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動裝置含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低頻低壓減災低頻低壓解列穩控通用技術規范_第1頁
安全自動裝置含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低頻低壓減災低頻低壓解列穩控通用技術規范_第2頁
安全自動裝置含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低頻低壓減災低頻低壓解列穩控通用技術規范_第3頁
安全自動裝置含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低頻低壓減災低頻低壓解列穩控通用技術規范_第4頁
安全自動裝置含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低頻低壓減災低頻低壓解列穩控通用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規范安全自動裝置采購標準技術規范使用說明1、本物資采購標準技術規范分為標準技術規范通用部分和標準技術規范專用部分。2、項目單位根據需求選擇所需設備的技術規范。技術規范通用部分條款、專用部分標準技術參數表和參數原則上不能更改。3、項目單位應按實際要求填寫“項目需求部分”。如確實需要改動以下部分,項目單位應填寫專用部分“項目單位技術差異表”,并加蓋該網、省公司物資部(招投標管理中心)公章,與輔助說明文件隨招標計劃一起提交至招標文件審查會:改動通用部分條款及專用部分固化的參數; 項目單位要求值超出標準技術參數值范圍;經招標文件審查會同意后,對專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項目單位技術差異表

2、”,放入專用部分表格中,隨招標文件同時發出并視為有效,否則將視為無差異。4、投標人逐項響應技術規范專用部分中“1標準技術參數表”、“2項目需求部分”和“3投標人響應部分”三部分相應內容。填寫投標人響應部分,應嚴格按招標文件技術規范專用部分的“招標人要求值”一欄填寫相應的投標人響應部分的表格。投標人還應對項目需求部分的“項目單位技術差異表”中給出的參數進行響應。“項目單位技術差異表”與“標準技術參數表”和“使用條件表”中參數不同時,以差異表給出的參數為準。投標人填寫技術參數和性能要求響應表時,如有偏差除填寫“投標人技術偏差表”外,必要時應提供證明參數優于招標人要求的相關試驗報告。5、對擴建工程,

3、如有需要,項目單位應在專用部分提出與原工程相適應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6、技術規范范本的頁面、標題等均為統一格式,不得隨意更改。7、一次設備的型式、電氣主接線和一次系統情況對二次設備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響較大,應在專用部分中詳細說明。目 錄1 總則11.1 引言11.2 供方職責12 技術規范要求12.1 使用環境條件12.2 保護裝置額定參數22.3 裝置功率消耗22.4 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總的技術要求22.5 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具體技術要求42.6 柜結構的技術要求73 試驗83.1 試驗要求83.2 性能試驗83.3 現場試驗84 技術服務、設計聯絡、工廠

4、檢驗和監造84.1 賣方提供的樣本和資料84.2 技術資料,圖紙和說明書格式84.3 供確認的圖紙94.4 買賣雙方設計的圖紙94.5 其他資料和說明書94.6 賣方提供的數據94.7 圖紙和資料分送單位、套數和地址104.8 設計聯絡會議104.9 工廠驗收和現場驗收104.10 質量保證104.11 項目管理104.12 現場服務114.13 售后服務114.14 備品備件,專用工具,試驗儀器111 總則1.1 引言 提供設備的廠家、投標企業應具有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認證證書,宜具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及年檢記錄,宜具

5、有AAA級資信等級證書、重合同守信用企業證書并具備良好的財務狀況和商業信譽。提供的保護裝置應在國家或電力行業級檢驗檢測機構通過型式試驗。投標廠商應滿足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以及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通用設備(2009年版),滿足變電所無人值班的要求。招標方在技術規范書專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標方也應滿足。提供的產品應有部級鑒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證明文件。投標方應提供設備近2年運行業績表。 本規范書提出了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功能設計、結構、性能、安裝和試驗等方面的技術要求。 本規范書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對一切技術細節作出規定,也未充分引述有關標準和規范的條文,

6、投標方應提供符合本規范書和工業標準的優質產品。 如果投標方沒有以書面形式對本規范書的條文提出異議,則表示投標方提供的設備完全符合本規范書的要求;如有異議,應在報價書中以“對規范書的意見和同規范書的差異”為標題的專門章節中加以詳細描述。 本規范書所使用的標準如遇與投標方所執行的標準不一致按較高的標準執行。 本規范書經招、投標雙方確認后作為訂貨合同的技術附件,與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1.2 供方職責供方的工作范圍將包括下列內容,但不限于此內容。 提供標書內所有設備及設計說明書及制造方面的說明。 提供國家或電力行業級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型式試驗報告,以便確認供貨設備能否滿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提供設備安

