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___第1頁
中國傳統節日___第2頁
中國傳統節日___第3頁
中國傳統節日___第4頁
中國傳統節日__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除除 夕夕 時間:農歷十二月三十時間:農歷十二月三十 “除夕”在古時有“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年終”等別稱。稱呼雖多,但總不外乎送舊迎新、祛病消災的意思。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歷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 習俗習俗 北方人風俗一致,過年包餃子;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湯圓、吃米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著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守歲 .春春 節節 時間: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時間: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

2、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習俗習俗 放鞭炮 貼春聯 拜年 吃餃子 元宵節 時間:農歷正月十五 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因此又稱“上元節”,即陰歷正月十五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習俗習俗由于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舞龍、賞花燈舞獅子等風俗。 立立 春春 每年的第一個節氣 . 為什么這么叫呢?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種風俗,每年立春這一天,人們穿上節日的服

3、裝,抬著一頭紙糊的大耕牛,載歌載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紙糊的耕牛抬到縣衙的公堂上,由縣官親自執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趕緊耕種。因此,人們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山西民間流行著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就是打春牛的盛況。還有一些地方會在立春時迎春喝“敗毒膏”這種使人不長口瘡的藥膏。 寒食節寒食節 時間:清明節前一天時間:清明節前一天 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逃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晉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不愿當官,堅持不出,結果

4、母子二人俱被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全國禁動煙火,只吃冷食。后來便形成了在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清明節清明節 時間:公歷四月四六日時間:公歷四月四六日(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那一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

5、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端午節端午節 時間:農歷五月初五時間:農歷五月初五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習俗:懸鐘馗像 ,掛艾葉菖蒲榕枝 ,賽龍舟 ,吃

6、粽子 ,飲雄黃酒 ,佩香囊 。七夕節七夕節 時間:農歷七月初七時間:農歷七月初七 陰歷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所謂乞巧,即在月光對著織女星用彩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準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習俗習俗 婦女于七夕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現在受西方國家的影響,中國越來越多的情侶把那天視為中國情人節,男女雙方會互贈禮物,或外出約會。 中元節中元節 時間時間:農歷七月十五 中元節在中國的民間又稱鬼節。中元節在中國的民間又稱鬼節。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

7、。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員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云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習俗:習俗: 中元節期間,老北京還有舉行制法船、放荷燈、蓮花燈、祭祖、唱應景戲等活動。 中秋節中秋節 時間:農歷八月十五時間:農歷八月十五 陰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征,要

8、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里,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于在這一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后,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重陽節重陽節時間:農歷九月初九時間:農歷九月初九 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

9、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每到重陽,人們就會想起王維寫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是人們敬老愛老、思念雙親、渴望團圓的日子。 習俗:習俗: 、登高 、吃重陽糕 、賞菊并飲菊花酒 、插茱萸和簪菊花 、喝重陽酒 冬冬 至至時間: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時間: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曾有“冬至大如年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漢書中說: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晉書上記載有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其儀亞于正旦。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