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種類及特點_第1頁
光纖種類及特點_第2頁
光纖種類及特點_第3頁
光纖種類及特點_第4頁
光纖種類及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纖類型及特點G652光纖纖芯圖片G657光纖纖芯圖片多模光纖纖芯圖片我們常用的光纖有G652B(藍、橙、綠、棕、灰、白、紅、黑)和G657A(藍、橙、綠、棕、灰、黃、紅、紫),兩種光纖主要特性的區別是光纖的彎曲半徑,G652B是R30(光纖彎曲半徑不可以小于30mm),G657A是R10(光纖彎曲半徑不可以小于10mm)G652光纖的排列順序G657光纖的排列順序光纖類型知識:ITUT建議規范分類:G.651、G.652、G.653、G.654、G.655、G.656、G.657MMF(MultiModeFiber多模光纖)-OM1光纖(62.5?125u6-OM2?OM3光纖(G.651光

2、纖)其中:OM250?125unpOM3一新一代多模光纖。SMF(SingleModeFiber單模光纖)- G.652(色散非位移單模光纖)- G.653(色散位移光纖)- G.654(截止波長位移光纖)-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G.657(耐彎光纖)G.651:長波長多模光纖(ITU-TG.651)50/125pm梯度多模光纖工業標準。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建立。ITU-TG.651即OM2?OM3光纖或多模光纖(50?125ITU-T推薦光纖中并沒有OM1光纖或多模光(62.5?125,但它們在美國的使用仍非常普遍。主要應用于局域網,不

3、適用于長距離傳輸,但在300至500米的范圍內,G.651是成本較低的多模傳輸光纖。G.652:常規單模光纖(色散非位移單模光纖),截止波長最短,既可用于1550NM,又可用于1310NM。具特點在設計和制造時的波長在1310nm附近時的色散為零,1550nm波長時損耗最小,但色散最大。(1310nm窗口的衰減在0.30.4dB/km,色散系數在03.5ps/nm.km。1550nm窗口的衰減在0.190.25dB/km,色散系數在1518ps/nm.km。)主要缺點是在1550波段色散系數較大,不適于2.5Gb/s以上的長距離應用。G.652A?B是基本的單模光纖,G.652C?D低水峰單模

4、光纖。G.653: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在1550nm波長左右的色散降至最低,從而使光損失降至最低。G.654:截止波長位移光纖。1550nm下衰耗系數最低(比G.652,G.653,G.655光纖約低15%),因此稱為低衰耗光纖,色散系數與G.652相同,實際使用最少的一種光纖。主要應用于海底或地面長距離傳輸,比如400千米無轉發器的線路。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NZ-DSF:Nonzero-Dispersion-ShiftedFiber)。G.653光纖在1550nm波長時色散為零,而G.655光纖則具有集中的或正或負的色散,這樣就減少了DWDM系統中與相鄰波長相互干擾的非線性現象的不良

5、影響。第一代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如PureMetro光纖具有每千米色散等于或低于5ps?nm的優點,從而使色散補償更為簡便。第二代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如PureGuide色散達到每千米10ps?nm右,使DWDM系統的容量提高了一倍。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纖。非零色散位移光纖的一種,對于色散的速度有嚴格的要求,確保了DWDM系統中更大波長范圍內的傳輸性能。G.657:耐彎光纖,也叫彎曲不敏感單模光纖,彎曲半徑最小可達510mm。ITU-T光纖系列中的最新成員。根據FTTx技術的需求及組裝應用而生的新產品,2006年出臺,主導廠商為德拉克通信科技。G.657A光纖與G.652光纖兼容,G.

6、657B光纖無需與傳統單模光纖在連接上兼容。超貝光纖一一10G以太網多模光纖。.657光纖將成為FTTx建設的主流(轉自線纜信息網)發表于:2009-7-1510:20:03作者:sxh目前國內普遍應用的G.652標準光纖的彎曲半徑為25mm受彎曲半徑的限制,光纖不能隨意地進行小角度拐彎安裝,因此,FTTx的施工比較困難,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夠進行。因此,業內急需一種彎曲半徑更小的光纖。G.657降低FTTx維護成本2006年12月,ITU-T第十五工作組通過了一個新的光纖標準,即G.657,稱為“用于接入網的低彎曲損耗敏感單模光纖和光纜特性”。根據G.657標準,光纖的彎曲半徑可達510mm

