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模擬試題ABC卷_第1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模擬試題ABC卷_第2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模擬試題ABC卷_第3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模擬試題ABC卷_第4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模擬試題ABC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模擬試題A卷一、單項選擇題1.計算機操作的最小單位時間是A A.時鐘周期;B.指令周期;C. CPU周期;D.中斷周期。2 . 一個16Kx 32位的存儲器,其地址線和數據線的總和是 B。A. 48;B. 46;C. 36;D. 32.3 .在單總線結構的CPU中,連接在總線上的多個部件 BA .某一時刻只有一個可以向總線發(fā)送數據,并且只有一個可以從總線接收 數據;B .某一時刻只有一個可以向總線發(fā)送數據,但可以有多個同時從總線接收 數據;C .可以有多個同時向總線發(fā)送數據,并且可以有多個同時從總線接收數據;D .可以有多個同時向總線發(fā)送數據,但可以有一個同時從總線接收數據。

2、4 .存儲字長是指_B。A .存放在一個存儲單元中的二進制代碼組合個數;B .存放在一個存儲單元中的二進制代碼位數;C ,存儲單元的個數;D .機器指令的位數。5 .下列器件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C。A. Cache;B.主存;C.寄存器;D.輔存。6.主存和CPU之間增加高速緩沖存儲器的目的是A 。A解決CPU和主存之間的速度匹配問題;B.擴大主存容量;C.既擴大主存容量,又提高了存取速度;D.擴大輔存容量。7.下述說法中_C 是正確的。A.半導體RAM信息可讀可寫,且斷電后仍能保存信息;B.半導體RAM屬于易失性存儲器,但靜態(tài) RAM中的存儲信息是不易失的;C.半導體RAMS于易失性存儲器,

3、其中靜態(tài) RAM只有在不掉電時,所存儲 的信息是不易失的;D.半導體ROM!然是只讀存儲器,但斷電后信息仍會丟失。8. DMA方式的接口電路中有程序中斷部件,其作用是 C oA.實現數據傳送;B.向CPU提出總線使用權;C數據傳輸結束時向CPU®送中斷請求;D.實現周期挪用。9.在中斷周期中,將允許中斷觸發(fā)器置“ 0”的操作由 A_完成。A.硬件;B.關中斷指令;C.開中斷指令;D.軟件10 .計算機中表示地址時,采用 D oA原碼;B.補碼;C反碼;D.無符號數。11 .運算器由許多部件組成,其核心部分是 B oA數據總線;B.算術邏輯運算單元;C.累加寄存器;D.多路開關。12.

4、當定點運算發(fā)生溢出時,應該執(zhí)行以下操作 CA.向左規(guī)格化;B.向右規(guī)格化;C.發(fā)出出錯信息;D.舍入處理。13 .某計算機字長是16位,存儲容量是1MB按字編址,它的尋址范圍是_AA. 512K;B. 1M;C. 512KBD. 1MB14 .直接、問接、立即三種尋址方式指令的執(zhí)行速度,由快至慢的排序是 C_ A.直接、立即、問接;B.直接、間接、立即;C.立即、直接、間接;D.立即、間接、直接。15 .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B。A.指令周期的第一個操作是取指令;B.為了進行取指令操作,控制器需要預先得到相應的指令;C.取指令操作是控制器自動進行的;D.指令第一字節(jié)含操作碼。16 .在二地址指令

5、中C是正確的。A指令的地址碼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數;B.指令的地址碼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數地址;C.運算結果通常存放在其中一個地址碼所提供的地址中;D.指令的地址碼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碼。17. DMA訪問主存時,讓CPU處于等待狀態(tài),等DMA的一批數據訪問結束后, CPU再恢復工作,這種情況稱作A 。A.停止CPU訪問主存;B.周期挪用;C. DMA與CPU交替訪問;D. DMA18 .在CPU的寄存器中,_B對用戶是完全透明的。A程序計數器;B.指令寄存器;C.狀態(tài)寄存器;D,通用寄存器。19 .以下敘述C星正確的。A.外部設備一旦發(fā)出中斷請求,便立即得到 CPU的響應;B.外部設備一旦發(fā)

