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任務三:鋼筋混凝土梁的設計任務三:鋼筋混凝土梁的設計一鋼筋混凝土梁的構造一鋼筋混凝土梁的構造二梁橋的荷載橫向分布系數計算二梁橋的荷載橫向分布系數計算三主梁的內力計算三主梁的內力計算四雙筋矩形梁主筋設計及復核四雙筋矩形梁主筋設計及復核五單筋五單筋T形梁的鋼筋設計形梁的鋼筋設計六六T梁全梁承載能力復核梁全梁承載能力復核七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變形和裂縫寬度計算七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變形和裂縫寬度計算八制作鋼筋混凝土八制作鋼筋混凝土T梁的鋼筋模型梁的鋼筋模型一鋼筋混凝土梁的構造一鋼筋混凝土梁的構造 (一)截面形式及尺寸(一)截面形式及尺寸 梁的截面常采用矩形、形、工字梁的截面常采用矩形、形、工字形、箱形
2、等形式。形、箱形等形式。 中等跨徑時采用形截面,大跨徑中等跨徑時采用形截面,大跨徑時采用工字形、箱形等截面。時采用工字形、箱形等截面。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構造要求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構造要求尺寸:尺寸: 矩形截面的寬度,一般取矩形截面的寬度,一般取150mm、180mm、200mm、250,以后按以后按50mm為一級增加;當為一級增加;當梁高超過梁高超過800mm時,以時,以100mm為一級增加。為一級增加。矩形梁的高寬比一般為矩形梁的高寬比一般為2.53。 T形截面的高度與梁的跨度、間距及荷載大小形截面的高度與梁的跨度、間距及荷載大小有關。常用的高跨比為有關。常用的高跨比為1/201/10。
3、梁采用。梁采用焊接骨架時腹板寬度一般取焊接骨架時腹板寬度一般取160220。鋼筋混凝土簡支梁的鋼筋骨架鋼筋混凝土簡支梁的鋼筋骨架 w(二)鋼筋構造(二)鋼筋構造梁內鋼筋種類梁內鋼筋種類 作用作用 主鋼筋:主鋼筋: 承受拉力(雙筋中也承受壓力)承受拉力(雙筋中也承受壓力) 彎起鋼筋:彎起鋼筋: 承受斜截面剪力承受斜截面剪力 箍筋箍筋: 承受斜截面剪力,同時固定主承受斜截面剪力,同時固定主筋、聯接受壓混凝土共同工作筋、聯接受壓混凝土共同工作 架立鋼筋:架立鋼筋: 形成骨架形成骨架 縱向水平筋縱向水平筋(h1m) :防止收縮及溫度裂縫防止收縮及溫度裂縫 梁主鋼筋凈距和混凝土保護層梁主鋼筋凈距和混凝土
4、保護層 (三層及三層以下)30mm(三層以上)40mm1.25d凈距Snd(30mm)20mmSn主鋼筋凈距Sn 15mm(20mm)架立筋(40mm)30mm主鋼筋 15mm( 20mm) 30mm(40mm)箍筋箍筋水平縱向鋼筋 40mm 1.25d 為了防護鋼筋免于銹蝕,主鋼筋至為了防護鋼筋免于銹蝕,主鋼筋至構件邊緣的凈距,應符合構件邊緣的凈距,應符合橋規橋規JTG D62規定的鋼筋最小混凝土規定的鋼筋最小混凝土保護厚度要求。主鋼筋的最小混凝保護厚度要求。主鋼筋的最小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土保護層厚度,級環境條件為級環境條件為30mm,級環境條件為級環境條件為40mm。w鋼筋骨架:鋼筋骨架:
5、 綁扎和焊接兩種綁扎和焊接兩種w適用:適用: 綁扎用于整體現澆;綁扎用于整體現澆;w焊接用于預制裝配式結構,先焊成平面骨焊接用于預制裝配式結構,先焊成平面骨架,再形成立體骨架。架,再形成立體骨架。焊接鋼筋骨架示意圖焊接鋼筋骨架示意圖 縱向鋼筋斜筋彎起鋼筋斜筋架立鋼筋5d5d5d5d2.5d5d5d5d5d2.5d2.5dw注意:注意: 橋規橋規規定:受力鋼筋直徑大于規定:受力鋼筋直徑大于25cm及軸心受拉、小偏心受拉構件,不應采用綁及軸心受拉、小偏心受拉構件,不應采用綁扎接頭。扎接頭。w焊接時:焊接時: 焊縫長度應滿足規范要求焊縫長度應滿足規范要求 二梁橋的荷載橫向分布系數計算二梁橋的荷載橫向
