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眼科技術操作規范_第1頁
中醫眼科技術操作規范_第2頁
中醫眼科技術操作規范_第3頁
中醫眼科技術操作規范_第4頁
中醫眼科技術操作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眼科療法及操作規范1.點眼法簡介本法是將藥物直接點于眼部,多用以消紅腫、去眵淚、止痛癢、除翳膜。適用于外障眼病及部分內障眼病。常用的有眼藥水、眼藥粉與眼藥膏三種。(一) 滴眼藥水適應癥外障眼病及部分內障眼病。禁忌癥無操作規范 如患者為坐位,令頭部稍微仰起,先在其下眼瞼下方放置一塊棉球;如患者為臥位,則令頭微偏向患眼側,先置棉球于小眥側。令患者雙目上視,醫生用左手輕輕向下拉開下瞼,右手持滴管或滴瓶,將藥水滴人大眥角或白睛下方12滴。然后輕輕將上瞼提起,并同時放松下瞼,使藥物充分均勻地分布于眼內,輕輕閉目數分鐘即可。一般每日34次。遇急重眼病,次數可增加。注意事項 滴眼前要細心查對眼藥瓶上的藥

2、名標簽與所滴的眼別,滴管頭部勿觸及胞瞼的皮膚與睫毛,以免污染滴管與藥液;如滴人毒性藥物,則滴后需用手指壓迫睛明穴下方l一2分鐘,以防藥液通過淚竅流人鼻腔,引起中毒。(二)點眼藥粉適應癥外障眼病及部分內障眼病。禁忌癥無操作規范 將藥物制成極為細膩的粉末后應用。用時以小玻璃棒頭部沾濕生理鹽水,再蘸藥粉約半粒到一粒芝麻大小,醫生用手指輕輕分開胞瞼,一般將藥物輕輕放置于大眥角處,令患者閉目,以有涼爽感為度。點畢,患者以手按魚尾穴數次,以助氣血流行,閉目數分鐘后,漸漸放開。每日3次。注意事項 一次用藥不可太多,否則容易引起刺激而帶來不適,甚至可致紅腫刺痛等反應。同時注意玻璃棒頭部要光滑,點時不能觸及黑睛

3、,尤其是黑睛生翳者,更應慎重。(三) 涂眼藥膏適應癥外障眼病及部分內障眼病。禁忌癥無操作規范 現一般皆用軟管藥膏,用時將藥膏擠出少許,置于胞瞼皮膚患處或眼內白睛下方,輕輕拉提下瞼后,令患者閉眼,用棉球輕輕按揉胞瞼23分鐘即可。如用玻璃棒取藥,則當患者閉眼時,將玻璃棒橫向徐徐自眥角方向抽出。每日3次或臨睡前用一次。注意事項 當抽出玻璃棒時,切勿于黑睛表面擦過,以防擦傷黑睛。本方法為眼科常用方法,熟練掌握。2.洗眼法簡介本法一般以清水、淡鹽水、藥物煎液洗滌眼目。當結膜或角膜受傷時,沖洗結膜囊可除去結膜囊內的異物或分泌物,減少對眼的損害。可清除灰塵或細菌,避免感染。適應癥 外障眼疾刺癢多痂、眵淚膠粘

4、等證。禁忌癥 角膜有炎癥及潰瘍患者慎用操作規范 1.病人取仰臥位或坐位,以塑料布置于枕后或前胸。2.病人自持接水器并緊貼洗眼一側的顴弓下,保持水平。3.操作者左手4、5指挾棉球,拇指和食指翻上瞼,并使拇指固定于眼眶上緣,再以食指翻下瞼,將上下眼瞼分開。右手持洗眼壺,讓病人作眼球轉動以配合沖洗。4.沖洗完畢,用干凈柔軟的毛巾擦干沖洗時留下的液體。5.將接水器中的污水倒出,并將接水器消毒。注意事項 1.操件者操作前必須嚴格消毒雙手,避免交叉感染。2.沖洗時不要直接沖在角膜上,以免損傷角膜上皮。3.沖液水溫以3237為宜,過熱或過冷均會引起眼睛不適。 4.洗眼壺壺嘴在沖洗時不要距眼過近,以免失手損傷