7、裝、使用的說明書。 提供試驗和檢驗的標準,包括試驗報告和試驗數據。 提供圖紙,制造和質量保證過程的一覽表以及標書規定的其它資料。 提供設備管理和運行所需有關資料。1.2.7 所提供設備應發運到規定的目的地。1.2.8 如標準、規范與本標書的技術規范有明顯的沖突,則供方應在制造設備前,用書面形式將沖突和解決辦法告知需方,并經需方確認后,才能進行設備制造。1.2.9 在更換所用的準則、標準、規程或修改設備技術數據時,供方有責任接受需方的選擇。 現場服務2 技術規范要求2.1 使用環境條件 設備儲存溫度:-25-+702.1.2 設備工作溫度:-5-+402.1.3 大氣壓力: 86kPa-106k

8、Pa2.1.4 相對濕度:5%-95%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時作用。2.2 保護裝置額定參數 額定直流電源:220V (110V) 額定交流電流:5A/1A 額定交流電壓:100V/(相電壓)、100V(線電壓) 額定頻率:50Hz 打印機工作電源:交流220V,50Hz2.3 裝置功率消耗2.3.1 裝置交流消耗:交流電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In=1A) 或1VA(In=5A),交流電壓回路功率消耗(額定電壓下)每相不大于1VA,供方投標時必須提供確切數值。 裝置直流消耗:當正常工作時,不大于50W;當保護動作時,不大于80W。供方投標時必須提供確切數值

9、。2.4 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總的技術要求 環境溫度在540時,裝置應能滿足規范書所規定的精度; 環境溫度在1045時,裝置應能正常工作。 裝置至少應滿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規定、規范和標準的要求,但不限于以下規范和標準:標準號標準名稱GB/T 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 2423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GB/T 4598.17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GB/T 4598.18浪涌抗擾度試驗GB 4858電氣繼電器的絕緣試驗GB 6162靜態繼電器及保護裝置的電氣干擾試驗GB/T 7261繼電器和繼電保護裝置基本試驗方法GB/T 11287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振動、沖擊、碰撞和地震試驗G

10、B/T 14285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 14537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的沖擊和碰撞試驗GB/T 14598.9輻射電磁場騷擾試驗GB/T 14598.10快速瞬變干擾試驗GB/T 14598.131MHz脈沖群干擾試驗GB/T 14598.14靜電放電試驗GB/T 14598.19工頻抗擾度試驗DL/T 478靜態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條件GB/T 17626.1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抗擾度試驗總論GB/T 17626.2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 17626.3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GB/T 17626.4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 17626.5電快速瞬變脈

11、沖群抗擾度試驗GB/T 17626.6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GB/T 17626.8工頻磁場的抗擾度試驗GB/T 17626.9脈沖磁場的抗擾度試驗GB/T 17626.10阻尼振蕩磁場的抗擾度試驗GB/T 17626.11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度試驗GB/T 17626.12振蕩波抗擾度試驗DL/T 769電力系統微機繼電保護技術導則DL/T 5136火力發電廠、變電所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程DL/T 667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部分第103篇 繼電保護設備信息接口配套標準DL/T 720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柜、屏通用技術條件DL/T 526靜態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技術條件國家電網公司企業

12、標準變電站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技術原則(試行)國調2005222 號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及繼電保護專業重點實施要求 在雷擊過電壓、一次回路操作、系統故障及其它強干擾作用下,不應誤動和拒動。裝置快速瞬變干擾試驗、高頻干擾試驗,輻射電磁場干擾試驗、沖擊電壓試驗和絕緣試驗應至少符合IEC標準。裝置調試端口應帶有光電隔離。 保護柜與其它設備之間,應采用光電耦合或繼電器觸點進行連接,不應有電的直接聯系。 保護柜中的插件應接觸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換性,以便檢修時能迅速更換。 裝置應具有直流電源快速小開關,與裝置安裝在同一柜上。裝置的邏輯回路應由獨立的直流/直流變換器供電。直流電壓消

