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資料處理_第1頁
地震勘探資料處理_第2頁
地震勘探資料處理_第3頁
地震勘探資料處理_第4頁
地震勘探資料處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科生實驗報告實驗課程 基于 Vista 系統的地震資料處理 學院名稱 地球物理學院 專業名稱 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物探) 學生姓名 學生學號 指導教師 唐湘蓉 實驗地點 5417 實驗成績 2015年3月- 2015年5月基于 Vista 系統的地震資料處理一、實驗目的及要求1)認知熟悉地震資料處理軟件系統-vista軟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其并熟練掌握vista軟件運行的基本操作; 2)了解并掌握地震數據處理的基本流程,掌握地震數據處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選擇合適的處理參數以提高地震數據處理的精度;3)對比地震資料處理與解釋的理論與實際資料處理的結果,深入理解理論,并在理論指導下提高處理解釋的水

2、平、提高資料處理的質量;4)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與編寫實驗報告或生產報告的能力。二、實驗內容總流程圖1 總流程圖1)加載數據打開Vista軟件后選擇加入2D的SEG-Y格式的原始地震數據,本實驗所用數據為給定的SHOT-20。加載后的原始地震數據如圖2: 圖2 原始地震數據顯示2)道均衡各個道由于炮檢距的不同,導致的反射波的振幅的變化,因為在共反射點疊加中,要求每一個疊加道的振幅都應該相等,每一道對疊加所做的貢獻是等價的,無特殊情況,一般就以記錄圖中間的振幅為基準,使近激發點的地震道振幅減少,增加遠離激發點的地震道記錄的振幅。道均衡流程模塊如圖3,道均衡結果如圖4:圖3 道均衡流程模塊圖4

3、道均衡結果顯示3)建立觀測系統圖5 觀測系統顯示4)初至拾取初至拾取結果顯示如圖6:圖6 初至拾取結果顯示5)初至切除地震記錄上的初至波包括直達波和淺層折射波,它們能量強且有一定延續時間,對緊接而來的淺層反射波有干涉和破壞作用。另外,動校正后會引起波形畸變,淺層尤其厲害。對這些強能量初至波和動校正畸變引起的處理辦法是“切除”,即將這些波的采樣值全部變為零值(充零)。初至切除流程模塊如圖7,初至切除結果如圖8:圖7 初至切除流程模塊圖8 初至切除結果顯示6)一維濾波地震記錄上的噪音很多,包括各種隨機干擾和各種規則干擾。而不同干擾在頻帶上或在視速度或視波長上有一定差異,一維濾波即頻率域濾波,主要是

4、通過有效波與干擾波在頻率上的差異,將干擾波去除,以提高信噪比。一維濾波頻率分析如圖9,一維濾波頻率參數選取如圖10,一維濾波流程模塊如圖11,一維濾波結果如圖12:圖9 頻率分析圖圖10 頻率參數選取圖11 一維濾波流程模塊圖12 一維濾波結果顯示7)f-k濾波在地震勘探中,有時有效波和干擾波的頻譜成分十分接近甚至重合,這時無法利用頻率濾波壓制干擾,需要利用有效波和干擾波在其他方面的差異來進行濾波。如果有效波和干擾波在視速度分布方面有差異,則可進行視速度濾波。這種濾波要同時對若干道進行計算才能得到輸出,因此是一種二維濾波。f-k濾波流程模塊如圖13,f-k濾波頻譜分析如圖14,f-k濾波結果顯

5、示如圖15::圖13 f-k濾波流程模塊圖14 f-k濾波頻率分析圖15 f-k濾波結果顯示8)抽道集-形成共中心點道集為了便于疊加和計算速度譜,應按觀測系統抽取各個共中心點道集放在一起。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一種資料的重排,不過不是針對單個采樣點,而是以一道為一個單位進行重排,稱為抽道集或共中心選排。抽道集流程模塊如圖16,抽道集結果如圖17:圖16 抽道集流程模塊圖17 抽道集結果顯示9)速度分析地震波速度是地震資料處理和解釋中非常重要的參數,例如動校正需要均方根速度、偏移處理需要偏移速度、靜校正需要表層模型速度。此外,速度是代表巖性特征的重要標志,在巖性解釋、油氣預測中以及時深轉換方面,速度

6、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地震記錄中求取速度統稱為速度分析,針對不同速度求取又不同的速度分析,即是相同類型的速度求取也有多種不同的分析方法,本實驗中主要使用疊加速度分析。速度分析流程模塊如圖18,速度分析窗口如圖19,速度譜如圖20:圖18 速度分析流程模塊圖19 速度分析窗口圖20 速度譜顯示 10)動校正由于非零炮檢距正常時差的存在,共深度點反射波時距曲線為雙曲線。動校正就是把炮檢距不同的各道上來自同一界面、同一點的反射波到達時間經正常時差校正后,校正為共中心點處的回聲時間,以保證在疊加時,它們能實現同相疊加,形成反射波能量突出的疊加道(相當于自激自收的記錄道)。動校正流程模塊如圖21,動校

7、正結果如圖22:圖21 動校正流程模塊圖22 動校正結果顯示11)水平疊加地震勘探在野外采用多次覆蓋的觀測方法,在室內處理采用水平疊加技術,最終得到水平疊加剖面。這實際是對地下同一反射點作多次觀測,將不同接收點接收的來自地下同一反射點的不同激發的信號,經過動校正后,疊加起來,使一次反射波加強,多次反射波和其他類型的干擾波相對削弱,從而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記錄。水平疊加流程模塊如圖23,水平疊加結果如圖24:圖23 水平疊加流程圖圖24 水平疊加結果顯示12)混波在地震勘探資料處理中為了消除噪聲,通常也采取混波,即指把不同道的能量合并。簡單的混波通常只包括從相同記錄相鄰道的合并。混波流程模塊如圖

8、25,混波結果如圖26:圖25 混波流程模塊圖26 混波結果顯示13)偏移處理偏移處理是為了使傾斜界面的反射波,斷層面上的斷面波,彎曲界面的回轉波以及斷點、尖滅點上的繞射波收斂和歸位,得到地下反射界面的真實位置和構造形態,得到清晰可辨的斷點和尖滅點,以提高地震記錄的橫向分辨率。偏移處理流程模塊如圖27,偏移處理結果如圖28:圖27 偏移處理流程模塊圖28 偏移處理結果顯示14)時深轉換圖29 時深轉換流程模塊圖30 時深轉換結果顯示三、實驗結果分析由最后處理結果(圖28)與原始數據(圖2)對比可知,經過濾波和混波處理后,各種干擾波明顯減少,信噪比也有了明顯提高;經過動校正和水平疊加后,反射波同相軸校正到同一直線上,同相軸能量變強且突出;經過偏移處理后,繞射波、回轉波由明顯的收斂和歸位,橫向分辨率有了明顯提高。學生實驗 心得在本次實驗中,對地震資料處理的一般流程有了更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