5、眼球。本法古代眼科醫家頗為重視,積累了大量的外用洗方,如:洗眼方、洗眼散等。現在臨床多用本法于術前沖洗及異物入眼,化學性眼外傷等。3.熏眼法簡介本法是用中藥煎劑的熱氣蒸騰上熏眼部的治療方法,具有物理溫熱敷及藥物治療的雙重作用。適用于角膜炎、鞏膜炎、急慢性葡萄膜炎等。適應癥 適用于角膜炎、鞏膜炎、急慢性葡萄膜炎等禁忌癥 眼部惡性腫瘤、出血性眼病初期或是有復發傾向的、急性結膜炎操作規范 將煎好的中藥端離火爐,立即用厚紙或有孔厚紙罩住藥罐,在熱氣蒸騰上熏眼部。其溫度以能忍受而不燙傷為佳,溫度過低不起作用,可重新加溫后熏眼,每次15分鐘左右,每日13次。 注意事項 溫度要控制好,過涼起不到治療效果,過

6、熱容易燙傷。常用方劑:角膜潰瘍:血竭兒茶洗劑(熏洗療法) 血竭、兒茶、山奈、自然銅、銅綠、五味子各6g,上藥煎湯過濾去渣,乘熱熏患眼,每日35次,7天為1療程。功能清熱活血。主治角膜潰瘍。 黃液上沖:清熱解毒洗劑(中國中醫秘方大全·中) 銀花15g,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防風15g,荊芥15g,薄荷(后下)15g,生地15g,板藍根15g,大青葉15g,上藥煎湯趁熱熏洗患眼約20分鐘,每日24次,7天為1療程。功能清熱解毒。主治黃液上沖。臨床多熏洗配合,或先熏后洗,或先洗后熏,用于瞳神緊小癥,可緩解患者的疼痛不適。4.浸眼法簡介本法是指將藥物制成水溶液,將眼部浸泡

7、于水液中的一種外治方法。適應癥 適用于過敏性結膜炎、眼瞼皮膚炎癥、化學性眼外傷禁忌癥 眼部惡性腫瘤、出血性眼病初期或是有復發傾向的、急性結膜炎操作規范 選擇適當的藥物煎成藥汁,也可將內服藥渣再度水煎,煎水后用消毒紗布過濾,濾液溫度適宜時,用消毒眼杯盛裝過濾后的藥液,將杯口扣住眼眶,胞瞼不停眨動,使眼部組織廣泛與藥液接觸,可維持數分鐘,以便藥力滲入眼部組織,還能機械的清除眼部淺表有害物質,本法可起到洗眼、熱敷、藥療的作用。注意事項使用此法,一定要將藥液嚴格過濾,以免造成結膜角膜異物和角膜擦傷。常用方藥:龍膽草,苦參,枯礬,白鮮皮,煎水洗眼,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及春季卡他性結膜炎。配合局部眼液,止癢效

8、果良好。5.眼部注射、穴位注射一眼部注射(一)球結膜下注射簡介本法是將藥物注射人結膜下的方法。它多用來治療黑睛深層病變及其他眼內病變,起到滴劑較難達到目的的治療作用。此外,還常用于手術前的麻醉。適應癥 適用于葡萄膜炎、視神經及視網膜疾病禁忌癥 急性結膜炎等操作規范 用05一1地卡因溶液作表面麻醉。注射時,患者的頭應固定不動,注射者用一手的拇指或食指牽開下瞼,另一手持盛有藥液的注射器,囑患者向上注視,充分暴露下方球結膜,然后將注射針頭(常用皮內針頭)針孔向上,在角膜緣與穹窿部之間,使針頭與角膜緣平行,避開血管,約呈45角,刺人球結膜下,勿刺傷鞏膜(若為散大瞳孔藥物,應盡量靠近角膜緣進針)。緩緩注

9、人藥液,一般用量為0205毫升。如需在上方球結膜下注射者,則囑患者向下注視,并牽拉上瞼,方法同上。注射后閉目23分鐘,再涂人抗生素眼膏,加眼墊包眼。注意事項 結膜下注射可多次反復進行,但注射部位需經常更換,以免造成粘連。對患眼有較多眼眵者,不可用此法。(二)球后注射簡介本法是將藥物注入眼球后部的方法。多用來治療眼底病變,或用于內眼手術的麻醉。適應癥 治療眼底病變,或用于內眼手術的麻醉禁忌 急性結膜炎等操作規范常規消毒患眼下瞼及近下瞼的眶緣皮膚。囑患者眼球盡量向內上方注視,在眶下緣外、中l乃交界處,將盛有藥液的注射器,用齒科5號針頭(長約3540毫米)垂直刺入皮膚(亦可從外下方穹窿部進針)約10

