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試述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標準設防類: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達到在遭遇高于當地抗震設防烈度的預估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嚴重破壞的抗震設防目標。重點設防類: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應符合有關規定。特殊設防類: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且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確定其地震作用。應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適度設防類:一般情況
2、下,仍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允許比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不應降低。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筑,必須進行抗震設計。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除抗震規范2010有具體規定外,對乙、丙、丁類的建筑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2. 試述建筑抗震三水準設計準則。1)剛度設計準則:建筑在其使用期間,對遭遇頻率較高、強度較低的地震即多遇地震時,建筑不損壞,不需要修理,結構應處于彈性狀態。可以假定結構服從線性彈性理論,用彈性反應譜進行地震作用計算,按承載力要求進行截面設計,并控制結構的彈性變形符合規范要求2)強度設計準則:建筑結構在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
3、允許結構達到或超過屈服極限,結構產生彈塑性變形,依靠結構的塑性耗能能力,使結構得以保持穩定保存下來,經過修復還可以使用。此時結構抗震設計應按變形要求進行。允許非結構構件受到破壞,但必須保證主要結構不受明顯損壞,以避免進行困難、昂貴的修復工作。要求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 3)延性設計準則:要求結構能經受較大的非彈性變形。在預先估計到的罕見地震作用下,結構進入彈塑性大變形狀態,部分產生破壞,但應防止結構倒塌,避免危及生命安全。這一階段應考慮防倒塌的設計。3. 試述建筑抗震二階段設計。二階段抗震設計是對三水準抗震設計思路的具體實施。通過二階段中第一階段對構件截面承載力驗算和第二階段對彈塑性變形驗算,實現
4、抗震規范2010基本的抗震設防目標。第一階段設計:應滿足第一、二水準的抗震要求。為此,應按多遇地震第一水準的地震動參數計算地震作用,進行結構分析和地震內力計算,考慮各種分項系數和內力調整系數。根據荷載組合值系數進行荷載與地震作用產生內力的組合,進行截面配筋計算和結構彈性位移控制。并相應采取構造措施保證結構的延性,使之具有與第二水準相應的變形能力。這一階段設計對所有抗震設計的建筑結構都必須進行。第二階段設計:對地震時抗震能力較低、容易倒塌的建筑結構以及抗震要求較高的建筑結構,要進行易損部位的彈塑性變形驗算,并采取措施提高薄弱層的承載力或增加變形能力,使薄弱層的塑性水平變位不超過允許的變位。4.
5、試述不規則定義。不規則:指的是超過表3.4.3-1和表3.4.3-2中一項及以上的不規則指標; 5. 對于不規則和特別不規則結構,試述進行地震作用計算和內力調整的要求及對薄弱部位應采取有效的抗震構造措施。1 平面不規則而豎向規則的建筑,應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 扭轉不規則時,應計入扭轉影響,且樓層豎向構件最大的彈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分別不宜大于樓層兩端彈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平均值的1.5 倍,當最大層間位移遠小于規范限值時,可適當放寬;2) 凹凸不規則或樓板局部不連續時,應采用符合樓板平面內實際剛度變化的計算模型;高烈度或不規則程度較大時,宜計入樓板局部變形的影響;3)
6、平面不對稱且凹凸不規則或局部不連續,可根據實際情況分塊計算扭轉位移比,對扭轉較大的部位應采用局部的內力增大系數。2 平面規則而豎向不規則的建筑,應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剛度小的樓層的地震剪力應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數,其薄弱層應按本規范有關規定進行彈塑性變形分析,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 豎向抗側力構件不連續時,該構件傳遞給水平轉換構件的地震內力應根據烈度高低和水平轉換構件的類型、受力情況、幾何尺寸等,乘以1.252.0的增大系數;2) 側向剛度不規則時,相鄰層的側向剛度比應依據其結構類型符合本規范相關章節的規定;3) 樓層承載力突變時,薄弱層抗側力結構的受剪承載力不應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65
