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尾氣催化劑合成_第1頁
機動車尾氣催化劑合成_第2頁
機動車尾氣催化劑合成_第3頁
機動車尾氣催化劑合成_第4頁
機動車尾氣催化劑合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機動車尾氣催化劑合成1.1機動車尾氣有害物質     一氧化碳(CO) ;碳氫化合物(HC) ;氮氧化合物(NOx) ;微粒(PM)碳黑顆粒 因為尾氣中O2 含量較高,而PM的排放量約為汽油機的幾十倍。因此,降低NOx 和PM排放是柴油機車尾氣催化凈化的主要課題。  1.2 直接危害  直接危害:科學分析表明,汽車尾氣中含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體懸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硫氧化合物等。&#

2、160; 固體懸浮顆粒:固體懸浮顆粒隨呼吸進人人體肺部,以碰撞、擴散、沉積等方式滯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當懸浮顆粒積累到臨界濃度時,便會激發形成惡性腫瘤。此外,懸浮顆粒物還能直接接觸皮膚和眼睛,阻塞皮膚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膚炎和眼結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損傷。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的速度比氧氣快250倍。一氧化碳經呼吸道進入血液循環,與血紅蛋白親合后生成碳氧血紅蛋白,從而削弱血液向各組織輸送氧的功能,危害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人的感覺、反應、理解、記憶力等機能障礙,重者危害血液循環系統,導致生命危險。 氮氧化物

3、: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它們都是對人體有害的氣體,特別是對呼吸系統有危害。在二氧化氮濃度為9 .4毫克立方米的空氣中暴露10分鐘,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統功能失調。   碳氫化合物:當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會產生一種具有刺激性的淺藍色煙霧,其中包含有臭氧、醛類、硝酸脂類等多種復雜化合物。這種光化學煙霧對人體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紅腫和喉炎。  1.3 間接危害  尾氣在直接危害人體健康的同時,還會對人類生活的環境產生深遠影響。尾氣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強烈的

4、刺激氣味,達到一定濃度時容易導致“酸雨”的發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響農作物和森林的生長。   2.柴油車尾氣形成機理柴油車燃料混合氣的形成是在發動機燃燒室內進行的,柴油高壓噴入燃燒室,壓縮著火后進行邊噴邊燃燒的擴散燃燒方式。這種工作方式,決定了柴油與空氣的混合是不均勻的,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缺氧或局部富氧情況。 油料在高溫缺氧時,易炭化形成碳煙。柴油車負荷的調節是通過改變噴油量來控制的。柴油車混合氣始終處于比較稀的狀態下,也就是說柴油機的燃燒室內始終存在富余的空氣。這些富余的空氣在高溫作用下容易產生氮氧化物(NOx),而一氧化碳(CO)和碳氫化合物(H

5、C)則不容易形成。因此,柴油車排放特點是顆粒物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多而一氧化碳(CO)和碳氫化合物(HC)排放量少。   在燃料燃燒轉換過程中,以空氣作為氧化劑,在尾氣中除了兩種最終氧化物(CO2和H2O)外,還有CO、未燃盡的碳氫化合物(HkCi)以及高溫時燃燒產生的NOX等有害氣體。燃油在汽缸里燃燒的機理,可粗略地用如下反應式表達:HmCn+N2+O2800 8-16kkg/m2HkCi+CO+CO2+NOx+H2O柴油車尾氣處理進展 目前,雖然柴油車制造廠采取了一系列機內凈化技術措施,但是NOx和PM的排放問題無法得到徹底解決。因此,必須采取機外凈化措

6、施,也就是采用更為有效的柴油車排氣后處理措施,以滿足日益嚴厲的柴油車排放法規和標準。柴油機機外凈化技術一般分為兩類,分別是排氣后NOx 處理技術和排氣后PM處理技術。除此之外,近來人們還進行探索開發能夠 同時處理NOx和PM的技術。    4.固體催化劑的制備4.1催化劑制備方法的選擇 固體催化劑在催化反應條件下要求本身不發生狀態變化。因此就定了它如下的制作方法: 4.2常用制備方法  4.2.1 浸漬法      將載體置于含有活性組

7、分的溶液中浸泡,達到平衡后將剩余液體除去(或將溶液全部浸入固體),再經干燥、煅燒、活化,即得催化劑。浸漬溶液中所含的活性組分,應具有溶解度大、結構穩定和受熱分解為穩定化合物的特點,如硝酸鹽、乙胺鹽、胺鹽等。 浸漬法基本原理為:當多孔載體與溶液接觸時,由于表面張力作用而產生的毛細管壓力,使溶液進入毛細管內部,然后溶液中的活性組分再在細孔內表面吸附。 浸漬條件的影響: 影響浸漬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浸漬液的性質、載體的特性和浸漬條件等。浸漬過程有溶液的浸透、溶質的吸附、溶質與載體的反應、溶質的遷移等現象的發生。 (1)浸漬時間 當浸漬溶液與孔性載體接觸時

