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驗報告_第1頁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驗報告_第2頁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驗報告_第3頁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驗報告_第4頁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準考證號:100214101370 姓名:倪帥彪 院校:河南科技大學專業名稱:080302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獨立本科段)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驗報告實驗一常用傳感器(電感式、電阻式或電容式)靜態性能測試一、實驗目的:1進一步認識電阻式、電感式、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性能與應用。2以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屬于互感型電感傳感器)的測量電路為典型,了解調幅-調解電路的基本構成與特點。3掌握測試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變換特性的基本方法,比較電感式傳感器的交流輸出特性和解調后的直流輸出特性。4. 了解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與電路的靈敏度、線性度數據處理的方法。二、實驗原理與裝置1實驗裝置與儀器

2、(1)WJ-1型小位移特性實驗儀一套。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實驗裝置一臺。電感檢測線路板一臺。頻率4005KHz可調,電壓15V可調,電感實驗激勵振蕩源一臺。(2)數字電壓表一只。(3)雙蹤電子示波器一臺。2實驗原理 實驗裝置的龍門框架上固定精密螺旋測微儀,精度達0.01mm。框架下固定差動變壓器組件。調螺旋測微儀,可使其端部聯接的差動變壓器的可動鐵心發生位移,從而使互感發生變化。鐵心的位移量由螺旋千分尺讀出。電感量的變化通過檢測線路(見圖1-1)轉化為電壓的變化輸出。由于差動變壓器式傳感器直接輸出的信號為調幅波,雖然含有位移量大小和方向的信息,但不易讀出。所以應經過相敏檢波電路(由四個二極管

3、組成的環形相敏解調器)處理后,方可輸出與輸入位移信號波形相同的電壓波形。變壓器的激磁電源由電感振蕩源提供。數字電壓表用于測量輸出電壓。示波器用于觀察傳感器的交流輸出信號(調幅波)與輸入位移量大小、方向的對應關系。a)b)圖1-1 差動變壓器式傳感器及其測量電路a)差動變壓器原理 b)測量電路三、實驗內容1測量差動變壓器式位移傳感器的直流輸出特性,即靜態特性曲線。計算靈敏度與線性度。2用雙蹤示波器觀察傳感器的交流輸出信號,即調幅波與位移大小、方向的對應關系和與激磁電源頻率、電壓大小的關系。四、實驗步驟1在實驗裝置框架下,固定差動變壓器組件,螺旋測微儀端部固定差動變壓器鐵心,面板上固定電感檢測線路

4、板。2在轉換機箱上插入電感實驗用激勵振蕩源插件。圖1-1B為電感檢測線路板,振蕩源的輸出與檢測線路板上的孔7聯接。3差動變壓器的1、4、5、8(圖1-1A)與線路板上的1、2、3、4聯接。差動變壓器的9、10與線路板的5、6聯接。4用雙蹤示波器觀察交流輸出波形時,檢測線路板上的1與9、3與10聯接,從孔16輸出的調幅波接入雙蹤示波器,以觀察輸出波形。雙蹤示波器的另一輸入口可接入差動變壓器的激勵電廠作為參考信號,以觀察調幅波的相位與鐵心位移方向的對應關系。5做直流輸出特性實驗時,將檢測線路板的1與14、3、與13、9與15、10與12聯接,從孔17輸出直流電壓(mV),接入檢測儀器指示單元的插入

5、插孔usr。若用數字表指示輸出時,可將插孔17與數字表聯接。6打開轉換器電源預熱15分鐘左右,將指示單元測量選擇開關撥向V處,電感振蕩源頻率調節到1KHz左右,輸出電壓為5V。再將測量選擇開關撥向A處,準備測量。7調節螺旋測微儀到中間位置約12(mm)處,再以此為零點。再調節龍門框架上下滾花螺母,使鐵心調節到差動變壓器的中間位置,毫安表指示為零;否則,調節零電位器使之為零。之后,調節螺旋測微器向上或向下位移10(mm),毫安表指示應為10(mA);否則,調節調滿電位器。8以螺旋測微儀12(mm)刻度為零點,在±10(mm)范圍內每變化2毫米為一點,逐點測量差動變壓器的輸出,并重復三次

6、,記入表1-1。表1-1 差動變壓器位移傳感器的輸出特性數據距離 項目鐵心位移(mm)-10-8-6-4-20246810輸出(mV)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Y1擬合方程理論值Y1非線性差值L= Y1-Y1非線性LN9取三次各測量點的平均值,以鐵心位移為橫坐標,輸出值為縱坐標,繪圖。10用平均法求線性擬合直線,并以此為理論值,求該差動變壓器的非線性。五、實驗報告要求1繪出實驗系統框圖,并加以說明。2用平均法確定由實驗數據所得平均值的擬合方程,計算傳感器的非線性度,并填入表1-1中。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傳感器的輸出電壓yi與鐵心位移x的對應關系曲線,即輸出特性曲線。4根據雙蹤示波器的波形(調幅波)

