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品質文檔2022年我國歷代公文沿革概述 應用文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晚清在河南安陽殷墟發覺大量三千多年前的刻有古文字的甲骨片,記載著殷王朝從盤庚東遷以來到紂王覆滅時二百七十三年間的政治(世系、王事、征伐),經濟(年成、田獵),文化(祭祀、天時、旬夕)等方面的卜辭或記事刻辭,具有原始公務文書的性質。 六經之一的尚書,傳奇是孔子所編,收錄了唐、虞、夏、商、周時代的典、謨、訓、誥、誓、命,是記載政績、告賀、教戒、進諫、受命、誓眾、命令等方面口頭或書面的文獻,這是我國最早的公務文書和政論的匯編。 春秋戰國時代,君臣上下之間的文書往來,一般沒有嚴格的界限,大都用“書”。那時的書一般都用于政事,不象后來
2、在私事往來中廣泛應用。左傳上記載了不少書的內容。如左傳文公十七年鄭子家告趙子宣,范文瀾斷為見于史傳的最早的書體;又如成公七年巫臣自晉遺子重子反、襄公二十四年子產告范宣子重幣等文書,都是極其警策的公文。由于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羽檄交馳,文書的應用己日見重要。文心雕龍所謂“三代政暇,文翰頗疏,春秋聘繁,書介弭盛。”但由于以竹簡木牘傳書,沉重繁累,且難盡意,所以外交的往來,必需同時派擅長辭令的舌辯之士為使節赍書前往,以口頭補充君主所授之詞命。呂相絕秦就是一篇記錄魏相代表晉厲公出訪秦國指謫秦穆公背信棄義的典型外交抗議書。 論語是春秋時期的一部少有的完整而牢靠的記錄文獻,其中記錄了孔子所述鄭國外交辭令
3、的制作過程,要經過擬搞、爭論、修飾、潤色的工序(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爭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說明先秦諸子對公牘撰寫非常重視。 秦并六國后,規定了公文體制,改命為制,改令為詔,改書為奏、議。焚書以后,以吏為師傳授法令文牘,公文從今趨向繁多的分類。 漢代繼承和進展了秦代的公文體制,在秦代把書分為奏、議的基礎上,又定為章、奏、表、議四種。據文心雕龍記載,章用于對皇帝的感謝恩典,奏用于彈劾揭發,表用于陳述下情,議用于爭論不同意見。還規定了密奏用封事,以及其它上行、平行、下行的各種文體如疏、狀、白、事、露布、移、檄、教、牒等等。對于秘書人才的選拔,也規定了嚴格的條件:學僮年
4、十七以上,始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吏,歲終,赴郡試八體書,第一名要由郡守推舉給太史復試,合格后才能擔當中書省史書令史)又因為大亂之后,典章缺失,儒士知古而不知今,不得不依靠文吏以理煩治劇。史書上說,當時文章氣節之士,如陳蕃、李膺輩,多起于掾吏。光武帝曾下詔,要丞相考核官吏,凡不熟識治業務、書疏不端正的,要連同推舉人一同辦罪,這也是促使重視吏治的緣由。漢代的公文體制較前代漸漸完備,連文件尺寸、起首和結束語的寫法及行款數目,具名姓的等級法規,都有明確的程式。還規定了以封囊的顏色來區分文件緩急程度,如平件用青色,急件用赤白二色,密件用黑色。 漢代許多文牘出于名儒碩彥之手,但有些教令談論過高,似是而非,不
5、切實際。如曹褒敕吏勿殺盜徒,甘以身坐全其性命;法雄禁捕虎狼謂仁義可以感化,后人譏為迂闊之論。而孔融高談教令,“辭氣溫雅,可玩而誦,論事考實,難可悉行”(三國志?崔琰傳注),這也說明公牘開頭走向虛名無實,追求詞藻的歧路。魏晉六朝文書,名目上雖然也有所興革,但基本上仍承襲舊制,變化不大。六朝時由于文、筆之分,有能為表奏收檄而不能詩文者,也有詩文造詣極深而不能為記室參軍之職的。社會上一反漢代故常,形成重文章輕筆札的風氣,以致記室人才難得,公牘也深受當時文章雕繪藻飾的影響,所謂“挹之無窮,按之無實”,浮文滿紙。臺閣重臣十之八九不能動筆。魏書?王肅傳注說:“是時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筆者未有十人,