13、失時,裝置不應誤動,同時應有輸出接點以起動告警信號。直流回路應有監視直流回路電壓消失的告警信號繼電器。直流電源電壓在80115%額定值范圍內變化時,裝置應正確工作。在直流電源恢復(包括緩慢的恢復)到80%Ue時,直流逆變電源應能自動啟動。直流電源波紋系數5%時,裝置應正確工作。拉合直流電源以及插拔熔絲發生重復擊穿火花時,裝置不應誤動作。直流電源回路出現各種異常情況(如短路、斷線、接地等)時裝置不應誤動作。 應提供標準的試驗插件及試驗插頭,以便對各套裝置的輸入和輸出回路進行隔離或能通入電流、電壓進行試驗。、輸出回路應在柜面上有隔離措施,以便在運行中分別斷開。隔離及試驗部件應考慮操作的方便性,隔離

14、壓板標簽欄位置應安裝在隔離件本體或隔離件下部。 裝置的出口回路、主要電路、裝置異常及交直流消失等應有經常監視及自診斷功能以便在動作后起動告警信號、遠動信號、事件記錄等。 裝置中跳閘出口回路動作信號及起動中央信號的接點應自保持,在直流電源消失后應能維持動作。只有當運行人員復歸后,信號才能復歸,復歸按鈕裝在屏上的適當位置,以便于操作,并應有遠方復歸功能。用于遠動信號和事件記錄信號的接點不應保持。 裝置中任一元件損壞時,裝置不應誤動作。 所提供的保護設備應能與變電站內繼電保護運行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或直接與監控系統連接,供方應提供符合國家電網公司要求的通用規約文本。保護裝置向子站或監控系統提供的信息包

15、括: 保護的運行定值及控制字;保護的當前運行定值區;保護的動作信號、動作時間、故障相別;保護的自檢狀態,自檢出錯的類型,出錯時刻;保護的當前壓板狀態;保護的當前模擬量。提供的保護裝置應能保證接入變電所其他廠家的子站或監控系統,必要時應提供規約轉換裝置(包括在投標報價中), 保護裝置需具備3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網或 RS-485通信接口)和打印機接口。 保護裝置應具備遠方修改定值功能、軟壓板遠方投退和定值區遠方切換功能,其軟壓板遠方投退功能不允許通過修改定值實現。 微機保護裝置應具備通信網絡對時和衛星時鐘對時功能。應具備IRIG-B(DC)或脈沖對時功能,并通過保護柜端子排接線。2.5 安全自動

16、裝置的具體技術要求2.5.1 110kV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具體技術要求 .1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應確保工作電源斷路器斷開后方可使備用電源投入。.2 備用電源斷路器的合閘脈沖命令只允許動作一次,下一次動作需在相應充電條件滿足后才能允許。.3 當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斷線時,裝置不應動作,并發出斷線信號。.4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應有防止過負荷和電動機自起動所引起誤動作的閉鎖措施。.5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應有電源自動投于故障母線或故障設備的保護措施。.6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動作后,應有相應動作信號發出,直流電源消失后信號不應丟失。.7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若含有保護功能,應遵循相關保護裝置的

17、技術標準的規定。.8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應有自檢功能,當自檢到異常時,應發信號,并有防止誤出口措施。.9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具有自適應功能,應能根據用戶要求,實現橋備投、變壓器備投、分段備投和進線備投。特殊的備自投動作邏輯在專用部分中明確。 低頻低壓減載裝置的具體技術要求 裝置應具有獨立的低頻、低壓功能投入和退出回路,并具有獨立的投退壓板。.2 裝置應適用于電氣接線為并列運行的雙母線,切負荷跳閘出口不少于24個,應能接入兩段母線三相電壓,當兩段母線均正常時,必須兩段母線都符合動作條件時,低壓、低頻才能動作;當其中一段母線異常時,自動按正常的那一段母線進行判斷。.3 在線監視電網電壓、頻率及

18、它們的變化率,獨立判斷低頻低壓事故,實現低頻減載和低壓減載。.4 低頻減載出口和低壓減載出口可以分開,獨立整定。.5 裝置可以自動根據頻率降低值切除部分電力用戶負荷。低頻減載至少設置5個基本輪、3個特殊輪。.6 本裝置具有根據df/dt加速切負荷的功能,在切第一輪時可加速切第二輪或二、三兩輪。.7 裝置可以自動根據電壓降低值切除部分電力用戶負荷。低壓減載至少設置5個基本輪、3個特殊輪。.8 本裝置具有根據du/dt加速切負荷的功能,在切第一輪時可加速切第二輪或二、三兩輪。.9 具有根據df/dt、du/dt閉鎖功能,以防止由于短路故障、負荷反饋、頻率或電壓的異常情況可能引起的誤動作。具有TV斷