6、分布系數計算荷載橫向分布系數m: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擔的最大荷載是某個軸重的倍數。即(1)杠桿原理法基本假定:橋面板在主梁梁肋處斷開,當作橫向支承在主梁上的簡支梁或懸臂梁考慮。適用條件:計算荷載位于靠近主梁支點時的荷載橫向分布系數m0PPmmax qqm 210rrm0汽車人群(2)剛性橫梁法(偏心受壓法)基本假定基本假定:將多梁式橋梁簡化為由縱梁及橫梁組成的梁格,計算各主梁在外荷載作用下分到的荷載適用條件:適用條件:橋梁較窄時(B/L Mmax且其他條件不能改變時, 用雙筋。 雙筋用鋼量較大, 故h0=has (5060mm) 利用基本公式求解: sdssdscdfAfAbxf )()2(s0s
7、ds0cdahfAxhbxfM兩個方程, 三個未知數, 無法求解。 截面尺寸及材料強度已定, 先應充分發揮混凝土的作用, 不足部分才用受壓鋼筋As來補充。 令x = xb = bh0這樣才能使As+As最省。將上式代入求得: )()5 . 01 (s0ybb20c1sahfbhfMA將As代入求得As: yys0bc1sffAhbfA情況II: 已知, bh, fcm, fy, fy , M 及As, 求As:解: 兩個方程解兩個未知數由式(3-21)求x )(20c1s0yssbhfahfAMs211x = h0 當當2as b yys0c1sffAhbfA說明As太少, 應加大截面尺寸或按
8、As未知的情況I分別求As及As。當當 b將上式求的代入求As說明As過大, 受壓鋼筋應力達不到fy,此時可假定:sax2 )(s0ysahfMA或當As= 0的單筋求As:20c1sbhfM取較小值。令: y0c1sfhbfA當當x 2as雙筋矩形截面的應力圖形也可以采用分解的辦法求解:(a)(b)(c)1fcbxM1fcasxasAs fyAs fyM1asAs fyh0 asAs1 fyasAs1 fyAshxbAshAsAs1bhAs2bxM21fch0 x/2xAs2 fyM = M1 + M2As = As1 + As2M1 = As fy(h0as)M2 = M M12s220c
9、122sAbhfM雙筋矩形截面梁的設計同樣可以利用單筋矩形梁的表格法(s, , s)。圖中圖中:式中式中: As1 截面復核:已知:bh, fc, fy, fy, As, As解:求x截面處于適筋狀態, 將x代入求得 )()2(s0ys0c1uahfAxhbxfM求: Mu當2asxbh0 )(s0ysuahfAM截面此時As并未充分利用,求得及按單筋求得的Mu取兩者的較大值作為截面的Mu。截面處于超筋狀態, 應取x = xb, 求得:)21 ()(bbc1s0ysuxbxfahfAM只有當Mu M時截面才安全。當當 x bh0,五單筋五單筋T形梁的鋼筋設計形梁的鋼筋設計 矩形截面承載力計算時
10、不考慮受拉區砼的貢獻,可以將此部分挖去, 以減輕自重, 提高有效承載力。 矩形截面梁當荷載較大時可采用加受壓鋼筋As的辦法提高承載力, 同樣也可以不用鋼筋而增大壓區砼的辦法提高承載力。 T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T形截面是指翼緣處于受壓區的狀態, 同樣是T形截面受荷方向不同, 應分別按矩形和T形考慮。 T形截面翼緣計算寬度bf的取值:T形截面bf越寬, h0越大, 抗彎內力臂越大。但實際壓區應力分布如圖所示。縱向壓應力沿寬度分布不均勻。辦法:限制bf的寬度, 使壓應力分布均勻, 并取fc。實際應力圖塊實際中和軸有效翼緣寬度等效應力圖塊bfbf的取值與梁的跨
11、度l0, 深的凈距sn, 翼緣高度hf及受力情況有關, 規范規定按表4-5中的最小值取用。T型及倒型及倒L形截面受彎構件翼緣計算寬度形截面受彎構件翼緣計算寬度bf按計算跨度l0考慮按梁(肋)凈距Sn考慮考 慮 情 況當hf / h0 0.1當0.1hf/h00.05當hf/h0 hf (圖b)(a)(b)hfhbfbfxhfxbbASASh此時的平衡狀態可以作為第一, 二類T形截面的判別條件:0X0M ffc1yshbffA )2(f0ffc1hhhbfM兩類T型截面的界限狀態是 x = hfysfAMhfh0 hf /2fcbfhb x=hfsA中和軸判別條件判別條件:形截面第一類T)2(f
