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五期末綜合測試題_第1頁
高中語文必修五期末綜合測試題_第2頁
高中語文必修五期末綜合測試題_第3頁
高中語文必修五期末綜合測試題_第4頁
高中語文必修五期末綜合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語文必修五期末綜合測試題 第1卷(39分)一、語言基礎知識(18分,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A 龜(jn)裂 莞(wn)爾一笑 欄楯(shn) 瀕臨(bn)B 慍(yùn)色 悄無聲息(qio) 作(zuò)坊 晤面(wù)C 筵(yán)席 歲在癸丑(kuí) 驕橫 (hèn) 摻和(chn)D 蓬蒿(ho) 長歌當(dàng)哭 乳媼(yùn) 凝眸(móu)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金榜題名 震撼 嗜好 伸冤 B 淡煙暮藹 文身 諜血 廝守C 珊珊

2、來遲 萌孽 笑靨 俯瞰 D 桀驁不訓 慰藉 寥落 氣慨3填入下列句子中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1)這就是我所尋求的, 它對于人生過于美好, 最終我還是得到了它。(2)此項研究雖然通常為自然學者們所_,我卻要冒昧地表示我對于它的高度價值的確信。(3)場地里有許多古榕樹,集中_在石子河沿岸,是原場地最動人的風景線。A即使/因此 忽視 分散 B雖然/因此 忽略 分散C即使/然而 忽視 分布 D雖然/然而 忽略 分布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學完了羅素的我為什么而活著之后,大家在思考我們應該為什么而活著?B多數動物不像蓑鮋的興趣那樣折中,它們只選其一:要么斑紋,要么斑塊,要么

3、斑點。C宋徽宗趙佶時,福建“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開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D面對著生與死的抉擇,怎樣擔當起生命難以承受之重?面對著逆境厄運的考驗,怎樣扼住命運的咽喉?魯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 劉和珍等青年在反動政府門前表現出來的沉勇友愛、無所不為的精神,令人敬佩。B無論是司馬遷“茍活”,還是屈原“赴死”,后人談到他們,都充滿溢美之詞。C.我很希望在這一問題上,在這一顆“基因原子彈”爆炸之前,通過我的努力與建立國際性的合作,防患于未然,杜絕災難發生。D二次革命失敗,很多同志殉義武昌。我是一個書呆子,既非軍人,又非政客,更無直接

4、參加革命的資格,只好弄弄長筆,長歌當哭。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 生態環境改善取得了顯著成績的關鍵是與政府采取多種措施調動農民退耕還林的積極性分不開的。B大型肉食動物往往靈敏又膽怯,弱小的食草動物閑散而沉著,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C為了封建統治者個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勞民傷財,但也足見當時荔枝貯藏與運輸的不易。D我不贊成把人類基因組計劃比喻成“曼哈頓原子計劃”(前者在人文上遠遠超過了后者)的原因,就是出于這樣的憂慮。二 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9分每小題3分)人類基因組研究有關人士認為,“人類基因組草圖”的測繪成功僅僅預示著一個新的開端,真正的研究工作還只剛剛起步。例

5、如“草圖”中留下了許多空白需要填補,不少可能包含著重要醫學信息的空白又頑固地拒絕“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號染色體長臂中有3%被證明無法解讀外,從那時以來完成的4號染色體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約有10%的基因組由于其重復性而根本不可能測序。據國外有關雜志報道,即使“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了終圖,漏洞依然會存在某些基因將被忽略不計。而蛋白質作為生命分子三聯體的最后一位“成員”,又是迄今為止的研究中最難攻克的堡壘。全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基因組,但是由于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差別,這種差別被稱為單核苷酸多態性。目前,生物學家已能利用單個DNA中的變體來跟蹤人體基因的變異,并藉

6、此評估人類各種生物學現象的奧秘,如健康狀況、對疾病的易感性、壽命的長短、人類的起源等等。人類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幾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沒有明顯的用途。剩下的則是淵源于植物、動物甚至細菌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雜燴”。事實上,大量在維系細胞基本功能,如修補和解讀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與促使細菌保持原狀的基因沒有什么兩樣。我們在回溯生物進化史的過程中又會發現,人類曾與植物、動物以及軟體蟲和有翅昆蟲共同分享無數的基因。例如一種古怪地取名為“聲波刺猬”的基因,它對昆蟲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長和發育起著重要作用。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則起著協調手臂生長和發育的作用。所以,人類的基因與

