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生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一:關于大學生手機依賴性的調查報告 關于大學生手機依賴性的調查報告 (一)導言: 調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程度及引導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有個正確態度。 調查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手機功能的不斷完善使得年輕一代對手機的依賴程度逐年攀升,為什么大學校園中會掀起手機熱”。大學生作為知識水平和能力素養都比較高的群體,為什么依然會出現“手機依賴癥”這一社會逐漸熱趨化的病癥呢?同時,手機對他們的生活又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通過調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學生在手機使用上存在的問題,了解手機依賴癥的發生現狀及其不良影響
2、,為今后開展相應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從而更好的了解手機在大學校園中引發的各種問題的原因,達到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手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樹立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調查對象:華南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是什么導致大學生會出現手機依賴性;手機依賴性的影響;如何減少對手機的依賴性。調查人員:XXX (二)問卷調查方法 1.文獻回顧 手機改變著你我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我們是否能意識到手機的問題?因此我們小組給大家介紹不同時期關于手機各個方面的相關文獻資料和相關報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機誕生以來,于1987年手機在中國大陸出現,由原
3、先的“大哥大”到現在性能多樣,樣式各異,手機不再是身份和社會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隨著手機的普及,關于手機的研究也逐漸興起。 為了能吸引消費者,國內外研究者更多關注于手機的設計、使用和消費者購買手機指導等方面。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人們更多的將關注集中在手機這個物體本身表層上,忽略了手機的使用者、使用手機的影響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紀之交,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的使用率逐漸提高,人們開始關注手機使用對使用者生理的影響。同時期相關的研究詳細的分析了手機硬件對人體的傷害,如輻射、燃燒、爆炸等。但是,這些研究忽略了長時間使用手機所引起的非手機硬件上的傷害。如長時間發短信造
4、成手指肌肉損傷等。同時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響方面,忽視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影響。 新世紀至今,手機的研究也發展到了從經濟學角度、哲學角度、傳播學角度、生理角度等層面上。 2.研究假設 我校大學生對手機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賴性。基本依據: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身邊的同學們手機使用頻率非常高;其次是大量的調查結果顯示出大學生對手機具有依賴性。 3.研究方法 首先我們小組自主設計問卷,一部分印發400分問卷給各院各級同學,另一部分將其上傳至問卷調查網站,并將鏈接(/jp/1910654.aspx)廣泛發送給同學,收集數據,并進行深入分析。 4.樣本及抽樣 以我校以及附近大學擁有手機的同學作為對
5、象,然后進行隨機發放問卷,最后對其進行數據資料經微機處理分析以及網上數據統計得出調查結果。 (三)調查與分析 1關于“手機依賴癥” “手機依賴癥”可以說是一種對手機產生病理性依賴的綜合癥,由于某種原因過渡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 標準主要表現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 二是手機過多使用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手機不在身邊時,經常看手機,看是否有短信電話等,會感覺到焦慮,緊張,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手機。 雖然目前,國內外尚無手機使用時長的科學標準,但一般認為,過度頻繁地使用手機,如每天發短信或打電話10次或娛樂超過5小時以上即是使用時間過長。 2.
6、調查研究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55張,回收率89%。從問卷情況上看,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較重。 如問卷第8題,如果離開手機,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內,36%選了一天,過半的人對手機嚴重依賴,如果忘記了拿手機,17.1%的人感到焦慮不安,46.4%的人感到不適應,心理上這已經影響到他們的心情,從而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行為,手機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如同遙控自我的線,一旦離開了就魂不守舍。(詳見下圖分析) 第八題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 第8題) 針對依賴性,我們又設計了第14題,有70.
