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利用與改造_第1頁
論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利用與改造_第2頁
論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利用與改造_第3頁
論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利用與改造_第4頁
論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利用與改造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鹽城師范學院畢業論文 行ng'xing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在鹽城師范學院畢業論文 淺談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利用與改造 學生姓名 周蒙怡 學 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 專 業 藝術設計 班 級 12(2) 學 號 12173220 指導教師 盧靜 2016年3月12日淺談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利用與改造摘 要 木料,是親近自然的象征;舊木料的再利用,是環保之風在室內裝飾中獨特的時代產物;舊木料集功能性和裝飾性于一體,有著與生俱來的藝術表現力。本文重點分別從舊木元素的裝飾性、便利性和獨特性中分析了舊木再利用的意義,從而在整理時下的舊木元素裝飾改造的基礎上,歸納出在室內空間中舊木料再利用的方式和手法,

2、并總結出人文情懷、低碳環保和現代化藝術設計在舊木元素上的體現。【關鍵詞】舊木料;低碳環保;人文情懷;Discuss uti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wooden elements in the interior spaceAbstract Timber is a symbol of close to nature; reuse of out of old lumber, the wind is a unique environment in the era of interior decoration products; out of old

3、 lumber collection of functional and decorative converge, has an innate artistic express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ld wood were reused from the old wooden decorative element, convenience and uniqueness, so that on the basis of finishing nowadays old wooden

4、decorative elemen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summed up in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old timber recycling methods and practices, and concluded that human feelings,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odern art and design on the old wooden elements reflect.【Key words】out of old lumber, low carbon e

5、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umanistic idea目 錄引言1一、木料使用的歷史淵源及其現存狀態1(一)歷史淵源1(二)現存狀態2二、舊木料的主要藝術形態3(一)自然肌理形態3(二)自然色彩表達3(三)天然質感體現4三、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設計體現5(一)界面裝飾5(二)隔斷裝飾6(三)家具裝飾7(四)飾品裝飾9四、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案例分析10(一)舊木料在“味府媽媽菜”中的案例分析10(二)舊木料在“墨綠餐廳”中的案例分析11(三)舊木料在“花無缺干花店”中的案例分析12(四)舊木料在“出租屋改造”中的案例分析13五、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展望14(一)綠色環

6、保低碳14(二)人文情懷懷舊15(三)現代設計藝術15結語17參考文獻 18引 言室內裝飾設計離不開材料,在高速發展科技的現如今,室內裝飾材料層出不窮,而木材作為室內空間中的傳統材料,一直是室內裝飾材料中的經典,尤其是現代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注重生活品質,其使用量非減反增。然市場的淘汰更新速度太快,利用率極低,回收和重利用率更低,存在著大量廢舊木材。提高舊木材的使用率,實現舊木材的創新再利用,是緩解資源的自然選擇。在舊木料裝飾點綴的室內空間中能感受自然的親和力,品味時光沉淀之美,同時引領“環保之風”,使環保與時尚并行。一、木料使用的歷史淵源及其發展現狀(一)歷史淵源中國幅員遼闊,群山連綿,有著豐富

7、的物產資源。這一地理優勢基本上養成了人們喜愛靠山而建,靠水而居的生活理念。作為山林中最常見、數量最多的資源木材,因其便于砍伐、加工和搬運,以及在當時情況下認為不易變形等特殊的性能,逐漸受到使用。石材和木材相比,數量不比木材少,而且比起木材更為堅硬,能使物保存更為長久,則因中國當時生產力有限,木材更符合當時人類發展需求,自然而然成為人類首選用材。從歷史發展來講,不得不提木材對中國傳統建筑的影響。木構建筑作為中國最普遍、數量最多的建筑類型,貫穿了整個中國建筑的發展史。在新石器時代,處于如今陜西地界半坡人的草木茅廬,以木為骨,以草為頂,以泥為軀,開啟了中國傳統木構建筑體系的歷程。然而人們并不僅僅滿足

