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nóng)安縣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4課 詩詞五首 如夢令(文言文)優(yōu)質(zhì)課件 語文版_第1頁
吉林省農(nóng)安縣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4課 詩詞五首 如夢令(文言文)優(yōu)質(zhì)課件 語文版_第2頁
吉林省農(nóng)安縣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4課 詩詞五首 如夢令(文言文)優(yōu)質(zhì)課件 語文版_第3頁
吉林省農(nóng)安縣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4課 詩詞五首 如夢令(文言文)優(yōu)質(zhì)課件 語文版_第4頁
吉林省農(nóng)安縣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24課 詩詞五首 如夢令(文言文)優(yōu)質(zhì)課件 語文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第四課詞選(一)如夢令(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李清照著(二)辛棄疾著2學(xué)習重點一、認識李清照、辛棄疾的生平大略及作 品風格。二、能辨別詩、詞在形式上的差別。三、體會春光易逝,珍惜人生的春天。四、培養(yǎng)愛好田園風光、享受自然之美的 情懷。3課文導(dǎo)讀(一)出處本詞選自漱玉詞。如夢令,詞牌名。文旨透過一問一答與一駁,巧妙地抒發(fā)了作者憐花惜春之情。特色這首作品寥寥數(shù)語,而層次豐富,意味雋永。4作者介紹(一)名籍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生卒約生於神宗元豐七年(西元一八四年), 卒於高宗紹興二十五年(西元一一五五年)。5作者介紹(一)經(jīng)歷為宋代著名的女詞人,與夫婿趙明誠伉儷情

2、深,時相唱和。北宋滅亡後,流落南方,不久,趙明誠又不幸病死,所以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極為孤苦。風格其詞風清新婉約,靖康之難後,轉(zhuǎn)為蒼涼,多寫國破家亡之痛。著作著有漱玉詞。6作者介紹(一)補充注釋1.伉儷情深:形容夫妻感情很好。伉儷, 音一。2.時相唱和:時常以詩詞來互相贈答。3.靖康之難:靖康是宋欽宗的年號。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年),金兵攻占北宋都城汴京,把皇帝欽宗和其父徽宗,連同金銀財寶、美女、技工,一起擄走北去,是為靖康之難。7課文(一)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1。試問捲簾人2,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3。8 1.不消殘酒:沒辦法消除殘餘的酒意。 2.捲簾人:指正在捲簾子的

3、侍女。 3.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稀少。綠,在此指海棠葉。紅,在此指海棠花。注釋(一)9課文賞析(一)這首詞開頭二句追敘昨夜風狂雨疏及醉酒濃睡的情景,後五句運用對話的方式,來傳達對春殘花落的深沉嘆息。其中問海棠一事,寫得曲折有致。試問究竟問了些什麼?作者沒說,只寫侍女的回答:海棠依舊。這兩句呈現(xiàn)了主人設(shè)問認真而急切的心情,然而侍女卻隨意回答。卻道二字,活現(xiàn)出侍女的漫不經(jīng)心。一問一答,鮮明而凸出地映照了主僕二人迥異的心境。10課文賞析(一)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則以知否疊句的技巧,加強了語氣,希望侍女知道此時應(yīng)是紅花凋零而綠葉茂盛啊!花的凋謝必然也引發(fā)作者對自己青春易逝的感傷,從而牽引出無限

4、戀惜春光的感情。作者在這首詞中運用一些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素材,含蓄地表達感情,而對話精妙及綠肥紅瘦用語的新奇,都使這首詞清新自然,韻味無窮。11補充說明:課文評析(一)1.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開頭這二句追敘昨夜風狂雨疏和醉酒昏睡的情景,初看只是閨中少婦宿醉未醒依稀記得昨夜之風雨;細細品味之下,卻有一番含蓄未語的情境。透過這兩句,閨中生活的寂寞和傷離的煩悶可見,而惜春之情呼之欲出。 122.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少婦昨夜酒意未消,一覺醒來,惦記著窗外的海棠,經(jīng)過一番風雨,海棠是否也和自己一樣憔悴損傷?來不及披衣起床,就先問侍女,侍女正在拉起簾子,侍女沒有傷離之心,就只回答海棠花還是好端端

