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切診寸口分部候臟腑_第1頁
2022年切診寸口分部候臟腑_第2頁
2022年切診寸口分部候臟腑_第3頁
2022年切診寸口分部候臟腑_第4頁
2022年切診寸口分部候臟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職高專臨床醫學(ln chun y xu)專業使用中醫學第一頁,共二十二頁。第七章第七章 診法診法宋璐宋璐昌吉職業技術昌吉職業技術(jsh)學院學院第二頁,共二十二頁。目錄(ml)第七章 診法第四節 切診(qi zhn)一、脈診二、按診第三頁,共二十二頁。 4 4 學習(xux)目標1.掌握切診的常見表現類型及臨床意義。2.熟悉切診的診察(zhnch)方法和基本內容。3.了解切診診斷病證的原理及意義。4.能運用切診的方法進行病情資料的收集。5.具備運用切診收集的資料,為臨床診病辨證提供可靠依據的能力。第四頁,共二十二頁。 5 5 第四節 切診(qi zhn)概述(i sh):切診是醫生用手對

2、患者體表某些部位進行 觸、摸、按,從而了解病情的一種診察方 法。主要包括脈診和按診兩個部分。一、脈診:脈診即切脈,是醫生用手指切按患者 特定部位的脈搏,感知脈動應指的形 象,以了解身體狀態、辨別病證的診 察方法,也是中醫獨特的診病方法之 一。第五頁,共二十二頁。 6 6 第四節 切診(qi zhn)1.切脈部位(bwi) 目前臨床常用寸口診脈法。 寸口脈分為寸、關、尺三部。以橈骨莖突內側為關部,關前為寸,關后為尺。兩手各有寸、關、尺三部,共六部脈。第六頁,共二十二頁。 7 7 第四節 切診(qi zhn)2.脈診的基本原理 人體的血脈貫通全身(qun shn),聯系臟腑,外達肌表,運行氣血,周

3、流不休,故脈象是能夠反映臟腑、氣血、陰陽功能狀態的綜合信息。寸口診法的原理為: (1)寸口屬手太陰肺經,為脈之大會;(2)臟腑之氣血皆通過百脈朝向于肺,其生病理變化皆可反映于寸口脈象。第七頁,共二十二頁。 8 8 第四節 切診(qi zhn)3.寸口分部(fn b)候臟腑 右手寸部候肺,關部候脾胃,尺部候命門(腎);左手寸部候心,關部候肝,尺部候腎。第八頁,共二十二頁。 9 9 第四節 切診(qi zhn)4.切脈方法(1)平息和體位 平息 醫者在診脈時保持呼吸調勻,清心寧神,以自己的呼吸計算病人的脈率稱之為平息。以醫生的一次正常(zhngchng)呼吸為時間單位,檢測病人脈動次數,一息四至(

4、一呼一吸為一息)。體位 病人取正坐,或仰臥位,前臂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坐位時屈肘),手掌向上,手腕向背側下垂腕下墊脈枕。第九頁,共二十二頁。 10 10 第四節 切診(qi zhn)(2)布指 先以中指定關部,示指在關前定寸部,無名指在關后定尺部。布指疏密應根據病人的身材高矮與醫生手指的粗細來定。(3)常用診脈指法(zh f) 切脈時三指平齊呈弓狀,以指腹(指端隆起螺紋處)按脈。三指平布后以同樣的指力切三部脈,稱“總按”;僅一指用力,重點辨某部脈,稱“單按”。第十頁,共二十二頁。 11 11 第四節 切診(qi zhn)(4)指力 常用(chn yn)的有舉、按、尋三種。用指輕按在皮膚上叫舉,

5、又叫浮取或輕取;用指重按在筋骨間,叫按,又叫沉取或重取;指力從輕到重,從重到輕,左右前后推尋,以尋找脈動最明顯的特征,稱為尋。(5)時間 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進食時為宜。一般情況下,讓病人在安靜環境中休息510分鐘,診脈時病人情緒應穩定。每次切脈時間至少不能少于1分鐘。第十一頁,共二十二頁。 12 12 第四節 切診(qi zhn)5.正常脈象 即健康人的脈象,又稱平脈、常脈。(1)形態特征(tzhng) 寸關尺三部皆有脈,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大不小,從容和緩,節律一致。(2)至數特點 平脈至數因年齡不同而不同,3歲以下一息七八至,56歲一息六至,成人一息四五至(60-90次/分)。第十

