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研究分析報告_第1頁
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研究分析報告_第2頁
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研究分析報告_第3頁
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研究分析報告_第4頁
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研究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he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between urban-rural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也不斷擴大。城鄉收入差距問題已成為中國當前面臨的最為重大的社會問題之一,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顯然,過高的收入差距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本文利用1995-2014年的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數據,對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已成為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且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財政支出結構以及財政分權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著顯著的影響。關鍵詞:中國 城鄉收入差距 擴

2、大 影響因素 一、引言發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78至2010年我國的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為9.8%,成為同期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世界經濟的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在這輝煌的背后,城鄉收入差距卻在不斷擴大。2015年5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中顯示,中國城鄉家庭收入差距明顯,城鄉收入差距最高達19倍。中國農村全面建成小康之路報告也明確表示,由于城鄉二元分割,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比在2013年略有回落,達到3.03:1,但這樣的城鄉收入比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超出了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且過大的收入差距是許多發展中國家

3、沒能順利進入高收入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共同因素。城鄉間存在收入差距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當差距在合理圍時,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一旦收入差距過大,便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危害。對于我國而言,收入差距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尤其是在經濟轉軌時期,收入差距擴大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現象。不斷擴大的城鄉收入差距,與我國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背道而馳,同時也成為困擾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極其重要的現實問題。近些年來,國外學者都非常關注收入差距問題,對其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相關的經驗研究文獻日益豐富。大多數學者認為,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之所以會不斷擴大,其中最重要的

4、原因就在于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實和岳希明(2003)通過對比國外城鄉收入差距,發現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實在太大,以致在世界上都很難找到第二個類似的國家。由此可見,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已經成為我國目前面臨的最為重大的社會問題。因此,在大力提倡和諧社會的今天,對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問題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理論與實證研究,這對于挖掘城鄉收入差距問題的本質和癥結所在、縮小城鄉居民矛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鑒于以上種種考慮,本文以1995 - 2014年中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研究對象,綜合分析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現狀,也檢驗了經濟發展水平、非農人口比重、經濟結構、財政支出結構、

5、人力資本以及財政分權是否會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產生影響。研究發現,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擴大,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財政支出結構以及財政分權會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產生顯著的影響。其中,經濟發展水平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經濟發展并未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其他變量均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有利于顯著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余文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獻綜述;第三部分是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的現狀分析;第四部分是實證分析,包括數據來源、樣本選擇、回歸模型建立和變量界定、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相關性分析以及回歸分析;最后是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二、文獻綜述當前,在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背

6、景下,城鄉收入差距問題被許多學者所關注,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縱觀已有文獻研究資料,基本圍繞著三個方面來展開,即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原因、城鄉收入差距對經濟的影響以及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對策。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個人基本特征差異,比如性別、民族、年齡、工齡等方面。Knight & Song(2003)的研究結果表明,工資會隨著工齡的延長而保持線性增長,即職工的工資收入與工齡有著很強的正相關性;實(2003)發現,男性戶主的收入普遍比女性戶主高,少數民族戶主的收入比漢族戶主的收入低。人力資本差異。Yueh(2004)和Ghang & Ghao(2005)的研究結果表明,教育等人力資本

7、回報不斷上升,教育在收入差距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衛龍寶(2005)也發現,人力資本差異,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推動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從而顯著地增加收入。城鄉二元結構與政策偏向。熊鄧靈、芳麗(2010)通過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發現中國長期以來的二元結構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較大。林毅夫(1998)指出,我國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拉大,主要是源于政府實施的以趕超為目的的產業政策以及所采取的更具歧視性的社會政策,如戶籍制度等。地區差異。Fleisher & Chen(1997)認為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理條件和優惠政策。枝仲和周素芳(2003)認為,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根源在于地區

8、間要素享賦的差異,資本相對豐富的地區比勞動力相對豐富的地區人均收入要高。關于城鄉收入差距對經濟的影響,學者們的研究成果都大為相似,都肯定城鄉收入差距在一定水平,對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一旦差距過大,則會抑制經濟的快速發展。余官勝(2011)通過研究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城鄉收入差距對居民消費需求的影響時發現,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會增加居民消費需求;而當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則會降低居民的消費需求。同樣,王倩(2013)通過對1978- 2008 年城鄉收入分配差距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 在短時期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但隨

9、著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則會反方向抑制經濟的增長。正因為收入差距過大,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引起了一大批學者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對策進行了全方面的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以下一些:溫桂榮(2011)認為財政支出政策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目標的重要手段。針對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可以運用財政支出政策進行有效調節。財政農業支出、文教科衛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和福利保障支出都可以有效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黃(2011)認為,為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我國必須進行制度變遷,即提高農村地區的市場化水平, 深化農村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以及擴大農村地區的貿易規模。王罡(2011)則認為無論是在體制、政策、還是財