12、f0ffc1 hxhhhbfM形截面第二類T)2(ff0ffc1 hxhhhbfM 截面復核時:形截面第一類Tfffc1ys hxhbffA形截面第二類Tfffc1ys hxhbffA 截面設計時: 第一類T形截面的計算公式:與bfh的矩形截面相同:0X0Mx bffAfc1ys)2(0fc1xhxbfM適用條件適用條件: 0sminbhA b(一般能夠滿足。) 第二類T形截面的計算公式:0X0M )(ffc1c1yshbbfbxffA )2()2(f0ffc10c1hhb)hbfxhbxfM適用條件適用條件:0sminbhAb(一般能夠滿足。) 基本公式的應用截面設計截面復核 截面設計:解:
13、 首先判斷T形截面的類型:比較與設計時由)2(f0ffc1hhhbfM然后利用兩類T型截面的公式進行計算。已知:b, h, bf, hf, fc, fy求:As 截面復核: 首先判別T形截面的類型: 計算時由Asfy 與1fcbf hf比較。 然后利用兩類T形截面的公式進行計算。已知:b, h, bf, hf, fc, fy, As求:Mubfbxh0hhfAsfch0 hf/2fc(bf b)hfAs1fyM1fcfcbxh0 x/2As2fyM2fcfc(bf b)hffcbxMAsfybfbxAs2h0h(a)(b)(c)bfbxAs1h0h六六T梁全梁承載能力復核梁全梁承載能力復核w受
14、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斜裂縫破壞的應力分析斜裂縫破壞的應力分析主應力軌跡線如所示,簡支梁在兩個對稱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效應是彎矩和剪力。在梁開裂前可將梁視為勻質彈性體,按材力公式分析。)45453,一裂,即裂縫迅速向集中荷載作用點延伸,一般形成一條斜裂縫將彎剪段拉壞。承載力與開裂荷載接近。1 剪壓 斜拉破壞性質:斜截面受剪均屬于脆性破壞。除發生以上三種破壞形態外,還可能發生縱筋錨固破壞(粘結裂縫、撕裂裂縫)或局部受壓破壞。 斜截面破壞的F-f 曲線影響無腹筋梁斜截面承載力的主要因素 剪跨比,在一定范圍內, 混凝土強度等級 縱筋配筋率 ,抗剪承載力c ,抗剪承載力 ,抗剪承載力 配置箍筋抗剪裂
15、縫出現后,形成桁架體系傳力機構。= (a) 單肢箍 (b) 雙肢箍 (c) 四肢箍 箍筋的肢數 衡量配箍量大小的指標bsnAbsA1svsvsv 配箍率Asv1ssb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積;Asv1單肢箍筋的截面面積; 配箍率n 箍筋的肢數,一般取n2,當b400mm時 n=4,見圖。s 沿構件長度方向箍筋的間距;b 梁的寬度。影響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主要因素 1). 剪跨比 隨著剪跨比的增加,梁的破壞形態按斜壓( 1)、剪壓( 1 3 )和斜拉( 3)的順序演變,其受剪承載力則逐步減弱。 當 3時,剪跨比的影響不明顯。2). 混凝土強度等級 梁斜壓破壞時,受剪承載力取決于
16、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梁斜拉破壞時,受剪承載力取決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剪壓破壞時,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則居于上述兩者之間。1、基本假設 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所規定的計算公式就是根據剪壓破壞形態而建立的??紤]了的平衡條件 ,引入一些試驗參數及四項基本假設。 0y (1)剪壓破壞時,斜裂縫相交的箍筋和彎起鋼筋的拉應力都達到其屈服強度; (2)剪壓破壞時,不考慮斜裂縫處的骨料咬合力合縱筋的銷栓力; (3)為計算公式應用簡便,僅在計算梁受集中荷載作用為主的情況下,才考慮剪跨比。式中 斜截面受壓端正截面處由作用(或荷載) 產生的最大剪力組合設計值; 斜截面頂端受壓端混凝土的抗剪承載力; 與斜截面相交的箍