7、1%的人在發信息的時候侃侃而談,而面對面的時候卻無話可說,有些大學生性格內向,有手機他們會感到更踏實,從而與人交往的情況也更少了,造成他們與人交往的缺陷,手機的依賴性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傷害。手機作為一種新媒介,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直接溝通,甚至助長了孤獨感。 十四題 A61% (第14題) 對于手機在充電的時候(第7題),57.5%的人偶爾玩手機,34%的人經常玩,而且,在上課的時候,70.7%的人偶爾玩手機,18.3%的人經常玩。對于以上的情況,手機成了他們娛樂消遣的重要方式,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從一定程度上,占據了他們的部分生活空間,讓原本忙碌的大學生更懶于或擠不出時間來升級自己其
8、他方面的技能,更有甚者是沉迷于虛擬的網上世界,與現實生活脫節。 第七題 A (第7題) 現代社會大學生學習、生活壓力巨大,人際交往日益頻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這些原因使得手機成為大多數人學習和生活的重心,而不僅僅單純的便攜式通訊工具了。在本次對手機的認識的調查中(第2題),44.2%的大學生認為手機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傳播媒介,38.5%的則把手機界定為具有通訊功能的娛樂設備,認為手機是便攜式的通訊工具的僅占22%。可見,手機已經慢慢地深入到我們大學生的生活中了,把手機當作娛樂消遣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了,同時也因此助長了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 第二題 AC 37% (第2題) “手機依賴性”導致
9、了大學生消費觀出現了偏差。在本次平均每月手機花費調查中(第10題),30-50元的占53%,而50-100元的占到了20%,100元以上的則有6%,這個花費顯然是巨大的。因為眾所周知,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園集群網,大學生平時所需處理的社團工作、學生工作可以通過撥打短號而不產生話費的。現今中國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 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生活用品開銷的。消費能力有限,如果每個月一部分的生活費養手機,那必將會對學生本人還有家庭造成經濟上的壓力。 第十題 D B52% (第10題) (四)討論與小結 1.大學生出現手機依賴的原因
10、主觀原因: 一是大學生從眾心理和盲目攀比的錯誤價值取向造成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隨著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消費不僅僅是滿足于消費品的使用價值,手機更是成為一種彰顯品味個性的工具。根據心理學原理,人的某種需求未得到滿足,則就會產生滿足這種需要的動機,認為手機作為一種時尚型、炫耀型消費品的錯誤價值觀念就易造成大學生對手機的沉迷。 二是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通過我們對周圍同學調查發現對手機依程度與自制能力反相關。大學與其他學習階段有相當大的區別。大學期間課余時間比較多,學生的自由度比較大。學校對手機的監管放松,所以有些學生因為無聊,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手機玩樂上。 以上都是內因,外因也有兩
11、點: 第一是對外的誘惑。不僅包括大學中玩手機的氛圍的影響,手機本身功能不斷完善更加豐富。大學里課程少,很多人跟風隨之注意力轉移到了手機上來。電子技術的先進性。大量智能電子產品涌入市場。大學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其消費主體。手機娛樂功能的拓展是對大學生的極大誘惑。 第二是當今大學生就業、學習、人際壓力過大。大學生是處在校園和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蟻族”、“蝸居”這些都成為大學生面臨學習就業壓力的難題。生活壓力巨大,人際交往頻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更快,這使得手機成為必不可少的重心。把人際間的溝通通過手機來完成,手在某種程度上代替的人際直接溝通。或者因學習過于壓抑,需要通過游戲聊天來排遣。 篇二:關于大
12、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的調查報告 關于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的調查報告 調查小組組長: 學號:201104044111 調查小組成員 學號:201104044110 調查小組成員: 學號:201104044109 執筆者:學號:201104044111 內容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走進大學的校園隨處可見拿著手機聽歌聊天的同學們。目前大學生擁有手機的數目迅猛增加。 本文以在校的大學生為對象,在大學生群體中一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了當前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基于以前學者的研究大學生已經患上了 “手機依賴癥” 的觀點,本文通過自制調查問卷,對大學生們使用手機的目的,時長,
13、以及使用心理進行調查,分析其成因以及對學生自身和學校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使學生擁有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素質,更好為社會做出貢獻。 關鍵詞:大學生;手機依賴;對策建議 手機依賴癥: 基本概念 、 手機依賴是指由于某種原因過度地濫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 適應的一種現象。有研究者認為界定手機成癮的標準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 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 工作和學習;三是停機或手機不在身邊時, 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也有專家強調“手機成癮者”嚴重時 會出現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癥狀。 手機幻聽大致表現為擔心手機