10、政上,都要給予農村居民一定的支持,從教育、社會保障、土地等多方面著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之,目前學術界對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問題的研究非常全面,極大的豐富了我們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的認識,研究成果豐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有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不足之處,比如關于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原因,大部分學者都是局限于探討中觀或宏觀因素,關于這一現象隱藏在經濟問題背后的微觀層面的因素卻很少被挖掘,從而影響最后的結論。畢竟,微觀的數據涵蓋了詳細的決策者行為的信息,在實證研究中便于深入挖掘出更本質的因素。 三、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的現狀分析對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問題進行研究,很有必要對中國目前城鄉收入差距的現狀進行詳細

11、的了解。通過搜集與整理相關數據,我們得到以下現狀:1、城鄉居民總體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社會整體經濟水平顯著提高,國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2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1萬億元,增長了174.5倍;人均國生產總值也大幅度提升,從1978年的381元上升至2014年的46628.5元,增長速度非常快。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斷提升,具體情況參見下圖1。從圖1中可以明顯的看出,自從1978年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攀升,上升幅度非常大。具體來說,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上升到2014年的28844

12、元,比1978年增長了84倍,這是與經濟發展同步的;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3年的35%;與此同時,我國農村人均純收入也由1978的133.6元增加到2014年的10489元,增長了近79倍;恩格爾系數也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3年的37.7%。這表明城鄉居民的總體收入增加,家庭消費總支出中食品消費支出的比重下降,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拉大 雖然從整體來看,城鎮和農村的居民收入都是在不斷增加的,但不能忽視的是,城鄉收入差距也在不斷擴大,見圖2。1978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209.8元,但到了2014年,這一差距就上升為1835

13、5元,增加了87.49倍。其實,自從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后,城鎮居民的收入增長速度就遠遠大于農村居民的的增長速度,這種速度差距決定了城鄉之間收入分配差距變化的整個趨勢。這種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顯然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圖 1 1978-2014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變化情況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圖 2 1978-2014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變化情況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四、中國城鄉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面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很有必要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進行深入挖掘,找出本質所在。對于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學者們從多個角度展開了研究。通

14、過歸納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發現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總體可以分類兩類: 一類是要素積累,如城鄉受教育水平、資本積累等;另外一類則是政府政策因素。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及產業結構變遷等也會對城鄉收入差距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將基于1995-2014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對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因素進行深入探討。(1) 變量選取本文將引入經濟發展水平、非農人口比重、經濟結構、財政支出結構、人力資本以及財政分權六個變量,來檢驗其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選擇這六個變量的理由如下:1、 很多學者的研究都表明,無論在長期還是在短期,經濟發展水平都是構成城鄉收入差距變化的原因之一。通常而言,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隨著人均GD

15、P的增長,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是不斷擴大的;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隨著人均GDP的進一步增加,就會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因此,我們肯定,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2、 政府政策的取向對城鄉收入差距的走向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農民收入近年來一直處于較高增長狀態,除市場供求偏緊導致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上漲外,其主要原因應該是政府對糧食生產實施了直接補貼、減免農業稅、改善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環境等政策,這說明政府政策的偏好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走向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政府財政支出結構和財政分權的變化是體現政府政策偏好的最直接反映。因此我們引入財政支出結構和財政分權兩個變量,進行實證檢驗。3、 二元經

16、濟結構毫無疑問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已經有很多學者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二元經濟結構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進行研究,并得出二者存在顯著的正相關的關系。4、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人的人力資本越大,就越可能得到較高的收入,這是市場競爭選擇的結果。隨著近年來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差距越來越大,農村人口的人力資本提高程度與城市相比差距越為突出,這在客觀上阻礙了農村勞動力進入技術性強、收入較高的行業。5、 顯而易見,非農人口比重越高,城鄉居民收入分配越均勻,差距會越小。(2) 研究樣本與數據來源本文的研究樣本為1995-2014年中國城鎮與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統計

17、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衛生統計年鑒以及中國科技統計年鑒,部分數據來源于手工收集。(3) 研究模型與變量定義我們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Income_gap作為因變量,以GDP、NFPP、ES、Agri、Education、Fisca作為解釋變量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模型如下:Income_gap=1+2GDP+3NFPP+4ES+5Agri+6Education+7 Fisca+ 變量的定義如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Income_gap):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差;經濟發展水平(GDP):人均GDP取對數值;非農人口比重(NFPP):非農業人口與總人口的比值;經濟結構(ES

18、):(第二產業增加值與第三產業增加值)/GDP;財政支出結構(Agri):農業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人力資本(Education):用人均受教育年限來衡量;財政分權(Fisca):地區人均財政支出/(地區+全國人均財政支出);(四)實證分析1、 描述性統計表1給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從中可以看到,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變量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距較大,說明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表 1 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分析VariableObsMeanStd. Dev.MinMaxIncome_gap208543.015340.3332705.318355lnGDP209.5831940.72

19、843058.52629810.74787NFPP200.302830.04342490.23840.3645ES200.86712030.03484180.80037720.9089342Agri200.08772150.01130860.07117660.106944Education207.9163910.72967586.8519879.135803Fisca204.1367150.7492163.035095.0709662、相關系數分析表2顯示的是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可以看到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同經濟發展水平、非農人口比重、經濟結構、財政支出結構、人力資本以及財政分權均顯著正相關,且解