8、于木構房屋的簡單拼搭,開始通過更智慧的方法豐富木質結構。距今五、六千年的河姆渡文化,位于浙江余姚,據悉其干闌式建筑是我國最早使用榫卯結構進行房屋構建的一個實例。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前提下開始追求精神享受,木質結構建筑得到了施工技藝更為嚴密、形式上更趨藝術化的補充發展。公元五、六百年的隋唐至明初,興建都城和寺廟,大面積以木材為原料的建筑拔地而起,把木構建筑發揮到了極致,中國傳統建筑的木工工藝更是達到了頂峰。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以木材為基礎的中國傳統建筑形成了一定的建筑體系,甚至在全球獨樹一幟。 細數中國歷代,生產力水平的發展離不開工具的不斷提升。睿智的祖先以木材為原料,創造

9、了各種便于生活的工具。如東漢時期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以及三國時期馬鈞設計的龍骨水車,其精細構造無不彰顯著木料獨特的優秀性能。可以說,木材貫穿了整個中國發展歷程,在人們心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二)現存狀態圖1-1 舊木材(圖片來源:導師提供)中國木材蓄積量雖在世界排名中位于第七名,木材資源總體依舊豐富,但中國也是一個木材消耗大國,其消耗量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對木材的使用有悠久的歷史,其發展歷程對人們可謂影響深遠,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導致人們對于木材的偏好程度已經幾近偏執的地步。根據研究,大量木材消耗來源于建筑及室內空間裝飾,無論哪種是哪一種風格,都會導致木材的大量消耗。同時中國

10、人口眾多,市場木材商品跟新換代速度過快,造成大量木材不合理的浪費和舊木材的堆積。如今中國根本負擔不起國人對木材的肆意使用,許多木材都需要通過進口,才能緩解中國市場供需不足的問題。同時,為解決中國人口增長過快產生的住房緊張問題,住房占用耕地;為追求經濟利益、促進社會經濟水平發展,建筑占用耕地。為解決耕地不夠、糧食緊缺問題,耕地占用森林。發展期間對森林產生的濫砍濫伐,嚴重改變森林生態結構,導致林中樹種和數量的減少,甚至消失。當然森林的光合作用也會受到限制,大大影響了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氣的排放,引起溫室效應。而由于溫度過高和森林結構變化,不利于有些樹種的存活和生長,會有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再一次導致

11、中國木材資源的減少。木材資源的減少少不了自然災害的因素。中國雖因地震、風暴、火災等不可抗力,每年都會產生幾千萬公頃的木材損毀,但歸根結底還是由于人類對木材無上限的濫砍濫伐,以及因各種原因破壞生態有關。 我國木材的生產加工、保護處理較低,其技術遠落后于西方國家。雖然也極力提倡節約環保,我國舊木料回收再利用的意識仍舊薄弱,始終停留在初級階段,達不到資源的合理利用,導致木材的循環利用嚴重不足。大部分舊木料的命運則是以極低廉的價格賣給老百姓生火取暖用,造成了大多數本還有更大實用空間和藝術價值的木料燒成木炭或者遺棄。基于中國木材的匱乏,自然而然開始考慮舊木材回收和再利用這個問題。如何達到舊木料再利用,緩

12、解目前國家木材資源短缺的局面,室內空間上成為了重中之重。故開展廢舊木材的回收利用,提高木材的高效利用率是勢在必行的。這項舉措保護了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同時對創建節約型社會有著重要意義。二、舊木材的主要藝術表現(一)自然肌理形態圖2-1 置物架(圖片來源:網絡搜索)肌理,是指物體表面的紋路組織結構,是作為視覺藝術的一種基本語言形式。人工技能發展到今天,肌理能分為人工肌理和自然肌理。自然肌理則是與生俱來的肌理感。在大自然的造化下,受地域、時間、天氣、干濕度、風力等環境因素影響,體現出不同的肌理特征,或密集,或稀疏,在千姿百態的大自然中,給人以最純粹的肌理感官體驗。人工肌理

