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原理重點_第1頁
環境工程原理重點_第2頁
環境工程原理重點_第3頁
環境工程原理重點_第4頁
環境工程原理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環境工程原理重點第一部分一、 量綱與無量綱1. 量綱:用來描述物體或系統物理狀態的可測量性質。 量綱與單位不同,其區別在于,量綱是可測量的性質,而單位是測量的標準,用這些標準和確定的數值可以定量的描述量綱。表示:如【長度】或【L】表示長度的量綱,不是具體確定數值的某一長度。分類:基本量(質量M、長度L、時間t、溫度T)和導出量。導出量量綱可用基本量量綱組合形式表示。2. 無量綱準數:由各種變量和參數組合而成的沒有單位的群數。無量綱準數實際上量綱為1,其數值與所選單位制無關,但組合群數單位統一。 雷諾數Re:慣性力與黏性力之比,用于判斷流體的流動狀態。定義式: Re=u L/(:密度,kg/m;

2、u:流速,m/s;:黏度,kg/(m s))二、 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一) 濃度1.質量濃度:A =mA/V(A:組分A的質量濃度,kg/m;mA:混合物中組分A的質量,kg;V:混合物的體積,m)2.物質的量濃度:cA=nA/V(cA:組分A的物質的量濃度,kmol/m;nA:混合物中組分A的物質的量,kmol)3.兩者關系:cA=A/MA(MA:組分A的摩爾質量,kg/kmol)4.質量分數:xmA=mA/m(xmA:組分A的質量分數;m:混合物的總質量,kg)5.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A=nART(p:混合氣體的絕對壓力,Pa;VA:組分A的體積,m;nA:組分A的物質的量,mol;

3、R:理想氣體常數,8.314 J/(mol K);T:混合氣體的絕對溫度,K)6.摩爾分數:xA=nA/n(xA:組分A的摩爾分數;n:混合物總物質的量,mol)7.質量比:混合物中某組分的質量與惰性組分質量的比值。以XmA表示。 XmA=mA/(m-mA) (XmA:組分A的質量比,量綱為1;m-mA:混合物中惰性物質的質量,kg) 摩爾比:混合物中某組分的物質的量與惰性組分物質的量的比值。以X表示。 XA=nA/(n-nA) (XA:組分A的摩爾比,量綱為1;n-nA:混合物中惰性組分的物質的量,mol)(二) 流量:qV=V/t(m/s)體積流量 qm=V/t(kg/s)質量流量 qm=

4、qv(三) 流速:um=qv/(d/4)(m/s) (經常使用圓形管,d為內徑)(四) 通量: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物理量。表示傳遞速率的重要物理量。三、 熱量衡算方程:E=HP-HF+Eq (HF:單位時間輸入系統的物料的焓值總和,即物料帶入的能量總和,kJ/s;HP:單位時間輸出系統的物料的焓值總和,及物料帶出的能量總和,kJ/s;Eq:單位時間系統內部物料能量的積累,kJ/s;E:單位時間系統內部總能量的變化,kJ/s)四、 流體流動(um2/um1=(d1/d2)圓形管道)1. 機械能衡算方程設計的能量分為兩類:1)機械能:包括動能、位能及靜壓能。在流體流動過程中可以相互轉變,也可轉

5、變為熱和內能;2)內能和熱:不能直接轉變為機械能而用于流體的輸送。2. 方程:1/2um2+gz+p/=-We-hf3. 伯努利方程:1/2um2+gz+p/=04. 雷諾數:Re=u L/(圓管內:Re4000時,一般出現湍流,稱為湍流區)5. 牛頓黏性定律:=-dux/dy (:剪切應力,N/m2;:動力黏性系數,簡稱黏度,Pas;dux/dy:垂直于流動方向的速度梯度,或稱剪切變形速率,s-1)該定律指出,相鄰流體層之間的剪切應力與該處垂直于流動方向的速度梯度dux/dy成正比。適用于層流運動。6. 黏度:=/(:流體運動黏度,m2/s;:流體密度,kg/m3) 溫度對黏度的影響較大,由

6、于內聚力是影響黏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對于液體,當溫度升高時,分子間距離增大,吸引力減小,因而使速度梯度所產生的剪切應力減小,即黏度減小;對于氣體,由于氣體分子間距大,內聚力很小,所以黏度主要是由氣體分子運動動量交換的結果所引起的,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動量交換頻繁,所以黏度增加。7. 流動狀態對剪切應力的影響:流動的剪切應力除了由分子運動引起外,還由質點脈動引起。由于質點脈動對流體之間的相互影響遠大于分子運動,因此剪切應力將大大增加。8. 阻力損失起因:黏性流體的內摩擦造成的摩擦阻力和物體前后壓強差引起的形體阻力。損失影響因素:1)雷諾數大?。?)物體形狀;3)物體表面粗糙度9. 范寧公式:

7、pf=l/dum2/2 (摩擦系數是流體的物性和流動狀態的函數,量綱為1)摩擦系數與雷諾數Re及相對粗糙度/d的關系P82(P113,3.5,3.12)10. 局部阻力損失:hf=um2/2(:局部阻力系數,無量綱,=l/d)11. 流體測量計:1)測速管;2)孔板流量計;3)文丘里流量計;4)轉子流量計五、 熱量傳遞1.熱量傳遞的方式:1)導熱;2)熱對流;3)熱輻射2.傅立葉定律:q=Q/A=-dT/dy (Q:傳熱速率,W;q:熱流密度,W/m2;:導熱系數,W/(mK);dT/dy:熱度梯度,K/m;A:垂直于熱流方向的面積,m2)3.普蘭德數:Pr=/a=cp/ 運動黏度越大,表明該

8、物體傳遞動量的能力越大,流速受影響的范圍越廣,即流動邊界層增厚;導熱系數a越大,熱量傳遞越迅速,溫度變化范圍越大,即傳熱邊界層增厚。4.保溫層的臨界直徑:dc=2/ (dc:臨界直徑;:導熱系數;:對流傳熱系數) 保溫層的臨界厚度:0.5(dc-d1)(d1:保溫層內徑)5.熱輻射:物體由于熱的原因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射能量的過程。不需要媒介。6.輻射傳熱:物質之間相互輻射和吸收輻射能的傳熱過程。7.黑體:落在物體表面的輻射能全部被物體吸收,這種物體稱為絕對黑體。黑體具有最大的吸收能力,也具有最大的輻射能力。mT=常數=2.910-38.灰體:物體能以相同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長范圍的輻射能,則物

9、體對投入輻射的吸收率與外界無關,這種物體成為灰體。六、 質量傳遞1. 傳遞機理:1)分子擴散;2)渦流擴散2. 費克定律:NAz=-DABdca/dz (NAz:擴散通量或擴散速率,kmol/(m2s);cA:組分A的物質的量,kmol/m3;DAB:組分A在組分B中進行擴散的分子擴散系數,m2/s)3. 施密特數:SC=/DAB傳遞邊界層厚度c與流動邊界層厚度一般并不相等,他們的關系取決于SC。SC是分子動量傳遞能力和分子擴散能力的比值,表示物性對傳質的影響,代表了壁面附近速率分布與濃度分布的關系。第二部分一、 沉降1. 污染體系分為均相和非均相;分離技術分為傳質分離(均相)和機械分離(非均

10、相)。2. 沉降分離主要用于顆粒物從流體中的分離。其原理是將含有顆粒物的流體(水或氣體)至于某種力場(重力場、離心力場、電場或慣性場)中,使顆粒物與連續相的流體之間發生相對運動,沉降到器壁、器底或其他沉積表面,從而實現顆粒物與流體的分離。沉降分離包括重力沉降(重力)、離心沉降(離心力)、電沉降(電場力)、慣性沉降(慣性力)和擴散沉降(熱運動)。3顆粒流體阻力由形狀阻力和摩擦阻力組成。4. 重力沉降受重力、浮力和阻力;離心沉降受離心力和周圍流體浮力。5. 層流區:Rep2,ut=1/18(p-)/gdp2 (斯托克斯(Stokes)公式) 過渡區:2Rep103,艾倫(Allen)公式 湍流區:

11、103Repc2=0,則溶液側的溶劑化學位12。若膜兩側的壓力相等,則溶劑分子自純溶劑的一方透過膜進入溶液的一方,這就是滲透現象。依靠外界壓力使溶劑從高濃度側向低濃度側滲透的過程稱為反滲透。14. 反滲透和納濾過程機理的基本理論:1)氫鍵理論;2)悠閑吸附毛細孔流機理;3)溶解擴散機理。15. 微濾或超濾主要機理:1)在膜表面及微孔內被吸附(一次吸附);2)溶質在膜孔中停留而被去除(阻塞);3)在膜面被機械截留(篩分)。一般認為物理篩分起主導作用。16. 當含有不同大小分子的混合液流動通過膜面時,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混合液中小于膜孔的組分透過膜,而大于膜孔的組分被截留。這些被截留的組分在緊鄰膜表面形成濃度邊界層,使邊界層中的濃度大大高于主體溶液中的濃度,形成由膜面到主體溶液之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