6、出中斷請求,CPU應立即響應;C.中斷方式一般用于處理隨機出現的服務請求;D.程序查詢用于鍵盤中斷。20 .微程序放在B 中。A存儲器控制器;B.控制存儲器;C主存儲器;D. Cache二、計算題1、設機器數字長為8位(含1位符號位在內),寫出真值-13/64對應的原碼、反碼和補碼形式;解:首先寫出真值-13/64的二進制代碼形式:即-13/64= -0.00110101)該真值對應的原碼:1.00110102)由原碼求出對應的反碼:1.11001013)由原碼求出對應的補碼:1.11001102、已知 X = -0.10101 , Y = +0.11011 ,1)求X+Y補和X-Y補,采用雙

7、符號位方案判別運算結果是否溢出。解:采用雙符號位方案,X補=11.01011, Y補=00.11011, -Y補 = 11.00101則:7+丫補=兇 補+Y補= 11.01011+00.11011=00.00110 ,運算結果的 兩個符號位相同,無溢出。X-Y補=兇 補+-Y補= 11.01011 + 11.00101 = 10.10000 ,運算結果的兩 個符號位不相同,溢出。2)計算/乂丫原=?寫出詳細計算步驟。設寄存器A=00.00000 (初始部分積)B=|X|=00.10101 (存放被乘數),C=|Y|=.11011(存放乘數)步數條件操作 A C Cn 判斷位00.00000.

8、11011_第 1 步 C n =1 +B +00.10101 00.10101 一 00.010101.1101_第 2 步 C n =1 +B +00.10101 00.11111 一 00.0111111.110_第 3 步 C n =0+0+00.0000000.01111 一 00.00111111.11_第 4 步 C n =1 +B +00.10101一 00.011100111.1第 5 步 C n =1 +B +00.1010101.00011一 00.1000110111加符號位3與Y=1,得原碼乘法的乘積為XXY原=1.10001101113、已知 X=211X0.101

9、100 , Y=2知°x ( -0.100100)用浮點規(guī)格化補碼加法求X+Y補(階碼、尾數均用補碼表示), 要求寫出計算步驟。解:兇補=1,101, 00.101100Y補=1,110, 11.011100 浮點補碼格式1)判零,對階,X尾右移 階碼加1,兇補=1,110, 00.010110。 方寸階后尾數求和,X+Y補= 1,110, 11.110010。2)尾數規(guī)格化X+Y尾左移2位,階碼減2,得最后結果:X+Y補=1,100 , 11.001000,即 X+Y=2100X( - 0.111000)三、簡答題1、中斷響應的條件是什么?中斷響應主要完成哪些操作?參考答案:CPU

10、向應中斷的條件如下:1)有中斷請求;2) CPUfc許中斷,即中斷允許狀態(tài)IF=1 (或EINT=1);3) 一條指令執(zhí)行結束。中斷響應主要完成的操作包括:1)保護程序的斷點;2)關中斷;3)轉中斷服務程序入口。上述操作,在中斷周期中,由硬件(中斷隱指令)完成。2、簡要說明動態(tài)RAM勺各種刷新方式及其特點。參考答案:動態(tài)RAM的刷新方式有集中式刷新、分散式刷新、異步式刷新和透明式刷新等四種方式。集中式刷新的特點:在最大刷新間隔時間內,集中安排一段時間進行刷新。 其缺點是進行刷新時必須停止讀、寫操作。這對主機而言是個“死區(qū)”分散式刷新的特點:刷新工作安排在系統的存取周期內進行, 對主機而言不 再

11、有“死區(qū)”。但該方式加長了系統的存取周期,存在無謂刷新,降低了整機運 行效率。因此,分散方式刷新不適用于高速存儲器。異步式刷新的特點:結合了上述兩種方式的優(yōu)點,充分利用了最大刷新間隔。 相對于分散式刷新而言,它減少了刷新次數;相對于集中方式來說,主機的“死 區(qū)”又縮短很多。因此,這種方式使用得比較多。透明式刷新的特點:該方式不占用cpu寸間,對cpurn言是透明的操作;但 控制線路復雜。3、比較組合邏輯控制方式和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優(yōu)缺點。參考答案:1)組合邏輯控制器的優(yōu)點是運行速度快,缺點是設計與實現復雜,調試或 修改困難,但隨著EDAX具的成熟,該缺點已得到很大緩解。2)微程序的控制器的優(yōu)點是