13、是通過先進的工藝,通過相似的人工材料仿造出類似的肌理效果。相對于人工肌理,自然肌理更顯得生動,富有生命力。尤其對舊木料來說,它的變化豐富,其本身表面光滑的質感以及切面細膩且帶有光澤感的木紋,就是最天然純粹的肌理表現。羅丹曾說法)羅丹述,葛賽爾著,傅雷譯,羅丹藝術論,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年5月1日第一版第93頁:“藝術家所見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其中的道理意義深刻。舊木料已使用多年,期間與外物碰撞、剮蹭的疤痕,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自然形態。在普通人眼里是難以修復的敗筆,但在藝術家的眼中,則變成了上天賜予的禮物,是現在工業難以復制的裝飾品。在藝術創作中,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同時由于

14、部分舊木料屬于二次利用,前期已經過蒸餾、烘干、上蠟等工序,在原本的基礎上保留最基礎肌理形態后,融合現代裝飾的加工創作,不但能豐富其藝術表現力,還能增強空間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二)、自然色彩表達色彩,是物體表面所呈現的顏色,是通過光折射進人的眼睛后接收到的視覺體驗。在感知空間中,人體對色彩的感知最為強烈,雖然各人受到自身擁有的經驗、學識、記憶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影響的不同,但總體來說大多數人的感知印象仍會具有客觀性和一般性的傾向。這種感知帶來的心理反應奠定了人們對事物或空間的第一印象 曹輝,淺談室內色彩對人的生理影響及心理調節作用,山西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版第21頁。舊木料帶有的自然色彩,在

15、自然狀態下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豐富的顏色變化,不能用單一的色彩去定義。如新木的黃,是人出生看到的第一個顏色,是光譜中最易被吸收的顏色,象征健康明亮。木材的這種顏色表現為對人體健康、情緒穩定有促進作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進食欲。如舊木的暖棕,是地球母親的顏色,代表著充滿生命力與激情,體現出自然界的真實與和諧。暖棕是穩定與保護的顏色,在顏色金字塔中是具有精神抵抗力的顏色 李妍,淺析色彩心理作用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商2015年第8期第118頁。室內空間中運用舊木料,其顏色能增加人的安全感與踏實感,使得人在室內空間中更舒心。圖2-4 落地燈(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圖2-3 落地燈座(圖片來源:網絡搜

16、索)圖2-2 香薰燈座(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室內空間中的色彩基調會因空間風格的不同而改變,然而舊木材自身的色彩卻能與不同空間風格的色彩基調融合,使空間色彩更具細膩感與親和力。同時舊木料的色彩純度很低,不會造成視覺上較強烈的沖擊力,在生冷的鋼鐵、水泥鑄成的室內空間中,營造溫和、舒適和健康的視覺環境。(三)天然質感體現質感是指某物象的材質帶給人的感覺,通常情況下是人體觸覺感官對于木質材料的直觀感受。是通過人體與物象的肌膚觸摸感知得到的更為真實的質感體驗。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總體趨于簡捷,造型中強調“少而精”,很少有多余的裝飾出現,因此質感的表達得到了特殊的重視。圖2-5(圖片來源:網絡搜索) 一般情

17、況下,質感的不同對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同。木材是大自然創造的獨特的生命有機體,帶有天然的粗糙感,給人以質樸、厚重、溫暖、粗獷的心理反應。而舊木料經過長時間與人體或其它事物的摩擦與使用,表面形成一層包漿,得到的質感更為細膩與溫和,通過對舊木料的觸摸,體會舊木料帶來的溫暖、柔和和平靜感,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享受。20世紀著名的現代建筑大師賴特認為:最有人情味的材料是木材。舊木材在室內空間的使用過程中,人們愿意親近它、觸摸它、感受它,成為與人類最和諧的室內建筑用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舊木材質感決定的。雖然舊木料有種種的藝術特性,木材也在室內空間設計與裝飾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工藝發達的今天,

