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五年級數學相遇_第1頁
北師大五年級數學相遇_第2頁
北師大五年級數學相遇_第3頁
北師大五年級數學相遇_第4頁
北師大五年級數學相遇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師大小學數學五年級上相遇教學案例這是一篇關于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案例,小學數學學生難度大需小組合作的案例,小學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案例分析的文章.星期天上午同時出門,猜一猜,他們倆會相遇嗎?演示課件李業偉:當他們兩人一個人往右,一個往左走,就會相遇了.師:今天我1、 通過學習,幫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意義及特點,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會解決相遇求路程的問題.2、培養問題意識、應用意識,開展思維水平.3、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的水平和創新實踐水平.1、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會解決相遇求路程的問題.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水平,開展思維.教學難點:理解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第一節課課

2、堂實錄:一:從生活事例引入:在路上有沒不碰到過熟人?當時你從哪里來?你的朋友從哪里來?能說“你相遇了嗎?板書:兩個人或物體、兩地、相遇師:小強和小麗住在同一條街上,星期天上午同時出門,猜一猜,他們倆會相遇嗎?演示課件李業偉:當他們兩人一個人往右,一個往左走,就會相遇了.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個人或物體、從兩地同時出發、最后相遇的行程問題,相遇問題.自我點評:感覺到不是很自然,問題在于沒有呈現出相遇問題的多種情況,指明是研究哪一種情況.二解決問題,探索新知教學目的:理解相對而行過程中兩個物體間的距離變化,掌握相遇求路程的方法,理解速度和.培養自主學習的水平和問題意識.出例如題:小強和小麗同時從家里

3、出發,向學校走去.小強每分鐘走60米,小麗每分鐘表走70米.4分鐘后兩個人在學校相遇,小強和小麗兩個家相距多少米?師:請位同學讀讀題.師:你能用手勢表示出小強和小麗相遇的過程嗎?第一分鐘怎樣?第二分鐘呢?第三、第四分鐘呢?學生用手勢表示,指一個學生上臺演示.師: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演示第一、二、.分鐘兩個人的位置和最后相遇的過程師:求的是兩家的距離,你會解答嗎?學生自己解答,教師下臺巡視,并提出:做好的同學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還有不明白的地方,等會提出來.師:誰來說說?郭澤浩:70X460X4師板書是這樣做法的同學請舉手示意一下.全班絕大多數同學舉手了師:還有不同的

4、做法嗎?燕楠:6070X4師板書是這樣做法的同學請舉手示意一下.約有一半的同學舉手了師:誰有問題?想提問題嗎?李彥慷:70X4表示什么意思?張寧:表示小麗所走的路程師:還有問題嗎?上紫薇:為什么中間有加法?張程程:由于把小強走的路程和小麗走的路程加起來,就是他們兩個家的距離.60X4就是小強走的路程,70X4就是小麗走的路程,所以用加法.王雨寧:6070表示什么?張鑫鈺:6070表示1分鐘小強和小麗一共走的路程.師:還可以怎樣理解?師:兩種做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又有什么聯系?王麗紅:第一種是先求出小強和小麗走的路程,再相加;第二種是先求出小強和小麗1分鐘一共走的,再乘以時間.上慧芳:第一種和

5、第二種之間有簡便的關系.燕慧芳:是乘法分配律.師:觀察得很仔細.并且和前面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了.師:第二種方法中60又可以說成是小強的速度,70又可以說成是小麗的速度,6070就又可以說成是他們兩人的速度和.因此,兩家的距離又等于他們兩個人的速度和乘以時間.自我點評:課件的演示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行走情況,但幫助學生突破難點的同時,學生自己的思考顯得缺乏.速度和的出現顯得急了一些,可以先讓學生再做一兩題,在應用中充分感知后再給出速度和的概念,或者在應用題中再讓學生說說對5442,6570等的自己的理解.三應用穩固教學目的:以四個層次的練習:模仿、背向、不同時出發,還沒有相遇進行穩固1、

6、書上做一做,與例題相根本類似的練習題:2、背向求相距的問題:3、不同時出發,求相距的問題4、思考題:相遇求時間的問題.自我點評:四個層次的練習應該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如第1題讓學生自己獨立解答,第2題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再一起討論,第3題那么應放手讓學生小組里合作,交流多種做法,在一個開放的時間空間里讓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散開去.四總結評價學了什么?表現怎樣?自我點評:在總結之后還應讓學生說說“你還有什么問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課堂內向課堂外延伸.1、培養問題意識方面:在課中有強調“你有什么感覺?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問題?,在教學例題時也有提出:誰想問?誰有問題?但最后沒有時間,最后的總結