12、結構規(guī)整,設計效率高,易于修改,適用于實 現系列計算機產品的控制器,缺點是運行速度慢。四、分析設計題1、采用4Kx 8的RAME片,構成8Kx 16的存儲器。1)畫出存儲器的邏輯框圖,圖中標明信號線的種類、方向、條數。2)用十六進制寫出該存儲器占用的地址空間。2、設CPlfr各部件及其相互連接關系如下圖所示。 圖中W是寫控制標志,R 是讀控制標志,PC具有自動加1功能。止匕外,還有R G E、F、H、L等6個寄 存器,它們各自的輸入端和輸出端都與內部總線 Bus相連,并分別受控制信號控 制。對于指令ADDB, C (指令功能:(B) + (C) 一B,二者均為寄存器直接尋址 方式),要求寫出完

13、成該指令所需要的全部微操作及節(jié)拍安排(要求:從取指令 開始)CPU微操作命令形成部件存儲器MARAIR+1PC內音B總線BusMDRACCRiALUR2s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模擬試題 B卷、單項選擇題1 . CPU響應中斷的時間是 CA .中斷源提出請求B.指令的取指周期結束.指令的間址周期結束.內部數據總線.地址寄存器C.指令的執(zhí)行周期結束D2 .在運算器中不包含 DA .狀態(tài)寄存器BC . ALUD3 .總線中地址線的作用是 C 0A .只用于選擇存儲器單元;B .由設備向主機提供地址;C .用于選擇指定存儲器單元和I/O設備接口電路的地址;D.即傳送地址又傳送數據4 .存取周期是指_BA.

14、存儲器的寫入時間;B.存儲器進行連續(xù)寫操作允許的最短間隔時間;C.存儲器進行連續(xù)讀或寫操作所允許的最短間隔時間;D.指令執(zhí)行時間。5 .存放欲執(zhí)行指令的寄存器是D oA. MARB. PC;C. MDRD. IR06 .計算機中表示地址時,采用 D,A.原碼;B.補碼;C.反碼;D.無符號數7 .采用變址尋址可擴大尋址范圍,且 CA.變址寄存器內容由用戶確定,在程序執(zhí)行過程中不可變;8 .變址寄存器內容由操作系統確定,在程序執(zhí)行過程中可變;C.變址寄存器內容由用戶確定,在程序執(zhí)行過程中可變;D.變址寄存器內容由操作系統確定,在程序執(zhí)行過程不中可變8 . 一個512KB的存儲器,其地址線和數據線

15、的總和是 CA. 17;B. 19;C. 27;D. 29。9 .設機器字長為 64位,存儲容量為128MB若按字編址,它的尋址范圍是B oA. 16MBB. 16MC. 32MD. 32MB10 .在浮點機中,判斷補碼規(guī)格化形式的原則是 C 0A.尾數的符號位與第一數位不同;B.尾數的第一數位為1,數符任意;C.尾數的符號位與第一數位相同;D.階符與數符不同。11 . I/O與主機交換信息的方式中,中斷方式的特點是 C oA. CPU與設備串行工作,數據傳送與主程序用行工作;B. CPU與設備串行工作,數據傳送與主程序并行工作;C. CPU與設備并行工作,數據傳送與主程序用行工作;D. CP

16、U與設備并行工作,數據傳送與主程序并行工作。12 .設寄存器內容為11111111,若它等于-127,則為B oA.原碼;B.補碼;C.反碼;D.移碼。13 .在程序的執(zhí)行過程中,Cache與主存的地址映象是由 D,A.程序員調度的;B.操作系統管理的;C.由程序員和操作系統共同協調完成的;D.硬件自動完成的。14 . I/O采用統一編址時,進行輸入輸出操作的指令是 CA.控制指令;B.訪存指令;C.輸入輸出指令;D.程序指令。15 .在二地址指令中 是正確的。A.指令的地址碼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數;B.指令的地址碼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數地址;C.運算結果通常存放在其中一個地址碼所提供的地址中