7、某些哺乳動物更為接近也就不足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與人極為相似,它的基因組一直被描述為探明人類基因組的“羅塞塔石碑”(即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線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也與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為人的奧秘。看來,不同物種似乎是通過長期復制、改良和組合現存基因而獲得進化的。正是這種逐漸從多細胞有機物中汲取新鮮養分的“復制”過程,才使人類不斷進化以至于成為超越低級生命形式的高級動物。所以,有專家將基因比作磚塊,“用它既能修車庫,也可蓋摩天大樓,關鍵是看你如何運用”。7下列關于“人類基因組研究”的說法,不準確的一項是A“人類基因組草圖”的測繪成

8、功僅僅預示著一個新的開端,即使“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了終圖,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計。B生物學家已能利用單個DNA中的變體來控制人體基因的變異,并藉此評估人類各種生物學現象的奧秘,如健康狀況、對疾病的易感性、壽命的長短,人類的起源等等。C人類的大部分DNA幾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沒有明顯的用途。剩下的則是淵源于植物、動物甚至細菌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這說明“萬物之靈”的人類的起源實際上也是很“卑微”的。D人類的基因與某些哺乳動物雖然十分接近,但差別是客觀存在的,分析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為人的奧秘。8下列對“不同物種似乎是通過長期復制、改良和組合現

9、存基因而獲得進化的”這句話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A我們在回溯生物進化史的過程中又會發現,人類曾與植物、動物以及軟體蟲和有翅昆蟲共同分享無數的基因。B人與老鼠的基因極為相似,猩猩的DNA也與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為人的奧秘就在于通過長期復制、改良和組合現存基因而獲得進化的。C這種逐漸從多細胞有機物中汲取新鮮養分的“復制”過程,才使人類不斷進化以至于成為超越低級生命形式的高級動物。D全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基因組,但是由于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差別,這正是生物通過長期復制、改良和組合現存基因而獲得進化的佐證。9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旦科技發展到可以使我們填補上

10、草圖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醫學信息便隨之“泄漏各自的秘密”,人類便真正成為了自由的人。B修補和解讀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與促使細菌保持原狀的基因沒有什么兩樣,但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組合,從而產生了復雜的人。C由“用它既能修車庫,也可蓋摩天大樓,關鍵是看你如何運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同一個基因既可能構成低等動物,也可能構成人類。D人體解剖學使人們從宏觀上了解自己,人類基因組計劃則將使人們從微觀上也就是說從根本上了解自己。三 文言文閱讀(12分)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

11、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記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新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

12、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嘗至門生家,見篚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晉書·王羲之傳)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及長,辯贍 贍:豐富B“我書比種繇,

13、當抗行抗:抵擋。C然聞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D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 冠:位居第一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謝安未仕時亦居焉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B意甚悅,固求市之 相如固斥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C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送耳。 雜然相許。D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 吾嘗終日而思矣1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為”性格的一組是( )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 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 止一吊,遂不重詣A B C D1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

14、正確的一項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導的堂侄子,年幼時并沒有顯出什么特異之處,成人后擅長隸書,被稱為古往今來的佼佼者。后來被太尉郗鑒相中,成為郗家的乘龍快婿。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與謝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寫下著名的蘭亭集序以抒發自己的感受。C王羲之書法精湛,不但擅長楷書和草書,而且主張學習書法應該全身心地投入。D驃騎將軍王述在會稽任職時,恰逢母喪,王羲之因為與之感情上有隔閡,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沒有再去,王述對此深為怨恨。第卷(共111分)四 (22分)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1)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

15、(3分)譯文:_。(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3分)譯文:_。15名句默寫。(任選5題)(10分)(1)人固有一死,_,_,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報任安書)(2)沉默呵,沉默呵!_,就在沉默中滅亡。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_。(魯迅記念劉和珍君)(3)屈原曰:“_,_,是以見放。”(屈原楚辭·漁父)(4)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之懷抱,_;或因寄所托,_。(王羲之蘭亭集序)(5)外無期功強近之親,_;_,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6)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_ _?_ _。(王實甫長亭送別)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三閭廟【唐】戴叔倫沅湘流不