19、線閉鎖功能。.10 裝置開關量輸入定義采用正邏輯,即觸點閉合為“1”,觸點斷開為“0”。開關量輸入“1”和“0”的定義應統一規范為:1) “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2) “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11 裝置功能控制字“1”和“0”的定義應統一規范為:1) “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2) “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或根據需要另行定義。3) 不應改變定值清單和裝置顯示屏顯示的“功能表述”。.12 裝置的定值應采用一次值。裝置中需要用戶整定的定值應盡量簡化;需要運行人員進行功能投/退,可以在裝置中設置相應的壓板,遠方修改定值功能的投/退必須經硬壓板控制。.13 裝置打印的定值清單應與裝置顯示屏顯示的實際內

20、容一致。實際執行的定值應與顯示屏顯示、裝置打印的內容一致。.14 裝置在正常運行時應能顯示母線電壓測量值,相關的數值顯示為一次值。.15 頻率繼電器的最小整定級差應不大于0.01Hz;基本輪出口動作延時應可在0.1s99.99s范圍內進行整定,時間級差應能整定到0.01s;特殊輪出口動作延時應可在0.1s99.99s范圍內進行整定,時間級差應能整定到0.01s。df/dt最小整定級差應不大于0.1Hz/s,定值范圍不小于020.0Hz/s。.16 電壓繼電器的最小整定級差應不大于1Un;基本輪出口動作延時應可在0.1s99.99s范圍內進行整定,時間級差應能整定到0.01s;特殊輪出口動作延時

21、應可在0.1s99.99s范圍內進行整定,時間級差應能整定到0.01s。du/dt最小整定級差應不大于1Un/s,定值范圍不小于0200Un/s。.17 如有特殊要求,在專用技術規范部分中體現。 低頻低壓解列裝置的具體技術要求 裝置應能通過測量三相電壓、實現低頻事故或低壓事故時解列聯絡線,必要時也可接入聯絡線的三相電流作為低頻低壓解列判斷的輔助判據。.2 一般按線路配置裝置,如有特殊情況,需要按斷面或其他原則配置裝置,應在招標專用技術規范中規定。.3 具有TV斷線閉鎖功能。.4 裝置開關量輸入定義采用正邏輯,即觸點閉合為“1”,觸點斷開為“0”。開關量輸入“1”和“0”的定義應統一規范為: 1

22、) “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2) “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5 裝置功能控制字“1”和“0”的定義應統一規范為:1) “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2) “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或根據需要另行定義。3) 不應改變定值清單和裝置顯示屏顯示的“功能表述”。.6 裝置的定值宜采用一次值。裝置中需要用戶整定的定值應盡量簡化,宜多設置自動的輔助定值和內部固定定值;需要運行人員進行功能投/退,可以在裝置中設置相應的壓板,遠方修改定值功能的投/退必須經硬壓板控制。.7 裝置打印的定值清單應與裝置顯示屏顯示的實際內容一致。實際執行的定值應與顯示屏顯示、裝置打印的內容一致。.8 裝置在正常運行時應能顯示母線電壓測量值

23、,相關的數值顯示為一次值。.9 TA、TV斷線、直流電源消失、裝置故障等應有防止裝置誤動作的措施,并發出報警信號,以便運行人員及時檢查,排除故障。裝置在異常消失后自動恢復,解除閉鎖。.10 頻率繼電器的最小整定級差應不大于0.01Hz;出口動作延時應可在0.1s99.99s范圍內進行整定,時間級差應能整定到0.01s。df/dt最小整定級差應不大于0.1Hz/s,定值范圍不小于020.0Hz/s。.11 電壓繼電器的最小整定級差應不大于1Un;出口動作延時應可在0.1s99.99s范圍內進行整定,時間級差應能整定到0.01s。du/dt最小整定級差應不大于1Un/s,定值范圍不小于0200Un