17、筋的抗剪承載力; 與斜截面相交的彎起鋼筋的抗剪承載力。 (4)剪壓破壞時,斜裂縫所承受的剪力由三部分組成,見圖:VuVcVsVsb受剪承載力的組成 sbsvcdoVVVVdVcVsvVsbV用一個綜合的抗剪承載力表示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擔的抗剪承載力 sbcsdVVV0scVvsdsvkcuoffpbh.331)6 . 02(1045. 0ssbbsdAfsin1075. 03抗剪強度上、下限復核抗剪強度上、下限復核w前已指出前已指出橋規橋規給出的鋼筋混凝土梁斜給出的鋼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計算公式是以剪壓破壞截面抗剪承載能力計算公式是以剪壓破壞形態的受力特征為基礎建立。換句話說,形態的受
18、力特征為基礎建立。換句話說,應用上述公式進行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計應用上述公式進行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計算的前提是,構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應符算的前提是,構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應符合發生剪壓破壞的限制條件。合發生剪壓破壞的限制條件。 一般是用限制截面最小尺寸的辦法,一般是用限制截面最小尺寸的辦法,防止梁發生斜壓破壞。防止梁發生斜壓破壞。橋規橋規規定,矩規定,矩形、形、T形和工形截面受彎構件,其截面尺寸形和工形截面受彎構件,其截面尺寸應符合下列要求:應符合下列要求: 橋規橋規還規定,矩形、還規定,矩形、T形和工形截形和工形截面受彎構件,如符合下式要求時,則不需面受彎構件,如符合下式要求時,則不需進行斜截
19、面抗剪載能力計算,僅需按構造進行斜截面抗剪載能力計算,僅需按構造要求配置箍筋。要求配置箍筋。w 實用計算方法實用計算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在實際工作中,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計算可分為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復核力計算可分為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復核和抗剪配筋設計兩種情況。和抗剪配筋設計兩種情況。w1、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復核、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復核 對已經設計好的梁進行斜截面抗剪承對已經設計好的梁進行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復核,可按公式求得驗算斜截面所載能力復核,可按公式求得驗算斜截面所能承受的剪力設計值:能承受的剪力設計值: 若若Vdur0Vd,則說明該斜截面的抗剪,則說明該斜截面的抗剪承載能力
20、是足夠的。承載能力是足夠的。 原則上應對承受剪力較大或抗剪強度原則上應對承受剪力較大或抗剪強度相對薄弱的斜截面,進行抗剪承載能力驗相對薄弱的斜截面,進行抗剪承載能力驗算。算。橋規橋規規定,受彎構件斜截面抗剪規定,受彎構件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的驗算位置,應按下列規定采用承載能力的驗算位置,應按下列規定采用:(a)簡支梁和連續梁近邊支點梁段)簡支梁和連續梁近邊支點梁段圖圖4-5 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驗算位置示意圖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驗算位置示意圖3-32-21-1chh/2c5-54-46-67-7w2、簡支梁和連續梁近邊支點梁段、簡支梁和連續梁近邊支點梁段w(1)距支點中心距支點中心h/2處截面(圖處