16、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1)司馬遷論屈原時說:“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饞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 屈原列傳)本詩前兩句又是如何寫屈平之“怨”的?(3分)_(2)此詩三、四句,歷來得到詩評家的贊譽,詩法易簡錄贊道:“三、四句但寫眼前之景,不復加以品評,格力尤高。”請分析這兩句寫景的作用。(3分)_ 五 文學作品閱讀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18分)孤獨的靈魂在這樣一個繁星之夜,我讀著一本司馬遷的傳記,腦海中卻浮現出另外一個中世紀意大利詩人的影子但丁。我突然覺得這兩個不同時空、不同種族、使用不同的語言和筆的人之間有一種微妙的、無法言

17、說的聯系。司馬遷與但丁,就像距離遙遠的東西兩半球上空的兩顆星,懸掛在人類歷史的銀河中,幾千年過去了,依然熠熠生輝。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關聯呢?頭頂的冥冥星空浩瀚且深邃。仿佛顯示出一種歷史的縱深。或許是靈魂和命運的相似吧。這是兩個什么樣的靈魂呢?因為生前受了深重苦難的洗禮,而顯得高貴、純凈。他們是擁護統治制度的人,不是起義領袖和宗教異端,所以沒有遭到屠殺和火刑。但僅僅是因為他們有著獨立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勇敢正義的靈魂,不愿為世俗、強權、暴政所駕馭和驅使,也同樣遭遇了不幸的命運。司馬遷因為李陵之禍的牽連,但丁因為佛羅倫薩教皇黨內部白黨和黑黨之爭的牽連,同樣被他們時代的統治者判了死刑。最后,司馬遷因為

18、交不起五千萬銖的贖命錢而改受腐刑。但丁也幸運不到哪去,他在全部財產充公后被驅逐,從此以后過著一種悲痛的流浪生活。可就是在這兩個人背上命運沉重的十字架之時,司馬遷寫就了史記,但丁寫就了神曲。關于這兩本無以倫比的傳世之作,人們贊譽實在是太多了。我只想借用魯迅的話來評說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借用卡萊爾的話來評說神曲:但丁用一個沉默10世紀的聲音,向人民唱出他那神秘高深莫測的歌。但這兩本書,連同他們的作者,這兩位偉大的思想家本人,在他們的時代并沒有得到真誠、中肯的評價。于是,司馬遷的余生中伴隨帶著身體上巨大的痛苦,而但丁,終究沒能回到他深愛的佛羅倫薩,在56歲時,客死在佛羅倫薩北部的小城市拉文

19、那。我們敬畏他們,崇拜他們,歌頌他們,是因為他們是世界性的偉人,并不是因為他們像世界一樣寬闊,而是因為他們像世界一樣深刻。司馬遷與但丁,深入了兩個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在中國,司馬遷這個人將中國的歷史追溯到黃帝,建立了中華民族的譜系,確立了我們炎黃子孫的自豪和驕傲。他的思想深入了這個民族的骨髓,他揭示了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則。在歐洲,但丁深入了基督教的靈魂,揭示了無所不在的創世兩極因素善與惡。歐洲人幾個世紀以來都在頂禮膜拜但丁的思想,即但丁揭示的基督教道德的內涵永恒的正義,永恒的懺悔,永恒的憐憫。就是這樣的偉大的兩個人,卻都為他們的時代所不容。可是他們卻向死而生。司馬遷說:“人固

20、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而但丁說:“我們因苦難而完善起來。”司馬遷用十四年的心血鑄成史記,他的史記在他死后才公諸于世。而但丁,他完成了神曲后就去世了。仿佛他們來這個世界就是為了帶給人們這些思想,他們的思想就像是重病病人用來延續生命的氧氣,一旦他們的思想用文字、木簡、羊皮紙這樣的物質方式保存下來以后,他們也就完成了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幾千年來,當他們同時代的人和事物如空氣中的塵埃,飄散無影,而司馬遷與但丁的名字和精神卻是閃亮發光的。他們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種形式。終于說到了生與死的話題。這是一個和宇宙和天空一樣嚴肅和神秘的話題。我覺得這不僅是將司馬遷與但丁聯系起來的東西,而且是將整個歷