7、,定性繪制傳感器輸出交流波形與輸入位移大小、方向的對應關系圖。5思考題(1)差動電感式傳感器與差動變壓器在結構、原理上有何異同?.差動電感是基于電橋工作原理;差動變壓器直接輸出信號。(2) 對電感式傳感器的激勵振蕩源應有哪些要求?1、檢測距離的衰減性;2、現場抗干擾能力;3、安裝方面;4、穩定運行的保障。實驗二濾波器的頻率特性實驗一、實驗目的1.了解無源和有源濾波器的類型、電路構成、工作原理、特性和應用,比較其性能的不同點。2.通過對濾波器頻率響應特性的測試,掌握對元件或系統做頻率特性測試的方法。二、實驗原理、裝置和儀器實驗裝置及儀器見圖2-1,其中濾波器實驗板上可根據實驗內容的不同接插組成不

8、同濾波器。信號發生器輸出幅值恒定、頻率可調的正弦波電壓作為濾波器的輸入信號ui,由雙蹤示波器監測其幅值。在每一給定頻率下,從雙蹤示波器讀出輸出電壓u0及u0與ui的相位差 。直流穩壓電源為有源濾波器的運算放大器提供±12V電源。三、實驗內容及步驟圖2-1濾波器頻率特性測試系統框圖1實驗內容(1)RC無源一階低通濾波器的頻率特性測試 RC無源低通濾波器如圖2-2A所示。如果負載電阻RL=,其幅頻特性 和相頻特性 為 式中 此為一階低通濾波器,其選擇性較差,截止頻率 。無源濾波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缺點是帶負載能力差。 a) b) c)圖2-1 濾波器電路圖a) RC無源低通 b) 有源低

9、通RC c) 多路有源反饋帶通(2)RC有源一階低通濾波器頻率特性測試 RC有源一階低通濾波器如圖2-2B所示,其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為式中 由式可見,RC有源一階低通濾波器的頻率特性和RC無源一階低通濾波器相似,但增益不同,所以帶負載能力強。(3)多路負反饋有源帶通濾波器頻率特性測試 電路原理如圖2-2C所示。其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為 式中 : 中心頻率 :品質因素 :可取參數為R1=7.5(kW),R2=20(kW),R3=16(kW),C1=C2=C=0.01mF2.實驗步驟三個實驗對象雖然不同,但均是測試濾波器的幅頻、相頻特性。因而,實驗方法及步驟相同。其實驗結果可填入表2-1中。(1)

10、按圖S-3A選擇R、C元件,測試參數R=1(kW),C=0.02mF,RL=1(kW),計算截止頻率。在濾波器實驗板上,按圖S-3A接線,插入R、C元件,但先不接入RL(即RL=)(2) 按圖S-2聯接測試系統,由信號發生器輸出幅值恒定的正弦信號(約1(V),用雙蹤示波器監測波形,不斷改變信號頻率f,使,0.1,0.2,并從示波器上讀出濾波器輸出正弦電壓的幅值,記入表2-1中。將信號源電壓及濾波器輸出電壓同時送入雙蹤示波器(或其它測試相位差的儀器),觀察并計算相位差,記入表S-2中。表2-1f(Hz)0.010.10.20.30.40.50.60.70.80.91.02.03.04.05.0(

11、4)在濾波器的輸出端并聯接入負載RL=1(kW),重復上述實驗,記錄有關數據。(5)按圖2-2B選擇運算放大器,取R=R1=1(kW),C=0.027mF,(kW),RL=1(kW),計算截止頻率及增益K,在濾波器實驗板上按圖2-2B接線,并插入相應元件。重復(2),(3),(4)操作,記錄數據,填入表2-1中。(6)按圖2-2C選擇運算放大器(如)、阻容元件值,在實驗板上聯接。計算中心頻率及品質因數Q,此時,。(7)按(2),(3),(4)順序測試、記錄數據,填入表2-1中。四、實驗報告要求(除一般要求外)1 根據實驗數據表繪制RC無源一階低通、RC有源一階低通濾波器的幅頻特性。從中找出實際

12、曲線上的截止頻率,與理論計算值相比較,并分析誤差。2 根據實驗數據表繪制多路負反饋有源帶通濾波器的幅頻特性、相頻特性,與理論計算值相比較,并分析誤差。3 思考題1濾波器的階數與其性能有什么關系?階數越高,濾波反應越靈敏,延遲小 但不是越高越好2階數對濾波器的那些性能有影響?階數,通俗的理解,就是諧波過濾的次數,階數越高,諧波濾除率就會越高,但是,成本增加也會越厲害,所以,不能一味的追求階數,還要考慮成本要求實驗三 壓力傳感器的靜態標定一、實驗目的1通過實驗,掌握傳感器的靜態標定方法及標定數據的處理方法。2學會根據靜態標定曲線,計算傳感器的靜態性能指標。3掌握傳感器靜態標定系統的組成。4進一步認