21、截面(圖4-5(a)截面)截面1-1););w(2)受拉區彎起鋼筋彎起點處截面(圖受拉區彎起鋼筋彎起點處截面(圖4-5(a)截面截面2-2,3-3););w(3)錨于受拉區的縱向鋼筋開始不受力處的截面錨于受拉區的縱向鋼筋開始不受力處的截面(圖(圖4-5(a)截面)截面4-4););w(4)箍筋數量或間距改變處的截面(圖箍筋數量或間距改變處的截面(圖4-5(a)截面截面5-5););w(5)構件腹板寬度變化處的截面。構件腹板寬度變化處的截面。w3、連續梁近中間支點梁段和懸臂梁、連續梁近中間支點梁段和懸臂梁w(1)支點橫隔梁邊緣處截面()支點橫隔梁邊緣處截面(圖圖4-5(b)截)截面面6-6);)
22、;w(2)參照簡支梁的要求,需要進行驗算的截)參照簡支梁的要求,需要進行驗算的截面。面。 按公式(按公式(4-5)進行斜截面抗剪承載力復)進行斜截面抗剪承載力復核時,式中的剪力組合設計值核時,式中的剪力組合設計值Vd應取驗算斜截應取驗算斜截面頂端的數值,即從圖面頂端的數值,即從圖4-5所示的斜截面驗算所示的斜截面驗算位置量取斜裂縫水平投影長度位置量取斜裂縫水平投影長度C0.6mho,近,近似求得斜截面頂端的水平位置,并以這一點對似求得斜截面頂端的水平位置,并以這一點對應的剪力組合設計值作為該斜截面的剪力設計應的剪力組合設計值作為該斜截面的剪力設計值。值。w4、抗剪配筋設計、抗剪配筋設計 利用公
23、式進行抗剪配筋設計,荷載產利用公式進行抗剪配筋設計,荷載產生的剪力組合設計值,應由混凝土、箍筋生的剪力組合設計值,應由混凝土、箍筋和彎起鋼筋共同承擔。但是各自承擔多大和彎起鋼筋共同承擔。但是各自承擔多大比例,涉及到剪力圖的合理分配問題。近比例,涉及到剪力圖的合理分配問題。近年來國內外的試驗研究認為,箍筋的抗剪年來國內外的試驗研究認為,箍筋的抗剪作用比彎起鋼筋要好一些,其理由是作用比彎起鋼筋要好一些,其理由是 :w(1)彎起鋼筋的承載范圍較大,對約束裂彎起鋼筋的承載范圍較大,對約束裂縫的作用差;縫的作用差; w(2)彎起鋼筋會使彎起點處的混凝土壓碎彎起鋼筋會使彎起點處的混凝土壓碎或產生水平撕裂裂
24、縫,而箍筋卻能箍緊縱或產生水平撕裂裂縫,而箍筋卻能箍緊縱向鋼筋防止撕裂;向鋼筋防止撕裂; w(3)箍筋對受壓區混凝土能起套箍作用,箍筋對受壓區混凝土能起套箍作用,可以提高其抗剪能力;可以提高其抗剪能力;w(4)箍筋連接受壓區混凝土與梁腹板共同箍筋連接受壓區混凝土與梁腹板共同工作效果比彎起鋼筋要好。工作效果比彎起鋼筋要好。 因此,很多國家的規范都主張適當增因此,很多國家的規范都主張適當增大箍筋承擔剪力的比例。大箍筋承擔剪力的比例。橋規橋規吸取了吸取了這些意見,加大了箍筋承擔剪力的比重,這些意見,加大了箍筋承擔剪力的比重,并規定了箍筋最小配筋率的限制。并規定了箍筋最小配筋率的限制。 橋規橋規規定,
25、用作抗剪配筋設計的最規定,用作抗剪配筋設計的最大剪力組合設計值按下列規定取值大剪力組合設計值按下列規定取值(圖(圖4-3):簡支梁和連續梁近邊支點梁段取離支點簡支梁和連續梁近邊支點梁段取離支點h/2處處的剪力設計值將的剪力設計值將Vd (圖(圖(a);等高度連;等高度連續梁近中間支點梁段和懸臂梁取支點上橫隔續梁近中間支點梁段和懸臂梁取支點上橫隔梁邊緣處的剪力設計值梁邊緣處的剪力設計值Vd (圖(圖4-3(b),),將將Vd或或Vd分為兩部分,其中至少分為兩部分,其中至少60%由混由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擔;至多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擔;至多40%由彎起鋼筋由彎起鋼筋承擔,并用水平線將剪力設計值圖分割。承
26、擔,并用水平線將剪力設計值圖分割。 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配筋設計剪力設計值圖分配示意圖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配筋設計剪力設計值圖分配示意圖0.5310 ftdbh0(a)簡支梁和連續梁近邊支點梁段Vsb20.6VdVsb1l/2csvvsbVsbiL/2VdAsb1AsbiAsb2-345sb1V0.4V(b)等高度連續梁近中間支點梁段VsbiL/20.6VddVcsVVsb2vsbL/2VdAsb2Asb1d45AsbiVdo0.4Vd0.5310 ftdbh0-3hh/20.5310 ftdbh0(a)簡支梁和連續梁近邊支點梁段Vsb20.6VdVsb1l/2csvvsbVsbiL/2VdAsb