8、,溶液滲透推動力為: P=2cosr滲透時間與滲透距離的關系: t=2x2r值得注意的是:浸漬時間不等于滲透時間。如果載體對溶質沒有吸附作用,負載全靠溶質濃縮結晶沉積,則可認為滲透時間等于浸漬時間;如果有吸附作用,要使溶質在載體表面分散均勻,溶質必須在孔內建立吸附平衡,這需要一段比滲透時間唱得多的浸漬時間。 (2)浸漬液濃度 浸漬液濃度越大,吸附的活性組分就越高。 (3)浸漬前載體狀態 在浸漬前,將載體干燥或潤濕會產生不同的浸漬效果。在同樣濃度的浸漬液條件下,干燥載體內浸漬組分的分布比濕載體時均勻。 (4)活性組分分布對催化

9、活性影響 選定催化劑主要活性成分和次要活性成分 催化劑制備準備 載體的選擇 制成催化劑中間體 當催化劑顆粒的內擴散阻力大的時候,反應優先在外表面附近發生,把活性組分負載在外表面附近可以有效利用活性組分。 對于正級數反應,蛋殼型催化劑效率因子最高;而對于負級數反應,蛋黃型較好,因為擴散阻力增大了反應速率。 當反應物中含有微量毒物,易在催化劑上沉積,沉積是從外表面開始發生,使用蛋白型催化劑就可以保護活性組分不中毒,可延長使用壽命。  4.2.2共沉淀法 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狀態下將不同化學成分的物質混

10、合,在混合液中加人適當的沉淀劑制備前驅體沉淀物,再將沉淀物進行干燥或鍛燒,從而制得相應的粉體顆粒.根據沉淀方式的不同,其可分為:直接沉淀法,共沉淀法,均相沉淀法和水解沉淀法等.     共沉淀法的控制因素: (1)沉淀劑的選擇 1)盡可能使用易分解并含易揮發成分的沉淀劑。常用沉淀劑有氨氣、氨水和銨鹽,還有二氧化碳和碳酸鹽和堿類以及尿素等。最常用的沉淀劑是氫氧化銨和碳酸銨等; 2)形成的沉淀物必須便于過濾和洗滌。鹽類沉淀劑原則上可以形成晶形沉淀,而堿類沉淀劑都會生成非晶形沉淀; 3)沉淀劑的溶解度要大一些;

11、 4)沉淀劑不應造成環境污染。 (2)溶液濃度的影響 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首要條件之一是其濃度超過飽和濃度。溶液濃度對沉淀過程的影響表現在對晶核的生成和晶核生長的影響。 (3)沉淀溫度      當溶液中溶質數量一定時,溫度高則過飽和度降低,使晶核生成的速率減小;溫度低使溶液過飽和濃度增大,使晶核生成速率提高。一般溫度與晶核生成速率關系曲均勻型催化劑 蛋殼型催化劑 蛋白型催化劑 蛋黃型催化劑 當催化劑顆粒的內擴散阻力大的時候,反應優先在外表面附近發生,把活性組分負載在外

12、表面附近可以有效利用活性組分。 對于正級數反應,蛋殼型催化劑效率因子最高;而對于負級數反應,蛋黃型較好,因為擴散阻力增大了反應速率。 當反應物中含有微量毒物,易在催化劑上沉積,沉積是從外表面開始發生,使用蛋白型催化劑就可以保護活性組分不中毒,可延長使用壽命。(4)加料順序 加料順序對沉淀物性質有較大影響。正加法:將沉淀劑加到金屬鹽類溶液中;倒加法:將鹽類溶液加到沉淀劑中。 加料順序通過溶液pH值的變化而影響沉淀物的性質,通過影響沉淀物的結構而改變催化劑的活性,還影響粒徑的分布。(5)pH值 沉淀法常用堿性物質作沉淀劑,沉淀物的生成在相當大的程度