18、愿意想到把舊木料重新搬回新家的寥寥無幾,對舊木材的使用才剛剛開始。身為室內設計的新一代,應該更加關注身邊的廢舊木材,使之化腐朽為神奇。三、舊木材在室內空間的設計體現(一)墻面裝飾圖3-1 廚面裝飾(圖片來源:導師提供)墻面是界面內容之一,是人體活動空間的界定,是人與物體互動的媒介。裝飾則是把生活中的情景“物化”于房間中,改變建筑原本的布局,得到良好的藝術效果,達到理想的居住環境。木料作為基本傳統材料,因其特殊的隱喻屬性,被廣泛運用于各大室內空間中,其空間墻面則當成表達木質裝飾的媒介。墻面裝飾中運用木質板材,與石材裝飾相比,減小熱脹冷縮,緩解墻面的變形導致的隱形危險,并且材質強度高、堅固耐用,對

19、墻面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木材對紫外線和輻射有較強的吸收作用,且木材使光線散射,減少眼睛疲勞和損傷,對人體也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室內墻面的木質裝飾,還是一臺隱形空調,木材是不良導體,有調節室內空氣溫度和濕度的作用,采用木質裝飾墻面的室內,常有冬暖夏涼的舒適感。室內空間的格局是基于室內設計的基本原理進行區分,而墻面裝飾塑造室內空間性質,決定了整個室內空間的裝飾基調。基于木材擁有自然美觀的天然紋理,被廣泛運用于室內環境改善中,而室內空間中追求的最高領域恰好是對于室內空間氛圍的渲染與藝術的表現。圖3-4 沙發背景墻(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圖3-3 沙發背景墻(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圖3-2 木質裝飾墻

20、(圖片來源:導師提供)在人民眼中,木質裝飾品在室內空間的裝飾效果中本就有著優秀的藝術表達特性,而舊木料與生俱來的藝術特殊性,帶來了整個室內空間界面極高的裝飾藝術表現力。如圖3-2,圖中把舊木材鋸成片狀,留下帶有坑坑洼洼的圓切面,不帶任何的藝術加工,直接上墻作為裝飾。舊木料本身帶有的年輪和風化后的疤痕,在鋼鐵水泥的墻上形成明顯的反差,卻有比人工后期藝術加工更為獨特的自然之美。在整個室內空間布局中,沙發背景墻的裝飾往往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如圖3-3和3-4,客廳只有簡單的沙發和茶幾,若背后是面白墻,整個空間顯得粗糙、生硬、冰冷,毫無生氣可言,而且沒有一絲親和力,使人沒有定性長時間待于此處。而由每塊舊

21、木板組成的沙發裝飾墻,呈現出的不同顏色與肌理變化,正好能彌補這個缺憾,成為室內空間的亮點,使空間溫暖柔和,極具親和力,增強其藝術表現力。(二)隔斷裝飾隔斷是指專門作為分隔空間的立面,講究實現各個空間的相互共通與交融,增加空間靈活度,賦予一個空間多種使用功能。隔斷分為全封閉隔斷和半封閉隔斷,但無論是什么隔斷,無論其樣式如何,都能有區分空間的作用,使空間更有層次感。如圖3-6,餐廳的層高非常高,若使用櫥柜或封閉式的隔斷會影響餐廳的透光性,影響餐廳流動性,所以大堂中僅僅只用幾根做了防腐處理的舊木料,保留些許木材上的疤痕和少許樹杈,原汁原味的保留木材的自然元素。這種有間隙的隔斷雖對空間限度較低,空間界

22、面不清晰,但能在空間的劃分上做到隔而不斷,同時起到對人流的導向作用,有效地保證餐廳的流動性。其次在圖中可以看到,幾根長圓木組合成兩個半圓,對空間起到圍合作用,保證顧客用餐時一定的私密性。并且這種舊木材隔斷在空間整體裝飾中與其他材料屬性并不沖突,反而豐富了整個餐廳的裝飾感,增強藝術表現力,在時尚的商場中熠熠生輝。圖3-7 關之北(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蘇州)圖3-6 關之北(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蘇州)圖3-5(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如今室內空間裝飾中,新材料層出不窮,卻難免顯得空洞,缺乏活力。舊木料從二手市場走出后,在現代室內空間中賦予新的表現形態,使居室增色不少。(三)家具裝飾圖3-8 舊木餐桌(