24、/s。.12 如有特殊要求,在專用技術規范部分中體現。 穩定控制裝置的具體技術要求 裝置的基本功能:1) 電流、電壓等運行參數監視功能。2) 自動檢測并記錄通信通道中斷、誤碼等異常狀態。3) 投退通信通道功能,可通過壓板實現。4) 與裝置集中管理系統接口功能。5) 每個跳閘出口應能提供兩對以上(含兩對)跳閘觸點。6) 自復位功能,在正常情況下,裝置不應出現程序無反應的情況,在因干擾而造成程序死循環時,裝置應能通過自復位電路自動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7) 裝置應記錄必要的信息(如故障波形數據),并通過接口送出;信息不應丟失并可重復輸出,記錄信息內容主要用于判別裝置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分析動作是否正

25、確。8) 自動對時功能。.2 穩定控制主站功能:1) 滿足.1中裝置的基本功能要求。2) 監測主要輸電斷面功率、判斷設備投停狀態,識別電網運行方式。3) 自動判別電力系統故障、設備跳閘、運行參數異常等。4) 根據控制策略表,采取切機、切負荷等控制措施。5) 通過通信通道實時交換運行信息,傳送控制命令等。.3 穩定控制子站功能:1) 具備.1中裝置的基本功能要求。2) 監測本站斷面功率、識別本站運行方式,判斷本站設備故障狀態。3) 采集本站信息并通過通道傳送給穩定控制主站。4) 接收、轉發指令或信息。5) 執行切機、切負荷等控制指令。.4 穩定控制執行站功能:1) 具備.1中裝置的基本功能要求。

26、2) 采集本站信息并通過通道傳送給穩定控制主站或子站。3) 接收并執行切機、切負荷等指令。.5 裝置的動作判據: 1) 裝置的判據,應能正確區分故障元件和非故障元件以及各種類型的故障方式和異常運行方式,如線路或元件故障、振蕩、潮流轉移、過載、低頻、低壓等。2) 裝置的線路故障跳閘判據,為正確判斷本線跳閘,能采用接入保護跳閘觸點或開關位置觸點作為判斷依據。3) 僅采用電氣量判斷跳閘時,判據的延時應適當的加長,能增加開關位置觸點或其他相關條件作為判斷依據。.6 裝置的控制策略:1) 裝置內的控制策略表如不能自動匹配電網運行方式或穩定控制措施時,裝置應能夠設置多個運行方式策略表或特殊方式策略表,并能

27、夠以人工投退壓板形式啟退。對某些特殊情況,能夠設置緊急策略表,作為后備控制策略。2) 裝置能夠判別的主要故障形態有:輸電線路單相永久性故障、無故障跳閘、相間故障跳閘(含三相故障)、同通道的雙回線故障跳閘,變壓器跳閘,發變組跳閘,HVDC單極閉鎖,HVDC雙極閉鎖,同一串上的兩個元件同時故障跳閘、母線故障、其它需要考慮的多重故障等。3) 裝置中電網元件運行狀態和故障形態判據,應由裝置研發廠家根據電網運行控制要求研究制定,并要求盡量簡化需用戶整定的定值。裝置內部定值中與電網運行相關部分應予以詳細說明。.7 對雙重化配置的裝置二次回路的要求:1) 兩套裝置應分別組在各自的屏(柜)內,裝置退出、消缺或

28、試驗時,能夠整屏(柜)退出。 2) 兩套裝置應采用相互獨立的輸入、輸出回路,裝置電源及信號傳輸通道也應獨立。3) 兩套裝置通道應相互獨立,通道及接口設備的電源也應相互獨立。.8 裝置交流電壓、交流電流回路要求:1) 對于線路有三相TV的,應直接接入線路三相電壓。對于只有母線TV的,應接入切換后的三相電壓。2) 對于兩繞組變壓器或500kV三繞組變壓器,根據需要,可以接入主變壓線高、中壓側三相電壓。3) 裝置電流回路應能保證TA負載特性滿足10誤差曲線的要求。4) 裝置交流電壓、交流電流回路應能靈活適應現場的不同接入方式,如接入單相或多相電壓、電流等。.9 輸入的保護跳閘信號要求:1) 裝置需要