13、上受pH值的影響。 (6)沉淀與母液的分離 (7)晶形沉淀與非晶形沉淀的形成條件4.2.3溶膠凝膠法 溶膠凝膠法就是用含高化學活性組分的化合物作前驅體,在液相下將這些原料均勻混合,并進行水解、縮合化學反應,在溶液中形成穩定的透明溶膠體系,溶膠經陳化膠粒間緩慢聚合,形成三維空間網絡結構的凝膠,凝膠網絡間充滿了失去流動性的溶劑,形成凝膠。凝膠經過干燥、燒結固化制備出分子乃至納米亞結構的材料。 溶膠凝膠法的化學過程首先是將原料分散在溶劑中,然后經過水解反應生成活性單體,活性單體進行聚合,開始成為溶膠,進而生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凝膠,經過干燥和熱處理制備出納米粒

14、子和所需要材料。    其最基本的反應是:  (1)水解反應:M(OR)n + H2O  M (OH)x (OR)nx + xROH  (2)聚合反應:MOH + HOM  MOM+H2O  MOR + HOM  MOM+ROH溶膠凝膠法與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    (1)由于溶膠凝膠法

15、中所用的原料首先被分散到溶劑中而形成低粘度的溶液,因此,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分子水平的均勻性,在形成凝膠時,反應物之間很可能是在分子水平上被均勻地混合。    (2)由于經過溶液反應步驟,那么就很容易均勻定量地摻入一些微量元素,實現分子水平上的均勻摻雜。    (3)與固相反應相比,化學反應將容易進行,而且僅需要較低的合成溫度,一般認為溶膠一凝膠體系中組分的擴散在納米范圍內,而固相反應時組分擴散是在微米范圍內,因此反應容易進行,溫度較低。    (4)選擇合適的條件可以制

16、備各種新型材料。    溶膠一凝膠法也存在某些問題:    通常整個溶膠凝膠過程所需時間較長(主要指陳化時間),常需要幾天或者幾周;還有就是凝膠中存在大量微孔,在干燥過程中又將會逸出許多氣體及有機物,并產生收縮。5.氧化鋁的制備方法 現階段Al2O3的制備方法主要有溶膠一凝膠法、硫酸鋁銨熱解法、碳酸鋁銨熱解法、   氯化汞活化水解法、等離子體法、噴霧熱解法低碳、低碳烷基鋁水解法、水熱法、改良拜耳法、水析絡合法和高純鋁直接水解法等  制備水合氧化鋁的方法很多

17、,其中有以鋁鹽、偏鋁酸鈉、烷基鋁、金屬鋁等為原料的方法,并控制溫度、pH、反應時間、反應物濃度等,得到均一的相態和不同的物性。通常有下列幾種方法。     (1)以鋁鹽為原料:用AlCl3·6H2O、Al2(SO4)3·18H2O、Al(NO3)3·9H2O、KAl(SO4)2·12H2O等的水溶液與沉淀劑氨水(或NaOH、Na2CO3等)溶液作用生成氧化鋁水合物。 AlCl33NH4OH  Al(OH)33NH4ClAl2(SO4)3 + 6NH4OH&

18、#160; 2Al(OH)33(NH4)2SO4實驗室多使用該法制備水合氧化鋁。 (2)以偏鋁酸鈉為原料:偏鋁酸鈉可在酸性溶液作用下分解,沉淀析出氫氧化鋁。此原料在工業生產上較經濟,是常用的生產活性氧化鋁的路線,常因混有不易脫除的Na,故常用通入CO2的方法制各種晶型的Al(OH)3。 2NaAlO2CO23H2O  Na2CO32Al(OH)3NaAlO2 HNO3 H2O NaNO3 Al(OH)3制備過程中Al3+和OH存在是必要的,其他離子可經水洗被除掉。 另外還有許多方法,它們都是為制

19、取特殊要求的催化劑或載體而采用的。制備催化劑或載體時,都要求去除S、P、As、Cl等有害雜質,否則催化活性較差。 6. 以Al2O3為載體的活性組分6.1稀土鈣鈦礦型復合氧化物 稀土鈣鈦礦型復合氧化物ABO3,由于其穩定的晶體結構和良好的催化活性,相對于貴金屬來說具有價格低廉的優勢。  稀土鈣鈦礦型復合氧化物ABO3 是一氧化碳的有效催化劑,其初始活性與壽命優于鉑催化劑,具有催化燃燒和 NOx 還原的雙重作用,因而可作為汽車尾氣的凈化催化劑。  6.2 Ce、Zr、La、Co 

20、;Ce-Zr-O 固溶體被譽為最有發展前景的催化劑儲氧載體。 因為CeXZr1-XO 2 固溶體具有高的儲氧能力和良好的熱穩定性, 用作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載體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是目前催化劑領域的研究熱點。LaCoO3型化合物的催化活性主要由Co離子決定,La離子主要通過控制活性組分Co離子的原子價態和分散狀態而起穩定結構的作用。  6.3過度金屬型 在過渡金屬中有很多金屬是可以作為催化劑的活性組分,例如銅和錫對柴油車尾氣的處理就有很好的催化作用,本實驗就是用Cu和Sn作為活性組分,K和V作為組催化劑,A