27、1AsbiAsb2-345sb1V0.4V(b)等高度連續梁近中間支點梁段VsbiL/20.6VddVcsVVsb2vsbL/2VdAsb2Asb1d45AsbiVdo0.4Vd0.5310 ftdbh0-3hh/2 斜截面抗剪承載能力配筋設計剪力設計r0Vd(其中0.6),值圖分配示意圖 根據圖4-3分配的應由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擔的剪力設計值Vd(其中0.6),由公式計算所需的箍筋配筋率:w若預先選定箍筋直徑,則可求得箍筋間距:若預先選定箍筋直徑,則可求得箍筋間距:w布置箍筋時還應注意滿足布置箍筋時還應注意滿足橋規橋規規定的有關構規定的有關構造要求:造要求: 鋼筋混凝土梁應設置直徑不小于鋼筋
28、混凝土梁應設置直徑不小于8mm或或1/4主鋼筋直徑的箍筋,其最小配筋率,對主鋼筋直徑的箍筋,其最小配筋率,對R235(Q235)鋼筋為鋼筋為0.18%,對,對HRB335鋼筋為鋼筋為0.12%。當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當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或在連續梁、懸臂梁近中間支點負彎矩的梁段,或在連續梁、懸臂梁近中間支點負彎矩的梁段,應采用封閉箍筋,同時,同排內任一縱向鋼筋離應采用封閉箍筋,同時,同排內任一縱向鋼筋離箍筋折角處的縱向鋼筋(角筋)的距離應不大于箍筋折角處的縱向鋼筋(角筋)的距離應不大于150mm,如大于,如大于150mm,應設復合箍筋。各根,應設復合箍筋。各根箍筋的彎
29、鉤接頭,在縱向其位置應錯開。箍筋的彎鉤接頭,在縱向其位置應錯開。w箍筋的間距不應大于梁高的箍筋的間距不應大于梁高的1/2和和500mm;當所箍鋼筋為計算所需受壓鋼筋時,不應大當所箍鋼筋為計算所需受壓鋼筋時,不應大于所箍鋼筋直徑的于所箍鋼筋直徑的15倍倍,但在任何情況下不,但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大于應大于400mm。在鋼筋搭接接頭范圍內的箍。在鋼筋搭接接頭范圍內的箍筋間距,當搭接鋼筋受拉時,不應大于鋼筋筋間距,當搭接鋼筋受拉時,不應大于鋼筋直徑的直徑的5倍倍,且不大于,且不大于100mm;當搭接鋼筋;當搭接鋼筋受壓時,不應大于鋼筋直徑的受壓時,不應大于鋼筋直徑的10倍倍,且不大,且不大于于200mm
30、。支座中心兩側面各相當于梁高一。支座中心兩側面各相當于梁高一倍長度范圍內,箍筋間距應不大于倍長度范圍內,箍筋間距應不大于100mm。w近梁端第一根箍筋應設置在距端面一個混近梁端第一根箍筋應設置在距端面一個混凝土保護層距離處。梁與梁或梁與柱的交凝土保護層距離處。梁與梁或梁與柱的交接范圍內可不設箍筋;靠近交接面的第一接范圍內可不設箍筋;靠近交接面的第一根箍筋,與交接面的距離不宜大于根箍筋,與交接面的距離不宜大于50mm。 w(2)彎起鋼筋設計)彎起鋼筋設計 根據圖分配的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剪力根據圖分配的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剪力設計值,按公式求得所需彎起鋼筋截面面積:設計值,按公式求得所需彎起鋼筋截面
31、面積: a)計算第一排彎起鋼筋)計算第一排彎起鋼筋Asb1時,對時,對簡支梁和連續近邊支點梁段,取用距支簡支梁和連續近邊支點梁段,取用距支點中心點中心h/2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剪力設計值Vsb1(圖(圖4-3(a));對于等高;對于等高度連續梁近中間支點梁段及懸臂梁,取度連續梁近中間支點梁段及懸臂梁,取用支點上橫隔梁邊緣處應由彎起鋼筋承用支點上橫隔梁邊緣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Vsbl (圖(圖4-3(b);); b)計算第一排彎起鋼筋以后的計算第一排彎起鋼筋以后的各排彎起鋼筋各排彎起鋼筋Asb2Asbi時,取用時,取用