10、15毫米,然后將針尖傾斜向鼻上方,指向眶尖部,緩緩推進,深達2530毫米,針尖恰好在肌椎內睫狀神經節與球壁之間(當針進入肌椎時,有輕微抵觸感),抽吸無回血后,即可緩緩注入藥液,一般注射量為1525毫升。出針后稍壓針孔,并輕輕按摩眼球,促進藥液迅速擴散。注意事項 出現眼球突出,轉動受限,則為球后出血現象,應迅速以繃帶加壓包扎12天,并給用止血藥。二 穴位注射眼部注射是眼科常用的治療方法,廣泛應用于臨床。簡介是在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中注入某種藥物,通過針刺和藥液的雙重作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適應癥 治療眼底病變,或用于內眼手術的麻醉禁忌 伴有全身疾患,如高血壓病、冠心病的患者,慎用 操作規范將藥液吸入

11、1-20ml的消毒注射器中,一般穴位用牙科5號針頭或7號針頭,常規消毒皮膚后,按毫針刺入法刺入相應的穴位至得氣后,回抽注射器無血液返流,則緩慢注入藥液。通常頭面部注入0.3-0.5ml,四肢部可注1-2ml,胸背部0.5-1ml,腰臀部2-10ml。刺激性小的藥物可較大量,刺激性的藥物,用量盡可能的小。注意事項 注射針頭刺入后,應確認針頭不在血管內方可注藥。注藥速度不可過快,一次注入的藥量不宜過多,注藥次數以隔日1次或3日1次為宜。作項部、脊背部及胸腹部腧穴注射時,應注意針刺深度及角度,以防傷及內臟及神經。本法古人就已靈活應用,現代加入提煉的藥物,治療效果更佳。常用穴位及藥物:穴位有太陽穴、足

12、三里、三陰交、曲池、腎腧、肝腧、球后、風池等。藥物如復方丹參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維生素B1、B12等,酌情選用。6.針刺療法一 三棱針法簡介以三棱針點刺穴位部分的皮膚,使其放出少量血液。有攻逐邪毒、邪熱破瘀之功,達到消腫、止痛、退赤的目的。適應癥 治療眼部紅腫熱痛等實熱癥禁忌 病久及寒癥忌用操作規范先行消毒皮膚,用三棱針點刺穴位,放出少量血液。多選太陽穴、耳尖、指尖、絲竹空等部位。注意事項 必須辯證屬實證、熱證方可用此法。只可暫用,不宜重施。點刺也不宜太深,以免出血過多。二 挑刺法簡介用三棱針將一定部位反應點,或皮膚紅點,將皮膚挑破,擠出粘液或血水,從而人為的對穴位或反應點造成創傷而起刺激作

13、用,從而治療疾病。止痛、退赤的目的。適應癥 治療眼部紅腫熱痛等實熱癥禁忌 病久及寒癥忌用操作規范根據疾病,找到一定部位反應點,或皮膚紅點,將皮膚挑破,擠出粘液或血水,如針眼患者,在背部肺腧穴附近,通常能發現有皮膚紅點,將其挑破放血,或粘液,多可加速針眼的恢復。注意事項 進針位置不宜太深此法是中醫的獨特治療方法,早在<<證治準繩.開導說>>、<<審視瑤函>>中便有詳細的記載。臨床靈活應用,可促進眼部紅腫熱痛的消退。7.敷眼法簡介是用冷、熱敷或用藥直接敷于眼的外部的一種治療方法一 熱敷簡介濕熱敷是用藥液或熱水浸濕紗布趁熱敷眼,還可用濕毛巾包熱水袋外敷