6、多皆相從飽食而退。”魏志?王粲傳注引典略說,象鍾繇、王朗這樣的卿相,連朝廷奏議都“擱筆不能措手”。文心雕龍指出了公牘是“藝文之末品,政事之先務”,說明好文人輕視公牘,而又不得不在重要政務上當心應用公牘的沖突,這種現象在后來歷代差不多都存在。 唐宋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典章之物,粲然大備,表現在公牘上,更是品目繁多。唐代僅行下之“王言”,即有七種,其中“敕”占四類(發敕、敕旨、敕書、敕牒)。按六典,行下文書有六種:制、敕、冊、令、教、符;行上文書也有六種:表、狀、牘、啟、辭、牒;諸司相質問,行文有三種:關、移、刺。其中辭、牒、關、刺為唐代所特有,實際上還不止于此,但己足以說明公牘體制之紛繁了。唐
7、代帝王擅公牘者,首推太宗,文武兼資,所為詔令醇雅可誦。名臣如開元之姚、宋,大歷之陸贄、令狐楚,元和之韓、柳,皆以兼擅公牘聞名,尤其是韓愈文章以復古為宗旨,所為表狀,亦超邁時流,“一言而為天下法”的贊語,也可以其公牘當之。 唐代重視文牘,也表現為貢舉有明法科,考四項內容:身(體貌豐偉),言(言詞辯正),書(楷法秀美),判(文理優長)。同時,公牘講究書法,顏真卿的叔父顏元孫用“干祿字書”(做官須知的文牘書體),把公牘用字按四聲分類,每字分正、俗、通三體,以為書判章表之用。但是,以判優劣為選吏標準的做法,由于判詞必需以四六文寫作,追求詞藻,以致產生了不少有力量的官吏順短于詞判而不能褒升的弊病。由于遷
8、轉甚滯,文人多攀附藩鎮,懇求辟舉,當時選官的制度內重外輕,這就給了不拘行檢者一條捷徑,所以晚唐的幕府,也就很濫,中樞不得不限制外藩薦舉非,有官銜者不得錄用。 唐代行文下區分甚嚴。唐律規定:應言上而不言下,不應言上而言上,不由所管而越言上,應行應下而不行下及不應行下而行下者,各杖六十。 五代文牘體制,沿襲唐人,士大夫生于干戈殺伐這際,有筆札才思的人,甚至不能茍全性命。因為武夫出身的割據者,識字不多,幕府文人又好舞文弄墨,所以難免惹禍。當時牛希濟看到這一點,寫了表章論,他認為公牘要“直指是非,必定明白”,人主并不是都能“奧學深文”,有時對深文“覽之茫然”,必定要詢問左右,倘或有人有意“改易文意”,
9、要使皇帝“逆鱗發怒”,是毫不費難的。他規勸執筆的人:“但真于理”,為什么肯定要寫那些“幽僻文繁”的奏章呢?也載周太祖即位時,詔文武官:凡是有益國利民之術的,都可以寫出奏對,但要直截了當,不要玩詞藻。這些見解,都要求文牘淺近明白,可謂切中時弊。 宋代因從五代戰亂中繼承了政權,州郡長官多為不識字的武夫擔當。宋人汪應辰答張侍郎書說:國初承五代殺伐之余,州郡官多付之武夫,有不識字而以仆從代書判者,其違法貪枉的情形可以想見。又據張舜民畫墁集與石司理書中所說,歐陽修被貶到夷陵,想讀史記、漢書、無處可借,沒法消遣,就到庫房去看檔案,發覺很多陳舊公牘中被錯判的案件不行勝數。 宋代公牘體制在漢唐制度的基礎上,也
10、有一些變化。如誥命、御札、敕榜、故牒、公牒、呈狀、申狀、笞子諸體的創設,比前代更細了。同時,由于宋朝一批散文大師如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等繼唐代的古文運動,反對六朝駢儷文風,多少也影響到公牘,上自制誥,下至賤啟等始終為四六文統治的領域,盡管還沒有徹底打破,甚至大師們自己有時也喜愛在公牘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不過由此也帶來了宋人書牘,也在所不免。從文字上講,北宋繁于唐人,而南宋又繁于北宋,這也許和后來大為進展的理學長于辯微析奧有關系,但也有其淺顯易懂的好處。如朱熹知南康軍任內寫的大量救茺、勸農以及曉諭逃移民戶的榜文(布告),體恤民情,言辭懇切,明白易懂,不失為宋代公牘的典范。 宋代很重視榜文的宣揚