21、史偉人的命運聯系起來的東西。這個哲學命題在這兩個人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我看來,他們本身就是一種哲學。他們的一生向我們展示的是生之重,死之輕,肉的痛苦和靈的升華。他們告訴人類和歷史,我們應該輕蔑什么,信仰什么,對什么真誠,對什么漠視,對什么執著,對什么超脫。這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神秘關系,人類生存的永恒課題。卡萊爾曾經說過,人類的歷史就是偉人的歷史,歷史只是這些偉人思想的外部反應。唯物主義者說這是一種唯心史觀。可是,當我們現代人折服于這些幾千年來依然鮮活的思想,不由自主地仰視這些偉人的時候,我們清楚:人民是歷史的主人,但是偉人在歷史中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有刪節)1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錯

22、誤的兩項是(4分)( )( )A.文題中的“孤獨”,表明司馬遷、但丁二人由于具有獨特的人格、過人的勇敢、深刻而超群的思想,因而一直不為人們接受與認同。B.第段“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關聯呢?”一句,既承接上文司馬遷、但丁二人“一種微妙的、無法言說的聯系”,又引發下文對他們“靈魂和命運的相似”的解說。C. 第段引用魯迅、卡萊爾的話,意在證明史記神曲這兩部傳世之作的偉大;第段引用司馬遷、但丁的話,意在解說“向死而生”的涵義。D.結尾“他們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種形式”,是指寫作史記與神曲,帶給人們深入骨髓的思想,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其精神永存,思想永在。E.文章自始至終將司馬遷與但丁二人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23、,著重求取兩人精神方面的共同點,并探究二人的思想上的差異性。18.文章主要寫了司馬遷與但丁的哪兩大相似的遭遇?哪一遭遇更能表現“孤獨的靈魂”?為什么?(6分)_19.第段“司馬遷與但丁,就像距離遙遠的東西兩半球上空的兩顆星,懸掛在人類歷史的銀河中,幾千年過去了,依然熠熠生輝”是一個比喻句。在文中另找一個這樣的句子(抄寫在答題紙上),說說議論性文本中這類句子的表達作用。(4分)_20.第段中“深入了兩個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的意思是什么?(4分)_六 語言運用(11分)21.幾個同學在討論“說不盡的阿Q”時,從不同的角度簡短地說了他們對阿Q的認識:(3分) 阿Q是個破產的農民。 阿Q生活在閉塞的

24、舊中國農村。 “精神勝利利法”是阿Q的性格特征。 魯迅寫阿Q正傳是為了喚醒沉睡的國民。 阿 Q 是“愚弱的國民”的典型。在寫短論時,這五句話可以整合為長句來表達。你整合的長句是:_22把下列句子組成前后銜接、意思連貫的一段話。(只填寫句子的序號)(3分)由于日本的這類表現,終于激起了中韓等國家和地區規模空前的反對浪潮。而最不能讓人容忍的是,日本要劃中國的釣魚島和韓國的獨島為它的領土。日本政府修改教科書反復美化侵略,引致中、朝、韓三國抗議不斷。最近幾年,東亞地區“熱鬧”非常。日本要員屢拜靖國神社,致使三國人為之游行、斷指、自焚。日本武裝把中國臺灣納入它的“周邊有事”范圍,中國政府則嚴厲指責它有違

25、邦交恢復時的承諾。答:_23依照示例,從司馬遷、屈原、莊子、王羲之、羅素、李白、魯迅中任選一位,另寫一段話。(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數可以有所增減)(5分)冰心的寄小讀者養育了我,從此,仇恨不能把我拉入深淵,童心能把我引入愛的天國;困難不能使我消沉,樂觀能載我駛向成功的彼岸。_ 七 作文(60分)24. 我們通過高中語文(必修五)課本,認識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而逍遙的莊子,理解了“寧赴湘流”而不“受物之汶汶”的屈原;品味著王實甫的“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的淚”,見證了莎士比亞羅米歐與朱麗葉的純真愛情;為為完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而“隱忍茍活”的司馬遷折腰,更為喊出“不在

