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_第1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_第2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_第3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_第4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說課標說教材文稿尊敬的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將從“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三個方面來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一、說課標在這一環節,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展開:(一)說新課程理念;(二)說課程總目標;(三)說新課標對必修文言文閱讀鑒賞的要求。(一)新課程理念本次課改,以服務學生為宗旨,旨在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3、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建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二)課程總目標:學生通過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應該在以下五個方面獲得發展。分別是:

2、積累與整合、感受與鑒賞、思考與領悟、應用與拓展、發現與創新。積累與整合: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感受與鑒賞: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思考與領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它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應用與拓展:能在生活和其它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發現與創新: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新課程總目標中的這五個方面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并且形成了層級遞進的趨勢。其中,“積累·整合”是一個基礎,“感受鑒賞”

3、“思考領悟”“應用拓展”是三大支柱,三大支柱在一個厚實的基礎上撐起了“發現創新”這一片天地。(三)說內容標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于必修課文言文的閱讀鑒賞,有三個層面的要求:1、閱讀文言文,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這是從語言文字的角度,對疏通文意、積累整合的基本要求。2、“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 。這是從文章和文化的角度,對理解內容的較高層次的要求。3、在閱

4、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這是從文學的角度,對閱讀鑒賞的較高層次的要求。4、注重合作學習,養成互相切磋的習慣。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二、說教材對這一環節,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一)說單元目標說;(二)說單元的編排特點;(三)說單元內容在教材中的定位;(四)說單元內容。(一)說單元目標根據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設計本單元的目標。1、知識與能力: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培養學生的探

5、究性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用現代觀念審視、評價作品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借助工具書正音,通過誦讀理解文章內容,品味優美句子;通過自主、合作,梳理常見的文言知識;通過探究引導學生體會寫景記游散文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聯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認識;以期待學生能通過學習,提高人文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說單元的編排特點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是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它與必修其它類別的古代文章相比,在內容的表現形式上,以及思想感情的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1、所選作品具有時代性和典范性。“時代性”強調教科書要注意選取反映某

6、個時代社會生活的文本,但又必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即具有“典范性”。東晉時期,世事亂離,偏安江南的士大夫們仰慕老莊思想,追求清玄之風,逃避現實,寄情山水。描寫山川景物、記敘觀賞游歷的散文也開始出現并發展起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唐宋時期,文人的生活范圍更寬,文化修養更高,審美能力更強,于是自覺的山水游記便大量涌現,唐宋八大家描寫山水、記敘游歷的作品極為豐富,是散文史上的一個亮點。宋代寫景散文中很少有為寫景而寫景的文章,大多以情和理取勝。蘇軾的赤壁賦和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就是觸景生情、借景說理的典范之作。2、體例多樣本單元三篇文章雖都屬于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但各有側重。蘭亭集序屬于

7、序文中的書序,寫法上同散文筆調,是為蘭亭聚會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的。赤壁賦代表了宋代散體文賦的特點。它像漢賦一樣,采用主客答問的方式來闡述作者的思想、認識;又似駢賦和律賦,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與對偶,具備了"賦"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為"賦 "這種文體所拘泥,多處運用散文筆法。游褒禪山記是游褒禪山后所記,它是一篇游記。記述了王安石和幾位同伴游褒禪山的經過,并借此生發議論,說明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而不可淺嘗輒止,人云亦云,才能取得成功。3、緊承高一,自成系統。本單元是對必修一第二

8、單元古代記敘散文單元的緊承與提高,除了要繼續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之外,還應該關注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的特點,以及學習這一類散文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夠對整個單元選文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有一個宏觀完整的把握。(三)說單元的基本結構本單元由單元指導、文本、注釋、插圖、課后“研討與練習”、等部分組成。這些安排能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輔助并激發學習的興趣。拓展練習的安排易于將學習引向深入,引燃創新的火苗。相同點:第三單元節選的是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山水游記一般不只是對自然風光的客觀描繪,它往往包含著抒情和說理的成分;在記敘游覽的同時,或表達物我兩忘的喜悅,或抒發時不我待的憂思,或傾訴懷才不遇的憤懣正所謂“登

9、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在景物的描述中傾注個人情感和志趣。這三篇課文是景趣(對自然山水的描繪)、情趣(借山水抒發的情感)和理趣(山水中了悟的哲理)的完美結合體。不同點:1、寫景、抒情和議論的關系不同。蘭亭集序:景、情、議合一,景中有情,情后有議,議中有情。赤壁賦:由景生情,借物說理。游褒禪山記:因事見理,先敘后議。2、時代烙印不同。到了東晉時期,世事亂離,偏安江南的士大夫們仰慕老莊思想,追求清玄之風,逃避現實,寄情山水。描寫山川景物、記敘觀賞游歷的散文也開始出現并發展起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唐宋時期,文人的生活范圍更寬,文化修養更高,審美能力更強,于是自覺的山水游

