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人簡介牛頓 長沙縣九中: 蔡雨金 牛頓(Newton , 16421727)任教于英國劍橋大學,是一位數學教授。1642年牛頓出生于英格蘭烏爾斯索普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農民。父親在他出生前兩個月就去世了,在牛頓兩歲時母親改嫁,將他寄養在外祖母和舅父家。牛頓青年時因家境貧困,只上了兩年中學就輟學回家。但在務農的日子里,他仍堅持自學。經過不懈的努力,于1661年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劍橋大學。 16651667年,倫敦流行鼠疫,牛頓中斷學業回到家鄉。在家鄉18個月的時間里,牛頓在力學、天文學、光學和數學等方面取得出了巨大的成就。牛頓一生的
2、絕大部分成就是在這個時期創造的。牛頓并沒有把他的科技成果立即公布于世,除了幾篇短文和一些問題的數學證明外,他的科學著作大多是在一、二十年后完成并發表的。1667年牛頓返回劍橋大學讀研究生,畢業后于16691701年留校擔任 劍橋大學數學教授,他從教時間從2759歲長達32年。1668年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遠鏡,并用它觀測了行星運動,解釋了潮汐、歲差現象,預言了地球不是正球體。1687年45歲的牛頓發表了他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是牛頓一生中科學成就的頂峰。 牛頓是經典力學的奠基人,是微積分的創立者,他的科學成就在近代自然科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牛頓清醒地認識到人類追求真理的道
3、路還十分漫長,他在彌留之際對身邊的人說:“我不知道世人將對我如何評價,不過我自己覺得我只不過像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為時而發現一塊光滑的石子或一個美麗的貝殼而感到高興;但是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卻還在我的前面遠未被發現呢!”對于牛頓在科學上的貢獻,恩格斯評價說:“牛頓由于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了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從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由于認識了力的本性而創立了科學的力學。 17031727年擔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05年牛頓被封為爵士。牛頓1699年被任命為造幣廠廠長。牛頓終生未婚,晚年由他甥女照料生活。1727年3月20日因病去世,在維斯敏斯特教堂為他舉行了國葬。 牛頓是怎樣發現牛頓第三
4、定律的 長沙縣九中: 蔡雨金運動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關于物體慣性運動和打破慣性運動的定律,但是對于一個物體系來說,必然存在作用和反作用或運動傳遞的問題,這就需要一個有關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定律加以補充。笛卡兒從運動變化的觀點和萊布尼茲從活力的觀點,分別研究過物體碰撞前后運動量的傳遞和守恒關系。但是,牛頓卻從力的觀點研究了物體碰撞過程中相互作用的關系,在一般意義上說碰撞過程中力的關系更為基本些。從種種跡象來看,牛頓研究這個問題是受笛卡兒的影響才進行的。流水賬的記載說明,早在1664年1月20日,即剛開始學習動力學時,牛頓就對非彈性體的碰撞問題產生了興趣,并且從動量觀點進行討論。如在MS.Add.4
5、004,fO1io 10中,他以定理的形式提出兩物體b、c的速度相同,則b的運動與c的運動之比等于b與c(實際上是它們的質量)之比。在16651666年間,牛頓研究了兩球形絕對剛體的碰撞問題,并從作用力而不是動量的觀點提出:¼¼于是在它們向彼此運動的時間中(就是在它們相碰的瞬間),它們的壓力處于最大值,或者毋寧是以它們的運動停止所需的全部力進行的(因為它們的整個運動是被此一瞬間彼此之間的壓力所阻止,并且在一瞬間兩物體之間不能接著發生不同程度的壓力)。那么,只要這兩個物體都不相互屈服,它們彼此之間將會持有同樣猛烈的壓力,那就是像阻止它們向彼此運動的物體同樣多的力,像現在促使它
6、們相互分離所需的同樣的力。所以,它們將以像彈回之前向彼此趨近那樣多的運動相互離開。這段話說明,牛頓早在16651666年間,就已經認識到二剛體相互碰撞的瞬間,彼此以相等的最大壓力或作用與反作用力相互作用,也就是說那時已經有了運動第三定律的萌芽。稍后,牛頓在MS.Add.4004,fO1io 12的定理12中重寫道:定理12 如果二物體p和r彼此相遇,因為p壓r和r壓p是一樣大小,所以二者的阻力是相同的。而且,牛頓還用圖形表明p壓r和r壓p的力是在同一直線上。所以,由此可以得出牛頓在16651666年間,已經通過兩彈性體或剛體的碰撞,認識到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等并在同一直線上,即知道了運動第三定律
7、的內容。但是,此時牛頓在這時段并沒有把這個規律提高到運動基本定律的高度進行認識。稍后,牛頓認識到這個不足,就在論均勻的可變形介質中物體的運動一文手稿中,提出了運動六定律,并把這一規律列為運動第三定律。他寫道:定律3 任何一物體對其他物體的作用與它在反作用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相同。這一東西壓或拉其他東西與它被壓和拉的力相等¼¼這可以說是運動第三定律的初始說法。運動第三定律的正式說法是在原理的定理或運動定律部分中,牛頓寫道:定律III 對于每一個作用,永遠有一個相反而相等的反作用,或者,兩物體彼此的相互作用是永遠相等的,并且指向相反的部分。盡管牛頓早在16651666年就發現了運動第三定律的內容,但是他在定理或運動定律部分的注釋中,說幾何學家克利斯托弗·雷恩爵士,活利斯博士與惠更斯先生曾經各自確定了硬體的沖擊和反射規律,并且約在同時將他們的發現通知了皇家學會,這些規律是完全一致的。他說瓦里斯博士確實發表的早一些,然后是雷恩爵士,最后是惠更斯先生。但是,雷恩爵士在皇家學會面前用擺實驗確認了這件事的真實性。牛頓認為雷恩和惠更斯的理論以絕對硬的物體為前提,而用理想彈性體可以得到更肯定的結果,并且用非理想的彈性體,如壓緊的木球、鋼球和玻璃球做的實驗,消除誤差后結果是一致的。于是,他得出“就運動第三定律與碰撞和反射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