14、會響,每半小時看一次手機;手機無來電,卻能“聽”到手 機鈴聲;無論手機放在哪里,都覺得手機在響鈴或振動;手機來電時異常緊張,甚至心跳加速。 一、 調查的原因及目的。 現在手機成為通訊的工具,集多種功能與一身。除了方便人們之間的聯系,并且獲取到大量的信息外,還可以通過游戲,音樂等娛樂豐富我們的生活。現在 的大學生們幾乎人手一臺手機,而且是多功能的手機,這對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可是這畢竟跟網絡一樣對我們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針對現在的大學生使用手機非常頻繁,甚至手機不離手機的情況,做了一個調查,以便分析這種現象的成因并改善。 二、調查時間、地點、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時間:2012年7月-8月。 (
15、二)地點:大學。 (三)對象:在校的大學生。 (四)方法:首先自主設計問卷,然后將其上傳至“問卷星”專業的問卷調查網站,并 將鏈接廣泛發 “問卷星”專業的問卷調查網站 送給各位同學,收集數據,并進行深入分析。 內容大概為同學們對手機使用的時間,原因,以及使用的心理進行了解。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一)你的性別? 本次的調查報告以男女比例差不多為二分之一分配。 (二)使用手機的主要目的? 選項 小計 比例 方便聯系 工作需要 上網 玩游戲 其他 34 1 6 1 2 77.27% 2.27% 13.64% 2.27% 4.55% 現在大學生們使用手機的目的還是以方便聯系為主,但是以上網為目的的
16、占到了13.64%,玩游戲的也有2.27%。一以這些數據看來手機對我們的負面影響還是存在的,它像網絡一樣是一把雙刃劍,看到它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也要注意危害。 根據數據體現大學生們使用手機都有一定歷史了,而且使用時間特長的比例也不少.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學之前就擁有自己的手機的.使用手機的習慣不是一日就形成的. (四)你覺得手機是否豐富你的課余生活? (五)你的手機通常放在哪里? (六)你無聊的時候會不會第一時間找手機? (七)你一天玩手機的時長? (八)長時間玩手機你會覺得? 選項 小計 比例 頭暈 無聊 興奮 其他 9 30 1 4 20.45% 68.18% 2.27% 9.09% (九
17、)你認為手機在你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這幾個問題中可以分析得到:手機在同學們的心中地位是重要的,大多數認為它是必需品,并且豐富了我們的課余生活。雖然長時間玩手機會覺得無聊并且會 篇三: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的調查報告 摘要 手機作為一種溝通工具早已深深植入我們的心中,隨著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它已成 為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學生更是人手一部。不得不承認,手機確實對 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可手機也有它有害的一面。如手機輻射、手機攀比之風、手機 過度依賴而引起的心理問題等等。因此,我們針對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問題進行了調查。 調查內容大致包括:手機品牌、手機的價位、使用手機的
18、主要目的、某些場合對手機的處理 情況等。最后給出針對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幾個建議,從而幫助大學生能夠更好地使用手機, 減少手機所帶來的危害。 目錄 一、 調查說明. 3 二、 大學生使用手機價格的結構分析. 3 三、 大學生每月用于手機費所花費用的情況分析. 4 四、 對大學生使用手機目的的分析. 4 五、 大學生下意識的看手機的反應的分析. 5 六、 大學生對于忘記帶手機時的反應的分析. 5 七、 綜合分析. 6 八、 建議. 6 一、 調查說明 調查目的是為了了解大學生使用手機的現狀和對手機的依賴程度,發現大學生在使用手機上的一些問題。為大學生正確使用手機,不讓手機成為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罪魁禍首提出建議。 調查對象是全體在校大學生,既包括本校各年級在校大學生,也包括其他地域、其他大學的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本次調查采取的是問卷調查,調查主要針對本校各年級在校大學生,共有80份有效問卷,回收有效調查問卷72份,對其中的72份進行整理分析。 二、 大學生使用手機價格的結構分析 大學生使用手機價格的結構分析 就目前大學生而言,大學生使用的手機價格主要在500-1000元之間,而1000-1500之間也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由于大部分學生的手機都是由父母出錢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協會合同協議
- 碳鋼噴砂合同協議
- 珠寶理財合同協議
- 直播退股合同協議
- 總監勞動合同協議
- 托管車輛合同協議
- 豬場轉包合同協議
- 招標合同三方協議
- 軟文發布合同協議
- 2025年離岸金融項目合作計劃書
- 任務2 比亞迪·秦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構造與檢修
- 校園天眼平臺建設方案
- 世界500強企業管理層最鐘愛的管理工具合集
- 森林管護工參考試題及答案
- 2022-2024年高考數學試題分類匯編:導數及其應用(解析版)
- GB/T 17727-2024船用法蘭非金屬墊片
- 前程無憂國企筆試題
- 人教版初中數學一次函數專題訓練100題含參考答案(5篇專項)
- 2023.05.06-廣東省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隱患識別圖集(高處作業吊籃工程部分)
- 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工作
- SY-T 5412-2023 下套管作業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