10、記便大量涌現,唐宋八大家描寫山水、記敘游歷的作品極為豐富,是散文史上的一個亮點。宋代寫景散文中很少有為寫景而寫景的文章,大多以情和理取勝。蘇軾的赤壁賦和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就是觸景生情、借景說理的典范之作。3、人生感悟有別。蘭亭集序:蘭亭盛況(敘述、描寫)“死生亦大”(抒情、議論)作序目的樂痛悲感敘事,突出“樂”;抒情,突出“嘆”;拓展,突出“感”。赤壁賦:月夜泛舟,飲酒賦詩憑吊古人,由樂轉悲蘇子答客,感悟人生樂悲樂泛舟暢游,飽嘗秋景,是樂;吟詩聽簫,吊古傷今,是悲;悲中求解,自我安慰,開懷暢飲,酩酊大醉,是喜。客:人生短暫,洪福無緣,清福難得主: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可徘徊其

11、間,自得其樂(宇宙觀)身處逆境,要胸襟灑脫、態度豁達,樂觀超脫,隨緣自適,理性對待生活(人生觀)游褒禪山記:游山所見與經過(記敘)游山心得(議論)記游結尾(補敘)成功:志、力、物治學:深思慎取4、藝術特色有別。蘭亭集序中駢散間行的清新文風是它的突出特點。它的語言或駢或散,散則錯落有致,駢則整齊優美,駢散間行,各得其長;且不尚華麗辭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筆洗練,自然有致。游褒禪山記中對后洞游覽過程的簡筆交代被人普遍稱道。文中寫游華山后洞的經過,先寫后洞幽深、昏暗、寒氣襲人,次寫景色越進越奇,再寫游者越深越少,又寫“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來,作者遂與之俱出,最后寫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極盡游覽之樂。記游部分

12、依次寫來,盡陳所見,波瀾起伏,言簡意明,這自然是寫景的妙筆。赤壁賦更代表了宋代散體文賦的特點。它融詩、賦、文為一體,或敘事,或寫景,或抒情,或議論,各因其情理所宜而運用自如。如敘事,則簡括清晰,歷歷在目;寫景則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則情思幽眇,淋漓盡致。議論則即景生論,寓說理于景物描寫之中,賦予抽象道理以具體形象,生動感人。行文有偶有散,錯落有致,揮灑自如,猶如行云流水,極盡變化,既有整飭之美,又有通達流轉之妙。其中采用的主客問答的方式,雖然沿襲漢賦,但并不像漢賦那樣板重,而是運用得十分靈活巧妙,恰足以表現作者的內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變化,整個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詩情畫意俱現。三、說建議在

13、進行完了“說課標”“說教材”環節之后,下面進入最后一個環節“說建議”。在這一環節中,我將從三個方面展開述說:(一)說教學建議;(二)說評價建議;(三)說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說教學建議1、重視誦讀的力量。利用多樣化的誦讀,可讓學生感受散文的語言,體會其中的節奏、語氣和韻味,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可以通過初讀(讀準字音),譯讀(理解內容),美讀(讀明節奏,讀出語氣,讀出韻味)的三步讀書法,使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成誦,盡可能多背誦一些篇章,進一步品味優美語句,仔細體會文章的藝術特色。2、加強小組內“合作探究”,逐字逐句理解,引導學生注重歸納、總結,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3、

14、引導學生欣賞寫景游記散文中豐富的思想感情因素,結合現實,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二)說評價建議教學離不開評價,為了喚醒學生沉睡的潛力,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我的評價建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課堂表現評價和作業情況評價。1、課堂表現:包括聽講、討論、發言等。此項內容采取小組量化考核的方式,評價主體為小組成員及任課教師。每節一次,每周統計。2、作業情況:包括隨堂課后作業、作文、研究性學習、自由隨筆等。根據完成的質與量由老師和組長進行評價。總之,無論哪種評價,在評價中均需遵從以下五項原則:1)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2)以課程目標為基準,面向全體學生。3)充分發揮診斷、激勵和發展的功能。4)提倡評價主體多元化。5)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采用不同的方式。(三)說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1、立足文本資源 立足文本資源要充分利用課本和配套資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讓學生借助教材這個例子,領悟到教材以外的東西,綜合提高語文素養。2、利用生活資源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