29、接入保護跳閘信號的,保護跳閘信號應直接從保護裝置的備用跳閘信號接入。如保護裝置跳閘信號觸點有限,能采用中間繼電器進行觸點擴展。2) 保護提供的跳閘觸點,應能經壓板控制。.10 對裝置通信接口的要求:1) 裝置應能適應光纖直接連接、SDH 2M接口、PCM 64K接口、音頻接口等。2) 光纖通道誤碼率不大于10-6時,裝置應能正常工作。3) 保護室光配線柜至屏柜、通信機房光配線柜至接口柜均應使用尾纜連接。尾纜應使用ST或FC型連接器與設備連接。光纜通過光配線柜轉接。4) 每個穩定控制通信接口設備的直流電源均取自通信專業的直流電源,并與所接入通信設備的直流電源相對應。直流電源開關的報警觸點引至監控

30、系統。各光電轉換裝置失電、故障信號引至端子排。5) 穩定控制屏和通信接口屏均應帶有光纖接線盒。光電轉換裝置及相應的光電接線盒、尾纖、穩定控制屏至光電轉換裝置之間連接用的引入光纜均由穩定控制廠家同時配套提供,并負責與通信裝置間的接口設計和配合。2.6 柜結構的技術要求2.6.1 屏體要求詳見國家電網繼電保護柜、屏制造規范。 內部配線的額定電壓為 1000V,應采用防潮隔熱和防火的交聯聚乙烯絕緣銅絞線,其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 1.5mm2,但對于 TA和TV 的等效截面應不小于 2.5mm2。導線應無劃痕和損傷。賣方應提供配線槽以便于固定電纜,并將電纜連接到端子排。賣方應對所供設備的內部配線、設備的

31、特性和功能的正確性全面負責。所有連接于端子排的內部配線,應以標志條和有標志的線套加以識別。 2.6.3 所有端子采用額定值為 1000V、10A的壓接型端子。電流回路的端子應能接不小于 4mm2的電纜芯線。TA和 TV 的二次回路應提供標準的試驗端子,便于斷開或短接各裝置的輸入與輸出回路;對所有裝置的跳閘出口回路應提供各回路分別操作的試驗部件或連接片,以便于必要時解除其出口回路。一個端子只允許接入一根導線。端子排間應有足夠的絕緣,端子排應根據功能分段排列,留有 10%的備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時再增加。端子排間應留有足夠的空間,便于外部電纜的連接。斷路器的跳閘或合閘回路端子、直流電源的正負極不應布

32、置在相鄰的端子上屏上跳閘回路應采用能接 4 mm2截面電纜芯的端子,并且跳閘回路的公共端子應采用多個端子的連接方式,以保證一個端子只允許接入一根電纜芯。屏上電源回路應采用能接 4 mm2截面電纜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負級之間應有端子隔開。2.6.4 屏面上信號燈和復歸按鈕的安裝位置應便于2.6.5 屏上的所有設備(包括繼電器、控制開關、熔斷器、空氣開關、指示燈及其它獨立安裝的設備),均應有便于識別銘牌或標簽框。2.6.6 保護柜所有空氣開關應設在門外。2.6.7 柜上設備應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裝和背后接線。2.6.8 對于必須按制造廠的規定才能進行更換的部件和插件,應有特殊的符號標出。3 試

33、驗3.1 試驗要求 供方提供的設備試驗標準應符合IEC及國標、行標的有關規范,并提供型式試驗、出廠試驗及現場投運試驗三種類型試驗報告。 供方提供的每一種型式的產品都應提供型式試驗報告和報告結論證明。 供方提供的每一套設備出廠之前都應按規范要求、國家和行業標準以及工廠規定的調試大綱進行出廠檢查、性能試驗,試驗報告應隨產品提供。當需做動態模擬試驗時,模擬系統的接線和參數由供方與需方在試驗前協商確定,按實際系統參數進行動模試驗。3.2 性能試驗 裝置內部所有元器件性能正確性試驗及所有接線正確性試驗。 模擬實際情況進行連續通電,包括交流電流、電壓、直流電源的試驗。 每個回路(除弱電回路外)應進行工頻2

34、000V、1分鐘耐壓試驗。 裝置的整定值校對和動作特性試驗。3.3 現場試驗現場實際設備接入后,在一次設備不帶電和帶電試運行時還應作測試驗收,供方應負責保護裝置的現場調試及投運試驗。現場投運前和試運行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和元件損壞,供方應及時無償修理或更換,直至符合規范要求。保修期內產品出現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術指標要求,供方亦應負責。4 技術服務、設計聯絡、工廠檢驗和監造4.1 賣方提供的樣本和資料賣方應在報價書中提供與本規范書有關的樣本,買方查核,樣本中還應包括各種額定值數據、接點數量及其數據、各元件性能、功率消耗(包括交流及直流回路,正常及動作情況)及使用說明等必需的資料。賣方還應提供裝置運行