5、地開著。辛棄疾有一名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心情如何,看待事物也是如此,作者傷春傷離,看待海棠自然也是憔悴,侍女無心,看待海棠花就和以前一樣並無二致。補充說明:課文評析(一)133.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心有所感,希望有人可以分享或分擔,寂寞傷春的少婦,她的心意竟然連貼身的丫環(huán)也不懂,所以進一步逼出了下文:應(yīng)是綠肥紅瘦。在一問一答一駁之間烘托出她惜春的心情。4.試問這一句寫少婦對花長開、春長在的希望。5.卻道這一句呈現(xiàn)侍女漫不經(jīng)心的回答。補充說明:課文評析(一)14補充說明:課文評析(一)6.知否二句疊用,具有強烈情感的設(shè)問句式,其中不但有對侍女的微責,而且也是對花事衰敗的痛

6、惜。7.應(yīng)是這一句直接告訴侍女海棠不是依舊,更含蓄地透露作者對春殘花敗的深沉嘆息。8.綠肥紅瘦以綠和紅的顏色來借代葉和花。肥瘦本用於形容人的體態(tài),用來描寫風雨之後,葉茂花稀的凋殘情況,是擬人法,也呼應(yīng)詞首借酒澆愁的心情寫照。這句給人新鮮形象之感,優(yōu)美樸素,令人嘆服。15課文導(dǎo)讀(二)出處本詞選自稼軒長短句。西江月,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文題黃沙,即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作者在此建有書堂。文旨這首詞寫他在黃沙嶺的鄉(xiāng)村中夜行的見聞和感受。特色上片偏重聽覺的描述,下片偏重視覺的描摹。用語平易,節(jié)奏輕快,生動表達了作者關(guān)心農(nóng)事及陶醉於鄉(xiāng)村夜景的心情。16課文導(dǎo)讀(二)補充注釋1.書堂:即書房

7、。2.陶醉:沉醉在快樂的感覺中。17作者介紹(二)名籍辛棄疾 ,字幼安,自號稼軒居士,宋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生卒生於高宗紹興十年(西 元一一四年),卒於寧宗開禧三年(西元一二七年),年六十八。18作者介紹(二)補充注釋經(jīng)歷出生時,山東已被金兵占領(lǐng),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後來率師歸宋,曾多次上書陳述抗金復(fù)國方略,惜未被採納。風格詞風以雄放豪邁見長,與蘇軾並稱蘇辛。著作著有稼軒長短句。1.方略:方法、政策。19課文(二)明月別枝1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2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3,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茆店4社林5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20 1.別枝:由主幹斜出的樹枝。 2.取:助詞,

8、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正在進行。 3.七八個星天外:即天外七八個星的倒裝。天外,天邊。下句兩三點雨山前句法相同。 4.茆店:用茅草作屋頂?shù)目偷辍\猓簦x通茅。 5.社林:土地廟周圍的樹林。社,指土地廟。注釋(二)21課文賞析(二)這首詞是辛棄疾退隱江西上饒時所作。上片以鵲叫、蟬噪及蛙鳴,構(gòu)成一片熱鬧景象,襯托出夜半的寧靜。聲音之外,還有稻花的香味,充滿農(nóng)村生活的氣息,烘托了豐收在望的愉悅之情。在景物描寫中,充分表現(xiàn)出作者對農(nóng)村風光的熱愛。22課文賞析(二)下片則是由遠及近,主要是寫夜行中所見的各種景象:先是天外的疏星,其次是山前的雨點,最後是溪橋社林邊的茅店。忽見二字,凸出了作者在夜行遇雨的

9、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了避雨之處的驚喜心情。23課文賞析(二)全詞純用白描手法,隨意揮灑,卻能將農(nóng)村夏夜的景色寫得生動逼真,把夜行的情趣寫得親切細膩,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表現(xiàn)了辛詞風格中清新淡遠的一面。24補充說明:課文評析(二)1.明月別枝驚鵲鳥鵲因月色明亮而驚出飛離本枝,不言啼而啼在其中。其意境、寫法和王維的月出驚山鳥,蘇軾的月明驚鵲未安枝相似。2.清風半夜鳴蟬蟬兒因遇上月白風清而嘶鳴起來,具體寫出夏夜情境。首二句和南朝梁王籍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寫法相近,皆是以動襯靜,以有聲襯靜寂。253.稻花香裡說豐年走在黃沙道中,嗅得出豐收的味道,閒適的心情,用說來表達喜悅,作者沒有直說,而是借下一句蛙鳴