32、前一排彎起鋼筋下面起彎點處應由彎前一排彎起鋼筋下面起彎點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 Vsbl Vsbi 圖圖4-3(a) 或或 Vsbl Vsbi 圖圖4-3(b)。 應該指出,設計彎起鋼筋時剪力設計值應該指出,設計彎起鋼筋時剪力設計值的取值,從理論上講,應取可能通過該彎起的取值,從理論上講,應取可能通過該彎起鋼筋的斜截面頂端截面處,應由彎起鋼筋承鋼筋的斜截面頂端截面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橋規橋規規定的計規定的計算以后各排彎起鋼筋時,取用前一排彎起鋼算以后各排彎起鋼筋時,取用前一排彎起鋼筋起彎點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
33、那部分剪筋起彎點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相當于取用了可能通過該排彎起力設計值,相當于取用了可能通過該排彎起鋼筋的斜截面起點的剪力設計值,這樣處理鋼筋的斜截面起點的剪力設計值,這樣處理顯然是偏于安全的。顯然是偏于安全的。 建議在設計彎起鋼筋時,設計剪力值建議在設計彎起鋼筋時,設計剪力值可按下列規定采用:可按下列規定采用:w(a)計算第)計算第1排(從支座向跨中計算)彎起鋼排(從支座向跨中計算)彎起鋼筋時,取用距支座中心筋時,取用距支座中心h/2處(對連續梁為支處(對連續梁為支點上橫隔梁邊緣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點上橫隔梁邊緣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部分剪力設
34、計值;w(b)計算以后各排彎起鋼筋時,取用計算前)計算以后各排彎起鋼筋時,取用計算前排彎起鋼筋時的剪力設計值截面加一倍有效梁排彎起鋼筋時的剪力設計值截面加一倍有效梁高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高處,應由彎起鋼筋承擔的那部分剪力設計值。 布置彎起鋼筋時應注意滿足布置彎起鋼筋時應注意滿足橋規橋規規定的構造要求:規定的構造要求:w彎起鋼筋一般由按正截面抗彎承載能力彎起鋼筋一般由按正截面抗彎承載能力計算不需要的縱向鋼筋彎起供給。當采計算不需要的縱向鋼筋彎起供給。當采用焊接骨架配筋時,可采用專設的斜短用焊接骨架配筋時,可采用專設的斜短鋼筋焊接。但不準采用不與主筋鋼筋焊接。但不準采用不與主筋
35、4焊接的焊接的浮筋。浮筋。w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宜取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宜取45。受拉區彎起。受拉區彎起鋼筋的起彎點,鋼筋的起彎點,1應設在按正截面抗彎承載應設在按正截面抗彎承載能力計算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截面(稱為充能力計算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截面(稱為充分利用點)以外不小于分利用點)以外不小于ho/2處;彎起鋼筋處;彎起鋼筋與梁高中心線的交點,應位于按計算不需與梁高中心線的交點,應位于按計算不需要鋼的截面(稱為不需要點)以外(圖要鋼的截面(稱為不需要點)以外(圖4-6)。彎起鋼筋的末端(彎終點以外)應留)。彎起鋼筋的末端(彎終點以外)應留有錨固長度:受拉區不應小于有錨固長度:受拉區不應小于20d,受壓區,
36、受壓區不應小于不應小于10d(式中(式中d為鋼筋直徑);對為鋼筋直徑);對R235(Q235)鋼筋尚應設置半圓彎鉤;對)鋼筋尚應設置半圓彎鉤;對環氧樹脂涂層鋼筋錨固長度應增加環氧樹脂涂層鋼筋錨固長度應增加25%。w靠近端支點的第一排彎起鋼筋頂部的下彎靠近端支點的第一排彎起鋼筋頂部的下彎點,應位于支座中心截面以外;以后各排點,應位于支座中心截面以外;以后各排彎起鋼筋梁頂部的下彎點,應落在前一排彎起鋼筋梁頂部的下彎點,應落在前一排彎起鋼筋的梁底部彎折點以內(支座方彎起鋼筋的梁底部彎折點以內(支座方向)。向)。材料抵抗彎矩圖材料抵抗彎矩圖指按實際配置的縱筋,繪制的梁上各截面正截面所能承受的彎矩圖。材