6、二頁,共二十二頁。 13 13 第四節 切診(qi zhn)(3)平脈的特征 平脈具有有胃、有神、有根三個特點。有胃:即有胃氣,是指脈象從容和緩、不疾不徐;有神:即脈象脈律整齊,柔和(ruh)有力;有根:即指尺脈沉取應指有力。第十三頁,共二十二頁。 14 14 第四節 切診(qi zhn)6常見病脈 浮脈 輕取即得,重按反減,舉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表證。沉脈 輕取不應,重按始得,舉之不足,按之有余 主里證。遲脈(ch mi) 脈來遲緩,一息脈動不足四至(脈搏每分鐘 60次以下),主寒證。數脈 脈來急促,一息超過五至(脈搏每分鐘90次 以上),主熱證。第十四頁,共二十二頁。 15 15 第四節

7、切診(qi zhn)虛脈 三部脈輕取重按均無力,無力脈的總稱,主 虛證。實脈 三部脈輕取重按均有力,有力脈的總稱,主 實證。滑脈 往來流利,如珠走盤,應指圓滑(yunhu),主痰飲、 食積、實熱,妊娠期婦女常見滑脈。澀脈 往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竹,主氣滯血瘀, 精傷血少。第十五頁,共二十二頁。 16 16 第四節 切診(qi zhn)洪脈 脈形寬大,如波濤洶涌,來盛去衰,主熱盛。細脈 脈細如線,應指明顯(mngxin),主諸虛勞損,氣血虧 虛;又主濕證。緩脈 一息四至,來去怠緩,主濕證、脾胃虛弱。濡脈 浮而細軟,應指少力,主諸虛證,亦主濕證。弦脈 端直以長,如按琴弦,主肝膽病、痛證、痰 飲。第

8、十六頁,共二十二頁。 17 17 第四節 切診(qi zhn)緊脈 脈來繃急,應指緊張有力,狀如牽繩轉索, 主寒證、痛證。促脈 脈來急促,時有一止,止無定數,主陽盛實 熱、實邪阻滯。結脈(ji mi) 脈來緩慢,時有一止,止有定數,主陰盛氣 結、寒痰血瘀、癓瘕積聚。代脈 脈來遲緩無力,時有一止,止有定數,間隔 時長,主臟氣衰微、痹病疼痛、跌打損傷、 七情過極。第十七頁,共二十二頁。 18 18 第四節 切診(qi zhn)二、按診 按診是對患者的肌膚、手足、脘腹及腧穴等部位進行觸、摸、按、叩,以測知病變的一種診斷方法。觸,通過接觸患者局部了解寒熱(hnr)、潤燥等情況。摸,是以手撫摸局部,以探

9、明局部的感覺及腫物的形態、大小等。按,是以手輕壓局部,以了解腫塊的界限、質地,腫脹的程度、性質等。叩,是以手叩擊病變部位,同時聽其聲響,以了解相關惰況的診察方法。第十八頁,共二十二頁。 19 19 第四節 切診(qi zhn)1按肌膚 肌膚灼熱:熱證。肌膚清冷:寒證。皮膚滋潤:汗出或津液未傷。皮膚干燥:汗尚未出或津液已傷。肌膚甲錯:瘀血。按之凹陷(oxin),不能即起:水腫。按之凹陷,舉手即起:氣腫。第十九頁,共二十二頁。 20 20 第四節 切診(qi zhn)2.按手足 手足俱冷者,多屬寒證;手足俱熱者, 多屬熱證。3.按脘腹 按脘腹是指通過觸按胃脘部及腹部,以 了解局部的冷熱、軟硬、腫塊及壓痛等 情況,以此推測有關臟腑的病變及證候 之寒熱虛實。4.按腧穴 腧穴是臟腑經絡之氣轉輸之處,是內臟 病變在體表(t bio)的反應點。第二十頁,共二十二頁。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二頁。內容(nirng)總結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使用。一、脈診:脈診即切脈,是醫生用手指切按患者。(2)臟腑之氣血皆通過百脈朝向于肺,其生病理變化皆可反映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