13、識應變式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及相匹配的測量電路。5了解動態電阻應變儀的使用方法。二、實驗裝置及儀器1.應變電阻式壓力傳感器一臺PBR-2型,0.175(MPa)。2活塞式壓力計一臺 量程0110(MPa)。3標準壓力表一只 量程0110(MPa),精度05級以上。4Y6D-3A型動態應變儀。5數字萬用表(電壓表)。6溫度計 050()。三、實驗原理1靜態標定系統靜態塞標定是給傳感器輸入已知不變的標準非電量(本實驗為標準壓力),測出其輸出,給定標定曲線、標定方程,從而計算靈敏度、線性度、滯差、重復性等傳感器的靜態指標。對傳感器進行靜態標定時,首先,要建立靜態標定系統。圖3-1為壓力傳感器靜態

14、標定系統的框圖,其系統的關鍵是標準壓力發生器及標準測試系統,即圖中的活塞式壓力計及標準壓力表。活塞式壓力計人為地對被標的壓力傳感器施加標準壓力,其值由彈簧管式標準壓力表顯示。應變電阻式壓力傳感器將壓力轉換為電橋橋臂的電阻變化,再經動態應變儀處理、放大后,輸出的電壓由數字萬用表讀出。活塞式壓力計每產生一個標準壓力值,系統相應輸出電壓值。在傳感器量程范圍內,至少要標定510個點。通過由零上升到最大量程值,再由最大值逐漸下降到零的工作循環,可得到一條標定曲線。圖3-1 壓力傳感器的靜態標定系統圖活塞式壓力計是一種較精密的測量儀器,工作時應水平放在無振動的工作臺上。由于介質(實驗中為液壓傳動油)的粘度

15、與溫度有關,實驗應在環境溫度,t=20±3()、相對濕度不大于80的條件下工作。2PBR-2型應變電阻式壓力傳感器及測量電橋圖3-2所示為PBR-2型應變電阻式壓力傳感器的結構原理圖。活塞式壓力計產生的標準壓力作用在感壓膜片4上,膜片變形推壓感測薄壁圓筒 (或稱應變管)3,在壁筒沿軸線方向貼一應變片R1,沿圓周方向貼一相同阻值的應變片R2。受壓時,軸向壓縮,橫向膨脹,而使R1阻值降低、R2阻值增加。如此布片不僅提高了靈敏度,也實現了溫度補償的功能。測量電橋如圖3-3所示。R1、R2為電橋的兩相鄰臂,另外兩臂是阻值與Rl、R2相同的固定電阻R3、R4由動態電阻應變儀的電橋盒提供。圖3-

16、2 PBR-2 型壓力傳感器1-引線 2-應變片 3-應變管 4-感壓膜片圖3-3 測量電橋及應變儀框圖1-電橋盒 2-調幅波放大器 3-相敏檢波器 4-濾波器5-振蕩器 6-緩沖器(放大器) 7-電源3動態電阻應變儀的工作原理該儀器是與應變式傳感器配套的測量儀器,主要由測量電橋、交流放大器、相敏檢波器、濾波器和電源供給器組成。交流測量電橋的電源由振蕩器供給10(kHz)的正弦波電壓。應變儀將電橋輸出的調幅波經過交流放大一相敏檢波一低通濾波后輸出電壓(或電流),由數字電壓表顯示電壓值。在應變儀的主機中裝有電橋的微調平衡裝置(包括電阻、電容微調)和電標定裝置。當活塞壓力計給出的標準壓力為零時,理

17、論上電橋平衡,無信號輸出。但實際上由于各種原因(如橋臂電阻阻值誤差、放大器零漂等),可能有信號輸出,此時應微調應變儀的平衡裝置,使輸出信號為零。四、實驗步驟1將被標定的壓力傳感器和標準壓力表安裝在活塞式壓力計上。2給活塞式壓力計充油、排氣,并排除標定壓力下的漏油現象。3通過傳輸電纜將傳感器的R1、R2聯接到動態應變儀電橋上。應變儀由自配的電源箱供電。將應變儀電壓輸出口接到數字萬用表上。 4檢查接線無誤后即可接通應變儀電源,預熱1020(min)過機箱上配置的電阻調零、電容調零,調節應變儀零點。5旋轉活塞式壓力計手柄,給出標準壓力。由傳感器的零負荷到滿量程逐級給傳感器加壓,每級為20滿量程;再逐級按20滿量程降壓直至零。同時,從數字電壓表記錄各加壓、降壓點的傳感器輸出值(指應變儀輸出的電壓值),:應包括零壓力輸出值。實驗時要特別注意:加壓時,不得超過預定值再降下來;降壓時,不得超過預定值再向上加。 6.步驟5重復三次,共加壓、降壓三個循環,所有輸出電壓值填入表3-1中。記錄實驗環境的溫度和相對濕度;表3-1 標定數據與處理數據表 輸入(MPa)輸出(mV)051015201正行程反行程2正行程反行程3正行程反行程正行程輸出平均值反行程輸出平均值總輸出平均值7實驗完畢,經指導教師審閱實驗記錄后,方可結束實驗。五、實驗報告要求 1根據上述三個加壓、降壓所得標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