10、代他說明。4.聽取蛙聲一片,是寫景,也以蛙鳴作為豐收的象徵,而且仍以熱鬧的蛙聲反襯夏夜的寧靜。補充說明:課文評析(二)265.從詞中鳴蟬、稻花香、蛙聲來判斷,可知這首詞的寫作時間,大致是夏末時節(jié)。6.本詞上片明寫鵲噪、蟬嘶、蛙鳴三種聲音,暗寫清風、行人的輕聲細語,反襯出鄉(xiāng)村的恬靜和安詳,偏重在聽覺上的描述。下片偏重視覺的摹寫,點出夜行所見光景。補充說明:課文評析(二)277.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點明時間的推移,表明天將雨,雲(yún)層裡透出稀疏的星光,而急著找地方躲雨的心情,正好將下句帶出。8.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忽見兩字說出了看到舊時茆店的驚喜之感。補充說明:課文評析(二)28問題與討論一、請說說

11、如夢令中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二句表達的情感。答:侍女漫不經(jīng)心的回答,加重了女主人的傷感。因為傷離的人,本希望有人像她關(guān)心海棠那樣同情自己,不料身邊的侍女卻無動於衷。淡淡兩句,就顯露出主僕二人不同的內(nèi)心感情:閨中少婦說不出來的傷春傷別;小丫頭則一副天真無邪。29問題與討論二、西江月這首詞寫的是什麼季節(jié)的景象?你從哪裡看出來的?答:由鵲叫、蟬噪、蛙鳴的意象,可以看出西江月所描寫的是夏末秋初之夜。而蛙鳴更被古人認為是豐年的預(yù)兆,因此,作者藉著蛙鳴透露出豐收在望的想像,也是對夏天歌詠的一種方式。30問題與討論三、鵲叫、蟬噪、蛙鳴,這幾種聲音,會不會破壞了詞中所要表現(xiàn)的恬靜氣氛?請說說你的看法。答:

12、不會。若是夜已經(jīng)很嘈雜,便根本分不清聲音的來源,因此,正是因為夜的靜謐,才可以清楚地聽到各種聲音。西江月以各種聲音的襯托,更傳達出夜的寧靜,一如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31問題與討論四、請找出本課兩闋詞裡押韻的字。答: 如夢令:驟、酒、舊、否、否、瘦。 西江月:蟬、年、片、前、邊、見。32語文部落格詞的簡介詞的簡介詞又稱曲子詞、詩餘、長短句,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重要體製之一。它在唐代產(chǎn)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而在宋代盛行,大放異彩。詞和音樂的關(guān)係密不可分,是配合曲調(diào)而填寫的歌詞,這曲調(diào)的名稱就稱為詞牌。詞牌的來源不一,有的來自民間或外族樂曲,有的來自樂工、歌女,也有文人自製。詞

13、牌規(guī)定了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等,詞人按照詞牌填詞,內(nèi)容和詞牌名稱大多無關(guān),因此有的作者會在詞牌之外,另立題目,點出詞旨,說明所寫的內(nèi)容。33語文部落格詞的類別,依字數(shù)可分:五十八字以內(nèi)的小令、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的中調(diào)、九十一字以上的長調(diào)。詞的段落有專門的名稱,叫做片或闕,以包含兩段的詞來說,前段稱為上片或上闕,後段稱為下片或下闕。34應(yīng)用練習一、詩詞中的問答:李清照的如夢令,在一問一答間,烘托出自己惜春的心情。這種問答法,在詩詞中十分常見。運用在詩詞中的問答技巧,可分為:有問有答與有問無答。下列詩詞皆運用了以上的問答技巧,請同學(xué)寫出它的問答方式是屬於有問有答?還是有問無答?35應(yīng)用練習1.

