關于初等每周 40 小時工作制后調整全日

3、制中小學課程教學 計劃的意見,實行新工時制后,我國小學一年級每周課時數為27,二年級為 28,三至六年級為 30;初中階段各年級為 33;普通高中各年級為 34。每節課時間,小學一般為 40 分鐘, 初中一般為 45 分鐘,高中一般為 4550 分鐘。法國 1985 年制定和推選的小學新教學計劃規定,小學各年級每周上課 9 個半天,共 27 個學 時。教師可以對學習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補課或個別輔導, 但補課僅限于法語和數學兩門課,每天補課時間不超過 30分鐘,每周總補課時間限制在 2 小時,無選修課程;三、四年級必修 課程每周 26。 5 課時,選修課 2 3 課時,總計在 30 課時以內。法

4、國普通高中學制三年,第一 年為基礎學習年,課程分基礎課、限定選修課和自選課 3 類,其中基礎課 23。 5 課時;限定選 修課選學 A 組課程者 11 課時,選學 B 組課程者5- 7 課時;自選課無要求。二、三年級分科 教學,周課時不一,但都在 30 以上。 德國中小學每周課時不統一。巴伐利亞州小學每周課時數1 234 年級分別為 24、 25、 27、 27,其中三、四年級時,學校可以根據人力、空間、設施等條件附加2 節基礎體育課作為課。德國完全中學高級階段(相當于我國的普通高中)按 1972 年的波恩協定確定周課時數,一般 是必修科目20 課時,選修科目 10 課時,共計 30 課時左右

5、。日本小學于 1992 年 4 月開始實施新的教學計劃,1-6 年級年課時分別為 850、910、980、1015、1015課時,平均周課時為 22、 26、 28、 29、 29、 29、 29 課時。小學每課時 45 分鐘。初 中于 1993年 4 月開始實施新的教學計劃,初中三年每年課時 1015 課時,平均每周 29 課時, 每節課為 50 分鐘。根據 1994 年實施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高中實行學分制,修滿80 學分可畢業。日本高中以每周 1 學時待續 1 年為 1 學分,那么三年每年平均約 27 學分,亦即每周課 時 27 個,每個課時為 50 分鐘。俄羅斯教育部于 1993 年

6、7 月頒布的初等教育教學計劃規定,俄羅斯小學學制3 年或 4 年,三年制小學(七歲入學)一至三年級周課時為 26 課時。四年制小學(六歲入學)一至四年級周 課時分別為22、 24、 26、 26 課時。根據俄羅斯教育部 1 994 年頌的俄聯邦基礎普通教育和完全 普通教育教學計劃,基礎普通教育(即初中階段)學制 5 年,每年的周課時分別為 32、 33、 35、 35、 36 課時;完全中等教育(即高中) 2 年,周課時者是 38 課時。英國小學每周教學時 數,由各地區或學校根據本地區實際自行制定,因此彼此之間差別較大,一般每周在25 課時左右。中學課程安排也因校而異,一般來講,相當于普通初中

7、的方法中學每周課在3235 課時,相當于高中的“第六學級”每周課時在 35 課時左右,每個課時一般在 35 45 分鐘。 從幾人主要周課時數來看,我國無論是在小學階段,還是在中學階段,周課時數都屬于較多的 國家。三、課程難度比較 課程難度無疑是影響中小學生學習負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全面進行課程難度的國際比 較卻是困難的,因為許多學科的可比性較差,我們只好對可比性較強的數學進行比較。由于各 國精品文檔學制不同,我們選擇各國小學都有的四年級數學課程的難度作為比較對象。 在數與計算方面,我國要求小學四年級學生:(1)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算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多位數,會根據要求把一個數

8、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寫出近似數;(2)會筆算多位數加、減法,會整萬數的加、減法,會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學會接近整十、 整百數的簡便算法,能夠靈活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加,減法版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會根 據這種關系示未知數 X;( 3)會筆算乘數、除數是三位數的乘、除法,會用交換被乘數、乘 數的位置驗算乘法,知道商不變的性質,會口算乘數、除數是整百數的乘、除法,學會一些簡 便算法,初步掌握乘、除法版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會根據這種關系示未知數X ;(4)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能應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 運算,會使用中括號;( 5)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能

9、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筆算和 簡單的口算。這一要求與日本相當,高于俄羅斯、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在量與計算方面,我國要求小學四年級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與閏年以及各 月的天數,會用 24 時計時法表示時刻。這一要求與德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相當,高于美 國,但晚于日本(三年級時學習此內容)。在幾何知識方面,我國要求四年級學生:(1)認識射線和角,知道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和按照指定的度數畫角,初步認識垂線和平行線,會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垂線、平行線、長方形, 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2)認識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初步學會用測量工具在地面上 測定直線和測量較短的距離。這一要求與

10、德國、日本、俄羅斯、法國相當,略高于美國。 在統計知識方面,我國要求四年級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示 簡單的平均數。這一要求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相當,高于俄羅斯和日本。 從以上分析看,我國小學四年級數學課程難度在世界重要國家中牌中等偏上水平。四、家庭作業負擔比較 家庭作業是衡量中小學生學習負擔的一個重要指標。世界主要國家在給學生布置家族作業時的 做法是不一樣的。我國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一般不留書面家族作業,三、四年級每天課外作業量不超過30 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 45 分鐘,初中不超過 1 個半小時,高中不超過 2 小時。法國政府自 1956 年起就明令禁止給小