23、圖片來源:導師提供)室內是人類創造的文明空間,人類發展到今天已不再直接利用室內空間,而是需要通過家具把室內空間轉變為細致而具體的人體活動空間加以利用。家具是人類在室內空間中再次創造文明空間的精巧努力,因為難以想象在沒有家具的室內空間中生活是處于怎樣的尷尬與狼狽的狀態。正是家具的創造和使用,才是人與動物拉開距離,給予人體面與尊嚴。這使得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一大步。現代人類的室內空間活動都是圍繞家具而展開的,是室內空間設計的主體。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的家具不應局限于價格的高低,更要從其功能性與裝飾性上考慮。真正好的家具能體現文化價值,感受其精神內涵,代表的是主人的品味、修養及追求。社會發展的今天

24、,認識到大自然的重要性,人們越來越渴求貼近大自然的生活,希望多一點自然元素,這是在現代化的背景下人類對自然的向往,是與其身心的需求是一致的,自然的空間環境已然成為室內設計的主流。為享受更為輕松、自由的家居空間,設計師們不得不把眼光投向生活中的自然元素。而舊家具可能會在不經意間被遺棄或者遺忘,但它只是暫時失去其第一價值,只需稍加改造,融入自己的創意,賦予舊家具另外的藝術語言,就能體現出獨特的價值和品位。圖3-11(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圖3-10(圖片來源:導師提供)圖3-9(圖片來源:網絡搜索)改變原有的顏色,改變舊家具原有的造型,甚至可以廢舊家具木料市場中淘來幾根有可能是老房子用來當梁的大木料

25、,都能成為表達室內裝飾藝術最好的材料。如圖3-9,刷凈表層臟物,重新排列組合,就能組成一個茶幾。或者把別人廢棄的舊木矮柜重新固定、打磨、刷漆,放在固定的位置轉充當邊柜。要是舊木料稍微舊一點,其密度與硬度沒有舊矮柜來的強,則可以如圖3-11,把舊木板切割出喜愛的形狀,用粗麻繩把舊木板上下串成一個置物架,放上小陶罐、小盆栽或者照片,既整理了室內的小物件兒,又能起到觀賞價值,豐富室內空間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舊木料的功能性得到延生,提升了家具的觀賞性,再次賦予舊木料不同的角色或升值為藝術裝飾品。保留屬于舊木料濃濃的自然氣息的同時,也傳達出了新的時尚感,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增加人們的審美情趣。(四)飾

26、品裝飾圖3-12 西雙版納(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浙江)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為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的需要,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樂趣,使得人們生活在一個和諧、舒適、藝術的室內空間中,現代室內設計采用多種材料、多種制作工藝形成室內環境藝術。這不僅需要室內硬裝及家具的提升,更需要室內裝飾品的烘托。圖片3-14 鏡框(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圖3-13 置物架(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室內設計中的裝飾品,是室內設計中非常關鍵的造型要素,往往能加強室內空間風格,在整體空間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融合歷史、文化、美學等知識要求室內裝飾品,體現的是主人的個性、品位、內涵,體現的是主人的審美價值與藝術修養,也是

27、裝飾藝術風格的體現。室內設計中的裝飾品,在裝修過程中是最容易被人們忽略的,一旦室內空間中沒有這些獨特的小裝飾品,整個室內氛圍總感覺冰冷、缺少一些味道。如果人們長期生活在里面,就會感覺到一種枯燥感。所以說,室內空間中能體現氛圍的,除了硬裝外,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小裝飾品。我們不妨利用一些形態豐富的裝飾品,很好地改善一下空間氛圍。從舊木料的角度來說,從早已破損或毀壞的基本形態中破繭而出,展現另一種原本不存在的藝術形態,在室內裝飾中突出獨特的魅力,同時融合了歷史、文化、美學等造型要素,成為室內空間中的點睛之筆。如圖3-4,原本只是一間普普通通的小店,可細心地店主在門面上用舊木料做成牌匾的支架,用舊木料做