26、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的魯迅而自豪請從以上古今中外的名人中任選一位,以“×××,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文章,字數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A(B“作”應讀“zu”;C“癸”應讀“gu”;D“媼”應讀“o”)2、A (A中“伸冤”同“申冤”;B中“暮藹”應為“暮靄”,“諜血”應為“喋血”;C中“珊珊來遲”應為“姍姍來遲”,“萌孽”應為“萌蘗”;D中“桀驁不訓”應為“桀驁不馴”,“氣慨”應為“氣概”。)3、D“忽略”較為正式;分布強調“布置”4、B(A問號改為句號;C句尾引號移至括號前;D破折號改為冒號。)5、D(A使用對象錯誤,“無所不為”指什么壞事都干

27、。B感情色彩有誤,“溢美之詞”指過分夸獎的言辭,貶義;C詞義重復。“防患于未然”與后面語義重復。)6、C(A句式雜糅,“生態環境改善取得了顯著成績的關鍵是政府采取多種措施調動農民退耕還林的積極性。”“生態環境改善取得了顯著成績是與政府采取多種措施調動農民退耕還林的積極性分不開的。”B搭配不當,應為“大型肉食動物往往閑散而沉著,弱小的食草動物靈敏而又膽怯” D成分贅余,去掉“的原因”,因為括號里已標明原因。)7B(是“跟蹤”不是“控制”。)8D(是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人類屬于同一物種。)9A(“人類便真正成為了自由的人”推斷無根據。)10B(“抗”應為“相當、匹敵)11D(A組中的“焉”均為兼詞

28、“于之”;B組中的“固”均為副詞“堅決”;C組中的“相”均為副詞,偏指第二人稱;D組中的“而”均為連詞,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飾。)12C(是王羲之的書法特點,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13D(“王述在會稽任職時,恰適母喪”應為“王述先前曾在會稽任職,因母親去世,回會稽治喪”“恨”古代應該是遺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14(1)王羲之平常喜歡服丹食藥,涵養性情,不喜歡住在京城,他剛渡過浙江,便產生了終身住在這里的念頭。(3分)(譯出大意得1分;“雅”、“焉”兩詞,譯對一個得1分)(2)如果別人能這樣入迷,不一定趕不上他。(3分)(譯出大意得1分;“使”、“耽”兩詞,譯對一個得1分)

29、參考譯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導的堂侄。王羲之小時候不善言談,人們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處。長大后,他很善于辯論,并且以性情鯁直而著稱。他擅長隸書,為古今之冠。人們稱贊他的書法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伯父王敦、王導都很看重他。陳留(今河南開封附近)人阮裕在當時享有盛譽,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悅、王承視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鑒派門生來見王導,想在王家子弟中選位女婿。王導讓來人到東邊廂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門生回去后,對郗鑒說:“王家子弟個個不錯,可是一聽到有信使來了,都顯得拘緊不自然,只有一個人坐在東床上,坦腹而食,若無其事。”郗鑒說:“這正是我要選的佳婿。”一打聽,原來是

30、王羲之。郗鑒就把女兒嫁給了他。羲之很喜歡服藥頤養性情,不喜歡在京城,剛到浙江,便有終老于此的志向。會稽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名士薈萃。謝安未做官時就住在這里。還有孫綽、李充等人,皆以文章蓋世,他們都在這里建有住宅,與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宴集,并親自作序,以申明其志。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一位孤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未能得,于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烹煮了,準備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一整天。當時,山陰有位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去觀看時非常高興,多次懇求道士,要買他的鵝。道士對他說:“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經,這群鵝就全部送給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筆,寫好后籠鵝而歸,一路上樂不可支。還有一次,他到學生家去,看見人家的篚木矮桌潔凈光滑,就在上面寫起字來,一半楷書,一半草體。后來那位學生的父親無意中把這些字給刮去了,他的學生懊悔了好幾天。他的書法注當時就很被世人看重,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稱;“我的書法和鐘繇相比,可以說不相上下;和張芝的草書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經寫信給人說:“東漢張芝臨池學寫字,池水都變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樣沉迷于書法,也不一定比他差。”膘騎將軍王述少有聲譽,與王羲之齊名,但王羲之卻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會稽內史,因為母親去世,就辭職守喪,王羲之來接替他的職務,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