14、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fù)問,白雲(yún)無盡時。(王維送別)(有問有答)2.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有問無答)3.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有問無答)36應(yīng)用練習4.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yún)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有問有答)5.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有問有答)37應(yīng)用練習二、紅與綠:應(yīng)是綠肥紅瘦的綠指的是葉,紅指的是花,這是借代修辭的運用。用綠、紅代替葉、花,可以增加詩詞在顏色上的美感。下列何者的綠與紅也是相同的用法?請在括弧內(nèi)

15、打。()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 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2.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 酒旗風。(杜牧江南春)38應(yīng)用練習() 3.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 了芭蕉。(蔣捷一翦梅)() 4.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shù)點 紅。(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5.紅情綠意知多少,盡入涇川 萬樹花。(文同約春)() 6.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 綠苔。(白居易送王十八歸山寄題 仙遊寺)() 7.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 簷向。(王維洛陽女兒行)39應(yīng)用練習語譯1.太陽出來的時候,江花比火還要紅豔;春天一到,江水就如藍靛一般碧綠。2.千里江南,紅花綠葉相掩映,到處是悅耳的鶯聲,臨水

16、村落,依山城市,酒旗兒迎風招展。3.韶光易逝使人老,櫻桃逐漸成熟變紅,芭蕉色澤由淺變深,綠意盎然。4.海棠枝間,一重重新抽的綠葉,幾點紅色的小花蕾就深藏在葉中。40應(yīng)用練習5.想要品味紅花綠葉的詩情畫意有多浪漫,完全就在涇水流域中的許許多多樹木花草間。6.楓葉紅遍林間,像火燒般燦爛,溫著老酒,掃了掃石上綠苔,就著石頭題詩贈君歸山林。7.居住在雕梁畫棟的高樓上,紅色的桃花,綠色的楊柳,掩映在窗前簷下。41應(yīng)用練習三、鬧中有靜:在辛棄疾的西江月中,驚鵲、鳴蟬、蛙聲一片熱鬧;但在熱鬧中,卻也烘托出周遭環(huán)境的寧靜,這正是所謂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下列文句,何者也有相同的效果?請在括弧內(nèi)打。() 1

17、.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 深林,復(fù)照青苔上。(王維鹿柴)42應(yīng)用練習()2.睡了,都睡了!朦朧地,山巒靜靜地睡了!朦朧地,田野靜靜地睡了!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著,低聲地歌唱著溜過彎彎的小橋。(楊喚夏夜)() 3.在林間細聽雨聲,情致特別,近處滴滴答答,遠處澌澌灑灑,更遠的四周迴響形成蟬鳴般的長嘶聲。(黃永武山居功課)43應(yīng)用練習() 4.只見赤日當空,樹陰合地,滿耳蟬聲,靜無人語。(曹雪芹紅樓夢)() 5.只有蟬,牠卻愛在炎熱的白晝,踞在高高的樹枝上,引聲嗷嘯。暑熱越盛,牠們也越叫得起勁。(陳醉雲(yún)蟬與螢)44應(yīng)用練習補充注釋1.酒旗古代酒店的招牌。2.流光時光。3.蕾音,含苞待放的花朵。

18、45語文小櫥窗一、什麼是詞詞,這一文體專稱是後起的。在唐五代時,被稱為曲詞或曲子詞。宋時則稱歌詞、曲或曲子詞、琴趣。這是與它當初和音樂相連分不開的。由於和配樂歌詞樂府詞相似,宋時又稱樂府。為與古樂府相別,則稱近體樂府。又有人稱詞為樂章。從詞的句式特點出發(fā),則稱長短句。詞又被稱作詩餘(一說是詩的剩歌餘緒;一說是詩歌的一種變體)。46語文小櫥窗詞,在一定意義上,可說是詩的解放。它是由詩的五、七言的句式發(fā)展為參差不齊的長短句;同時突破了粘對的束縛;用韻也比詩寬一些。但同時,同律詩一樣,詞仍要受到一定的格律的限制。需注意的是古代的詩、樂府也入樂,即先有詩篇後譜樂調(diào);而詞則先有樂譜樂調(diào),然後倚聲填詞。即

19、詞為樂而寫。將詞和近體詩相比較,大致有五個特點:47語文小櫥窗(一)詞必須依據(jù)詞譜規(guī)定的每一個具體詞牌的格式來填寫。須先標出詞牌名,然後再加本詞的題目(也可不加),然後依照這一詞牌對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聲韻的具體要求來填寫。(二)多數(shù)詞牌分為數(shù)段,兩段居多,一、三段較少,四段最少。段是相對獨立單位。48語文小櫥窗(三)詞在對仗上沒有明確要求。相連的兩句字數(shù)相同可對,也可不對仗。相對的字數(shù)也不一定平仄都要相對,還可重字相對。與近體詩相比自由得多。(四)近體詩的平仄格式基本為四種,押平聲韻。詞則不同,平仄格式無規(guī)律可遵循,每一個詞牌都有不同的平仄格式。(五)近體詩的聲調(diào)只分平仄,但有助詞牌在個別地方