28、成小花籃、小水桶和各種裝飾物掛在門口,還用一塊舊木板釘成了窗前的長椅,統一的暖黃色調擺放些小綠植,整個小店都充滿了生氣,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怡人,讓人們想不走進去看看都難。當然,利用身邊看似無用的廢舊邊角木料,雖小卻能制作出創意感十足的裝飾品,如圖3-13,單在墻上釘一塊舊木面板確實能達到置物的作用,體現其功能性,但就缺乏其藝術性。那利用兩根樹杈在下面作支撐。還有圖3-14,利用重新排列組合的方式制成的舊木鏡框,不加任何額外裝飾,感受原始自然的狂野與魅力。其枝杈、樹結及紋理,是最天然的裝飾符號,起到了美化環境的目的。舊木裝飾,不僅陶冶了情操,起到觀賞和品位的作用,還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四

29、、舊木料在室內空間中的案例分析(一)舊木料在“味府媽媽菜”中的案例分析:圖4-3 味府媽媽菜(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鹽城)圖4-2 味府媽媽菜(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鹽城)圖4-1 味府媽媽菜(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鹽城)味府是一家中式餐廳,以簡潔、大方、舒適為主,憑其地道的川菜深受消費者好評。“味府媽媽菜”顧名思義,味府在體現舒適就餐的同時,體會媽媽的味道,感受如同媽媽帶來的溫馨與舒適,展現家的味道。如圖片所示,其位于鹽城亭湖區寶龍購物廣場,餐廳分為兩層,一層廚房,二層餐廳。整體主材以木為主。縱觀餐廳整體色調,以暖棕木色為主,顏色不一的舊木板裝飾于整個界面中,舊木板豐富的顏色變化在界面中協調統一。

30、暖黃的燈光打在舊木板上,反射出細膩溫和的光澤感, 行ng'xing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在營造了深沉、溫暖的氛圍基調。粉刷的藍色頂面與舊木板墻豐富的顏色、層次變化相互映襯,在感受溫暖的同時帶來一絲清涼和舒爽。在靠墻邊的卡座區中,以淘來的木質置物架作為分隔,擺上盆栽鮮花等植物,給餐廳帶來不少生氣,更為自然地營造餐飲氛圍,盡顯自然氣息。另筆者最為贊嘆的,餐廳設計師大膽地把開放式廚房設計在了一樓入口處,通過梁柱結構在室內打造了亭子的形狀,巧妙地做出了區域劃分,成為了新一種室內設計區域劃分法。在圖4-3中可以看到,各種新鮮的食材擺放在桌上,使消費者一進門就能直接觀察到食材的新鮮度以及整個菜系的制作

31、過程,體會餐廳對于消費者的用心良苦,使得顧客能更放心地食用。同時在另一程度上勾起顧客兒時圍繞在灶臺前的溫馨回憶。在安全的同時達到美化環境的效果。補償了消費者身處大都市中無法回到家鄉的淳樸的思鄉情懷,以及平衡了無法回歸自然的身心訴求。(二)舊木料在“墨綠餐廳”中的案例分析墨綠餐廳是一家打造自然風格的主題餐飲。給人以綠色、健康、溫和的整體感受,倡導人們綠色消費、保護生態環境和合理使用資源。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鹽城寶龍購物廣場)圖4-4 墨綠餐廳圖4-6 墨綠餐廳圖4-5 墨綠餐廳賴特曾說謝凌峰,回歸經典賴特住宅設計風格分析,世界家苑出版,2011年第1版第56頁:“材料因體現了本性而獲得了價值