7、因此符合G.657標準的光纖可以像銅纜一樣,沿著建筑物內很小的拐角安裝,非專業的技術人員也可以掌握施工的方法,降低了FTTx網絡布線的成本。除此以外,實際施工中光纖的彎曲半徑一般會小于該類光纖的最小彎曲半徑,當光纖發生一定程度的老化時,信號仍然可以正常傳送。因此,G.657標準有助于提高光纖的抗老化能力,降低FTTx的維護成本。對于G.657光纖的應用前景,近日Ovum-RHKg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08年鋪設的光纖33刈于FTTx,中國自2009年起將引領世界敷設FTTx光纖。2008年開始,國內就已經有部分運營商對G.657進行了鋪設,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及其他FTTH試點城市,樓宇內

8、綜合布線都采用G.657.A或者G.657.B光纖。G.657將完全替代G.652用于FTTx的光纖要能降低用戶的平均成本,并滿足各種接入網用光纜的設計要求,如微纜、氣吹纜和室內/室外兩用纜及多種引入方式,還要能滿足抗彎曲,在密集布線、小彎曲半徑下低的彎曲附加損耗和高的機械可靠性,同時便于施工,易于接續或連接。FTTx基礎設施通常分為室內和室外,與G.652D光纖完全兼容的G.657光纖將有助于簡化系統設計和降低安裝維護成本。在抗彎曲光纖設計和應用方面,需要避免一些誤區,G.657光纖不僅關注彎曲附加損耗,而且還需要對機械性能給予足夠的關注。G.657B小MFDt纖也是一個誤區,即使采用全玻璃

9、結構的光纖,采用下陷包層設計,同樣能夠獲得與G.652相匹配的MFDft徑。對于FTTx光纖要求,需要低成本和良好的適應性,滿足各種接入網用光纜的設計要求,室內室外、氣吹纜、微纜和多種接入方式,抗彎曲,支持密集布線、小彎曲半徑下低彎曲附加損耗和高機械可靠性,便于施工和光纜的分配,易于接續或連接。這些都要求光纖具有低宏彎和微彎損耗,滿足G.657B對彎曲的要求。光纖有高抗疲勞參數,與G.652D兼容,并且具有全玻璃包層結構,另外要求有先進的制造工藝。考慮光纖抗彎曲性能時,必須考慮兩點,一是低彎曲附加損耗,無論光學性能還是機械性能,都要能夠抗彎曲。G.657A光纖設計相對簡單一些,因為和G.652

10、D完全兼容,彎曲性能要求也相對低一些,在常規G.652光纖設計上通過適當減小光纖彎曲,增加波長,就能夠和G.652D完全兼容。對于彎曲性能要求更高的G.657B光纖,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從光纖材料看,目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全玻璃光纖結構,又有兩類,在光纖光學外層增加一個下陷包層,增加對光的限制,但這種光纖不能夠與G.652D兼容,在應用上會帶來一些連接上的問題。另外一類就是空氣包層光纖,又分為多孔包層光纖或微孔結構光纖和隨機分布微孔包層光纖,它對光的限制作用更強,所以很容易實現很高的抗彎曲性能,但是這些光纖在與G.652D兼容性上有一些問題。二是很小彎曲半徑下的機械可靠性。光纖在彎曲時,光纖外側

11、必然受到張應力的作用,彎曲半徑越小受到的張應力越大,設計光纖時必須考慮張應力作用對光纖壽命的影響。通過改善光纖疲勞參數ND,改善光纖的機械可靠性。對一段光纖進行彎曲,光纖動態疲勞參數越大,光纖彎曲半徑就越小。同時滿足G.657A、G.657B的光纖才是真正滿足FTTx光纖要求的光纖。未來幾年,G.657光纖將替代G.652光纖,以協助運營商建設更好的FTTx光纖網絡。這給中國的光纖企業特別是直接生產G.657標準光纖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G.652.A、G.652.B、G.652.C和G.652.D光纖光纜的特性特性1參數數值光纖類型G.652.AG.652.BG.652.CG.652.D模場直徑范圍8.6-9.5仙m8.6-9.5仙m8.6-9.5仙m8.6-9.5仙m包層直徑125.0乩m125.0pm125.0pm125.0pm色散入0min1300nm1300nm1300nm1300nm入0max1324nm0.093ps/nm2km1324nm1324nm1324nmSomin2c0.093ps/nmkm0.093ps/nmkm2c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