20、的用字、押韻,韻腳可重複,用韻較寬,可用鄰近韻部。49語文小櫥窗二、詞調(diào)、詞律的要求詞是為了配樂的,因此每一首詞都有一個與其配合的曲調(diào),這個曲調(diào)就稱為詞調(diào)。它是寫詞時所依據(jù)的樂譜、樂調(diào)。詞調(diào)的來源不一,有來自民歌的曲調(diào);有源於外來音樂(如西域的胡樂);有些是來自樂工、歌伎之手製作;有些是文人自製。在詞前面標示的名稱是樂調(diào)的名稱,而不是詞的題目。這是詞與詩的不同。詞調(diào)數(shù)目繁多,每種詞調(diào)都有特定的名稱,這就是詞牌,如破陣子、浪淘沙等。在詞的初期階段,調(diào)名和詞的內(nèi)容是有關(guān)的,因此調(diào)名也就是詞名、詞的題目。50語文小櫥窗這種緣題生詠、以調(diào)為題稱做本意是無需另有題目的。至五代、宋代初始,絕大部分詞的內(nèi)容

21、和調(diào)名不相一致了。這樣為了點明詞旨,說明詞的內(nèi)容,在詞牌下另標題目,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永遇樂)。也有詞前加序文的。它是用以說明作詞的緣由。還有用詞題名篇,而把所用詞牌附注在題下的。值得注意的是詞調(diào)數(shù)目浩繁,存在著同調(diào)異名;調(diào)異名同,同調(diào)異體的現(xiàn)象。51語文小櫥窗根據(jù)曲調(diào)的需要,詞必須分段。詞的一段叫做一片,即表示演奏一遍的意思。音樂終止叫闋,所以一片或一遍也可稱一闋。按詞譜規(guī)定一首詞只有一段的,是單片詞,稱為單調(diào)。一首詞包括兩段的,是雙片詞,稱雙調(diào)。雙調(diào)的前一段稱上片或上闋,後一段稱下片或下闋。一首詞中也有分為三段、四段的,稱為三疊、四疊。依據(jù)詞調(diào)的長短,可把詞分為令、引、近、慢四種。令

22、,也稱小令。這是詞中最早定型的一種形式。它樂調(diào)短,字數(shù)少。大多只有一段。引,也叫近拍。近與引在樂調(diào)長短與字數(shù)多少相差不大。慢,是慢曲子的簡稱。52語文小櫥窗屬長調(diào)。鑑於引與近區(qū)別不大,有人將此四類按字數(shù)區(qū)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三種。規(guī)定五十八字以內(nèi)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diào),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diào)。也有依詞牌段數(shù)來畫分的,獨段為小令,雙段為中調(diào),三段以上為長調(diào)。有些詞牌末尾綴有令、引、近、慢等字,一般都可表明本詞是小令、中調(diào)、或是長調(diào)。53語文小櫥窗詞的格律,即詞律,它的基本要求是:(一) 每一詞調(diào)字數(shù)一定。(二) 講究平仄。它表現(xiàn)在一個句子裡,有時不僅規(guī)定平聲、仄聲,甚至在仄聲中還要區(qū)別上、去、

23、入三聲,後由於詞與音樂逐漸分離,其要求也無形被放鬆或忽略。大致說來,其要求小令最嚴,中調(diào)稍寬,長調(diào)則更寬。(三) 詞的押韻,據(jù)詞林正韻載,全部詞韻分十九個韻部,平、上、去聲韻共十四部,入聲韻五部。其押韻的方式大致有:一首一韻的;一首多韻的;以一韻為主間押它韻的;同一韻部平、仄韻通押的。(四) 詞的對仗。詞作為長短句,必須相鄰兩句字數(shù)相等,才有可能對仗,並隨著詞調(diào)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受平仄嚴格相對的限制。54語文小櫥窗在韻位上,近體詩的韻位是固定的,即逢雙句的末一字必須用韻,單句(首句用韻與否兩可)不用韻。詞的韻位,就是首詞來說都有相對固定的位置要求,但從總體上來說,它千變?nèi)f化,並無統(tǒng)一的模式。