11、效果,大字楷書在鬧市張掛,并在鄉村粉壁上抄寫,要當地耆長葉常看管,不得損壞。遞送公文有“檄牌”根據金字、青字、紅字來區分遲速。金字牌日行四百里,接力飛遞,不準留鋪,晝夜兼程,用于赦書及軍機要件。青牌日行三百五十里。傳奇岳飛受詔班師,一天接到十二道金牌,最近有史學家以常理推想,認為不行能每隔不到一小時就發出一道詔書,也許是一日“下二道金牌”之誤。 元代公牘雅俗雜出。元代帝王不通漢文,其詔書多用俗語,文義詰屈聱牙,甚至無法看懂,如至元十九年七月的中書省咨文中說:“.這般圣旨有來,在后俺根里不處奏,他每奏了的后頭,分付與俺奏有來。今后依著在先體例,一處奏呵,怎奉圣旨,這般是你的勾當。.”詔令多亦如此
12、。當然也有寫得極為得體的,多是出于漢人手筆。 元代行省長官叫做丞相,亦名達魯花赤,必需由蒙古貴族擔當,以漢人(先被制服的金地人)、南人(后被制服的宋地人)為貳佐。行省長官罕有通文墨的,漢人、南人要跪起稟白。元代的書吏俸給微薄,所以利用公牘行詐徇私。紫山大全集載胡只論當時的弊政是:“一語抵官,十年不絕,兩家爭田,連村受禍。”“曲為直,以是。”他指出“縣令多非其材”,大半不識文墨,不通案牘。胡氏認為要“先削冗文”。所謂冗文,就是不當申而申、不當下而下的公文,僅僅為了一二年得不到明確批復,往往為一二百文來回問答,費紙數千張。公文拖沓如此,可見官僚主義嚴峻。無怪元王朝雖然霸業蓋世,而其祚運竟然不及百年
13、。明朝公牘大體一沿唐宋元制度而略有改進。臣民具疏上于朝廷者為奏本,東宮為啟本。后又以不便面奏者用題本。各衙門行移之文有照會、咨呈、答付、呈狀、申狀、平關、牒呈、平牒、牒上、下帖。洪間頒定格式,但實際應用亦不盡依定式。題本之外,又有密奏用的揭帖,凡軍國機要,朝廷大政,均用揭帖,由文淵閣用印封緘密進。揭帖也有用于下官向上官密呈。到晚明,又演化為公開張貼的露簡(公開信)。 明人公牘的特點是浮文繁蕪,喋喋不休。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萬言書,朱元璋使人讀到六千三百七十字,還未見要領,才涉及主題五項建議,有四項是可取的,朱元璋即令中書“行其言這善者”,又表揚茹太素是忠臣。并規定建言格式,“頒示中外,使言
14、者陳得失無煩文”。嘉靖、隆慶時也曾先后頒詔“令諸司奏章不許煩詞”,“違者部院及科臣劾治之”。盡管一再申禁,實際未見收效。二十余年后的萬歷間,奏書仍有長達六拉言的,可見積弊難除。另一方面,自成化后,八股文盛行,迂儒入仕,公牘也受到影響。以八股文中的陳詞濫調、講章程墨拉雜行文,成為公牘中的流行病。至于以駢文作判牘,追求詞藻格律,以公牘為嬉戲文章,更成為一種氣。這些對清代也有很影響。清代公牘基本上是明制的連續,行文格式也大致相同,但也有自己的進展特點。首先在形式上,奏本、題本用法更詳細,題本用于言地方公事,用印;奏本言私事,不用印。順治間規定題本、奏本不得超過三百字。貼黃(摘由)不超過百字。但后來雍
15、正間要求上奏緊要大事的本章務求詳明暢達,不限字數。各部院行文除沿用歷代及明代部分體制,如移、答、資呈、呈文、申文、照會、牒.等外,尚有諭(上諭,按下達途徑分為明發、明寄、廷寄、傳諭等類)、堂諭、札、牌、詳、揭、稟、折、諭帖等。 清承明制,但公文風格不同,因受清初學風影響甚大。從寫作思想上看,有的是篤信程朱理學,所撰公牘多反復談論;有的是受樸學之風影響,以博辯考據為能事;有的折獄判牘附經義;有的能接觸實際,講究經濟,指陳郡國利病,晃蹈空言。公牘風氣也因時而異。清初順治至雍正三朝,一生財重申以朋黨為誡,詔令頻頒,處分嚴竣,朝臣為了避禍,故所撰奏章行文兢兢業業,模棱兩可,其內容盡力揣摹,多趨避、圓滑