7、%。3 平面不規則且豎向不規則的建筑,應根據不規則類型的數量和程度,有針對性地采取不低于本條1、2款要求的各項抗震措施。特別不規則的建筑,應經專門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加強措施或對薄弱部位采用相應的抗震性能化設計方法。6. 試述我國抗震規范(GB50011-2010)判斷特別不規則建筑的參考界限。1 扭轉偏大:裙房以上有較多樓層考慮偶然偏心的扭轉位移比大于1.42 抗扭剛度弱:扭轉周期比大于0.9, 混合結構扭轉周期比大于0.853 層剛度偏小:本層側向剛度小于相鄰上層的50%4 高位轉換:框支墻體的轉換構件位置:7度超過5層,8度超過3層5 厚板轉換:79度設防的厚板轉換結構6 塔樓偏置:單塔或
8、多塔合質心與大底盤的質心偏心距大于底盤相應邊長20%7 復雜連接:各部分層數、剛度、布置不同的錯層或連體兩端塔樓顯著不規則的結構8 多重復雜:同時具有轉換層、加強層、錯層、連體和多塔類型中的2種以上7. 試推導水平地震作用基本計算公式,并解釋所有變量的物理意義。 8. 試述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結構地震作用(不進行扭轉耦聯計算的建筑結構,計算其地震作用和作用效應的規定;建筑結構的扭轉耦聯地震效應應符合的要求)。9. 試述樓層屈服強度系數定義、分布及薄弱層判斷;哪些情況應該進行彈塑性分析?并給出結構彈塑性簡化分析方法。 10. 試述建筑抗震性能化設計:(1) 抗震性能化設計(確定地震動水準、選擇結
9、構性能目標、選擇結構性能設計指標)應符合的要求;(2) 抗震性能化設計計算應符合的要求;(3) 實現不同抗震性能要求的構件承載力驗算規定(設計值復核、標準值復核、極限值復核);(4) 對豎向構件彈塑性變形驗算的具體要求。1)1.1 地震動水準通常可取抗震規范89-2001-2010規定的多遇地震(小震)、設防地震(中震)和罕遇地震(大震)三個水準(三個層次)。1.2 在必要時還需要考慮近場效應的影響。抗震規范2010規定,對處于發震斷裂兩側10Km以內的結構,地震動參數應計入近場影響,5Km以內宜乘以增大系數1.5,5Km以外宜乘以不小于1.25的增大系數。1.3 對設計使用年限超過50年的結
10、構,其地震作用需作適當調整,取值需經專門研究提出并報規定的權限部門批準后采用。1.4 結構性能目標是指:對應于不同地震動水準的預期損壞狀況或使用功能,應不低于抗震規范2010規定的基本設防目標。1.5 設計應選定分別提高結構或其關鍵部位的抗震承載力、變形能力或同時提高抗震承載力和變形能力的具體指標,尚應計及不同水準地震作用取值的不確定性而留有余地。設計宜確定在不同地震水準下結構不同部位的水平和豎向構件承載力的要求(含不發生脆性剪切破壞、形成塑性鉸、達到屈服值或保持彈性等);宜選擇在不同地震動水準下結構不同部位的預期彈性或彈塑性變形狀態,以及相應的構件延性構造的高、中或低要求。當構件的承載力明顯提高時,相應的延性構造可適當降低。(2)2.1 分析模型應正確、合理地反映地震作用的傳遞途徑和樓蓋在不同地震動水準下是否整體或分塊處于彈性工作狀態。2.2 彈性分析可采用線性方法,彈塑性分析可根據性能目標所預期的結構彈塑性狀況,分別采用增加阻尼的等效線性化方法以及靜力或動力非線性分析方法。2.3 結構非線性分析模型相對于彈性分析模型可有所簡化,但二者在多遇地震下的線性分析結果應基本一致;應計入重力二階效應、合理確定彈塑性參數,應依據構件的實際截面、配筋等計算承載力,可通過與理想彈性假定計算結果的對比分析,著重發現構件可能破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武漢學院《微生物生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控制電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湛江市高中畢業班調研測試理綜化學試題
- 基礎輻射安全培訓
- 2025綜合布線系統安裝合同范本
- 2025標準自建房施工合同模板
- 2025國際建筑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 2025版短期勞動合同范本下載
- 2025廣東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存量房買賣合同范本及司法解釋
- 乙酰氯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2024年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及財務分析全套計算表格(含附表-帶只更改標紅部分-操作簡單)
- 小學英語名詞單數變復數的語法規則及練習題含答案
- NB-T+10110-2018風力發電場技術監督導則
- PaaS開發運營三級理論考試題庫(匯總)
- 2023年鄭州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單招考試面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自卸車檢驗規范
- JGJ_T231-2021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高清-最新版)
- 基于單片機的接觸器控制器設計
- 50t汽車吊性能表
- 建筑幕墻設計說明(最新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