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移栽田化學除草技術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1頁
水稻移栽田化學除草技術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2頁
水稻移栽田化學除草技術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稻移栽田化學除草技術 近年來,綦江區稻田雜草發生程度呈上升趨勢,請各地做好稻田雜草防除技術指導,提高技術到田率,確保除草效果。 一、除草技術 (一)非化學控草技術 1.種子精選。通過對稻種調進、調出檢疫,查出稻種中是否夾帶了稗草等抗藥性雜草的種子,經篩選、風揚、水選等措施,淘汰雜草種子,掌握雜草的遠距離傳播與危害。 2.農業措施。通過深翻平整地、水層管理、肥水壯苗、水旱輪作、輪作換茬等措施來保持水稻良好的生態條件,促進水稻生長,提高水稻對雜草的競爭力。在水稻中后期,可人工拔除雜草,避開新一代雜草種子侵染田間。 3.物理措施。實行攔截澆灌水流攜帶的雜草種子、撈取田間水面漂移的雜草種子、清除田埂

2、四周的雜草等措施,漸漸耗竭土壤雜草種子庫,最大程度降低農田雜草的發生規模。 4.生物措施。在水稻抽穗前,人工放鴨、養魚,任其取食株、行間雜草幼芽,降低土壤雜草種子庫的密度,削減雜草的發生基數。 (二)合理使用化學除草劑 水稻種植方式多樣,目前主要有機插秧、直播稻、人工移栽等方式。稻田雜草的發生一般是在播、栽后10天(秧田一般5-7天)左右消失第一個雜草出苗高峰,20天左右消失其次個出草高峰。 1.機插秧田。推舉采納“一封一殺”的控草模式。在插前1-2天或插后5-7天采納丙芐、苯噻芐等藥劑封閉,插后15-20天采納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吡嘧磺隆、噁唑氰氟、二甲滅等進行莖葉

3、處理。 2.水直播稻田。推舉采納“一封二殺”的控草模式。播后苗前采納丙草胺(含平安劑)、丙草胺(含平安劑)+芐嘧磺隆進行土壤封閉,水稻3-4葉期采納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雙草醚、噁唑氰氟、二甲滅等進行莖葉處理。 3.人工移栽稻田。在秧苗返青后,雜草1葉前采納丙芐、苯噻芐、丁芐等進行土壤封閉或在雜草2-3葉期采納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雙草醚、噁唑氰氟、二甲滅等進行莖葉處理。 二、留意事項 1稻田肯定要平整,不漏水,水層一般3-5厘米。 2化學除草效果的好壞,關鍵在于適時、勻稱和保水,因此,肯定要適期用藥,拌藥的細土或肥料要充分,一般要求10公斤左右,且拌勻撒勻,藥后不排不灌,保水7天。 3如除草和防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