14、;干熱敷與熨燙法類似,以熱水袋裹毛巾外敷熨也可適應癥 眼瞼癤腫、角膜炎、鞏膜炎、葡萄膜炎、眼外傷48小時后的眼瞼及結膜瘀血以及非器質性眼病喜溫喜按者。禁忌癥 熱證、外傷后48小時以內忌用操作規范用藥液或熱水浸濕紗布趁熱敷眼,還可用濕毛巾包熱水袋外敷,還可以熱水袋裹毛巾外敷熨也可,常用生鹽、蔥百、艾葉、吳茱萸等炒熱,布包敷,熨患眼或敷熨太陽、百會、涌泉等穴,能散寒通氣。注意事項 熱敷時注意溫度適宜,二 冷敷法簡介用冷水浸濕紗布或毛巾,也可用冰袋外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效果。適應癥 挫傷性眼部出血之早期止血、急性結膜炎局部熱澀痛者禁忌癥無特殊禁忌操作規范用冷水浸濕紗布或毛巾,也可用冰袋,外敷于患

15、處即可。注意事項 因有凝滯氣血之弊,只可暫用,不宜久施。三 藥物敷簡介是用新鮮的中藥搗爛外敷患眼,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止痛目的。適應癥 外眼病癥均可應用,常用于眼部挫傷的青、紫、腫、痛者禁忌癥無特殊禁忌操作規范用新鮮的中藥如鮮地黃、白蘿卜、芙蓉花或根等,搗爛外敷;也可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止痛等藥物,研細末后加入蜂蜜或醋調成糊狀,先涂眼膏于眼內,眼部蓋消毒紗布,然后將外敷藥置于棉紙內敷眼,注意事項 事先局部小面積試用,以免過敏反應。8.穴位敷貼(冬病夏治)聯合針灸科開展簡介穴位貼敷療法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把藥物研成細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涼油、藥液調成糊

16、狀,或用呈凝固狀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黃醋、米飯、棗泥制成軟膏、丸劑或餅劑,或將中藥湯劑熬成膏,或將中藥湯劑浸漬無紡布,或將藥末撒于膏藥上,再直接貼敷于穴位、患處(阿是穴),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無創痛穴位療法。適應癥 功能性溢淚禁忌癥無特殊禁忌操作規范以杞菊地黃丸為主要組成成分,制成餅劑,久流淚者,取天府、肝腧二穴,將餅劑粘于膏藥上,貼敷于穴位;肝虛迎風淚流不止者,灸睛明穴。風池穴貼敷。 功能性溢淚即淚點沒有內外翻、沒有角膜炎、結膜炎,淚道沒有狹窄與阻塞、結膜無松弛、淚阜無肥大年齡在45歲以上,眼瞼皮膚松弛者。冬季癥狀較重,夏季較輕。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淚為肝之液,其華在爪。故

17、流淚癥常從肝治,肝之虛實盛衰,常反映于爪甲的色澤。流淚癥相當于臨床上功能性淚溢,其原因是淚囊周圍輪匝肌松弛,其位在眼瞼,按中醫五輪學說,上下眼瞼為肉輪,屬脾,故淚囊周圍輪匝肌松弛宜從脾治,升舉脾陽。我科聯合針灸科,在每年的入伏時節開展冬病夏治,以杞菊地黃丸為主要組成成分,制成餅劑,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辨證取穴,并艾灸治療功能性溢淚。9.耳壓法簡介耳壓療法是在耳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療法。我科一般采用小顆粒的植物種子,如王不留行子、綠豆等,將其置于0.50.8cm見方的膠布中,準確地貼敷在耳穴上,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效應,以達到治病保健的作用。根據經絡學說,十

18、二經絡都與耳部有直接聯系。因此,當人體發生疾病時,耳殼的相應區域便出現一定的反應點。耳壓療法就是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按壓,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適應癥 本法具有適應證廣,奏效迅速,副作用少等特點。禁忌癥無特殊禁忌操作規范 所取穴位為耳部的眼穴及壓痛點。多用于治療虹睫炎,眶上神經痛,失眠,小兒近視,視疲勞等疾病。 耳壓療法也要講究手法,也存在著“得氣”和“氣至病所”的問題。臨證時,根據不同病人、不同病癥,按虛、實、寒、熱對各耳穴施術,都會達到“得氣”和“氣至病所”的。一般地說,虛證、老、弱、孕婦、兒童常用點壓法或輕揉按摩法,實證、年輕力壯者常施以直壓或對壓法。需補的耳穴用點壓法或輕揉按摩法,應瀉的