24、有句句都用韻的,如漁家傲;有隔句用韻的,如江南春;有每三句用一次韻的,如永遇樂;而大多數(shù)詞的韻位是不規(guī)則的。55語文小櫥窗有用韻的聲調(diào)上,近體詩的正例是必須用平韻的。詞的韻聲調(diào)則複雜得多。它既有常用平韻的,如望江南、浣溪沙、浪淘沙等;也有常用仄韻的,如憶秦娥、點絳脣、如夢令等;還有用平韻或仄韻都無不可的,如滿江紅、永遇樂等。此外,詞在疊韻、轉(zhuǎn)韻、平韻、平仄韻通押方面還有一些講究。選韻的詞,如白居易長相思上下闋的首二句分別為汴水流,泗水流和思悠悠,恨悠悠,流、悠都是二疊韻;陸游釵頭鳳上下闋結(jié)句是:錯!錯!錯!莫!莫!莫!,56語文小櫥窗錯、莫都是三疊韻。轉(zhuǎn)韻的詞,如清平樂,上闋四仄韻,下闋三平韻

25、;菩薩蠻,上下闋各二仄韻,二平韻;有的詞仄韻平韻相間,多次轉(zhuǎn)韻,達八次之多,如賀壽的小梅花。上述這些用韻情況,都與近體詩有很大不同,作為詞的用韻規(guī)則,是必須注意和遵守的。詞在平仄上與近體的關(guān)係更加密切,它基本上用的是律句。最明顯的律句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如浣溪沙四十二個字,就是由六個律句組成;菩薩蠻八句,由二個七言律句和六個五言律句組成。律句的特點是節(jié)拍(句子中逢雙的字和句末一字)上的字,除句末一字外,57都平仄交錯使用如七言句的第二字用平聲,則第四字用仄聲,第六字用平聲;反之就變成仄、平、仄。如果句字違反平仄六錯仗用的規(guī)則,那就是不律句,而是拗句。詞句雖然短參差不齊,但律句的規(guī)則是普遍適用

26、的。稍為不同的是詞有特種律句,主要指比較特別的仄腳四字句和六字句。仄腳四字律句是平平仄仄,而種律句則是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仄腳六字律是仄仄平平仄仄,而特別律句則是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語文小櫥窗58如李白憶秦娥上下闋末句四字灞陵傷別、漢家陸闋;李清照如夢令中的六字句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卻道海棠依舊、應(yīng)是綠肥紅瘦。都是按規(guī)則用的特種律句。在句與句之間,近體詩非常講究粘對,規(guī)則嚴密;而詞句間的粘對關(guān)係因詞而異,並無特別的規(guī)則。詞與詩平仄上最大的差別在於:詩只分平仄,而詞對仄聲的要求較嚴,因為仄兼上去入三種,不可遇仄而以三聲概填(詞律)。句中用去聲字,最為緊要。去聲字常用作詞的領(lǐng)字

27、(又稱一字豆)或結(jié)句。 語文小櫥窗59姜夔揚州慢各句中的領(lǐng)字過、漸、自、算、縱、念,都是去聲,秦觀八六子上下闋的結(jié)句愴然暗驚、黃鸝又啼數(shù)聲中的愴、暗、又、數(shù)等處,都必須用去聲。此外如去上兩聲連用或上去兩聲連用,在詞中也屬常見,如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中飯否二字是去上;霜草未哀更綠(周邦彥蕙蘭芳引)中草未二字是上去。一般也宜遵守,因為上聲舒徐和軟,其腔低;去聲激厲勁遠,其腔高。相配用之,方能抑揚有致。語文小櫥窗60以上這些詞在用韻和平仄上的規(guī)則,都僅是舉隅,不可能說得深細全面。要具體地了解每首詞的填寫規(guī)則,除了大量地閱讀名家詞作以為揣摩外,還可以借於工具書。其中詞律和詞譜,就是清代兩種集大成的

28、有關(guān)填詞和律的重要專著。詞律二十卷,成書於康熙二十六年,作者萬樹,字紅友。此書取唐宋金元詞為標準,共收六百六十個詞調(diào),同一詞調(diào)後,因平仄聲韻或字數(shù)多寡的差異而另立一體或多體,計共有一千一百八十餘體。咸豐年間有杜文瀾詞律校勘記,對詞律的各種失誤脫漏,一一為之釐訂;同治年間徐本立的詞律拾遺八卷,補收了一百六十五調(diào),四百九十五體。這兩種著作,都是詞律的功臣。語文小櫥窗61欽定詞譜四十卷,係陳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帝旨意而集體編撰,成書於康熙五十四年。全書共八百二十六調(diào),二千三百零六體。調(diào)體的排列先後,與詞律相仿。它的特點是每調(diào)選用唐宋元詞一首,必以創(chuàng)始人之所作本詞為正體;如果創(chuàng)始人無考,則以時代為先後