37、料抵抗彎矩圖,MR圖必須包住荷載效應圖,M圖,才能保證梁的各個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可簡化考慮,抗力依鋼筋面積的比例分配。即siRisRAMAM彎矩包絡圖:ABabMMRcd 1 25 1 20 1 25 1 2043211423配通長直筋簡支梁的材料抵抗彎矩圖)2(10bfaAfhfAMcsyysR利用下式求得MR圖外圍水平線的位置,即配彎起筋簡支梁的材料抵抗彎矩圖ab1234ABFfHhEeGgMuij 上圖示,除跨中外,MR圖比M圖大的多,臨近支座處鋼筋富裕。設計中,為經濟目的,往往將部分縱筋彎起,利用其受剪。梁底受拉縱筋不能截斷,進入支座不能少于兩根,選彎起3、4號筋;繪圖時此兩號筋畫在MR
38、圖外側。反映材料的利用程度確定縱筋的彎起數量和位置確定縱筋的截斷位置斜截面抗剪縱筋彎起的作用,作支座負鋼筋彎矩包絡圖的作用:縱筋的彎起縱筋的彎起1、彎起點位置 縱筋的彎起位置:材料圖在設計彎矩圖以外彎起點及彎終點的位置應保證S Smax (斜截面抗剪要求) (斜截面抗彎要求) (正截面抗彎要求)下彎點距該筋的充分利用點20h彎起點位置彎起點與彎矩圖的關系 1 在受拉區域中的彎起鋼筋; 2 按計算不需要鋼筋“b”的截面; 3 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圖; 4 按計算充分利用鋼筋強度的截面; 5 按計算不需鋼筋“a”的截面。2、彎終點位置彎終點位置 彎起鋼筋的彎終點到支座邊或到前一排彎起鋼筋彎起點之間的距
39、離,都不應大于箍筋的最大間距。使每根彎起鋼筋都能與斜裂縫相交,以保證斜截面的受剪和受彎承載力。梁中箍筋的最大間距(梁中箍筋的最大間距(mm)表150200梁 高 h07.0hbfVt07.0hbfVt200250300300350400300150 h500300 h800500 h800h箍筋的間距箍筋的間距箍筋的間距除按計算確定外,還應滿足下表要求:當 時,箍筋的配筋率還不應小于 hbfVt7 . 00yvtff24. 0滿足最小配箍率及最小直徑、最大間距的要求。梁寬400mm 且一般鋼筋多于5根,采用四肢箍,一般用雙肢。(封閉式、開口式)縱筋搭接區箍筋應加密受拉 s 5d(100mm)受
40、壓 s 10d(200mm)箍筋配置示意圖b400b400b400受壓鋼筋箍筋箍筋1、直徑箍筋的最小直徑:梁高800mm時,直徑不宜小于8mm;梁高800mm時,直徑不宜小于6mm; 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鋼筋直徑d/4,d為最大受壓鋼筋的直徑。2、箍筋的設置計算不需箍筋的梁:梁高300mm時,仍沿梁全長設置箍筋; 梁高=150300mm時,僅在端部各1/4范圍內設置箍筋,構件中部1/2跨度內有集中荷載時,全長配置箍筋;梁高150mm時,可不設箍筋;縱向構造鋼筋縱向構造鋼筋1、架立鋼筋梁跨4m時,架立筋直徑不宜小于8mm;梁跨=(46)m時,直徑不宜小于10mm;梁跨6m時,直徑不宜小于12mm;2、縱向構造鋼筋(腰筋) 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品房預售電子合同協議
- 商品采購協議書模板
- 徐匯區廢品回收合同協議
- 微商城建設合同協議
- 恒大青訓中心協議書范本
- 商品房買賣預售合同協議
- 商場線路改造合同協議
- 品質人員聘用合同協議
- 商家合作定金合同協議
- 商城代理商合同協議
- 2025年重慶市中考物理模擬試卷(一)(含解析)
- 《服務營銷雙主動》課件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演出經紀人員資格備考資料2025
- 成都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二模)嘉興市2025年高三教學測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湖北省宜昌二中2025年高考化學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含解析
- 10S505 柔性接口給水管道支墩
- DZ∕T 0227-2010 地質巖心鉆探規程(正式版)
- GB/T 23858-2009檢查井蓋
- 班組安全安全考核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