17、;D.指令的地址碼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碼。16 .總線的異步通信方式A 0A.不采用時鐘信號,只采用握手信號;8 .既采用時鐘信號,又采用握手信號;C.既不采用時鐘信號,又不采用握手信號;D.采用時鐘信號,不采用握手信號。17 . CPU不包括 C oA.地址寄存器;B.指令寄存器IR;C.地址譯碼器;D,通用寄存器。18 .當定點運算發(fā)生溢出時,應該執(zhí)行以下操作 C 0A.向左規(guī)格化;B.向右規(guī)格化;C.發(fā)出出錯信息;D.舍入處理19 .在中斷周期中,由 D 等允許中斷觸發(fā)器置“ 0”。A.關中斷指令;B.機器指令;C.開中斷指令;D.中斷隱指令。20 .下述說法中B 星正確的。A. EPR

18、O皿可改寫的,因而也是隨機存儲器的一種;B. EPRO皿可改寫的,但它不能用作為隨機存儲器用;C. EPROMR能改寫一次,故不能作為隨機存儲器用;D. EPRO皿可改寫的,但它能用作為隨機存儲器用。二、計算題已知x = -0.1011 , y = +0.1101 ,機器數的符號位采用雙符號位表示。求 1 . X 原=? Y原=?2. X 補=? Y補=?3. X+Y補=? X-Y補=?并分別討論其溢出情況。參考答案:1. X 原=11. 1011Y 原=00.11012. X 補= 11.0101Y補=00.11013. X+Y1=X 補+丫補=11.0101+00.1101=00.0010

19、 結果的兩 個符號位相同,無溢出。X-Y補=區(qū)補+-Y補=11.0101 + 11.0011 = 10.1000 結果的兩個符號位不相同,為10,產生下溢。簡答題1、I/O設備與主機交換信息時,共有哪幾種控制方式?簡述它們的特點。參考答案:I/O設備與主機交換信息時,共有 5種控制方式:程序查詢方式、程序中斷方式、DMA方式、I/O通道方式和I/O處理機方式。其中前 3種方式是基本的且廣泛應用的控制方式。程序查詢方式的特點:控制簡單,硬彳開銷小; CPU與外設是串行工作的,系統效率低。適用于CPU不太忙且傳送速度要求不太高的場合。程序中斷方式的特點:CPU和外設可并行工作,提高了 CPU的效率

20、,不僅適于主機和 外設之間的數據交換,還特別適于對外界隨機事件的處理。適用于CPO忙,傳送速度不太高的系統中,尤其適合實時控制及緊急事件的處理。DMA方式的特點:完全由硬件(DMA控制器)負責完成信息交換,信息傳遞從以CPU為中心,轉為以內存為中心,CPU外設可并行工作,對高速大批量數據傳送特別有用。但缺點是只能進行簡單數據交換,電路結構復雜,硬件開銷大。2、說明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參考答案:1)將控制器所需要的微操作命令,以微代碼的形式編成微指令,存在專門 的控制存儲器中;2) CPIB行機器指令時,從控制存儲器中取出微指令;3)對微指令中的操作控制字段進行解釋,即產生執(zhí)行機器指令所

21、需的微操 作命令序列。3、試比較靜態(tài)RAMf口動態(tài)RAM勺特點。參考答案:1)靜態(tài)RAM勺特點:依靠雙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保存信息,不斷電信息不丟失;功 耗較大,集成度較低,速度快,每位價格高,適合于作 Cache或存取速度要求較 高的小容量主存。2)動態(tài)RAM勺特點:依靠電容存儲電荷來保存信息,需刷新電路進行動態(tài) 刷新;功耗較小,集成度高,每位價格較低,適合于作大容量主存。四、分析設計題1、采用1KX 4的RAM5片,構成4Kx 8的存儲器。1)畫出存儲器的邏輯框圖,圖中標明信號線的種類、方向、條數2)用十六進制寫出該存儲器占用的地址空間。2、單總線結構主機框圖如下,存儲器按字編址。指令格式為 :AD

22、D Ro , (R);源操作數R為寄存器間接尋址,目的操作數 R為寄存器直接尋址。操作形式為:(R)+( R)-R)。寫出該指令的執(zhí)行流程(從取指令開始)。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模擬試題 C卷、單項選擇題1 .馮諾伊曼機的基本特征是 BA .采用十進制表示數據和指令;B ,預先存儲程序;C .堆棧操作;D .存儲器按內容選擇地址。2 .下列描述中B星正確的。A .控制器能理解、解釋并執(zhí)行所有的指令及存儲結果;B . 一臺計算機包括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等五大 組成成部分;C .所有的數據運算都在CPU的控制器中完成;D .以上答案都正確。3 . C區(qū)分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是指令還是