11、學生留家庭作業,以保證兒童課余時間活動和他們的身體健康。但 1987 年的一項調查表明,近 99的小學教師仍給學生布置作業,當然作業量并不大,平均初 級班學生每天做一刻釧到半個小時的作業,中級班半小時至1 小時。前蘇聯曾規定一年級不留家庭作業,二年級學生用于家庭作業的時間每天在30 分鐘以內,三、四年級一小時以內,五、六年級一個半小時以內,七、八年級二小時以內,九至十一年級二個半小時以內。俄羅斯 基本上沿用了前蘇聯的做法。德國各州為了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給兒童一個美好、愉快的童 年,保證任意有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都在學校法中對小學階段學生的家庭量進行了限制,一 般規定一、二年級學生家族作業不得半

12、個小時,三、國年級學生家庭不得超過一個小時。 英國政府文件規定,禁止為 12 歲以下的兒童布置家庭作業, 1214 歲兒童的家庭作業每天不 能 1 個半小時。 美國各州對學生家族作業的規定與做法差異很大,因校而民。小學低年級一般不布置作業,布 置作業的也一般少于半個小時;小學高年級的家族作業一般不超過1 個小時。 1983 年美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在國家外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中指出,美國有三分之二 的高中生的家庭時間不到 1 小時。有一些國家取消了學生的家庭作業。韓國在1981 年頌了教育改革的新方針 , 不但禁止教師、 家長給學生布置課外, 而且連補習夜校也一律停辦。土耳其從 1

13、985年開始禁止學校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西班牙禁止給614 負的學生布置家庭作業。總的來看,完全取消家族作業的國家并不是很多,即便是取消家族作業的國家,也是取消 14 歲以下兒童的作業。大多數國家都限制家族作業的量,以避免學生負擔。家庭作業的發展趨勢 是精心設計,提高質量,做到分量適中,難度適宜。另外,家庭作業的方式得以改善,主要體 現為變回家做為在校做,加強對作業的指導。從政府規定的作業量上看,我國中小學生的家庭作業負擔并不是太重,但教師實際布置量卻遠 高于下放的規定,導致學生作業負擔過重。另外,我國中小學的家庭作業基本上教師書面作 業,而且不少是重復性練精品文檔習,作業形式單一,枯燥,與國

14、外靈活的作業形式形成了鮮明的對 比。五、心理負擔比較 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和一個國家的教育普及程度、考試制度、文化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從 教育普及程度看,世界主要國家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俄羅斯等已基本普及中等教 育,高等教育也進入大眾化階段。有的國家如美國已進入普及高等教育階段。據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的世界教育報告 1998的材料, 1995 年,美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達81。 1,其他主要國家分別為韓國 52,法國 49。 6,英國 48。 3,俄羅斯 42。 9,德國 42。 7,日本 40。3,中國公為 7。 3。在現代社會,高學歷是謀取理想職業并獲得個人發展 的重要砝碼。因此

15、,接受高等教育已成為學生的普遍追求。在發達國家中,由于教育普及程度 高,學生面臨和隨的競爭壓力較小,而在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尚未普及,學生在升初中、升高 中、升大學時都會面臨激烈的競爭,而且欲受教育層次越高,競爭就愈激烈,學生心理壓力就 越大。考試是教學評價的手段,也是篩選人才的手段。在發達國家,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大都 取消了考試,或者考試已成了象征性的。學期、學年的考試也逐漸養活,平時成績受到重視。 法國到高中畢業會考時才有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考試。在最重要的升大學考試方面,法國以高中 畢業會考證書作為升入高等學校的資格,德國以完全中學畢業證書作為升入高等學校的資格, 沒有佝我國的全國統一高

16、考這樣的制度。沒有高中畢業會考文憑或完全中學畢業證書的學生, 可以通過考試即第二條途徑進入大學。美國、英國每年為學生提供數次“高考”的機會,日本 以兩次考試決定認能上大學,主要國家中只有俄羅斯是一次考試,是學校考試而不是全國統一 的高考。在實行高考制度的國家中,大多數國家并不是單獨依靠一次考試成績來確定考生的命 運,而是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臺考試成績,中學學習成績,推薦信、特長等。像我們國家一度定終身而且僅以考試成績定奪的情況很少。為了準備高考,每個年級、每個學期甚至每個單元 都要組織考試。教師的教學全是圍繞考試進行,學生的唯一目標就是要通過考試。在這方面, 我國學生面臨的壓力比其它主要國家要大

17、。文化特別是文化中的人才觀, 是影響學生心理負擔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我國,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仍然有較大的影響力,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通過讀書 “成龍”、“成鳳”,認為只有讀了大學才算得上成都。為了孩子能夠取得好成績,將來上大 學,他們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累都能受唯一的要求就是孩子能夠得高分,在班里排前幾名甚至 第一名。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總是處于壓力之下,唯恐辜負了家長的期望。雖然天下的父母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孩子都會有來自父母的壓力,但在主要國家中東方的中國、日 本、韓國三個處在儒家文化圈里的學生最大,在儒家文化的發源地、社會發展相對落后,個人 發展機會相對較少的中國尤其。綜上所述,我國中小學箋學習負擔總的來說是偏重的,適當減輕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是必要 的。我國中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既有制度性的因素(如校日、周課時數、課程設置等),也 有非制度性的因素(如心理負擔、教師違反國家規定超額布置家庭作業等)。因此,減負時應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統籌規劃,全面安排,靈活掌握。參考文獻:1汪 霞主編:國外中小學課程演進,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2鐘啟泉編著:現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年版。3白月橋主編:九年義務教育學制課程縱橫比較與施教建議,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年版。4陳時見著:比較教學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5吳文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