16、、工巧的用語,竟不顧國家的休戚和民生的疾苦。嘉慶時,刑獄條例滋多,處分益密,許多非科目起家的官吏,不習法令,又可怕斷案不當致觸王法,于是就依靠友老吏,依據前人例案比附判決,生搬硬套,頗多失誤。幕友不外刑名、錢谷二端,大都各有一套久經累積的通行成案資料匯抄,遇有新定章程必隨時增補,以備參照,這些人辦案對于成例特別熟識,每當主管長官遇么麻煩的案件,都要依靠他們出謀劃策,按例案定讞。 幕僚成為一種活字典,把握判牘秘決,非執業弟子不愿輕易傳授。假如州縣不是和藩臺、臬臺衙門的幕客有交情,那就很少有不被駁回的呈文;相反,假如對他們常常關禮、行賄,就能通融包涵,快速批準。生殺予奪之權,實際操在幕友之手。這種
17、風氣從明朝開頭形成了。據日知錄引謝肇制的話,明代中葉戶部十三司里多紹興人,把握重權,外官不得不以紹興人為幕友,借通聲氣。后人沿稱幕友為“紹興師爺”。當然,不肯定全部幕友都是紹興人,更非都是為非作歹的。有的是無意仕進的通儒,應好友之邀,也有的是困于場屋的名士,生計困難,權宜旅食。他們充當幕友都頗有建樹。如清代理學家李恕谷、詞曲家李漁、考據家汪中、大詩人黃仲則,都是聞名的幕友。汪、黃二人都坎坷一世,汪中有“如黃祖之腹中,在本初之弦上”的名句(過舊苑吊馬守真文),寫出了秘書工作的甘苦,黃仲則英年殂謝,尤為后人所惋惜。 民國成立之初,公文基本上仍循清代格式。民國元年迄解放前夕,歷屆舊政權進行過多次過多公文改革,最終定為十種,計下行者六種:令、訓令、指令、布告狀、批;平行者二種:咨、公函;上行者一種:呈;不分上、下、平行者為代電。每次改革都有一些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溫州理工學院《音樂》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比較憲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體育大學《流體機械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食用菌栽培與加工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場鋪位租賃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荒山荒地承包合同書范例
- 二零二五離婚撫養費給付標準
- 質押借款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社保補償金協議
- 私人房屋裝修安全協議書
- 《第7課 動物的繁殖》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三年級下冊教科版
- 《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2020》
- 全新標前協議書范本下載
- 數字普惠金融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 【正版授權】 ISO 19168-1:2025 E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Geospatial API for features - Part 1: Core
- 《全斷面巖石掘進機法水工隧洞工程技術規范》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招聘真題
- RBA VAP 71 操作手冊 中文版 7
- 小學英語零基礎入門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智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國汽車智能化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決策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