35、及改進情況說明。4.2 技術資料,圖紙和說明書格式4.2.1 全部圖紙應為A4幅面,并有完整圖標,采用國標單位制。圖中字體不得小于3mm。4.2.2 提供最終修改圖的USB接口存儲優盤(圖形文件能夠被PC機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并提供一份可供修改的最終圖紙電子文件。4.3 供確認的圖紙在合同簽字后2周內,賣方應以快件方式提供供確認和了解的資料和圖紙。1) 裝置的交流和直流接線及輸出接點圖及它們的圖例符號說明,跳閘回路圖及說明。2) 保護柜屏面布置圖及圖例符號說明和所有元件技術參數表。3) 保護柜背面接線圖。4) 裝置的方框原理圖及其說明,各套裝置及其元件的原

36、理接線及動作原理的說明。5) 繼電器和選擇開關使用導則。買方有權要求賣方對設備部件按合同做出修改而不發生任何額外費用。買方確認圖紙時間未影響賣方交貨進度的前提下,在收到買方最終確認圖之前采購或制造時的材料應由賣方承擔全部風險和費用。4.4 買賣雙方設計的圖紙賣方在聯絡會議后的2周內,應提供經過聯絡會議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圖紙及資料,供買方設計。經過設計聯絡會議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圖紙及資料。1) 保護裝置各個部件的內部接線圖和圖例符號說明。2) 保護柜內部接線圖,包括保護柜背面布置圖及說明。3) 保護柜內端子配置布置圖。4) 保護柜內端子排的端子排列圖。5) 試驗板的接線圖。6) 保護柜地腳螺絲安裝圖

37、。7) 合同設備施工時所必需的其他原理圖。8) 所有圖紙的優盤及支持軟件。4.5 其他資料和說明書 賣方應提供給買方裝置投產前試驗用的詳細的試驗說明和技術要求,還應提供賣方提供的特殊的試驗儀器的使用說明,賣方還應提供現有裝置進行正常試驗及運行維護、故障診斷的內容和要求。 賣方應提供各裝置的出廠試驗報告。 專用工具和儀器的說明。 賣方提供與供貨裝置一致的說明書4.6 賣方提供的數據 賣方應提供投標數據和信息,要求賣方提供足以證明設備性能的技術數據。賣方應提供評標所需的資料(最新版本或修訂版)。 賣方提供的數據應包括賣方所提供產品的性能保證數據賣方應提供買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對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負

38、責,賣方所提供的資料和數據將成為合同一部份。任何數據的更改都須經買方同意。賣方還應提供保護裝置的軟件版本號和校驗碼。 如買方因設計和其它需要,要求賣方提供有關技術數據時,賣方應按買方的要求提供這些資料和技術數據。 賣方應提供供貨記錄,包括安裝地點、投運時間和運行情況。 賣方應提供產品質量合格證書。4.7 圖紙和資料分送單位、套數和地址圖紙和資料分送單位、套數和地址在專用部分明確。4.8 設計聯絡會議4.8.1 買方在收到賣方簽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內將舉行設計聯絡會議。設計聯絡會議內容:1) 賣方應對修改后的供確認的資料和圖紙進行詳細的解釋,并應解答買方對這些資料和圖紙所提的問題,經過共同討論

39、,買方給予確認,以便賣方繪制正式圖紙提供給買方。2) 賣方應介紹合同產品已有的運行經驗。3) 賣方應提供驗收大綱,工程參數表。 會議需要簽訂會議紀要,該紀要將作為合同的組成部分。4.9 工廠驗收和現場驗收要求滿足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中關于工廠驗收(現場)的規范。4.10 質量保證4.10.1 賣方應保證制造過程中的所有工藝、材料、試驗等(包括賣方的外購件在內)均應符合本規范書的規定。若買方根據運行經驗指定賣方提供某種外購零部件,賣方應積極配合。賣方對所購配套部件設備質量負責,采購前向買方提供主要國產元器件報價表,采購中應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交貨時必須向買方提供其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及有關安裝使用等技術文件資料。4.10.2 對于采用屬于引進技術的設備、元器件,賣方在采購前應向買方提供主要進口元器件報價表。引進的設備、元器件應符合引進國的技術標準或IEC標準,當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