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馬鈴薯早熟、豐產、高效覆蓋栽培技術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1頁
早春馬鈴薯早熟、豐產、高效覆蓋栽培技術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2頁
早春馬鈴薯早熟、豐產、高效覆蓋栽培技術農業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早春馬鈴薯早熟、豐產、高效覆蓋栽培技術 通過選用脫毒優良種薯、催芽播種、雙膜掩蓋、增施有機肥和鉀肥等措施,達到提早上市(4月底5月初即可上市),改善品質,提高產量的目的,可顯著增加種植效益。 技術要點 1.選用良種,種薯脫毒。選用結薯早、塊莖膨大快、休眠期短、高產、優質、抗病的早熟品種,如“荷蘭15”、“魯引1號”、“荷蘭7”等費烏瑞他系列品種。 2.切塊催芽,保證全苗。切塊催芽每畝需種薯150千克左右。播前2025天將種薯置于暖和有陽光的地方曬種23天,同時剔除病薯、爛薯,然后進行切塊。切塊時充分利用頂端優勢,螺旋式向頂端斜切,最終按頂芽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四,每塊種薯保有12個芽眼,重量253

2、0克。晾干刀口后放在溫度為1820的室內采納層積法催芽,待芽長到2厘米左右時,放在散射光下晾曬,芽綠化變粗后播種。 3.藥劑拌種,防蟲防病。將50克撲海因50懸浮劑混合高巧60懸浮種衣劑20毫升加到1升水中搖均后,噴到100千克種薯切塊上,晾干后播種,預防苗期病蟲害,保證苗齊、苗壯。 4.雙膜或三膜掩蓋,適時播種。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晴天上午,在大拱棚內實行單壟雙行種植。采納大拱棚內套小拱棚可進一步提早上市。壟距80厘米,種雙行,株距2530厘米,畝種植55006000株。種植時開溝深810厘米,寬20厘米。施種肥和防治地下害蟲的藥劑,與土混勻,澆水后斜調角種植,芽向上,用少量細土先蓋住

3、芽,然后覆土起壟,壟高15厘米左右,把壟面摟平,噴施除草劑,然后用90厘米寬地膜進行掩蓋。 5.測土配方,均衡養分。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依據目標產量制定施肥方案。一般每畝施用土雜肥50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150千克、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1020)180千克、硫酸鋅1.2千克、硼酸1千克。土雜肥在耕地時撒施,其他肥料于播種時穴施。 6.加強田間管理。種植后保持白天2026,夜晚1214。分別在齊苗、團棵、現蕾時期澆3次水。植株高度在4050厘米時,可畝用助壯素20毫升或多效唑15克進行噴霧以防徒長。 7.綜合防治病蟲害。后期重點防治晚疫病,自團棵期始,每隔7天噴施1次藥劑防治晚疫病。發覺病株后,馬上將病株除掉,遠離田間深埋,并在四周撒施生石灰。 8.適時收獲,分級、包裝。結合市場行情適時收獲,分級、包裝銷售,增加收入。 留意事項 依據當地市場需求選用脫毒優良品種,引種時留意了解繁種基地生產狀況,避開引進帶病種薯。地膜掩蓋馬鈴薯出苗后留意準時放苗,防止傷苗。依據市場行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