7、質疑沒有.2、 關注全體學生方面:我在巡視時片偏小了,應有針對性地看幾個學困生,或看一個大組了解學生的情況3、 放手還很不夠:例題可以讓學生先自己去嘗試解決;最后一道先出發一小時的題可以多給點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合作解決,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4、重難點還不是很透徹,直觀方面很充分,但抽象性不夠,如6070速度和的理解不夠火侯.可以讓學生說出他的獨特感受:6070表示兩個人每一分鐘接近130米,6070表示兩個人1分鐘走的路程的和.總結出速度和乘時間等于總路程也稍微急了一些,學生還不能說出來的時侯,顯得這個是老師說出來,塞給學生的.速度和乘時間等于總路程適用的還有好幾種情況,應在練習時給點出來.多

8、做幾道題讓學生充分體驗后再總結出速度和的概念.第二節課實錄:第一個環節:根本上和第一節課相同第二個環節:教學目的:喚起學生更多生活經驗,理解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時可能的多種情況,理解相遇時兩個物體的距離為0師:小強和小麗住在同一條街上,星期天上午同時出門,猜一猜,他們倆會相遇嗎?張寧:我猜會相遇,上紫薇:我猜不會相遇郭澤浩:可能會相遇,也有不會相遇,面對面走時會相遇,背過來走不會相遇,王雨寧:有可能小強和小麗走到中間就不走了,不會相遇燕楠:背過來也可能相遇,小強這樣轉一圈比手勢就會碰到小麗了.劉寧波:也有可能小強小麗同一個方向走,小強在后面追,最后追上了小麗師:看來兩個人或物體同時出發,運

9、動時會有很多種不同的情況,有面對面走的,有背對背走的,有相遇的,還沒相遇的,有繞一圈又相遇的,出課件,你能用手勢來表示一下嗎?師:你有什么感覺?張鑫鈺:我覺得面對面走兩個人越來越靠近了,學生說得不多師:面對面走,兩個人越來越靠近,也就是說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師:那最后相遇時兩個人的距離是多少?是0教師板書教師逐一根據學生的答復板書出了:兩個人或物體、同時、不同時、相向、同向、背向、相遇、不相遇、追上等師: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是這么多情況中的一種,就是兩個人或物體、從兩地同時出發、面對面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問題.第三個環節:課件出例如題:小強和小麗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學校走去.小強每分鐘走60米,

10、小麗每分鐘表走70米.4分鐘后兩個人在學校相遇,小強和小麗兩個家相距多少米?教學目的:理解相對而行過程中兩個物體間的距離變化,掌握相遇求路程的方法,理解速度和.培養自主學習的水平和問題意識.師:誰愿意來讀題?師:你能用手勢表示出來第一分鐘他們倆的位置嗎?第二分鐘第三分鐘第四分鐘又會在哪里呢?何碧瑩比劃得第一分鐘走了很長,第二三四分鐘較短,再讓林賢成來.師:你能在腦海里想象一下小強和小麗走的情景嗎?讓學生閉眼想象了4、5秒你能畫出線段圖來嗎?我巡視時看了幾個學困生和優生的.劉寧波:畫出了速度、并用數字1、2、3、4和小格子表示出了每一分鐘的路程,但每個格子長短不一.鄭紫薇:畫出了相遇的地方,用兩

11、條大弧線表示出兩個人走的,但沒有用小格子表示每一分鐘郭澤浩:一條線,不會畫王雨寧:標出了4個60、4個70上紫薇:標出了兩個起點,用省略號表示出中間有好幾分鐘師在投影上展示出了林賢成和朱華芳,讓學生說一說你認為怎樣畫好?你喜歡哪一種?師用課件演示出第1分鐘.每一分鐘表兩個人的位置和最后相遇的情景.自我點評:第一節課我是先在課件上直觀演示兩個人走的每一分鐘的位置情況,再讓學生畫線段圖,而這是一個完全放開的環節.短短的幾分鐘學生所呈現出來的不同的情況,讓我發現了在前一節課所沒有發現的豐富差異.這樣做也有利于學生讓學生把直觀的圖象轉為較抽象的線段圖;給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去畫,可以讓學生先體驗先感受,發

12、展學生的思維和培養自主學習水平,還能發現不同學生的思維的不同層次,如學困生的思維障礙在哪里,優生優在什么地方,如上面黃曉容同學畫的顯示出她的理解脫離了直觀形象的演示,抽象化的程度更加深刻一些.在學生思考之后再演示課件,直觀形象的演示和學生的抽象思考相互印證,能更好發揮課件的優勢,而不是讓課件成為開展學生思維的一個阻礙.在今天多媒體的信息技術優勢下尤其要注意這一點.2、學生自主解答:這一環節根本上和第一節課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速度和的概念沒有急于出現.1、速度和的概念出現得比第一節課遲一些,在做完書上做一做的模仿練習和背向而行求距離3道題以后,再問學生:5244表示什么?6070表示什么?5444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給這個式子取一個名字嗎?從而出現速度和的概念,再總結出:路程=速度和x時間.相比第一節課,學生在做了3道題之中對速度和的體驗更清楚更深刻了,說怎么理解5244、6070、5444的答案也非常個性化,學生能較好地理解是表示兩個人或兩輛車1分鐘一共走的路程,比擬自然和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