20、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非常強,說明模型可能會存在共線性,在下面的環節中需要進行相應的模型修正。 表 2 相關系數Income_gaplnGDPNFPPESAgriEducationFiscaIncome_gap1lnGDP0.9828*1NFPP0.9379*0.9794*1ES0.8597*0.9299*0.9608*1Agri0.5503*0.4889*0.35990.21831Education0.9588*0.9718*0.9653*0.9275*0.394*1Fisca0.8291*0.9072*0.944*0.9403*0.25080.8723*1注:*、*、*分別表示顯著性水平0.0

21、1、0.05、0.10(下同)3、直方圖分析下面我們來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這一變量做直方圖分析,直方圖如下圖3所示:可以看到,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數值約50%集中在5000元左右,另外20%集中在15000-20000元,30%集中在10000-15000元。說明城鄉收入差距還不是特別大。圖 3 直方圖4、回歸分析為了檢驗經濟發展水平、非農人口比重、經濟結構、財政支出結構、人力資本以及財政分權是否會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產生影響,本文采用了多元回歸方法,回歸結果見表3。表 3 回歸結果一覽表從回歸結果來看,可決系數R2 =0.9966,F統計量為,637.28,,表明模型在整體上擬合得較好,模型中各解釋

22、變量聯合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力較為顯著。下面來對運算結果進行分析。經濟發展水平與城鄉居民們收入差距顯著正相關。運算結果顯示:lnGDP的偏回歸系數為11848.92,表明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我國人均GDP每提高1元,就會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增加11848.92元,說明我國人均GDP的提高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起很大拉動作用。也可以說明,由于市場機制的作用,我國正處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階段。經濟結構與城鄉居民們收入差距顯著負相關。運算結果顯示:ES的偏回歸系數為-58160.79,表明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我國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

23、58160.79個百分點,說明我國經濟結構的完善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有著重要的作用。財政支出結構與城鄉居民們收入差距顯著負相關。運算結果顯示:Agri的偏回歸系數為-41831.57,表明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我國農業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41831.57個百分點,說明我國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越大,越有利于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財政分權與城鄉居民們收入差距顯著負相關。運算結果顯示:Fisca的偏回歸系數為-1229.949,表明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我國地區人均財政支出占(地區+全國人均財政支出)的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1

24、229.949個百分點,這說明政府財政支出的增長在總體上是有利于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這主要是政府的財政投入有相當部分是投入城市和農村的基本建設,而這一行業主要由農民工來完成;另外,政府的支農財政資金和政策性補貼有利于農民發展種養加工業和增加收入。4、穩定性檢驗為保證實證結論的穩定性,本文進行了穩健性檢驗,檢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表 4 穩健性檢驗上述回歸結果與前文研究結論沒有實質性差異。基于上述敏感性分析,我們認為,前文的結論是比較穩健的。五、結論及政策建議本文以1995 - 2014年中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現狀,也檢驗了經濟發展水平、非農人口比

25、重、經濟結構、財政支出結構、人力資本以及財政分權是否會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產生影響。研究發現,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現逐年擴大趨勢,且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財政支出結構以及財政分權會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產生顯著的影響。其中,經濟發展水平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經濟發展并未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其他變量均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有利于顯著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對此,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議如下:首先,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實現城鄉、區域、經濟的統籌發展。發展理念是導向,統籌兼顧的發展觀念會引導政府重視目前嚴重的城鄉差距問題,致力于減輕和轉化二元經濟結構,實現農業和工業、農村和城市的

26、協調發展,給予農業、農村和農民更多關注。 其次,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研究結果表明,政府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可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因此,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通過科技創新,增加農民的收入。具體來說,可以加大對農業技術的研制和推廣力度,促進農業科技化和信息化;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的經營組織程度;加大對縣鄉級的農技人員的建設,最終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再次,建立一體化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和弱勢人群的扶助力度。在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前提下,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資力度,將一定比重的資金投入到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衛生保健和救濟扶持

27、上,尤其在解決一些貧困地區低教育狀況、增強貧困者自身發展能力上,政府要直接干預并輔之以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漸進式的改革中,最終實現一體化的社會保障制度。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很多,本文只是在以往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提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變量進行實證分析,而現實中可能還存在本文沒有考慮完全的其他影響因素。鑒于以上的局限,在未來的研究可以從一些更加微觀的數據出發,比如家庭調研數據對本文研究的容進行重新驗證,相信會有助于挖掘出真正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參考文獻1程開明.聚集抑或擴散城市規模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理論機制及實證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08) 2蔡昉.城鄉收入差距與制度變革的臨界點J.中國社會科學.2003(05) 3黃. 農村勞動力轉移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其啟示J. 南亞研究季刊, 2011 (1): 48-52.4林毅夫,明興.中國的經濟增長收斂與收入分配J.世界經濟.2003(08) 5實, 岳希明. 中國個人收入分配J. 經濟學 (季刊), 2003, 2(2).6敬水,于思源.農村居民收入差距適度性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全國31個省份2852份農村居民家庭問卷調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