21、l2O3作為載體,用共沉淀法制備處理柴油尾氣的催化劑。8.初步實驗方案活性氧化鋁載體的制備   1.活性氧化鋁載體的制備 氨水沉淀法   氨水(2mol/L)   用量筒量取150ml65%氨水注入1000ml的容量瓶,用去離子水標定至刻度。  硝酸(1:1)     用量筒量取濃硝酸100ml注入200ml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標定至刻度。利用酸法即Al(NO3)3與氨水反應來制取擬薄水鋁石。以防止引入其他金屬離子,而且可以通

22、過加熱的方法去除溶液中的NH4+和NO3-離子。 實驗步驟:  1)稱取18.75 g(約0.05 mol)的硝酸鋁溶于50ml去離子水中,加熱攪拌使其溶解成透明Al(NO3)3溶液。  2)室溫下用2mol/L的氨水進行滴定同時進行劇烈攪拌,直至pH值8.5后停止滴定并放慢腳板速度。 滴定前,Al(NO3)3溶液的pH值1.8左右。滴定過程中,在pH值4.5時溶液黏度突然增大,并產生大量Al(OH)3半透明沉淀,繼續滴定膠體黏度下降。pH值由1.8升至4.5共消耗氨水(2mol/L)約36毫升,由4.5至8.5消

23、耗氨水約9毫升。  3)在室溫條件下(攪拌)老化2小時。2、催化劑的制備  以2g氧化鋁的重量為基準)稱取2g活性氧化鋁樣品,然后用量筒取其體積,記錄數據V。再根據計算結果稱量各金屬鹽,然后把各金屬鹽一起放在一個小坩堝中,用量筒量取與氧化鋁同體積的蒸餾水VmL,倒入坩堝中,使金屬鹽全部溶解。最后將氧化鋁倒入其中,用玻璃棒攪拌均勻。靜止2小時。把浸漬好的樣品放入干燥箱中110下干燥2小時。干燥好后放入馬弗爐中450左右下焙燒2小時,即制得催化劑。  各種金屬鹽數據如下:  (1)以Sn為變量,其他不變。 &

24、#160;2g活性氧化鋁;以Cu(NO3)2:KCl:NH4VO3=2:2:1(mol)為比例分別稱取Cu(NO3)2:0.4832g;KCl:0.1491g;NH4VO3:0.2339g,其中Sn是以SnO2計量,分別占的質量分數為:1.30%;1.91%;2.52%,稱取SnCl44H2O的質量分別為:0.0197g;0.0292g;0.0387g3.催化劑表征    (1)催化劑活性的測定裝置:氣固相催化宏觀反應速率的測定裝置 試劑:鈣鈦礦型催化劑,模擬碳黑實驗步驟:稱樣裝樣調節壓力設流量程序升溫通氧氣測量不同溫度 下CO2峰面

25、積  (2)催化劑的活性評價標準    顆粒物的起燃溫度(Ti)及最大燃燒速率時的溫度(Tc)。    所謂顆粒物的起燃溫度,是指在程序升溫反應過程中,有CO2氣體生成的那一瞬間即逝的溫度。顆粒物的起燃溫度越低,表明催化劑的活性越好。   最大燃燒速率時的溫度越低,表明催化劑催化燃燒顆粒物的速率越高,通過作圖可以得到催化劑的起燃溫度及最大燃燒速率時的溫度。1)XRD 分析(粉末 X-射線衍射)    粉末 X-射線衍射(XRD

26、)用于測定有關樣品周期性孔結構的信息和材料晶體結構的信息。不同晶型的樣品在譜圖上將會有不同的衍射特征,具體表現為一系列的衍射峰,XRD 譜圖是衍射強度對衍射角度的關系曲線,以此來探求晶體的內部結構特征變化和活性組分在載體上的分散程度。  2)比表面積分析表征(BET)  1g固體所占有的總表面積為該物質的比表面積S。一般比表面積大、活性大的多孔物,吸附能力強,具有其他特殊性質。國內比較成熟的是動態吸附法,比表面積研究和相關數據報告中,只有采用BET方法檢測出來的結果才是真實可靠的。 (3)紅外光譜分析(FT-IR)  紅外譜圖可以定性并且半定量的檢測鈣鈦礦復合氧化物的組成物種和表面官能團。記錄 800-400cm-1 之間的譜圖,分辨率為 4cm-1。波數范圍是4000-500cm-1, AC:KBr=1:400。4.數據處理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