32、,人們不應該去改變它們的本性,或讓它們變成別的東西。”在餐廳門面的部分墻面中,采用圓木切面上墻的形式,毫無加工痕跡,盡可能保留舊木料的肌理與質感,利用舊木料的獨特性與旁邊平滑的墻面作對比,豐富墻面,增加墻面立體感,同時彰顯了餐廳的個性。吊頂以細圓木排列組合,既加固頂部橫梁,使顧客更有安全感、踏實感。同時在吊頂上纏繞的綠植,舊木料的暖棕和植物的翠綠,舊木料的直挺和綠植的柔軟相互映襯,在對比中取得協調統一,營造自然風格。吊頂下方以“傘”元素反射暖黃的燈光于頂部木條上,營造溫暖舒適的氛圍。其餐廳本身對舊木材的選用并不過多,但每處都有點睛之效,自由舒適的自然風格與外界的現代化氣息相隔,使消費者在現代都

33、市中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自在。(三)舊木料在“花無缺干花店”中的案例分析圖4-8 花無缺干花店(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蘇州)圖4-7 花無缺干花店(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蘇州) 花無缺干花店是位于蘇州平江路中唯一的一家干花店,以其獨特的干花技藝,制作出能呈現花朵最艷麗和活力姿態效果的干花,并能長期保存而聞名。花是大自然的要素之一,最能與之匹配的,能襯托出花的魅力的,除了綠葉以外,就是使其生長支撐的木元素了。平江路是一條老街,是舊木料的集結地。并且每間店面都不大甚至很小,花無缺干花店也是占地面積不大的一家店,里面擺放的干花以及飾品卻很繁雜,但這一點都沒有讓消費者有雜亂感。其裝修尤為特別之處,則是店主運

34、用很多舊木料,作出了界面裝飾和分割空間,起到了烘托室內情調以及合理規劃利用空間的作用。圖片4-9 花無缺干花店(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于蘇州) 舊木料在室內空間的藝術魅力,體現在舊木料與花的互補中,以及與人類感知的互動中。在視覺和觸覺上滿足人的心理審美需求。可以看到基本上在店內木料裝飾上都采用了舊木料。豐富了室內主要空間,合理利用了室內面積資源。頂面裝飾中另筆者感到最奇妙的是,如圖4-8,店主在定制的隔斷作為區域劃分同時,在旁邊支撐部位交叉樹立了一排的舊樹干,來達到劃分區域的作用,這是在其他室內空間中很難見到的裝飾方法。其店內收銀臺也很有意思,如圖4-7,進過向店主詢問,得知收銀臺也是從二手市場淘

35、回來的,再用舊木片作為飾面板,古樸和帶有韻味的收銀臺成形了。收銀臺前面的小長凳,也是舊家具市場淘回來的長凳,無需修飾就直接放置于前,凳上放滿了干花香薰瓶,起到了隔斷的效果,同時方便引起顧客買單時對其產品的留心觀察。當然店內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置物架,如圖4-9,店主把淘回來的梯子的舊三腳架作為支撐,中間一層層放入舊木板,簡單實用的置物架就做好了。在一層層的舊木板上放上一瓶一瓶的干花,既展示了干花效果,又達到了美化空間環境、調節室內氣氛的作用。使人在空間中達到心靈的共鳴,引起無限遐想,提升了精神美感。(四)舊木料在“出租屋改造”中的案例分析圖4-11 出租屋(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圖4-10 出租屋(

36、圖片來源:網絡搜索)租客是一個90后剛畢業不久的攝影師,那段時間應該是最艱苦的,除了在公司工作外,就是在出租屋里獨自生活,單調而又乏味。但懂得生活的他卻用老家具把一個簡單地出租屋打造的頗有韻味。他從舊貨市場拉回來的老斗柜,把舊家具外面的一層漆統統打磨掉,露出原來木頭老舊的樣子,再上一層清漆,盡量保留老家具最原始形態,做成了一個花草架,重新賦予其功能性與觀賞性。斗柜的臺面上,抽屜里,還有前面的地面上,放滿了養眼的綠植,清新怡人。還有一塊和老斗柜一起拉回來的舊木板,經過重新打磨和上漆后,加上了兩個桌腿之后變成了他的工作臺;還例如,他用兩條舊木板,做成了收納臺;用淘來的花盆坯搭建了一個儲物柜。從遠處