29、(均見凡例)。調(diào)下不僅注明單(雙)調(diào)、字數(shù)、用韻情況,而且廣採群書,盡力注出該調(diào)取名的來源以及各種不同異名產(chǎn)的原委。這些都比詞律更有參考價值。與詞律不同,詞譜的句逗韻律都注於句下。而平仄則在字的右方用圖表示。四庫全書總目對此書評價很高:分刌節(jié)度,窮極窈眇,倚聲家可永守法程。語文小櫥窗62當然,由於詞律拾遺一書的晚出,以及還有當時未被發(fā)現(xiàn)的很多詞調(diào)詞體,因此詞譜在收輯和考訂也還是不夠全面精確的。不過詞律和詞譜的編撰對詞的用韻和平仄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語文小櫥窗63補充資料(一) 李清照及辛稼軒傳聞趣事 1.李清照軼事李清照天資卓越,不到十一歲,她的詩文已被父輩晁補之等人所稱賞,以才藻聞名於鄉(xiāng)里

30、。她記憶力很強,在金石錄後序就曾提及:余性偏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她自稱偏強記,必然記憶力過人,不然怎會指堆積書,而能說出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一般人能記得某事在某書某卷,已經(jīng)算是聰明了,若能說出第幾頁第幾行,那真是百不一見的超人。64就天資來說,易安是高過她的丈夫的: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明誠更遠不如妻子。初時,明誠很不服氣,他總想勝過妻子。有一年的重九,易安填了一首醉花陰調(diào)寄給明誠,那時明誠在汴京,易安在故鄉(xiāng)。趙明誠接了這一首詞,竟閉門三日夜,填了十五首醉花陰詞,把妻子的那一首也抄雜在其中,拿去給內(nèi)行的好友陸德夫品

31、評,看哪一首最好。陸德夫玩誦再三,最後指出下面的一首:薄霧濃雲(yún)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幮,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補充資料65陸德夫不但指出這一首詞最好,而且最後三句,為千古絕妙名句。而這一首詞,正是易安寄給丈夫的!自此以後,明誠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對妻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原文見:伊世珍瑯環(huán)記: 易安 ( 李清照 ) 作此詞,明誠(李清照之夫婿)嘆絕,苦思求勝之。乃忘寢食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絕佳。)由這一小故事,可以看出他倆的感情和興趣的共同之處。 補充資料662.辛稼軒軼事一、

32、黨坎辛離辛棄疾出生時,山東已淪陷金人之手,但老百姓心懷故國,南望王師之心極為熱切,他自幼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也一心歸宋。少年時,與黨懷英同受教於蔡松年。兩人都有不知當留仕金,還是設(shè)法南渡歸宋的茫然。最後決定占卜憑天斷。結(jié)果,黨懷英得的是坎卦,辛棄疾得的是離卦,於是黨懷英留仕於金,辛棄疾則加入抗金的義軍,最後終於率軍南渡,成全了願望。補充資料67二、少年英豪金完顏亮死,中原有志之士,紛紛組成義軍抗金,其中耿京是山東義軍的首領(lǐng),辛棄疾就投到他帳下,以文才見賞,為掌書記。那時,有一個和尚,名叫義端,喜歡談兵法軍事,辛棄疾因而與他氣味相投,時相往還。不料,義端本是金人奸細,為刺探軍情而來,辛棄疾不明其底細,還把他引薦入耿京帳下。一天,義端偷盜了耿京的印信而逃,耿京大怒,要殺介紹人辛棄疾。辛棄疾道:給我三天,我不能把他抓回來,你再殺我不遲。耿京原本愛才,也不真想殺他,就同意了。辛棄疾斷定義端一定是投奔金人統(tǒng)帥告密,帶人追趕,果然在半途上追到了義端,殺了這個奸細。補充資料68三、人道主義會做官的人,大抵唯唯諾諾,凡事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