19、耳穴用直壓或對壓法。對壓法術者用食、拇指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對壓迫貼于耳穴上的丸,至患者出現沉、重、脹、痛感。此時,術者的食、拇指可邊壓邊左右移動或作圓形移動,尋找痛、脹較明顯的位置。一旦找到“敏感點”,則持續壓迫20-30秒鐘。也可在耳廓前面和背面相對貼壓2個丸進行對壓,其刺激量則更大。將全部耳穴如法對壓完畢后,囑患者照此壓法,每天行按壓3-5次。注意事項 本法屬瀉法,是一種強制刺激手法。對于實證、年輕力壯者,內臟痙攣性疼痛、軀體疼痛及急性炎癥有較好的鎮痛消炎作用。 直壓法術者以指尖垂直按壓穴丸,至患者產生脹、痛感。持續按壓20-30秒,間隔少許,重復技壓,每穴壓4-6次。施術完畢,

20、囑患者如法每天按壓3-5次,其適應證同對壓法。有些耳穴難以用對壓法,如下腳端(即交感)、艇角(前列腺)、大腸等穴,用瀉法時,多用直壓法。耳甲腔、耳甲艇的穴位也常用直壓法。注意事項 此法的刺激強度弱于對壓法,仍屬瀉法,也是一種強刺激手法。點壓法術者用指尖一壓一松,間斷地按壓耳穴,每次間隔0.5秒。本法不宜用力過重,以患者感到脹而略感沉重刺痛為度。視其體質、病癥和術者要求,每穴每次可點壓27下。注意事項 本法屬補法,是一種弱刺激手法,適用于各種虛證、慢性病,如神經衰弱、失眠、心悸、頭昏等。 輕揉按摩法用指腹輕輕將壓貼的穴丸壓實(貼牢,不宜損傷皮膚為原則),然后順時針方向帶動穴丸皮膚旋轉,以病人有脹

21、、酸、痛或輕微刺痛為度。一般每穴輕擦按摩27次。此法屬于補法,具有補虛的作用。適用于久病體弱,年老體衰及耳穴過敏者。【注意】1防止膠布潮濕,按壓不能過度用力,以不損傷皮膚為在,以免引起皮膚炎癥。 2夏季汗多,宜勤換;冬季凍瘡及耳廓炎癥者不宜貼敷。對膠布過敏者忌用。 3定時按壓比不定時按壓效果好,耳壓后有酸、麻、脹、痛、灼熱感者效果好。 4對過度饑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年老體弱者按壓宜輕,急性疼痛直重手法,強刺激,一般患者宜中度刺激,孕婦可用輕刺激。習慣性流產者慎用。10.拔罐法簡介 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于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產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膚

22、充血、淤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適應癥 視疲勞、兒童屈光不正及弱視禁忌癥無特殊禁忌操作規范 先在治療點上涂適量凡士林,然后用拇指、中指捏住針囊,用力捏癟,放在皮膚上,與皮膚吻合松手即可。針完取下時,捏癟針囊,輕輕取下,不要直接硬拔,以防損傷皮膚(凡士林是配合哈慈五行針針灸使用的耦合劑,汗毛重的人多涂些,反復涂抹,使汗毛貼在皮膚上)。每點針15分鐘取穴多選眼眶一周的穴位,以及四白,攥竹等穴位 近年來,兒童屈光不正及弱視發病率日漸增長,且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視疲勞的患者也層出不窮。我科針對這些人群,使用哈慈五行針,聯合艾灸法,辨證取穴,收到了不錯的治療效果。11.飼鼻法簡介 是將某些有刺激性的藥物置于鼻腔內取嚏以治眼病的方法,具有宣肺通竅、疏散外邪的效用。適應癥 適用于外眼疾病,如結膜炎、角膜炎、鞏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等。禁忌癥角膜穿孔,眼底出血及高度近視者忌用此法操作規范選用芳香刺激性藥物,如碧云散等,取藥少許吹入鼻內,每日13次,因藥物刺激涕淚交流,噴嚏頻作,上竅宣通,風熱邪毒外泄;也可用鮮鵝不食草適量,搗爛納入鼻內。注意事項 對角膜穿孔,眼底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