37、看,這些從舊貨市場拉回來的舊家具,絲毫沒有比直接買回來的效果差,反而有種清新、文藝的味道在里面。除了大件以外,屋子內還有很多舊木料制成的小物件,如圖4-13的置物架,用幾根隨變在哪都能撿到的木枝條,捆綁為梯子的形狀靠在墻上,紙條上的樹杈以及捆綁處的十字接口,直接就能當成掛鉤使用,在上面掛上平時常用的毛巾、掛包、帽子等,方便實用且具有創意。也許這些舊木材與建材市場的材料相比并不完美,但設計者通過對舊木材的重新提煉和塑造,體現了舊木材在室內空間中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些舊木材展現出的色彩、肌理和質感混合的美感,提升了整個室內空間的藝術魅力,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視覺和觸覺上的精神享受。圖4-12 出租

38、屋(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圖4-13 出租屋(圖片來源:網絡 搜索)圖4-14 出租屋(圖片來源:網絡搜索)五、舊木材在室內空間中的展望(一)綠色環保低碳圖5-1(圖片來源:網絡搜索)任何物品都會有不可避免的使用和消耗,在室內空間中多數是木材,每一件木材的產生都意味著對森林資源的消耗。溫室效應、暖冬,還有近日來最受人們困擾的霧霾,哪一個不是大氣污染嚴重帶來的影響?在越來越意識到低碳環保的重要性的社會當中,低碳環保,則是緩減生態惡化的重要方式。那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應當在細節上減少木材消耗量,改變生活方式開始著手。近幾年,室內裝飾上一直提出“輕裝修,重裝飾”的裝修理念,盡可能使舊木料得到二次利用,

39、延長木材的使用壽命。無論是舊木料的轉移、重組或是拆解,都是低碳環保的表現,更是體現了循環利用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舊木料改造延續了新的生命,是室內設計環保理念的重要手段,是低碳生活形式的重要途徑。我們舊木料改造的同時,也在藝術、人文、創新三個方面更好地實現裝飾藝術表現的魅力。(二)人文情懷懷舊當下的消費文化已不滿足于大眾消費文化之上,正在慢慢的向充滿文化意義要求和審美的消費過渡。從“厚德載物”、“睹物思人”等成語中,無不體現出人與物之間密切的情懷關聯,也是國人傳統的寄情于物的情懷。木質家居裝飾本就透著對一個家溫馨、舒適的體現,而舊木料更是有一定的感染力,它承載著主人的故事、時光的變遷還有年代的

40、滄桑,烘托著懷舊的氛圍,引人遐想。許多隱藏在五彩斑斕的城市中的小巷、江南煙雨中的老街,就是舊木料的集會,在暖黃色光線下,簡樸中透著深沉,滄桑中帶著優雅,低調中體現奢華。情調空間尚是如此,在文化空間中,更是幾代家族的見證,它是家族人脈延續的見證者,更是家族歷史傳承的見證者。在這個復古風盛行的時代中,有懷舊情懷、藝術情懷的人比比皆是。對于他們來說,舊木料不是社會淘汰的產物,反而是時光給我們留下的珍品。在舊木料身上體現的年代感和歷史氣息是每一件做舊的仿品無可比擬的。他們在舊木料上看到的不僅是破舊,更看到的是他的文化氣息和歷史價值,時光是不能夠倒退的,歷史也不能重復,但舊木料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文化氣息和歷史價值完完全全地保留在舊木料身上。不說幾百年的舊木料,就算是幾十年前的,看著時光留在舊木料身上的種種痕跡,想象著當時人們點點滴滴的故事,光這些,就不是現代社會利用高科技所產生的材料可超越的。這些舊木料通過設計師和藝術家從舊木料市場篩選和分解出來,通過藝術的角度,完成與現代室內設計裝飾元素的完美融合,成為視覺中心點的裝飾擺件,再現它的生命力。(三)現代設計藝術在這幾年的復古熱潮中,舊木料的改造與利用成為了時尚的標榜,代表了創意的舊木料改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