23、數據。A .存儲器;B .運算器;C .控制器;D.用戶。4 .總線的異步通信方式 AA .不采用時鐘信號,只采用握手信號;B .既采用時鐘信號,又采用握手信號;C .既不采用時鐘信號,又不采用握手信號;D .既采用時鐘信號,又采用握手信號。5 .存放欲執(zhí)行指令的寄存器是 D。A . MARB . PCC . MDRD . IR06 . 一個16Kx 32位的存儲器,其地址線和數據線的總和是 B。A. 48;B. 46;C. 36;D. 32。7 .常用的虛擬存儲器尋址系統由A兩級存儲器組成。A .主存一輔存;B . Cache-主存;C . Cache-輔存;D .主存一硬盤。8 . DMA

24、® 口 B_。A .可以用于主存與主存之間的數據交換;B .內有中斷機制;C .內有中斷機制,可以處理異常情況;D .內無中斷機制9 .主機與設備傳送數據時,采用 C一主機與設備是用行工作的。A .程序查詢方式;B .中斷方式;C . DMA方式;D .通道。10 .微程序放在 B 中。A .存儲器控制器;B .控制存儲器;C .主存儲器;D . Cache11 .計算機中有關ALU的描述,_D 星正確的。A .只做算術運算,不做邏輯運算;B .只做加法;C .能存放運算結果;D .以上答案都不對。12 .設寄存器內容為80H,若它對應的真值是-127,則該機器數是工A .原碼;D

25、.移碼。13 .浮點數的表示范圍和精度取決于_CA .階碼的位數和尾數的機器數形式;B .階碼的機器數形式和尾數的位數;C .階碼的位數和尾數的位數;D .階碼的機器數形式和尾數的機器數形式。14 .由于CPU內部操作的速度較快,而CPU訪問一次存儲器的時間較長,因此 機器周期通常由一個A來確定。A .指令周期;B .存取周期;C .間址周期;D .執(zhí)行周期。15 .用以指定待執(zhí)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 C-A .指令寄存器;B .數據計數器;C .程序計數器;D .累加器。16 . 一條指令中包含的信息有C 。A .操作碼、控制碼;B .操作碼、向量地址;C .操作碼、地址碼;D. 操作碼、條件碼

26、。17 .存取周期是指 C_。A .存儲器的寫入時間;B .存儲器進行連續(xù)寫操作允許的最短間隔時間;C .存儲器進行連續(xù)讀或寫操作所允許的最短間隔時間;D .指令執(zhí)行時間。18 .變址尋址方式中,操作數的有效地址是 C。A .基址寄存器內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 .程序計數器內容加上形式地址;C .變址寄存器內容加上形式地址;D .寄存器內容加上形式地址。19 .中斷向量可提供_C。A .被選中設備的地址;B .傳送數據的起始地址;C .中斷服務程序入口地址;D .主程序的斷點地址。20 .微指令操作控制字段的每一位代表一個控制信號,這種微程序的控制(編碼) 方式是 _B_oA .字段直接

27、編碼;B .直接編碼;C .混合編碼;D .字段間接編碼。二、計算題1、將十進制數(60.25) io轉換成二進制數、八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2、已知x = 0.1011,y = -0.1101,符號用雙符號位表示。求 X+Y補=?X-Y補=?并分別討論其溢出情況。參考答案:1. (60.25) 10=(111100.01) 2=(74.2) 8=(3C.4)作2. X 補=00.1011Y 補=11.0011X+Y補=X 補 +丫補=00.1011 + 11.0011 = 11.1110 結果的兩個符 號位相同,無溢出。X-Y補=區(qū)補+-Y補=00.1011+00.1101=01.1000 結果的兩個符號位不相同,為01,產生下溢。三、簡答題1、以硬盤讀寫為例,說明在主機和外設之間進行數據傳送, 為什么需要采用DMA 方式?參考答案:一些高速外設,如硬盤、光盤等I/O設備,經常需要和主存進行大批量的數據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